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服饰
苗族分布较广,支系众多。服饰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妇女较典型的装束是短上衣,百褶裙。苗族衣料过去以麻织土布为主,普遍使用独具特色的蜡染、刺绣工艺。裙子以白色、青色居多,服饰的用料、颜色、款式、刺绣等方面,都极具民族风格。配饰以头、颈、胸及手等部位的银饰为多见,苗族的银饰在各民族首饰中首屈一指。绚丽多彩的服饰文化充分显示了苗族的聪明才智,至今仍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
生活习俗
吃:1.吃油茶。油茶是将油炸后的爆花米,掺水煮成的待客茶,客人喝了,主人高兴,不喝,则视为瞧不起主人。有的还要喝3杯,第一杯是油茶,第二杯是苦茶,第三杯是甜茶。2.吃山泥鳅(晰蜴,统称四脚蛇)。将处理后的山泥鳅加少量米粉,一起腌入坛子内,用来招待贵客。3.吃青菜。农历过年喜欢吃青菜,一般不切碎。
穿戴:苗族的服饰因地区不同而有差异。男,一般老人穿无领斜扣大襟衣,束腰带,穿裤脚,打绑腿。中年人和青年人,穿开襟上衣,短而小,布料多是自产的"家机斑衣",妇女服饰另具风格,上身穿无领镶边绣花衣,缀栏插花瓣与其间,下身着镶边、绣花或数纱宽脚裤。引人注目的女头帕,一般有一丈多长,颜色是青、蓝两种,黑色相间衬花格子有的包丝帕。
住:1.吊脚楼,吊脚一般2-3屋,飞檐翘角,并有走廊围白木质栏杆,栏杆雕有各种图案。吊脚下层用来贮藏粮食,存放农具、堆放柴草、土灰,或圈牛、羊、猪及厕所等。上层为人居住。2.火炉,形状为方形,高60-70厘米,上面周围用木板盖好,四周用砖、石砌好,中间围成正方形火塘,用来烧火做饭,周围下层为空间,用以关鸡、鸭。天冷时,主、客人都坐在火炉上,说笑、谈论家事和休息。火炉上吊有一个不同形状的木架,将种子、茶叶篓、草鞋等挂在上面。
节日、宗教信仰
节日,除了汉族的节日外,苗族还有以下节日。
1.三月初三青年男女对歌恋爱。
2.四月初八吃乌饭,纪念杨再思,也有传说是纪念要一妹乌饭用树叶煮成,要提前将姑娘接回娘家一起吃乌饭;近处的可以不回娘家,但要给她们送去。此俗仅限于杨姓。
3.六月初六敬土地神,到田坎上挂纸、烧香。一般都将家谱晒一次。
4.十月初二过"小年",要杀老鼠吃。
信仰:1.敬奉杨公再思。过去,乡境内有飞山庙16座。每年秋天举行盛大的庆庙活动。唱几天几晚人戏,其中"扛华山"和"打求财"等是每次必唱的节目,主要内容是,教育家庭和睦。在庆庙期间,要摆猪首、装香、烧纸。2.过去祭祖要杀牛,以自然寨子为整体,举行杀牛仪式,牛内脏用来祭祖先然后每人带一份肉回家。3.敬奉幡蝴,传说幡蝴是苗族的祖先。
婚 丧 习 俗
恋爱:以歌为媒,农历三月初三,青年男女穿戴整齐,成群结队赶到山头水边,对歌恋爱。情同意合者,便相邀离去,表示恋上了。平时看牛、放羊也对歌,并赠红。双方父母同意便结婚,如不同意,还有逃婚的习俗。
结婚:一般在结婚前一个月,长则半年,就开始哭嫁。对长辈要一个一个地器,然后再送礼物,现在改变了许多。男女结婚时,女方和来人到男方家吃三天三晚酒,这三天新娘只能同伴娘睡,不能与新郎同床。三天后,新娘与伴娘一起回娘家生活,二年、三年、五年不等。男方有农事需人帮忙,接女方在男方家同住。待女方怀孕后,才能接新娘到男方家长住期共同生活。
丧事:老人落气时,要抬到中堂里,坐在正中,备有斗(容器)、凉筛,坐在斗上脚踏凉筛落气。洗尸,由长教子井里担水,参入桃叶、菖莆叶煮成温水给洗尸,洗过的水(倒入便桶),让其后代每个尝三点,表示吃字不愁,叫"衣饭水",在死者身上围白线,一岁一根,平时掉的牙齿要保存着,殓时放入棺材内,死后头发禁烧。进棺材时,口含银,手捏茶叶米还要到飞山庙点亮。
苗族银饰
由于对银饰的大量需求,苗族银匠业极为兴旺发达。仅黔东南境内,以家庭为作坊的银匠户便成百上干,从事过银饰加工的人更是多达数干。家庭作坊多数为师徒传袭的父子组合,也有夫唱妇随的夫妻组合。这些作坊常是农忙封炉,农闲操锤,皆不脱离农事活动。
黔东南境内的苗族银匠可分为定点型和游走型两类。多数为定点型,他们在家承接加工银饰,服务于相对封闭而形成区域格局的一寨或数寨,客户毫无例外来自本系,所以,也可称之为支系内部的银匠。定点型银匠的分布和数量,依据区域环境及市场需求自然调节,以施洞、排羊、西江、湾水、王家牌等地较为典型。游走型银匠同样以家庭为作坊,农闲季节则挑担外出,招揽生意。通常每人郡有自己的专门路线。他们并不局限只为本系或本民族加工,对沿途数百里其他分支或民族的银饰款式都了然在腑,加工起来亦轻车熟路,得心应手,所以也可称之为地域性银匠。据调查,黔东南银匠游走足迹遍历全省,并延及广西北部及湖南西部。
黔东南境内不仅苗族银匠多,而且出现了以霄山大沟乡的控拜、麻料、马高为代表的银匠村。银匠村中数百户人家,80%以上以银饰加工为副业。农闲时节,村寨之中叮当之声不绝于耳,炭火炉烟荡然于户,一派繁忙景象。游走型银匠皆出于银匠村,密集的加工力量迫使银匠村的一部分人选择外出经营的方式。银匠村是贵州境内的一个奇特现象,在全国也是绝无仅有的。
比起苗族银饰的历史,苗族银匠的历史要短得多。据对施洞、控拜、壬家牌等地银匠的调查显示,苗族银匠大约出现于清末,至今才有近百年历史。最初的苗族银匠大多挟铁匠之技艺改行拜师,向汉族工匠学习打制银饰。龙里云雾山一带的"打铁寨",是当地唯一有苗族银匠的村寨,包揽了方圆数十里的银饰加工制作。至今,仍不难由这一地名证实我们的观点。苗族银匠一般都是子承父业,世代相袭,手艺极少外传。苗族银饰的加工,全是以家庭作坊内的手工操作完成。根据需要,银匠先把熔炼过的白银制成薄片、银条或银丝,利用压、寥、刻、搂等工艺,制出精美纹样,然后再焊接或编织成型。苗族银饰工艺流程很复杂,一件银饰多的要经过一二十道工序才能完成。而且,银饰造型本身对银匠的手工技术要求极严,非个中高手很难完成。
贵州非白银产区,历史上的银饰加工原料主要为银元、银锭。也就是说,苗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周而复始,经年累月,积攒下的银质货币,几乎全都投入了熔炉。正因为如此,各地银饰的银质纯度以当地流行的银币为准。譬如民国时期黔东南境内是以雷山为界,其北边银料来自大洋,纯度较高,南边来自贰毫,银饰成色较差。20世纪50年代后,党和政府充分尊重苗族群众的风俗习惯,每年低价拨给苗族专用银。
除了在锤砧劳作上是行家里手,在造型设计上苗族银匠也堪称高手。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苗族银匠善于从妇女的刺绣及蜡染纹样中汲取创作灵感。另一方面,作为支系成员,也为了在同行中获得竞争优势,苗族银匠根据本系的传统习惯、审美情趣,对细节或局部的刻画注重推陈出新。工艺上的精益求精,使苗族银饰日臻完美。当然,这一切都必须以不触动银饰的整体造型为前提。苗族银饰在造型上有其稳定性,一经祖先确定形制,即不可改动,往往形成一个支系的重要标志。苗族女性饰银,爱其洁白,珍其无暇。因此,苗族银匠除了加工银饰,还要负责给银饰除污去垢,俗称"洗银"。他们给银饰涂上硼砂水,用木炭火烧去附着在银饰上的氧化层,然后放迸紫铜锅里的明矾水中烧煮,经清水洗净,再用铜刷清理,银饰即光亮如新。
苗族银饰以其多样的品种、奇美的造型和精巧的工艺,不仅向人们呈现了一个瑰丽多彩的艺术世界,而且也展示出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精神世界。苗族银饰的种类较多,从头到脚,无处不饰。除头饰、胸颈饰、手饰、衣饰、背饰、腰坠饰外,个别地方还有脚饰。
苗族舞蹈
苗族民间舞蹈有芦笙舞、铜鼓舞、木鼓舞、湘西鼓舞、板凳舞和古瓢舞等。尤以芦笙舞流传最广。贵州的丹寨、台江、黄平、雷山、凯里、大方、水城,以及广西融水等地,在每年正月十五、三月三、九月九等传统节日,和过年、祭祖、造房、丰收、迎亲、嫁娶等喜庆节日,都要举行芦笙舞会。舞姿以四步为多,也有二步、三步、六步、蹭步、跳步、点步以及左右旋转等跳法。苗族一级演员金欧领舞的“苗族青年舞”,1963年已摄成舞蹈艺术影片《彩蝶纷飞》,在美国、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地上演,深受群众喜爱。
苗族是歌舞的富有民族,仅苗族“鼓舞”一项,就近十种之多。苗族“鼓舞”在唐代《朝野佥载》上就有“五溪蛮,父母死,于村外闾其尸,三年而葬,打鼓路歌,亲戚饮宴舞戏一月余日”的记载,由此可见苗族“鼓舞”历史的悠久。
苗族的“鼓舞”主要种类集中在湖南省西部、贵州省东南部清水江流域一带。
黔东南的苗族《木鼓舞》,是过去每13年才举行一次的“吃牯脏”大型祭祀活动时的“鼓舞”形式。节日时,舞蹈的男女狂舞三日,废寝忘食,通宵达旦,如醉如痴。
《花鼓舞》是湖南省凤凰、保靖、花垣等县苗族人民欢度农历“六月六”“八月八”“赶夏”“赶秋”等传统节日时,必有的自娱性舞蹈。届时,在举行盛会的广场中央,架起一面由三人负责敲击的大鼓。由两人持双槌敲击鼓皮,一人持单鼓槌敲击鼓梆,参加集体作舞的人们,没有人数和男女限制。作舞之前,击鼓者用本民族语言歌颂发明木鼓者的功德,以此作为对祖先的祭奠。然后,众人便在鼓点的伴奏下围鼓成圈翩跹起舞。这些作舞者的基本舞姿多来于各类生活动作的模拟,其中还加入一些武术成分,使舞蹈动作柔美而刚劲。《花鼓舞》的特点,是两位击鼓者在旋转、翻身或跳跃下表演多种对称性舞姿的同时,还能敲奏出和谐而统一的鼓乐。
苗族民间舞蹈《猴儿鼓》,是以三人或多人模拟猴子各种习性与击鼓姿态的男子表演性舞蹈。表演时,由一名鼓手在鼓后击鼓作乐,另一鼓面朝向穿猴装、画猴脸谱的舞者。舞蹈动作多为模拟猴子啃吃苞谷、荡秋千、看鼓、试鼓、惊鼓、相互嬉戏等。扮演猴子的舞者可用拳击鼓,也可以槌击鼓。整个“鼓舞”不但风趣、热烈、技艺性极强,而且具有一定的戏剧情节。
苗族民间自娱性的《踩鼓舞》,是年节、喜庆集会,尤其是农历三月“姊妹节”时,必不可少的女子“鼓舞”。舞蹈时,先由一名少女边歌边走入场内,然后继续歌唱并击鼓伴之。歌词内容基本为召唤,如姊妹们不要错过时机,快来作舞等。随后,众多盛装的苗族姐妹便聚拢在鼓架周围,面对皮鼓踏节而舞。在舞蹈进入高潮时,外围的男女老幼观众也可进入舞场,组成若干层同心圆圈共同作舞。舞蹈动作自由、欢快,时有两腿颤抖而带动全身的特点。
流行于黔东南的《反排木鼓舞》,现已成为苗族节日庆典以及出访他国的代表性舞蹈,被邻国友人誉之为“东方迪斯科”。
新中国成立后,在苗族诸多种自娱性和表演性“鼓舞”的基础上,人们又创造出了由四人同时敲打作舞的《四面鼓舞》。这种“鼓舞”流传在湘西的凤凰县和贵州省松桃县苗族聚居的地方。该舞男女均可参加,四人分别站在鼓面前,双手持槌击鼓。在统一的节奏下边击鼓边表演规定套路。每一套路动作完成后,大家按顺时针方向换到下一鼓面位置,再进行其它套路的“鼓舞”表演,既有表演性又有娱乐性。
苗族演奏芦笙、以芦笙伴舞的历史,自宋代已有记载。清代刻本《广舆胜览》中的舞蹈形象与“每岁孟春,择平地为月场,男吹芦笙,女摇铃,盘旋歌舞,谓之跳月”,分明是对现在所谓《铜铃舞》的记载。
曾生活于洞庭湖畔的苗族先民,以鸟为图腾,因而今日苗族妇女的头饰银冠与彩条长裙,仍充满着锦鸡羽毛的斑斓色彩和飞鸟图案。至今贵州省黔南苗族,保存着一种源于古代祭祀的大型舞蹈《芦笙堂》。表演时,由男子吹奏芦笙,专人敲击铜鼓,身着盛装、头戴银冠的少女,微乍双臂作鸟态款款起舞。这种情景与云南省开化出土的2000余年前铜鼓鼓面上的纹饰极为相似。此外,从云南省石寨山出土的铜鼓形贮贝器上的“击鼓歌唱图”中,可进一步窥探到苗族与古代百越部族及铜鼓文化间的密切关系。
在苗族的自娱性舞蹈中,还有头戴银冠、身着彩条长裙模仿锦鸡动态的《锦鸡舞》;头戴羽冠、模仿雉鸡相斗、跳跃、嬉戏,含有杂技技巧的男子双人《芦笙舞》和源于妇女刺绣、搓麻等家务劳动的《板凳舞》等。
中国苗族的支系繁多而分布广阔,形成了数量众多、内容丰富的歌舞品种。除以上介绍者外,贵州省“花溪苗”的《芦笙舞》、“红粘苗”的《跳硐》、“花苗”的《花树舞》、流传在丹寨县的《古瓢舞》、云南省苗族的《芦笙舞》、广西壮族自治区苗族的《芒哥舞》,以及《斗牛》、《牵羊》、《花棍舞》等,种类之多不胜枚举。
苗族音乐
苗族音乐较为丰富、克满民俗生活的生动情趣,是苗族社会生活的写照,它由民间歌曲和民间器乐曲两大部分组成。
苗族民歌按社会功能及体裁可分为:山歌、酒歌、婚俗歌、叙事歌等几类。山歌是苗族社会生活中演唱最为自由的一种体裁,它既能用汉语唱也能用苗语唱,编唱亦有较大的随意性。它是苗族赶场、歌会、走亲访友,谈情说爱所必须的一种演唱形式,流传广,影响大。
苗族除了丰富的民间歌曲外,流传着许多独具特色的乐器和大量的乐曲。共同展现了“能歌善舞”的民族性格特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乐器是芦笙和唢呐。
苗 族 历 史
苗族先民于秦汉时聚居在“五溪”地区,即今湘西、黔东等地。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这就是从黄河流域直到长江中游以南被称为"南蛮"的氏族和部落。人口:7398035
分布:主要聚居于贵州省东南部、广西大苗山、海南岛及贵州、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省区的交界地带。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苗语分三大方言:湘西、黔东和川黔滇。1956年后,设计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由于苗族与汉族长期交往,有很大一部分苗族兼通汉语并用汉文。
苗族地区以农业为主,以狩猎为辅。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剪纸、手饰制作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驰名中外。其中,苗族的蜡染工艺已有千年历史。苗族服饰多达一百三十多种,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服饰相媲美。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情歌、酒歌享有盛名。芦笙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乐器。
主演:梁小龙 李炳渊 陈之辉 崔煜林 高利虹 陈超 曹帅 王冰 国文学 陈市 王飞鸿 瑶东方 陈珠珠 王靖绮 冯廷华 马洪虎 吴娅琼 周光菊 黄明英 郑瑞琳
别名:
导演:陶盟喜
编剧:潘洪波 陶盟喜 戚七奇
年份:2014
地区:中国大陆
语言:汉语普通话
片长:92分钟
上映日期:2014-10-24(中国大陆)
类型:剧情 动作 爱情
剧情介绍
清末,神秘苗疆有一条美丽的河叫剑河,剑河两岸住着不相往来的卧龙寨(侗族)和回龙寨(苗族)。中原武将之后梁师傅(梁小龙饰)寻着先辈的足迹来到剑河以教武为生,成了远近闻名的功夫教头,并多次帮两个寨子免遭匪帮袭扰,并保护卧龙寨情人泉的密物“藏宝图”。李世荣(李炳渊饰)生于卧龙寨,自幼与梁师傅习武,其英俊、武功高强和厚道,使得回龙寨的月娥(崔煜林饰)和他本寨子的潘彩凤(高利虹饰)都为其倾心,令其师兄周富贵(曹帅饰)羡慕嫉妒不已。1剑河旅游景点
黎平邵寨洪钧桥其实是一座杉木结构的木桥,南面是机场,北面是迷人的邵寨村。桥下,水波荡漾,岸上的村姑在翩翩起舞。青山绿水,蓝天日出,天空色彩斑斓,的确是霸州河边一道亮丽的风景。我可以我不记得我说过多少次了。我穿过了邵寨红军桥。印象中,第一次走过红军桥,是十五年
榕江烈士陵园
榕江烈士陵园位于县城南部的广东山上,距县城25公里。如果从县城南面的大河口过河约1公里,就是榕江县最大的烈士陵园。榕江烈士陵园创建于1985年12月11日,松涛环抱。即使是美丽迷人的吴荣山在北面远远望去是壮观的榕江大桥,富人三宝董乡与
和平村旧址
和平村在贞元,也就是初二犯人s国民政府军政部防空洞(日本人镇远和平村工作组是国民政府贵州省第二所模范监狱。它占地6422平方米,东西宽77米,南北长834米,院墙高8米。主入口面向街道,由前院和后院组成。它有一座办公楼,一个警卫室和一个
黎平会议会址(黎平会议纪念馆)
1934年12月14日,红军长征经过黎平,18日,党中央在长征途中召开了中国***第一次政治局会议,史称黎平会议。会议肯定了毛泽东西去贵州的正确想法,并作了《关于在川黔边建立新根据地的决定》。会址是一座明清建筑,位于贵州省东南部黎平县老城区的原店胡荣顺。
2剑河景点大全
一、剑河温泉城成人单人温泉门票:149元/人
应在当天上午9点前购买,当天才能使用。
票价包括:
温泉单程票1149元/人
2室外温泉池
3休息区
4公共区域的wifi
5更衣室
6淋浴
7干蒸
二、成人单人暖春套餐:169元/人。
温泉自助餐是全包的,可以转让。
费用包括:
1成人温泉X1的单程票
2成人单人自助餐X1(午餐/晚餐)
3休息区
4公共区域的wifi
5更衣室
6淋浴
7干蒸
三、单晚温泉门票:79元/人
每天19:00后入场,可转院。周末和节假日都有。
票价包括:
温泉夜泡179元单票
2休息区
3公共区域的wifi
4更衣室
5淋浴
6干蒸
四。黔东南州身份证特价票:99元/人
周末和节假日提供温泉水上乐园成人票。
费用:门票X1,共温泉水的乐趣(包括休息室、干湿蒸、樱花区、半山景区、特色苗药区、多功能水上游乐区、游泳池、造浪池、六色滑梯、螺旋滑梯、怪兽魔法碗、迷城水寨、宝贝亲子乐园、80个泡澡池)
动词(verb的缩写)儿童单程票:68元/人
费用包括:
1儿童单程票s温泉X1(高度12米-14米,不含14米)
2休息区
3公共区域的wifi
4更衣室
5淋浴
6干蒸
:3剑河旅游景点哪里好玩
1剑河新县城
剑河风景区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剑河县。被称为苗族乡的圣水氡硫温泉距剑河县城25公里,位于320国道旁。在这里,氡气和硫磺温泉、数百里的原始森林、浩瀚的云海和壮美的十里长滩构成了剑河景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涧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季无严寒,夏季无酷暑。林业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约80%。适合四季旅游,被誉为一颗豌豆
万盛石林是在465-6亿年前的海洋环境中沉积的,比云南鲁南石林早约2亿年。它是中国目前最古老的石林,被称为石林的祖先。万盛石林古属夜郎国管辖,这里生活着一个世代能歌善舞的苗族同胞。灿烂的苗族风情赋予了石林浓厚的民族风情和旅游特色,尤其是每年的爬山是在万盛石林举行的一个重要的苗族节日。万盛石林被评为国家AAAA旅游区,并荣获重庆十大景点连续两次。
4剑河周边游玩景点
剑河县城夜景,剑河温泉,阳阿沙水库,十里长滩,青山界,老山界,乐园界,塘,反排苗寨风情展,刺绣。有些景点还在开发中,不成熟。阳阿莎文化旅游节每年农历六月初六举行,有唱山歌、斗斗牛、斗鸡、划龙舟等民俗活动。剑河人民热情好客,剑河人民欢迎您!
5剑河旅游景点大全视频
剑河温泉,有景点的圣水和西方的沐浴之都,居贵州三大名泉之首。
剑河温泉度假村面积大,环境优美,仿古建筑多。温泉河的温泉有六个出口。泉水清澈见底,流速每秒10升。而且每个泉的温度都不一样,38度到50度不等。因为它是天然温泉,富含微量放射性氡元素,所以也被称为氡泉。
来剑河温泉泡温泉吧。一个功能各异的温泉池隐藏在丛林。当你进入温泉区时,它就像穿越热带雨林一样。每次你找到一个温泉池,它就像发现宝藏一样。这里的温泉有80多个水池。估计七天七夜都没有完整的池子了。
剑河县岑松镇巫门村苗衣来源巫门式。巫门村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剑河县岑松镇下辖的社区。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流传在剑河县岑松镇巫门村苗族地区的口述苗族迁徙史和苗族子父祖连名制的谱系推断,苗族定居剑河迄今以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剑河苗族服饰的种类一般分为久敢式、稿旁式、久仰式、温泉式、白道式、柳利式、柳富式、巫门式、南孟式、新民式、方武式、五合式十二大类型近百种款式。头饰,妇女绾髻于头顶中央,髻根部裹-色亮布巾,再于外裹外头巾呈长方形,对角折包绕于额前捆扎。巾角系银珠,珠下缝有五色丝绒短须。但髻仍露于巾角外,可以由后向前下斜插银梳(节日)或木梳(平时)。发髻周围插凤鸟、花草等银饰和银勒子,勒子下缀有各式各样的银铃或银彩花蝴蝶,用螺旋银丝连缀。耳饰为妇女专有,有宫灯环、蝴蝶环、叶子环等,均为银质。颈戴银质项圈、项链。男子戴有锁银链。妇女戴的有八字、四环项链。项圈有泡泡、三股细纹、六方、园柱实心等式样。颈下胸前还佩戴腰子形锁式压领,压领上雕有各种图案。
苗族鼓藏节、跳花节、苗族姊妹节、苗族服饰、苗族蜡染等。
1、苗族鼓藏节
苗族鼓藏节,贵州省雷山县传统祭祀节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鼓藏节又叫祭鼓节,是苗族属一鼓(即一个支系)的支族祭祀本支族列祖列宗神灵的大典,俗称“吃鼓藏”。
鼓藏节在先秦夏王朝时期的古三苗国就己存在。在汉文典籍中对苗族“吃牯脏”的文字记录,始见于清代。苗族鼓藏节主要流布于雷山县全县的9个乡镇的苗族村寨和榕江县的部分苗族村寨。
2006年5月20日,贵州省雷山县申报苗族鼓藏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Ⅸ—19。
2、跳花节
跳花节是安顺苗族的传统节日,传说是苗族英雄人物杨鲁兴起的,至今安顺北门外跳花山仍以其名命名。
2008年6月7日,跳花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苗族姊妹节
苗族姊妹节又称"姊妹饭节",是贵州省台江县老屯、施洞一带苗族人民的一个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十七日举行。
届时苗族青年男女穿上节日的盛装,聚集于榕江、杨家、偏寨,欢度这个极富民族特色的传统佳节。
台江县域内各支系的苗族过姊妹节的时间不尽相同,大都在正月至五月间。台江苗族姊妹节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要数施洞地区的姊妹节。
2006年5月20日,贵州省台江县申报的苗族姊妹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类别:民俗;编号:Ⅹ-22)
4、苗族服饰
苗族服饰,苗语叫“呕欠”,主要由童装、便装、盛装组成,“盛装”苗语叫“呕欠嘎给希”,即“升底衣服”,“ 呕欠涛”苗语称谓即“银衣”,下穿百褶裙,前后有围腰。
苗族服饰是我国所有民族服饰中最为华丽的服饰,既是中华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也是历史文化的瑰宝。
湘西方言苗区和黔东方言苗区喜好银饰,黔南某些地区喜好贝饰,而西部方言区苗族服饰则少银饰。银饰、苗绣、蜡染是苗族服饰的主要特色。
2006年云南省保山市申报的苗族服饰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类别:民俗;编号:Ⅹ-65)。
5、苗族蜡染
蜡染,古称蜡缬,与绞缬(扎染)、夹缬(镂空印花)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印花技艺。中国的染织工艺早在西周时期(公元前 ll世纪——公元前771年)已得到较大的发展。
根据《礼记》等文献记载,织物的染色当时设有一种叫“染人”的专官主管,楚国还设有专门主持生产靛蓝的“蓝尹”工官。
2006年5月20日,该蜡染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苗族姊妹节
——跳花节
——苗族鼓藏节
——苗族服饰
——苗族蜡染
起源于柳川。剑河县城原位于苗岭北麓、清水江畔的柳川镇。大约在1000多年前,苗族、侗族的先民们先后从浙江、江西经湖南、广西等地最后迁徙到黔东南柳川。剑河文化起源于柳川。剑河一般指剑河县。剑河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黔东南中部,东邻天柱县、锦屏县,南连黎平县、榕江县,西接雷山县、台江县,北靠施秉县、镇远县、三穗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