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天仙配》讲述的是什么?

戏曲《天仙配》讲述的是什么?,第1张

《天仙配》,取材于民间传说中七仙女与董永的爱情故事,由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主演。七仙女难耐天上的孤寂生活,偷偷下凡,与憨厚的董永结婚,过着清贫但幸福的生活。不想此事被玉帝得知,谴天将把七仙女拿回天上,将一对好夫妻生生拆散。剧中有许多唱段为大家所熟知,如“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等。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董永:绿水青山带笑颜,

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

夫妻双双把家还。

你耕田来我织布,

我挑水来你浇园,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

夫妻恩爱苦也甜。

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

今日回家身有喜, 笑在眉头喜在心里,娇儿生下地两眼笑眯眯,董郎欢喜我也欢喜,谁人不夸我好夫妻。

董永: 娘子不能把我丢,

董郎夫  娘子妻啊!

午时三刻就要到,

拼死我也不放手!

来年春暖花开日,花开日,槐荫树下把子交。不怕你天规重重活拆散,天上人间心一条,天上人间心一条。

钟声催得众姐姐回宫转,我再把我再把董用永看一番。

卖身葬父去受苦,再回寒窑待何年。

我看他忠厚老实长得好,身世凄凉惹人怜。

他那里忧愁我这里烦闷,他那里落泪我这里也心酸。

七女有心下凡去,又怕父王戒律严,我若不到凡间去,孤孤单单到何年。拜谢大姐好心肠助我下凡赠难香辞别大姐到人间去,

但愿她夫妻恩爱日月长。

霞光万丈祥云开,飘飘荡荡下凡来,神仙岁月我不爱,愿做鸳鸯比翼飞,愿做鸳鸯比翼飞。

《天仙配》是中国古代神话爱情故事。原作是民间流传的老本子。1951年由安庆市文化馆的班友书第一次改编,其中《路遇》一场参加第一届华东戏剧汇演,获大奖。

班友书的改编把民间冗长的本子改为七场,改七仙女受命下凡为主动下凡,改董永书生为劳动人民,改傅员外傅善人为恶霸地主,总之删繁就简,形成现在《天仙配》本子的基本框架。班友书是解放前安徽大学中文系毕业生,擅长古典诗词,改编《天仙配》时,用古典诗词重新填写了许多唱词,奠定了现代《天仙配》的基础。

后来陆洪非借走班友书的改编本,在此基础上再次改编,但基本没有超出班友书已经打好的框架。

其实所谓的神话故事都是现实故事的戏剧化而已。

仙女下凡的故事之所以在民间神话传说中能如此多种多样,其实与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有关。

因为有许多大户人家的闺女,不愿意嫁给自己事先已经了解的不合意的人,或者嫁给别人做qie(大部分qie相当于半个奴&隶,宫&女一定意义上也属于皇&帝的qie)。所以逃&婚。

找个老实巴交的青壮的、独居农民结婚以求自保。这些农民社会关系简单(多数父母双亡),年轻力壮,憨厚老实,既可以不暴露仙女们的行踪,同时也算是有个安稳而有尊严的归宿。

这些女子大多受到比较严格的传统教育,不能说四书五经无所不通,但是知书达理、仪态端庄是肯定的。于是对于这些青壮农民来说,自然是惊为天人。

故事: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古代名著中的爱情故事,欢迎大家分享。

古代名著中的爱情故事 篇1

《牛郎织女》

牛郎很穷,放牛的而已。他可能具有一些普通劳动人民才有的品质,老实、诚恳、傻。织女是天上的神仙,美丽而高高在上。但是织女硬是看上了牛郎,私自下凡嫁给牛郎,还生下—双儿女。还有一头神奇的老牛,—直帮忙他们违法乱纪。

《天仙配》

董永更惨,穷到卖身为奴。从黄梅戏里看,他更傻,傻到一截土路被七仙女挡住就过不去。七仙女美丽无双,又有仙法让老树说话做媒,还有六个神仙姐姐帮忙,个个貌美。结果董永同志三年的打工生活,三天即告结束,夫妻双双把家还。

《白蛇转》

一个又笨又蠢容易上当又不负责任的书生许仙。一个千年等一回死死追随丈夫痴心不改的白蛇,美貌与法力超群,还有一个铁姐妹青蛇,虽然恨得要杀了许仙,但还是服从白蛇的意志保护许仙。

《追鱼》

书生家破,人穷,去投娃娃亲。富裕的牡丹**一家嫌贫爱富,翻脸不认,走投无路。千年的鲤鱼精看上书生,变做牡丹与之相恋。最后要包公来断,一群虾兵蟹将变成包公来捣乱,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真的是传奇啊。

古代名著中的爱情故事 篇2

《王宝钏》

王宝钏,宰相之女,倾国倾城,而且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不顾父母反对,一心嫁穷书生,穷书生也很上进。王宝钏从宫殿搬到寒窑,苦守十八年,终于变成一品诰命夫人,最后丈夫回来还带了个小三,王宝钏娴淑温顺,和二房相处的也很好。

《独占花魁》

花魁是将军之女,与父亲失散,被人强卖入娼门。因才貌双全,一时红得发紫。卖油郎老实憨厚,每天卖油,没有几个钱,却几次帮助了花魁,花魁被他的真情所打动。最后将军找回女儿,追求者有一个加强连,却将花魁嫁给卖油郎。

《西厢记》

崔莺莺千金大**,出身高门,重真情,不看中名利门第,对爱情有着美好的幻想,与居住在西厢的寒门张生暗生情愫。崔莺莺机灵的丫环红娘从中帮助这对有情人。好事多磨,后来张生考取了状元,两人冲破了门第的束缚,走到了一起,被传为佳话。

古代名著中的爱情故事 篇3

《敫桂英》

书生有才,但贫穷,无亲无故。名妓敫桂英爱才,自己赎身下嫁。每天养着他,教他读书,助他考取功名。三年后,书生—朝金榜题名,就不要桂英了。桂英身死,找钟馗告状,索了负情郎君的命。

《女驸马》

书生有才,也是家道没落,无亲无故,只能找娃娃亲投靠。女家也是嫌贫爱富,结果女孩子念旧,重情义,也很有才,离家出走,用男的名字考上状元。一盘波折后,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男的白捞了个官做。

古代名著中的爱情故事 篇4

这一个美丽、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多少年以来就流传在上虞的曹娥江畔、流传在俊美的龙山脚下。

东晋时期,浙江上虞县祝家庄,玉水河边,有个祝员外之女英台,美丽聪颖,自幼随兄习诗文,慕班昭、蔡文姬的才学,恨家无良师,一心想往杭州访师求学。祝员外拒绝啦女儿的请求,祝英台求学心切,伪装卖卜者,对祝员外说:"按卦而断,还是让令爱出门的好。"祝父见女儿乔扮男装,一无破绽,为啦不忍使她失望,只得勉强应允。英台女扮男装,远去杭州求学。途中,邂逅啦赴杭求学的会稽(今绍兴)书生梁山伯,一见如故,相读甚欢,在草桥亭上撮土为香,义结金兰。不一日,二人来到杭州城的万松书院,拜师入学。从此,同窗共读,形影不离。梁祝同学三年,情深似海。英台深爱山伯,但山伯却始终不知她是女子,只念兄弟之情,并没有特别的感受。祝父思女,催归甚急,英台只得仓促回乡。梁祝分手,依依不舍。在十八里相送途中,英台不断借物抚意,暗示爱情。山伯忠厚纯朴,不解其故。英台无奈,谎称家中九妹,品貌与己酷似,愿替山伯作媒,可是梁山伯家贫,未能如期而至,待山伯去祝家求婚时,岂知祝父已将英台许配给家住鄮城(今鄞县)的太守之子马文才。美满姻缘,已成沧影。二人楼台相会,泪眼相向,凄然而别。临别时,立下誓言: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后梁山伯被朝廷沼为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令。然山伯忧郁成疾,不久身亡。遗命葬鄮城九龙墟。英台闻山伯噩耗,誓以身殉。英台被迫出嫁时,绕道去梁山伯墓前祭奠,在祝英台哀恸感应下,风雨雷电大作,坟墓爆裂,英台翩然跃入坟中,墓复合拢,风停雨霁,彩虹高悬,梁祝化为蝴蝶,在人间蹁跹飞舞。

古代名著中的爱情故事 篇5

“白蛇传”是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白蛇传》乃是起源于一千多年前的北宋时期,发源地在河南汤阴(今河南鹤壁市)黑山之麓、淇河之滨的许家沟村。

许家沟所依的黑山,又名金山、墨山、大(亻加呸右)山,古为冀州之地,是太行山的余脉之一。这里峰峦迭嶂,淇水环流,林木茂盛,鸟语花香,环境清幽,亚赛桃源。早在魏、晋时期,左思就在《魏都赋》里记载啦“连眉配犊子”的爱情故事传说:“犊子牵黄牛,游息黑山中,时老时少,时好时丑。后与连眉女结合,俱去,人莫能追……”后来这一典故衍化为“白蛇闹许仙”故事,故事的女主人公也由“连眉女”衍变为白蛇。

“白蛇闹许仙”里的白蛇精,当年曾被许家沟村一位许姓老人从一只黑鹰口中救出性命。这条白蛇为报答许家的救命之恩,嫁给啦许家后人牧童许仙。婚后,她经常用草药为村民治病,使得附近“金山寺”的香火变得冷落起来,也使黑鹰转世的“金山寺”长老“法海和尚”大为恼火,决心破坏许仙的婚姻,置“白娘子”于死地。于是引出啦人们熟悉的“盗仙草”、“水漫金山寺”等情节。白娘子因为水漫金山而触动胎气,早产生下儿子许仕麟。法海趁机用“金钵”罩住分娩不久的白娘子,将其镇压于南山“雷峰塔”下。通过此事,许仙心灰意冷,便在“雷峰塔”下出家修行,护塔侍子。18年后,许仕麟高中状元,回乡祭祖拜塔,才救出母亲,一家团圆。

古代名著中的爱情故事 篇6

西厢记》故事,最早起源于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叙述书生张珙与同时寓居在普救寺的已故相国之女崔莺莺相爱,在婢女红娘的帮助下,两人在西厢约会,莺莺终于以身相许。后来张珙赴京应试,得啦高官,却抛弃啦莺莺,酿成爱情悲剧。亦相传为元稹假借张生的自传体小说或故事。这个故事到宋金时代流传更广,一些文人、民间艺人纷纷改编成说唱和戏剧,王实甫编写的多本杂剧《西厢记》就是在这样丰富的艺术积累上进行加工创作而成的。

历史上,“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这一美好的愿望,不知成为多少文学作品的主题,《西厢记》便是描绘这一主题的最成功的戏剧。

古代名著中的爱情故事 篇7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沈归愚称为“古今第一首长诗”,因此它也被称为我国古代史上最长的一部叙事诗,是我国古代民间文学中的光辉诗篇之一,《孔雀东南飞》与南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及“叙事诗双璧”。后又把《孔雀东南飞》、《木兰诗》与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取材于东汉献帝年间发生在庐江郡(治舒县,汉末迁皖县,均在今安徽境内)的一桩婚姻悲剧。

《孔雀东南飞》通过刘兰芝与焦仲卿这对恩爱夫妇的爱情悲剧,控诉啦封建礼教、家长统治和门阀观念的罪恶,表达啦青年男女要求婚姻爱情自主的合理愿望。女主人公刘兰芝对爱情忠贞不二,她对封建势力和封建礼教所作的不妥协的斗争,使她成为文学史上富有叛逆色彩的妇女形象,为后来的青年男女所传颂。

一、梁兄化蝶

这是一个美丽、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

在多年以前,就流传在上虞的曹娥江畔;流传在俊美的龙山脚下。

东晋时期,浙江上虞县祝家庄,玉水河边,有个祝员外之女英台,美丽聪颖,自幼随兄习诗文,慕班昭、蔡文姬的才学,恨家无良师,一心想往杭州访师求学。祝员外拒绝了女儿的请求,祝英台求学心切,伪装卖卜者,对祝员外说:"按卦而断,是让令爱出门的好。"

祝父见女儿乔扮男装,一无破绽,为了不忍使她失望,只得勉强应允。英台女扮男装,远去杭州求学。途中,邂逅了赴杭求学的会稽(今绍兴)书生梁山伯,一见如故,相读甚欢,在草桥亭上撮土为香,义结金兰。不一日,二人来到杭州城的万松书院,拜师入学。从此,同窗共读,形影不离。

梁祝同学三年,情深似海。英台深爱山伯,但山伯却始终不知她是女子,只念兄弟之情,并没有特别的感受。祝父思女,催归甚急,英台只得仓促回乡。梁祝分手,依依不舍。在十八里相送途中,英台不断借物抚意,暗示爱情。

山伯忠厚纯朴,不解其故。英台无奈,谎称家中九妹,品貌与己酷似,愿替山伯作媒,可是梁山伯家贫,未能如期而至,待山伯去祝家求婚时,岂知祝父已将英台许配给家住鄮城(今鄞县)的太守之子马文才。美满姻缘,已成泡影。二人楼台相会,泪眼相向,凄然而别。

临别时,立下誓言: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后梁山伯被朝廷召为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令。然山伯忧郁成疾,不久身亡。遗命葬鄮城九龙墟。英台闻山伯噩耗,誓以身殉。英台被迫出嫁时,绕道去梁山伯墓前祭奠,在祝英台哀恸感应下,风雨雷电大作,坟墓爆裂,英台翩然跃入坟中,墓复合拢,风停雨霁,彩虹高悬,梁祝化为蝴蝶,在人间蹁跹飞舞。

二、牛郎织女

牛郎织女是中国最有名的一个民间传说,是中国人民最早关于星的故事。南北朝时代任昉的《述异记》里有这么一段:“大河之东,有美女丽人,乃天帝之子,机杼女工,年年劳役,织成云雾绢缣之衣,辛苦殊无欢悦,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怜其独处,嫁与河西牵牛为妻,自此即废织紝之功,贪欢不归。帝怒,责归河东,一年一度相会。”

它是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七夕 节也是由此而来,它是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

三、白蛇传

“白蛇传”是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白蛇传》起源于一千多年前的北宋时期,发源地在河南汤阴(今河南鹤壁市)黑山之麓、淇河之滨的许家沟村。许家沟所依的黑山,又名墨山、古为冀州之地,是太行山的余脉之一。这里峰峦迭嶂,淇水环流,林木茂盛,鸟语花香,环境清幽。

早在魏、晋时期,左思就在《魏都赋》里记载了“连眉配犊子”的爱情故事传说:“犊子牵黄牛,游息黑山中,时老时少,时好时丑。后与连眉女结合,俱去,人莫能追……”后来这一典故衍化为“白蛇闹许仙”故事。故事的女主人公也由“连眉女”衍变为白蛇。

“白蛇闹许仙”里的白蛇精,当年曾被许家沟村一位许姓老人从一只黑鹰口中救出性命。这条白蛇为报答许家的救命之恩,嫁给了许家后人牧童许仙。婚后,她经常用草药为村民治病,使得附近寺的香火变得冷落起来,也使黑鹰转世的“ 金山寺”长老“法海和尚”大为恼火,决心 拆散许仙的婚姻,置“白娘子”于死地。

于是引出了人们熟悉的“盗仙草”、“水漫 金山寺”等情节。白娘子因为水漫 金山寺而触动胎气,早产生下儿子许仕林。法海趁机用“金钵”罩住分娩不久的白娘子,将其 囚禁于南山“雷峰塔”下。通过此事,许仙心灰意冷,便在“雷峰塔”下出家修行,护塔侍子。18年后,许仕林高中状元,回乡祭祖拜塔,才救出母亲,一家团圆。

四、长恨歌

《长恨歌》是中国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一 篇叙事诗。这首诗是作者的名篇,作于公元806年(元和元年)。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诗的主题是“长恨”。

五、西厢记

<<西厢记>>,最早起源于唐代元稹的传奇 《莺莺传》,叙述书生张珙与同时寓居在普救寺的已故相国之女崔莺莺相爱,在婢女红 帮助下,两人在西厢约会,莺莺终于以身相许。

后来张珙赴京应试,得了状元,却抛弃了莺莺,酿成爱情悲剧。亦相传为元稹假借张生的自传体的故事。这个故事到宋金时代流传更广,一些文人、民间艺人纷纷改编成说唱和戏剧,王实甫编写的多本杂剧《西厢记》就是在这样丰富的艺术积累上进行加工创作而成的。

历史上,“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这一美好的愿望,不知成为多少文学作品的主题,《西厢记》便是描绘这一主题的最成功的戏剧。

六、凤求凰

《凤求凰》传说是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的古琴曲,演绎了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以“凤求凰”为通体比兴,不仅包含了热烈的求偶,而且也象征着男女主人公理想的非凡,旨趣的高尚,知音的默契等丰富的意蕴。全诗言浅意深,音节流亮,感情热烈奔放而又深挚缠绵,融楚辞体的旖旎绵邈和汉代民歌的清新明快于一炉。即使是后人伪托之作,亦并不会因此而减弱其艺术价值。历代同名的诗歌歌曲、影视剧很多。

七、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 篇叙事诗,它也被称为我国古代史上最长的一部叙事诗,是我国古代民间文学中的光辉诗篇之一,《孔雀东南飞》与南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及“叙事诗双璧”。《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以及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是取材于东汉献帝年间发生在庐江郡(治舒县,汉末迁皖县,均在今安徽境内)的一桩婚姻悲剧。

《孔雀东南飞》通过刘兰芝与焦仲卿这对恩爱夫妇的爱情悲剧,控诉了封建礼教、家长统治和门阀观念的罪恶,表达了青年男女要求婚姻爱情自主的合理愿望。女主人公刘兰芝对爱情忠贞不二,她对封建势力和封建礼教所作的不妥协的斗争,使她成为文学史上富有叛逆色彩的妇女形象,为后来的青年男女所传颂。

八、天仙配

《天仙配》为安庆黄梅戏戏曲传统经典剧目。内容讲的是董永卖身 葬父,玉帝的第七女(七仙女)深为同情,私自下凡,在槐树下与董结为夫妇。一百日后,玉帝派托塔天王和四大金刚逼迫七仙女返回天庭,夫妻在槐树下忍痛分别。董永行孝的故事在魏晋时已见于曹植《灵芝篇》 。戏曲或名《织锦记》、《百日缘》、《槐荫树》。黄梅戏整理本较有影响。有同名 和电视剧。

九、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是远古神话,是我国十大古代爱情故事之一。

嫦娥奔月在古书上有种种不同的说法。根据《淮南子》的记载,后羿到西王母那里去求来了长生不死之药,嫦娥却偷吃了全部的长生不死药,奔逃到月亮上去了。嫦娥奔月以后,很快就后悔了,她想起了丈夫平日对她的好处和人世间的温情,对比月亮里的孤独,倍觉凄凉。

《淮南子·外八篇》中说,后羿从西王母处请来不死之药,逢蒙听说后前去偷窃,偷窃不成就要加害嫦娥。情急之下,嫦娥吞下不死药飞到了天上。由于不忍心离开大羿,嫦娥滞留在月亮广寒宫。广寒宫里寂寥难耐,于是就催促吴刚砍伐桂树,让玉兔捣药,想配成飞升之药,好早日回到人间与后羿团聚。

十、红楼梦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属章回体长篇 小说 ,成书于1784年(清乾隆帝四十九年),作者曹雪芹。梦觉主人序本正式题为红楼梦,它的原名《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 小说,也是世界文学经典巨著之一。

现在通行的续作是由高鹗续全的一百二十回《红楼梦》。书中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着重描写荣、宁两府由盛到衰的过程。全面地描写封建社会末世的人性世态及种种无法调和的矛盾。

在黄梅戏的经典曲目《天仙配》中有一段“满工对唱”,旋律优美,相信许多人都能哼上几句,歌词这样写道:“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满工”是指完成工作,七仙女为董永织布还债,布已织好,二人以为从此可以无忧无虑地生活在一起,因而唱出这些词来。

那么天上的七仙女到底看上了董永哪一点呢?

实际上就是董永身上纯良孝顺的品质。曹植的《灵芝篇》中有几句诗描写了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大意就是董永家中贫穷,为别人干活做工来供养父母,可是讨债的人太多了,董永再卖力干活也偿还不起,这时上天被他的德行打动,让一个神女下凡来为他织布还债。

刘向的《孝子传》中故事情节更为完整!

董永很小的时候母亲去世,他与父亲相依为命,父亲死后无钱安葬,董永便把自己卖到富人家做工,换来钱埋葬父亲。半路上,一个美貌的女子拦住董永说愿做他的妻子,并跟他一起去富人家干活。富人对董永说只要能织足三百匹布,就可以放他回家,谁知董永的妻子只用十几天就织好了。

富人很惊讶,只好放他们回去,出门后,董永的妻子告诉他自己是天上的仙女,然后就不见了踪影。

在民间传说中:

七仙女为董永织布还债后,正打算和他一起回家生活,玉帝忽然派天将召七仙女回天庭。

七仙女害怕如果不从,董永会受到伤害,只好和董永在槐树下永别,洒泪而去。而在侗族神话中,还有董永与其子董尚秋相会的故事,说七仙女回归天庭三年后,将儿子送下凡间交给董永抚养,接下来还发生了董尚秋寻母、火烧学堂等一系列故事。

总结:

据《东台县志》记载,董永是西溪镇人,因宋代文学家晏殊曾居住在这里,西溪又被称为晏溪。如今,在江苏东台一带,还留存有许多董永和七仙女传说中的遗迹,如“辞郎河”“东鞋庄”“西鞋庄”等等,可见传说的深远影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36495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8
下一篇2023-11-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