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结婚风俗流程

山东结婚风俗流程,第1张

在山东有这样一个习俗,是叫烧喜纸,也就是在山东的人结婚,当天需要吹唢呐放鞭炮,并且在自己的本族各坟上押一纸红,这个的意思就是要以告祖宗。

关于山东还流传着滚喜床的习俗,就是在结婚的,当天晚上需要同辈的弟弟或者是表弟好友的晚上睡在洗床上,可能除了山东很多地方也保留着这样的风俗。

在山东对于新娘还是要穿红色的衣服,脚上穿红鞋,并且全身上下都要焕然一新头要盖上红步,俗称蒙红脸,大部分这样的场景。

对于南方去女方家迎亲的时候人数讲究的时候人数将讲究的是单数,西装还要包括一对比较小年龄的小男孩小女孩,婚礼上被称之为金童玉女,而且山东人比较喜欢8和9这个数字,所以迎亲时间一般选择8点或者9点。

山东是个美丽的地方,那里的人们给人的感觉就是豪爽淳朴, 山东结婚的风俗 有哪些呢?是不是跟他们一样豪爽呢?接下来,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山东的结婚风俗,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山东结婚习俗一、择正日

婚礼当天的日子被称为“正日子”这天通常是由男方家来挑选的。非正日则称为“待客日”,通常要比正日子早三四天,女方家挑选。待客日当天,新郎要在新娘家帮忙招呼客人,新娘家里要摆酒席宴请所有的宾客。两位新人要换上礼服一起接待亲友,等宴席结束后新郎回到自己家中,等到结婚正日子才能见新娘了。

山东结婚习俗二、迎亲

在山东结婚迎亲是越早越好的,因为当地有“抢头”的风俗一说。一般新郎的迎亲时间会找算命先生算好时辰,通常会带有9或者8等吉利数字。男方家安排接亲的人数必须是单数,加上新娘以后就是双数了,接亲人数最好控制的十多个人以内,其中应该有一对小朋友。新郎去接亲的时候要带一块里脊肉给岳母吃,寓意“离娘肉”。

山东结婚习俗三、送亲

关于送亲的人数没有一定的要求,但是新娘的弟弟一定要去,跟新娘一起坐在主婚车上,称之为“压车”,然后新郎会给一个大红包。新娘的父亲可以去送亲,但是母亲是不能去的。此外母亲在女儿出发的时候要哭嫁,新娘也要跟着一起哭,据说这样会让娘家富裕安康,称之为“洒金豆子”。

山东结婚习俗四、结婚

新娘到达新郎家后,要给男方妈妈头上戴上花,然后改口叫爸爸妈妈,这时候会收到一个大红包,称为改口费。改口费一般是1001元,寓意着 “千里挑一”。进入新房后,新娘要吃枣子、花生、桂圆、莲子,寓意着“早生贵子”。新房内的柜子和箱子都要放些硬币,寓意着富贵发财,最后就可以按照约定的时间去酒店举行婚礼了。

文章小结:以上就是我为大家介绍的山东结婚习俗,希望可以帮助一些有需要的朋友们。其实各地的结婚风俗都大同小异,结婚之前一定要详细了解清楚当地风俗,以免结婚的时候闹出一些尴尬场面。

找媒人、见面、订婚、举办婚礼。1、找媒人:介绍对象首先找个媒婆,十里八乡基本村村都有,以职业的居多。2、见面:找到目标对象,由媒婆安排见面。3、订婚:接下来就是订婚,基本不会有什么仪式,就是和亲戚见面互相认识,以后见面方便打招呼。

找媒人、见面、订婚、举办婚礼。

1、找媒人:介绍对象首先找个媒婆,十里八乡基本村村都有,以职业的居多。即使两家互相认识,一般也要找个媒婆。这样交流起来有个缓冲,有不同意见也不会伤及脸面。首先要送礼给媒婆,无非是烟酒烧鸡之类,我们那一般要搞两只烧鸡,其他的看对方是否喝酒、抽烟,选一样。以后每个环节都要给媒婆送礼。

2、见面:找到目标对象,由媒婆安排见面。初次见面只是看看身体条件基本不谈其他,有时甚至只是在集市上远远的看看基本不接触。如果没啥问题,下次安排到女方家里见面,这样就会谈一些家庭条件方面的具体情况。当然也有过笑话个例:有个人腿脚不好,赶上下雨天去见面,故意在门口摔一跤得以掩饰其身体缺陷,媒婆收了礼也没戳破。后来被女方发现,给媒婆一顿臭骂。见面过后到订婚还有一段距离,可长可短基本就是考验期,逢年过节男方都要去送礼。

3、订婚:接下来就是订婚,基本不会有什么仪式,基本就是互相见面包括七大姑八大姨都认识一下,以后见面方便打招呼。订婚过后到结婚还有一段时间,往往女方偶尔要到男方家帮着干干活、做做饭啥的,一是两人增进一下感情,适应一下对方家庭的生活习惯。基本这个过程,女方会连男方家成员的饮食习惯、个人嗜好全都搞清楚。当然这个过程基本女方晚上要回自己家的,如果远的的话也会单独住或者跟对方姐姐、妹妹啥的一起住。

4、举办婚礼:结婚之前要把婚房准备好,缝纫机、自行车、手表啥的准备好。女方会把陪嫁的家具(这个不一定,也可能是盆盆罐罐的日用品)、被褥(一般会好几套,基本五年十年的都够用)准备好。然后定日子大摆宴席、整个村里的人都去随礼吃饭。

以下只是帮你查到的希望对你有帮助谢谢!

尤溪和下尤溪的风俗是不同的 上尤溪比较偏闽南和客家 下尤溪比较偏福州的风俗。 主要 婚嫁:封建社会,尤溪人婚嫁由父母包办,经过议婚、订婚而后结婚。议婚一般通过媒人为男家、女家互送《庚贴》。男家收到女方庚贴后请“算命先生”合婚,合则请女家开列聘礼议单。订婚,俗呼“系记”。男家备必果品四色(每色5公斤)、公鸡、线面和女方的衣料、鞋袜一套,以及表示婚姻的信物(如:戒指、项链之类)送给女家,女家也要回赠信物。结婚,男子17岁、女子15岁以上。结婚先由男家预选吉期,写红贴征求女方意见后定下迎娶吉日。迎娶前一日,男家须按议单送足聘金和礼物,吉日发出花轿迎亲,并互换《三代》礼书和《拜贴》等。女家的陪嫁妆奁多数只备箱、笼服饰。若加有床、橱、桌凳、锡制烛台、茶壶、酒壶等的,必在系记时要求男方四色果品每色10公斤,俗呼双倍礼。女方要求送双倍礼的一般为有钱人家。嫁妆中,都必备1个新马桶(呼为子孙桶),内放有红蛋、桔子、一个小红包,1对宫灯(寓意添丁)、1对火笼(寓意亲热)、一个红手棒(篾织,内盛俗叫“鞋簿”一本,内夹有男女鞋样、碎布等,剪刀、尺子、锥、针线、红白带子等)。新娘到达男家,花轿直抬到客厅,停轿后,由男家选一对童男女在轿门左右三请新娘下轿,而后由男方德高望重子孙满堂的长者,掀开轿帘门,牵新娘下轿,举行拜堂仪式后入洞房,入夜饮交杯酒。新娘卸妆时,先由新郎用称杆挑开头盖布,卸下新娘头上正中的一朵红花,之后分别由新郎的母亲、姑、嫂等卸花。 民国以前,尤溪同姓不通婚。县境内畲族蓝、雷、钟姓历史上自相通婚不与汉族通婚。民国时,法律只禁止近亲结婚,才有少数同姓男女结婚。这个时期,男女青年接触机会逐渐增多,开始了双方交往谈恋爱的自愿婚姻。但议婚、订婚仍受双方父母制约。畲汉也开始通婚。这个时期也有少数人借公共礼堂举行有双方主婚人、新郎、新娘、介绍人、证婚人在结婚证书上签字盖章的结婚典礼仪式。 新中国建立后,政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确定婚姻自由,禁止包办、买卖和干涉,婚龄男20周岁、女18周岁,不规定订婚。从此,婚嫁大多通过介绍男女互相认识、交谈、恋爱阶段,进而互访家庭,经双方父母同意,向政府登记领取结婚证,双方共同选定日期,举行婚礼。20世纪60年代后,迎亲花轿已逐渐绝迹,改用自行车、机动车或步行带领女到男家。拜堂仪式逐步淡化。但“系记”习俗仍沿袭至今。婚礼前,男家要送一定数量的礼金、礼物给女家,女家置办衣饰、器物陪嫁,其中,必备品有:马桶(现改用痰盂或带盖红塑料桶一个)、宫灯一对、一对火笼(有的改用暖壶)的习俗仍然流行,部分农家还作为必要条件。现在,已有不少人家否定旧法,实行婚姻自主,青年男女双方自由恋爱,争得父母同意后,自主决定登记结婚,择日完婚,小轿车接送,嫁妆多为金银首饰,家用电器。根据实际经济能力,举办简朴、隆重、热闹而又有纪念意义的婚礼。不少人结婚日期选在国际劳动节、国庆节或元旦。也有些年青人选择旅游结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091997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8
下一篇2023-11-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