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地区的文化习俗

潮汕地区的文化习俗,第1张

  潮汕地区春节习俗:

  潮汕地区便有 着许多既同于中原地区又异于中原地区的习俗活动。

  一、贴门神、春联

  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贴门神、对联。每当大年三十日(或者是廿 九),家家户户都纷纷上街购买春联,有雅兴者自己也铺纸泼墨挥春,将 宅子里里外外的门户装点一新。

  门神,传说是能捉鬼的神荼、郁垒。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中引《黄 帝书》说:上古的时候,有神荼郁垒俩兄弟,他们住在度朔山上,山上有 一棵桃树,树荫如盖。每天早上,他们便在这树下捡阅百鬼。如果有恶鬼 为害人间,便将其绑了喂老虎。后来,人们便用两块桃木板画上神荼、郁 垒的画像,挂在门的两边用来驱鬼避邪。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 中记载:正月一小“造桃板着户,谓之仙木,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 右郁垒,俗谓门神。”然而,真正史书记载的门神,却不是神荼、郁垒, 而是古代的一个勇士叫做成庆的。在班固的《汉书.广川王传》中记载: 广川王(去疾)的殿门上曾画有古勇士成庆的画像,短衣大裤长剑。到厂 唐代,门神的位置便被秦叔宝和尉迟敬德所取代。

  《西游记》中的叙述就更加详细了:泾河龙王为了和一个算卜先生打 赌,结果犯了天条,罪该问斩。玉帝任命魏征为监斩官。泾河龙王为求活 命,向唐太宗求情。太宗答应了,到了斩龙的那个时辰,便宣召魏征与之 对弈。没想到魏征下着下着,打了一个盹儿,就魂灵升天,将龙王斩了。 龙王抱怨太宗言而无信,日夜在宫外呼号讨命。太宗告知群臣,大将秦叔 宝奏道:愿同尉迟敬德戎装立门外以待。太宗应允。那一夜果然无事。太 宗因不忍二将辛苦,遂命巧手丹青;画二将真容,贴于门上。后代人相沿 下来,于是,这两员大将便成为千家万户的守门神了。在今天潮汕一些旧 式门楼的两扇大门上,我们还可以见到神荼、郁垒或两员雄赳赳的战将, 形象似乎一样,但是仔细观察,其中一位手执钢鞭,另一位手执铁锏。执 鞭者是尉迟敬德,执锏者是秦琼。

  门联同样也是从桃符发展而来的。原来人们用桃木板画神荼、郁垒画 像,挂在两扇门上。后来,画像又改成只写字的“门目”。但门目上两边 各写两字,表达内容有限,人们觉得不过瘾,便又在大门两侧再挂上两块 桃木板(后改用纸);写上了字数较多、能充分反映心愿的对子。据《宋史 ·蜀世家》载:蜀后主孟旭命学士为题桃符,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据说这便是我国最早的一对春联。明代朱元 璋建都南京后,曾令各家贴对联,并将门联改名为春联一律用红纸书写。 传说有一次,朱元璋亲自到民间察看,只一户人家没贴春联。一问,原来 这人家是阉猪的,不识字,于是亲自动笔为他写了一联:“双手劈开生死 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由于历代大力提倡,使春联成为我国一种特殊的 民间文艺形式,长盛不衰。潮汕人对春联更是重视,买一副春联,往往要 琢磨很久。

  从各家各户所贴的春联看,可以反映出不同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 其中较多的是反映出潮汕人勤劳上进、团结和睦的特点,像“和睦一家添 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勤生产五谷丰登,善治家六畜兴旺”等等。 潮汕对联最有名的莫过于明朝潮州才子林大钦撰写的“天增岁月人增寿, 春满乾坤福满堂”一联。传说,林大钦早年曾当过私塾先生。有一年正月 初一日,东家夫人过生日,请来先生撰写春联、寿联。只见林大钦提笔沾墨,不假思索便写出此联。

  在潮汕的春联中,经常还看到单扇门儿上或谷簟、福龛上贴着斗大的 一个“春”字。“春”字在这里有两层含义:一层表示春回大地,万象更 新;一层巧借“春”与“存”潮音的相谐,表示年年有余的良好愿望。这 跟北方人喜筵上吃鱼,谐音“余”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吃团年饭

  家家户户的住宅打扮得焕然一新后,除夕将至。于是,主妇们便忙着 准备做一年之中最丰盛、最富意义的团年饭。

  团年饭,顾名思义是一家在过年时欢聚在一起吃饭,连故去的老祖宗 也不忘记的。因此,家家户户做好团年饭之后,首先必须“拜老公”(祭 祀祖宗)。祭祖时应该将代表祖宗的香炉从神龛上请下来安放在供桌上, 然后焚香祷祝,请祖宗用餐。然后长幼依序跪拜,这充分表现出潮人慎终 追远、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祭毕,将祭祖用的饭菜重新热过,设大桌 于大厅,一家人入团团围坐,这是每个家庭大团圆的美好时刻,一家人不论平时天各一方,或者平时有多少疙瘩,这个时候也应该欢声笑语,不能说伤心事或吵闹。

  用过晚餐,家中主妇就忙着收拾饭桌,于是,一场大清扫活动便开始了。这一次清扫不用很讲究,纯粹是为了清洁卫生而已,不像年底的那一 场必须用松枝菝草扫刷。然后便生炉起火,开始准备明天祭神的供品—— 斋菜。

  斋菜的种类很多,有芋头做的,有番薯做的,也有的是用枣子做的,有的则是用花生米、芋头与番薯合起来做的。做斋菜的料都应该在下午时 就准备完毕,让其晾干。炸斋菜时,等炉火生好的时候,放上一口铁锅, 注上大量花生油。等油沸时,用这些料子拌以粉浆往锅里一放,它就在油锅里吱吱地冒气泡。熟时,黄澄澄、香喷喷地格外诱人。这时,家中若有 客人,女主人就会献上新炸斋菜一盘,再泡上香醇的工夫茶,让你尝尝遐迩闻名的潮汕小食的美味。

  三、迎财神,放鞭炮

  近年来兴起的一项民俗活动,就是在子夜时分拜财神。按说,腊月二十四日诸神上天,人间的诸路神仙都上天“汇报工作”去了。但人们宁愿相信财神仍然不忘造福人间,会在这新春脚步来临之际将财气送到人间,所以各家各户要在这时候拜祭。于是,子夜钟响,鞭炮喧天,烟雾袅袅,仿佛是一团团瑞云祥气,再有那“财神到”的吆喊声,更给这子夜增添了不少热闹。关于鞭炮,不少书已经有过详细介绍,它原来是人们用来避邪祛灾的。《荆楚岁时记)中载:“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春秋谓之端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魈恶鬼。”宗懔所载,似乎是承西汉东方朔《神异经·西荒经》之说:西方深山中有人焉,身长尺余,袒身,捕虾蟹,性不畏人。见人止宿,暮依其火,以炙虾蟹。伺人不在,而盗人盐,以食虾蟹。名曰山臊,其音自叫。人尝以竹着火中,爆而出,臊皆惊惮。犯之令人寒热。此虽人形而变化,然亦鬼魅之类,今所在山中皆有之。东方朔所提的,即使有那么一回事,也恐怕只是一种动物而已,后代人以讹传讹,于是爆竹便具有了避邪怯灾的功能。不过,随着落后意识的逐渐淡化,潮汕人放爆竹一俗,已经很少包含驱鬼成分,而仅仅是为节日增添欢乐气氛罢了。而伴随着现代文明的到来,许多大中小城市都开始在节日禁燃鞭炮了。

  四、送压岁钱

  送压岁钱是潮汕春节习俗中重要的一项,长辈要分钱给后辈,能挣钱的后辈也要送钱给长辈。这些钱不能直愣愣地送,而要很讲究地装在一个利市包中,或者用一块红纸包着。这俗称为“压肚腰”,意谓一年从头到尾,腰包里都会满满实实、富富裕裕。特别有趣的是,小孩临睡前,父母必将一张大面值钞票放在小孩肚兜中,睡醒后即将钞票取回。

  五、拜年,送“大吉”

  拜年,又称为“拜正”,初一一早,人们起床穿好新衣后,第一件事是自家对拜,往往是后辈先祝福长辈,然后长辈再给后辈晓以期望。早饭后,就各自向自己的亲朋好友拜年,潮汕俗谚说:“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说的是拜年越早越见其诚意。故此,有的人起床后就立刻向亲戚朋友拜年去了,回来后才吃饭。

  拜年的人,无论带了多少礼物,其中大桔(潮州柑)是不可少的。大桔取其谐音“大吉”,带多带少都没有关系,但是不能是奇数。拜年者进了亲友的门,应该看不同对象说不同的祝语。对老人说“新春如意、“寿

  比南山”,老人会咧开没牙的嘴 笑;对有工作的人则说“工作顺利”、“新年进步”,听的人会觉得十分顺耳;如果是做生意的人,最中听的莫过于“新年大赚”、“发财利市”了;如果是正在读书的小孩,他们最希

  望的莫过于新年学习进步、成绩突出。送他们这种祝语,他们会对你十分友善。落座后,主人会殷勤沏上闻名遐迩的潮汕工夫茶待客。临走,主人便会从来者的礼物中留下两个大桔,然后取出自家大桔交换,意在互赠吉

  祥。有好谑诙谐者新正出门给人拜年,往往只在裤兜里装上两个大洁,一一拜年后,裤兜里依然是装着两个大桔不变。因此,民间有善谑者称年初的拜年礼俗为“换柑运动”。

  六、掼春(挑礼盒)

  春节期间,潮汕的另一个有特色的民俗活动便是“掼春”(春,一种分成三四层的,有盖子的竹编礼篮,通常是成对使用,所以也叫“担春”)。

  大年初一,娘家要给出嫁的女儿送礼。过去,这些礼物总是装在一对大春桩中,由出嫁女的兄弟挑着送去。大舅子来到时,亲家要杀鸡宰鹅,热情款待,民间俗语所谓“阿舅来,掠鸡”,说的就是这种风俗。,大舅子送来的礼物中,除了大桔子必不可少,还得有数十节甘蔗,大概是暗祝女儿生活节节高的意思。礼物的丰俭程度由娘家经济情况决定,但一般是:刚出嫁的女儿礼物要备得丰盛一点,不然会被亲家看不起;而出嫁已久,甚至是当了婆婆的,就不那么讲究了。女儿家收到这些东西,便分送给亲戚邻里,这形成了潮汕春节习俗中的一大特色。春节里,鞭炮声噼噼啪啪,除了拜年者匆匆忙忙之外,还有不少老太婆,提着花篮,托着红盘,挨家挨户于门外高喊:“××阿姆,下物食(大妈,送点心来了)。”因为各家各户都有媳妇,故此,各家各户都必须出动。从这一风俗中,可以看到潮汕人亲邻睦里的风尚。此外,如果家中有兄弟分家者,送的人就会按户分送。

  但是,嫁出去的女儿在这一天不能回娘家。初一回娘家,俗以为对娘家不利。

  七、家庭赌博

  春节间的娱乐活动很多,如游神、游锣鼓、标旗和猜谜等。值得一谈的是,春节期间以“赌”为乐的习俗。

  春节期间,大家都休息,兜里也都有钱。大街小巷上,随处可见三五成群的人围着赌博,更多的是“家庭赌场”,往往是一家老小围聚一桌,由家长做庄,其他人押注,赌个天翻地覆,但最终是“肥水不流别家田”,因而有的是欢乐,没有真正赌博时的紧张和担心。尤其是劳碌一年,难得有欢乐机会的家庭主妇们,更乐意趁此机会玩一玩。大多数家庭只赌一晚便不再赌了,只是旧俗不改罢了。但有的人也可能由此而引起赌兴,真赌下去,弄得“几家欢乐几家愁”。

  今天,赌是犯法的,不能以此取乐,要彻底改变这一恶习。

  八、回娘家(食日昼)

  正月初二、初三,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女儿回娘家,必备办一大袋的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一如过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个女儿的,而这些女儿又不在同一天归来,那么,就要来一个分一次,礼物颇薄,四块饼干而已。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却甚浓,真正的是“礼轻情意重”,它表达了姑娘对乡亲的切切思念。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儿,当姑母的必须再掏腰包,尽管在初一日给压岁钱时已经送了,可这一次意义不同。这习俗,潮汕人称为“食日昼”。顾名思义,仅仅是吃中午饭而已,女儿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

  九、迎神接福

  正月初四是“神”或曰“迎神”的日子。原来,年前腊月二十四日是“送神”日,下界诸神都在这一天升天向玉皇大帝朝贺述职,报告一年来下界人间行为的善恶。正月初四这天,再回到下界来继续监督人们,于是家家户户便在初四日迎接神的光临。迎神时富裕人家要供上三牲——鸡、鱼、猪头,如果经济不允许,也可免去,但是一盘米、一盘红糖却少不了。因为奉上白米一盘,意谓新年五谷丰登;红糖一盘,暗含生活甜蜜。焚香上礼毕,便燃放爆竹,这时神灵便全部各就各位了。有趣的是在诸路神仙上天的这段日子各乡村的庙字还不能忘了上供。为什么神灵上天了还要上供呢?因为上天的仅仅是各路神灵的“领导”,他们的手下还在“坚守岗位”呢!谁勤于祭拜,谁偷懒,他们会一一登记在案。

  十、禁忌

  因为正月是一年之始,潮汕人往往将它看作是新的一年年运好坏的兆示期,因此过年的时候“禁忌”特别多。言语方面, 凡是“破”、“坏”、“没”、“死”、“光”、“鬼”、“杀”、“病”、“痛”、“输”、“穷”等不吉利的字眼,都禁忌说出口来。也忌婴儿啼哭,因为啼哭是“没头彩”,兆示疾病、凶祸。故这一天即使小孩惹了祸,也不能打他或呵斥他,以免他啼哭不休。行为方面,端杯、盘、碗、碟要格外小心,不能打坏,不慎打坏时,在取水一俗已经徒有形式而已。禁扫地这一习俗也正在慢慢被淘汰,因为春节期间燃放鞭炮,人来客往,地上纸屑、垃圾特别多,不打扫一下的确有碍大雅。因此,从讲究卫生出发,不少年轻人也就对这些传统禁忌习俗不怎么讲究了。

  这一天债主不许上门讨债,因为人们认为这一天讨债对借贷双方均不吉利。也忌从别人口袋里掏东西,人们认为,正月初一的口袋让人掏了,可能导致一年都被“掏空”的危险。

  忌死人,也忌办丧事,因为这将给家里带来不祥。同时,忌该天理发,因为人们在这一,天总喜欢把理发同办丧事联系起来。这一天甚至忌杀生,杀生被认为会导致刀灾、兵灾、血灾等灾祸的发生,但是,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吃东西图个新鲜,为了口腹之快,也就没什么顾忌了。饮食方面,这一天严禁吃药。否则,被认为会导致一年从头到底病疾缠身,吃药不断。初一早饭忌吃荤,有几种说法:一种是这一顿吃斋,其功用等于一年;另一种是暗喻指勤俭治家,不可铺张浪费。

  随着时代的发展,潮汕人的婚礼已越来越富于时代气息了,不少青年男女早已摆脱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习俗。然而,传统婚礼还存在。 提亲,亦称求婚。即由媒人到男方提亲,或由媒人先到男方介绍女方情况,男方认可再到女方提亲。合婚。这里有两个环节,双方提亲认可后,即由媒人把女方姓名、生辰八字、籍贯、祖宗三代写成庚贴送交男方。三天内若男方家里没有发生意外不吉祥的事,如碰破碗、锅等,这叫做“三日好”。有这个好兆头,男方才答应互换庚帖。换了庚帖再各自请人占卜合婚,确认男女双方是相生还是相克。 定亲。合婚之后,就进入了定亲阶段,即由男方备礼物到女方定下亲事。礼物通常是一对金耳环或一枚金戒指,也有送金项链的,还有白糖、面条,这是表示订婚的信物。女方在定亲礼时,要给亲朋邻里分送糖果饼食,告知亲事已定,定亲后便行聘礼。 行聘,亦称送聘。过去的聘礼,富有人家是金银、彩缎、猪羊酒果;贫者则是槟榔、鸡酒而已。潮州人把槟榔当作吉祥如意的象征,是甚有特色的行聘礼物。现代的聘礼包括实物和现金。实物必各四式以上:白糖、面条、大吉(潮州柑)、金银首饰、布料、饼食等,但不能为奇数,务必偶数。现金也称为聘金,分一份、二份、四份不等,但都是成倍数的。在送聘中,女方要有回礼,即把聘礼中的饼食部分退还,并回赠“鸳鸯蕉”、桔、猪心等。鸳鸯蕉即两个并生的香蕉,象征百年偕老;桔谐音“吉”,象征大吉;猪心(一半留在女方)象征同心。双方这时还要用对方礼物中的饼食郑重其事地分赠给亲朋邻里,报告结婚喜期。亲朋邻里也要回赠礼物表示祝贺。 请期,行聘礼后,就要选择结婚的日期,并转告女方,包括通知女方什么时候剪裁结婚礼服,什么时候“挽面”,什么时辰沐浴,什么时辰迎娶等。请期所请的时辰大多在黑夜里,潮俗保持黑夜迎亲的婚俗,实是远古的遗风。迎亲,这是新郎到女家迎娶新娘的仪式,也是婚礼中最主要的程序。迎亲有两种:一种是新郎迎亲,另一种是男方请“好命人”代迎。这时,新娘往往放声大哭,这叫“哭嫁”。一方面是为远别父母亲而哭,另一方面据说只有流泪,才能使娘家富裕。彩轿来到夫家门口,夫家要放鞭炮迎接。新郎用脚踢轿,卷轿帘,拔下新娘头上的如意,往新娘额上作势欲扎。踢轿、扎如意,意在给新娘下马威:今后一切须如夫意。这是夫权的暗示。接着新娘在伴娘搀扶下跨过门槛底下一堆燃着的“火烟”。新娘进门之后,要在婆家请来的“青娘母”陪伴下,与新郎吃“合房圆”,进洞房,上厅堂给长辈、平辈端茶行礼等。这时,青娘母应在旁诵祝颂歌辞 。 娘家在新娘迎娶当天,要派小舅子送百合汤赠与男方,愿新娘在婆家人人合意。第二天要给新娘送木耳猪心汤,期望新娘不要忘了娘家亲人。只有第三次才能在娘家住上几天,好好倾吐思念父母之情。这里的姑娘出嫁时还有分赠“姐妹钱”的习俗。“姐妹钱”是由前来迎娶的新郎分赠给送新娘上路的弟妹们,一般是4元4角8分。分赠姐妹钱一对男女代送,含意“好”。448分,寓“世世好”和“世世不分(离)”之意。 新郎在布置新房时,要举行庄严的“安床”仪式。安床之时宴请算命先生择日,床头朝向也有个讲究。在安床时,要做“四句”以图吉利。当新娘艳妆浓抹、将上花轿的时候,新娘娘家的人,便要端一盆清水,向花轿泼洒,边泼边念:“钵水泼上轿,新娘变新样。”寄寓对出嫁新娘的祝愿。不过,现在泼洒的当然不再是花轿,而是自行车或是摩托车、小轿车了。新娘的嫁妆中,过去还必须备有两双木履,除方便日常生活外,也取“同偕老”或“亦步亦趋”之意。新娘过门后,隔一天清早就要起床下厨,亲自做一碗甜米饭,待家翁、家婆及丈夫的兄弟姐妹起床后,请他们各尝一点。据说,这碗甜饭,糖要从娘家带来,做饭时还必须将一口自己的唾液掺进米汤中。当然,唾液掺米汤得悄悄进行,吃的人也不必多问。这一习俗意味着夫家的人吃了含有新娘唾液的甜米饭,新娘和全家大小就能融洽相处,生活和睦。 新婚三夭内,新娘子与公婆应避免相见。第四天一早,新娘要到新居所在地的公共井汲水。汲水前先将一小撮红糖和一小撮由娘家带来的泥土投入井中。这是为使新娘此后不致“水土不服”,且能和邻里和谐相处。 闹洞房 近年来兴起的一项民俗活动,就是在子夜时分拜财神。无论是哪一个地区,婚礼的最高潮是“闹洞房”。潮汕也如此。香包是新娘出嫁前躲在闺房里刺绣的,人们要从这些刺绣工艺品的手艺高低、数量多寡来品评新娘的灵巧与笨拙、勤劳与懒惰。你如果想一睹新娘的芳容,必须说出吉祥如意的“四句”,新娘才肯放下遮面的扇。也有一些生性诙谐的闹客,运用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的手法,把个新娘弄得不知如何回答。 特殊婚俗 过去,潮汕地区还存在许多特殊的婚姻习俗,随着社会的进步,这形形式式的婚姻习俗,有的已被淘汰,有的虽然尚存其名,但形式已经完全改观。 指婚(也称娃娃亲):旧交或要好亲友,由双方父母作主,指定怀胎的二家婴孩出世后若是一男一女即作未来夫妻,称指腹婚。男女双方长大后不管中意与否,由双方父母择日完婚,谓之‘转屋”。

  潮汕媳妇的礼法:

  嫁娶时传授家规:女子出嫁时,除父母长辈教以当媳妇的一般道理和知识外,有个仪式是要女儿坐在水缸上,然后才上花轿。此俗寓示女儿要像水缸一样要“大器量”,心胸豁达,勿斤斤计较。

  认米缸:听翁姑介绍米缸位置、家中大小人口煮饭烧粥数量等。

  采水缸:听翁姑告知到什么地方打水,水桶、桶担钩挂在什么地方以及饮水如何保持卫生等。

  搅米泔缸:用木棒搅拌,让媳妇看看里面没有生米熟饭,示意不能浪费。

  生火:教媳妇生火煮饭。习俗新娘进门要顶替翁姑或妯娌做饭。即使富户人家有女佣煮饭,也要十二天,或一月或四个月参加做饭。

  站着吃饭:新娘初到要尊老惜幼,开始站着吃饭,且要为长辈添饭。待四天,十二天,父母劝儿媳坐着吃或不必为长辈添饭时才免此礼。还有,如不可站门槛,不可坐正堂;捧茶要按宾主排辈。

  洗衣服:须先洗男服后洗女服,先洗长辈衣服,后洗小辈衣服,先洗深色衣服,后洗浅色衣服等

  潮汕饮食文化是潮汕劳动人民在千百年的历史过程中共同创造出来的,它植根于千家万户,有着根其深厚的群众基础。这里介绍一些潮汕地区的民间饮食习俗,目的是使大家更清楚地看到潮菜、潮汕饮食文化那深厚的地方色彩和乡土气息,以及潮菜、潮汕饮食文化和人民群众密不可分的关系。 四点金: 四点金是潮汕民间最为普遍的一种饮食习俗。所谓四点金,即是把一只白斩鸡,在盘中或大海碗中,彻成鸡形,然后在鸡头,两只鸡翅、鸡尾分别用食红点上红色。在潮汕,凡小孩出花园、婚宴、大龙船桌等喜庆筵席,都要上四点金,借以寄托大圆满的吉祥意义。这是因四点金鸡头、鸡翅、鸡尾都齐全,所以用其表达齐全、圆满之意(在潮汕有的地方,四点金还要把两只鸡小腿也摆上,这是潮汕各地习俗有所不同)。 冬节丸: 冬节丸是潮汕地区在冬至这一传统节日的祭品、食品,它采用糯米粉加水搓成丸,放锅中加红糖或白糖煮成甜汤丸吃。 每年农历十一月中旬,阳历12月21日或22日冬至这一日,就是我国古老的冬节。冬至是中国农历每年二十四个节候之一,在中国古代,二十四节候是从冬至算起的,认为冬至前一天为除夕,冬至有春至的意思,在那时候的人们看来,冬至就是大过年,后来以农历正月初一为一年之首后,人们才把冬至屈尊为亚岁,在潮汕地区民间,都说冬至是小过年,也即是亚岁之意。 按照潮汕地区的民俗,民间都称冬至为冬节,群众极为重视这一小过年。这一天一大清早,各家各户都要搓冬节丸,一家男女老少围着圆桌搓丸,气氛十分热烈,搓完后便将冬节丸煮甜汤吃,寓有合家团圆之意。在潮汕地区,有些农村除人人吃汤丸外,还将汤丸祭拜祖先,喂家畜,将冬节丸贴在家畜的头、角、身上,或者贴在门环、家具等上面,以祝祈平安过冬,来年健康兴旺。 和潮汕地区冬至吃冬节丸相比,在北方地区则在这一天吃馄饨(类似潮汕的饺子),这是因为在古代,馄饨是北方民间祭祖的食物,而那里的人们也认为“冬至大如年”,所以在这一天当然要祭祖,要吃馄饨了。这样看来,北方人的吃馄饨和潮汕人的吃冬节丸,都有相同的原由了。 潮汕民间在冬至这一天有说小孩子“食了冬节丸大一岁”的说法,这是由于上面所说的,过去人们将冬至作一年之首,是大过年,所以吃了冬节丸,过了冬至,即意味着又过了一年,当然又是大了一岁了。还有一种说法,是每年过了冬至这一日,官府就不再对死刑犯人行刑,所以在冬至这一天,死刑犯人的亲友便以送冬节丸向犯人祝贺,祝贺他又增添一岁(多活一年)。 十六摆碟: “十六摆碟”是潮汕地区传统婚宴摆台习俗。十六摆碟是四盘鲜花,即以盘中盛刚摘下来的鲜花,如菊花、玫瑰等,每盘约有几朵;四盘蜜饯,如甜橄榄、糖柑饼之类;四盘生果(水果),如雪梨、苹果、潮州柑等;四冷菜,即盘中整齐地排皮旦、山枣糕、熏鸡、酱核桃等食物。这十六摆碟,是在宴席大菜未上之前,已经整齐地摆在餐桌四周,上菜之后,这十六摆碟也没有撒下来。十六摆碟的作用,主要是增加婚宴筵席的气氛,不会让人感到一桌筵席,只有零零丁丁几个菜。 十六摆碟这习俗,在潮汕地区一直沿用到文化革命前,文化革命后,大概因为受到破“四旧”的影响,也就很少再见到了。 甜丸卵: 潮汕地区民间饮食习俗。在潮汕地区,凡新客、贵客、稀客如新女婿、新亲家、归侨、荣归者、官员贵宾来作客,必先煮甜糯米汤丸敬客。在潮汕的揭东县、榕城区一带还要加2个或4个鸡蛋,称为食甜丸卵。即使已近午晚餐时间,也必先吃。作客的估量吃不完,可请主人打少一点或只吃两个鸡蛋,表示礼貌。 头尾甜: 头尾甜是潮菜筵席的一大特色。即潮菜的喜庆筵席,如婚宴、乔迁新居、开业志庆之类的筵席,一般第一道菜和最后一道菜都要上甜菜,寓有从头甜到尾的吉祥意义。 潮菜筵席的甜菜一般有“糕烧白果”、“金瓜芋泥”、“莲子百合汤”等,有些喜庆筵席,还结合筵席的内容,给甜品起了吉祥意义的名字,如有些婚宴的头道甜菜是“早生贵子”,其名字是从原料红枣、花生、桂圆,莲子中各取一字组成。还有如“甜百合汤”称为“百年好合”。

我是纯正揭西的潮汕人。首先祝贺你将要有大婚之喜。其实我们这边结婚,男方家庭所要准备的事比较多,女方这一边的规矩礼节与婚前准备并没有你想的那么复杂困难。女方家庭婚前所要准备的重点是嫁妆,其他没什么。一般女方要在接新娘那天前把嫁妆备好,伴娘、姨(由一到几个新娘的姐妹或朋友充当)也要准备好(她们在接新娘那天将陪同新娘前往男方家庭)。其他的习俗礼节由于大部分是在女方家庭那边举行的,应该由女方家庭决定,男方家庭无权过多干涉。

作为潮汕的新娘,最重要也最困难的事就是向男方的长辈敬茶。因为你如果不会讲潮汕话,有很多长辈的称呼并不是很容易就能用普通话表达出来的。还有要经历多个回合的站立—下跪—站立的动作循环,女方多少要承受点委屈。这个在结婚前一定要多多和你老公沟通。

另外所谓“半夜12点接新娘”、“结婚不能穿婚纱”的说法都不全面。 接新娘的时间是由男方请高人算出来的,并不一定都在半夜(当然在半夜的比较多),这个时间女方一定得遵守。 结婚时确实不能穿现代的白色婚纱那种,而是要穿古代那种结婚的礼服(红色那种),其实这也是婚纱,只不过是古代的婚纱而已。

由于我只是个学生,还未结婚,且我们那里每个镇在这些风俗上都会有些细小差别,所以我所讲的难免不全面,不过还是希望能够帮到你!

  “潮汕”一词曾作为行政区名词出现在广东省的行政区划版图上(1949年至1952年),现指潮州文化影响的人文地理概念。潮汕地区,是广东省汕头市、潮州市、揭阳市三个地级市的统称,位于粤东沿海、广东与福建交界处,与台湾对望,北回归线与中国大陆海岸线唯一交汇的地方,是海西经济区组成部分。

  潮汕襟山带水,是著名的侨乡,海洋文化浓郁,享有“海滨邹鲁”、“岭海名邦”等美称,是古代近代潮商乘坐红头船过番出洋的始发地。时至如今,潮汕人以潮汕平原为中心,分布于粤琼港澳台、东南亚、澳洲及欧美等沿海国家地区,以刻苦耐劳、勇于开拓、善于经营、诚实信义著称于世,是世界上分布范围广泛、影响深远的汉族民系之一。

  潮汕地区古代历史上为揭阳县(秦汉三国)、义安郡(两晋南北朝)和潮州府/郡(隋开皇十一年591至清朝)治所地,新中国成立后依次为潮汕专区、汕头地区、汕头市所管辖。1991年汕头市析出潮州市,揭阳市,三市统称为“潮汕地区”。他们同根同祖,永远一句“胶己人”便紧紧地团结起来。 因原长属潮州府郡民,亦称潮州人。

  2013年上半年,潮汕三市市长签订协议建立相关制度,开始逐步落实潮汕三市揭汕潮同城化[1],并讨论构思规划潮汕三市城际轨道。2014年9月,国务院正式发文,批准成立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9],潮汕地区有了第一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试析潮汕民俗的象征与隐喻特性及其文化意义[摘要]象征与隐喻两大民俗特性在潮汕民俗中具有丰富的表现。潮汕民俗中的象征特性主要有物化象征、符号象征以及仪式象征三种表现形式;而隐喻特性则主要有联想、谐音以及暗示三种表现形式。潮汕人在民俗中广泛应用象征与隐喻,主要是出于驱邪趋吉,追求生活富裕,祈求婚姻美满,多子多福,表示对人、对神的友好、崇敬,显示出一种人情美与理想美。

民俗是人类在社会长期发展中形成的习惯、礼仪、信仰、风尚等民间文化传承的现象的总和,是经群体、社会约定俗成并流行、传承的民间文化模式。潮汕人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而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潮汕民俗文化固然有其自身的特性,但也与其他民俗文化有一定的共性,只是表现有所不同而已。本文试就象征与隐喻两大民俗特性在潮汕民俗中的表现及其意义作粗浅的探析,以期加深对潮汕民俗的认识。一、潮汕民俗文化的象征特性

象征一般是指非语言的符号表达活动。[1]象征有两个特点,一是具有形象的实物;二是具有代表作用,即它本身代表或表示另一事物。象征手法远在古代的神话、传统故事等许多民俗事象中就被广泛运用。许多民俗事象之所以能历经千百年来的历史变迁而得以流传、保存,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有生命力,有传承的意义,而象征的采用,正是赋予了、应合了民俗这样一种需求。

民俗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处于“中介”的文化现象,它既是一种精神现象,又表现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并在传统与现实、精神与物质之间起着沟通和贯穿的作用。精神是民俗的灵魂和内核,而复杂纷繁的民俗事象则是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的物质外壳,积淀在民众社会生活的习惯和人们心理深处,并影响着社会和人群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这样,象征就成为民俗文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特性。因为在民俗文化中,人们总是通过大量的物象、表象、意象、图象等表露出来的某些迹象或单纯的现象,来表达某种特殊意义。也就是说,每一种具体事物都有一定的数量、形状、色彩等具有自己特点的东西,人们通过联想、比较以及运用谐音、会意等方式,赋予它们某些特殊意义,经过长期传承和发展,以约定俗成的惯例,达到人们的心理效应,成为民间的具有象征意义的民俗文化。正如德国著名学者卡西尔(Cassirer)所指出的,象征是通过外部物质世界中的符号显示内部精神世界中的符号,或从可见物质世界的符号过渡到不可见世界中的符号。[2]就潮汕民俗的象征特性而言,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

一物化象征

物化象征是指借助某些具体的事物或物体来表达某种意象。民俗中的物化象征,是民众创造的一种文化现象,同时也是民众创造的艺术审美形式,其中寄托着民众对于未来美好的联想,是对天、地、人以及历史与现实的一种憧憬。潮汕民俗具有丰富多彩的物化象征。

1、岁时节令。除夕之夜,阖家围炉吃团年饭,必吃肉丸或鱼丸,象征合家团圆,年年有余;吃血蚶(其壳潮人称“蚶壳钱”),象征新年发大财;食猪脚,象征年年有奔头;农家水缸要存满水,米缸要填满米,灯火不能熄灭,象征岁岁有余、年年不断炊;家家户户摆柑桔,象征吉祥如意;初一早吃波菜(民间称“飞龙菜”)、豆干,象征飞黄腾达,发财当官。

农历正月初七为人日节。潮汕人有人日节食“七样羹”的习俗,这一传统习俗是从古之“元旦造五辛盘来”演化的。[3]潮俗中的七样羹,一般是芹菜、葱、蒜、春菜、大(芥)菜、莞荽、厚合(即“百合”,产于田野,用于喂猪,非中药之“百合”),均谐音取义,以兆吉祥之意。芹菜,谐音勤财,象征勤奋发财;葱,谐音聪,象征聪明;蒜,谐音算,象征有钱算;春菜,谐音春财,象征发大财;芥菜,潮人叫大菜,谐音大财,也是象征发大财;莞荽,谐音缘随,象征有姻缘到来;百合,象征百事合想,万事如意。合起来,成为一句吉利语:勤快、聪明能计算,有缘遇,新春发大财,百事合想,万事如意。如果换入韭菜,那就是“久久发财”了。

此外,还有端午节吃粽子,象征身体强壮;中秋吃月饼、冬节吃汤圆,象征家人大团圆;等等。

2、喜庆之时。普宁洪阳有一习俗,女方受聘后除回敬男方糖包外,还要送上春草二丛,象征草头结发;猪心一个,象征同心;五样种子(稻谷、绿豆、酵母饼、龙眼干、薯粉圆),象征五子登科;香蕉若干,象征招子成行;甜糖乌豆球,象征克绍萁裘。[4]

旧时潮汕人的“生日”活动一般要到六十岁才开始举行庆祝活动。“人生七十古来稀”,健康长寿也是人生的一大幸事,因此,潮汕人的寿诞活动也是隆重的。做生日,必定有一道菜——炒“长面”。“长面”谐音长命,象征长命百岁,延年益寿。

3、读书。孩子入学的这天,父母必须操办四道菜:猪肝炒芹菜、一条全鲢鱼(俗称“龙鱼”)、一块四方豆干、一对红色鸡蛋。吃了猪肝炒芹菜,象征聪明,日后做大官;吃了鲢鱼,长大能长进成龙;吃了四方豆干,象征黄金印;吃了一对红鸡蛋,象征连中双元。[5]

潮汕民俗中丰富多彩的物化象征,无论是上述的鱼丸、猪脚、芹菜等这些物体,还是数字、方位、命名(包括人名、地名、标志名、器物名、事件名等),都与人们的心理特点——趋利避害、祈求平安的特质相关联,具有明显的象征意义。

二符号象征

符号是人类最早创造的一种文化形式。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格尔兹(Geertz)认为,“文化是一种通过符号在历史上代代相传的意义模式”,而符号是“使我们想到在这个东西上加诸感觉的印象之外的某种东西。”[6]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民俗就是一种总的符号系统,承载着人类文化的传播,而构成了文化的动态符号。

民俗文化的符号象征,就是运用符号来象征自然变化和人事更替,通过作为符号的各种物体、事象、图象等来表示某种概念或某种思想感情。运用图案作为象征符号的典型例子,是古代的各种图腾。如,狗是潮汕畲族的图腾,狗的图案就一直被作为该族的象征。另外,通过数字、色彩、方位等比较简单的符号来表达象征意义的更是比比皆是。人类之所以创造各种各样的符号,主要是为了把一个复杂的事物以简单的形式表现出来。符号象征在潮汕民俗中有很多方面的表现。

1、文字。文字是最明显的一种符号形式。作为一种符号象征,文字被广泛地运用于潮汕民俗中,具有鲜明的象征意义。如,春节时,家家户户贴上“春”字、“福”字,象征新春如意,幸福美满;结婚时,花轿、婚床、洞房的门上都要贴上“麒麟送子”的红纸条,象征吉祥如意、嘉瑞祯祥、早生贵子……

2、数字。数字也是一种重要的符号形式,被广泛地运用于潮汕民俗中,具有极大的象征意义。如,红白事都要送礼,喜事、好事要成双,白事必须奇数。送小孩子生日、“出花园”的鸡蛋必须是两个,寓意好事成双;给死人亲属送纸仪必须是单数,表示死的只有一个人;亲戚或朋友久病痊愈了,前往探访要带十一个鸡蛋(不宜贴红纸),受礼者必全收,不好剩留。鸡蛋十一个,就是象征着今生只此一次,今后没有第二次病了。[7]

3、颜色。颜色也是一种重要的符号形式,各种颜色都有其丰富的象征意义。在潮汕民俗中,颜色象征主要集中在红色、黑色和白色。

⑴红色。崇尚红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民俗,寄托着美好的祝愿。潮汕人也非常“尚红”,有着浓重的红色情结。红色是潮汕民俗中的第一大色彩,含大红、浅红、紫红等。红色在潮汕民俗中被广泛地应用。

过年时,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用红盘子装着“大吉”(即柑桔)、贴红对联、挂红灯笼、送红包(即压岁钱)、放鞭炮(红色)。结婚是人生最大的喜事,潮汕人总是以红色来装点欢乐的气氛,以博得“好头彩”——新娘子要穿红色衣服或裙子、红靴子(或红木屐);嫁妆的箱子是红的;灯、碗、筷子、枕头、毯子等都是红色,还要贴红双喜、红对联,挂红灯笼。生子添丁是人生的一大喜事。家里生孩子都要举行庆祝活动,喝喜酒,吃红鸡蛋,放鞭炮(红色),而四亲二戚要前来祝贺,给新生儿送红包。乔迁新居(潮俗称“搬新厝”)也要贴红对联、抽红双喜香烟、放鞭炮(红色)。“出花园”是旧时潮汕人的“成人节”,也是人生的大喜之事。男女少年十五岁“出花园”时,要沐浴穿红皮屐,吃红鸡蛋,以祈成人后行好运;游神赛会、进庙拜神的供品上面要染上红色,插上小枝红花(石榴花)。建房子上大梁时,要在大梁两头包扎红巾,以示吉利……潮汕人之所以如此喜欢“染红”,是因为红色能祛邪,象征欢庆、吉祥、快乐。

⑵黑色、白色。黑色、白色为凶色,都与死人的事相关联,或者能够令人想起阴间的勾魂鬼,象征恐惧、凶杀,因而潮汕民间在办丧事时,多用黑色、白色,而在婚嫁、生育、过年等喜庆日子里,则是忌讳穿纯白的、黑色的衣裳,惟恐大不吉利。

总之,潮汕人在其创造的风俗习惯中,大量地运用包括文字、数字、颜色等各种各样的符号,主要是为了把一个复杂的事物以简单的形式表现出来,从中赋予驱邪避凶,吉祥如意的文化意义。

三仪式象征

仪式是人类历史长河中最古老、最普遍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通常被界定为象征性的、表演性的、由文化传统所规定的一整套行为方式。格尔兹把仪式称作是一种“文化表演”。 [8]

一套完整公开的群体仪式总是在一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环境、场景中一系列行为的综合展现。

仪式包括礼仪、礼节和礼物等方面的内容。仪式象征,就是通过一定的活动方式,把人类的情感、期望心思给予表达出来,表示对人,对神的尊敬、友好、敬重、祝愿,显示了一种人情美和理想美。实际上,仪式对于仪式行为者来说,是因为有“意义”才行为,仪式行为者正是通过行动、姿势、舞蹈、吟唱等表演活动和物件、场景等实物安排构拟出一个有意义的仪式情景,并从这样的情景中重温和体验这些意义带给他们的心灵慰藉和精神需求。在仪式的整个过程中,表演活动和场景、实物都是表达或表现意义的手段。一个仪式,就是一个充满意义的世界,一个意义的象征体系。

在潮汕婚俗中,有“新娘跨火烟”的仪式。迎娶当天,在新娘到夫家之前,夫家要准备一捆稻草放于门槛。当新娘走到门前时,由迎接的青娘母把稻草点燃,烧出浓烟,再由她陪着新娘,口念“新娘跨火烟,千子万孙”,或“烟呀烟,烟到明年生豆孙(即男孩子)”。念毕,新娘举步跨门槛走进夫家,进入洞房。这一仪式的意义在于期望新婚夫妇早生贵子。[9]

在潮汕丧俗中,参加葬礼之后,要用“红花”(即石榴花)或加上“抹草“(又称仙草、瑞草)放在脸盆水里洗脸,然后连同洗脸水一起泼倒在外面路上;参加葬礼后,主人必须送客人红糖果、红缯线,其意义在于驱邪怯秽,还以“清气”(即干净)。

在潮汕礼俗中,馈赠礼物本身是一种仪式。馈赠礼品是要有物质的,但在民俗文化中看重的是它的象征意义。赠送礼金,通常要用红纸包着,赋予它一种美好的外形,象征美好的祝愿——给小孩子的压岁钱是红包,期望孩子平安成长,给老人祝寿的礼金也是红纸包着,祝愿老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亲戚朋友有喜事,送的猪肉、喜糖、鸡蛋也必须是红色的,象征吉祥、快乐。

此外,潮汕的生产、饮食、游神、祭祀、游艺等民俗活动都有一套套完整的仪式,各有其象征意义——吉祥如意、平安发财、喜庆欢乐。

二、潮汕民俗文化的隐喻特性

隐喻是一种重要的民俗特性。所谓隐喻,是将本来的意义隐蔽在某种标志物后面或者经过某种比喻,曲折地反映某种信义的象征。[10]在语言文字进入高级阶段之前,人们只是直接用有某种约定成含义的标志语性质的品物相交往,以互相传递信息,更多的隐喻是在古代诗歌文学和民俗礼仪中。

民俗文化中的隐喻往往是复合的。即物质与精神、主体与客体的交融与重叠,是一种双重的交叉。例如,火是人们十分熟悉的事物,无论在婚礼上还是在丧礼上,或者是节日中,火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人们的心目中,此时的火已不再是实体的火,而是光明、吉祥、兴旺的同义语,是一种信念的凸现、凝聚,是抽象意义的具象化。也就是说,具体的事物经过人们运用特殊的思维方式,变成了一种特殊的语言、特殊的理念和特殊的系统。隐喻虽然与比喻只有一字之差,但含义不同。比喻是一种修辞术,是用人们熟悉的事物来强化描述另一个事物。例如“归心似箭”,是一种修辞,它是在“归心”与“箭”这两个事物之间作比喻。比喻惯于在两个形象之间进行比较,以突出描述其中之一的特点。隐喻则是用具体事物来描述抽象的概念,由此及彼,从而实现意义转换的一种方法、途径。通过隐喻方式,使抽象的意义更加清晰而准确地凸现出来。就潮汕民俗文化的隐喻特性而言,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

一联想隐喻

联想的隐喻是从作为“比”的某一品物的某种属性去引导人们联想到被喻事物的相应涵义,由“隐”而到“喻”。

旧时小孩子过生日、“出花园”、第一次上学都要吃两个红鸡蛋,这是潮汕较为普遍的风俗。其意义有二:第一,两个鸡蛋,寓意好事成双;第二,红色的鸡蛋,寄托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和对于未来的希冀。在人们心目中,小孩子吃下的不仅仅是鸡蛋。一个鸡蛋代表一只鸡,但人们的想象自然不会到此为止。因为能吃掉一只鸡的小孩,必定体格健壮,将来长命百岁;另一方面,“鸡鸭”之后就是“鱼肉”和“山珍海味”,而能吃鸡鸭鱼肉和山珍海味的人,其富贵自不待言。“长命百岁”、“荣华富贵”,几乎成了旧时老百姓做生日的口头禅,而在民俗中,所有这些祝愿,对于小孩子来说,两个鸡蛋就足够了。

二谐音隐喻

谐音隐喻在民俗活动中随处可见,十分普遍,可以说是运用得最多、最广泛的一种隐喻方式。谐音隐喻是根据谐音、假借原理,言此而即彼,实现意义的传递、转换和扩张,使两个毫不相关的事物之间建立联系,成为文化创造与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所谓“谐音是诙谐之下乘,然而是高等文明之始基”, [11]正是此意。谐音隐喻成为吉祥语形式的一个重要分支,大量地活跃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和口头语言之中,出现在各种民俗事象、尤其是婚喜吉庆和岁时节令的喜庆气氛之中。在潮汕民俗中,谐音隐喻随处可见,特别是在人生礼仪中表现得最集中、最明显,可以说贯穿人的一生,自始至终。

中国传统的婚姻观主要为传宗接代,其源远流长。《易经》云:“天地继韫,万物化醇,男女媾精,万物化女。人承天地,旋阴阳,故设嫁娶之礼者,重人伦,广继嗣也。”潮汕人“广继嗣”、“求子生子”的意识也十分强烈。以谐音隐喻生成的“求子”意识从生育的第一步——婚嫁就大量存在。如,新娘嫁妆必有灯,因灯与“丁”谐音,隐喻婚后添丁生子;有的嫁妆带有莲花、吹笙童子的画图,隐喻“连生贵子”;而元宵节潮汕各地的开展的“营灯”活动,更是隐喻人们的“求子生子”愿望。

鱼具有极大的繁殖能力,于是,古代人以鱼作为丰收、繁衍和生命的象征,以鱼作为求爱和生育的隐喻。从古代民歌到现代的礼俗中,鱼都作为典型的吉祥语形式保存下来。潮汕濒临大海,又有众多江河,潮汕人嗜好吃海鲜,鱼在潮汕民俗中具有十分活跃的角色。过年过节要吃鱼,婚宴离不开吃鱼,生日宴会不可能没有鱼,孩子要入学读书的第一天要吃鱼……究其原因,盖因鱼谐音“余”,隐喻岁岁有余;而民间喜欢鲤鱼舞,则是因为它多春(即鱼子),隐喻多子多福。

此外,七样羹的谐音,“长面”谐音长命等等,也在某些程度上属于谐音隐喻的范畴。

三暗示隐喻

暗示隐喻是联想隐喻与谐音隐喻的综合。潮汕民俗中有很多方面表现了联想、谐音和暗示的隐喻意义。

每当除夕之夜,家家户户围坐一起吃“年夜饭”的时候,餐桌上一般都有鱼。这个例子就充分表现了联想、谐音和暗示三种隐喻的结合——鱼谐音“余”,隐喻岁岁有余;而岁岁有余,使人联想到子孙满堂,暗示着生活的富足。

潮汕沿海渔民吃鱼时,吃了上边要吃底面,必将整条鱼骨拉开或将底面的鱼肉剔出,不能将整条鱼翻过来。若真的要吃底面则要说成顺过来,不能说翻过来,因为人们往往会与翻船相联系,这是渔民最为忌讳的。翻鱼使人联想到翻船,暗示着要驱邪趋吉。

潮汕村庄多有种植榕树和竹子,是谓“前榕后竹”。就是说,榕树要种在屋前面,竹子要种在屋后面。潮语叫榕树为“成”,“前榕”暗示有所成就;竹与“足”谐音,即富足的意思,暗示后能富足。[12]这也是暗示隐喻的体现。

由于复合隐喻形式逐步程式化、规范化和固定化,其内容逐渐为人们熟知,“隐”的成分自然逐渐减少,从而成为相对隐定的格式化吉祥语。吉祥语又称“吉利话”、“口彩”,是民间在逢年过节、结婚祝寿、乔迁开张等喜庆日子或隆重场合使用的,认为能给人带来好运的词语。[13]吉祥语表达了民众对美好富足生活的希望和祈求,并为节日庆典增添了喜庆气氛。

其一,由语言形式转化为直观形式,形成大量程式化的装饰纹样,这就是所谓“装饰图案”,或者称之为“吉祥图案”。

旧时潮汕人尤其是小孩有穿肚兜的习俗。肚兜虽小,但人们充分利用这一小小的肚兜,绣上各式各样的图案,在达到装饰美化的同时,表达他们的良好期望和意愿,如绣上公鸡、寿桃、白头翁等,隐喻“功名富贵”、“长命富贵”、“白头富贵”;而女子出嫁,往往在肚兜绣上喜鹊、石榴、莲花、麒麟等图案,隐喻的是喜庆快乐,婚后早生贵子,多子多福。

在盛产石榴的南澳古镇深澳,人们结婚用的眠床和新房的布置,都喜欢用石榴花和石榴的图案做装饰,取其“石榴多子”之意。

上述所列的潮汕人结婚时各种嫁妆,经常画有童子戏鲤鱼,隐喻多生贵子;画有莲花与吹笙童子,隐喻连生贵子;画上喜鹊,隐喻喜上眉梢;都是吉语转化为“吉祥图案”的表现。

其二,吉祥语在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日常交际中的频繁应用,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配合礼仪行为的祝福方式。由于民众中的喜庆吉祥口彩,言简意赅,朴实生动,朗朗上口,作为约定俗成的形式受到民众的欢迎,并世代相传。

在揭阳、普宁一带广为流传着行彩桥习俗。人们在活动中往往说一些充满期望和良好祝愿的吉利话。读书的孩子摸狮鼻,隐喻“摸狮鼻,写雅字”;少女摸狮头,隐喻“摸狮头,事事贤”;未结婚的青年男子摸狮肚,隐喻“摸狮肚,找雅亩”;怀孕的妇女摸狮耳,隐喻“摸狮耳,生阿弟”。 [14]

过年过节,人们喜欢说“新年大吉”、“吉祥如意”;结婚时喜欢说“白头谐老”、“早生贵子”;祝寿时喜爱说“长命富贵”、“寿比南山”、“福如东海”;乔迁新房时喜欢说“安居乐业”、“出入平安”;游神活动的标旗上喜欢写着“风调雨顺”、“六畜兴旺”、“财丁兴旺”;店铺开张时,喜欢写着“开门大吉”、“货如轮转”;等等,都是民间十分流行的吉祥语。综上所述,象征与隐喻这两大民俗特性在潮汕民俗中有着丰富多彩的表现。潮汕人在其民俗中广泛应用象征与隐喻,主要是出于驱邪趋吉,祈求婚姻美满,期望生活富裕,从而表示对人、对神的尊敬、友好、敬重,显示出一种人情美与理想美。潮汕民俗中的象征与隐喻,反映着潮汕农业社会祈求多子多福、重男轻女的传统意识;体现了潮汕文化的海洋性、精细性、存古性。

凤冠霞帔指旧时富家女子出嫁时的装束,以示荣耀。也指古代贵族女子和受朝廷诰封的命妇的装束。

霞帔是宫廷命妇的着装,平民女子只有出嫁时才可以着——按照华夏礼义,大礼可摄胜,就是祭礼、婚礼等场合可向上越级,不算僭越。命妇的霞帔在用色和图案纹饰上都有规定。品级的差别主要表现在纹饰上,如下分别列数:

一、二品命妇霞帔为蹙金绣云霞翟纹(翟:即长尾山雉;

三、四品为金绣云霞孔雀纹,五品绣云霞鸳鸯纹;

六、七品绣云霞练鹊纹;

八、九品绣缠校花纹。

龙凤褂裙是源自满族的服饰,所以早期的刺绣工艺亦以东三省最地道出色,但有清一代由于朝廷强制推行,满服遍布全国,广东人多穿褂裙出嫁,视之为体面,所以,这种手艺亦南传,至今以潮汕手工最著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091010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7
下一篇2023-11-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