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的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结婚登记数据为8131万对。这是继2019年跌破1000万对大关后,再次跌破了900万大关。这也是2003年以来的新低,仅为最高峰2013年的60%。
2020年的结婚人数减少,有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是总的适龄结婚人数变少了。应该说在现阶段,结婚的主要年龄还是是25到30岁之间,也就是1991年到1996年出生的人,而这几年的出生人数也是呈逐年下降的趋势。1991年出生人口不到2300万,1994年不到2100万,1998年更是不到2000万。
其次是婚姻观念的变化。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年轻人的婚姻观念也在不断变化,结婚年龄不断推迟,晚婚甚至不婚的人越来越多。
特别是职场压力的加大,使得很多年轻人不敢结婚,不愿意结婚。
再者是结婚成本的提高。这年头,婚是越来越难结了。婚房的问题就让很多年轻人望而却步,特别是在大城市,没房没法结婚,买房根本不可能,这婚怎么结呢?
另外就是彩礼的问题。这两天不是还有个“彩礼贷”的新闻吗,可见彩礼的压力是普遍存在的。
特别是那些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能买得起房子的可不多啊,租房子的话,女方可能不同意,这方面的事例比比皆是。
车、房、首饰,算是压在婚姻头上的三座大山了。
最后,去年的疫情也对结婚热情有一些影响。一方面是疫情的影响,很多人宅在家里,交友和恋情受到了限制。另一方面是疫情中,人群不让聚集,婚宴都办不了,有些家庭也选择了延期。
总的来说,登记结婚人数逐渐减少,是多方面的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代青年两大恐,一个是恐婚,一个是恐育。
都说现在年轻人越来越不愿意结婚,甚至很多人为了躲避家里催婚,过年都不愿意回家,那中国当前结婚真相到底如何?
现在结婚人数真的越来越少了吗?与此同时中国离婚人数又发生怎样的变化?
先问问大家想结婚吗?
从数据来看,中国结婚的人确实越来越少,
2020年中国有81433万对婚姻登记,也就是1,629万人结婚,这已经是中国结婚人数连续下降第7年,
2013年了,中国结婚人数达到0分为2694万人,然后结婚人数一路走跌,到了2020年结婚人数已经只有2013年的60%,平均下来中国结婚的人每年要减少150万。
此外,中国人的初婚平均年龄也越来越晚。
根据2020年第7次人口普查,中国人初婚平均年龄已经达到2867岁,

其中男性初婚平均年龄2938岁女性初婚平均年龄2795年,
反正基本上是快接近30岁了。
并且在个别省份初婚平均年龄已经正式突破30岁,
比如安徽等到2021年初婚平均年龄为3131岁,其中男性3189岁,女性3073岁。
可以30岁才结婚,其实在当今社会时间很正常,
很多人说什么30岁不结婚就是剩男剩女,
我觉得这都是没有看到当今社会变化的腐朽思想,
毕竟现在本科毕业就要22岁了,读个研究生二十四五岁了,再工作个两三年,基本也就二十七八岁了,30岁左右稳定下来考虑婚姻大事是个很正常的年龄。
其实中国人初婚平均年龄的上涨基本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1个阶段是1991年到2011年20年,属于缓慢上涨阶段。
1991年中国人初婚平均年龄不到23岁,然后开始缓慢上涨1996年,突破24岁,2011年从25岁,用了20年时间才上涨2岁。
第2个阶段是2011年至今,这是初婚平均年龄急剧上涨阶段,2011年突破25岁,2014年突破26岁,2017年突破27岁,2020年突破28岁,只用9年时间就上涨三岁。
上涨速度是前20年的三倍多,再结合前面提到的2020年结婚人数只有2013年的60%,
可以说结婚人数急剧下降,初婚年龄急剧推迟是近10年左右,两个明显婚姻特征。
此外,中国离婚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2020年中国有8678万人离婚,而同年结婚人数是162866万,离婚人数跟结婚人数比例是053:1,这是什么概念呢?这相当于,在去民政局办婚姻事务人中每三对就有一对是办离婚的。
全国各省离婚率出炉,平均离结率高达3933%1“中国人向来保守,结了婚就不会轻易离婚”是我们常听到的话,可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离婚率也逐年上升,越来越多夫妻选择离婚。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自2013年开始结婚人数连年下降,而从2010年至2019年离婚率连年增长增长,2019年至2020年离婚率才有所下降。
2020年,官方统计的结婚登记人数共计81433万对,与2019年相比较减少了113万对,官方统计的离婚登记人数有81260万对,相较于2019年减少了3616万对。
2020年全国各省离婚率出炉,全国平均离结率高达3933%,这意味着全国每十对夫妻结婚的同时就有四对夫妻离婚。
2020年,我国吉林、黑龙江、辽宁三省的离结率位列全国前三,吉林省的离结率竟高达7151%,黑龙江省和辽宁省紧随其后分别是6716%和6583%,宁夏、甘肃、西藏三省的离结率位列倒数。
2020年,天津的离婚率最高的是天津、重庆、贵州,最低的是三个省份是广东、浙江、山西。
为什么近些年来会有这么多夫妻选择离婚呢?到底什么才是婚姻杀手?
首先,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生活琐事。在结婚之后,夫妻二人常常会因为观念不同引发各种生活琐事,而这些琐事往往会成为他们离婚的最大原因。
其次就是分居。因为工作的原因,很多夫妻都没有住在一起,两人分居时间过长会导致两人孤独,感情变淡,一旦没有感情支持一段婚姻很难有美好的结局。
还有一些人离婚是由于结婚前两人感情就薄弱,家庭暴力、赌博、性格差异、缺乏沟通、出轨、经济问题等都是导致夫妻离婚的原因。
全国各省离婚率出炉,平均离结率高达3933%2近日,多地发布2021年婚姻大数据,整体趋势为近五年结婚登记数量逐年下降、结婚年龄推迟,2021年离婚率降低明显。以江苏省为例,江苏省民政厅发布的“2021年江苏省婚姻登记大数据”显示,2021年,江苏省共结婚登记466947对,较2020年结婚登记总数下降516%。从年度趋势来看,近5年江苏省结婚登记量呈现逐年下降趋势。(2月20日中国新闻网)
全国多地发布2021年婚姻大数据显示,近五年结婚登记数量逐年下降、结婚年龄推迟,这样的数据确实令人堪忧。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在全面三孩政策下,结婚率却普遍逐年下降,可能会影响鼓励生育的实际效果,影响到未来人口的结构。笔者认为,“结婚率下降”是个值得重视的社会问题,既应当理性看待,各级政府部门也要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扭转这种对人口增长不利的局面。
结婚率下降,首要因素是人口的年龄结构。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和老龄化进展,结婚适龄人口的比重在相应减少,必然会导致结婚率的下降。从这个角度看,未来我国的结婚率还会进一步下降,短时间内较难逆转。其次,结婚率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由于经济发展与城市化,对结婚意愿有着“双重挤压”效应,更多的年轻人为了打拼事业而选择晚婚、晚育。以上客观存在的社会原因,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结婚率。
然而,“结婚率下降”还有一些现实原因。其一,适龄男女婚恋观念发生转变,接受高等教育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他们为了追求婚姻质量,寻找另一半宁缺毋滥,自然会导致结婚年龄推迟。其二,结婚经济成本和负担较大,结婚不仅要有房有车,还有彩礼、置办婚宴等,少则花费数十万元,多则上百万元。面对如此巨大经济压力,不少年轻人结婚意愿降低,成为“恐婚一族”。其三,目前年轻人生活压力不低,一旦结婚成家,柴米油盐等生活琐事会牵扯很多时间和精力。一些年轻人想多一点自由时间,常常只谈恋爱不结婚。此外,年轻人生活方式和观念正在发生转变,如追求多样化生活,结婚和生育在部分年轻人眼里不再是必需品。
“结婚率下降”直接影响未来人口结构,对鼓励生育政策也有一定负面效应,应当引起政府部门及社会多方高度重视,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举措,纾解年轻人的诸多压力,让结婚率、生育率回归到合理的水平。比如延长带薪婚假时间;凭结婚证可享受一次性购房优惠;倡导节俭文明婚礼新风,鼓励参加公益集体婚礼,遏制巨额彩礼、大操大办婚礼等陋习;政府出台奖励生育政策,并在孩子幼托、医疗、教育等方面加大投入,让结婚的年轻人“生得起”“养得起”,等等。当年轻人觉得结婚生子没有多大压力时,他们会更加“爱结婚”“爱生育”。
全国各省离婚率出炉,平均离结率高达3933%3在我国关于婚姻有着很多美好的词汇,例如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等等。婚姻是两个人因为相爱而选择相伴余生,但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却有不少人选择了离婚,我国的离婚率在全球范围都算是比较高的。
根据近几年的报道,在我国发达的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离婚率一直居高不下,甚至还有人调侃,没有超过平均水平的离婚率,都算不上好的城市。
虽然城市的经济水平,并不依据离婚率来判断,但这可以看出,过高的离婚率已经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
那么今年的离婚率,究竟高到了什么程度,才迎来如此多的人调侃呢?我们可以从下面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
首先是2020年,根据相关报道,仅仅在这一年我国就有4339万对夫妻解除了关系,虽然与比2019年相比,减少了3616万对。但之所以出现离婚率下降的原因,只是因为疫情太过严重。很多人在离婚和自身安全中,还是更注重健康问题。
很多家庭关系有问题的夫妻,在2020年时都选择了暂时放下彼此的冲突,一同对抗疫情,这样的经历也修复了不少的家庭关系,很多夫妻也因此选择了不离婚。
但在今年,积极防控的效果已经显现出来,离婚率又悄然升高。2021年最新的离婚数据显示,离婚率总人数占据结婚率总人数的23%。其中北京作为我国的中心城市,离婚率也十分拔尖,达到了39%上下。
根据公布的数据来看,一线城市的离结率依然呈现上涨的趋势,而让人意外的是,部分三四线城市,竟然也呈现离婚率升高的势头,甚至超过了不少一二线城市。
其中以吉林最为明显,随着我们国家经济重心向南方转移,吉林东北等地的发展势头就已经远不如从前了。但在这次调查中,吉林的离结率稳稳占据第二名,碾压了其他城市。
对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不少专家都给出了自己的专业意见,其中最让人能够信服的理由,便是由于大量东北青壮年外出务工,导致了一些夫妻分居两地,感情出现问题。
毕竟外出务工的时间往往都很长,最少都是整整一年。夫妻双方这么长时间没见面,生活中也没有办法相互帮助,这样的状态,很多人都没法接受,自然也就会使彼此感情出现问题。
在全国离婚率普遍偏高的情况下,有一个城市却表现得十分稳定。海南作为我国人均GDP全国排名第19位的城市,离婚率只有1667%。
对于这种情况,不少人都很是不解,为什么全国离婚率都高的情况下,海南还能保持这样出众的表现,难道海南人真的生活如此幸福吗?
根据专家的分析,事实或许正相反。在海南部分地区贫富差距十分大,很多收入微薄的人群因为传统观念影响,不会轻易产生离婚的想法,所以才使离婚率如此低。
对于离婚率过高这个社会问题,国家也开始重视了起来,正在想办法积极控制,但毕竟感情是两个人的事,即使是国家也没有干预的权利,所以只是在离婚的流程上,多加了一个“离婚冷静期”。
这样的措施在减少离婚率上,起到了很大程度的缓冲效果,不少因为一时冲动而选择离婚的人,都在冷静期里重新正视了自己的感情。
其实很多人选择离婚,都只是因为一些生活琐事,甚至某句话说得不对,而激化了矛盾,才会在冲动下说出离婚的言语。
而当夫妻二人冲动离婚之后,往往会产生愧疚和后悔的想法,但都因为不想先低头的原因,而遗憾错过。
所以国家综合考虑推出了冷静期的政策,对选择要离婚的夫妻强制分开一个月,各自好好冷静思考一下。这样的措施推出后受到了不少人的欢迎,毕竟婚姻不是儿戏,确实应该慎重考虑。
同时我国近年的离婚率也比之前明显下降了不少,虽然还没有达到最理想的状态,但已经证明了冷静期是有效的。
要知道,离婚这件事有些时候不仅仅关乎个人的家庭,对社会经济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国外一家机构就对此进行了调查,通过分析发现,离婚率比较低的城市,人们往往都更加幸福,犯罪率也比较低。并且,对于经历过父母离婚的孩子来说,大部分都会面临父母各自重组家庭的问题。在这一点上,对孩子来说,无疑是不公平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四十六条结婚应当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禁止任何一方对另一方加以强迫,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加以干涉。
第一千零四十七条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第一千零四十八条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
第一千零四十九条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完成结婚登记,即确立婚姻关系。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
第一千零五十条登记结婚后,按照男女双方约定,女方可以成为男方家庭的成员,男方可以成为女方家庭的成员。
第一千零五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无效:
(一)重婚;
(二)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
(三)未到法定婚龄。
咱们最近这些年经常听到国内的生育率严重下降,可是生育率严重下降的前提,是跟结婚有着很大的关系。根据民政部发布的2020年全国结婚登记人数来看,咱们国内结婚人数确实最近几年一直都是吃下降状态的,特别是2020年全国结婚登记一共有813万对。单看这一个数字他们也不知道是多还是少,咱们就得把时间的年限往前拉一下。从2010年到2020年期间,结婚人数最多的年限是2013年,达到了1347万对。
可是自从2014年开始,7年的时间之内结婚人数一直都是处于下滑状态。特别是在2020年11年的时间,全国结婚登记率就下降了122%。虽然来说2020年咱们国内由于新冠疫情的原因,很多打算结婚的年轻夫妻都修改了结婚时间,所以2020年的结婚数据人数,存在着外界特殊的原因,造成的过于低下。因为全国很多地区在2020年期间,婚姻登记处是处于关门状态的,并且也有相当长的时间之内,不允许举办酒席人口聚集性活动。但是这些仅仅只是辅助影响而已,毕竟从2014年开始,结婚人数下降的趋势是非常明显的。
2020年结婚的人数比2013年少了1/3。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呢?如果咱们国家结婚登记人数就这么发展下去,咱们国家的人口负增长,在不远的将来会非常的明显。年轻人为什么都不结婚了呢?还是就没有多少年轻人呢?这个时候时间线还要往前看,现在结婚的主力军大多数都是90后,而90后这代人,完全是处于咱们国内计划生育之中的,独生子女政策之下出生的。所以90后相当多的家庭是没有兄弟姐妹的,也就是说父母只生了一个孩子,等到孩子长大之后,两个家庭再生出来一个子女,就形成了典型的421家庭。
421就是独生子女,男女双方的父母,一共4个老人。独生子女的小两口再结婚,生下来一个孩子。所以421家庭对于国家人口减少的速度过于明显。咱们国家在2016年的时候,全面开放二胎政策,实现422家庭。所以要缓冲一下,人口大幅度下降的速度。可是开放二胎政策,对于咱们国家结婚登记的人数并没有影响。所以当90后,全面进入到结婚年龄的时候,确实适婚人口已经比自己的父母辈,要大打折扣了。也就是说现在适合结婚的年轻人已经明显减少了。所以结婚率的持续下降,对应着就会出现明显下滑。
除此之外,90后的婚姻观念和父母辈,几乎完全不同。因为在父母辈的眼里,到了结婚的年龄,就是要结婚,就是要生孩子。可是现在90后物质生活较为丰富,男女都主张独立自主。由于大多数人,从小都是独生子女成长的环境。所以也不打算迁就着谁,让着谁。90后的婚姻观更加的理智。如果遇不到自己满意的结婚对象,宁可单着,也不想凑合搭伙过日子。毕竟90后的生活现状,已经是人人都能找得到工作,养老也不打算靠孩子。
大多数的90后大多反对为了婚姻而牺牲自己,而是主张结婚之后,能让自己的生活有质量的提升。毕竟90后工作压力相对较大。特别是在大城市上班的年轻人,996的超负荷工作模式,早已习以为常。然后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90后结婚的三座大山。房子,车子,彩礼。虽然来说每一代人结婚房子都是必备物品,但是90后的父母辈结婚的时候,其实大部分的女性愿意和公婆住在一起,财力相对比较简单,只是几件家用电器而已。车子,当年也只是一辆自行车而已,而且还是选配。
截止2021年底中国结婚率是541‰。
民政部最新发布的统计季报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结婚登记数据为7636万对,是2019年以来连续三年结婚登记人数破1000万对大关,连续两年跌破900万对大关,结婚登记数据再次跌破800万大关,创下了1986年以来民政部结婚登记新低,仅为2013年最高峰的566%。
从各季度来看2021年一季度,中国结婚登记人数2132万对,较2020年同期增加575万对;截止二季度中国结婚登记人数4166万对,较2020年同期增加287万对;截止三季度中国结婚登记人数5886万对,较2020年同期减少08万对。
2021年中国离婚登记
从各省市来看,2021年中国离婚登记超过10万对的省份分别是河南、四川、广东、江苏、山东、安徽和河北。其中户籍人口第一大省河南以152万对位居第一,四川147万对位居第二,广东145万对位居第三。
可以看出全国各地结婚、离婚登记人数与各地的人口总量尤其是户籍人口总量有较大关联。河南户籍人口最多,因此结婚、离婚登记人数都是全国第一,中国的离婚率一直在上升。2021年全国的平均离婚率已经接近4‰,达到393‰,较2020年增长83个千分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