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古代,是严禁同宗族和同姓氏男女结婚的,却为何盛行表亲属之间的“亲上做亲”?孝庄下嫁多尔衮为何成为一桩历史悬案?古代法律都禁止哪些亲属结婚呢?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张铭新引领我们跨越法制的传统与现实,“话说古代婚姻法”法律讲堂播出。
在我国古代,婚姻的目的就是为了传宗接代和宗族间缔结联盟。因此,什么样的婚姻能被允许?什么样的婚姻被禁止?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和禁忌,尤其是亲属之间的联姻更是有着种种限制,古代宗法制度遗留下来的传统礼制,对当代的人们仍然产生着影响。
在讲到古代禁止结婚亲属的时候,我们先讲一个近代的事件。大约在20世纪的80年代末期,在湖北省的孝感市的一个山村里面,发生了一个恶性的案件。这个山村聚居着刘姓的族人,也就是两千多口人绝大部分都姓刘,属于一个大的家族。在这个刘姓族人里面,有一个女青年叫做刘荣,当年22岁,有一个男青年叫做刘元新,当年23岁。这一男一女两个青年就长期接触,开始恋爱,如果论辈分的话,刘荣还比刘元新大一个辈分,刘元新管刘荣应该叫小姑。但是不管怎么说,他们的血缘关系已经相当远,不属于我们国家婚姻法禁止结婚的亲属范围。换个角度说,他们两个恋爱结婚,在今天是合法的。在恋爱过程中间,这个女方后来怀孕了,事情传开以后,引起了这个刘姓宗族的极大地振动,这个宗族认为是奇耻大辱,于是召开了一个村委会,依我看,这个村委会就是宗族委员会。在这个村委会上,竟然做出了一个决定,就是处死男方,逼迫女方自杀。这样一个严重违法的规定,竟然付诸实施了,在男女双方死后,他们还把他们两个埋葬在两个山头上,让他们遥遥相望,永世不得相聚。这样一个案件,经过了10年的时间,才得以破获,当然有关的犯罪人也受到了相应的追究。这是发生在20世纪后期的事情,大家可以看到,在个别地区,宗法势力何其强大?那么我们这里要讲的一个问题就是,刘荣和刘元新最后被逼死、被杀死,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都姓刘,违背了一个传统的婚姻原则,叫做同姓不婚,也就是同一个姓氏的男女不得结婚。
同姓不婚是中国古代一直沿用的结婚原则,如果我们上溯历史的话,我们可以看到,在殷商时期,还没有禁止同姓结婚的规矩,形成这样一个原则,是西周时期。在西周那样一个宗法社会之下,同一个姓氏的人就是同一个宗族的人,有共同的男性的祖先,为什么要实行同姓不婚呢?
据说有两个方面的理由,一个理由叫做“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用现代的话来说,这是出于一种优生学的原理,也就是人们经过长期的实践已经认识到,有必须近的血缘关系、亲属之间结婚,将影响繁衍健康的后代。另外一个原因是出于宗法的原因,同一个姓氏、同一个宗族的人不结婚,就可以形成不同宗族之间的联姻,使不同的宗族之间建立起一种既是政治的、也是亲属的联盟。以后虽然时代发展了,但是同姓不婚这个原则一直被继承。按照唐朝法律的规定,如果同姓男女违法结婚,不但婚姻关系无效,还要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当事双方各判徒二年。如果是属于近亲属的同姓结婚,要流放两千里。
应该说从优生学的角度来说,这个同姓不婚,并不是绝对没有道理,它毕竟禁止了一部分,有很近的血缘关系的亲属之间结婚,这对于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对于民族的健康发展,应该说是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的。但是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这个“同姓不婚”本身,也存在着很大的缺陷,第一个方面,“同姓不婚”过分地扩大了禁止结婚的亲属的范围。按照西周法律的规定,只要是同姓,哪怕是经过了一百代也不能结婚,其实从遗传学的原理来说,那么超过了三代以后,亲属之间的结婚,它的负面影响就已经很小很小了。另外西周这样一个原则,在西周往往同姓就是同祖,可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个姓氏的变化是非常之大的。比如说在三国两晋南北朝那个时期,少数民族和中原汉族之间的融合非常地迅速,很多少数民族纷纷改从汉姓,虽然他们在姓氏上和汉族人一样,可是从血缘关系上来说,是相当相当远的。再比如说,有些人因为避祸去改姓,有些还是皇帝赐姓,比如明朝对某一个功臣,比如郑成功,你姓郑,但是你很有功劳,因此我赐你姓朱吧,虽然他的后代可能姓朱,可是和姓朱的之间没有什么血缘关系。所以按照明清法律的规定,只要是同姓就不能结婚,所以很多地方是毫无道理的。
第二个缺陷它所谓“同姓不婚”,并不禁止不同姓氏的近亲属结婚,这就造成了一个很不好的传统,叫做“亲上做亲”。
串片:
历史上的“同姓不婚”有弊端,也有它一定的道理,它避免了近亲结婚的可能,但是非同姓的近亲属结婚却不受禁止,并广为流行,如此地“亲上做亲”看似一桩好事,但它产生的危害却被人们忽视了几千年。
大家知道,这个姑舅表兄弟姐妹之间,姨表兄弟姐妹之间,都是不同姓的。由于他们不同姓,所以比如在西周,也就并不禁止结婚,甚至于从某种角度上说,还鼓励结婚,这个我们把它叫做“中表婚”。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在西周,女人一旦结了婚,男方的父母叫做舅姑,舅舅、姑姑,说到舅姑,实际上往往指的是已婚妇女的公婆,为什么呢?女方嫁过去了,实际上她的公公往往就是她的舅舅,实际上她的婆婆往往就是她的姑姑,所以还按照原来的称呼,一般地就把公婆叫做舅姑了。大家还熟知一个词,叫做“永皆秦晋之好”,什么叫“秦晋之好”?也就是在古代秦国和晋国,这两个国家的公主们,你嫁过来她嫁过去,你嫁过来她嫁过去,形成了这样一个长期的通婚的关系,这两个国家既是近邻又是姻亲。
那么到了唐朝呢,法律上是没有禁止中表婚的,不禁止表兄弟姐妹之间结婚,因此在唐朝可以说盛行中表婚。在《天平广济》这部书里面,记载了一个故事,叫做《无双传》,这个《无双传》后来给改变成了戏曲广泛地流传,也就是在唐朝的德宗年间,有一个级别很高的官员叫做刘震,刘震有个女儿,叫无双,同时他还有一个外甥,叫做王仙客,后来王仙客的父亲死了,也就是刘震的姐夫死了,他的姐姐就带着王仙客回到了刘震家里居住,这样,这个王仙客和无双两个人就叫做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亲密无间。
后来这个王仙客的母亲病了,病重期间就把自己的弟弟叫到床前,说我现在病得很重,我只牵挂一件事,就是王仙客的婚事,如果你现在答应我,把无双嫁给王仙客,我就死也瞑目了。这时候刘震跟她说:“你好好养病,你想这么多事干吗?”没有正面表态。后来王仙客的母亲死了,他就护送母亲的灵柩回了老家,守孝期满以后,又回到了舅舅刘震家。做了很多的工作,总想娶无双为妻,后来刘震的夫人就跟刘震说,应该考虑一下,王仙客和无双的婚姻问题了,刘震说,我当初并没有答应他的母亲,现在我看这桩婚事并不合适,你不要再多说。
可是,不久,发生了一场宫廷政变,刘震仓皇逃跑,逃跑之前,就把家业交给了王仙客,说由你来照顾我的家人、财产,事情平定以后,我就把女儿嫁给你。当然这以后也经过了许许多多、曲折的过程,所谓“有情人终成眷属”,无双还是嫁给了王仙客,而且据说,两个人共同生活了五十年,子孙满堂,这就是无双传讲的这个故事。
其实我们看,这个中表婚,表兄弟姐妹之间的婚姻,也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近亲结婚。这种近亲结婚对子女的生育的也会产生很不好的影响。我们如果大家有兴趣去搜索一下网站,就可以看到中表亲所带来的一些很严重后果的例证。有一个村子,就是盛行中表婚,都是近亲通婚,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最后的结果是其结果影响了孩子的智力发育,这个村子几乎就成了一个傻子村。
清朝的时候,有一个著名的人物叫做朱轼,朱轼是康雍乾的三朝元老,是乾隆皇帝的老师,朱轼当时就曾经明确指出过,他说这个表兄弟姐妹之间,叫做一脉骨肉,是不宜结婚的。后来近代有个著名的人物叫曾国藩,也是反对这种近亲结婚的。那么当然从历史上看,有的朝代它的法律禁止中表婚,但是实际上由于由西周以来就形成了这样一个传统,往往是禁而不止。
1950年我们制定了第一部婚姻法,考虑到民间的习俗,没有禁止中表婚,那么到了制定1980年婚姻法的时候,应该说当时社会的条件、人们的思想条件已经相对成熟,考虑到中表婚会带来很大的危害,所以就明确地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直系血亲结婚我们就不说了,禁止直系血亲结婚是世界各国的通例,这个无一例外。另外我们的法律规定,禁止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这个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包括着比如说,不同辈分的,叔叔、伯伯、姑姑、姨、舅,说叔叔和侄女,舅舅和外甥女这个之间结婚,在中国历来也是不允许的,所以民间也不结婚。那么同辈的包括着兄弟姐妹和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按照我们的法律规定,表兄弟姐妹之间是不得结婚的,即使领取了结婚证,这个婚姻也应该认为是无效婚姻。
串片:
在中国古代,除了严禁同姓氏结婚之外,还有许多亲属间结婚的禁忌,那么,唐朝的武则天再嫁唐高宗为后,清朝的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是否都违背了当时的法律呢?不同辈分的男女允许结婚吗?
那么在中国古代法律里面,还禁止哪些亲属结婚呢?我在下面重点讲两个,一个就是关于收继婚的问题。收继婚主要是指的丈夫死了,妻子改嫁给丈夫的兄弟。很多人都知道,在清朝的初年,有一个重大的悬案,就是顺治皇帝福临,他的母亲孝庄皇太后是否改嫁的事情?盛传,孝庄皇太后改嫁给了她的小叔子,当时的摄政王多尔衮,当然,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有的说改嫁了,有的说没改嫁,那么我在这里只想说这样一点,就是如果孝庄皇太后改嫁给了多尔衮,改嫁给了她的小叔子,这就叫做收继婚,属于收继婚的一种。
那么在汉族聚集的地区,长期是不允许收继婚的,明清的法律更是严格禁止收继婚的。按照清朝法律的规定,如果收继自己的嫂或者弟妻,是要被判处绞刑的,处以死刑。所以即使是孝庄皇太后嫁给了多尔衮,也不能够笺注于史书。因为她改嫁给多尔衮并不是没有可能,因为在满族人的习俗里面,并不禁止收继婚。可是,一旦进入中原,成了皇家,尽管可能有这种行为,也不会写入正史,更不能加以宣扬,这个大概就是成为悬案的一个重要原因。
那么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父亲死了以后,能不能收继他的妻妾呢?当然我这里讲这个妻,不是指的亲生母亲,是指的继母之类,也就是父亲死了以后,儿子能不能娶他父亲的妾?或者他的继母为妻呢?这在历史上是绝对禁止的,按照礼制就不允许,按照法制要处以死刑。可是从实际生活来看,这样的现象也不是没有过,比如说曹操的儿子曹丕,曹操死了以后,曹操留下的女人他的儿子曹丕是照单全收,全部占有过来,以至于他的母亲都骂他,猪狗不如。曹丕病重的时候,他的母亲跟前都不去,远远看一眼,骂一句,猪狗不如,早就该死。曹丕死了以后,他母亲看都不看他一眼,可见得这个尽管他是在位的国君,就是这种行为也是为人所不齿的。当然还有例子了,比如说武则天本来是唐太宗的妾,按名分说就是唐高宗李治的叔母,可是李治上台以后,不是还娶了武则天为皇后吗?当然这仅仅是皇帝的个人行为,他许他做,但是法律上是严加禁止的。那么再一点就是关于异辈通婚的问题,大家注意,在中国古代法律上,是严格禁止五服以内的,不同辈分的男女结婚的,只要在五服以内,辈分不同的男女之间,严禁结婚,这不但是一个法律原则,而且在民间也形成了一个传统。
那么我们国家的法律规定,三代以外的旁系血亲之间,不管辈分相同与否,法律上都是不禁止结婚的。比如说,表叔能不能娶表侄女做妻子?这个最高法院就曾经有过明确的解释,就是说这种婚姻是法律上所不禁止的,那么在实际上还出现过另外一个问题,就是直系姻亲能不能结婚?比如说丧偶的公公和丧偶的儿媳能不能结婚?丧偶的岳母和丧偶的女婿能不能结婚?举个例子说吧,两个人结婚,后来这个妻子病重,他天天照料自己病重的妻子,在照料妻子病重期间,他的岳母,岳父已经去世,他的岳母和他一起来照料,天长日久,他和岳母产生了一定的感情,后来妻子死了,那么他要求娶这个岳母做老婆,和岳母结婚许不许?这个在法律上没有禁止性的条文,也就是说,在我们国家的法律上,目前也没有禁止直系姻亲结婚。虽然有的学者主张把它写进婚姻法,但是至今也没有写进去,可是习俗上,是不允许结婚的。当然说,如果他们坚持要结婚,以去婚姻登记机关要求办理结婚登记的话,那么婚姻登记机关也没有理由不给办理登记手续。
曹操知道曹丕杀了曹冲
曹操有二十多个儿子,在这些儿子之中曹冲和曹丕都是比较有才华的。曹冲从小的时候就表现出来了惊人的天赋,让曹操很喜爱。曹操一直有意把大统传承给曹冲,但是曹冲这个人心地善良,宅心仁厚并不适合做大王。
曹操剧照
曹丕这非常的像曹操,不但文武双全,诗词歌赋也是样样精通。但是曹丕过于玩弄权术,一直希望自己可以继承父亲的大权,当时的曹操更是倾向于曹冲,所以据传曹丕就是这样杀死了自己的弟弟曹冲,曹操也是知道的。
在古代的时候一般帝王有很多的妻妾,为了更好的绵延后代,子嗣也是非常多,但是也有很多夭折的。这些和古时候近亲结婚或者生活方式都有很大的关系,并且当时的医疗水平并不高,有些简单的疾病就会要去了他们的性命。有历史传闻曹冲当时是因为生病所死的,也有些传闻说是曹丕为了继承大业害死了自己的亲弟弟。
在三国演义的电视剧里面是这样的情节,大概也是为了衬托出来曹丕的奸诈。虽然曹操知道这件事情,但是毕竟都是自己的儿子,并且当时如果最重要的是要稳定人心。
既然曹冲已经死了,并且曹操知道曹丕杀了曹冲,曹操只能寻找适合的接班人,当时的曹丕是最适合的。曹操这个人比较阴谋奸诈,曹丕的性格就非常的像他,所以曹操认为曹丕的做法也是君王的选择,为了获得权力不惜自相残杀。
曹冲怎么死的曹冲是曹操的第七个儿子,字仓舒,是曹操的小妾环夫人所生的。在三国的时候,曹冲是当时很有名的神童,曹冲从小特别的聪颖,和其他的孩子不一样,备受曹操的宠爱。曹操一直在大臣面前称赞曹冲天资过人,有意想让他继承自己的大权。不过据传,曹冲在还没有成年的时候就病逝了,当时只有十三岁。在曹冲死的时候,曹操特别的伤心,他感叹,如果华佗还活着的话,那么曹冲就有救了。
曹冲剧照
曹冲的死让曹操对于自己的国家大事感觉很厌倦,于是他整天帮助曹冲进行祈祷,希望可以让曹冲在天上过的很好。可惜好景不长,曹冲死了之后没多久曹操就要带着丧子之痛去打仗,这就导致了他这一辈子最大的一次失败战役。
根据魏书的记载,曹冲从小就表现出很超人的天赋,他的理解能力也比较强,到了五六岁的时候他的聪明才智就和一般的大人差不多了。无疑曹冲就是一个天才,如果是在当代的话,那肯定是被众人所瞩目的了。比起来曹植的聪慧和喜欢权利的曹丕来说,曹冲的聪明是特别让人惊讶的。很小的时候他就做出来曹冲称象的事情,让大家对他非常的敬佩。
曹冲这个人心底很仁厚,并且曹操非常的喜欢他很聪颖,虽然他的生母只是一个一般的侍妾,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曹冲才更能懂得贫苦人民的疾苦,并且从小就非常的正直。
曹冲墓曹冲在十三岁就夭折了,在他死了之后,曹操非常的伤心,命人帮他修建了一座墓碑,以便进行吊唁。曹冲的丧葬是比较简单的,所以墓里面没有很多值钱的东西。曹冲墓在河南安阳附近,曾经多次被盗贼多**,为了更好的保护好古文物,河南文物组曾经对于这座墓葬进行了考古研究和发掘。
曹冲剧照
曹冲墓是一座比较大型的砖室墓,墓地的平面是甲字形的,并且墓葬长度大约为六十米。整个墓地铺设了很多的青石,并且地面非常的平整。在曹冲墓里面发现了两个棺材的痕迹,葬具疑似石棺床,在后室有个木棺。在出土的时候发现,在墓葬里面除了曹冲之外,应该还有另外陪葬的一个女人。
从宋朝的时候开始,曹冲墓就是一个很大的谜团,很多文物研究者为了寻找这些墓碑付出了很多的努力,终于出土了刻有曹冲名字的石碑。虽然还不可以完全确定曹冲墓的具 置,但是大概范围基本可以确定。考古专家们也相信,只要进行考古的发掘,很快可以寻找到曹冲墓。
相传曹操一直很喜欢曹冲这个聪慧的孩子,在曹冲去世之后聘了甄氏已经过世的女儿当做妻子并且与他一起合葬,追赠给了曹冲骑都尉的绶带,命令曹据的儿子以后作为曹冲的后代。由此可见,曹操非常喜欢自己的这个儿子。在曹冲死之后,曹操曾经说过曹丕,曹冲死了对我是很悲伤的事情,但是对你们来说却是幸运的。
新三国曹冲曹冲是东汉时期比较出名的人物,他的出名和其他人不一样,不是能言善辩,也不是能文能武,而是他的聪明才智。他小小年纪被称为神童。
《新三国》曹冲剧照
东汉时期,孔融让梨的故事流传甚广,同一时期,和这个故事一样流传下来的是曹冲称象。孔融让梨讲的是人与人之间要谦让,懂得尊老爱幼,说的是品德高尚,是父母教孩子的必要课程。曹冲称象这个故事讲的就是曹冲的聪明才智,小孩子只要听过的,都会以他为榜样,向他学习。
除了聪明,更难的是为人宽厚,救人于危难。曹操的马鞍被老鼠咬破,马倌知道自己犯了大错,准备去自首,曹冲知道后弄破自己的衣服,破的痕迹像是被老鼠咬烂的。他苦着脸对曹操,被老鼠咬破衣服有可能会倒霉。曹操安慰小曹冲,咬破衣服没什么,没关系的。正好马倌来说马鞍被咬破的事情,曹操才知道曹冲的意思,没有为难马倌。
曹操多次在众大臣的面前表扬曹冲,众人猜测曹操想让曹冲继承皇位。有人对他心生忌惮,认为他会妨害皇位继承。皇位之争历来都很残酷,赤壁之战的时候,曹操外出打仗,曹冲和他的母亲无人庇护,这被认为是除掉曹冲的好时机,狠毒的曹丕就放毒蛇咬死了曹冲,那个时候他才十三岁。曹操知道后非常伤心,为他找了甄**为曹冲的妻子,二人葬在同一个墓。这是最早记录下来的阴婚,也叫作冥婚。
曹冲是谁的儿子曹冲是三国时期魏太祖曹操和小妾环夫人所生的儿子。
《新三国》曹冲剧照
曹操是历史上有名的枭雄,辅佐汉朝天子的时候官至丞相,无人能比,后来封为魏公、魏王,公元220年,曹丕为魏王取代汉朝,自立为天子,追封父亲为魏武皇帝。曹操一直是一个饱受争议的人物,有人认为他阴险狡诈,心机深沉,辅助汉朝的时候,皇帝基本上是个傀儡,都听他的,曹操才是实际的统治者,留下“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故事;有人认为他很有才能,一生南征北战,赢得不少战役,他的计谋和胆识让他能在群雄中屹立不倒,为后来魏国的建立奠定坚实的基础。
环夫人是曹操的小妾,为曹操生了三个儿子,包括曹冲。环夫人,历史上没有记载,生平不详,只给后人留下一个称谓,据说是曹操送给她一只手环。不过从育有三个孩子来看,曹操是非常喜欢她的。有个说法是环氏本来是个孤儿,被郭静图收为义女,有次曹操遇险,幸好被郭静图救了,后来他死了,曹操的妻子卞夫人看环氏孤苦伶仃,就收为义妹,环氏聪明伶俐,曹操很喜欢她,纳为小妾。
曹操一个有二十五个儿子,比较出名的是曹丕、曹植、曹昂、曹彰和曹冲。曹丕继承了曹操的帝位;曹植,做有《七步诗》、《洛阳赋》流传后世;曹昂为孝廉,被张绣所杀;曹彰是个武将,骁勇善战;曹冲是个小神童,留下故事“曹冲称象”。曹操非常喜欢曹冲的才智,表达过让他当继承人的意思,后来被曹丕害死,年仅十三岁。
曹冲是一个怎样的人小学课文中有着《称象》这一课,想必不少人就是从这一课中开始认识了曹冲这一位小智者。随着知识的增长,曹冲所发生过的事迹更是为后人所乐道。那么曹冲到底是怎么样的人呢?
虽然说曹冲在其十三岁之时便不幸离开人世,只是在这人世间短短停留了十三个年头,可是史料上及人们口口相传的关于曹冲的相关事情却并不少,除了我们耳熟能详的“曹冲称象”的故事之外,还有“山鸡对镜起舞”,“暗中协助库吏”等的故事。从每个故事,我们都能了解到曹冲的为人。
曹冲称象的事我们不难看出曹冲的聪智过人,“山鸡对镜起舞”的故事也是如此。在东汉年间,有人向曹冲的父亲进献了一只山鸡,可是无论用什么方法,山鸡都不愿在众人面前起舞。此时的曹冲很好地利用了山鸡的特点,将一面镜子放在了山鸡的面前,山鸡为了与镜中的自己斗艳,便开始展现自己的羽毛。这难道不是曹冲的聪智所在吗。
曹冲的父亲是一位严于法律的人,有一次一名库吏因为没看管好马鞍导致马鞍被鼠咬坏,按照法律,这可是死罪。可是曹冲不忍一个小小的马鞍便致人死亡,便想出了一个办法,让自己的父亲看到自己的衣服被咬后反倒安慰自己,就因如此,这名库吏免于死罪。这个故事看出了曹冲心地仁慈,且聪慧过人。
历史上的曹冲是一名聪智,关心他人,心地仁慈的人。可惜的是这样的一名人才却因为重病离开了人世,曹冲去世时年仅十三岁。
曹操有20多个儿子,其中曹冲和曹丕比较有才华。曹冲从小就表现出惊人的才华,让曹操非常喜爱他。曹操一直有意将大将之制传给曹冲,但曹冲这种心地善良的人并不适合当国王。
曹丕很像曹操。他不仅精通文武,还精通诗词歌赋。但曹丕玩政治玩得太多,一直希望自己能继承父业。当时曹操更倾向于曹冲,所以传说曹丕就是这样杀了他的弟弟曹冲,曹操也是知道的。
古代皇帝一般都有很多妻妾。为了更好地延续后代,也生了很多孩子,但很多都夭折了。这些都和古代的近亲结婚或者生活方式有很大关系,而且当时医疗水平不高,一些简单的疾病就会要了他们的命。有历史传闻说当时曹冲病死,也有传闻说曹丕为了继承大业杀了自己的亲弟弟。
这是《三国演义》电视剧里的情节,大概是为了衬托曹丕的背信弃义。曹操虽然知道这件事,但毕竟是自己的儿子,而且当时如果说最重要的是稳定人心。
现在曹冲死了,曹操也知道曹丕杀了曹冲,曹曹参只有寻找一个合适的接班人,而曹丕是当时最合适的一个。曹操是个奸诈的人,曹丕的性格很像他。于是曹操认为曹丕的做法也是王者的选择,会为了夺权而自相残杀。
三国神童曹冲的字是什么?
曹冲,字仓敷。他从公元196年到公元208年活了十三年,也就是说曹冲死的时候还是未成年人,根本不是成年人。
舒不同于一般的字,他的字很小,意思是小名,婴儿名。苍苍苍苍,苍穹是蓝天,舒是展翅高飞的意思,合起来就是像雄鹰一样翱翔蓝天的意思。表明了父亲曹操对他的期望,希望他能自由翱翔,鹰击长空。
曹操的儿子有很多,比如曹丕、曹植、曹彰、曹昂,他们的名字分别是子恒、子建、文子、子修。他们的性格和曹冲不一样,那是因为他们是成年人接的。在古代,男人成年后会使用文字,在社会交往中会用文字来表示尊重。父母取的名字,成年后一般不用。只有父母给孩子打电话,或者很谦让。曹冲死的时候才十三岁。他没等到成年,所以没话说。
曹冲是曹操的儿子,据说曹操很喜欢他。曹操作为三国时期的狠角色,对曹冲很好,也是一个善良的父亲。有了曹操的宠爱,他在当时名气很大,这也成为了曹冲英年早逝的原因。在古代,争夺皇位是非常恐怖的,经常有杀戮。父亲杀儿子,儿子杀父亲,哥哥杀哥哥,弟弟杀弟弟,各种戏码都有。曹崇圣在皇室本该衣食无忧,地位高贵,但名声大振,父皇宠爱,不可避免地成为皇权之争的牺牲品。公元208年,曹操出征,曹冲被其弟曹丕所杀。但漫长的历史并没有因为他活的时间短就抹杀他的辉煌。相反,他的故事会永远继续下去。
两晋之后大量司马氏改为单姓马姓。司马改马姓,不仅改自己的姓氏,把先辈的姓氏也改了。单姓马复姓司马比如,司马迁不称司马迁,改称“马迁”,司马相如改称“马相如”。至今阅读古籍,时时还能看到当初司马改姓的痕迹。当今司马姓氏人口排名第549位,人口28万人。改姓大多聚集在山东、辽宁一带。
由于晋朝司马氏皇权不断衰落,司马姓的贵族为免被迫害,很多改换他姓。东晋王朝灭亡以后,司马氏步入平稳发展时期,历史上复姓改单姓的规律,司马氏有许多改为司氏、马氏、同氏、仝氏、冯氏等。
扩展资料
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三国时期魏国政治家、军事谋略家,魏国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
司马懿自幼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因曹操出身“赘阉遗丑”,司马懿一度拒绝曹操授予的官职,但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任丞相后,强行辟司马懿为文学掾。因司马懿曾支持曹操称帝,所以逐渐赢得了曹操的信任。
曹操封魏王后,以司马懿为太子中庶子以佐助曹丕,帮助曹丕在储位之争中获得胜利。曹丕临终时,令司马懿与曹真等为辅政大臣,辅佐魏明帝曹叡。明帝时,司马懿屡迁抚军大将军、大将军、太尉等重职。明帝崩,托孤幼帝曹芳以司马懿和曹爽。曹芳继位后,司马懿先是遭到曹爽排挤,迁官为无实权的太傅。
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祭陵,起兵政变并控制京都洛阳。自此曹魏军权政权落入司马氏手中,史称高平陵之变。司马懿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显著的功绩是两次率大军成功抵御诸葛亮北伐和远征平定辽东。对屯田、水利等农耕经济发展有重要贡献。
嘉平三年(251年),司马懿病死,享年73岁,辞郡公和殊礼,葬于首阳山,谥号宣文。次子司马昭封晋王后,追谥司马懿为宣王;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庙号高祖 。
参考资料:▬司马懿 、
▬司马姓
论曹操性格
曹操是《三国演义》这部我国优秀的长篇古典小说的代表之作。在这部作品里作者塑造了一批典型而艺术的人物形象。同其他几部古典名著相比,在作者的笔下,这些人物形象是在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今天我们想讨论的是《三国演义》中争议比较多的一个人物,曹操。曹操在性格上的繁复、能力的全面、正邪的杂揉等诸方面,显出其最难被人盖棺论定的丰富和庞杂。我们努力从历史的和艺术的角度去重新解读曹操。既定的历史对曹操的评价如下:曹操,即魏武帝。曹操,即魏武帝。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毫县)人。三国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在镇压黄巾起义中,逐步扩充了自己的军事力量。官渡之战大破元绍后,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208年),进位为丞相,率军二十余万南下,展开了历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战,被孙权和刘备联军击败。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封魏王。曹操生前在北方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的作用;用人唯才,打破世俗门弟观念,罗致地主阶级中下人物,抑制豪强,加强集权。在所统治的地区内,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精兵法,著《孙子略解》、《兵法接要》等书。曹操不仅在政治、经济、军事上表现了杰出的才能,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
从上面这段对曹操生平史料的简单介绍,我们可以看见历史上真实的曹操是作为一个正面人物存在的,但是现在呈现在这里的还仅仅是客观的介绍。作者在写作《三国演义》的时候,曹操在历史上的面目发生了改变。这种改变有作者个人写作的艺术倾向,但是在作者进行加工的同时无意之间把曹操的人格复杂化了,在曹操的身上,我们能看见三国那个动荡的特殊的历史环境在曹操这个人物身上的折射。我们不着重来讨论这个问题,主要来看一下经过艺术加工后的人物形象所具有的人格特征及进行简单分析。
接上论曹操性格
1 超人的领袖才能
我们先来看一下《三国演义》的第一回:
汝南许邵,有知人之名。操往见之,问曰:“我何如人?”邵不答。又问,邵曰:“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操闻大喜。
这里许邵概括了曹操这个人物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曹操的领导才能,这也为曹操日后成为真正的帝王之身埋下了伏笔,更是对他的人格的一种肯定。曹操的领袖气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行事果断,豁达自信,知人善任。曹操遇事能够当机立断,是由其性格直接决定的,这一点是领袖必备素质。操初入仕途时,完全没有纨绔子弟的享乐习气,一心革除弊政,厉行法治。当时宦官弄权,朝政混乱,而他能不畏权贵,表现出了大政治家的力度。从早期曹操与袁绍等人推举义兵讨伐董卓的时候,就可以了解曹操是一个具有旺盛企图心及使命感的领袖人物,想使当时极度混乱的社会现状,重新恢复安定秩序,解决百姓切身痛。
2 任人为贤
知人善认,唯才是举是曹操的一个显著特点。在曹操的用人政策里才能是大于德的。在论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不去截取《三国演义》中的章节来说明问题,而是看曹操所颁布的用人政策,他的政策能最大的程度说明他对人才的渴求。曹操最惊世骇俗的举动,莫过于他以丞相的身份颁布的三道求贤令。这是三面有可能一举颠覆中华传统儒教信念的文化反旗,曹操不仅郑重推出“唯才是举“的主张,还大步流星地将这一主张贯彻到无条件的程度,遂使“唯才是举“成为优先于其他所有原则之上的首选原则。唐突圣贤、藐视礼法的雄心魄力,则在曹操不惮其烦举出的大量例子中,得到裸露性显示。曹操明白告诉世人:无论你是否过“污辱之名“、“见笑之耻“,或即使你有过如“贪将吴起“那种“杀妻取信“、“母死不归“的大恶行径,只要你确有能力,仍会得到我的重用。(见《青梅煮酒》周泽雄)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曹操是要承受巨大的压力的。陈先生写道:“孟德三令……则是明白宣示士大夫自来所遵奉之金科玉律,已完全破产也。由此推之,则东汉士大夫儒家体用一致及周孔道德之堡垒无从坚守,而其所以安身立命者,亦全失其根据矣。故孟德三令,非仅一时求才之旨意,实标明其政策之所在,而为一政治社会道德思想之大变革……(详见陈寅恪《书世说新语文学类钟会撰四本论始毕条后》一文)。我们现在来理解曹操的这种做法时候也许只能从曹操的人格特征来剖析。
3艺术形象的曹操的性格多面性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按照艺术的典型化手法塑造出来的一个奸雄的典型形象。不仅他的言语、行为已经偏离历史的事实,而且浸透了作家的审美感情。其次,《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多面的奸雄的典型形象,他既有奸诈、自私、残忍、多疑的性格侧面,又有眼光远大、谋略出众、善于用人的雄才大略的一面。对曹操人格的贬斥,实际上是和他的优点一起表现的,正所谓的泥沙俱下。曹操是惯于由大怒转为大笑,大笑转为大哭的。他在赤壁之战后,从华容道逃归,在南郡安歇时,对着众谋士,突然大哭起来。谋士们问他为什么哭,曹操说:“吾哭郭奉孝耳!若奉孝在,决不使吾有此大失也!·”从一方面看,这是曹操的爱才惜才;另一方面看,这又是曹操使的诈术,因为他的大哭的结果,“使众谋士黯然自惭”,这才是他哭的真正目的。
曹操的形象,既有奸诈的一面,又有雄才大略的一面,然而这两方面不是机械的相加,而是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有时很难分清这是他的英雄本色,还是奸雄的特性使然。但是,在《三国演义》中,他是以奸雄作为性格的主导方面。在曹操的身上,几乎集中了封建统治者所具有的全部特点:笼络人心而又嫉贤妒才,刚愎自用而又机谋权变;刻薄暴虐而又豪爽多智,聪明过人而又愚蠢颟顸;坦诚中总带几分虚诈,大度中常含几成小气。然而,正是由于这些,才使的曹操的形象具有了极其鲜明的,不可替代的艺术独立性,形成他活生生的复杂的性格组合基调:奸而能、真而伪、宽而猛!性格的两个侧面互相渗透各有特征,使我们不禁被曹操这复杂的、模糊的人性特征所吸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