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狮的来历和风俗

舞狮的来历和风俗,第1张

舞狮的来历是唐明皇在梦中游月殿的时候,在台阶前出现了一只五彩缤纷的独角兽对着唐明皇帝,但是它并没有恶意,他醒来之后要重赌这一现象,就要求大臣们照着他的梦境,将这种兽模仿出来,之后,舞狮变流传与民间。

舞狮有南北之分,南狮又称醒狮。狮子是由彩布条制作而成的,每头狮子一般由两个人合作表演,一人舞头,一人舞尾。表演者在锣鼓音乐下,装扮成狮子的样子,做出狮子的各种形态动作。在表演过程中,舞狮者要以各种招式来表现南派武功,非常富有阳刚之气。

起源发展

舞狮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舞狮是中国民间的一种传统表演艺术,表演者在锣鼓声中,装扮成狮子的样子,模仿狮子的各种神态、动作。每到喜庆的节日,例如开张庆典、迎春节等活动,人们都会打锣打鼓,用舞狮来庆祝。

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将北狮与南狮不断地融合,舞狮也有“南狮北舞”之称。舞狮的狮子一般是用彩色的布条制作的,每头狮子是由两个人合作表演的,一个人舞狮子的头,一个人舞狮子的尾巴,充满着阳刚之气。

舞狮子是一种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表演艺术,通常在喜庆场合或者庆祝活动中表演。如果女方有这方面的爱好和专业技能,可以在结婚庆典等场合表演,增添喜庆和热闹的氛围,体现中华文化的底蕴和风采。然而,如何表演、何时表演需根据具体情况来确认。另外,纯属女性舞狮子在传统文化中并没有相关规定或限制,因此并没有不合适或者不合礼仪的问题。建议在准备表演时,要注意安全、保持专业和良好的礼仪习惯,向嘉宾和参与者传递健康、积极、正面的信息。

每当到了春节的时候,各地几乎都是一派热闹喜庆景象,各种各样寓意丰富的习俗也跟着轮番上场,从春节前一直闹到元宵节,无论是贴春联还是扫房子,无论是祭灶神还是迎神赛会,无一不反映了这种热闹与节日的喜庆。

而舞狮子便是其中一项非常引人注目的习俗,在热闹的新年期间,不少地域都将舞狮子作为一项必不可少的活动,不仅增添了喜庆的气氛,有助兴的意思,也包含了人们对于新年的祝福,希望来年吉利顺遂,毕竟狮子一舞,各地邪魔尽皆退散。

关于此项习俗的起源,追根溯源起来不仅甚早,传说也很多,有的地方说是因为古早之前民众深受山中狮子的危害,在会武功之后民众除掉了狮子,此后一直学习狮子的形态与动作,舞狮子因此流传下来;有的神话则将舞狮子与佛教联系了起来,其中也有舞狮子是为了驱赶新年出现的年兽的说法。

当然,这些说法当中基本都加入了不少神话和传奇的色彩,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最开始的时候,狮子和龙一样皆仅在神话当中存在,比如狮子就是菩萨的坐骑,一直等到汉朝的时候,中国才从西域一带引进了狮子,狮子已经窜传入。

当时的人对这种猛兽颇感兴趣,不过当时也只有训狮。在三国时期,人们才开始模仿狮子的神态与动作,形成了舞狮子,并一直延续下去,直到如今。

因为狮子一直被当成吉祥和驱邪退魔的瑞兽,舞狮子也在各地发展起来,极具地域特色,也有南方与北方之分。南方的狮子显得矫健凶猛,比较注重于武术的结合,舞起狮子来除了模仿狮子的形态与动作,也添加了不少难度极高的技巧和动作,让人看得热血沸腾。

而北方的狮子虽然在外形上与狮子十分神似,但是在动作上责显得憨态可掬,扑、咬、甩尾巴、抖毛和翻滚,样样动作极富趣味。当了除南北之分,舞狮子在地域上的差别也很大。

现在除了新年贺岁和一些大型活动上会出现舞狮子活动外,有些地方还有醒狮队上门拜屋,一般都是在大年初一前后,在人们的观念中,狮子能驱除邪祟,只要请到家中上下腾跃一番,那么自家家中的小鬼晦气就能统统被赶出门外。

舞狮的历史:

中国社会历来以农为本,配合节气变更与农事生活,各种节日或迎神喜典应运而生,在这些节庆中,人们为了所求生活平安详宁,舞狮表演者在锣鼓音乐下扮成狮子的样子,作出狮子的各种形态动作。以此来驱鬼娱神演变下来,这种形式便渐渐具有娱乐民间的意义。

故此每逢喜庆节日,例如新张庆典、迎春赛会等,都喜欢敲锣打鼓,舞狮助庆。

一、北狮比较著名的计有安徽之青狮,河北保定双狮。

二、南狮是起源于广东南海的传统民俗文化。 

中国舞狮,以"北狮"起源得最早。相传在北魏(公元386~534年)武帝远征甘肃河西,俘虏胡人十万之多。魏武帝令胡人献舞娱乐。

胡人以木雕兽头,两大五小,披兽衣,集八音乐,武士三十余人,起舞于御前。武帝龙心大悦,赐名"北魏瑞狮",恩准俘虏回国。狮子舞便在北方流传开来,以后便有了"北狮"之称。

元宵节舞狮的意义

舞狮子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舞狮子”始于魏晋,盛于唐,又称“狮子舞”、“太平乐”,一般由三人完成,二人装扮成狮子,一人充当狮头,一人充当狮身和后脚,另一人当引狮人,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现狮子的温驯。

有抖毛、打滚等动作,武狮表现狮子的凶猛,有腾跃、蹬高、滚彩球等动作。舞狮象征着吉利,又非常具有娱乐性,因此很受民间群众的欢迎,是娱乐性很强的一个活动。

襄城县山头店镇的结婚风俗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节庆:新郎新娘结婚前,家里要举办丰厚的节庆,宴请亲朋好友;

二、送贺:新郎家要送礼物给新娘家,包括新娘的衣纱、礼金、礼品等;

三、拜堂:新郎娘在主祭台上拜亲,表示对双方家庭的尊重;

四、双方来宾献礼:新郎新娘结婚当天,要有双方来宾献礼,表示对新人的祝福;

五、结婚服装:新郎娘要穿上新婚礼服,新郎穿西装,新娘穿婚纱,以示婚姻庄严;

六、现场摆放:新郎新娘结婚当天,现场要摆放红色窗帘、红色桌布等,以示喜庆;

七、新郎新娘交换戒指:新郎新娘在结婚当天交换戒指,表示双方的爱情永恒不变;

八、宴会:结婚当天家里要举办宴会,宴请双方家人朋友,以示祝福;

九、送新娘:新郎新娘结婚当天,新郎要到新娘家送新娘,新郎新娘一起回家,以此来结束新人的婚礼。

舞龙舞狮的习俗:寓意就是可以带来好运,每次只要到了春节或者一些庆典的活动,总是会用舞狮来庆祝。

舞龙又称耍龙灯、龙灯舞。龙是古老的图腾,传说龙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象征祥瑞,所以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就成为全国各地的一种习俗。舞狮的寓意就是可以带来好运,每次只要到了春节或者一些庆典的活动,总是会用舞狮来庆祝。舞狮象征着威勇和吉祥,在中国传统的习俗中,认为舞狮有驱魔的效果,希望用舞狮来镇压,表示自己的威武。

舞狮、舞龙的起源:

舞龙的由来。龙在历史文籍的记载中出现的时间极早,而且“舞龙”包含“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原有“祈年”的意思。古人民智不开,大概由于龙在神话中是海洋的主宰,威力无穷,而海洋主水,龙也就很自然的做了农作物的司雨神。

民以食为天,谷物是维持生命的根本,间接也就操纵了人类的'生命。按这意义敷衍,龙的重要性竟是超逾了祖宗-帝舜、契和后稷。如此,龙被古人奉为“吉物”出现在庆典祭祀中,自然也不足为奇了。

舞狮的由来。在远古时代,古人发明了“傩”。“驱傩”逐渐演变为现代的舞狮。傩狮舞除了在村寨中表演之外,更多是进入百姓人家,在驱除疫鬼的同时,又增加了送福、祈福任务。舞龙和舞狮,古时是在一年中的大型节日里面节目之一。

舞狮子是春节期间的节日民俗,舞狮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从春节到元宵灯节,许多地方都有舞龙的习俗。龙在中华民族代表了吉祥、尊贵、勇猛,更是权力的象征。人们逐渐形成了在元宵节时及其他重大活动里舞狮子的习俗,以祈望生活吉样如意,事事平安。

舞狮子的传说故事 

据说,明朝初年,广东佛山地区出现了一头怪兽,每逢年岁将尽,则在佛山郊区出现,到处糟踏庄稼,残害人畜,乡农不胜其苦人们就把竹篦扎成若干头狮子模型,并涂上各种斑驳的颜色,事前布置好,当怪兽出现时,锣鼓齐鸣,群狮奋舞,一齐朝着那头怪兽进发,那怪兽惊恐万状,掉头就跑,尔后,当地乡民认为狮子有驱邪镇妖之功,有吉祥之兆。

于是,每年春节打锣鼓,挨家挨户,舞狮拜年,以示消穴除害,预报吉祥之意。

在长期的流传中,通过民间艺人不断的创造,形成了不同地区的舞狮有不同的风格与特色。

如北京高碑店的《舞狮》,以狮头重量见长,狮头重达90余斤;河北徐水县的舞狮动作矫健,能跃上五张方桌子,在桌面上表演;

安徽的《手狮子》小巧玲珑;山东的《大狮子》在硝烟弥漫中,腾空蹿跳,既惊险又显勇猛;

四川的《高台狮子》和《地盘狮子》以演绎破阵法为特色:.在少数民族地区,也有舞狮子的习俗,青海省藏族的《雪狮》就很有特点。广东醒狮舞以其独特的造型、雄壮的鼓乐、南派武功等特色,在国内外都获得很高的声誉,影响甚远。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狮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河北是北狮的发祥地。徐水县北里村狮子会创建于1925年,以民间花会形式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得以迅速发展。

徐水狮舞的活动时间主要在春节和春季寺庙法会期间,表演时由两人前后配合,前者双手执道具戴在头上扮演狮头,后者俯身双手抓住前者腰部,披上用牛毛缀成的狮皮饰盖扮演狮身,两人合作扮成一只大狮子,称太狮;另由一人头戴狮头面具,身披狮皮扮演小狮子,称少狮;手持绣球逗引狮子的人称引狮郎。

引狮郎在整个狮舞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他不但要有英雄气概,还要有良好的武功,能表演“前空翻过狮子”、“后空翻上高桌”、“云里翻下梅花桩”等动作。引狮郎与狮子默契配合,形成北方狮舞的一个重要特征。徐水狮舞的基本特征是外形夸张,狮头圆大,眼睛灵动,大嘴张合有度,既威武雄壮,又憨态可掬,表演时能模仿真狮子的看、站、走、跑、跳、滚、睡、抖毛等动作,形态逼真,还能展示“耍长凳”、“梅花桩”、“跳桩”、“隔桩跳”、“亮搬造型”、“360度拧弯”、“独立单桩跳”、“前空翻二级下桩”、“后空翻下桩”等高难度技巧。

徐水狮舞在中国民间艺术表演中占有重要地位,1953年,曾到首都北京参加全国民间艺术汇演,并代表国家多次出访演出。曾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举行的“第四届世界青年联欢节”的比赛中获一等奖。河北省杂技家协会于2001年10月正式命名北里村为“杂技狮舞之乡”。由于狮舞道具昂贵、培养新人不易等原因,徐水狮舞面临传承危机,亟待有关部门加以抢救、扶持。 山西襄汾其陶寺的狮舞始于隋唐时期,历经宋元明清,经久不衰,被称为“天塔狮舞”。 天塔狮舞具有惊、险、奇、绝、美的艺术特征。塔台高高耸立,动作大起大落,令人惊叹;表演过程内含科学的力学原理,再加上安全的保护措施,看上去险实则无险;狮子眼、舌、尾活动自如,能做出口吐条幅之类的表演,使人感到稀奇。

天塔狮舞在力量中融入技巧,特技中渗透文化,堪称一绝;这种高台表演,空中造型优美,显示出动人的魅力。

天塔狮舞具有独特的表演形式和高超的绝技。天塔狮舞曾获中国第七届艺术节优秀奖,山西省第一届及第三届广场文化节金奖。

抢救、保护、研究狮舞,对美学、民俗学及音乐舞蹈史的研究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黄沙狮子”始创于北宋年间,主要活动于浙江临海市西北山区白水洋镇的黄沙洋一带。此地民风剽悍,朴茂近古,崇尚习武,且狮舞风俗由来已久。

这项传统表演艺术的最大特点是把民间精湛武艺与传统狮舞表演巧妙地结合起来,舞武一体。它不但能在地上翻滚嬉戏,又能在高台上表演各种风趣的动作。表演时,演员在八仙桌上翻飞的同时,还兼耍“过堂”、“桌上筋斗”、“下爬点”、“悬桌脚”、“叠罗汉”等翻桌动作。跳桌是整个表演中难度较高的,四十几张桌子呈梯形相叠,跳桌到最高时,由九重桌子堆叠起来约有三丈二尺高,一个“绝”字就落在最高的第九重桌子的四只脚上——桌脚朝天,一个艺人就在这四只桌脚上跨步移动,脱鞋脱袜,尽显绝技。

黄沙狮子舞武一体,娱神娱人,刚柔相济,具有独特的地方文化特征,寄托着民众美好的期盼,从大年三十开始到二月初二这一段时间,艺人们要走村串乡地去表演。黄沙狮子的中心区域黄沙洋及其传播地的百姓们祈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财两旺、吉庆平安,都祈盼狮舞为他们赐吉祥,消灾降福,热热闹闹地度过节庆。

黄沙狮子在民俗学、社会学、美学、人类学等方面具有研究价值。随着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传统社会的审美观念和文化生活方式发生的变异,如今健在的能够表演黄沙狮子的老艺人不到10人,这种极具观赏性的传统民间舞蹈形式面临断代和失传危机。 醒狮,属于中国狮舞中的南狮。历史上由唐代宫廷狮子舞脱胎而来,五代十国之后,随着中原移民的南迁,狮舞文化传入岭南地区。明代时,醒狮在广东出现,起源于南海县。流传于广东、广西及东南亚各国华侨中间;在广东境内主要分布在佛山、遂溪、广州等县市。

醒狮是融武术、舞蹈、音乐等为一体的文化活动。表演时,锣鼓擂响,狮舞人先打一阵南拳,这称为“开桩”,然后由两人扮演一头狮子耍舞,另一人头戴笑面“大头佛”,手执大葵扇引狮登场。狮舞人动作多以南拳马步为主,狮子动作有“睁眼”、“洗须”、“舔身”、“抖毛”等。主要套路有“采青”、“高台饮水”、“狮子吐球”、“踩梅花桩”等。其中“采青”是醒狮的精髓,有起、承、转、合等过程,具戏剧性和故事性。“采青”历经变化,派生出多种套路,广泛流传。

遂溪醒狮在表演上从传统的地狮逐步发展到凳狮,由凳狮又发展到高台狮、高竿狮,由高竿狮又发展到桩狮。桩狮的难度也在不断增大,如增加了走钢丝、腾空跳等表演类。最高的桩接近3米,跨度最大达37米,充分体现了“新、高、难、险”的特色,被誉为“中华一绝”。广州市的沙坑醒狮的道具造型特点是:狮头额高而窄,眼大而能转动,口阔带笔,背宽、鼻塌、面颊饱满,牙齿能隐能露。表演分文狮、狮舞和少狮三大类。通过在地面或桩阵上腾、挪、闪、扑、回旋、飞跃等高难度动作演绎狮子喜、怒、哀、乐、动、静、惊、疑八态,表现狮子的威猛与刚劲。

自古以来,广东醒狮被认为是驱邪避害的吉祥瑞物,每逢节庆,或有重大活动,必有醒狮助兴,长盛不衰,历代相传。

20世纪80年代以来,几乎乡乡都有自己的醒狮队,一年四季,开张庆典锣鼓声不断,逢年过节,狮队便上街采青、巡演。各镇、乡村群众性的狮艺普及也盛况空前。广东醒狮已成为全国知名的为广东特有的民间舞品牌。醒狮活动也广泛流传于海外华人社区,成为海外同胞认祖归宗的文化桥梁,其文化价值和意义十分深远。 狮舞源于佛教,最早以“花会”形式出现,肇始于唐代,盛行于明清。乡村的房屋门口,桥头两侧、公共场地等尚分布着形态各异的石狮,人们以狮子为避邪之物、吉祥象征,并在敬神祭祖时,以舞狮习俗寄托丰收、太平的良好愿望。狮舞一般在正月或喜庆节日由狮子班达一特定组织进行活动。每遇狮子班进村演出,都有专人报信,而且吹号、敲锣、打鼓、放鞭炮、热烈非凡,示意吉祥降临。

林城青狮由20世纪初客居长兴的河南人传入本地。据传授的老艺人讲,古代有一头“青狮”,它英勇善战,为了保卫国家,忠贞不屈,死守皇宅,平反了奸贼内乱,皇帝为了奖励它,特赐予王位,钦笔“狮王镇宅”也由此而来,之后经过流传演变,人们扎狮舞狮,狮舞由此而来。20世纪五、六十年代,林城青狮活动较频繁,表演范围也较广,除在本县各地演出外,行迹还涉及安徽、江苏等地区。

林城青狮一般由“急急风”锣鼓入场(也可播放专门的音乐),“青狮”浑身为青绿色,狮头较小,每头狮子由两人合扮,前者双手握住狮头道具戴在头上,后者俯身双手抓住前者的腰带,身披着用麻、羊毛编织加工而成的狮皮。锣鼓一响,一对狮子(一雌一雄)欢跃起舞,表演非常灵活,其动作有蹦跳、欢跳、狮子直立、双狮对吻、搔痒、狮子攀桌、狮下桌前跳、狮下桌侧跳、狮子打滚等,舞狮者动作难度较大,要经过不断艰苦操练方能胜任。

除了正月“拜门子”外,林城青狮还有“打地场”表演,即每逢喜庆佳节在农村村头作集体表演,并由领班人员表演“喊彩”,即一边让狮子舞动一边说唱一些大吉大利的话(俗称“讨吉利”),但没有正规的曲调,领头的狮子则要表演“含彩”,即主人将红包系在一根棒上,在狮子举高,狮子用嘴巴去接红包,跳得越高则红包给的钱越多,俗称“接彩头”。在“打地场”中有一项表演动作当地人称之为“背包”,舞青狮者会在原来表演动作的基础上融合部分武打和杂技动作,技巧更加高,场面也更加精彩。整个狮舞一般情况下表演时间约15分钟,表演三段后方可收锣。 狮子舞在凉州很早就盛行了,到唐代流传到长安,成为宫廷乐舞中不可缺少的节目。当时,无论是宫廷宴会、迎送使节,还是庆功祝捷等仪式中,都以西凉伎表演的狮子舞为主要节目之一。

在凉州,除春节外,在其他喜庆的日子里也常以舞狮助兴。一般的狮子舞,是两人合作扮一头大狮子,俗称“太狮;一人扮一头小狮子,俗称“少狮”;另一人为武士,起指挥调度作用。到目前为止,凉州民间有些地方的武士,其扮相仍为“胡人”,手拿绣球作引导,并先开拳踢打,翻腾跃扑,以诱引狮子起舞。耍绣球的武士和扮演狮子的人,都要有健壮的体魄、精湛的武功和熟练准确的协调配合,才能得心应手,表演自如。狮子舞在表演前和表演过程中,都要放鞭炮为狮子助威。劈哩啪啦一阵鞭炮响过之后,在烟雾腾飞中,狮子随着锣鼓点的轻、重、快、慢,忽而翘首仰视,忽而低头回顾,忽而回首匍伏,忽而摇头摆尾,忽而又与少狮追逐奔突,千姿百态,妙趣横生。高明者甚至能模仿狮子的许多动作,如舐毛、擦脚、搔头、洗耳、朝拜、翻滚等,均惟妙惟肖,十分逼真。

狮子舞另有一种耍法,即两头大狮子,一雄一雌,雄狮全身为金毛,雌狮全身为绿毛,各率两头小狮子表演。表演的程式基本上与上相似,但最有趣的是表演到高潮时,雌狮子有一场“产仔”表演。“产仔”之前,雌狮会有各种“产前征兆”的表演,如直立、翻滚、摇头、甩尾、动睛、抖毛等动作,表现其分娩前的阵痛。紧接着,雌狮俯卧在地,浑身颤抖,显得痛苦万状。此时,引狮的武士将绣球摆到雌狮头前,放炮人手提鞭炮,点燃后绕狮身疾速游走。表演场内锣鼓声更急,鞭炮声齐鸣,只见雌狮在瑟索抖动中渐渐站起,抬腿前行。一抬腿,胯下便滚将出来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狮子,欢跃奔腾,四蹄乱动,脖子上一串金灿灿的小玲铛清脆作响。然后,第二只、第三只……可以接连产下五六只小狮子。“产仔”后的雌狮,满怀做母亲后的欢悦之情,一反前态,与众小狮逗弄嬉戏,异常亲热;观舞的人们也欢呼雀跃。人狮相亲,心灵沟通,忘乎所以,共享天伦之乐。

凉州的狮子舞还有一种惊险绝妙的耍法,即高台狮子舞。旧时的高台狮子舞一般都在正月,城里由商会出面组织,农村由社火会或水系组织。表演前,先用特制的长条木凳搭起一座约十米高的方塔。为了保持稳定,凳脚都垫着厚厚的一层麻纸。表演开始,先由舞狮人手执绣球,在塔下空场中翻一串跟头,耍几样拳脚,然后引出狮子。在锣鼓鞭炮声中,舞狮人攀塔而上,边攀边舞,以各种动作逗引狮子。狮子昂首纵身,在绣球引导下登上木塔,拾级而上,做出各种惊险动作。尤其在攀上塔顶之后,更有一番高难度的精彩表演。表演过后,舞狮人翻下塔顶,狮子口衔木凳,逐层拆卸而下,犹如耍杂技一般,十分惊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088133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7
下一篇2023-11-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