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爱的结局是怎样的?

简·爱的结局是怎样的?,第1张

具体总结:

1、简·爱的父亲是个穷牧师,当她还在幼年时,父母就感染伤寒双双去世。简·爱被送到盖茨海德庄园的舅母里德太太家抚养受尽了表兄表姊妹的欺侮。

2、舅父里德先生在红房子中去世后,简爱过了10年受尽歧视和虐待的生活。一次,由于反抗表哥的殴打,简被关进了红房子。肉体上的痛苦和心灵上的屈辱和恐惧,使她大病了一场。

3、舅母把她视作眼中钉,并把她和自己的孩子隔离开来,并决定把她送进达罗沃德孤儿院。

4、由于她与舅母的对抗更加公开和坚决,里德太太加快了送简爱去孤儿院的脚步,为了赶走简爱,她在勃洛克赫斯特先生面前处处中伤简爱,毁坏简爱的名誉。

5、孤儿院教规严厉,生活艰苦,院长是个冷酷的伪君子。简爱继续受到精神和肉体上的摧残。吃不饱、穿不暖受尽非人的折磨。

6、简·爱与孤儿海伦结成好友,教师潭泊尔**也很关心她。

7、简爱失手打碎了石板,被惩罚站在凳子上,当众受到勃洛克赫斯特先生的羞辱。

8、伤心的简爱到学校下课时才从凳子上下来,悲愤不已,海伦给她端来咖啡喝面包,并不断开导她。谭波**邀她做客,与她谈古论今,海伦被她渊博的学识所折服。

9、由于孤儿院的生活条件恶劣,爆发了一次传染性的斑疹伤寒,海伦患肺病去世,这对简·爱打击很大。

10、此后,孤儿院的生活条件有了大规模的改善。简在新的环境下接受了六年的教育,并在这所学校任教两年。由于谭波尔儿**的离开,简厌倦了孤儿院里的生活,登广告谋求家庭教师的职业。

11、桑菲尔德庄园的女管家聘用了她。简爱的学生是一个不到10岁的女孩阿黛拉·瓦朗,罗切斯特先生是她的保护人。

12、一天黄昏,简·爱去镇上寄信时遇到刚从国外归来的罗切斯特,这是他们第一次见面。罗切斯特从受惊的马上摔了下来,简爱扶他上马,回到家后简才知道他便是庄园主罗切斯特。

13、阿黛尔很不容易教,不专心,处处找借口去寻找罗切斯特先生。罗切斯特先生与简爱面对面交流,了解简爱的过去,并对简爱的画做出评价。

14、简爱与罗切斯特先生交谈,可简爱发现罗切斯特是一个喜怒无常、古怪的人。

15、夜里,简·爱简被一阵奇怪的笑声惊醒,发现罗切斯特的房门开着,床上着了火,她叫醒罗切斯特并扑灭火。罗切斯特要她对此事严守秘密。

16、简爱想知道着火的原因,但没人愿意告诉她。罗切斯特去里斯之后,她想见到罗伯斯特却又盼不到他。

17、罗切斯特回来后经常举行家宴,桑费尔德庄园上上下下开始忙碌起来。在一次家宴上他向一位名叫英格拉姆的漂亮**大献殷勤,简被召进客厅,客人们对简·爱的态度十分傲慢。简爱受到布兰奇母女的冷遇,她忍受屈辱,离开客厅。

18、罗切斯特外出,一个蒙着盖头的吉卜赛老妇要给在场的所有未出嫁的**算命。

19、当轮到给简·爱算命时,简·爱发现罗切斯特为了试探简她对他的感情假扮成吉普赛人。

20、庄园里又来了个名梅森的陌生人,当晚他被三楼的神秘女人咬伤了,简爱彻夜照顾他,并与罗切斯特把他秘密送走。

21、不久,里德太太派人来找简,说她病危要见简一面。回到舅母家中,里德太太给她一封信,这封信是三年前简的叔父寄来的,向她打听侄女的消息,并把自己的遗产交给简·爱。里德太太谎称简在孤儿院病死了,直到临终前才良心发现把真相告诉简爱。

22、简爱又回到桑费尔德庄园,罗切斯特先生向简询问她在盖茨黑德府的这一个月都在干什么,之后让她去休息,她感觉像回到家一样。

23、罗切斯特假意说要让简爱离开,简爱忍不住向罗切斯特表达了爱意,罗切斯特向简爱求婚,简爱答应了。

24、罗切斯特与简爱筹备婚礼。罗伯斯特很宠简爱,然而简爱不愿如此,仍旧当着她的家庭教师。

25、婚礼前夜,简·爱从梦中惊醒,看到一个身材高大、面目可憎的女人正在戴她的婚纱,然后把婚纱的面罩撕成碎片。罗切斯特告诉她那不过是一个梦,可第二天当简醒来时发现婚纱的面罩真的成了碎片。

26、婚礼如期举行,一位不速之客闯进了教堂,声称婚礼不能进行,他说罗切斯特15年前娶梅森先生的妹妹伯莎·梅森为妻。罗切斯特承认了这一事实,并领人们看被关在三楼的疯女人,那就是他的合法妻子。她有遗传性精神病史,就是她在罗彻斯特的房间放火,也是她撕碎简婚纱的面罩。

27、简爱不愿当第三者,她拒绝了罗切斯特。在一个凄风苦雨之夜,悲痛欲绝地离开了桑费尔德庄园。

28、她在仅有的积蓄花光后风餐露宿,沿途乞讨,最后晕倒在牧师圣约翰家门前,被圣约翰和他的两个妹妹救了。

29、简爱睡了三天三夜,终于清醒了过来,在圣约翰家人的照料下,渐渐恢复体力。圣约翰收留了简爱并为她谋了一个乡村教师的职位。

30、简爱渐渐熟悉了这里的一切。不久,简得知叔父去世并给她留下一笔遗产,同时还发现圣·约翰兄妹是她的表兄妹,简决定将财产平分。

31、一座山村农舍成了简的家,她有二十名学生,其中能识字的只有三个,能写和算的一个也没有。简的责任就是要培育这种萌芽。黄昏时,简边望着日落的景象,一边自我安慰,这时候,圣约翰·里弗斯来了,询问简对第一天工作的感觉。

32、简爱全心全意忠实地做乡村女教师的工作,渐渐成了那一带乡亲们喜欢的人,那段日子,简爱表面上很平静,但常常在梦中遇到罗伯斯特先生,心里焦躁不安。

33、圣约翰是个狂热的教徒,准备去印度传教,临行前向简·爱求婚,但他坦率地告诉她,他要娶她并不是因为爱她,而是他需要一个很有教养的助手。

34、简·爱觉得应该报答他的恩情,但迟迟不肯答应他。当夜,圣约翰在荒原上等待简·爱的答复,就在简·爱要作出决定的时候,她仿佛听到罗彻斯特在遥远的地方呼喊她的名字

35、圣约翰非常自信简爱会追随他,并不断地做出各种努力帮助简爱尽快下定决心与他结婚。简爱在圣师的感召下差点失去了抗争的勇气,在那一刻,简爱又感受到内心有一种声音在不断地呼唤她,使简爱无法抗拒,简爱明白自己应该如何选择了。

36、心灵有所感应的简爱赶回到桑菲尔德庄园,那座宅子已成废墟,她得知疯女人放火后坠楼身亡,罗切斯特也受伤致残,孤独地生活在几十英里外的一个农场里。

37、简·爱当晚便乘坐马车找到了双目失明的罗切斯特先生。罗切斯特向简爱求婚,简爱答应了。

38、简爱与罗切斯特结婚两年后,一位医生治好了罗切斯特的眼睛,他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参考资料:

-简爱

问题一:《简 爱》的结局圣约翰怎样了 简・爱悲痛欲绝地离开了桑费尔德庄园。她的仅有的积蓄花光了,沿途乞讨,最后晕倒在牧师圣约翰家门前,被圣约翰和他的两个妹妹救了。简爱住了下来,圣约翰为她谋了一个乡村教师的职位。不久,圣约翰接到家庭律师的通知,说他的舅舅约翰简去世了,留给简二万英镑,要圣约翰帮助寻找简・爱。圣约翰发现简・爱是他的表妹,简・爱执意要与他们分享遗产。圣约翰准备去印度传教,临行前向简・爱求婚,但他坦率地告诉她,他要娶她并不是因为爱她,而是他需要一个很有教养的助手。简・爱觉得应该报答他的恩情,但迟迟不肯答应他。当夜,圣约翰在荒原上等待简・爱的答复,就在简・爱要作出决定的时候,她仿佛听到罗切斯特在遥远的地方呼喊她的名字“简!简!简!”她决定回到罗切斯特身边。

当简回到特恩费德庄园时,整个庄园变成一片废墟。原来几个月前,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疯女人伯莎放火烧毁了整个庄园,罗切斯特为了救她,被烧伤了一只手臂并且瞎了双眼,孤独地生活在几英里外的一个农场里。简・爱赶到农场,向他吐露自己的爱情,他们终于结婚了;两年之后,罗切斯特的一只眼睛被治好了,他看到了简・爱为他生的第一个孩子。

问题二:简爱为什么在罗切斯特和圣约翰之间选择了又瞎又残的罗切斯特 爱情的力量

问题三:圣约翰向简爱求婚主要是因为什么 为了传教吧

问题四:《简爱》最后为什么要以圣约翰结尾? 对于简爱来说,圣约翰 里弗斯是她生命中第二个重要的男人,虽然她不爱他,但对他却怀着深深地敬意,这不仅因为他在简爱最无助绝望的时候帮助了她,而且因为他有执着的信念和坚强的意志,从本质上说他处应该是一类人。还有就是简爱因为没能跟他走而感到深深地愧疚,所以在作品的最后对他做了详细的交代。同时也是真诚的祝福与赞美。

问题五:《简爱》中简爱给一个爱慕圣约翰的人画了一张像,圣约翰撕下了一条边,为什么? 圣约翰撕得不是画像,是简爱用作草纸的纸。她在漫不经心的乱画的时候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了纸上。圣约翰想确认她是不是他的表妹,又不想让简爱发现揣所以撕了纸。

问题六:简爱 圣约翰对简怎么样,简对他什么情感 一、中国文化语境中的圣约翰――反面

宗教人物的典型

在中国读者眼里,圣约翰伪善自私,野心勃勃(祝庆英,1995:9)。他虽然表面上几乎是个几无瑕疵的圣人,本质上却是个极端自私冷漠的伪君子(杨静远,1992:20)。在原著中,圣约翰是一个奉行禁欲主义的加尔文派传教士,他号召简爱去过一种完全克制的生活,和他缔结没有世俗爱情的婚姻,去印度传教。而中国的评论家则对他的禁欲主义大加抨击,认为他代表的是“虚伪怪诞的宗教文化”,他是“用所谓的神恩来压抑人的一切情欲,是以宗教狂热掩盖其勃勃野心”(吴晶,1994:22)。与罗彻斯特相比,他“奉行的是另一种大男子主义”(张蓉燕,1992:88),是简爱的又一个压迫者。诸如此类的批判之辞,在有关《简・爱》的评论文章里比比皆是。有鉴于此,国内不少人都觉得作者在小说中对圣约翰的溢美之辞不可理喻,认为作者把“他的严厉、苛刻和野心勃勃理解成为完成拯救人类这项伟大任务必不可少的品质”极为错误(张蓉燕,1992:88),乃至指责作者“主观上没想揭露圣・约翰的伪善面目,而把他写成为一个有貌有德的正人君子”(祝庆英,1995:9)。有些学者虽然没将圣约翰与宗教等同起来,但也同样批评他“自以为是忠实地传播上帝的福音,其实是不自觉地作了可怜的宗教信条的牺牲者”(王化学,1980:104)。总之,纵观《 简・爱 》自译介到中国后的接受史,我们不难发现,在中国这个独特的文化语境中,圣约翰形象一直作为反面的宗教人物而遭到批判。在中国读者心目中的反面宗教人物,在作者和原文本中又是怎样的形象呢?我们有必要将人物还原到原文本中进行考察。

二、原文本中的圣约翰――近乎

完美的圣者形象

将圣约翰还原到原文本中后,笔者发现,原文本中的圣约翰,和中文译本以及中国读者眼里的圣约翰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形象。换言之,圣约翰这个形象,在译介到中国之后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异。以在中国影响最大的祝译本(祝庆英译《简・爱》,上海译文出版社)为例,小说英语原文本中用来刻画圣约翰形象的许多中性词,在祝译本中都变成了贬义词。如原文中圣约翰对自己的描述,“I am simply, ……a cold, hard, ambitious man ……my ambition is unlimited; my desire to rise higher, to do more than others, insatiable”在祝译本中被译为“我……只是个冷酷无情、野心勃勃的人罢了。……我的野心是无穷尽的;我希望往上升,希望比别人做更多事的欲望是无法满足的”(见祝译本,第492页)。此处的“a cold, hard, ambitious man”被译成“冷酷无情,野心勃勃的人”,“ambition”被译成“野心”,“desire”被译成“欲望”。又如圣约翰的妹妹对他的描述:“……he hides a fever in his vitals ……he is inexorable as death”被译成“他的内心隐藏着一种狂热……他像死神一样无情”(见祝译本,第467页)。此处的“狂热”“像死神一样无情”都是明显的贬义词。这样的译例不胜枚举。其实在通读原文本后我们不难发现,圣约翰的“野心”无非是去印度传教;所谓“往上升”(有些译本甚至译为“往上爬”),无非是想在宗教事业中有一番作为,而非在世俗社会中的追逐名利;说他“像死神一样无情”,也有欠公允,因为“死神”是迫害者的代名词,而圣约翰并没有迫害过任何人。他也并非全然无情,他深爱着“天使般的”奥利弗**。只是他认为简能吃苦耐劳,具有一个传教士>>

问题七:简爱 圣约翰对简怎么样,简对他什么情感 我告诉你是怎么回事,这个圣约翰跟故事最早出现的那个亨利是同一个人,都是作者的哥哥波兰威尔,而“与军官私奔”的黛安娜和“心如蛇蝎的美人”的乔安娜则都是作者的妹妹爱米莉・勃朗特。

作者写到简爱出走那段,是出于道德和爱情的思想斗争才离开她男朋友的,而简爱对待自家兄妹的态度和先前有了剧烈的变化也反映她做出了决定,她决定包容罪恶,来维护爱情。

她是这样想的,这个世界上人人都有罪,修女学校用体罚的方式杀害了简的朋友海伦,然后捏造出体弱多病的谎言,没有人相信简爱的话,所以简爱只好沉默,参照对比,她的爱人所做的又有什么大不了何况是为了爱她才这样做,而故事前曾反复提到简爱迫切地希望人们能够喜欢她。而终于有人喜欢她了。

所以简爱决定帮助罗切斯特隐瞒杀害前妻的罪行,并假装相信了前妻发疯的那段拙劣的谎言,从此两人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

问题八:《简爱》:1圣约翰怎样发现与简爱的亲戚关系?简爱如何分配她获得的遗 圣约翰无意中发现了简爱的画作草稿上的名字才知道关系;简爱把财产平均分给了圣约翰和他的两个妹妹,所以包括简爱在内的四个人每人五千磅;圣约翰教简爱印度语,目的是让简爱嫁给他并且一起前往印度传教

姿色平庸的人究竟如何才能获得爱情?

这是一个看似无礼但却能引起关注的问题,《简爱》(Jane Eyre)这部小说似乎给了我们一些指引和参考:究竟什么样的人更容易收获婚姻和爱情。

书中的主人公简爱走的是内涵修养的发展路线:她倔强、勇敢、坚强、善良,富有独立意志和斗争精神,这些优秀的内在品质是她能够从逆境走向顺境,最终获得幸福的关键所在。

-1-

人格独立

大凡经典文学,不难发现女主人公均是有血有肉、性格独特、极富魅力的形象,像《飘》中的斯嘉丽,《傲慢与偏见》中的伊丽莎白,虽然命运遭遇各有不同,但有一样或许是不可或缺的,那便是美貌。美貌是一种终极武器,就像一件华丽的外衣,当你披上它,便散发着光环,仿佛拥有了一种神奇的力量,可以将一切不可能都会化为可能。

《简爱》是个例外,书中的女主人公简爱不仅相貌平平,而且从小失去了双亲,一无所有、无依无靠。被寄养的命运和贫穷让她的内心深处充满了自卑,而虐待和苛责却激发了她性格中倔强和不屈的精神,面对不公平的待遇,她没有选择妥协和退让,向命运屈服,她选择 奋起反抗。

正如开篇所写:

以及她在Lowood学校对她的好友海伦说:

如果你细心阅读,甚至会发现童年时期的简爱甚至是叛逆的,她饱受歧视,却又不愿意迎合他人,成为别人的附属品。她极度自卑又极度的自尊(好强),从后来简爱离开罗切斯特也可以看出这一点,但恰恰是这样矛盾的个性和这种反叛的精神,才造就了简爱独立而强大的人格。

-2-

自立精神

简爱不仅在人格上独立,在生活中也体现出自立的精神。要知道在18、19世纪的英国,婚姻几乎是女性生存下去的唯一的出路。当时的英国正处于严峻的变革时代,男性的金钱和地位主导一切,女性只是整个社会的附属品,依靠男性的施舍才有存活的可能,甚至沦为男性的玩物或奴隶。尤其是没有财产继承的女性,地位是非常低下的,连奴仆都不如。

出生在那个时代的简爱,独立和自立精神几乎贯穿了她的整个人生:她靠自己的能力当上了家庭教师;即便是赢得了罗切斯特的爱,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的工作;当她流浪在荒原时,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本事打零工生存下去;直至遇到了圣约翰,她让圣约翰帮助她找到一份乡村教师的工作,虽然待遇不高,学生也都是粗野的乡村丫头,用圣约翰的话说就是“埋没了你的才华”,但简爱还是十分欣喜地接受了这份工作。

简爱迫切追求的是一种经济独立和精神平等,她十分渴望自由,这种独立和平等正是实现自由的基础。

-3-

爱一个人,要先学会自爱

简爱为什么离开罗切斯特?

有人说简爱离开罗切斯特是因为她内心的自卑,她始终觉得自己配不上罗切斯特。事实上恰恰相反,当得知罗切斯特已经有一个“疯”妻子时,简爱选择离开罗切斯特正是出于 自爱 ,她不愿意将自己置身于如此混乱的情感纠葛之中。

罗切斯特是贵族,简爱是平民。当简爱发现自己爱上罗切斯特时,她非常明白自己与罗切斯特之间地位悬殊,但她并没有因此放弃,她坦然面对自己的感情并努力争取、不卑不亢。因为她认为每个人在灵魂层面都是平等的,这时候她已经从童年的自卑阴影当中走了出来。

原谅我此处引用了大段的英文原文,因为这段描述几乎是这部作品的“灵魂”,任何的译文都无法描述其神韵之万一,这是简爱发至内心的对于平等和自由的呼唤和呐喊,也许这番言论在现在来看没什么,但在18、19世纪的英国,当时算是非常惊世骇俗的言论了。

正是由于简爱对平等和自由的追求,她不愿意沦为罗切斯特的情妇,虽然他们两情相悦,虽然罗切斯特的“欺骗”情有可原,她自己甚至深切的同情罗切斯特的遭遇,但是她还是选择了离开罗切斯特,离开桑菲尔德庄园。

她几乎是逃着离开了桑菲尔德庄园的,但这并不是逃避,而是她无法抵制那种诱惑:想要回到罗切斯特身边,放弃自己的坚持,后退一步,回到爱人的怀抱,那里就是天堂。

-4-

选择与奉献

《简爱》中提到了四种婚姻关系:第一种是罗切斯特和“疯”女人的婚姻,属于家族联姻、权钱交易的产物;第二种是基于宗教使命(压迫性质)的婚姻,圣约翰向简爱求婚,邀请她一起去东方传教,而简爱对圣约翰则只有亲情;第三种是罗切斯特与“疯”妻子婚姻曝光之后,简爱如果留下来,将要面对的婚姻关系,简爱将会成为罗切斯特的情妇;第四种则是罗切斯特经历大火之后,烧伤残疾,简爱重新回到罗切斯特身边,成为他名正言顺的妻子。

很容易选择不是吗?简爱并不是一个浪漫主义者,她是一个现实主义者,她追求的婚姻是建立在经济独立、精神平等、两情相悦的基础之上的,她的选择也是合乎情理而实际的。

整部小说对爱情的描写没有任何低俗、露骨或色情的画面,但你却如同亲身经历般感受到简爱与罗切斯特缠绵悱恻的爱情和浓浓情意,体验那种从精神到肉体的欢愉。正如简爱在结婚十年之后,对这一段情感的描述:

这种相伴的宿命和灵魂的交融,恰如赵孟頫的《我侬词》中所描述的“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的一种境界,也并不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消融,或褪色半分。

至于开篇的问题,有句话怎么说来的?女人,不因美丽而可爱,而是因可爱而美丽。

参考资料:

1、北京师范大学公开课《西方文学》;

2、<Jane Eyre> by Charlotte Bronte;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088876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7
下一篇2023-11-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