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我国结婚登记人口中,20-24岁人群占比仅为165%,比上一年下降了21个百分点;25-29岁人均占比为353%,比上一年略微上升04个百分点,连续9年成为占比最高的年龄段。同时,30-34岁人群占比达到了20%,比上一年提升了07个百分点,连续两年超过20-24岁人群成为占比第二高的年龄段,比2005年提升了101个百分点;35-39岁人群占比达到了87%,比上一年提升了04个百分点,比2005年提升了38个百分点;40岁以上人群占比达到195%。总体看,30-34岁和35-39岁这两个年龄段的占比都创下了近年来的新高。若以30岁为界来看,30岁以及以上人群占比合计达到了482%,比上一年度提高了17个百分点,创下了新高。
现在的时间是2022年,在2021年结婚的人数统计约为15272万,以25岁作为计算基准,1996年到1998年每年新生人数约为2000万,再排除2021年的二婚以上统计人数,我国仍有七成以上的人口仍然处于单身。
以目前这样的趋势,结婚的人数在未来会不会越来越少?结婚人数的趋势又和哪些因素密切相关。
自从1999年扩招以来,步入高校的人数逐年增加,直到2022年,我国高校毕业人数已达到1076万。大约计算下来,几乎同龄人中有一半都进入了高等学府。我国婚姻法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岁,高等教育似乎推迟了一部分人的结婚计划。
大学毕业后,找工作将是大多数人的首要任务。成家立业,在过去几千年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社会结构是合理的。然而,在2022年,找工作赚钱养活自己,是当下年轻人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应届毕业参加工作以及一部分人需要2-3年的调整工作,这无形中也推迟了婚姻计划。
我记得我们那个时候,本科毕业或者研究生毕业的时候,只要有结婚计划,父母会帮助子女全款买房或者部分按揭,上班之后,虽然收入不高,生活上也没啥压力,总之,在父母的庇护下,结婚也不是很难的事。而且过去十几年的一段时间,正是我国gdp飞速发展的阶段,各行各业都是生机勃勃。工资收入涨得也很快。结婚、生孩子、买车、换车、换更大的房子。主要是搭上国家上升的这列快车。一切似乎都没那么困难。
然而,最近这几年,对于刚毕业找工作的年轻人,似乎处处都充满了考验。很多人无耐的选择继续读书。继续读书似乎是不错的选择,可是仔细想想,无论读多少书,最终目的,还是需要回归社会。即便留在高校就业,那也只是一小部分人可以如愿的生活。拿到研究生学历后,在学历上虽然增加了找工作的砝码,但在工作经验上也缺失了更宝贵的实战经历。在很多工作岗位中,高中生经过一番培训,就完全可以胜任。在这里,并不是宣扬读书无用论。不过多读几年书,会客观地推迟了年轻人的结婚计划。
高房价,这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有人说,丈母娘推高了中国的房价。这样的说法是不公平的,房价的上涨,获利的可是开发商。丈母娘背了一段时间的锅,丈母娘也无法让房价下跌。如今的房价,动辄几百万,这让很多家庭无法承受。年轻人要结婚,需要房子,房子离年轻人也越来越远,婚姻也越来越远离年轻的人们。
当房子成为一项奢侈品后,人们对奢侈品的追逐越来越疯狂,衍生出的天价彩礼,以及苛刻要求,也成为抬高自身身价,鄙视他人的工具。越是得不到,越是疯狂追逐。婚姻甚至成为了一门敛财生意。
虚荣心是每个人都有的。一味的追逐虚荣、追求攀比,就会误入自己给自己设下的陷阱。脱离了现实生活,也会走上扭曲价值观的道路。于是,婚姻变味了。原本最基本正常的人类需求,变成了阻碍人类发展的障碍,结不了婚,就生不了孩子。更别提成家立业了。再退一步,找个工作养活自己,就是眼下唯一能努力去做的。
自从实际的结婚年龄一拖再拖后,未结婚先同居,似乎也成为了一种流行。如果同居后最终走入婚姻,这应该是一件不错的好事。
可是,好事并非总是能够圆满。有的女孩在经历多次同居,分手后,已经打掉好几个孩子。自己的身体也遭受了严重的伤害。这些发生过的故事,对结婚计划也产生了影响。
婚姻本该是严肃的。这些年,无论男女对性的放纵,也进一步改变了婚姻本该严肃、庄严的态度。过于随便的“性”观念,也使婚姻的抉择上过于草率。趁着年轻,多玩几年。这种物质化的观念,有时也使本该严肃的事情成了一门交易。
另一方面,这些年本该步入婚姻的年轻人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从小在长辈关心照顾下的孩子,变得享受生活、以自我为中心是理所应当的。其实他们的父母、爷爷奶奶辈的老人,没有这么幸福的人生,老一辈都是将自己人生的遗憾在孩子身上弥补。
年轻人们这些年的成长是物质生活不断提高的一个时代,理所当然的认为生活就该如此,却不知道家人对自己的宠爱不是社会本来样子。在追求婚姻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包容他人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两个备受宠爱的人组成的家庭,也许无法为组成的家庭付出更多。对于婚姻来说,年轻人们的内心还不够成熟。还没有做好承担责任的准备。这也是很多人即便有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仍然无法走入婚姻的殿堂,无论男人女人,他们的内心还是尚未懂事的孩子。也无法担负起婚姻带来的责任。
到文章的结尾,我还想再提下这几年高居不下的离婚率。也许是生活的负担太重,每个人在婚姻中已经太疲惫。另一方面,诱惑太多,每个人看着自己的生活,总觉得是悲剧,看看朋友圈的别人生活,总觉得别人的像中了**。如果每天总是在自己的生活中挑毛病,那是为难自己,如果每天都向往别人的朋友圈,也要小心自己变成韭菜。
结婚的人数未来会不会越来越少,这个答案也许不会太乐观。如果还处在不切实际的幻想中,那结婚这件事也会更加困难。
2022年半年度全国共有3732万对新人办理结婚登记,同比下降1042%;1012万对夫妻登记离婚,同比增加476%。
近日,民政部发布了2022年2季度结婚数据。
《结婚产业观察》根据公布的数据整理:2022年半年度全国共有3732万对新人办理结婚登记,同比下降1042%,较2020年同期还减少147万对;1012万对夫妻登记离婚,同比增加476%。
2021年,中国共办理结婚登记7636万对。这是在2019年跌破1000万对、2020年跌破900万对后,又跌破800万对,同时也成为民政部自1986年开始公布结婚登记数据以来的历史新低。
知乎上一位人口数据研究者预计,按照目前趋势,2022年全年结婚对数在700万对左右。
结婚登记人数缘何不断下降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是年轻人数量下降。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80后(1980-1989年出生人口,依此类推)、90后、00后人口分别为223亿人、21亿和163亿,整体呈不断下降趋势。
其次是适婚人口男多女少。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40岁男性人口比女性多1752万人。
第三是养育成本过高。《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2版》显示中国0-17岁孩子的平均养育成本几乎是世界最高的。
除此之外,还有城市高房价和农村高彩礼;社会竞争激烈,就业压力大;年轻一代的婚姻观念发生改变等因素影响。
结婚登记人数下降的同时,中国人平均初婚年龄也在不断上涨。
根据《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2020年,中国人平均初婚年龄涨到了2867岁,其中,男性平均初婚年龄为2938岁,女性为2795岁。而2010年中国人平均初婚年龄为2489岁,男性平均初婚年龄为2575岁,女性平均初婚年龄为24岁。
也就是说,10年间,平均初婚年龄推后了近4岁。其中,男性平均初婚年龄推后了363岁、女性平均初婚年龄推后了395岁。
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原新指出,结婚登记数量下降背后是晚婚、不婚和独居,这并非新现象,而是人口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世界各国都经历过类似情况。
从中国现实情况来看,初婚年龄推迟、适婚人口总量减少,是影响结婚人口数量的基础性因素。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结婚人数逐年减少,将结婚市场将迎来了更大的竞争。如何抢占“更少”结婚人群的“更多”消费选择,是每一个结婚企业都需要面临的问题。
随着年轻消费人群需求的不断提升,不存在一种婚企可以满足绝大部分人的需求,这个产业必然也会随之升级,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各样的细分婚礼市场:一站式婚礼会馆市场、婚礼酒店市场、海外婚礼市场、婚庆用品市场、婚礼全球旅拍等,新的业态模式必然会出现。
2022年全国结婚登记数据为6833万对。
根据《结婚产业观察》整理,2022年全国结婚登记数据为6833万对,较2021年全年数量7636万对下降105%;离婚登记2100万对,比上年下降18%。
这是继2020年跌破900万对大关,2021年跌破800万大关后,结婚登记数据再次跌破700万对大关。这也创下了1986年(民政部网站公布有1986年以来的数据)以来的新低。
《结婚产业观察》根据公布的数据整理:2022年第一季度共有2107万对新人登记结婚,同比下降117%;2022年第二季度共有1625万对新人结婚,较2021第二季度的2034万对下降201%。
2022年第三季度有1713万对新人办理结婚登记,较2021年第三季度结婚登记数量172万对近减少07万对新人;2022年第四季度结婚登记1388万对,较2021年第四季度结婚登记数量175万对下降207%。
结婚登记人数不断下降的原因
首先是年轻人数量下降。国家统计局1月17日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末全国人口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这也是我国人口自1962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出生率的下滑将长期影响适婚年龄人数,进而导致结婚对数下滑。根据2010年中国人口普查资料,80后、90后、00后人口分别为219亿、188亿、147亿,90后比80后少约3100万,00后比90后少4100万。
当前结婚年龄主力25-29岁(90后)人口大幅下滑,对结婚对数产生负面影响。未来十年的结婚主力持续减少,或影响结婚率持续下降。根据结婚率的计算公式,结婚率=某年结婚对数/某年的平均总人口数×1000‰,分子下滑影响结婚率下滑。
在长期低生育率背景下,中国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及规模分别在2010、2013年见顶,结婚主力人口见顶。出生率下滑是大趋势,未来结婚率仍旧很难乐观。
其次是适婚人口男多女少。从性别构成看,男性人口72206万人,女性人口68969万人,男性比女性多3237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469(以女性为100)。
男女比例自计划生育后严重失衡,造成婚姻市场匹配困难,进而影响结婚对数。我国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出生性别比偏高,男多女少现象比较普遍,这也是导致近年来结婚登记人数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三是养育成本过高。《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2版》显示中国0-17岁孩子的平均养育成本几乎是世界最高的。除此之外,还有城市高房价和农村高彩礼;社会竞争激烈,就业压力大;年轻一代的婚姻观念发生改变等因素影响。
2021年我国结婚登记数据为7636万对。
中国的结婚数在2014年就开始下降,2013年为134693万对, 2019年跌破1000万对大关,2021年又跌破800万大关,创下民政部公布1986年以来结婚数据的历史新低。
从分季度数据看,2021年一季度结婚数同比增加369%,二、三、四季度同比减少124%、147%、218%。2021年结婚数降幅最大的是湖南省,减少155%,青海、天津、河北、安徽、江西、福建的降幅也超过10%。只有新疆、西藏、山西的结婚数比上年增加。2021年结婚数最多是河南、广东、四川,分别为591万、591万、512万对。
结婚人数下降的原因有多种:
首先是育龄妇女人口减少,其次,婚育年龄推迟也是重要原因,比如有数据显示,安徽省妇女初婚年龄从2008年的26岁推迟到2021年的 3073岁。
此外,婚育观念改变,比如单身比例增加,也对结婚人数变动产生影响;最后是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人们的婚育计划。2021年一季度结婚数同比增加369%,即属于“恢复性增加”,这是因为受疫情影响,2020年一季度结婚数同比减少447%。
2021年结婚登记创36年新低,从公布的数据来看,广东、河南结婚的人数最多。河南结婚登记达到了591万对,同时离婚登记是31个省份第一。广东省和河南省结婚登记的对数一样,各地结婚登记的人数和人口总量有很大的关系。
一、河南河南一直是人口大省,因为河南的地址位置比较优越,处于中原地带。气候比较好,空气也很不错,是一个宜居城市。通过这次数据也可以看出,大部分的适婚河南人都选择了结婚,如果结婚人数一多的话,接下来河南省的人口出生率也会有所增加。对于每一个河南人来说,再到达一定的年龄之后,就会面临着催婚以及催生的问题。因此这一次结婚人数排第一,让很多河南人感觉非常骄傲。
二、广东省广东省常住人口最多,并且年龄结构比较年轻的一个省份,所以这个省份位列第二。和河南省相比,广东省的离婚登记有所减少是145万对,但是总体来说,在巨大的城市当中,仅仅有591万的新人进行了结婚登记。实际上这是一种比较可怕的数字,也暗示着现在年轻人并不会以结婚为第一任务。他们更想把所有的时间都放在工作上,只有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才可以步入婚姻殿堂。
在31个省市直辖市中,四川省、江苏省结婚登记人数都是比较多的,已经达到了40多万对。与以往的数据相比,2021年的数据并不理想,因为现在很多人的压力都比较大。不想在年纪很小的时候就结婚,大家的婚育观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大家的思想也会越来越成熟,只有这样,才能够防止在年纪很小的时候就离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