徽文化传统代表有哪些

徽文化传统代表有哪些,第1张

 理学

  这是程朱理学的正宗流派,奠基人程颢、程颐及理学集大成者朱熹,祖籍均系徽州篁墩。它从南宋前期到清乾隆年间,在徽州维系了600多年,对徽州社会经济文化都有很大的影响,新安理学核心是伦理常纲,同时也倡导“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的重学思想,“天理为义,人欲为利”,“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理不计其功”的思想和“修内政”,“攘夷狄”的节义思想。

  

  徽菜

  南宋年间发端于歙县,是全国八大菜系之一,菜系的形成是经济、文化发达的结果。徽菜重(讲究)油、重色、重火功,而且选料精良,制作考究,尤其注重原料的产地、季节、鲜度、部位、品种等,擅长炒、炸、烧、炖、溜、焖、,加上火腿佐味,冰糖提鲜,料酒除腥引香,使徽菜的风味更加鲜明。名菜有:火腿炖甲鱼、红烧果子狸、清蒸石鸡、臭鳜鱼、虎皮毛豆腐、凤炖牡丹、红烧划水、香菇盒等。一九四九年以前,烹调之乡的绩溪县,到外地开饭店有222家,如上海的大中国、大中华、大富贵,武汉的大中华等皆是。

  

  建筑

  它集徽州山川风景之灵气,融风俗文化之精华,风格独特,结构严谨,雕镂精湛,不论是村镇规划构思,还是平面及空间处理、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都充分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尤以民居、祠堂和牌坊最为典型,被誉为“徽州古建三绝”,为中外建筑界所重视和叹服。它在总体布局上,依山就势,构思精巧,自然得体;在平面布局上规模灵活,变幻无穷;在空间结构和利用上,造型丰富,讲究韵律美,以马头墙、小青瓦最有特色;在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上,融石雕、木雕、砖雕为一体,显得富丽堂皇。

  

  徽剧

  这是徽州艺人在明清时期吸收弋阳腔和西秦腔等的基础上,经过衍变形成的,到清代中期,徽剧风靡全国,已经形成了一个唱、念做、打并重的完美剧种。“四大徽班”由扬州进京,把徽剧推向顶峰。道光年间,徽剧与汉剧结合,产生了京剧。当时活跃在城乡的徽剧社班有47个,大的社班有艺员180多人,可谓声势浩大,繁荣昌盛。

  

  篆刻

  徽派篆刻始于明朝的何震。其后著名的有汪关和以程邃为首的“歙中四子”、以黄士陵为代表的“黟山派”。徽州篆刻讲究用笔运刀,刀随意动,章法整齐活泼,一改当时篆刻庸俗怪异、擅改篆字型义、趋向屈曲乖缪的风格。

安徽旅游景点大全介绍 安徽旅游景点推荐

1、安徽旅游景点有三河古镇黄山风景区、古徽州文化旅游区、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芜湖方特旅游区等。

2、三河古镇,古名鹊渚、鹊尾(渚)、鹊岸,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南端,地处肥西、庐江、舒城交界处,古镇总面积29平方公里。三河古镇原是巢湖中的高洲,因泥沙淤积,渐成陆地。南北朝后期称三汊河,明、清置三河镇。

3、黄山,中华十大名山之一,天下第一奇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有72峰,主峰莲花峰海拔1864米,与光明顶、天都峰并称三大黄山主峰,为36大峰之一。黄山是安徽旅游的标志,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唯一的山岳风光。现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黄山原名“黟山”,因峰岩青黑,遥望苍黛而名。后因传说轩辕黄帝曾在此炼丹,故改名为“黄山”。黄山代表景观有“五绝三瀑”,五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三瀑:人字瀑、百丈泉、九龙瀑。黄山迎客松是安徽人民热情友好的象征,承载着拥抱世界的东方礼仪文化。

4、黄山市古徽州文化旅游区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北依黄山,南接千岛湖,面积95平方公里,是一个聚集古城生活、宗祠文化、牌坊文化、徽商文化、村落文化、民居文化的古徽州文化旅游区。黄山市古徽州文化旅游区的主要旅游景点有徽州古城、牌坊群·鲍家花园、潜口民宅、呈坎、唐模五大景区。2014年12月,黄山市古徽州文化旅游区获得“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荣誉称号。

安徽四大古镇是什么,有哪些值得去?

安徽四大古镇:城父古镇、三河古镇、西递古镇、查济古镇。三河古镇和城父古镇比较值得一去。

1、三河古镇,位于肥西县南端肥西、舒城、庐江三县交界处,因丰乐河、杭埠河、小南河三条河流贯其间而得名,具有2500多年历史,人文荟萃,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

2、古名鹊渚、鹊尾(渚)、鹊岸,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南端,地处肥西、庐江、舒城交界处,古镇总面积29平方公里。三河古镇原是巢湖中的高洲,因泥沙淤积,渐成陆地。南北朝后期称三汊河,明、清置三河镇。

3、城父古镇位于亳州市谯城区东南35公里,南依漳河,北偎涡水。城父曾居住过两个小国君。楚平王使太子建居城父,汉置城父县。东晋咸康4年(公元338年)改置浚仪县,隋大业2年(公元606年)恢复城父建制。

4、城父古镇拥有春秋名将伍子胥的庄_遗址,春秋时期供楚国太子玩花赏景所在—望花台遗址,还拥有有着神奇传说的四女孤堆、二女孤堆、汉代大型古墓葬庙台子遗址、汉张良张门楼墓群遗址,大汶口时期原始人居住地铁营遗址,长达8公里之余的古城墙遗址和宋太祖赵匡胤南巡休憩之地回龙寺等。

安徽十大古镇

安徽十大古镇如下:

1、西递·宏村·皖南古村落

皖南古村落景区以西递村、宏村为代表,是安徽南部民居中较有代表性的两座古村落。西递村面积近13公顷,已有950多年的历史,现有祠堂3幢、牌楼1座,古民居224幢,村内至今完好地保存着典型的明清古村落风格,有“活的古民居博物馆”之称。

2、三河古镇

三河古镇,因有丰乐河、杭埠河、小南河三河流经而得名,素有“千年古镇、风云战场、名人故地、美食天堂”之美誉”,是国家级旅游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三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杰地灵,物阜民丰,旅游以水乡古镇为特色。

3、赤滩古镇

赤滩位于安徽省泾县城北75公里琴溪河与青弋江交汇处,是青弋江航道上一个古老的水上重镇,自明、清以来一直就是乡(镇)政府所在地,成为远近数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曾是泾县历史上知名的十八古镇之一,现隶属琴溪镇。

4、查济古镇景区

查济古镇,位于安徽省宣城市泾县桃花潭镇辖村,南连黄山区,北邻青阳县,是中国现存规模较大的明清古村落。景区先后荣获国家AAAA级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等荣誉称号。

5、呈坎古镇

呈坎,别名龙溪、八卦村。安徽黄山市徽州区辖镇。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江南第一村、中国古建筑之乡、安徽省旅游乡镇。位于黄山南麓,东与歙县毗邻,南与潜口镇接壤,西与西溪南镇、洽舍乡相连,北与富溪乡相依。

6、大通古镇

大通古镇,位于安徽省铜陵市郊区,是镶嵌在八百里皖江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一座具有千年历史的江南名镇,素有“小上海”之美誉。镇内主要有大士阁、天主教堂、祠堂湖等旅游景点。

7、南屏景区

南屏村位于安徽省黟县西南,是一座有千年历史、规模宏大的古村落,因《菊豆》、《卧虎藏龙》等多部著名影片在此拍摄,被称为中国影视村。南屏村有近三百多座明清古建筑,村中有36眼井,72条巷,从村头到村尾二百多米的一条中轴线上,至今保留这八个大小祠堂。

8、关麓古村

关麓村,属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碧阳镇管辖,地处武亭山麓、西武岭脚,因西武岭有“西武雄关”之称,该村居雄关之东麓而得名。又因过去黟县通往祁门、安庆、江西等地的主要古驿道经过村岭,故别名“官路”。

9、卢村

卢村,又名雉山村,安徽省黟县宏村镇辖村,距世界文化遗产地宏村镇区以北约1千米,卢村古民居群为清道光年间四品朝议大夫卢帮燮所建,至今仍完整保存着志诚堂、思齐堂、思成堂等宅院。

10、潜口古镇

徽州文化古镇——潜口,雄距黄岳、天马之间,为黄山南面万山之出口。潜口,古称阮溪、潜川。“阮溪”指里水坑经紫霞山麓流往塘贝的小溪。溪旁有阮公泉,在紫霞山灵官殿右侧,即今潜口民宅所用之水井。此泉在《徽州志》和《歙县志》均有记载。

安徽的名胜古迹有哪些

安徽的名胜古迹有很多,下面我就给大家简单地介绍几个:

第一个是黄山。黄山是中国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中国十大名山之一,在“中华十大名山”排名中居第四位,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景区由市直辖),是安徽旅游的标志。黄山,天之骄子,国之瑰宝,世界奇观,大自然绝唱。黄山与长江、长城和黄河同为中华民族的象征,被世人誉为“人间仙境”、“天下第一奇山”。明代大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两次登黄山,见黄山之胜状,叹为“生平奇览”。

第二个是光明顶。光明顶位于黄山中部,海拔1860米,为黄山第二高峰,与天都峰、莲花峰并称黄山三大主峰。顶上平坦而高旷,可观东海奇景、西海群峰,炼丹、天都、莲花、玉屏、鳌鱼诸峰尽收眼底,因为这里高旷开阔,日光照射久长,故名光明顶。由于地势平坦,所以是黄山看日出、观云海的最佳地点之一。

第三个是梓路寺。梓路寺原建于唐会昌3年,位于现黄山市黟县宏村奇墅湖临近,规模宏大,建筑奇伟,环境清爽深幽。当年曾经香火旺盛,信众如云。后因年久失修,陆续倒塌。2003年重建。重建的梓路寺位于世界文化遗产地——宏村约3公里的梓岭山湾里。其背靠象鼻峰,桌面山脉似青龙,右面山脉似白虎,正前方有四层屏风和两座卧佛峰,脚下奇墅湖3000亩水面波光如镜,是一处绝佳的禅修圣地。

第四个是木梨_。木梨_村是黄山市百佳摄影点之一,这个村生态绝佳,地形独特,地处山脊,三面悬空,徽风浓郁,被誉为“黄山最美的高山村落”。木梨_全村呈骆驼型,在对面的山上看最为清晰,对面的山当地人称为“前山”,前山当地人种植了许多茶叶树。

一、戏曲

  安徽戏剧表演艺术历史悠久,品种较多,名家迭出。地方戏种现存30余种,影响较大有黄梅戏、徽剧、庐剧、泗州戏、凤阳花鼓、坠子戏、花鼓灯等。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主要流传在安庆市一带,与京剧、评剧、越剧、豫剧并称中国五大剧种。黄梅戏是由山歌、秧歌、茶歌、采茶灯、花鼓调,先于农村,后入城市,逐步形成发展起来一个剧种。但形成一个完整的剧种,吸收了京剧、汉剧、昆剧、越剧、评剧等众多姐妹艺术的精华。代表剧目:《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小辞店》等。

  徽剧:徽剧是一种重要的地方戏曲声腔,主要流行于安徽省境内和江西省婺源县一带。明末清初,乱弹声腔传入安徽,与地方声腔及民间音乐结合,在安庆府的石牌、枞阳、桐城等地形成拨子。乾隆年间,拨子与四平腔脱胎而来的吹腔逐渐融合,形成二簧腔。清乾隆年间,“三庆”、“春台”、“四喜”、“和春”四大徽班先后进入北京演出,名噪华夏,这就是著名的徽班进京。清道光、咸丰年间,徽剧在北京同湖北汉剧等剧种结合,逐渐演变成京剧。

  庐剧,旧称“倒七戏”,是安徽省地方戏主要剧种之一。清末以来,流行于安徽境内的淮河以南,长江以北地区。它在大别山一带的山歌、淮河一带的花鼓灯歌舞的基础上吸收了锣鼓书(门歌)、端公戏、嗨子戏的唱腔发展而成。曲调清新朴实,优美动听,很受当地群众喜爱。代表剧目为《借罗衣》、《打芦花》、《讨学钱》、《休丁香》、《雪梅观画》、《花园扎枪》。

  二、文学

  徽文化:徽州文化,是历史上的徽州(前称新安郡)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徽州文化内涵丰富,包括新安理学、徽派朴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版画、徽派篆刻、徽剧、徽商、徽派建筑、徽州“四雕”、徽菜、徽州茶道、徽州方言,等等。

  桐城文派:又称:桐城古文派、桐城散文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均系清代安庆府桐城县人(今桐城市、枞阳县和安庆市宜秀区等部分地区)故名。

  桐城派文论体系和古文运动的形成,始于方苞,经刘大櫆、姚鼐而发展成为一个声势显赫的文学流派,有1200余位桐城派作家、2000多部著作、数以亿字的资料——这些数字就是崛起于200余年前的桐城散文派在其间创造出来的文化成果。“天下文章,其出于桐城乎”是清朝乾隆年间世人对桐城文章的赞誉。

  三、美术

  安徽历史上有新安画派、龙城画派,版画流派有芜湖铁画、徽派版画等。新安画派画派先驱程家燧、李永昌、李流芳,鼎盛时期主要成员有方式玉、王尊素、吴山涛、王家珍、戴本孝、吴龙、吴田标、雪庄等,新安画派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龙城画派清初,在“扬州八怪”崛起的乾嘉年间,萧县涌现出一批“重传统、重笔墨、重生活”的水墨写意新人,他们频频相聚于龙城(萧县的古称),挥洒于室,活跃于世,整个龙城书画活动沸沸扬扬。

  他们既继承了祖辈的传统技法,又冲破传统的束缚,追逐时代新潮,以强烈的个性阔笔写意,以泼辣豪放的笔墨写实,技艺日高一日,一时人才济济、高手林立,出现了吴作梓、刘云巢、张太平、王维翰、吴凤昭、吴凤祥(柳庵)、张昌、袁汝霖等有影响的书画家数十人。他们艺术思想趋于一致,技法意境趋于相同,融合南疆北国,形成了新的画风流派,影响较大,活动中心在县治龙城,被称为“龙城画派”。

  四、饮食

  徽菜是中国汉族八大菜系之一,徽菜包括黄山地区的皖南菜、皖中的淮扬菜、和皖北的沿淮菜,皖南菜是徽菜的代表,发端于南宋年间徽州歙县,徽州因处于气候交接地带,雨量较多、气候适中,物产特别丰富。黄山植物就有1470多种。山珍野味,构成了徽菜主佐料的独到之处。主要名菜有“火腿炖甲鱼”,“红烧果子狸”、“腌鲜鳜鱼”、“黄山炖鸽”等上千种。

徽州,一个极具诗意的名字。徽州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古称歙州,又名新安,这座家喻户晓的古城,承载了千年的历史,是徽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自古以来人杰地灵,常年吸引着古代历史文化爱好者到这里探寻古代历史的奥秘。徽州位于黄山与天目山之间,山水系之,粉墙黛瓦、天井、马头墙、石雕……徽派标志建筑描绘出一副美妙的水墨画,明代汤显祖曾用“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来称赞徽州的美丽景色。

古徽州一府六县,即歙县、黟县、休宁、祁门、绩溪、婺源,其中婺源县今属江西省上饶市。至今为止,徽州还有很多古村还完好保存着,提起徽州古村,人们脑海中第一个想起就是宏村,一座黄山脚下的小村庄,如今成为徽派建筑的名片,被称为“中国画里的乡村”。宏村还是**《苏乞儿》的拍摄地,高低有致的古宅错落在这条水道上,走在蜿蜒悠长的青石板街巷,欣赏着粉墙黛瓦,感受这岁月留下的斑驳痕迹,感觉分分钟穿越到明清时代,这也正是徽派建筑的魅力所在。

当然,除了宏村,安徽古村落还是有很多的,安徽的黟县、黟县、泾县、歙县等地还深藏着很多并未开发的徽派古建筑,接下来就来看看到底是哪些古村落还鲜为人知。

南屏——中国影视村

南屏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碧阳镇,说到南屏,就联想到“南屏晚钟”。南屏是一座载有千年历史,规模宏大的古村落,当然也是人们口中最容易迷路的一个古村庄。《卧虎藏龙》、《菊豆》等多部热门影片在这里拍摄,所以南屏被称为“中国影视村”。神秘的村落,是摄影师拍照的最佳首选之地。

塔川——摄影家的创作基地

塔川位于黄山市黟县际联镇,塔川最出名的就是秋色,塔川秋色,与四川九寨沟、北京香山、新疆喀纳斯并列为中国最美四大秋色之一,故被称为“摄影家的创作之地”。每年的10月底到11月中旬是塔川的最佳旅游季节,红、黄、绿色的乌桕树,是塔川村庄最特色的彩色画,浪漫的秋天,感觉穿越到童话世界里。

卢村——雕梁画栋

卢村位于 黟县北部,距离宏村只有两公里,卢村因木雕闻名,据当地村民所述,卢村木雕楼是清代富商卢百万为6个老婆建造的木雕楼群,花费了将近20年的时间,被誉为“徽州木雕第一楼”。另外,卢村的油菜花也是比较出名的,每年4月,几百亩的油菜花地总是能吸引大量的游客到这里游玩。

唐模——中国水口园林第一村

唐模位于黄山市徽州区潜口镇,唐模是以水口园林、徽派建筑为特色的古村落,水街是唐模的特色,被誉为“中国水口园林第一村”。气派的水口园林和碧水蓝天,构成一副恬淡的水墨山水画。村口一棵百年历史的香樟树,是电视剧《天仙配》的拍摄地,许多游客在这里拍照打卡。

总而言之,依山傍水的徽州,不管是在什么季节,什么天气,总是可以给人不一样的惊喜,气势恢宏的徽派古建筑,淳朴的村民,小桥流水人家,这大概就是汤显祖诗句中的“人间仙境”吧。

各位小伙伴们,对此怎么看待呢?欢迎评论留言,大家一起讨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50543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1
下一篇2023-07-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