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镇安有哪些美食?

商洛镇安有哪些美食?,第1张

我的家乡在陕西商洛的一个普通小县城镇安,追溯到遥远的以前,“民以食为天”仍在耳边回响,再到现在的“舌尖上的中国”家喻户晓,我们寄托在美食上的不仅仅是味蕾的享受,还有记忆中的味道,那是浓浓的乡愁。

镇安不止自然风光秀丽、文化底蕴浓厚,还有很多当地特色美食,每一口都携带着质朴而强大的治愈效果,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镇安腊肉

腊肉,又叫熏肉,是商洛市镇安一带的地产特产,是镇安人请客送礼的传统佳品,镇安县加工制作腊肉的传统习惯不仅久远,而且普遍。每逢冬腊月,镇安家家户户都要制作腊肉,鲜肉先用各种配料腌制,经过多道工序,最后用烟火慢慢熏烤。熏好的腊肉表里一致,煮熟切成片,透明发亮,色泽透红,吃起来味道醇香,肥不腻口,瘦不塞牙,而且具有开胃、祛寒、消食等功能。镇安腊肉素有“一家煮肉百家香”的赞语,而且有久放不坏的特点。

云盖寺挂面

云镇挂面是镇安县云盖寺镇远近闻名的土特产,面条经过和面,发酵,搓条,盘条,上杆,发汗,扯面,晾晒等多道工艺纯手工制作。产出的面条最细的如发丝,粗的可达香签粗细,而且每根都是空心的。挂面因为经过发酵后制作,极易煮熟,沸水下锅三分钟即可熟透食用,因为面里加了盐,煮面的时候可以不用调味,所以有“挂面不调盐——有言(盐)在先”的说法。而且挂面因为经过发酵熟成,非常易于消化,煮食也极为方便,撒点葱花,加个鸡蛋就是完美的一餐,老幼皆宜。

镇安菜豆腐

说到菜豆腐,陕南人第一反应应该是汉中的菜豆腐。其实不然,汉中菜豆腐与镇安菜豆腐大不同,主要在于用来凝固品不同。汉中菜豆腐常常是用来与热米皮搭配吃,而镇安菜豆腐直接放水里煎热,然后放正常佐料即可,出锅后记得淋上辣椒油,也可放点儿香菜做点缀一下开吃。

镇安小炒肉

镇安小炒肉是一道镇安的特色小炒,也是镇安的一道传统名菜,过去曾是宫廷用膳。用鲜嫩的瘦肉丝配上土豆丝、粉丝、绿豆芽、黑木耳等猛火爆炒而成,色鲜,香脆、味美。

神仙凉粉

神仙凉粉,有的时候也叫神仙豆腐。从原材料上看,凉粉所用的原材料是采摘于深山里的一种树叶,整个加工过程不添加任何辅助材料,只需要用一只筛子装了神仙叶子,架在一只大盆上面,再烧开了水,趁水正滚之时,倒于神仙叶子上面,充分杀青使其变软,继而用手使劲揉搓出叶子的酱汁,滴漏到大盆当中,待其凝固后,用刀切块放于冷水中浸泡一晚上,便大功告成。神仙凉粉要想调得好吃,就必须用浆水汤。锅中放油,碎蒜爆香,再倒入浆水酸汤烧开,加盐,晾冷后,将神仙凉粉块切成细条或切片放于碗中,再浇上浆水酸汤即成美味。

镇安大板栗

镇安大板栗种植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周代,据“陕西通志”记载,镇安板栗秦为贡品,民国初年出口多个国家,被誉为“中国板栗之乡”。镇安板栗果仁饱满,个大色鲜,肉质细腻,生食脆甜,熟食糯香,富含多种微量元素。

蛤蟆骨斗

镇安土话把这道美味叫作“蛤蟆骨斗”,意即小蝌蚪的意思,又称浆水鱼鱼。一般有2种:玉米面和一般淀粉,可热吃也可凉吃,味道十分鲜美。

同时镇安还有民间酒文化

镇安人都会腌腊肉,镇安人都会酿造包谷酒。在镇安民间去访问,你如果想知道老百姓的日子怎么样,首先弯腰揭开酒缸上的大石板,量一量里面酒的深度,其次,抬头向上,数一数屋檩上挂的腊肉块子有多少,就心中有数了。镇安水土好,水乃生命之源,水的软硬直接影响着人的生活质量,软水煮饭,食不耐饥,硬水煮饭,吃了不容易消化,所以,一个胃口娇气的人猛然到一个新的地方,总是不服水土换肚子,然而到镇安出差的人,从来没有发生过换肚子的现象。镇安的好水,养育出如花似玉的镇安女子;镇安的好水,酿造出回味无穷的包谷酒。镇安人把造酒看的和挑水一样简单,沟沟岔岔都是纯净水,随便挑两桶,往底锅里一倒,竹笆笆上搁一只木桶,铺几层发酵的料,上边再放一口天锅。底锅下疙瘩柴熊熊地燃烧,水从液体变化为气体,气体又在天锅下冷结为液体,流出来的,就是酒。镇安人不无自豪地说:只要沟沟岔岔的水流不断,镇安的包谷酒便喝不完。

结干亲

结干亲的习俗,在商州民间由来已久,且形式多样,各有意趣,主要有以下几种:

干大、干妈:有初生孩子三天图吉利撞道撞的,遇男则拜为干大,遇女则拜为干妈,若撞住者是未成年人,即由其父母代之;有为了某种原因,如两家关系特别好,或有过救助而拉扯的;也有攀高结贵图保护提携的;也有男女双方关系暧昧,为了名正言顺来往方便的等等,不一而足。

干弟兄:结拜弟兄以男青年居多,也有年龄层次相差过大的现象。旧有弟兄会、烧香弟兄、换帖弟兄之称。结拜者不是志趣相投,就是为了互相帮助,有的实际上是拉帮结派形成一股势力。

柞水渔鼓又称渔鼓道情,其伴奏乐器渔鼓筒又称为道筒,是终南山道教文化的产物。

渔鼓用竹筒制作,筒长65-100厘米,鼓面直径一般在13-14厘米左右,一端蒙以猪皮、羊皮或油膜(猪膀胱膜)。演奏时,左手竖抱渔鼓,右手击拍鼓面。指法有“击”、“滚”、“抹”、“弹”等。渔鼓的表演分站唱和坐唱两种形式,演唱者怀抱渔鼓兼操简板和铜镲,为演唱伴奏。

柞水花鼓与镇安花鼓、商洛花鼓属于同胞姐妹,但又有自己特别的风韵雅致。早期的花鼓戏,只有半职业性班社在农村作季节性演出,农忙务农,闲时从艺。1996年之前,柞水还有十多副花鼓“行箱”,艺人近200人。训练演员采取随班跟师方式,边学艺、边演出。 柞水花鼓戏,可称作是柞水民歌剧。其音乐有三个特点、三大部分。三个特点:一是群众性。柞水花鼓根植于民间,与柞水人的方言语言、柞水的民歌小调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二是创作的集体性。花鼓戏从湖北、安康到柞水,从上一代到下一代的流传过程中,曾有无数人参与创作、加工、润色,从而凝聚了世代人民的艺术智慧。三是可变性。历史上的花鼓音乐没有乐谱,靠口头传唱。在传唱中,由于各人条件不同,方言语音不同,会发生若干变化,使同一剧种的唱腔形成为几个不同风格的流派。

三大音乐体系:一是八岔调,又称打锣腔。八岔调又分“阴八岔”和“阳八岔”。“阴八岔”曲调结构只有一句,抒情性较强,一般只有八岔调的开头演唱。“阳八岔”曲调结构分上、下句,乐句短小,曲调明快、热烈,唱时有众人帮腔。最具有代表性的演唱,是春节社火中赶旱船的唱法,一人主唱,众人帮腔,每句中间有固定的锣鼓过门。二是筒子腔,又称大筒子、筒子戏,是因主奏乐器为大筒胡琴而得名。其曲调结构由上、下句分别加过门,基本对称的4个乐句组成。基本板式有小生调、老生调、平调、阴调等。三是民歌小调。由调式相同的小调连缀成一段完整的唱腔。 岭南风情 别具一格

柞水地域,从古至今,一向被称为岭南。岭南的风土人情,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那就是“风气淳厚,俗尚朴野”。岭南风情,别具一格,最能代表岭南风情的方方面面,莫过于结婚过程中的风俗习惯。

柞水境内的老户人家,十分重视嫁娶之道,其全部程序仍沿袭历史习惯,形成了柞水县特有的婚俗文化。

未婚前必央媒人以示郑重。婚事定妥后,男女双方各邀请亲朋告知,设宴招待,概不收礼。身居山乡僻壤的人,定婚之礼仍然风行,即男方必备腊肉一吊,束一红纸,茶酒两壶,系一红绳,名曰“壶瓶礼”。结婚之日,大摆宴席,客人以自身亲疏、年辈、地位而送礼金不等。

婚前必送彩礼,身居城镇的人也不例外,只不过形式从简而已。男方给女方彩礼的多少,依男方经济状况和女方协商而定。送彩礼时,男方要选择一位能说会道的且为“全人”的男长者前去送礼,女方要找一位能言善辩的男“全人”把守大门。双方一接触,变开始“舌战”几句之后,男方送礼的车轿方可获准入院。 “社火”源于古老的宗教信仰。“因崇拜而思献媚,假歌舞以祈福佑”。社火的特指意义,是指春节期间民间带有媚神性质的风俗歌舞,它来源于人们对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社”为土地之神,“火”能驱难避邪。在黄河流域,“社火”有着几千年的传统和历史,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风俗之一。

每当春节期间,陕西农村群众自发举行各种“社火”活动,单人列队步行表演的叫“地社火”,一人背负一至数人者叫“背社火”;用方桌、木板等物搭成高台,多人或数十人将角色抬着游走的叫“抬社火”;马车、牛车等车辆载着角色表演者叫“车社火”;角色骑在马或骡子上表演的叫“马社火”;还有将角色装扮成被刀砍斧劈、开堂剖肚恐怖状的叫“血社火”也叫“快活”!这种来至民间的祭祀活动,是民族感情的宣泄,又是才智和生命力展示。意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万事吉祥如意。 柞水一带,因山大沟深,人群分散,因地域不同而称呼不同,县南部把父亲叫“爷”,把祖父叫“爹”或“家”;县中部一部分人把父亲叫“爹”,把祖父叫爷;县北部则把父亲叫“爸”或“大”,把母亲叫“妈”,把伯父叫“伯”(音贝);其他地方把祖父叫“祖”、“先人”,把父亲叫“叔”、“伯”、“父”或“大老汉”,把母亲叫“娘”、“妲”、“婺”(音务)、“姨”、“勒”、“婶”、“细老汉”,有的地方把儿童叫“仔”或叫“囝崽”、“娃”,把睡觉叫“困醒”、“晦醒”、“眯”,把吃饭叫“嘬饭”、“薅饭”、“咦饭”。媒人叫红爷,客气叫讲礼,文明叫斯文,回答叫言传,留客叫立下,炒菜叫捻菜,烧火叫添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41955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30
下一篇2023-11-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