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可能会觉得结婚不应该是一件很高兴的事情吗?为什么有人要哭啊?其实在云南那他那边的哭婚,在我们这边也有,就是女子在出嫁的时候会哭,意思就是说如果她哭的越厉害的话,她以后的生活就会越幸福。
我觉得我们那边的习俗和云南的还是很像的,据我所知道的就是那边女生在出嫁的时候要哭,而且有习俗说如果那个女生哭的越厉害,就说明她以后的生活就会过得很好很幸福,如果那个女生不哭,也会有人把她弄哭,有的是真的掐她,然后让她哭,这就是所谓的哭婚。我们那边也是这样的,其实有很多人在出嫁的时候都会哭的,特别是她的父母特别伤心,哭的特别厉害,我以前不能理解为什么人家结婚那么高兴的事情他们家人都会哭呢,后来听我妈说,那个女生嫁出去了就是别人家的人了,父母把她养那么大肯定会不舍得的,所以想想心里就会不舒服,所以就会哭了,而很多新娘可能也是不想要离开父母也会哭。
现在我们那边可能思想比较开放了,很少能够看到哭婚了,没有多少人还会相信那些迷信,有的哭的可能是比较感性,或者对于自己的结婚对象不满意吧,觉得委屈会哭。而且新娘现在化妆都化的特别美,还有的会害怕把妆哭花了呢。现在不仅看到哭的少了,而且更多的看到的都是笑着走的,我觉得就应该开心的笑,开心的笑才能说明以后会幸福。
农村年轻人结婚难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经济压力:农村年轻人的经济压力相对较大,收入较低,购房难、婚礼费用高等问题都会导致结婚难度增加。
2 人口流失: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许多年轻人离开农村到城市打工或者就学,导致农村人口流失,婚姻资源变得更加匮乏。
3 婚恋观念的改变:随着社会的变化,许多年轻人的婚姻观念发生了变化,更加注重自由、平等和个性,对于传统的婚姻形式和家庭观念有所抵触。
4 婚姻市场不平等:由于性别比例失衡和地域文化的差异等原因,农村年轻人在婚姻市场上的选择面受到限制,难以找到合适的对象。
综合以上几个方面的因素,可以看出农村年轻人结婚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来解决。
农村的年轻人找对象一般都是经过媒人介绍的,多数女方上男方家去相看,如果两个年轻人互相看中,双方老人都没有意见,女方就会留下来吃饭,如果女方没看中,就不会在男方家吃饭的。
吃饭的时间就可以定下要多少彩礼钱,这都是农村的习俗,避免不了的,然后再定下来女方过几天带几个亲戚来男方家来相看门户,如果再看中男方的家庭条件都可以,这段婚事基本上就算定下来了。
农村的男女青年一般到了适婚年龄,都会在一年之内结婚的,然后再托媒人到女方家去把结婚的日子定下来,定妥结婚的日子之后,男方就开始装修房子。
房子修好之后,就是买家具做被褥,还有当前该有的一些家用电器,这些都置办齐全了,就静等着结婚的日子到来了。
现在农村结婚也特别的讲究排场,雇十个八个小轿车去迎亲,这样显得新娘子特有面子,新郎到了女方家门不能直接进屋,因为会有与小姨子,小舅子等把门给堵住了,向新郎索要红包,红包里的钱数不限多少,就是图个喜庆热闹。
给过红包之后,新郎就可以进门迎娶他的新娘了。把新娘子接回家之后,男女双方的老人都要坐在正上方,然后两位新人给老人行礼,表达感谢养育之恩。
婆婆要把事先准备好的大红包送给新娘子,新娘子接过红包甜甜地叫了一声妈,这一段婚礼的流程就算完成了。
我的老家是黔东南的台江县,那里有967%的人口都是苗族,号称天下苗族第一县。有着浓郁的苗族婚俗习惯和独特的酒文化习俗。
“游方”是我们苗族人民恋爱的主要方式。
我们那一般都是在晚上“游方”,但是农历三月十五的姊妹节(施洞镇一带)和“六月六”的游卯节(巴拉河畔一带)除外!
一般每个村寨都有两个指定的给青年男女“游方”的场所,在我们那叫“马郎场”,一个是晚上用的,一个就是给农历“六月六”时白天用的(一般都是在寨子边上的枫树林里。注:枫树是我们那里的风水树,一般都有3人合抱那么大)。
到了农历“六月六”那几天,本寨的姑娘都打着花伞,来到寨子旁边的枫树林里,唱起了飞歌。其他寨子的小伙子闻歌而来,先是勾肩搭背地对着姑娘们对歌,然后相中了喜欢的姑娘之后,就拖上那位姑娘到一旁对歌……
我还记得其中的一首开场白似的飞歌——
大西响大呀,
满娘季对多,
多咖上乃么,
呆洗“列啊”满“也哦”?
——啊……吼……
歌词大意是:来交谈吧,你们在那么遥远的地方,遥远得有一辈子,(如果再不来交谈的话)哪个还能够与你们亲近呢?
看看,咱们苗族谈爱很直接吧,爱就是爱,没有什么花花肠子!!
一般经过数次游方交流,小伙子如果对姑娘有意的话,就可以向姑娘讨要“嘎迭”(苗语:围兜,我们那的苗族女孩都有自己精心绣制的围兜,围在衣服外面,煞是好看。)。如果姑娘喜欢小伙子的话,一般不会拒绝小伙子的要求的。
讨到“嘎迭”之后,小伙子会跟家人商谈,告诉家人自己喜欢的姑娘的名字。然后家中老人就会托姑娘寨子里的自家亲戚去调查姑娘家的背景,只要是调查姑娘的为人、相貌、家中是否有不干净(比如有蛊虫或者亮鬼之类)的直系亲属。如果没有的话,就派亲戚到姑娘家说亲,姑娘家的老人也对小伙子家进行同样的调查,满意之后,才答应这门亲事。
接下来就是选定接亲的日子,选好日子之后。到了接亲那天的晚上10点钟左右,男方小伙子就带上本寨的一两个小伙子一起,出发到女方家接亲。
到女方家之后,女方已经穿上了家里准备的银衣,盛装待发了。别以为小伙子们能够轻易地就把姑娘接走了,因为按我们那的习俗,小伙子们得经过拦门酒和擦锅底灰这两道关。
拦门酒一般容易过,我们那的小伙子个个都是海量,一般一两斤米酒之后,女方家的代表们都会放小伙子们进门。但是进门之后,躲在暗处等候多时的姑娘的姐妹们就会拿出用猪油搅和过的锅底灰出来,一把一把地抹在小伙子们的脸上,小伙子们也不是吃素的,也抢过锅底灰往姑娘的姐妹们脸上抹去……一下子,姑娘和小伙子们都成了黑脸包公!!
嬉闹过后,小伙子们就围在火坑旁边,一边享用女方家里准备的简单送别宴,一边接受着女方家老人们的祝福语。
宴毕,女方姑娘的弟弟或者哥哥就背上姑娘出门,跟新郎一起来的小伙子们就放起带来的鞭炮。来到马廊场之后,哥哥或者弟弟放下姑娘,姑娘要在马廊场和姐妹们告别。姑娘和小伙子一起在马廊场唱了几首飞歌之后,姑娘就打伞,在自家一姐妹的陪同之下(主要是帮新娘挑首饰和衣服),走路去新郎家。陪同新郎来的小伙子们又开始放鞭炮,一直放到出了寨子的范围。
到新郎家的寨子旁边时,陪同新郎来的小伙子们又开始放起鞭炮来,一直到新郎家门口。这时等候多时的新郎家的人就出门来迎接新郎新娘(有时候是在寨子外面的路口迎接),新郎家里的妹妹就接过新娘的首饰衣服担子,寨子里的男女老少都出来看新娘子。
新娘进门之后,就待在新房里不出来了,一直到第二天早上五六点钟才在新郎的妹妹的带领下,挑着水桶到本寨子的水井里去挑水。但是寨子里的妇女和女孩子可以到新房里去看新娘子。
新娘进门,一般都由寨子里有名望的老人(族长或者鬼师——做法事的师傅)主持简单的迎接仪式,杀了一只鸡,煮成一锅菜,叫上几个寨子里的老人,和一起接亲的小伙子还有陪同而来的女方家的那姑娘一起吃点饭、喝点酒。闹到2、3点左右,然后散去。
第二天5、6点左右,新娘就在新郎家的妹妹(没有妹妹可以叫堂妹或者侄女代替,要没有出嫁的女孩带路)的带领下,挑着水桶到寨子里的水井里去挑水,一直把水缸里放满水,以代表真正成了男方家里的一份子。
新郎家的男人和妇女们也开始忙碌起来,杀猪的杀猪,煮饭的煮饭,开始准备盛大的婚宴!
一般苗家的结婚宴,全寨子五服以内的亲友都会参加,还有舅舅姑妈等亲戚都会来,一般都要有300人左右参加。招待这么多的亲友,一般要杀500斤左右的猪(两头甚至三头),煮5、6百斤以上的米和喝1000斤以上的米酒!要在新郎家里招呼这么多人是容不下的,好在每次婚宴都有几个负责人,安排得妥妥当当的!他们就动员新郎家里的兄弟和叔伯或者新郎家的邻居,由新郎家出米出菜,在这些人家煮饭煮菜并摆上宴席。
一般安排有专人煮饭,专人收礼,专人记帐,专人安排带客到各个宴席就餐并陪酒,专人发放白肉(就是将猪肉整大块放到大锅里和着青菜和大米煮熟,然后切成小块,发给妇女和小孩带回家吃的,一般是一人一块)等等。
小时侯最喜欢就是婚宴发放白肉了,因为那时候穷,很难吃到肉。每当领到白肉之后都舍不得吃,留到晚上回到家里放在火坑里烤出油之后再拌着辣椒酱下饭吃,一块小小的白肉竟然能够让我吃上三碗白米饭,现在想起来,真是奇迹!!
小时侯婚宴时,一般每家每户的家庭主妇都会带上自家炒的菜(一般是鱼肉之类),拎上一瓶酒,再带上一升米(有时还在米里插上几块或者十块钱),到新郎家去赴宴。米就倒到收礼台的箩筐里(礼钱有专人收),并有记帐的记录在册。九和菜就带到宴席上与大家享用了。
我们那一般是流水席,来了客人就吃,吃了就走,下批客人来了又上菜接着吃……桌子是传统的长桌子,一般两米长,70公分宽,80公分高。饭菜摆好之后,主客围在长桌旁边,长桌的主席上一般坐着有威望的男人。
坐好之后,由主席上的人先祝酒,接着按辈分和主客轮着祝酒:“酒咯XX,酒咯XX……”如此这般之后,才开始动筷子夹菜!
酒过三巡之后,人们开始敬酒,先是由辈分低的敬辈分高的(不论老少,只论辈分),再由客人敬主家。我们那敬酒不是象汉族和其他地方那样将酒杯端起对着所敬之人,然后一饮而尽,或者相互碰杯。而是双手举起自己的酒碗,端到所敬之人嘴边,一边唱着酒歌,一边看着对方一饮而尽!偶尔对方还会客气,一边常歌回应,一边端起自己的酒碗,一手接着所敬之人的酒碗,一边将自己的酒碗送到所敬人的嘴边,两人一起一饮而尽……
酒到酣处,男人们和妇女门都情不自禁地唱起酒歌,歌声响彻云霄!!
醉了,男人和妇女们就跳起舞来,一边唱一边跳,不时还互相用自己的臀部与对方臀部相撞……更有甚者,拿出锅烟灰,或者颜料水在对方脸上互抹!!
呵呵,我淳朴豪爽的同胞呀,你们给了我无尽的美好回忆!!
常常怀念小时候的日子,那时候我们那里还没有电灯,每天晚上都点着煤油灯过日子,“游方”时就靠一把手电筒。小时候我就有一把属于自己的手电筒,是我叔叔送的,用来晚自习用的。
每当夜晚吃过晚饭之后(一般是9点左右),我们寨子里的的马郎场和其他周边寨子的马郎场上就开始响起悠扬的飞歌和尖锐的口哨声,偶尔还有动听的木叶声……让人心驰神往!
记得上小学四年级时,每当下自习之后,都要到“丢当”(有椅子休息的地方,一般每个寨子都有,主要是年轻小伙子聚集商量到哪里“游方”的地方。)去叫比我们大的青年们教我飞歌和情歌,那时候学了好多,可是现在都不记得了!偶尔晚饭也不回去吃就直接跟他们到周边的寨子里去,看他们如何“游方”。那时候很调皮,对性也是朦朦胧胧的。喜欢在马郎场里做恶作剧,做得最多的就是捉一些小虫放进比我们大的女孩子们的脖子里和跳起来打他们的胸部(那时候很矮),现在想起那些事情来,真是汗颜……
姊妹节是我们台江县施洞镇一带一个有关苗族恋爱的节日,到那天,附近村寨的女孩子都到山上采集一种树叶和糯米煮成五颜六色的“姊妹饭”,还到田里捞鱼呀虾呀之类煮成“嘎本梭”(榨辣子汤),等待其他寨子的小伙子到来。
一般小伙子到来之后,都会带些好菜或者礼物来。吃“姊妹饭”是有奥秘的,如果哪位姑娘喜欢小伙子的话,就会在“姊妹饭”里包上一样东西给那小伙子,如果不喜欢的话,小伙子就会看到姑娘送给他的“姊妹饭”里包着辣椒。(小时候听说过,不知道是否属实)
现在,台江县政府已经把“姊妹节”和本来在农历五月二十五举行的“龙舟节”整合成“姊妹节”,搬到了县城台拱镇举行。在县城里的翁你河上筑了条拦河坝,并在坝上建了古色古香的风雨桥。在“姊妹节”的时候,就蓄水成湖,用来举办龙舟赛,至今已有10年历史了。
欢迎各位红网的网友到号称天下苗族第一县的台江县去体验别有风情的苗族婚俗,领略苗族人民独有的酒文化。谢谢!
农村婚礼布置是指的中国的农村农民们的婚礼的现场的布置。一般来讲农村的婚礼都是相对的比较的传统的,但是近些年来农村人的婚礼都是与城市越来越相近的,城市中的婚礼现场的一些东西都可以看到,那么农村婚礼现场该如何的布置更美观热闹呢?想必大家都是知道的,当今的农村人举办婚礼也是越来越与城市人一样,不过有些农村人并不喜欢大办婚礼,因此婚礼现场布置的相对的简单一些。下面就来说一说农村婚礼布置的方案和方法。
首先,农村婚礼布置,农村的婚礼现场的布置可以是比较简单的,使用红色为主要的颜色,选择一家中式的装修的饭店,在饭店的门口铺上一条红色的地毯,可以在通道的两边使用红色的大红绸子或者是灯笼来进行装饰,其他的地方挂上一些大红绸子,这样婚礼现场就呈现出来一种浓浓的中国味道。在新人的婚房中的婚床上面要撒上红枣、花生、桂圆和莲子等等干果,寓意祝福新人早生贵子。
其次,农村婚礼布置,如果说是在自己的家中举办婚礼设计家宴的话就要根据自己的居住的房子的面积的大小等等来进行布置。经济条件好一些的农村人都已经盖上了小别墅,这个时候就可以在别墅挂上红绸子,挂上红灯笼,在院子里面铺上红毯,也可以购买一些鲜花来进行装饰,让整个婚礼现场的喜庆气氛更浓郁。
再次,农村婚礼布置,农村现在如果说建设有文化广场的话,可以在文化广场布置婚礼现场,这个婚礼现场的布置其实就可以学习城市中的户外婚礼现场的布置。可以找花艺公司来制作一个大大的花门,然后笔直的铺上一条地毯,使用鲜花以及曼纱来进行组成好看的婚礼现场通道,两边摆放上洁白的桌椅即可。
最后,看到以上的农村婚礼布置方案大家觉得怎么样呢?农村婚礼的现场布置其实是可以简单可以复杂的,具体就要看新人自己的喜好或者是实际的经济情况。如果说想要自家的婚礼现场布置的精美一些的话最好还是找婚礼策划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