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结婚率和离婚率对比

中国结婚率和离婚率对比,第1张

全国各省离婚率出炉,平均离结率高达3933%1“中国人向来保守,结了婚就不会轻易离婚”是我们常听到的话,可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离婚率也逐年上升,越来越多夫妻选择离婚。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自2013年开始结婚人数连年下降,而从2010年至2019年离婚率连年增长增长,2019年至2020年离婚率才有所下降。

2020年,官方统计的结婚登记人数共计81433万对,与2019年相比较减少了113万对,官方统计的离婚登记人数有81260万对,相较于2019年减少了3616万对。

2020年全国各省离婚率出炉,全国平均离结率高达3933%,这意味着全国每十对夫妻结婚的同时就有四对夫妻离婚。

2020年,我国吉林、黑龙江、辽宁三省的离结率位列全国前三,吉林省的离结率竟高达7151%,黑龙江省和辽宁省紧随其后分别是6716%和6583%,宁夏、甘肃、西藏三省的离结率位列倒数。

2020年,天津的离婚率最高的是天津、重庆、贵州,最低的是三个省份是广东、浙江、山西。

为什么近些年来会有这么多夫妻选择离婚呢?到底什么才是婚姻杀手?

首先,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生活琐事。在结婚之后,夫妻二人常常会因为观念不同引发各种生活琐事,而这些琐事往往会成为他们离婚的最大原因。

其次就是分居。因为工作的原因,很多夫妻都没有住在一起,两人分居时间过长会导致两人孤独,感情变淡,一旦没有感情支持一段婚姻很难有美好的结局。

还有一些人离婚是由于结婚前两人感情就薄弱,家庭暴力、赌博、性格差异、缺乏沟通、出轨、经济问题等都是导致夫妻离婚的原因。

全国各省离婚率出炉,平均离结率高达3933%2近日,多地发布2021年婚姻大数据,整体趋势为近五年结婚登记数量逐年下降、结婚年龄推迟,2021年离婚率降低明显。以江苏省为例,江苏省民政厅发布的“2021年江苏省婚姻登记大数据”显示,2021年,江苏省共结婚登记466947对,较2020年结婚登记总数下降516%。从年度趋势来看,近5年江苏省结婚登记量呈现逐年下降趋势。(2月20日中国新闻网)

全国多地发布2021年婚姻大数据显示,近五年结婚登记数量逐年下降、结婚年龄推迟,这样的数据确实令人堪忧。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在全面三孩政策下,结婚率却普遍逐年下降,可能会影响鼓励生育的实际效果,影响到未来人口的结构。笔者认为,“结婚率下降”是个值得重视的社会问题,既应当理性看待,各级政府部门也要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扭转这种对人口增长不利的局面。

结婚率下降,首要因素是人口的年龄结构。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和老龄化进展,结婚适龄人口的比重在相应减少,必然会导致结婚率的下降。从这个角度看,未来我国的结婚率还会进一步下降,短时间内较难逆转。其次,结婚率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由于经济发展与城市化,对结婚意愿有着“双重挤压”效应,更多的年轻人为了打拼事业而选择晚婚、晚育。以上客观存在的社会原因,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结婚率。

然而,“结婚率下降”还有一些现实原因。其一,适龄男女婚恋观念发生转变,接受高等教育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他们为了追求婚姻质量,寻找另一半宁缺毋滥,自然会导致结婚年龄推迟。其二,结婚经济成本和负担较大,结婚不仅要有房有车,还有彩礼、置办婚宴等,少则花费数十万元,多则上百万元。面对如此巨大经济压力,不少年轻人结婚意愿降低,成为“恐婚一族”。其三,目前年轻人生活压力不低,一旦结婚成家,柴米油盐等生活琐事会牵扯很多时间和精力。一些年轻人想多一点自由时间,常常只谈恋爱不结婚。此外,年轻人生活方式和观念正在发生转变,如追求多样化生活,结婚和生育在部分年轻人眼里不再是必需品。

“结婚率下降”直接影响未来人口结构,对鼓励生育政策也有一定负面效应,应当引起政府部门及社会多方高度重视,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举措,纾解年轻人的诸多压力,让结婚率、生育率回归到合理的水平。比如延长带薪婚假时间;凭结婚证可享受一次性购房优惠;倡导节俭文明婚礼新风,鼓励参加公益集体婚礼,遏制巨额彩礼、大操大办婚礼等陋习;政府出台奖励生育政策,并在孩子幼托、医疗、教育等方面加大投入,让结婚的年轻人“生得起”“养得起”,等等。当年轻人觉得结婚生子没有多大压力时,他们会更加“爱结婚”“爱生育”。

全国各省离婚率出炉,平均离结率高达3933%3在我国关于婚姻有着很多美好的词汇,例如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等等。婚姻是两个人因为相爱而选择相伴余生,但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却有不少人选择了离婚,我国的离婚率在全球范围都算是比较高的。

根据近几年的报道,在我国发达的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离婚率一直居高不下,甚至还有人调侃,没有超过平均水平的离婚率,都算不上好的城市。

虽然城市的经济水平,并不依据离婚率来判断,但这可以看出,过高的离婚率已经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

那么今年的离婚率,究竟高到了什么程度,才迎来如此多的人调侃呢?我们可以从下面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

首先是2020年,根据相关报道,仅仅在这一年我国就有4339万对夫妻解除了关系,虽然与比2019年相比,减少了3616万对。但之所以出现离婚率下降的原因,只是因为疫情太过严重。很多人在离婚和自身安全中,还是更注重健康问题。

很多家庭关系有问题的夫妻,在2020年时都选择了暂时放下彼此的冲突,一同对抗疫情,这样的经历也修复了不少的家庭关系,很多夫妻也因此选择了不离婚。

但在今年,积极防控的效果已经显现出来,离婚率又悄然升高。2021年最新的离婚数据显示,离婚率总人数占据结婚率总人数的23%。其中北京作为我国的中心城市,离婚率也十分拔尖,达到了39%上下。

根据公布的数据来看,一线城市的离结率依然呈现上涨的趋势,而让人意外的是,部分三四线城市,竟然也呈现离婚率升高的势头,甚至超过了不少一二线城市。

其中以吉林最为明显,随着我们国家经济重心向南方转移,吉林东北等地的发展势头就已经远不如从前了。但在这次调查中,吉林的离结率稳稳占据第二名,碾压了其他城市。

对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不少专家都给出了自己的专业意见,其中最让人能够信服的理由,便是由于大量东北青壮年外出务工,导致了一些夫妻分居两地,感情出现问题。

毕竟外出务工的时间往往都很长,最少都是整整一年。夫妻双方这么长时间没见面,生活中也没有办法相互帮助,这样的状态,很多人都没法接受,自然也就会使彼此感情出现问题。

在全国离婚率普遍偏高的情况下,有一个城市却表现得十分稳定。海南作为我国人均GDP全国排名第19位的城市,离婚率只有1667%。

对于这种情况,不少人都很是不解,为什么全国离婚率都高的情况下,海南还能保持这样出众的表现,难道海南人真的生活如此幸福吗?

根据专家的分析,事实或许正相反。在海南部分地区贫富差距十分大,很多收入微薄的人群因为传统观念影响,不会轻易产生离婚的想法,所以才使离婚率如此低。

对于离婚率过高这个社会问题,国家也开始重视了起来,正在想办法积极控制,但毕竟感情是两个人的事,即使是国家也没有干预的权利,所以只是在离婚的流程上,多加了一个“离婚冷静期”。

这样的措施在减少离婚率上,起到了很大程度的缓冲效果,不少因为一时冲动而选择离婚的人,都在冷静期里重新正视了自己的感情。

其实很多人选择离婚,都只是因为一些生活琐事,甚至某句话说得不对,而激化了矛盾,才会在冲动下说出离婚的言语。

而当夫妻二人冲动离婚之后,往往会产生愧疚和后悔的想法,但都因为不想先低头的原因,而遗憾错过。

所以国家综合考虑推出了冷静期的政策,对选择要离婚的夫妻强制分开一个月,各自好好冷静思考一下。这样的措施推出后受到了不少人的欢迎,毕竟婚姻不是儿戏,确实应该慎重考虑。

同时我国近年的离婚率也比之前明显下降了不少,虽然还没有达到最理想的状态,但已经证明了冷静期是有效的。

要知道,离婚这件事有些时候不仅仅关乎个人的家庭,对社会经济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国外一家机构就对此进行了调查,通过分析发现,离婚率比较低的城市,人们往往都更加幸福,犯罪率也比较低。并且,对于经历过父母离婚的孩子来说,大部分都会面临父母各自重组家庭的问题。在这一点上,对孩子来说,无疑是不公平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四十六条结婚应当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禁止任何一方对另一方加以强迫,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加以干涉。

第一千零四十七条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第一千零四十八条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

第一千零四十九条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完成结婚登记,即确立婚姻关系。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

第一千零五十条登记结婚后,按照男女双方约定,女方可以成为男方家庭的成员,男方可以成为女方家庭的成员。

第一千零五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无效:

(一)重婚;

(二)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

(三)未到法定婚龄。

      记者 | 赵孟

      编辑 | 翟瑞民

      1

      近日,民政部发布2022年二季度民政统计数据显示,二季度结婚登记人数为万对,离婚人数万对。与2021年二季度万对相比,今年二季度结婚人数同比下降20%,降幅较大。

      人口学专家易富贤向界面新闻分析,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出现后,导致一季度结婚登记锐减,二季度略有回升。今年以来,受奥密克戎广泛传播影响,二季度一些地区实施管控,导致全国二季度结婚数同比下降20%,环比下降23%。此外,育龄人口减少、结婚推迟、单身和丁克人口增加也是重要叠加因素。

      知乎“人口观察”专栏作者“古都闲云”长期关注人口变化趋势,对近7年的季度结婚登记数做过统计分析。他向界面新闻表示,适龄结婚规模持续较快下降,奠定了近几年结婚登记数较快下降的基础,而适龄人群的初婚推迟与完成初婚者比例下降,又进一步扩大了初婚登记的降幅;此外,离婚冷静期不止降低了离婚数量,也降低了再婚数量。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结婚对数下降,这一趋势预计将持续一段时间。

      2016年-2022年各季度结婚数变化趋势。易富贤制图

      2022年8月,民政部发布《2021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结婚人数连降8年,超30岁结婚人群占比近半。公报显示,2021年,全年依法办理结婚登记为万对,比上年下降结婚率为‰,比上年下降个千分点。依法办理离婚手续万对,比上年下降国家卫健委人口家庭司副司长杨金瑞曾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十三五”时期20-34岁生育旺盛期妇女年均减少340万,2021年相比2020年减少了473万。这是带动出生人口数量下降的重要因素。同时,当前, 90后、00后作为新的婚育主体,绝大部分成长和工作在城镇,受教育年限更长,面临的就业竞争压力更大,婚育推迟现象十分突出。

      对于2022年二季度结婚数下降的原因,“古都闲云”统计了从2015年-2022年的数据后分析指出,2020年一季度结婚登记数受到疫情暴发的明显影响,出现了达的非正常大幅下滑,数据不具备直接可比性;根据2015年一季度至2019年四季度数据,每年的一季度是一年中结婚登记最多的季度,致使每年上半年的结婚登记数要多于下半年,这可能与一季度内的春节与“”有关。在2015年时,四季度的结婚登记数仅次于一季度且明显多于二三季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到2019年二三四季度的结婚登记数已经基本持平,这可能与婚姻异地登记在各地逐渐推广有关。

      他据此分析2020年与2021年两年逐季度数据,发现2020年初疫情暴发导致的结婚登记数据失真的影响,较为明显地持续到了2021年的二季度。不仅2020年内四个季度的数据不符合2015-2019年保持的“一季度结婚登记数最多”与2019年时形成的“二三四季度结婚登记数基本持平”的规律,2021年二季度数据也不符合先前规律,甚至几乎和2021年一季度数据持平,是明显偏高的。

      “古都闲云”认为,除了因疫情导致的数据失真让2022年二季度结婚数同比下降外,还有人口变化周期性因素,比如婚姻适龄人口减少、平均初婚年龄推迟,这些因素的影响更为长期和重要。

      民政部数据显示,当前中国人的平均结婚年龄为25岁-29岁。“古都闲云”分析,如果以25岁-29岁为婚姻适龄人口,以七普数据推算2015-2025年适龄人口规模的变化,显示2021年“适龄人群”的规模就比2015年下降了值得注意的是,相比婚姻适龄人口的下降,2021年对比2015年的结婚登记数下降更大,达到“古都闲云”分析,其原因是平均初婚年龄推迟,即达到相同的年龄时,现在的“适龄人群”中已经结婚的比例比过去“适龄人群”中已经结婚的比例要低。

      他对“七普”数据分析后发现,2020年时25岁的年轻人已经结过婚的比例只有只有2000年时结婚比例的一半。“本来适龄人群的规模就在较快下降,叠加这样的初婚推迟(以及随之而来的更多的终身不婚人群)最终必然导致结婚登记数比适龄人群规模出现更大幅度的下滑,导致降幅从扩张到”

      此外,“离婚冷静期”规定的实施,也会影响到结婚数,因结婚数据当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再婚。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相关数据,截至2020年,每年离婚与再婚规模在同步增长,离婚规模略多,二者的比大约是但2021年离婚冷静期实施以后,每个季度的离婚人数从实施前的100万左右,下降到50-60万,这也会导致2021年以后的再婚数减少,进而影响结婚数。

初婚人数下降90后不愿意结婚是什么原因

 初婚人数下降90后不愿意结婚是什么原因, 受计划生育影响,如今的90后不少都是独生子女,可以说面临着“上有老、下有小”的窘境,初婚人数下降90后不愿意结婚是什么原因。

初婚人数下降90后不愿意结婚是什么原因1

 据有关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结婚登记人数较去年减少了113万对,这也是自2013年连续7年下降,创下了近17年的新低。在面对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时,我们也不禁发问,为什么现在的90后都不愿结婚了?

 究其原因,现在的年轻人认为结婚是需要花掉所有运气才能成就的一件事。我们也随机采访了几位未婚90后,来看看他们是怎么说的。

  1、“现在家暴那么多,在众人眼中是温文尔雅的好男人,在背后却是暴力和虚伪!”——93年吴女士说。

 的确,现在有关家暴的新闻不在少数,相信大家都有看过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冯远征所饰演的安嘉想必是很多90后的阴影,很多家暴受害者就是因为看了这个电视剧,才选择勇敢的站出来,告诉家人实情。有一句话说的好,“好的婚姻养人,坏的婚姻要命”。

  2、“现在的女孩太现实,没房、没车、没彩礼,不敢结婚。”——91年张先生说。

 受计划生育影响,如今的90后不少都是独生子女,可以说面临着“上有老、下有小”的窘境,对于长年漂泊在外的90后来说,买不起车、买不起房,受访者张先生就是其中之一的北漂人群。和女朋友谈了5年,最终满足不了丈母娘的“天价”彩礼,两人不欢而散。

  3、“婚后若劈腿,还会惹得自己一身病,这比单身更可怕。”——98年刘女士说。

 为什么年仅23岁的刘女士会有这样的担忧呢?原来,她有一个闺蜜,婚前和男友花前月下、恩爱有加,两人奉子结婚后,其闺蜜身材变形、皮肤发黄,没了往日的光彩,其丈夫在外沾花惹草,最后还感染了HPV。而刘女士的闺蜜却一直被蒙在鼓里,前段时间体检时,竟然也发现HPV呈阳性,其丈夫这才承认出轨的现象。刘女士亲眼目睹了闺蜜整日以泪洗面,所以她才认为男人婚后会“变坏”,迟迟不敢和男友结婚。

初婚人数下降90后不愿意结婚是什么原因2

 最近结婚率创新低,登上了热搜,让年轻人的婚姻大事再次成为了全民热议的话题。好像几年来像这种结婚人数越来越少,结婚率持续走低的新闻都能引起热议。很多人都调侃道,以后每年都会有这样的新闻,结婚率只会越来越低,反正我不想结婚等。曾经老一辈的到了年龄就要成家的思想和传统,到了如今年轻这一代好像行不通了,尤其对正处于结婚主力军的90后来说,年轻人对结婚这件事好像越来越抵触了。结婚率创新低,为啥现在90后都不想结婚了?原因很现实。

  直接因素:生活成本的提高

 如今的高房价、高物价,让很多年轻人对结婚望而却步。现在结婚已经和房子,车子这些附属品绑在一起了。一旦有结婚的念头、脑子里就有房子车子孩子这些问题出现。衣食住行每一样都需要钱来支撑。生完孩子后,各种费用,现在幼儿园小学都讲究国际化了。房子,教育,医疗,放眼全国看看,结婚之后有多少的小家庭可以完全承担的起房贷、子女教育和生活开支的负担,很悲催的事情就是这些压力压的都不敢生病、不能生病、生不起病。

  主要因素:个人观念的改变

 以前的婚姻更多的是到了一定年龄,就要走入婚姻,对婚姻更多的理解就是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延续香火,老了叫子女照顾抚养,在这种观念的支配和大环境的影响下,以前的人们对婚姻有了更多的依靠和容忍。但如今社会,传统的家庭观念,已经渐渐的被个人幸福感所取代。现在的年轻人不再是为了结婚而结婚,而是怎么过好自己的一生。所以现在年轻人对婚姻更加谨慎,很多人抱着宁缺毋滥的思想,越来越不轻易踏入婚姻。

  根本因素:社会环境的改变

 之所以结婚率创新低,社会环境是根本因素。首先以前的人口红利消失,老龄化严重,80、90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婚后要面临着养4个老人的现实。再者,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男女双方在择偶上的差异性,必然导致一部分人被剩下。加之社会离婚率越来越高,导致年轻人恐惧婚姻,同时社会也越来越开放,多元化的生活方式更被年轻人接受。社会贫富差距加大,社会资源分配不公,年轻人婚姻成本高,女性社会地位提高,有更多的选择性。这些共同的社会环境导致如今的年轻人对婚姻越来越慎重,结婚生子也不再成为了人生的必选项,所以结婚率创新低也就不那么难以理解的。

初婚人数下降90后不愿意结婚是什么原因3

 对于每个人来说,婚姻都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男大当婚, 女大当嫁”是我国传统的婚姻价值观,“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这也是很多人对于婚姻的美好向往。但近些年,对于很多到了适婚年龄的年轻人来说,对于结婚这件事却变得不那么迫切了,每当逢年过节,“催婚”就成为了全民关注和讨论的热点话题。对于不少家庭来说,催婚也时不时成为引发两代人之间争议的根源,父母认为子女不理解自己的苦衷,子女认为父母不理解自己的想法。

 根据共青团针对2905名18-26岁的未婚城市青年做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被问及“你将来会结婚吗”这个问题时,251%的未婚青年选择“不确定”,89%的未婚青年选择“不会结婚”,而且还有近三成受访青年从未谈过恋爱。与男性相比,女性结婚的意愿相对更低。女性表示“不结婚”和“不确定会不会结婚”的人数占比4392%,这一数字比男性高出了1929%。

 另外,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0年的结婚登记情况。根据数据来看,2020年全年结婚登记为81433万对,看起来似乎并不少。不过横向对比可以发现,这一数字已经是连续7年下降了(具体数据看下图)。具体看,2013年全年结婚登记13469万对, 这是近10多年的历史最高位,不过从2013年开始结婚登记人数持续下滑。我们简单计算可以知道,2020年的结婚人数仅为2013年的60%。

 不管是共青团的调查报告还是统计局的统计数据,都传递了一个共同的主题:不少年轻人开始不愿结婚了。那么,为什么今天的年轻人不愿结婚了呢?这或许是如今忙于“催婚”的很多长辈们都百思不得其解的一个问题。总体来看,背后这5个原因十分关键,一起来看一下吧。

 1、适婚人口总数下降。为了使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符和,平衡人均资源占有率,我国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实行计划生育。计划生育政策,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提高人均资源水平,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但是,计划生育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人口老龄化、适婚人口总数下降、男女比例失调、出生率出现下滑等等。

 2、结婚成本不断提高。如今,很多年轻人不愿意结婚的原因之一就是结婚需要的物质条件越来越高。一般来说,结婚之前,不少人要面临彩礼、房子、车子等一系列支出,仅这些费用就在百万以上了,尤其是对于不少农村家庭来说,因为结婚而负债累累并不少见;结婚之后,需要面临生养孩子、赡养双方父母的压力。因此,对于不少年轻人来说,受自身经济条件限制,只能对婚姻望而却步,推迟结婚或不愿结婚也就不难理解了。

 3、高等教育的快速普及,也是当前结婚年龄不断推迟的原因之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的教育成为了很多家庭的头等大事,年轻人受教育的年限也不断增加。一般来说,大学毕业的年纪是22-23岁,读研读博毕业的年纪普遍在25岁以后了,所以对于很多以学业、工作为重的年轻人来说,平时高压力的学习和快节奏的工作已经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所以这使得他们并没有太多的时间和耐心投入到恋爱和结婚中去。

 4、婚姻观念发生变化。与上一代“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媒妁之言”等婚姻观念有所不同,如今年轻人的婚姻观念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往往“宁缺毋滥”。一个是婚恋自主意识较强,不会在乎旁人的眼光和说法,而是更注重自我感受;另一个是对另一半持有过高的期待,所以自己的预期与现实容易出现较大的落差,不过即便如此,也不会也不愿意将就。

 5、女性自立能力提高。在传统家庭观念里,一个家庭的构成形式就是“男主外、女主内”,如果女性不结婚,往往就没有生活来源,而且还不被社会所认可。如今则不同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女性受教育的水平和地位不断提高,很多女性都有独立的工作、收入,所以结婚意愿相比过去也降低了。就拿笔者一个女性同事来说,收入稳定且不低,平时除了上班就是逛街、健身、旅游,习惯了这样的单身生活后,她反而害怕婚姻可能会让她变成一个精打细算的家庭主妇,所以迟迟都不愿意结婚。

 通过以上5点,不难看出,如今年轻人不愿意结婚的原因众多而且较为复杂,和上一辈人那种非常强烈的传宗接代思想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那么,从长期来看,年轻人不愿意结婚会给经济发展带来哪些影响呢?毫无疑问,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人口出生率下滑,老龄化社会加速到来,进一步来看,还会降低社会消费能力、增加社会养老压力等。

 因此,笔者认为,对待年轻人不愿意结婚的问题,应该分两个层面来看:

 一方面:婚姻不是数学公式,不能套用所有人,强迫、催促的结果往往只会让美好的婚姻变成束缚,所以首先应该尊重年轻人的个人选择,至少能够给他们留下足够的考虑时间和选择空间,并对他们的选择给予宽容和包容。另一方面:不管是家庭还是社会都应该对年轻人的婚恋观加以引导,尤其是应该在年轻人关注的彩礼、买房、生养、教育、工作等各个方面为他们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和环境,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

 实际上,针对后者,目前国家已经开始着手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了。比如,教育方面,限制义务教育阶段的课外辅导机构等,为家长们“减负”。彩礼方面,《民法典》1042条明确规定: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民政部也发文要对天价彩礼、低俗婚闹等现象集中整治。住房方面,控制高房价的同时,大力发展共有产权、租赁住房等住房形式,满足年轻人的住房需求。不难看出,以上这些措施都是在为年轻人结婚、生育创造有利的条件和环境,相信随着一系列利好措施的出台,年轻人不愿意结婚或不愿意生育的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近七年来,我国初婚人数减少将近一半!2021年普查数据显示,20-40岁男性人口比女性多1752万人,性别比失调

结婚率和离婚率:我国结婚率从2000年的67‰上升到2013年的99‰,随后逐年下降,2020年结婚率下降到58‰;离婚率从2000年的096‰上升到2020年的31‰

结婚人数:我国初婚人数在2013年达到238596万人的峰值后持续下降,2020年下降到12286万人,比2013年下降485%。2013年,我国结婚登记对数为134693万对,2021年结婚登记对数下降到7636万对,连续八年下降。另外,初婚年龄大幅推迟

结婚人数下降的原因:一是年轻人数量下降,二是适婚人口男多女少,三是养育成本高,四是结婚成本高,五是社会竞争激烈、就业压力大,六是年轻一代的婚姻观念已经发生改变。

已婚比例和未婚比例:从2009年到2013年,20-39岁女性人口中,已婚比例从7793%下降到6706%,到2019年,又上升到7272%。2019年,30-34岁男性未婚比例为1816%,女性未婚比例为87%,低于绝大多数发达国家。

近七年来,我国初婚人数减少将近一半!2021年普查数据显示,20-40岁男性人口比女性多1752万人,性别比失调。

结婚率和离婚率:我国结婚率从2000年的67‰上升到2013年的99‰,随后逐年下降,2020年结婚率下降到58‰;离婚率从2000年的096‰上升到2020年的31‰

结婚人数:我国初婚人数在2013年达到238596万人的峰值后持续下降,2020年下降到12286万人,比2013年下降485%。2013年,我国结婚登记对数为134693万对,2021年结婚登记对数下降到7636万对,连续八年下降。另外,初婚年龄大幅推迟。

结婚人数下降的原因:一是年轻人数量下降,二是适婚人口男多女少,三是养育成本高,四是结婚成本高,五是社会竞争激烈、就业压力大,六是年轻一代的婚姻观念已经发生改变。

已婚比例和未婚比例:从2009年到2013年,20-39岁女性人口中,已婚比例从7793%下降到6706%,到2019年,又上升到7272%。2019年,30-34岁男性未婚比例为1816%,女性未婚比例为87%,低于绝大多数发达国家。

法律主观:

结婚 需要按照法定的 结婚登记 程序去办理,那结婚登记有哪些程序?接下来由 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这方面的知识,欢迎大家阅读! 一、提交的证件 1、本人 常住户口 簿、 居民身份证 (现场复印)。 2、本人无配偶以及与对方当事人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的签字声明(现场填写)。 3、当事人提交3张2寸近期半身免冠彩色合影照片(可现场照相,不过得交纳一定费用)。 二、结婚登记的程序 1、要求结婚登记的男女双方持所需证件共同到一方常住户口的区、县级市民政局(或镇人民)的婚姻登记机关提出申请。 2、双方当事人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提出申请,各填写一份《申请结婚登记声明书》。 3、双方当事人必须在婚姻登记员面前亲自在《申请结婚登记声明书》中“声明人”一栏签名。 4、婚姻登记机关对双方提交的证件、声明进行审查,符合结婚登记条件的,准予登记。 三、结婚登记的时限、收费标准 1、登记时限:证件材料齐全,当场予以登记,发给 结婚证 。 2、收费标准:国内结婚登记每对9元。 婚前检查 大约100元左右,很多地区也免费做的,因为比较提倡婚检,这样有利于优生优育嘛,虽然结婚登记是没必要出事婚检证明,但个人觉得在登记前进行婚检是对双方都比较负责任的做法,还是有必要的。 如何办理婚姻登记手续办理结婚登记的外国人应当出具: (一)本人的有效 护照 或者其他有效的国际旅行证件; (二)所在国 公证 机构或者有权机关出具的、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国使(领)馆认证或者该国驻华使(领)馆认证的本人无配偶的证明,或者所在国驻华使(领)馆出具的本人无配偶的证明。 3、办理结婚登记的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登记机关不予登记: (一)未到 法定结婚年龄 的: (二)非双方自愿的; (三)一方或者双方已有配偶的; (四)属于直系血亲(直系血亲,是指当事人之间有垂直的血缘关系,如父母与子女,祖父母与孙子女。)或者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是指(由自己向上推算,当事人双方源于相同的父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如兄妹之间、表(堂)兄妹之间、叔叔与侄女之间。)的; (五)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目前,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有重度、极重度智力低下,当事人不具有婚姻意识能力的和重型精神病,病情发作期有攻击危害行为的两种情形。

法律客观:

《婚姻登记条例》第五条 办理结婚登记的内地居民应当出具下列证件和证明材料: (一)本人的户口簿、身份证。 (二)本人无配偶以及与对方当事人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的签字声明。 办理结婚登记的香港居民、澳门居民、台湾居民应当出具下列证件和证明材料: (一)本人的有效通行证、身份证。 (二)经居住地公证机构公证的本人无配偶以及与对方当事人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的声明。 办理结婚登记的华侨应当出具下列证件和证明材料: (一)本人的有效护照。 (二)居住国公证机构或者有权机关出具的、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国使(领)馆认证的本人无配偶以及与对方当事人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的证明,或者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国使(领)馆出具的本人无配偶以及与对方当事人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的证明。 办理结婚登记的外国人应当出具下列证件和证明材料: (一)本人的有效护照或者其他有效的国际旅行证件。 (二)所在国公证机构或者有权机关出具的、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国使(领)馆认证或者该国驻华使(领)馆认证的本人无配偶的证明,或者所在国驻华使(领)馆出具的本人无配偶的证明。 第七条 婚姻登记机关应当对结婚登记当事人出具的证件、证明材料进行审查并询问相关情况。对当事人符合结婚条件的,应当当场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对当事人不符合结婚条件不予登记的,应当向当事人说明理由。

宁波市人口2021总人数是9544万。

2021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9544万人,与2020年末常住人口9420万人相比,增加124万人。2021年末全省常住人口中,城镇人口为4752万人,农村人口为1788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即城镇化率)为727%,与2020年相比,上升05个百分点。

2018年末宁波拥有户籍人口6030万人,其中市区2956万人。全年出生51061人,其中男性26578人,男女性别比为109:100。人口出生率为851‰,自然增长率为183‰,连续21年低于5‰。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8202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729%。

宁波经济发展

2021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594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2%,两年平均增长5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561亿元,增长28%,两年平均增长2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9972亿元,增长98%,两年平均增长65%。

2022年2月数据显示,2021年度宁波的GDP总量在长三角41城中排名第5。2021年宁波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86%和97%,均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城镇居民收入73869元,农村居民收入42946元,均列全省第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172。

-宁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42723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30
下一篇2023-11-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