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去世晚辈怎么跪拜

老人去世晚辈怎么跪拜,第1张

老人去世,参加葬礼吊唁时,一般关系的人是磕三个头,也叫一跪三叩首(跪拜礼)。

一跪三叩首的跪拜礼,吊唁者的具体行礼步骤和动作是:首先,吊唁者正常的步幅,走到死者灵堂供桌前,先给死者作一个揖,作揖时,双脚并立与肩宽一致,上身直立,男士是左手在前右手在后(女士是右手在前左手在后),握住右手,双手平胸后弯腰,鞠躬九十度。

接着,上身直立,双手收回放在两胯外,左右脚分开,稍宽于肩,双膝下跪,手接过三炷香点燃插在香炉中,而后双手放在地上,手心向上,弯腰磕一个头。而后,上半身直立,双手放下,再弯腰磕一个头。接着,再一次上半身直立,双手放下,弯腰磕一个头。

最后,在第三个头磕罢,双膝站起,直立上身,行礼完毕,离开灵堂。

古代的跪拜礼

在古书《周礼》中,提到跪拜礼有九种:一是稽首、二是顿首、三是空首、四是振动、五是吉拜、六是凶拜、七是奇拜、八是褒拜、九是肃拜。

在唐人朱法满《要修科仪戒律钞》中,介绍了道士的四种拜礼:一稽首、二作礼、三遵科、四心礼。其中,稽首,为三跪九叩,跪三次,磕九个头;作礼,是拜礼,分一次或三次;遵科,是按规定去做;心礼,是不必动作,心念口言即可。

在封建社会,三跪九叩礼,是参见帝王及祭拜祖先时,才会行使的大礼。这种大礼,始于先秦,在以后的各个朝代均有使用,近代基本未继续传承。

古人还有一种三拜礼,即只是拱手拜三次,而不需下跪磕头,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特殊情况行三拜,表示情真意切;二是主人对众多客人一起行三拜礼,以示普遍行礼;三是佛教以三拜礼,表示身、口、意三业归敬。

结婚跪拜女方父母是山东的习俗。在山东的齐鲁大地上,有一种沿袭千年的风俗——“压炕头”。 所谓“压炕头”就是新郎去接亲时,必须先到女方家楼下,向女方父母双亲跪拜,感谢岳父岳母把女儿养育成人,并承诺将竭尽全力对新娘子好,希望得到岳父岳母的认可。然后,新娘才会从闺房中走出来。 到了男方家后,新娘要向公公婆婆改口叫爸妈,在公公婆婆跟前要跪下,给他们老两口磕头,感谢他们养育了这么好的儿子,并承诺今后会好好孝顺他们。

孩子的行为,见证了孝道传承,这样行为值得我们提倡,也值得当下社会很多人学习效仿。孩子年即将虽小,却用孝顺行为,成为了很多人老师。亲人去世以后,能够有孝子贤孙这样做,我想他们在天堂,也会感到欣慰和快乐。

贵州一位老人去世后,他5岁孙子趁着午饭间隙,偷偷跑到坟墓前跪拜。如果不是家人吃饭寻不到人,可能还不会发现,自己孩子内心如此孝顺,同爷爷关系如此亲密。面对这样一个孝顺行为,我个人内心持有下面两个看法。

第一个看法:孝道必须提倡,孩子值得表扬

封建王朝在很多时候,都会以孝义治天下,也正因为这样,才会有人忠君如同忠诚于自己父亲一样。随着时间流逝,孝道礼仪在很多人心目中,已经慢慢变淡。

事件中的孩子,虽然只有五岁,还是一位幼儿园小朋友,却能够独自祭拜自己爷爷。这样一份孝心,让人感动不已,也让人觉得他很优秀。孩子孝顺行为,又勾起了家人内心伤痛,也让人既欣慰又难过。

第二个看法:孝悌传承,也是家庭文化建设一部分

年幼孩子孝顺行为,值得我们肯定和表扬。能够对待自己爷爷这么孝顺,生活中也一定是孝顺父母好孩子。孩子能够有这样行为,同自己父母有很大关系。父母平日里孝顺长辈,在长辈离开后,时常前往祭拜,时间久了以后,孩子也学会了这种孝道,也会模仿父母,做出相同事情。

家庭生活中,我们在要求孩子学习文化知识同时,也应该将孝悌传承给孩子。让孩子明白孝顺重要性,将孝顺也作为家庭文化一种,重点建设和培养。

五岁孩子懂得孝顺自己爷爷,长大以后也会对父母无微不至照顾。这个家庭很优秀,他们培养的孩子也非常优秀。喜欢这样的孩子,也希望自己孩子,能够像这位孩子一样孝顺懂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093037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8
下一篇2023-11-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