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官方结婚率数据在哪查询

2022官方结婚率数据在哪查询,第1张

2022官方结婚率数据在国家统计局官网查询。根据查询相关信息显示,国家统计局是国务院直属机构,全国生育率、人口数据、结婚率等各类数据的统计工作均由国家统计局统计并公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成立于1952年8月,经中央人民政府第十七次全体会议决定成立。主管全国统计和国民经济核算工作,拟定统计工作法规、统计改革和统计现代化建设规划以及国家统计调查计划,组织领导和监督检查各地区、各部门的统计和国民经济核算工作,监督检查统计法律法规的实施。

没有。

2023年结婚限制目前没有全国性取消,只是局部放宽了。取消结婚限制的省份目前,全国包括四川、陕西、广东、福建在内的四个地区已放宽了生育登记的结婚限制。但大多数人更不敢结婚了。

取消婚姻限制的定义:

生育登记不用结婚,私生子享有继承权。法律依据:婚姻法第十一条因胁迫结婚的,受胁迫的一方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或人民法院请求撤销该婚姻。受胁迫的一方撤销婚姻的请求,应当自结婚登记之日起一年内提出。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当事人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恢复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取消结婚限制也指办理生育登记的时候取消登记对象是否结婚的限制条件。因为根据大部分地区生育登记规定来看,需要办理结婚登记的夫妻才能办准生证。

取消婚姻登记限制,针对的是生育政策,是办理准生证或者生小孩不再需要结婚证来登记,而不是说一婚多妻,小三仍然没有合法权益,除非原配走了,结婚证才是拥有合法权益的,受益人还是拿结婚证的那一方。

2022年半年度全国共有3732万对新人办理结婚登记,同比下降1042%;1012万对夫妻登记离婚,同比增加476%。

      近日,民政部发布了2022年2季度结婚数据。

      《结婚产业观察》根据公布的数据整理:2022年半年度全国共有3732万对新人办理结婚登记,同比下降1042%,较2020年同期还减少147万对;1012万对夫妻登记离婚,同比增加476%。

      2021年,中国共办理结婚登记7636万对。这是在2019年跌破1000万对、2020年跌破900万对后,又跌破800万对,同时也成为民政部自1986年开始公布结婚登记数据以来的历史新低。

      知乎上一位人口数据研究者预计,按照目前趋势,2022年全年结婚对数在700万对左右。

      结婚登记人数缘何不断下降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是年轻人数量下降。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80后(1980-1989年出生人口,依此类推)、90后、00后人口分别为223亿人、21亿和163亿,整体呈不断下降趋势。

      其次是适婚人口男多女少。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40岁男性人口比女性多1752万人。

      第三是养育成本过高。《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2版》显示中国0-17岁孩子的平均养育成本几乎是世界最高的。

      除此之外,还有城市高房价和农村高彩礼;社会竞争激烈,就业压力大;年轻一代的婚姻观念发生改变等因素影响。

      结婚登记人数下降的同时,中国人平均初婚年龄也在不断上涨。

      根据《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2020年,中国人平均初婚年龄涨到了2867岁,其中,男性平均初婚年龄为2938岁,女性为2795岁。而2010年中国人平均初婚年龄为2489岁,男性平均初婚年龄为2575岁,女性平均初婚年龄为24岁。

      也就是说,10年间,平均初婚年龄推后了近4岁。其中,男性平均初婚年龄推后了363岁、女性平均初婚年龄推后了395岁。

      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原新指出,结婚登记数量下降背后是晚婚、不婚和独居,这并非新现象,而是人口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世界各国都经历过类似情况。

      从中国现实情况来看,初婚年龄推迟、适婚人口总量减少,是影响结婚人口数量的基础性因素。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结婚人数逐年减少,将结婚市场将迎来了更大的竞争。如何抢占“更少”结婚人群的“更多”消费选择,是每一个结婚企业都需要面临的问题。

      随着年轻消费人群需求的不断提升,不存在一种婚企可以满足绝大部分人的需求,这个产业必然也会随之升级,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各样的细分婚礼市场:一站式婚礼会馆市场、婚礼酒店市场、海外婚礼市场、婚庆用品市场、婚礼全球旅拍等,新的业态模式必然会出现。

法律主观:

在中国,除了特殊情况外,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这个数字大家都不陌生,但是并不知道这个年龄数字是怎么来的。一、2022国家法定结婚年龄有哪些依据法定婚龄的确定,一方面要考虑自然因素,另一方面要考虑社会因素,因此,各国关于法定婚龄的规定有所不同:丹麦、波兰、美国一些州规定为男二十一岁,女十八岁;瑞士、越南规定为男二十岁、女十八岁;德国、新加坡、日本规定男女均为十八岁;俄罗斯规定为十八岁;罗马尼亚、巴基斯坦规定为男十八岁,女十六岁;菲律宾规定为男十六岁,女十四岁。我国封建时代有早婚的习俗,唐朝男十五、女十三岁婚嫁;宋明清时期男十六、女十四可以嫁娶;中国台湾“民法典”规定:“男未满十八岁,女未满十六岁者,不得结婚。1980年修改婚姻法时,一方面考虑适当提高法定婚龄有利于广大青年的身心健康、工作和学习,以及计划生育工作;同时也注意到法定婚龄过高,不符合自然规律的要求,也脱离群众、脱离农村实际。也有的同志建议降低法定婚龄。考虑到1980年确定的婚龄执行情况基本是可行的,因此没有作出修改。法律规定:中国港台法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18岁,女不得早于16岁。中国1950年婚姻法规定的法定婚龄为男二十岁,女十八岁。因此规定“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这次修订婚姻法,有的同志建议将男女的结婚年龄统一为一个标准,或均为二十二周岁,或均为二十周岁。二、结婚的相关步骤1、要求结婚登记的男女双方持所需证件共同到一方常住户口的区、县级市民政局(或镇人民政府)的婚姻登记机关提出申请。2、双方当事人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提出申请,各填写一份《申请结婚登记声明书》。3、双方当事人必须在婚姻登记员面前亲自在《申请结婚登记声明书》中“声明人”一栏签名或按指印。4、婚姻登记机关对双方提交的证件、声明进行审查,符合结婚登记条件的,准予登记。综上所述,2022国家法定结婚年龄的依据一方面要考虑自然因素,另一方面要考虑社会因素。因为只有到达一定的年龄,才能具备适合的生理条件和心理条件,也才能履行夫妻义务,承担家庭和社会的责任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七条 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九条 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完成结婚登记,即确立婚姻关系。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

一、婚假多少天

      婚丧假1-3天,结婚双方不在一地的另外给予路程假,此文件当时只针对国营企业。通常我们都按最长3天计算。具体以当地人口计划与生育条例规定来定。

二、晚婚晚育假被取消是真的吗

      根据新修订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晚婚晚育假的奖励已经取消。

      人口计生修正案草案对第二十五条作出修改:将“公民晚婚晚育,可以获得延长婚假、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修改为“符合本法第十八条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可以获得延长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

      根据人口计生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延长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由各省区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或者人民政府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因此,晚婚晚育假是否彻底取消有待各个地方的人大立法进行细化规定。

三、各地计划生育条例婚假统计:

      北京:婚假3天+晚婚假7天=10天(已取消晚晚婚)

      上海:婚假10天(已取消晚婚假)

      天津:婚假3天(已取消晚婚假)

      重庆:婚假5天(已取消晚婚假)

      安徽:婚假3天(已取消晚婚假)

      福建:婚假15天(已取消晚婚假)

      甘肃:婚假30天(已取消晚婚假)

      河南:婚假3天+晚婚假18天=21天

      广东:婚假3天(已取消晚婚假)

      广西:婚假3天(已取消晚婚假)

      贵州:婚假3天(已取消晚婚假)

      河北:婚假3天+延长15天=18天(已取消晚婚假)

      黑龙江:婚假3天+晚婚假15天=18天

      湖北:婚假3天(已取消晚婚假)

      湖南:婚假3天+晚婚假12天=15天

      吉林:婚假15天(已取消晚婚假)

      江苏:婚假13天(已取消晚婚假)

      江西:婚假3天(已取消晚婚假)

      辽宁:婚假3天(已取消晚婚假)

      内蒙古:婚假3天+延长15天=18天(已取消晚婚假)

      宁夏:婚假3天(已取消晚婚假)

      青海:婚假15天(已取消晚婚假)

      山东:婚假3天(已取消晚婚假)

      山西:婚假30天(已取消晚婚假)

      陕西:婚假13天(已取消晚婚假)

      四川:婚假3天(已取消晚婚假)

      新疆:婚假23天(已取消晚婚假)

      云南:婚假18天(已取消晚婚假)

      浙江:婚假3天(已取消晚婚假)

      中国人民解放军:婚假3天+晚婚假7天=10天

      海南:婚假13天(已取消晚婚假)

      西藏:婚假3天(已取消晚婚假)

      以上就是为大家带来的婚假多少天、晚婚晚育假、全国各省婚假国家规定的相关法律知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6848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6
下一篇2023-06-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