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访古5(夏县编)

河东访古5(夏县编),第1张

夏县,古称安邑,因夏朝在此建都而名夏县。西晋皇甫谧《帝王世纪》载:“ 禹 都平阳,或都安邑。”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载:“ 启 放弃阳翟,西迁到大夏,建安邑。”

禹, 姒姓,夏后氏,名文命 ,安邑(今夏县)人,夏朝开国君主。禹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启。

禹王城遗址 ,位于夏县禹王乡禹王村、庙后辛庄、郭里村一带。传说禹王城是禹、启的都城;战国时期为魏国国都;秦、汉及晋时为河东郡治所,面积13平方公里,1988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最初,晋献公因大夫毕万随其消灭耿、霍、魏三国有功,将魏地(今芮城)赐封给毕万。毕万之后因封地而改姓魏,至 魏绛 协助晋悼公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受封安邑,魏氏遂从 “魏”徙治安邑。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后,魏斯(魏文侯)在安邑建都,即现在夏县的禹王城遗址。魏惠王31年(前339年),魏国都城迁往大梁 (开封) 。

东汉末年汉献帝从长安逃出,进驻安邑,在这里郊祀上帝,大赦天下,改元建安。半年后,经闻喜去洛阳。

禹王城遗址有大城、中城、小城和禹王台四部分,大城为郭城,中城为都城(在大城西南部),小城为宫城(在大城中央、中城东北部),禹王台为祭禹之所(在小城东南角外)。

禹王城遗址内有东周至汉代、两晋时期文化层,是华夏寻根溯源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禹王台又称青台,系方形夯土台,高11米,东西长58米,南北宽70米,为历代祭禹之所。

郦道元《水经注·涑水》载:“安邑,禹都也。禹娶涂山氏女,思念本国,筑台以望之。今城南门,台基犹存。”晋阚駰《阚駰十三州志》云:"夏禹台,在夏县西北十五里,其地禹娶涂山氏女,思恋本国,筑台以望。今城南门台基犹存。夏静与洛下人书云:安邑涂山氏台,谓之青台,上有禹祠。"

汉文帝时禹王台上就建有禹王庙,宫殿楼阁,雕梁画栋。正殿悬匾“文命阁”,殿内正中供奉大禹,两边供奉皋陶、后稷、伯益、契四功臣,台后有涂山氏娘娘殿。献亭匾额“胼胝山川”,左有启祠,右有少康祠。庙门匾额“万福来朝”。台下有东华门、西华门,左右走廊四十八间及唱戏大舞台,广场十亩,周围莲池五亩。禹王庙,汉、元、明、清均有重修,1940年代毁于战火。

站在禹王台上,回想涂山氏与大禹新婚后即分别,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想象着青台高阁下,落日余辉中,百鸟归巢时,涂山氏伫望家乡,那是一种什么心境——“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现在台上建有三间简陋的大禹庙。

我注意到禹王台没有野生树木,看护的老人说:“这几颗臭椿树就是野生的,只有臭椿树,应了老百姓说的‘’’臭椿为王’”。

这是明代建造的下水通道。

可见夯层

夏朝终结于荒*无度、暴虐无道的夏桀,那场终结夏朝的鸣条之战,发生在禹王城以北的 鸣条岗。 夏桀杀了犯颜直谏的忠臣关龙逄,关龙逄成为“死谏开先第一人”。关龙逄是关氏始祖,后世关羽成就了关氏最高的荣耀。

夏县裴介镇墙下村,因位于禹王城城墙下而得名。 墙下关帝庙 ,2019年10月核定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关帝庙堂满天下,除了解州数墙下”,这话有点夸张,但墙下关帝庙称为村级最大的关帝庙应该名副其实。

墙下关帝庙,原关王庙,创建于元代至正年间,现存建筑始建于清康熙十六年(1677),坐北朝南,沿中轴线的建筑依次为乐楼、看亭、献亭、卷棚、正殿,正殿两侧建有配殿。

乐楼兼作大门,上下二层,底层辟为过道,上层为舞台。面宽三间,进深四椽。梁脊板上有“大清康熙二十年岁次辛酉十社灯酒会重修戏楼谨志”题记。立柱间门框板上镌刻楹联数幅:“玉振金声点破炎凉世态,清歌妙舞由传古今人情”、“不大地方可作家国天下,寻常人物能为文武鬼神”、“一梦占尽秋江月,万舞齐开玉树花”。

乐楼前是看亭。看亭在这组建筑中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粗柱支撑,横粱、斜梁和条梁不同结构挑承屋顶重压,是古代建筑力学高水平的标本;彩绘、木雕的龙凤、人物、鸟兽、花卉等造型布满整座建筑,形象逼真、极为精美;琉璃屋顶,高贵气派。

我怀疑看亭实为献亭。从宗庙营建法式看,没有看亭之说;从情理分析,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建筑不会设计给民众看戏;从庙中康熙28年《重修关帝大门乐楼记》碑文看,记载有正殿、寝殿、献亭、卷棚,并无看亭,当然可以是后来所建,但其规格超过正殿、献亭,有点匪夷所思。

乐楼、看亭、献亭

看亭、献亭、卷棚

献亭、卷棚、正殿、配殿

进入献亭,中间是卷棚,后面是正殿。

站在正殿门口回身看卷棚和献亭。

夏县水头镇大张村 薛嵩墓 ,就在村外的田地里,有碑有冢,刚建了碑亭,2013年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薛嵩,薛仁贵的孙子,薛楚玉之子,膂力骑射了得,年十五随其父突围朝战,控弦夜猎,以勋著受署辕门,曾入宿卫(禁卫军)。

范阳、幽州节度使薛楚玉与其兄薛讷实行军事改革受到保守派排挤而被免官,这加速了安史之乱的爆发。安史之乱中,薛嵩在家族被排挤、自身被打压的情况下,加入叛军,成为安庆绪手下大将。安庆绪失利后,派薛嵩求救于史思明,言禅让之礼,这说明薛嵩在安庆绪军中有相当的地位。后薛嵩在叛军失败、朝廷招降下,率相、卫、洺、邢四州及所部精甲三万“反水”,被朝廷任命为检校刑部尚书、相卫洺邢等州节度使。嵩谨奉职,颇有治名,官至检校尚书右仆射,封平阳郡王。大历七年(772)冬薨于磁州,次年十月归葬于夏县先将军之茔中。《光绪山西通志》:“薛嵩与祖仁贵、考楚玉并葬县西四十里。”

薛嵩是《薛刚反朝》中薛刚的历史原型,戏剧故事与史实相去甚远,只有反过朝廷这一节相符。

碑亭里是唐大历8年(773年)神道碑一通,通高604厘米,稳固雄浑,气势恢宏,历经千余年而依旧挺拔。

《薛嵩神道碑铭》为唐代宗时隶书巨制,碑文记载了薛嵩生平及薛氏兴代,由尚书礼部郎中程浩撰文,“唐隶四家”之一韩择木之子韩秀实书丹。唐时隶书复兴,以“唐隶四家”为代表,其中韩择木系韩愈叔父,其书法极为代宗看重。韩择木致仕后,代宗有“墨妙难继”之叹,诏令其举荐善书者,韩择木举其长子韩秀实以自代,韩秀实由此入翰林待诏,掌四方表疏、批答、应和文章。韩秀实隶书秉承家风,典雅清劲,卓有古意。《薛公神道碑铭》作为山西碑碣精华之一,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薛嵩墓冢,距神道碑有2里左右,墓冢封土高245米,周91米,由此可以想见当年神道和墓地规模。

司马光墓, 包括司马温公祠里的茔地、祠堂、余庆禅寺和温公祠外的司马温公神道碑、碑楼等,位于夏县水头镇小晁村,1988年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迂叟,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主持编纂了《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去世后追赠太师、温国公,谥号文正。

司马温公神道碑及碑楼,在司马温公祠外,明代嘉靖3年(1524)山西监察御史朱实昌修建,碑楼檐柱上刻有清代楹联一幅:“粹德辉煌流涑水,精忠发越秀峨眉”。碑身厚硕高大、螭首龟趺,通高9米,堪称“华夏巨碑”,碑题“司马温公神道碑”,额题宋哲宗赵煦御篆“忠清粹德之碑”。碑楼系砖木结构,异于本地常见的石质仿木碑楼,无砖石雕饰,简洁大方。

原司马温公神道碑,北宋元祐三年(1088)立,由哲宗皇帝亲题篆额“忠清粹德之碑”,苏轼奉赦撰文并书丹,玉册官臣王蟠奉旨摹刻。绍圣初,御史周秩首论:“温公诬谤先帝,尽废其法,当以罪及”,哲宗令将原碑推倒,碎为四段,碑文被毁,深埋地下,碑额御篆、碑座甚巨而幸存。金皇统八年(1148),新任夏县县令王庭直拜谒司马温公祠,见废墟处长一杏花树,高丈余,树冠如伞,枝繁叶茂,实为奇观,忆及前事,命人掘挖,得断碑4段于泥土中。后将断碑依原拓片重新镌刻,连同额、跋共6石立之,称“杏花碑”。明嘉靖二年(1523),巡按山西监察御史朱实昌仿原碑复立一巨型碑,通高8.3米,阔1.76米,厚0.44米,立于旧龟趺,额冠原哲宗御书“忠清粹德之碑”额,现矗立在司马光温公祠前,堪称三晋第一碑。

苏轼撰文并书丹

夏县瑶峰镇 大洋村泰山庙 ,现存大殿一座,始建年代不祥,据梁架题记,元大德八年(1304年)、明隆庆五年(1571年)均有修葺。坐北朝南,面阔五间,进深二间,悬山顶,前檐设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看起来刚修缮过,质朴大气。

夏县埝掌镇 上冯村 圣母 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存圣母殿与八卦亭(香亭)。圣母殿始建于元延祐3年(1316年),面阔三间,进深二间,悬山顶。据说庙内保存大顺永昌元年(1644年)、清道光25年(1845年)、光绪9年(1883年)重修碑记三通,未见。八卦亭(香亭)引人注目。

香亭即献殿,由前檐歇山顶抱厦一间与后部的面阔三间、进深五椽的单檐歇山顶主亭两部分构成,为明代建筑。

整个献亭真是不惜财力,看那梁柱,看那结构、看那屋顶,只有感叹!行走在河东大地,你往往经历不期而遇的惊喜,而对于宁静的村庄,她们就是平常的存在!就这一点而言,像极河东人,普普通通,但不经意间会给你一份惊奇。毕竟中国最悠久的历史在这里,五千年的文明基因沉入河东人的血脉。

从这边看享亭,古朴大方,高贵不俗

看这个六边形藻井,斗拱,垂莲柱,多标准扎实

夏县关帝庙 ,位于县城解放南路,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山门系1994年扩街时后移重建。

夏县关帝庙坐西朝东,创建于元,明有增建,清乾隆修葺,现沿中轴线依次有山门、牌坊、献殿、正殿,牌坊两边侧后现存配楼各一座(刀楼、印楼),献殿东西两侧各有厢房一座。

牌坊为二柱单楼式木牌坊,单檐歇山顶,琉璃脊饰。

印楼刀楼及两边厢房

正殿面宽三间,进深六椽,四周回廊,重檐歇山顶,大殿内有彩画。

夏县裴介村是介子推故里, 介子推墓 就在村南,来到墓地,仅存两通碑,侵蚀严重,字迹漫漶,无一字可认。据说一碑是清雍正二年(1724)介氏合族所立,碑刻:“介氏祖晋洁惠后之推墓”下款为:“秦二世自介休迁葬于此,阖族同立”。另一碑是夏县人民委员会1963年所立文物保护碑,碑文:“介子推,周代晋国大臣,夏县裴介人。因晋文公行功不受禄,乃隐居绵山。后晋文公觅求不得,焚山而丧命,秦二世时迁葬于此。”

在村里无意中发现了这个 裴介关帝庙对台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夏县人和文物保护碑过不去,这是一例,后面还会见到。

相当标准的山门舞楼,山门舞楼始于明而普遍流行于清。底层通行,上层演戏,舞台的山墙之外还附建二层戏房,上层作化装间,下层为艺人的伙房及临时休息处。现舞台上加了一堵墙,改成了房子。小时,常听人说唱对台戏。这就是对台,两台戏同时唱,看那边更能吸引观众。后土祠、墙下关帝庙都是这种同式样的山门舞楼。

对面这个舞台岁数不小, 建于明万历30年(1602),清乾隆40年(1775)重建,貌不惊人,兀立此地400多年了。

   (220─291年),字伯玉。河东安邑人(今山西夏县北)。 时期魏国及 时重臣、将领,书法家。魏国侍中卫觊之子。>  出身于官宦世家,年轻时于魏国仕官,后任廷尉。参与伐蜀战争,出任监军、镇西军司。蜀汉亡后,与钟会一道逮捕邓艾,钟会叛变时,带兵前往镇压。又命田续杀邓艾父子。回师后转任督徐州诸军事、镇东将军,封爵菑阳侯。>   建立后,历任青州、幽州刺史、征东大将军等职,成功化解了边境的威胁,因功进爵菑阳公。后入朝为尚书令、侍中,又升任司空,领太子少傅。后逊位,拜太保。晋惠帝即位后,与贾后对立。不久,贾后唆使楚王司马玮矫诏诛杀 ,终年72岁。其子孙九人均遇害。>  卫瓘善隶书及章草。不仅兼工各体,还能学古人之长,是颇有创意的书法家。唐朝张怀瓘《书断》中评其章草为神品。>  卫瓘出生于儒学官宦世家,高祖卫暠在汉明帝时是著名的儒士。父亲卫觊,任曹魏尚书。由于家庭的影响和父辈的熏陶,卫瓘青少年时就以「性负静有名理,明识清允」,受到邻里、亲朋的称赞。他10岁时丧父,从小便磨炼自立的能力。先世袭亡父的爵位閺乡侯。年仅20岁就做了曹魏的尚书郎。>  当时魏国法度严苛,权臣专政。但卫瓘则坚持秉公办事,不亲不疏,尤其是涉及大大小小的诉讼,总是明之以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令人信服。10年间历任通事郎、中书郎、散骑常侍等职。>  公元260年(景元元年),魏元帝曹奂即位后,卫瓘官拜侍中,持节慰劳河北,后转任廷尉。>

中国历史朝代 朝代 起讫年代 都城 今地 开国皇帝 夏朝 约前2146-1675年 安邑 山西夏县 禹商朝 约前1675-1029年 亳 河南商丘 汤 周 西周 约前1029-771年 镐京 陕西西安 周文王姬发 东周 前770-256年 洛邑 河南洛阳 周平王姬宜臼 春秋 前770-476年战国 前475-221年秦朝 前221-207年 咸阳 陕西咸阳 始皇帝嬴政 汉 西汉 前206-公元8年 长安 陕西西安 汉高祖刘邦 新朝 9-23年 王莽 东汉 25-220年 洛阳 河南洛阳 汉光武帝刘秀 三国魏 220-265年 洛阳 河南洛阳 魏文帝曹丕 蜀汉 221-263年 成都 四川成都 汉昭烈帝刘备 吴 222-280年 建业 江苏南京 吴大帝孙权 晋 西晋 265-316 洛阳 河南洛阳 晋武帝司马炎 东晋 317-420 建康 江苏南京 晋元帝司马睿 十六国 304-439南朝宋 420-479 建康 江苏南京 宋武帝刘裕 齐 479-502 建康 江苏南京 齐高帝萧道成 梁 502-557 建康 江苏南京 梁武帝萧衍 陈 557-589 建康 江苏南京 陈武帝陈霸先 北朝北 386-534 平城 山西大同 魏道武帝拓跋珪 魏 洛阳 河南洛阳 东魏 534-550 邺 河北临漳 魏孝静帝元善见 西魏 535-556 长安 陕西西安 魏文帝元宝炬 北齐 550-577 邺 河北临漳 齐文宣帝高洋 北周 557-581 长安 陕西西安 周孝闵帝宇文觉 隋朝 581-618 大兴 陕西西安 隋文帝杨坚 唐朝 618-907 长安 陕西西安 唐高祖李渊 五代十国后梁 907-923 汴 河南开封 梁太祖朱晃 后唐 923-936 洛阳 河南洛阳 唐庄宗李存勖 后晋 936-947 汴 河南开封 晋高祖石敬瑭 后汉 947-950 汴 河南开封 汉高祖刘暠 后周 951-960 汴 河南开封 周太祖郭威 宋北宋 960-1127 开封 河南开封 宋太祖赵匡胤 南宋 1127-1279 临安 浙江临安 宋高宗赵构 辽国 907-1125 皇都 辽宁 辽国耶律阿保机大理 937-1254 太和城 云南大理西夏 1032-1227 兴庆府 宁夏银川金 1115-1234 会宁 阿城(黑) 金太祖阿骨打 中都 北京 开封 河南开封元朝 1206-1368 大都 北京 元世祖忽必烈明朝 1368-1644 北京 北京 明太祖朱元璋 清朝 1616-1911 北京 北京 皇太极

三国时魏有十二州,吴有四州,蜀有一州,西晋将吴、魏分治的荆州、扬州合并,得十五州。晋武帝从原凉州中分出了秦州,从益州分出了梁州、宁州,从幽州分出了平州,共计十九州。晋惠帝分荆、扬置江州,晋怀帝分荆、江、广三州置湘州,最终得二十一州。 西晋各州的长官仍称刺史,而且制度进一步明确,其辅官有别驾、治中、诸曹从事等。郡的长官仍称太守,而各诸侯王国的长官则称内史。县的长官仍然是县令或县长。

西晋的诸侯王体制与前几朝有很大区别,虽然仍然有自己的封地,但是却不“就国”,而是继续在朝廷任职。于是虽然各王在自己封地的权力与东汉、三国时一样,仅限于财政收入而无任何实权,但他们在朝廷掌握的政权兵权却成为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最终,日渐权大的诸王引起了“八王之乱”,导致了西晋的灭亡。 《晋书·地理志》郡县表州名州治郡名郡治县数下辖县名备注司州洛阳河南郡洛阳县12洛阳县、河南县、巩县、河阴县、新安县、成皋县、缑氏县、阳城县、新城县、陆浑县、梁县、阳翟县  荥阳郡荥阳县8荥阳县、京县、密县、卷县、阳武县、苑陵县、中牟县、开封县泰始二年(266年),析河南郡复置荥阳郡 弘农郡弘农县6弘农县、湖县、陕县、宜阳县、黾池县、华阴县  上洛郡上洛县3上洛县、商县、卢氏县泰始二年(266年),析京兆郡置上洛郡 平阳郡平阳县12平阳县、杨县、端氏县、永安县、蒲子县、狐讘县、襄陵县、绛邑县、濩泽县、临汾县、北屈县、皮氏县  河东郡安邑县9安邑县、闻喜县、垣县、汾阳县、大阳县、猗氏县、解县、蒲坂县、河北县  汲郡汲县6汲县、朝歌县、共县、林虑县、获嘉县、修武县泰始二年(266年),析河内郡置汲郡 河内郡野王县9野王县、州县、怀县、平皋县、河阳县、沁水县、轵县、山阳县、温县  广平郡广平县15广平县、邯郸县、易阳县、武安县、涉县、襄国县、南和县、任县、曲梁县、列人县、肥乡县、临水县、广年县、斥漳县、平恩县  阳平郡元城县7元城县、馆陶县、清渊县、发干县、东武阳县、阳平县、乐平县“清渊”:《晋书·地理志》作“清泉”,此避唐讳更名 魏郡邺县8邺县、长乐县、魏县、斥丘县、安阳县、荡阴县、内黄县、黎阳县  顿丘郡顿丘县4顿丘县、繁阳县、阴安县、卫县泰始二年(266年),析魏、阳平二郡置顿丘郡 兖州廪丘陈留国小黄县10小黄县、浚仪县、封丘县、酸枣县、济阳县、长垣县、雍丘县、尉氏县、襄邑县、外黄县  濮阳国濮阳县4濮阳县、廪丘县、白马县、鄄城县咸宁三年(277年),析东郡置濮阳国 济阴郡定陶县9定陶县、乘氏县、句阳县、离狐县、宛句县、己氏县、成武县、单父县、城阳县“宛句”:《汉书》、《隋书》均作“冤句” 高平国昌邑县7昌邑县、巨野县、方与县、金乡县、湖陆县、高平县、南平阳县泰始元年(265年),改山阳郡置高平国 “湖陆”:《晋书》作“陆湖”,今考,应从《汉书》、《后汉书》等作“湖陆” 任城国任城县3任城县、亢父县、樊县  东平国须昌县7须昌县、寿张县、范县、无盐县、富城县、东平陆县、刚平县  济北国卢县5卢县、临邑县、东阿县、谷城县、蛇丘县  泰山郡奉高县11奉高县、博县、嬴县、南城县、梁父县、山茌县、新泰县、南武阳县、莱芜县、牟县、巨平县“南城”:《晋书》作“南武城”,今考,应从《宋书》、《隋书》等作“南城” “牟”:《晋书》作“东牟”,今考,应从《汉书》、《宋书》等作“牟” 豫州陈县颍川郡许昌县9许昌县、长社县、颍阴县、临颍县、郾县、邵陵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089867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7
下一篇2023-11-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