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求求小tim 那篇介绍影片的博文

求求求小tim 那篇介绍影片的博文,第1张

关于幸福的一切: 24 nights

1,shelter

2,24 nights

很值得看的两部**。

----------------

实话说我看**很少有看第二遍的。除了被迫(比如陪人看)重复看的片子,自己主动看过的**似乎不超过十部。其中有titanic(铁达尼号)、The Butterfly Effect(蝴蝶效应)、The Shawshank Redemption(肖申克的救赎)、beatiful mind(美丽心灵)、life is beautiful(美丽人生)、trueman's world(楚门的世界),etc。还包括一部经典恐怖片:the ring(午夜凶铃),一部科幻片:i,robot(机械公敌)。哦最近还看了一部:eight below(南极大冒险)

TITANIC

98年的时候我读高中,市里**院上映titanic;跟着同学去看了一回。可能当时年纪小,情窦未开,对男女主角的爱情并无特别感受。只看到rose劫后余生,抵达美国本土;jack已死;倾心之恋后,她既已活下来,于是依然有属于自己的此后漫长人生:活下来、工作、结婚生子、在时光中慢慢衰老。jack这个人无论肉体或者魂魄都早已从此世消失,留下的不过是个符号而已。再多再美好的回忆,也只不过是不可握的烟云。

从前读小说,总是见到“情劫”一词。未经历之前,确实是难以理解的。就像当年的自己看titanic,令自己动容的并非男女主角的生死恋情,而是rose经历这一切之后,依旧活了下去。由此知道人生始终是人生,现实人生始终是现实人生,**情节不过是长河中的插曲,短暂超越之后,一切终究是要回归平凡现实。

THE BUTTERFLY EFFECT 1(2004),2(2006)

这曾是我最喜欢的**。1,2部都挺好看的。

忘记谁说过的,人生乃是劫难;人生而悲剧,因为人的出生,乃是走向死亡的开始。所谓向死而生,这个词真是很精当。

evan利用自己的超能力,一次又一次回到过去,渴望从一开始就做出正确的选择,以使自己和自己所爱的人们得到幸福的生活。悲剧在于,他发现无论他做出怎样的选择,最后都一定导致不幸的后果——区别只在于,不幸的承担者随着选择的不同而不同。为了防止他所爱恋的Kayleigh成为那个不幸的承担者,最后一次,他回到过去,做出了对己而言也许是最残忍的选择:他选择了从一开始就扼杀掉与Kayleigh相爱的可能性。

影片末尾,并不相识的evan与Kayleigh在茫茫人海中相遇,彼此只有潜意识中残存的一丝记忆,疑惑的眼神与茫然的转身,两人的此生就此擦肩而过;本是恋人的他们,此生的命运却从未有过任何交集。

到底是幸抑或不幸;想必evan自己也未必清楚。是选择有过美好回忆的破碎;还是选择一片空白的完整;evan所做的是我所能设想的世上最伟大的爱情:为了所爱的人,他选择了彻底放弃,甚至包括被爱的回忆。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这部**是对“人生而平等”这句名言的绝对逆反。人生并无公平可言;平等不过幻象而已。许多人把它当做励志片;绝境之中依然不能自我放弃,——只要你有主人公那样的毅力,舍得付出那么大的努力。我想困境之中的人,并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只是许多人依然选择了放弃,不是他们不能,而是因为他们感觉太累罢了。

BEAUTIFUL MIND

读研时候看的,看完之后心情巨烂,想为什么读本科时候不能更用功一点,也去申个MIT普大读那个时候特别能体会所谓人生道路漫长,紧要处却只在关键几步的道理看了第二遍之后就发誓再也不看了。看了绝对痛苦。

LIFE IS BEAUTIFUL

这才是小人物的美好心灵。平凡而卑微的普通人,然而有世间最动人的情景。理想中的妈妈和太太就是女主角那样的

TUREMAN'S WORLD

囧,不记得为什么喜欢了。没有理由的喜欢。

I,ROBOT

去朋友家玩,其他人在客厅打牌,我在书房里用电脑看的。看得泪流满面,朋友进来送水果,看见了,嘲笑不已~~ - -

THE RING

妈呀,看这部**绝对自虐。当时学校放映厅6人以上可以点片,两个宿舍就凑够了十几个人去弄了这部片子看。当时是冬天,半下午看的,出来的时候已经天黑了,几个人紧紧挤在一起走,还不好意思说自己害怕,只是借口天冷 连续两个晚上我们两个宿舍都是抱成一团上厕所的~~ 凡是有电话进来,绝对惊悚

--------------

24nights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并非乔纳森与基德的恋情,而是姐姐玛丽对乔纳森的爱,这是个或许粗俗而平凡的中年胖女人,然而对某种意义上从未长大过的弟弟乔纳森却有着实质上的呵护备至——正是这样一个陷于俗世的凡人,让乔纳森这样仿佛拥有精灵心脏的人始终得以怀抱那些幼稚的幻想。

玛丽:you 're not the little boyyou have to accept realitymom and dad have gonethey wont return

乔纳森i knowi know,i just miss the feel be lovedsomething you got,it's hard when you lose it

姐姐:but i love you

玛丽:yes i know but that's not enough I know it sounds bad but it's truei want to be loved,the feeling that I am the sole one in this world

记忆里台词差不多是这大概的意思具体当然不是这样的玛丽是乔纳森的姐姐,他们曾经有非常爱他们的父母,但是很早就去世了。

玛丽:你必须接受现实,你不再是那个小男孩了,爸爸妈妈都去世了,再也不会出现了。

乔纳森:我知道。我只是渴望被爱。

玛丽:我爱你啊。

乔纳森:我知道。但是不够。很抱歉这听起来很坏但事实是这样。我想要的是那种让你感觉自己是世上唯一,独一无二的那种爱。

乔纳森:有些东西你曾经得到过,再失去的时候,你会发现,一切会变得非常艰难

关于幸福的定义人人各有不同。然而每次打动我的,永远都是那些亲缘有关的东西。就比如shelter里那个有一个逃避现实酗酒滥交的姐姐的zach,担负着他所不该承受的家庭重担,一再妥协牺牲;最后终于得到姐姐的体谅。又如24nights里的mary与乔纳森。

我们生而为人,都足够坚强。只是或多或少都存在一点点的浪漫幻想,希冀这个世界上有一颗完全契合的心灵,与自己有着相同构造,可以亲吻可以拥抱,可以倚靠可以梦想。为了他我们心甘情愿变得软弱,亲手打开了内心里最脆弱的部分让他自由往返。只是,我想,我们人总是把自己想象得比实际上更美好一些;理想和现实总是存在差距的;当我们说我们渴望一份永恒爱情的时候,我们描述的那个渴望的主体其实只是理想中的自我罢了。所以,每个人都在宣称自己寻找一份稳固的感情,然而这个世界却充满着层层叠叠的背叛。

关于幸福的一切:latter days

1,latter days

2, get real

3, Grande école

4,For a Lost Soldier

5,M Butterfly

6,My Own Private Idaho

7,Eternal Summer

这些都是看过的觉得不错的。慢慢看吧~ 这几部里最喜欢的是latter days。不为别的,只是画面色彩和最终结局是我的菜。

另外还有一部:The Barber Of Siberia,也是观赏性挺强的一部**。

总想着以后努力工作,有了自己的房子以后买最好的放映设备,周末的夜晚一个人静静坐在黑暗里,CD架上有满满的收藏,重温年少时青春光影和声色感动,独享所有不为人知的心情。

这个世界里有那么多悲伤,然而有幻想,终究还是值得一过的。看**像阅读一本书;每次的阅读都带着不一样的心情因而引发不同的感触。重温旧片的时候,重点似乎已不在**本身,而让人感叹时光无情,同一个对象,在不同的时刻阅读已经有了不同的感受。我想人一直是在变化的。并无定论可言。就像回忆年少时与我们相伴的那些人,即使当时任性,不能说明十年后的今天,依然如此。

袁世凯

楼上的都忘了咱们不是还有个搞复辟的袁大头袁世凯吗,呵呵,不管怎么说,人家还是过了把皇帝瘾嘛!

袁世凯(1859916—191666),字慰亭,亦作慰廷,尉亭,号容庵。出生于河南项城县张营一个官宦大家族。曾祖父袁耀东是庠生,生子四人,袁树三是廪贡生,曾署陈留县训导兼教谕;袁甲三是进士,官至钦差大臣漕运总督;袁凤三是庠生,曾任禹县教谕;袁重三是生员。袁树三有子二人,长子袁保中是附贡生;次子袁保庆是举人,官至盐法道。

袁保中捐纳同知,未出仕,在家经营田产。生有两女六子,袁世凯为其第四子。当捻军王庭桢部占领项城城东新兴集、尚店等地,扬言将攻打县城时,袁保中组织团练对抗,在城东北40里险要处另筑袁寨,举家迁入。

袁保庆于同治五年(1866年)从家赴山东济南候补知府时,因年老无子,便过继袁世凯为嗣。年方七岁的袁世凯随袁保庆至济南。七年(1868年)冬,袁保庆以道员发往江苏差遣,袁世凯随往,侨寓扬州,复移南京。袁保庆在江苏受委办理督标营务处,后又任江南盐巡道,与驻守浦口的淮军将领吴长庆过往甚密。由于咸丰年间,太平军围困吴长庆之父吴廷香于庐江,吴廷香派吴长庆向袁甲三求救,袁保庆主张救援,袁保恒则认为兵分则弱,力主不救。为此拖延日久,庐江被太平军攻陷,吴廷香被杀,从此,吴长庆与袁保恒绝交,而于袁保庆订“兄弟之好”。十二年(1873年),袁保庆因霍乱死于南京,吴长庆渡江视敛,抚棺痛哭,与刘铭传一起帮助料理后事。见到袁世凯时,均器重之。

袁世凯扶柩回项城后,对他的教育责任转到袁保恒、袁保龄身上。这两个在京做官的叔叔对他的影响,较之生父和嗣父都更大。十三年(1874年)春,袁保恒已官至户部左侍郎,回籍探亲,把袁世凯带到北京,聘请名师教导。在内阁中书任上的袁保龄认为袁世凯天资不高,浮动异常,对他的督导尤为严厉。

光绪二年(1876年)秋,袁世凯回河南参加乡试,不第。年底,和沈丘于姓女子结婚,时年17岁。翌年初春,又回到北京。袁保恒刚刚调任刑部侍郎,工作繁忙,袁世凯一边读书,一边帮他办事,学得不少官场本领。两位堂叔夸奖他“办事机敏”,是“中上美材”。时华北大旱成灾,袁保恒奉命到开封帮办赈务,带袁世凯同行,遇有密要事案,均派他查办、参佐一切。四年(1878年),袁保恒感染时疫去世,袁世凯返回项城,移住陈州。大约就在此时,袁家分析家产,袁世凯于袁保庆名下,得到一份丰厚产业,自为一家之主,自此更加放荡不羁,经常追欢逐乐。还组织“丽泽山房”、“勿欺山房”两个文社,自为盟主。此时,正在陈州授馆的徐世昌于袁世凯结交,拜为金兰,从此成为袁世凯毕生重要的谋士。五年(1879年),其姑丈张向宸办理河南赈务,委托袁世凯分办陈州捐务,因他集款独巨,张就以袁保恒生前的捐款,移奖袁世凯一个“中书科中书”的虚衔。同年秋,袁世凯再次参加乡试,落第。

袁世凯屡试不中,又以事积忤族里,众欲苦之,家乡不能再住,乃率旧部数十人,于七年(1881年)四月,前往山东投奔嗣父袁保庆的密友吴长庆。吴长庆将他留在营中读书,袁世凯谦抑自下,时作激昂慷慨之谈,很快取得吴长庆等人的好感,不久被提拔为庆军营务处帮办,踏上了仕途。

光绪八年(1882年)六月,朝鲜发生兵变。驻日公使电告署理直隶总督张树声,日本欲派兵侵台。朝鲜官员金允植也呼吁中国派兵干涉。张树声遂奏派丁汝昌、吴长庆率海陆军赴朝,以阻止日本借机生事。

吴长庆仓促出发,军务繁杂,一切筹划都依赖张謇及其助手袁世凯。袁世凯当时的职务是“前敌营务处”,负责军需供应、堪定行军路线等。船抵朝鲜马山浦,一营官说多数士兵晕船,请稍缓登陆,吴长庆立即将此人撤职,命袁世凯代理,袁马上部署,两小时内完成了登陆行动,吴当众大加夸奖。登陆后,吴长庆、丁汝昌接受金允植的建议,诱捕朝鲜大院君李昰应,押解往天津,恢复国王的统治。并派袁世凯率兵镇压起义群众,杀数十人。朝鲜国王设宴款待,袁世凯备受礼遇,甚至为其设立生祠。清政府也对平定“壬午兵变”有功人员进行奖赏,袁世凯以同知发分省补用,赏戴花翎。

九月,朝鲜国王派使者向清政府致谢,并要求清政府派出教习,帮助朝鲜训练新式军队。李鸿章命吴长庆筹划。吴长庆派袁世凯、朱先民、何增珠等办理编练朝鲜新军。选1000人,分左右营,按淮军操法训练,武器准备由中国供给。朝鲜国王检阅后,极为满意,称赞袁世凯训练有方。决定在江华沁军营中再选500名编为“镇抚营”,仍由袁世凯训练。

朝鲜内部分为开化、保守两派。保守派以闵氏为首,亲近中国,得到吴长庆、袁世凯的支持。开化派以金玉均为首,亲日,企图依靠日本推翻保守派的统治。中法战争爆发后,李鸿章于光绪十年(1884年)三月,命令吴长庆率三营庆军回驻金州,留三营驻汉城,由记名提督吴兆有、张光前统带,奏举袁世凯总理营务处,会办朝鲜防务,袁世凯一跃成为驻朝淮军的重要人物。金玉均等认为中法战争爆发,中国自顾不暇,便寻机刺杀保守派首领,日本公使率日军100余人支持开化派,冲入朝鲜王宫,捕杀保守派。袁世凯会同吴兆有要求李鸿章派军舰赴朝,准备举兵,保守派首领金允植等请求清军援助,袁世凯自行决定派兵入宫,在朝鲜人民的支援下,攻入日军占领的朝鲜王宫,日军自焚使馆,狼狈逃走。保守派重新掌权。

事变后,袁世凯亲率淮军一营驻守王宫,以“监国大臣”自居。他给李鸿章写了一篇长达数千言的报告,认为“莫如趁此民心尚知感服中朝,即派大员,设立监国,统率重兵,内治外交,均为代理,则此机不可失也”。国内即有人指责袁世凯擅启边衅,遂电告袁世凯勿遽与日本开衅,一并派吴大澄、续昌前往查办,吴大澄等抵朝鲜后,即命袁世凯撤队回营,听候查办。

袁世凯在吴长庆离开朝鲜之前,已对其小觑之,径自通过其堂叔袁保龄攀援李鸿章。吴长庆离开朝鲜后,袁世凯更加妄自尊大,“一切更改,露才扬己“,令吴长庆非常难堪。吴兆有、张光前等更不在袁世凯眼中,极力加以排挤,企图将庆军全部掌握在自己手中。此次举兵,几乎有袁世凯一人主动,现在惹来查办,自然所有责任都需袁世凯来负,而袁世凯养官妓、贩卖鸦片、挪用军饷等劣迹,也都一并被暴露出来。李鸿章责令袁世凯如数认赔。并于光绪十年(1885年)十二月十六日解职,离开朝鲜回国。然后,回到陈州老家“隐居”。

次年正月,日本派伊藤博文来天津,和李鸿章谈判中日冲突问题,双方达成协议,中日同时从朝鲜撤军。至于日方提出的惩办袁世凯的要求,李鸿章最后采用折中办法,以私人行文戒饬袁世凯了事。袁保龄致信袁世凯,说伊藤博文极力要动摇你,赖李鸿章相国持正,颇费口舌,自是可感。又写信给李鸿章的幕僚晴笙,说袁世凯受到李鸿章的大力庇护,使他刻骨铭心。

中、日从朝鲜撤军后,沙俄乘机插足,与闵氏集团勾结,企图变朝鲜为其“保护国”。李鸿章决定送李昰应回国,制约闵氏集团,启用“足智多谋”的袁世凯,替代“忠厚有余,才智不足”的陈树棠为驻朝商务委员,叔父袁保龄仍然充当袁世凯与李鸿章之间的桥梁。李认为袁是“后起之秀”,袁世凯一到天津,李鸿章就接见他,说:“如今演戏,台已成,客已请,专待汝登场矣”。袁世凯要求带兵前往,李笑着说:“韩人闻袁大将军至,欢声雷动,谁敢抗拒,……汝带水师小队数十登岸作导引足矣。”袁保龄不愿袁世凯再去朝鲜冒险,希望他加入新建的北洋水师,袁世凯没有接受劝告。他护送李昰应回到汉城,谒见朝鲜国王,面陈一切。闵氏集团颇为困惑和愤懑,禁止文武官员与李昰应来往。袁世凯多方调解无效,授李昰应密计三条后回到天津。李鸿章对袁世凯的行动极为欣赏,上奏为袁请功。十一年(1885年)九月二十日,清政府正式任命袁世凯为“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的全权代表,并以知府分发,尽先即补,俟补缺后以道台升用,加三品衔。

李鸿章的提携使袁世凯感激涕零,上书说:“卑府才力驽下,深惧弗克胜任,惟有仰赖声威,敬谨从事,以期不负委任至意”。袁保龄也感到“擢太骤,任太隆”,上书李鸿章表示“两世受恩,一门戴德”。同时告诫袁世凯,今后对于清廷和李鸿章的意旨都要用心揣度,“但有几件事办顺手,则令闻日彰,声望渐起矣”,“临事要忠诚,勿用权术,接物要谦和,勿露高兴,庶几可寡尤悔”。十月初七,袁世凯赴朝鲜上任,在汉城建立公署。其随员有唐绍仪、刘永庆等20余人。

李鸿章赋予袁世凯巩固“宗藩关系”的权利,并要求朝鲜国王,有关内政外交事宜,都应随时与袁世凯商量。袁世凯使朝后,俨然以太上皇自居,拒绝与各国公使同席会议,遇事直入王宫,骄横专断,盛气凌人。朝鲜国王多次要求清政府撤换袁世凯,另选一“公正明识者”。在李鸿章的保护下,袁世凯地位不但没有贬低,反而升为海关道存记简放。

袁世凯对于世界大势、国际关系全无认识,没有估计到朝鲜局势的迅速恶化,也大大低估了列强的野心。朝鲜东学党起义,袁世凯极力向李鸿章建议,要求派兵代戡。而此时,日本也极希望中国出兵,以便制造战争接口,于是极力怂恿袁世凯。在袁世凯一力保证“日本必无他意”后,清政府最终决定出兵,而日本也立即出兵。

袁世凯觉察情况不妙,请西方驻朝公使调停,提出中日同时撤兵方案。但日本非但不撤兵,更进而提出将朝鲜变为其保护国的条件,进一步增派重兵。袁世凯立即连发3封电报,哀求李鸿章调其回国,李鸿章命令其“要坚贞,勿怯懦”。六月十三日,袁世凯称病,再次要求回国,获准。六月十九日,袁世凯回到天津,惊惶异常,要求李鸿章把朝鲜丢给日本占领。李鸿章令袁世凯赶赴平壤,协助周馥,联络各军,筹办饷械。袁世凯要求调任他职,李鸿章严令“即回本任”。袁世凯托堂弟袁世勋寻找翁同龢、李鸿藻设法,李鸿藻奏请让袁世凯统一军赴前敌。袁世凯无法,只得遵命。后随着部队接连败退。

马关条约签订后,舆论谴责李鸿章,而作为诱发战争的罪魁祸首,为躲避责任,袁世凯眼看李鸿章将要失势,即不时与翁同龢、李鸿藻联络,提供不利于李鸿章的证据,并亲自撰文,弹劾李鸿章。因此得到顽固派的赏识,被任命训练新军。

二十一年(1895年)十月二十二日,清政府命令袁世凯接管“定武军”十营,作为改练新军的基础,驻扎天津附近的小站。袁又添募2000余人,依照德国军队的编制,编成“新建陆军”,聘请德国军官进行训练。二十三年(1897年),因练兵有功,升为直隶按察使,仍专管练兵事宜。

二十一年(1895年)闰五月,袁世凯把康有为的“万言书”递交到督办军务处,并参加强学会。二十四年(1898年)七月,变法运动达到高潮,袁世凯派徐世昌到北京与维新派联系。光绪帝接受了维新派“抚袁以备不测”的主张,召见握有重兵的袁世凯,特赏候补侍郎,专办练兵事务。八月初三日晨,康有为、谭嗣同等接到光绪帝求救和催促康有为离京的密诏,当晚,谭嗣同密访袁世凯余法华寺,要求他杀荣禄,除旧党,助行新政。袁当面一口答应,并慷慨激昂地说“诛荣禄如杀一狗耳”。事后,经过反复权衡,认为维新派实力有限,难成大事,遂立即返回天津,向荣禄告密。慈禧囚禁光绪帝,捕杀谭嗣同等“六君子”,戊戌变法失败。袁世凯因此取得荣禄等的信任,从此进一步飞黄腾达。袁世凯的新建陆军随即改名为武卫右军,成为荣禄掌握的“武卫军”之一。不久,升工部侍郎,仍专管练兵。二十六年(1900年)二月十四日,升授山东巡抚,率领武卫右军赴任。时正值山东义和团运动高涨,袁世凯颁布《严拿拳匪暂行章程》,镇压义和团运动。

八国联军侵华后,清政府命令袁世凯率军拱卫京师,袁只派少数兵力到山东、河北交界处虚于应付。派人与各国驻烟台领事洽谈,按照东南互保例达成协议,表示“中立”。一面,向逃亡中的慈禧进贡饷银、绸缎,两面讨好。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荣禄的4支武卫军全部崩溃,只剩袁世凯的武卫右军完整保存下来。且在镇压义和团过程中,袁世凯又借机扩充“武卫右军先锋队”二十营,所部已约2万人,成为北方最大的武装力量。

二十七年(1901年),李鸿章逝世。被李鸿章大骂为小人的袁世凯署理直隶总督,兼充北洋大臣(翌年改为实授),在内、外政策方面,完全继承李鸿章的衣钵,并将淮系集团全部吸收过来,政治、军事势利迅速膨胀。清政府筹办新政,成立“督办政务处”,让袁世凯兼任参予政务大臣、练兵大臣。他在保定创设北洋军政司(后改为北洋督练公所),自兼督办。下辖兵备、参谋、教练三处,以刘永庆、段祺瑞、冯国璋分任总办,开始编练北洋常备军,即北洋军。同时,奏派赵秉钧创办天津及直隶各州县巡警,将京畿警权掌握在手。此后,又兼任督办商务大臣、电政大臣、铁路大臣。二十九年(1903年)十一月,他建议清政府设立练兵处,编练新军,请庆亲王为总理练兵大臣,自己为会办大臣。编成北洋军6镇,共6万余人。除第1镇是铁良统率的旗丁外,其余皆是袁世凯的亲信,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集团基本形成。当时,“朝有六政,每由军机处向诸北洋”,才能作出决定。

袁世凯权高震主,三十三年(1907年),清政府调他为军机大臣兼外务部尚书,削去了兵权。三十四年(1908年),光绪帝与慈禧先后死去,宣统皇帝继位,摄政王载沣监国,以袁世凯有足疾为名,勒令其回河南彰德养病。

宣统三年(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清廷被迫起用袁世凯为湖广总督,然后又任内阁总理。袁世凯借机迫使清帝退位,南京参议院也只得选袁世凯为大总统。后,袁下令解散国会,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实行帝制,改元鸿宪。

蔡锷等在云南发起讨袁的护国战争,贵州、广西、广东、浙江等省纷纷响应。民国五年(1916年)二月十九日,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仍称大总统。五月初六,袁世凯因肾结石转为尿毒症,在举国上下一片责骂声中,忧病而死。终年57岁。

袁世凯有妻妾10人,生子女32人。17子中以长子袁克定为官,次子袁克文能文,六子袁克恒办实业,为人所熟知。袁克定为发妻于氏所生,通英、法、德、日文字,娶妻为湖南巡抚吴大澄之女,捐候选道,历任农工商部右参议、右丞、邮传部承参、开滦矿务督办、董事长,1955年死于北京,终年77岁。袁克文为第三妾朝鲜人金氏生于汉城,以荫生授法部员外郎,任清史馆纂修、中国文艺协会主席,编《心声》半月刊,民国二十年(1931年)死于天津,终年42岁,著有《寒云诗集》、《袁寒云说集》等,袁克文有4子3女,其第3子袁家骝与夫人吴健雄均为著名物理学家。袁克恒任启新洋灰公司总经理,在诸子中最富,品德最坏。

袁世凯病重时,曾召见王锡彤,案头置一单,所有存钱、股票等共约200万元,指给王锡彤说:“余之家产尽在于斯”。张伯驹说其父张镇芳在袁世凯死后,为袁家分家产,其子女每人分到现款两三万元,股票两三万元。项城原籍田产2000余亩,均为袁世凯六弟袁世彤所有。此外,在彰德、汲县、辉县还有田产400顷左右。

不是配不配的问题。穷人,没钱,也可以结婚生孩子,但是还是劝这些人三思而后行。在我们国家,社会福利为0,所以自己掂量一下自己的经济实力能不能撑得起家庭开销,更要掂量一下自己是否有能力给予孩子好的教育。

第一,结婚是可以的。但是贫贱夫妻百事哀,这句话是绝对正确的,不要幻想自己的爱情能够超脱物质上的贫瘠,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贫穷夫妻之间的矛盾要比富裕夫妻之间的矛盾要多得多,严重得多。做好思想准备。

第二,生孩子就算了,最好别生。孩子不是给口糠吃饿不死、给块破布裹冻不死就叫培养。孩子的成长需要有人指导,需要投入资金受教育,这是很花钱的。往往穷人家的孩子根本享受不了好的教育。男孩子穷养固然没问题,但是过于穷养(尤其是看到周遭同学吃穿用度、参加补习或者艺术培训,琴棋书画多门外语样样精通的时候)会产生自卑情绪,轻则自暴自弃更不爱学习,重则成为社会混混。女孩子穷养会导致女孩子从小眼界窄,物质缺乏会导致思想也一样贫贱,很可能在社会上有些大款给一点好处就自甘堕落的情况。所以穷人最好别生孩子,这是对孩子人生负责的做法。在这个社会,穷人家的孩子极难有出人头地的机会,绝大多数穷人家的孩子基本上将来都会进入样样不如人,卑微地生活在底层,重复着父辈的贫穷。

“贫困家庭的孩子,没有眼界,没有格局,被贴上了老实标签的同时,又多了份敏感,对金钱多了份重视,不会大手大脚,不会享受生活,没有开阔的思维。”---来自简书中博文《

贫困家庭对孩子的影响》

总之,穷人结婚生孩子没有配不配的问题,只有负不负责任的问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36391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8
下一篇2023-11-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