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容镇的华容历史

华容镇的华容历史,第1张

“三江口周郎纵火,诸葛亮智算华容。”这周郎三江口“纵火”,烧得曹操败走华容道,发出了气冲云霄的三声“长笑”。这“三笑”激动人心,震撼历史;这“三笑”,笑出了罗贯中的情怀,笑出了魏武征鞭的风采。

然而,这《三国演义》罗贯中笔下的“华容”,竟是鄂州的华容。罗贯中笔下的三江口·、华容道、刘备樊口屯兵、樊口港、武昌一望之地、周瑜西山放火炮、水军依西山岸结营、西山蒋干盗书、西山庞统读书堂等等,都是鄂州的地名。而今又是旅游的胜地。这应是罗贯中对鄂州历史文化的贡献。我们应再做一篇发展旅游的大文章。

世人为争夺三国历史文化遗产,弄出了九个赤壁,四个华容,三个乌林。人们常说鄂州的华容与三国有关,或是因三国的故事而得名的。其实不然,它除了是明代罗贯中笔下的“文”华容之外, 却又有一番神奇的历史。据《武昌县志》记载:“华容寺在县西六十里华容市(熊市)。《武昌记》云:县西五十里有华容寺,旧名禅林寺。唐贞观众(公元620年左右)庵前有一树,书上有藤,每见一病鼠无毛,沿树而食,半月余,毛生。当时文皇(李世民)圣体不豫,僧惠光采取藤以进,曰‘百灵藤’。帝服之,疾俞。惠光求归,御扎建寺以处,名曰禅林(《舆地纪胜》)。”

《武昌县志》引《舆地纪胜》的史书食南宋人王象之主编的,公元1227年成书。书中引用了《武昌记》的史料,据《武昌县志》记载《武昌记》已卷亡,但是从其他史书引用的《武昌记》的部分史料看,有晋史荃的《武昌记》,隋佚名的《武昌记》,五代雷氏《武昌记》。上述《武昌记》关于禅林寺神奇的记载,应是唐代以后的五代雷氏《武昌记》。大意是说唐太宗李世民身体不豫,相传唐太宗身上长的是“背花”(一种毒疗),久治不愈。后下诏全国各地求医。此时华容这里(当时不叫华容),有一简易的庵堂,庵前有一颗树,树有藤,时有一直身上无毛的病鼠,每天沿树而食,半月后,病鼠生毛。细心的庵僧慧光,看到了这一奇特的情景,认为是一棵“神藤”,(其实是一种中药草)。是值唐太宗求医,慧僧摘取藤,名曰“百灵藤”献上,唐太宗服后,果然病好了。当慧光僧辞归是, 唐太宗皇帝李世民御赐建寺。可见华容寺前身的禅林寺,是皇帝御赐建的寺,这寺当然比原来的庵堂要大,当时寺的规模到底有多大并无记载。 那么华容寺又是怎样得名的呢?据邵遐龄的《武昌县志》记载:“华容寺开元二十五年建。世传武昌无楠木,一夕江水飘大筏至,因为殿。殿中有时石刻旧经及梁武陵王华容碑。元和中师重建,后毁于兵。明武元年普名重修,今名觉华寺。”

这段记载十分重要,是说华容寺在禅林寺的基础上与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建。其规模宏大,相传前后48栋相连,前庙称东狱庙,主庙叫觉华寺,长约一华里。这是华容寺历史上的盛大,也是华容的辉煌。

从以上史料中可见, 华容寺是因江中飘来的楠木大筏,武昌并不生长楠木,这楠木大筏是何处漂来的呢?不得而知。“楠木”是建寺殿柱的上等珍贵木料,僧人们认为这是天意,遂在原寺的基础上建寺,并以梁武陵王的华容寺碑,命名为华容寺。可见“华容”名字的出现,应是六朝萧梁时期,即公元530年左右。梁武陵王纪撰的华容寺碑,《武昌县志·金石》有载。六朝萧梁时期,距唐玄宗时期近200年,可见华容寺早在六朝萧梁时期就已存在。鄂州的华容是明代罗贯中的故事,那么远在公元530年的六朝萧梁时期的“华容”是因何而得名的呢?又是否与“三国”有关呢?赤壁战地遗址论战刚刚落下帷幕,赤壁战地,应是在江北,而恰恰黄州赤壁具备了上述条件。黄州人至今仍说古赤壁应是黄州赤壁,这鄂州的“华容”仍然给历史留下的悬念?从六朝到唐玄宗年间,华容寺的兴废及其演变踪迹,尚无可考。 据《武昌县》记载:“华容寺殿柱有倒书吉利二字,人相传以为天书。”这并非传说。《梅溪集》载有宋代王十朋《宿华容寺》诗:

晓发华容寺,云开鄂渚天。

秋声余晚稻,地矿辟官田。

草市鱼多骨,荒村店有烟。

记台书报我,已有济川船。

古刹何年有,传闻贞观初。

药痊明主疾,鼠福梵王庐。

帝赐裦嘉礼,神留吉利书。

残僧三四辈,朝暮自钟鱼。

诗中的“神留吉利书”真实地记录了华容寺殿柱有倒书“吉利”二字的史实。

王十朋的“古刹何年有,传闻贞观初。药痊明主疾,鼠福梵王庐。”的诗句中,又记载了禅林寺历史上的典故。

到了宋代,华容寺这里已逐步形成了集镇,并因华容寺而故名为华容镇。据武昌县志载:“华容镇在县六十里。(熊志案:《一统志》作五十里。)唐为禅林寺,宋置镇(《一统志》),今置驿。”同时这里又设有传递朝廷及州、府公文的递铺。据《寿昌乘·烽候》载:“递铺:军门铺、芦洲腰铺、芦洲正铺、马桥铺、梅城铺、华容铺、陆家铺、柘桥铺,右八铺各相距十里西入江夏县界。从这里又可以看到在南宋时期,华容这里有华容寺及官府设置的递铺。

到了明代,华容寺仍然是华容的象征,明代武昌县令李有朋在巡视华容时曾多次宿华容寺,并写了《宿华容寺》诗:

六十樊楚史,五度宿禅林。

僧识风尘面,佛怜冰蘖心。

风华俱梦枕,踪迹共鸣琴。

怪得钟声过,遣音无去寻。

“六年樊楚史,五度宿禅林。”可见这位武昌县令十分钟情于华容寺,又是一位厉精图治,勤政于民的好父母官。他“风华俱梦枕”的诗句,又给我留下了长长的感叹!

清代乾隆年间,华容寺这里已置驿(站),据《武昌县志》载录:“华容镇旧置铺(邵志),驿设官厅在华容街中。”这“驿”是驿道,即朝廷直通地方驿道上的驿站,同时又接待朝廷过往的官员。这条驿道经马桥直通江北的黄州。清代吴省钦为此特写了一首《华容驿》诗:

云梦宫何在,纷纷汉县名。

山川收鄂国,风月送邾城。

稻蟹轮场候,花凫唼淖声。

坡仙应笑我,底向阿瞒争。

“风月送邾城”,是说华容驿道直通江北的邾城(黄州);“坡仙应笑我,底向阿瞒争。”吴省钦又是说这条驿道上留下了宋代苏轼谪居黄州的史迹,及曹操败走华容道的故事。

据《湖北通志检存稿》载录:“华容镇以华容寺名,唐为禅林,宋置镇,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5)置驿。”

道了清代嘉庆年间,华容仍然设有邮传铺,据《嘉庆通志》云:“西(城西)—十五里至水口铺……二十里至梅城铺……一十五里至华容铺。”华容铺一直延道清代后期。

然而,这“文华容“却也是英雄用武的地方,明代末年以李自成为首的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崇祯十六年(公元1640年),农历五月二十五日,张献忠率领农民起义军进驻华容,并在华容葛店一带打败官兵。清代后期,公元1852年至1862年,太平军曾几度转战华容葛店,受到华容人民的热亲欢迎和支持。清代末年,湖北武汉爆发了推翻满清王朝的辛亥革命,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华容籍革命党人彭刘杨烈士街(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彭刘杨路。华容镇也以他的名字命名为楚藩路。这楚藩路为华容镇壮了几分行色,又添了几多的光彩。

岁月悠悠,华容悠悠。这树藤长出的“禅林”,这水上飘来的“华容”,这倒书吉利的“天书”,这扬鞭跃马的华容道,实在是是经典而又精彩,神奇而又惊奇!

人成各,今非昨。昔日水上飘来的“华容”,已是一个县级行政区。如今“禅林”难觅,“天书”难索;“百灵藤”的故乡正在打造“中国药谷”的辉煌,一座二十里葛华新城正在华容道上崛起!

2005年6月撰于樊口武昌鱼印刷厂办公室《樊口探古》写作室

此文曾刊登在《江南风》杂志上,收录于万其文先生所著《樊口探古集》一

结婚证在哪里办:证件

只要是符合条件的两个人,准备好必备的证件就可以结婚了。一般的情况下,人们需要携带个人的常住户口簿,还有一个居民身份证可以证明自己的身份就可以领取证件了。

结婚证在哪里办:条件

男女双方必须是在自愿的情况下进行结婚的,男方要年满22周岁,女方要年满20周岁,并且双方均没有配偶也不是直系血亲,这样的人就可以结婚了。

结婚证在哪里办:地点

一般情况下要求进行婚姻登记的男女双方,去一方户口所在地的民政局的结婚登记机关进行结婚登记,提出申请之后检查无误就可以进行登记了。

结婚证在哪里办:证明

去到婚姻登记机关,需要填写一份申请结婚登记声明书,这份结婚登记声明书中需要双方进行签字,并且按上手印,提交进行审核之后没有问题就准予登记了。

结婚证去哪领,盘点领取结婚证需要知道的事情!相信看完上述介绍的知识,大家也知道该如何去办理和领取自己的结婚证了,当然,领结婚证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那便是选好日子,这一点,就需要大家自己去解决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093495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8
下一篇2023-11-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