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很多明星的生活状态或者言行举止都很受到新闻的关注,随时都有可能陷入舆论或者热议的旋涡中。林志玲可能是很多人心目中的女神,而且她在娱乐圈中是少有的大龄女神,但是她凭借自己高超的情商和诱人的声线,征服了一大群宅男,更是在两岸三地圈粉无数,个人事业也是因此发展不错。
有着台湾第一美女称号的林志玲,外在条件肯定是非常完美的,每次参加一些活动会给颁奖礼的时候,总会让大家眼前一亮。但大家应该也都知道,女明星出现在镜头前,都会化着精致的妆容,再加上各种各样的美颜滤镜,所以就会显得很完美。
大家都说不明白,为什么志玲姐姐会嫁给他。甚至还有人提志玲姐姐感觉“不值”。其实这个娶了志玲姐姐的男人,远远比大家看起来更优秀。这个男人在组合中名叫AKIRA,本名叫做黑泽良平,是日本组合EXILE的舞者,同时还是所在事务所LDH旗下的舞蹈学校EXPG的董事。
我国有独立成文的婚姻法,但是很多国家都没有就婚姻制度制定单独的一部婚姻法,而是将婚姻置于亲属法之中。日本有体系化的民法典,其婚姻制度就规定在民法典亲属编之中。我国民法典正在审议之中,在不久的将来,婚姻法也会被民法典吸收,成为民法典的一编。届时,我们也不会再有单独的婚姻法。
最主要的还是她选择嫁给了一名日本人,着让很多网友都不能接受。纷纷在网络上对她进行谴责和质问。但是也有网友支持她的婚姻,因为婚姻是没有国界的。如果的确找到了属于她自己的幸福,我们作为旁人应该祝福她才是。
但是对于忠实粉丝来说,他们很难接受这个结果,曾经的缘分是多少人的期待,但现在也是各种心酸。不过对于林志玲的选择,大家还是给予祝福的,希望她往后能够幸福快乐。
欢迎大家互动评论
这样的云肩造型由八条,十六条数量不等的柳叶形式呈现放射状构成,象征着春色满园,生命常青。云肩也叫披肩,多以丝缎织锦制作,大多数云肩用四个云纹组成,叫四合如意式,还有柳叶式、荷花式等。
清代皇后凤袍
皇后常服样式,与满族贵妇服饰基本相似,圆领、大襟,衣领、衣袖及衣襟边缘,都饰有宽花边,只是图案有所不同。本图展示的服装纹样为凤穿牡丹。整件服装在鲜艳的蓝色缎地上,绣八只彩凤,彩凤中间,穿插数朵牡丹。牡丹的颜色处理得净穆而素雅,色彩变化惟妙,具有传统的山水画特点。与此相反,凤的颜色比较浓重,红绿对比度极为强烈,具有典型民族风格和时代特色
清代宫廷服饰氅衣
氅衣为清代的妇女服饰,氅衣与衬衣款式大同小异。衬衣为圆领、右衽、捻襟、直身、平袖、无开气的长衣。氅衣则左右开衩开至腋下,开衩的顶端必饰有云头,且氅衣的纹样也更加华丽,边饰的镶滚更为讲究。纹样品种繁多,并有各自的含义。大约在咸丰、同治期间,京城贵族妇女衣饰镶滚花边的道数越来越多,有“十八镶”之称。这种装饰风尚,一直到民国期间仍继续流行
清代女装
清代女装,汉、满族发展情况不一。汉族妇女在康熙 、雍正时期还保留明代款式,时兴小袖衣和长裙;乾隆以后,衣服渐肥渐短,袖口日宽,再加云肩,花样翻新无可底止;到晚清时都市妇女已去裙着裤,衣上镶花边、滚牙子,一衣之贵大都花在这上面。满族妇女着“旗装”,梳旗髻(俗称两把头),穿“花盆底”旗鞋。至于后世流传的所谓旗袍 ,长期主要用于宫廷和王室。清代后期,旗袍也为汉族中的贵妇所仿用。
旗袍或短装有琵琶襟、大襟和对襟等几种不同形式。与其相配的裙或裤,以满地印花、绣花和裥等工艺手段作装饰。襟边、领边和袖边均以镶、滚、绣等为饰,史书记载"……镶滚之费更甚,有所谓白旗边,金白鬼子栏干、牡丹带、盘金满绣等各色,一衫一裙……镶滚之弗加倍,衣身居十之六,镶条居十之四,衣只有六分绫绸,新时离奇,变色以后很难拆改。又有将羊皮做袄反穿,皮上亦 加镶滚,更有排须云肩,冬夏各衣,均可加工"。清初满族妇女与男人的装扮相差不多,不同之处只是穿耳梳髻,未嫁女垂辫。满女不缠足不着裙,衣外坎肩与衫齐平,长衫之内有小衣,相当于汉女的肚兜,衣外之衣又称“乌龙”。 旗装在清代,除具有上述共同特点外,不同时期的组合特征仍比较鲜明。
康熙年间:贵族妇女流行一种身着黑领金色团花纹或片金花纹的褐色袍,外加浅绿色镶黑边并有金绣纹饰的大褂。襟前有佩饰,头上梳大髻,也有包头巾样式。侍女是着黑领绿袍,金纽扣,头上饰翠花,并有珠珰垂肩。
乾隆年间:妇女着镶粉色边饰的浅**衫,外着黑色大云头背心。裙边或裤腿镶有黑色绣花栏干,足着红色弓鞋。也有着朱衣,袖边镶白缎阔栏干,足着红色绣花鞋。也有的着镶有黑边饰的无领宝蓝色衣者,襟前挂香牌一串,纽扣上挂时辰表、牙签、香串等小物件。也有的在衣服外面结桔**带子,垂在腰胯两侧与衫齐,带子的端头有绣纹。也有的着白纱汗衫,黑裤红腰带、红肚兜,鞋后跟有提舌。
嘉庆、道光年间:女子多着低领蓝衣紫裙,裙子镜面和底边均镶黑色绣花栏干,袖口镶白底全彩绣牡丹阔边。也有的袖口和衣服裙子镶阔栏干,裙带垂至膝下,肩有镶滚云肩。也有的着团花绿衣浅红色裙,裙的镜面上绣少许折枝花数朵,披云肩垂流苏。
同治年间:流行蓝缎地镶阔边的绸裤带,带宽一丈或数丈,带端有绣纹。无论着裙着裤均有系带的习俗。腰带系后垂至膝下为尚。
光绪中期:妇女衣裙渐短,袖子渐宽,带长过膝露出约一尺有余,走动时随风飘摆,也有将流苏缝于带端,摆动时呈现异样效果。服色以选用湖蓝、桃红为多,也有宝石蓝和大红等色。
光绪末年:妇女的衣服身长过膝,采用大镶滚装饰,裙上有时加十六至二十条飘带,每条带尾系上银铃,步行时有响声,甚为风趣。衣襟前挂有金或银制的装饰物,如耳挖子、牙剔子、小毛镊子等。有的还挂有梅檀一类的装有香料的小香囊。也有的系着内装香脂粉的绸缎或缂丝制成的小镜袋。与此同时,上海流行一种新装,这种新装不但在袖边,也在臂肘上饰以镶滚,衣服较前窄且长,裤子也相应地窄了一些。并配以三至四对手镯。如此新装,确实将妇女们的形象装扮得更 加清秀和娴静。这种在原有基础上稍加变化的新形式,在当时就是时髦的新潮装。
清末流行衣袖里面装假袖口,少时一、二幅,多时二、三幅。这种装束,一则为了显示身份和富有;二则为加强旗装封闭形式的风格特色。假袖口不但用料考究,装饰布局也追求与旗袍相同,由此整体服饰更增加了华丽的效果,也加强了装饰的层次感。假袖口一层层连接起来,显现出窄袖的修长感觉。
宣统至民国初年:这个时期妇女的衫裤比光绪末年更窄小,衣领却增高,甚至可以掩住面颊,如同马鞍形状。这个时期的镶滚装饰较前简单得多,但襟前仍然系挂装饰物。
清代女子服装,有公服、礼服和常服。公服是自皇后至七品命妇规定的服制;礼服在民间指的是吉服或丧服。婚丧嫁娶及寿日的衣服,宫廷中是按命妇的品级规定的;常服形式多,变化服用也自由得多。
女装常服
从《大清会典》和《大清通礼》的记载中得知,妇女日常用衣有严格规定,并受法律限制。当然由于它不受品级约束,因此相比之下服式种类较多。服用也随意得多。只是对奴仆、优伶、皂隶限制不得使用丝、绢、纱、绫、缎、紬和罗等档次较高的原料制衣,也不得使用细皮、细毛和石青色原料制衣,不得随便使用珠、翠、金、银、宝石等贵重的装饰品,只能使用葛布、梭布、毛褐、茧紬、貉皮和羊皮等较粗质地的低级原料。在当时如出现“时式装”,则首先在贵族中间服用,在帝制统治时期,人们的衣妆不轻易改变,至于“奇装异服”就更不允许存在了。
明代较多使用的纽扣,主要用在礼服上,常服很少使用,明末时才有所普及。满人入关后开始普遍使用纽扣,成为制衣的必备之物。民间用纽扣是受八旗兵的甲衣影响,同时也受到国外商品输入的影响,因此逐渐在衣服的领边和襟边普遍使用。明代以前衣领大多是交领、对领和圆领、自清代旗装用纽扣以后,衣领的形状开始发生明显的变化。出现了清代以前从未有过的立领、襟边不外露,内衫也与前不同,大镶大滚的工艺边饰更是不一般,因而对裁剪缝纫技术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古代服装十分崇尚“官样”和“内家样”,一般出新样都首先来自这些式样。乾隆以后,由于通商口岸开始有了商品的交流,使得新材料新花样慢慢出现,两广和苏杭一带成为"时式新装"的发源地;道光之后花样愈出愈新,但是新时兴的服装式样虽多,却只能在贵族之间流行,平民不能随意模仿。
自乾隆、嘉庆以后,不少旗女仿效汉服,在原来窄长的衣衫外面加上宽大袖子的马褂,或加宽衫袍的衣袖,并学缠足等陋习,引起仁宗和宣宗动怒,连续下谕禁止,并申明满洲八旗、蒙古、汉军督统、副督统随时详查。违者治罪,一并严惩绝不宽大。
女装礼服
分吉服和丧服两类。宫廷中的吉服有如下规定:皇太后、皇后、皇贵妃和贵妃的吉服冠采用熏貂并缀朱纬(一种图案);龙褂色为石青有绣文;龙袍色用明黄,皇子福晋、亲王福晋的吉服冠用熏貂,顶用红宝石。皇子福晋的吉服褂色用石青有绣文;皇子福晋蟒袍用香色,通绣九蟒五爪;文武官一品至九品的夫人所着补服随夫品级,补子的形制为方,清末品官的命妇有用圆形补底。一品文官绣鹤;二品绣锦鸡;三品绣孔雀;四品绣雁;五品绣白鹇;六品绣鹭鸶;七品绣鸡?;八品绣鹌鹑;九品及未入流的绣练鹊。武官一品绣麒麟;二品绣狮子;三品绣豹;四品绣虎;五品绣熊;六、七品绣彪;八品绣犀牛;九品绣海马。无品级的夫人用天青色大褂。不用补子,红裙,衣袖口边镶绣可随意。而妾只能用粉红色和淡蓝色。清代命妇的凤冠(又名"珠冠",因冠上以珠为主要装饰),霞帔、蟒袄没有规定。总之,清朝命妇的各种品级均以绣蟒为装饰。这一点与明代有些不同,明代命妇大衫不绣蟒,而只绣雉(瞿)、孔雀、鸳鸯和练鹊。
女装丧服
自古以来,丧服也被列为礼服之类。丧服可分两部分:一种是后辈人为长者预制的"寿衣";一种是在丧礼上人们的着装。官者服用"寿衣"是按品级穿戴,平民妇女则用元青或蓝色大褂。
出席葬礼者要按照月份分别服生麻布、熟麻布、粗白布、细白布、麻冠、麻履、草履、素履等丧服。在着丧服期间女人不得戴有色鲜花,不可涂抹脂粉,也不得穿丝绸衣服,不得使用鲜艳色彩,只准采用白、灰、黑、蓝几色。这些是丧礼的一般规定,根据地区习惯还另有不同。南方比较遵守古礼,比如女人用粗衣时边缘不缝,腰下系麻裙,头上用一条麻布缝缀一侧,呈风帽形状,戴帽后布的两端一边长一边稍短;北方则将白布纽结包在头上,在不缀边线的粗衣下面用白布包鞋,留有鞋跟,父辈留黑色跟,祖辈留红鞋跟。
女装公服
是宫廷中上至皇太后,下至皇贵妃的正式官样服装。其朝服朝褂的具体规定和配套的各种珠宝饰物在《大清会典》图卷中和《大清通礼》卷中都有记载,下面简要介绍一二。
皇太后和皇后的冬朝冠为熏貂。上缀朱纬,顶三层。饰有珍珠、金凤、宝石、珊珊等饰物,冠后有护领,垂明黄带;夏朝冠为青绒。
皇太后和皇后的金约(用金做成的饰物),上缀青金石、绿松石、珍珠、珊珊等为垂褂物。 皇太后和皇后的耳饰左右各三,由金龙衔一等珠:皇贵妃和贵妃的耳饰,宫中贵人耳朵扎有三个孔,配戴三副耳坠。 皇太后、皇后、皇贵妃的朝褂,用石青色片金缘,以立龙、正龙和万福万寿为绣衣图案。领后垂明黄绦,饰以珠宝;也有以正龙、行龙或立龙和八宝平水为图案绣文。
皇太后和皇后、皇贵妃的冬朝袍用明**、披领和袖均用石青,肩的上下均加缘,并有金龙、行龙、正龙以及八宝平水等图案绣文。
皇太后和皇后的领约,以缕金铸之,以珍珠、绿松石、珊珊为饰。皇太后和皇后着朝服时胸前挂有三盘朝珠。着吉服挂一盘朝珠,均为珍珠和珊珊等高档饰物;皇贵妃、贵妃和妃的朝珠,是用密珀为饰。这种朝珠共计一百零八颗,分四部分,以三颗大珠间隔,每个部分二十七颗。
皇太后、皇后和皇贵妃配有绿色采,绦用明**,绣文为五谷丰登。
皇太后、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和嫔的冬朝裙,用片金加海龙缘,红织金寿字缎和石青行龙庄缎;夏朝裙用缎纱,图案与冬裙相同。
民国是一个璀璨的时代,新旧思想的碰撞, 时尚 与传统在这里交织,“西风东渐”改变了固有的东西,在破与立之中,生活习惯与方式也正在悄悄的发生着变化。
社会 的变革就像微风吹皱了一池春水,在人们的生活里荡起了一圈圈的涟漪。文化、思想、服饰、妆容,甚至是传统的婚礼,都接受着一场文明的洗礼。
民国的婚礼也正在中西合璧的趋势下,变得更加开明,婚礼的服装也从传统的凤冠霞帔,演变成旗袍、婚纱等融合了近代 时尚 元素的服装。
清代的婚礼服装大体还是延续了明朝的旧制,基本还是凤冠霞帔的模式,但是也有了一些不同的地方,就是融合了满族的一些习俗。
在清末民初之时,女子出嫁的重要头饰,还是凤冠,当然这个凤冠不是指的皇后专有标志,这个是新娘所佩戴的,彰显身份的婚礼必备品。凤冠通体都是耀眼的红色,这也象征了婚礼的吉祥。
凤冠的上半部分缀以红花、流苏、珠串等,显得富丽堂皇,人生的大事,一般的家庭都不会忽略这个大问题,在凤冠的打造上,也会花很多心思,他们会请专门的匠人去制作打理。
凤冠之上会团簇很多红色绒花,周围点饰小珍珠,只有绒花中间会出现大颗粒的珍珠,这也是凤冠的点睛之笔,珍珠的大小也是身份的象征,凤冠除了凤凰为主要装饰外,还有蝴蝶、花朵等等细小的装饰。
有了凤冠,云肩也是不能少的,云肩这种饰品出现得比较早,在隋朝就开始有了它的踪迹,汉代时开始被人们所接受,到宋朝时,云肩已经被普罗大众所接纳,“ 飞入寻常百姓家 。”明清时,云肩已经成为了一种 时尚 ,上至宫廷贵妇,下至平民女子,都把云肩当做一件常用装饰品。
十字交叉形状是云肩的基础款式,普遍流行,四合四如意云头的形制是云肩的标配,喻义为四平安稳,祥和如意,这是一种美好愿望与服饰的契合。当然服饰也不会全是千篇一律的样子,在十字交叉为主流款式下,形制也有所变化,审美的不同与发展,使云肩又有了 一字形、放射形 两类,这是根据人的审美喜好来定制的。
在婚礼这种人生大事上,云肩的款式更加雍容,采用了大云肩担当婚礼大事,大云肩的对角线长度达到了25米,工艺精湛,有着古典文化的独特优雅,云肩的款式,正好与中国古代的文化相契合,“天人合一”、“自然和谐”的喻义,使得云肩的款式更加符合传统意义的审美。
清末的传统婚礼服装还是遵循了传统的服饰审美,女性多以宽袍大袖,下着马面裙为主,而男性的婚服还是以长袍马褂,头戴礼帽为主。
到了清朝后期,接近末世之时,婚礼服装就开始从繁复的工艺里解脱出来,由于人民生活的动荡不安,婚礼的服饰也开始有了很多的变化,女性的婚服从宽袍大袖逐渐发展成为窄袖,当然也有少数富贵人家,还是保留着宽袍大袖的传统礼制。
当清代开始慢慢走向衰亡之时,“西风东渐”的思潮开始渐渐的产生,留洋派也从西方国家学习到很多新的事物,在他们决定变革之时,开始从行为、服饰、思想等等做为切口,与传统的文化,产生了碰撞的火花。
在中国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下,女性的服装往往并不能展示她的曲线以及柔美。
直到1926年,第一批改良旗袍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里,人们惊奇的发现,女性穿上这样的服装,其柔美的特性被展示得淋漓尽致,于是一大批思想进步的女性,纷纷穿上经过改良的旗袍走上街头,成为一道时代的亮丽风景。
随后改良旗袍也成为了婚礼的一个“常客”,特别是像上海这样的 时尚 之都,女性对于摩登装扮的敏感嗅觉,使得旗袍成为了一种惯常的装束,民间的婚礼也渐渐的接受以旗袍为礼服。但是这仅仅是局限于城市的接受,对于广大的农村来说,改良旗袍并没有普及下去,一是因为确实不适合劳动生产,二是接受度也远远没有达到全方面覆盖。
直到1927年,一场“ 文明婚礼” 炸开了传统的坚冰,宋美龄将新式文明婚礼作为范例召告天下,婚纱与新式礼服开始有了雏形。
1929年南京政府颁布《服制条例》,此时,旗袍登上了 历史 舞台,此条制让女性礼服的清单里多了旗袍这种款式,打破了清代以来,女性礼服上衣下裙的单一模式,让旗袍在礼服中大放异彩,旗袍也正式成为女性的“国服”。
民国“ 文明婚礼 ”的倡议,使旗袍走进了礼服的殿堂,作为新思想、新文明的产物,它承担着更重要的意义,是一场女性的自我觉醒,更是新思想的深远影响。而男性在“ 文明婚礼 ”的影响下,礼服的选择上,也有了更加自由的空间,他们可以穿上长袍,也可以穿上西装。
当然这是一场中西方文化的融合,在互相的碰撞中,总会产生一些错乱,比如胡适与江冬秀的婚礼,就足见当时婚礼在新旧之间的摇摆,新郎胡适身穿西装,外套礼服,新娘江冬秀穿黑色绸缎衣服,先由宾客致辞,后由新郎致答谢词,屋里悬挂着贺联,萦绕着留声机播放的音乐。
这一场新旧婚礼的上演,也让大家管中窥豹,虽然旗袍已经做为了“国服”,但是在城乡差异性与接受性来说,并没有普及到广大的农村。
不论是新式婚礼制度,还是礼服的改变,上海、广州、武汉等等通商城市,都走在时代的最前沿,成为改革的先驱者,而边远山区或者农村还是坚守着传统的婚姻礼制,宽袍大袖的婚礼服装依然存在。旗袍这种新兴产物不可能被接受,一是不利于生产生活,二是旗袍的高开叉,是不会被传统思想所接纳的。
当然,时代在不断进步,旗袍终究还是在婚礼中大放异彩,在时代的影像里留下它的灼灼其华。
1927年的12月1日,宋美龄女士的大婚现场,就是民国婚纱的开端。
宋美龄女士穿着圣洁的婚纱,手捧康乃馨,笑靥如花,蒋先生穿黑色燕尾服,内着白色衬衫,条纹西裤,银色领带。这场豪华的婚礼,把人们从摇曳不定的新旧碰撞里解脱出来,完美的诠释了新式婚礼的礼服版本。
从服饰、款式、颜色上都打破了原有的红色为天下的局面,圣洁的白色从此登上了婚礼的大雅之堂,从排斥到融合,婚纱成为了接受西方文化的标志之一。
1935年的2月7日,一场空前绝后的集体婚礼,在上海紧锣密鼓的筹划着,上海市 社会 局在各大公报发表了倡议书,“ 简单、经济、庄严 ”的文明婚礼被提上日程。
同年的4月3日,上海 社会 局出面举办了集体婚礼,当时有60对新人报名参加,最后确定下来57对参加这次集体婚礼。下午第一届新生活集体婚礼隆重开幕,这次婚礼可以说是异常热闹,为了维持现场,出动了大批警察维护秩序。
这次集体婚礼的服装是统一配置,全都是亚美织绸厂为这次婚礼特别制作的,新娘统一的长裙曳地,头戴圣洁的婚纱,胸前是参加活动的章证以及扎花,她们手捧鲜花,个个笑容灿烂,而新郎则是统一的蓝袍黑马褂。
整个婚礼庄严、简单,自上海开启了集体婚礼的先河后,各地也开始纷纷效仿,婚纱也成为新式婚礼的首选礼服。
《申报》也曾登载过新人穿着白色婚纱举行婚礼的新闻,新娘依然是一袭白色婚纱,而新郎还是长袍马褂,这种新旧交替的碰撞,是时代的过渡,是文明的变迁,也是传统与 时尚 的兼容并包,在长袍马褂与白色婚纱的奇妙组合中,一场文明的对话,开启了传递与接受的新局面。
文明婚礼,不但使得婚礼形式更加浪漫,也更加西式化,婚纱的款式也多种多样,有长袖、短袖、无袖等款式,婚纱可以长至脚踝,也可以结合旗袍与婚纱的款式,形成一种新的样式,新娘的白手套也可以量身定做,根据衣袖长度搭配出不同的长短。而男士的礼服多半是黑色燕尾服,一股浓浓的绅士风度,穿越空间,扑面而来。
但是从中国的传统观念来看,婚纱的白色是登不得婚礼的大堂的,白色只在丧事中出现,如果出现在婚礼现场,就是一种对婚礼的蔑视,或者是挑战了传统思维。
虽然接受了婚纱的样式,但是颜色上,又让人难以完全融合,《礼记》记载:“ 素服以送终也 ”。就是说,白色是出现在丧事里的,民间的传统习俗是强大的,如果身穿白衣举行婚礼,会被认为是不吉祥的,这种千百年传承下来的习俗想改变也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在很多地方,人们还是不会接受以纯白的婚纱作为礼服,只有特别新潮的人士,才会穿上婚纱完成人生大事。
在民国时,上海、广东、武汉等等地方由于通商口岸的方便,也更加容易吸收到西方的先进思潮,男人或者女人都受到过良好的教育,甚至有很多“留洋”人士,他们都是接受新思想的革新派,所以婚纱,西装在他们眼里就是婚礼的标配,这些人接受起来更加的容易。
而内陆以及乡镇地区婚礼的服装变化并不太大,甚至很多地方还是清代的传统,不容易接受白色的婚纱作为婚礼的吉服,在传统观念里,还是认为大红色是为吉祥,也不能接受婚纱的款式,旗袍的高开叉,这与教育以及地域有很大的关系。
东西方在婚礼颜色的冲突上,有些矛盾是不可调和的,杨绛先生在《将饮茶》中就提到过这样矛盾,“ 一九三五年夏天我结婚,三姑母来吃喜酒,穿了一身白夏布的衣裙和白皮鞋。贺客诧怪,以为她披麻戴孝来了。我倒认为她不过是一般所谓‘怪僻’。”
杨绛先生的三姑母,就是杨荫榆女士,她受过西方的教育,在当时应该是有着新兴思想的新女性,所以她穿着白色衣服,白色皮鞋来参加婚礼,对她自己来说,并没有什么不妥当,但是在场的贺客却认为她这样不合乎规矩。
民国是一个神奇的时代,是新旧思想交替,传统与 时尚 相互碰撞的时代,婚纱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在通商繁荣之地,作为了当时开明人士的首选礼服,也为后来的婚礼服装奠定了基础,特别是现代 社会 ,全球 科技 共享,思想共存的时代,婚纱更是在现代舞台上大放异彩。
20世纪的30年代,是各种思想大混合的时代,传统的观念与西方的开放,形成对峙的阵营,在中国人传统的观念里,也还不能完全接受白色做为婚礼的主角,但是如果又不喜欢艳丽的大红色,怎么办?
于是在这种思想的碰撞下,粉色旗袍应运而生,在30年代的礼服舞台上它绽放着另类的光彩,传统的大红色已经被认为是守旧的思想,粉色开始坐上了 历史 的马车。
传统的婚礼中大红的颜色是吉祥如意的象征,更是一种对于新人的祝福之色,鲜少有淡雅的颜色出现在婚礼之中,而淡粉色的出现,打破了红色的艳俗,白色的寡淡,使得新思想与传统的对话,更加和谐委婉了一些。
30年代的很多上色照片,以及月份牌女郎,都分别出现了以粉色为主的颜色,粉色的旗袍也好,婚纱也罢,都把民国的风情传递给了 历史 ,使得如今的人们依然可以看到那一丝浪漫,在岁月里沉淀。
西式婚礼崇尚白色的圣洁,认为只有白色才能表达爱情的唯一,主张穿着白色的衣裙礼服,而在中国的传统意识里,白色是不能登上婚姻的殿堂的,因为白色代表了悲伤与丧葬,认为这是不祥的颜色,甚至在平常的服装当中,都很少见白色的身影,除非有重孝在身。
中国传统的婚礼是重视红色的,红色的礼服,红色的盖头,红色的鞋子,婚礼的主要色调都是以红色为主。
粉色旗袍的出现,把这两种颜色都进行了一次整合,粉色的礼服淡雅清爽,绣花也格外精美,摒弃了大红的耀眼,也没有大红色绣花的张扬,粉色旗袍多以小花为点缀,使得新娘更加清丽可人。
30年代的旧上海,是 时尚 的发源地,那十里洋场的繁华自是不必赘述,像这种代表了时髦与摩登的服装,必然会在这里生根发芽,直到璀璨夺目,零星小花与淡粉色旗袍相得益彰,配上一冠一纱,新人再手捧鲜花,璧人并立,便是当时的时髦标准了。
粉色旗袍上的小花与底色对比强烈,凹显出旗袍的亮丽,同时又不抢掉小花的风采,这种粉色旗袍的好处是清新淡雅,和谐平衡。
当然粉色旗袍也不能一统民国婚礼的江山,**旗袍也在 历史 舞台上绽放了光彩,**在封建王朝存在之时,是老百姓的禁用之色,可是当时光流淌到了民国时,**的禁忌被打开了,“飞入寻常百姓家”,**作为一种明快的颜色,很快受到了时髦女性的热爱,但是**依然没有成为当时的主流颜色,就像白色一样,“有人欢喜有人忧。”
在婚礼中,头饰是一个重头戏,在古代的意识里,头饰是一种身份、礼仪的象征。
同现代的头饰不同,民国的婚礼头饰,伴随着女性的服装变化而变化,经历着旗袍、婚纱的进步与衰退。民国的婚礼头饰主要有以下几种。
1、花冠披巾
这种花冠与披巾相结合的头饰,出现在20世纪的中后期,直到30年代的初期。
一冠一巾是这种头饰的标准形制,早期的花冠色彩淡雅,下垂白色纱巾,像下凡的神女,传统的味道依然很浓,与新郎的西装革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到了后期,时髦人士的头巾就进步了很多,少了繁复的花冠,也没有长及地面的白色纱巾,婚礼旗袍在白色头饰的映衬下若隐若现,显得相得益彰,虽然还是和新郎的西装革履有所差距,可是整个造型已经清爽淡雅了许多。
2、戏装头饰
戏装头饰,顾名思义,是从传统的戏剧中过渡而来的,当然不能全盘模仿。
戏装头饰被运用到婚礼当中,已经减少了很多繁杂的装饰,有的结合到花冠上,有的结合到罩纱上,这没有固定的模式,主要看主人的喜好。
3、西式头纱
做为西式代表的头纱,多以白色为主,而与西式头纱最相得益彰的还是婚纱,和旗袍搭配终究还是有些不伦不类。
多年后,民国的烟尘已经消失在 历史 长河之中,新娘的华服已经褪去颜色,头上的花冠已经沾染尘埃,但是那一抹民国的风情还在风中摇曳,那些照片上身穿婚礼盛装的新人已经不在,可是从他们留下的岁月痕迹中,我们看到了新旧思想的碰撞,传统与 时尚 的对话,民国的礼服,就是一场穿越 历史 的华服盛宴,人们在 历史 的胶片中,寻求蛛丝马迹,窥探那些远去的秘密。
男方盖房,女方陪嫁妆
发嫁·迎娶仪式
一、去女家迎亲
婚期的前一天上午,男方雇请的傧相带领吹鼓手、花轿仪仗(轿夫8一l6人,另有一名喊号的轿头),一路吹吹打打,到女家迎亲。进门之后,女家要赏钱管饭。这就是婚礼中的“整日子”。此时,新娘就梳妆打扮,由长辈或同辈女性陪同,带着红纸、红毡、祭品,乘坐花轿,在吹鼓手奏起的曲乐声,到坟上祭祖。女家要再次赏钱。
如果男女两家路程较近,花轿、吹鼓于下午返回,第一天吉时再去接新娘。如果路程较远,花轿、吹鼓手要住下,晚饭后要张灯演奏。
二、嘱闺女、填柜子
吉期的前天晚上,婶子、大娘、姑嫂、姐妹都来帮蓿,“填柜子”,即把嫁妆、火烧、压柜钱等装入箱柜。压柜钱装在一个红漆木匣里。这是娘家给闺女的私房钱。箱柜的四角还要放上一些钱,以备闺女零用。等众人离去后,母亲单独嘱咐女儿过门之后孝敬公婆、体贴丈夫、团结妯娌、善待下人。这叫作“嘱闺女”。实际上就是母女话别。
三、新娘上轿
吉日一大早,新娘便梳妆打扮。身着红袄(夏天也要穿)、红裤、红裙,肩披霞帔(俗称云肩),腰扎红带,头戴凤冠,脚穿绣鞋,外包红布。从上妆开始,吹鼓手们反复吹奏《催妆曲》,女家第三次赏钱。上轿时辰一到,新娘蒙上“蒙头红”(一块如方巾大小的红布),坐上太师椅,由迎亲的人抬到轿前,一对女家人把新娘扶下椅子,脚踩红毡,倒退着走入轿中。随后放下轿帘,花轿起动。一对大红纱灯头前照路,依次是仪仗锣鼓,送客(一般是新娘的舅舅和叔叔)骑马与花
轿同行;一对押轿的小辈手扶轿杆(一般送一程即回),一路上浩浩荡荡,锣鼓喧天,笙乐齐鸣。个别富有人家,还给闺女雇上两个丫头,同样得涂脂抹粉,红褂、红裤,列轿两旁随行。这两个丫头一般是短期雇用,给新娘伺候几个月就回去。
四、过门
花轿抬到男家大门口,按卜定的方向落在预先铺好的红毡(或红席)上。男家马上给新娘支付“落轿礼” (一定数目的的钱),如果这次支付得多,到拜天地、进洞房、敬酒、送客时就不再支了。吹鼓手立即吹奏《拜堂曲》慢板。两位嫁客(预先卜定好属相的青年女性)搀扶新娘,领着一对端传盘的人(年轻的男性)来到到轿门口,由嫁客掀起轿帘,将传盘里的两小碗栗子、红枣装进新娘的两只袖子内。但要各留下一对压碗。新娘把亲手给新郎做的一双过门鞋及一身礼服交给嫁客,嫁客叫端传盘的端着,一同回到新房。这时,新郎故意不马上出新房,让新娘闷坐在轿里等待.说是考验新娘的耐心,俗称“蹲性”。一直等到新郎穿上过门鞋和礼服(“回门时仍穿这一身,以示对新娘满意),披上一丈二尺长的彩绸,随傧相与嫁客穿庭过院,走出大门。两个端传盘的紧跟其后。一个传盘里放着一个缠有黄丝的篁子(表示一生不缺吃穿),一个装有枣、栗子,上蒙红纸的小升,一杆戥子称(表示人财两旺)。另一个传盘里放着一对包有红纸的粘糕。到了轿门口,先把粘糕连同传盘放到轿门边的红毡上,新郎在傧相陪同下,
向新娘三鞠躬,表示请新娘进门。两个嫁客把新娘扶下轿来,双脚迈过粘糕(示步步登高)。端传盘的立即把粘糕端回新房,放到床前的凳子中间。嫁客把新郎所披彩绸的一端用簦子压在另一个传盘上。两个嫁客一左一右扶着新娘,三人共同托定传盘,由新郎导路,脚踏红毡,缓步向前。经过大门口时,新郎、新娘要一步跨过放在门槛上的马鞍子(意为一步升天),进入大门。这就是“过门”。此刻,鞭炮齐鸣,鼓乐阵阵,人声鼎沸,毒片热闹、祥和景象。 .
然后,由新郎本家属龙、属虎的两名年轻人搭上梯子,把一对用红纸包裹的砖块放到大门的前檐上,并插上两双拴有栗子、枣、铜钱的红筷子,名目“龙托虎递”,表示镇邪、吉祥。
三岔、悦庄等乡镇还要在大门两旁各摆上一个“火盆”(瓦盆里装有正在燃烧的木炭火),等新娘过门后撤去。“火盆”寓意是以后的日子红红火火。
五、拜天地
在新郎的牵引和嫁客的搀扶下,新娘来到院中摆好的罩有红色桌衣的香案前,一对新人女右男左面对北边坐着的公婆站定(按照我国旧的礼仪,右为上位,左为下位,女人一生仅这一次居于男人之上),傧相高喊:“一拜天地,二拜爹娘,夫妻对拜,共入洞房。”新郎新娘随着喊声,依次行礼。
拜天地的整个过程中,吹鼓手起劲地吹奏,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20世纪50年代末期,东里、西里一带还时兴拜完天地后,新郎给新娘戴戒指,新娘给新郎拴荷包,表示互敬互爱。
六、入洞房
1.揭蒙头红、坐床。新娘进入洞房先坐在椅j子上,新郎用裹着红纸的擀面杖把新娘的“蒙头红”挑下来,通过嫁客递给新娘的婆母,由婆母揣在怀里,意思是“早抱孙子”,也有的说是表示“娘俩一条心”。接着,新郎先在床上来同走三趟,名日“踩床”,说是踩踩新娘的脾气,以后好夫唱妇随。然后新娘迈过床前踏凳上的粘糕,这对粘糕由嫁客压到枕头下面。登床,撒出袖中的枣和栗子(让闹房的人任意抢食)。然后,按卜定的方位赫腿端端正正坐好,谓之“坐床”。坐床直持续到当天的深夜,不能大小便,不能下床。所以新娘在结婚前三天就得缩食,仅吃点蛋黄之类的食物,吉期的头天晚上就不敢再饮水。第二日仍要坐上一天,三餐茶饭有人送,有人陪。
2、换饭。新娘坐到床上之后,由专人用传盘端来两壶酒、两小碟咸菜,两个嫁客分别给一对新人敬上一盅酒,再夹两筷子咸菜喂到新人嘴里。
接着又端来两小碗宽心面(手工擀的切得很宽的面条儿),第三趟端来两小碗糕,第四趟端来两小碗豆腐,都是象征性地夹一点喂给新人。这就是“换饭”。余下的东两端出新房被看热闹的人抢食,说是吃后能免病去灾。新娘的午饭是面条,晚饭是馒头,都是在床上吃,也有人陪侍。
换饭以后,左邻右舍掉了乳牙好长时间还未长出新牙的小孩儿,往往由大人领进新房让新娘子用手摸摸牙床,据说新人的手吉利,摸摸之后新牙很快就会长出来。
3、填枕头。在欢快的乐曲声中,嫁客开始帮着往枕套里象征性地填把麦穰,还要放进栗子和钱。两个嫁客一边填一一边大声吟诵: “一把栗子一把钱,火的领着小的玩”、“一把金,一把银,一辈子有个聚宝盆”“一把米,一把面,一辈子不愁吃和穿……”引得新房外的人嘻嘻哈哈,新人也臊得面红耳赤。这时新郎就快步离开新房。嫁客再续填几把,放到床的两头,等婚后由新娘填足,缝好。
4、闹媳妇。闹媳妇又叫“抢栗子枣”。新郎出了洞房,门外的男男女女便一窝蜂地涌进去,无所顾忌地摸抢被褥下的栗子、枣、花生,甚至故意推拉新娘。在一阵嬉戏过后,小姑、嫂子把闹新娘的人撵出去。如果婚期是在炎热季节,这时新娘可以由姑嫂帮助换下身上的红袄、红裤。
吹鼓于们也就可以稍事休息,喝水,吃饭。到此为止,他们已经连续吹奏一个多小时了。
七、宴请
l、候人客。新娘下轿的同时,男家的两个陪客(一般是新郎的叔叔大爷)就寒喧客气着接过两个送客(当地称之为大客,一般是新娘的大伯、舅舅)手拎的一对包袱(一个包有一对未填的大枕头、宽心面,一个包着新郎的一双鞋、一身衣服),把他们迎进客厅,在一、二席位上坐定。两个陪客分列两旁,依次是其他作陪的亲朋。这一桌席必须是八个人,而且也是这场婚礼所有婚宴中的最高规格,因此男家非常重视。酒肴一般是十二大碗,有的乡镇兴两道饭,先后上到六个菜后,上第一次饭——水饺;再上六个菜后,吃第一次饭——馒头。上菜的顺序是头鸡、二鱼、三合菜、四喜丸子、六扣肉、八是八宝饭,其他菜肴可以随便上。陪客必须热情让菜,频频劝酒。整个酒宴间,男家要四次临席敬酒。第一次是上好四喜丸子之后,新郎和兄弟们敬酒。第二次是上到第六个菜后新郎的父辈敬,第三次是上完第八个菜后新郎的祖辈敬,第四次是上全了菜后由厨师敬。每次敬酒,客人们都是起立相迎,吹鼓手在门外吹奏《斗鹌鹑曲》。
家族不大,人丁不甚兴旺,经济条件一般的人家,仅由新郎辈及父辈敬两次酒。(鲁村、大张庄等西部乡镇的喜宴为两道饭)。
席宴结束,大客与新娘的公婆互相认识,除了谦逊地介绍新娘的情况外,还要向婆婆交钥匙,即把新娘家陪送的橱柜上的锁钥交给婆婆,并把带来的两条红绳,一条系在洞房门上,另一条随身带回。这表示“千里姻缘一线牵”。同时,还要到洞房向新娘辞行。
尔后,新郎的父母等长辈把大客一直送出村外。吹鼓手高奏《送宾曲》之后,任务算是圆满完成了。
2、招待送“缘坊”的。男家对抬送缘坊的人,同样以宾客相待,新郎及兄弟们照例临席敬酒。宴后发给赏钱,然后返回。
3、宴请邻里、亲朋。娶亲的当天上午,男家的亲朋好友、邻里故旧,或带礼品,或带喜幛,或带礼金,纷纷登门贺喜。男家便在中午宴请答谢。宴席的规格及敬酒的仪式,大体如候大客,但档次稍低一些。
东里、西里、石桥等几个乡镇在新郎敬酒时,由新郎的两个兄弟辈执壶、端传盘到席面上敬酒,新郎只能恭立于客厅的门口,等敬酒完毕,向客人示以鞠躬礼。
中南部乡镇,也有的在举行婚礼的前几天,分若干次招待贺喜的宾客(当地贺喜称“送饭”),婚礼日主要招待“大客”(即送客)。
4、闹洞房。结婚当日晚上,便是闹房的时间。所谓闹房,就是新郎的平辈、晚辈及四邻八舍的青少年男女,在洞房里和新人耍、闹、嬉戏。即古人所谓“戏妇、戏婿”,据传始于汉代。新娘还得下床开柜,把盛在脸盆里的火烧、点心、糖果让新郎拿一些孝敬祖父母、父母等长辈,余下的让姑嫂分给闹房的人吃,有的就撒到床上,随便让人们抢、争、捡。个别人还对新娘说些涎皮涎脸的话,甚至拉拉扯扯,让一对新人相亲相抱等,做些“非礼”的动作,以使大家从中取乐。每当这时刻,新娘的姑嫂就坐在床沿上遮挡,或让新郎偷跑出洞房躲起来。这叫“护床”。之后,家人以简单的酒肴招待闹房的。多数用罢酒菜即刻离去,但个别人直到深夜不归。这时小姑或小叔拿来尿盆(谓之“小姑拿盆儿,当年抱侄儿”)才不得不走开。当地古来就有“结婚三天无老少,新房新人尽管闹”的谚语。但是,辈份大的人闹房极为少见。
八、喝“合婚酒”
闹房的人散去之后,家人送来几碟菜肴,关上房门,悄然离去。这时洞房内才是一对新人的天地。新郎将“换饭”时搁在窗台上的酒壶拿来,斟满酒杯,互敬对方,这就是喝“合婚酒”,古代称为“合卺”。这一仪式,起于先秦,据《周礼·昏义》记载,古代婚礼有“合卺而醑”之说。孔颖达疏曰:以一瓠分为二瓢,谓之卺,婿与妇各执一片“以醑” (醑,用酒漱口)。
九、听房
新婚之夜,洞房内必须通宵达旦点燃一对大红蜡烛,这就是“洞房花烛夜”,又称作“明灯照前程”。洞房外必须有人偷听新人的私房话,俗称“听房”。因为当地有“人不听鬼听,人听传喜,鬼听传忧”之说。所以新娘的婆婆一定要提前安排好。新郎新娘的亲昵举止被听房的窥到,切切私语被听房的听到,往往立即会传为笑话。男家老幼得以放心、宽心、开心。闹房的话传给娘家,其爹娘也眉开眼笑,因为自己姑娘受到礼遇,“公公喜,婆婆爱,女婿当作宝贝待”。
若男家人丁不旺,没有合适的听房人安排,就暗暗地在新房外的窗下竖上一把扫帚,搭上件衣物,装成人在偷听。
十、磕头
新婚的第三天,新娘一大早起床,梳洗过后,先给公婆磕头,请示今天做什么,顺便端走公婆床前的尿盆,公婆要赏磕头钱。接着到厨下灶边掏灰,找到婆婆事先放在狄里或灶台上的红包,表示媳妇细心,会过日子。随后着结婚那天的衣装,由姑嫂领着,端着自己做的数对枕头或鞋,新郎随后,去给婶子大娘等长辈磕头、送礼,长辈照例要赏磕头钱。
新娘磕完头,回到家要亲手做饭,并切记馏上入洞房时压在枕头下的粘糕。全家人阐坐在一起吃顿饭,一来显示出新娘的手艺,二来表示孝敬,二来表示今后家团团圆圆。所以古来有“过门三朝入厨下,羹汤侍奉永无忧”的诗句。
十一、回三
婚后第三天吃过早饭,新娘再次梳洗打扮,带上·对红包袱,里面包有从娘家带来的点心、火烧等,称为“随身饭或新郎新娘都骑马,或新娘坐哑巴轿(没有装饰风铃的轿),新郎骑马,由胞弟或堂弟陪同,一起到娘家去,这就是“同兰”。女家同样热情款待,并同时宴请送贺金、贺礼的亲友。招待新女婿的宴席特别讲究,一桌八人,不管陪客的年纪、辈份大小,新郎须坐首席。这是人生唯一的一次特殊礼遇。
平时在穿汉服的时候经常会为汉服搭配一些小配饰,比如说禁步,璎珞,腰链等等,这些配饰和什么形制的汉服都可以搭配在一起。接下来我们要介绍到的这个配饰只适合和明制汉服搭配,它就是云肩,而且在一个汉服造型中,云肩的存在堪称是整个造型的灵魂,如果硬要将它和其他形制的汉服搭配在一起的话反而会给人一种十分古怪的感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