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白桦

现代诗白桦,第1张

白桦

在我的窗前,

有一棵白桦,

仿佛涂上银霜,

披上一身雪花。

毛茸茸的枝头,

雪绣的花边潇洒,

串串花穗齐绽,

洁白的流苏如画。

在朦胧的寂静中,

玉立着这棵白桦,

在灿灿的金辉里,

闪着晶亮的雪花。

白桦四周徜徉着,

姗姗来迟的朝霞,

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

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

《白桦》是俄国著名诗人叶赛宁的抒情诗。诗歌以白桦为中心意象,从不同角度描写它的美。满身的雪花、雪绣的花边、洁白的流苏,在朝霞里晶莹闪亮,披银霜,绽花穗,亭亭玉立,丰姿绰约,表现出一种高洁之美。诗中的白桦树,既具色彩的变化,又富动态的美感。白桦那么高洁、挺拔,它是高尚人格的象征。读这首诗,除了感受诗歌意境的美之外,还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小说以亚特兰大以及附近的一个种植园为故事场景,描绘了内战前后美国南方人的生活。

作品刻画了那个时代的许多南方人的形象,占中心位置的斯嘉丽、瑞德、艾希礼、梅兰妮等人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们的习俗礼仪、言行举止、精神观念、政治态度,通过对斯嘉丽与瑞德的爱情纠缠为主线,成功地再现了林肯领导的南北战争,美国南方地区的社会生活。

作者简介:

玛格丽特·米切尔(Margaret Mitchell,1900年11月8日—1949年8月16日),美国现代女作家。1900年11月8日出生于佐治亚州的亚特兰大。

1925年,与佐治亚热力公司的广告部主任约翰·马施结婚。曾获文学博士学位,担任过《亚特兰大新闻报》的记者。1937年,她因本书获得普利策奖。1939年获纽约南方协会金质奖章。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女性主义文学是开始于19世纪,到了20世纪开始蓬勃发展。女性主义的飞速发展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时代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

随着法国大革命所倡导的自由、平等、博爱及天赋人权等思想在整个世界范围内迅速深入人心,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一场为了争取女性在政治、经济、教育等方而平等的女权运动开始了。1936年出版的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问世的。

作品影响

《飘》的人物性格塑造打破了传统的、单一的塑造方法,人物性格多元组合成为这部小说的一个重大亮点,以战争背景,鲜活的彰显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更从斯嘉丽一家展现作者对于黑人平等的看法。

性格组合展现了一个圆形的人物,通过圆形的人物集合又展示了小说历史环境的多个方面,从而详尽地记录下了一段动荡的历史,一段硝烟的时刻,以及在这种时刻不同人的成长。通过不同的性格发展,揭示了环境对于人的甚远影响,这种性格组合的描述方法也对后世小说艺术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飘

作者简介

玛格丽特·米切尔(Margaret Mitchell,1900年11月8日—1949年8月16日),美国现代女作家。1900年11月8日出生于佐治亚州的亚特兰大。

1925年,与佐治亚热力公司的广告部主任约翰·马施结婚。曾获文学博士学位,担任过《亚特兰大新闻报》的记者。1937年,她因本书获得普利策奖。1939年获纽约南方协会金质奖章。

1949年8月16日,米切尔去世,享年49岁。死后葬于亚特兰大市的奥克兰公墓。

内容简介

斯嘉丽是美国佐治亚州一位富足且颇有地位的种植园主的女儿。父亲杰拉尔德·奥哈拉是爱尔兰的移民。刚到佐治亚州时,杰拉尔德身无分文,靠赌博赢得了塔拉庄园的所有权。于是就开始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创业,编织着他的美国梦。直到43岁的时候,他才和芳龄15的艾伦—一个东海岸法国移民的女儿结了婚。

杰拉尔德心地善良,但脾气暴躁,而年轻的妻子则有着良好的家庭教育和严格的道德观念。她亲手操持着整个庄园的日常事务,甚至还为庄园里的黑奴看病,接生。因此,夫妇俩受到周围白人庄园主的尊敬,也深得黑奴的爱戴。女儿斯嘉丽·奥哈拉(Scarlett·O'Hara)在这种环境中慢慢长大了。

1861年4月,美国南北两方关系已经非常紧张。佐治亚州的男人们都在议论这场无法避免的战争。但是,16岁的斯嘉丽对此毫无兴趣。她心里想的除舞会、郊游之外,还有那群围着她转的崇拜者。当她听说第二天的野外宴会上,艾希礼·威尔克斯将宣布与梅兰妮订婚时,她心里不觉一震。

她一直喜欢艾希礼的绅士风度与他英俊的外表,而且认为自己无论哪方面都比梅兰妮要强得多,以自己的魅力,肯定能说服艾希礼和她一起私奔。但被艾希礼婉言拒绝。斯嘉丽觉得自己被艾希礼“抛弃”了。她气急败坏地打了艾希礼一记耳光,还在艾希礼离开后摔了一只花瓶。谁知,那位瑞德·巴特勒却一直在听壁脚,当斯嘉丽指责他不是个绅士时,他反唇讥讽斯嘉丽不是个淑女。

战争的消息传来,当天晚上的舞会也随之取消。斯嘉丽突然决定和查尔斯结婚,因为这样可以挽回自己的面子,也可以刺激一下艾希礼和自己的追求者。就这样,任性的斯嘉丽在两周之后就作了查尔斯的妻子。两个月后,查尔斯病死在前方,斯嘉丽突然变成了寡妇。因为不爱查尔斯,所以对于查尔斯的死她并不感到忧伤,甚至庆幸。但寡妇的生活使生性活泼的斯嘉丽难以忍受。

这时,艾希礼也上了前线,其妻梅兰妮从亚特兰大来信,邀请她来查尔斯的姑姑家暂住一时,斯嘉丽便离开了塔拉庄园,来到亚特兰大。环境的改变使斯嘉丽的心境稍稍有好转。随着战事越来越吃紧,亚特兰大的妇女们都被动员起来,到当地医院护理从前方运回来的伤病员,还要为南方邦联的军队缝制军需品。但是,由于斯嘉丽新寡,所以不能参加为出征军人举办的舞会和晚会。

1864年夏天,北军直逼亚特兰大—南方邦联的首府。城市被围,查尔斯的姑姑和城里许多人家都逃离了亚特兰大,斯嘉丽接到父亲的信,得知母亲和两个妹妹都生了重病,她一心只想回家。但因梅兰妮即将临盆,斯嘉丽顾及到艾希礼的托付,只好留下来守在她的身边。其间,瑞德曾登门拜访,并要斯嘉丽做他的情妇,遭到了斯嘉丽的拒绝。

1865年4月,南方邦联军投降,战争终于结束了。许多南方人都在为他们的失败而痛哭流涕。而在斯嘉丽的脑海里,更重要的问题是如何保住塔拉庄园。战争结束后,每天都有一些士兵路过塔拉庄园返回他们的故乡。有一天,斯嘉丽她们发现门口躺着一个昏迷不醒的年轻人,便把他救起。在大家的照料下,这个名叫威尔的年轻人逐渐恢复了健康。威尔无家可归,便在塔拉住下来,并慢慢地担负起了庄园的许多管理事务。

艾希礼终于活着回来了。他衣衫褴褛,形容憔悴,原有的那种高贵气质己消失殆尽。第二年春天,新政府命令塔拉庄园限期交纳新附加税,否则就要拍卖庄园来抵税。原来,几年前因过失而被塔拉庄园解雇的监工乔纳斯当上了新成立的解放黑奴委员会的头头。他企图侵吞塔拉庄园,故而想出了迫缴附加税的主意。斯嘉丽和威尔一筹莫展,斯嘉丽希望艾希礼能帮他们想点办法,但艾希礼的懦弱无能使他们失望。

绝望中,斯嘉丽突然想起了瑞德。如果瑞德肯拿出钱来保住塔拉庄园,斯嘉丽情愿嫁给他,或作他的情妇。斯嘉丽与家人用母亲艾伦的苔绿色天鹅绒窗帘做了一条新裙子,第二天,斯嘉丽穿着新裙子在嬷嬷的陪同下就来到了亚特兰大寻找瑞德,这时才知道,瑞德因涉嫌侵吞南方邦联的大笔资金已锒铛入狱。情绪沮丧的斯嘉丽无意中遇见了妹妹苏伦的未婚夫弗兰克·肯尼迪。

他已是一家商店的老板,手头有一笔钱。斯嘉丽明白苏伦渴慕以前的富贵生活而且自私,如果苏伦与弗兰克结婚,她是绝不会用钱拯救塔拉庄园。于是斯嘉丽谎称苏伦将与托尼·方丹结婚,然后轻而易举地使弗兰克投入了自己的怀抱。两周后,他俩便结了婚。塔拉庄园得救了!但不久发现,弗兰克并没有什么商业头脑,而且对别人的劝告充耳不闻,因此生意经营得很不好。

这时,瑞德通过各种私人关系,得以获释。他借给斯嘉丽一笔钱,斯嘉丽便背着弗兰克买下了一个倒闭了的木材加工厂,自己独自经营起来。一个女人经商,而且也像男人一样赚钱,这在亚特兰大是前所未有的。这件事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她不法经营,令弗兰克颜面丧尽。

斯嘉丽怀孕了。她想在生产前多赚一些钱,以备急需,于是买下了第二个木材厂。在这段时间里,斯嘉丽每天自己驾车往返于木材厂之间,除瑞德外没有任何朋友。一天,瑞德劝她路上要小心一些,暗示如果遭到黑人袭击,三K党将会为她进行报复。而当时亚特兰大执行“重建法案”的军管政府则正在盘算着如何把三K党和所有涉嫌的南方人一网打尽。

六月斯嘉丽赶回塔拉庄园参加她父亲的葬礼。葬礼之后,艾希礼、梅兰妮一家搬到了亚特兰大,买了一幢破旧的房子住了下来。善良正直的梅兰妮很快在妇女界赢得了信任,成了一位极受尊重的人物。而艾希礼虽然受斯嘉丽之托,管理一个木材厂,但经营得很糟糕。

几个月之后不顾亲友的劝阻和反对,斯嘉丽和瑞德结了婚。1871年圣诞节,州政府的大权终于又回到了南方人的手里。邦妮非常漂亮,在邦妮身上瑞德几乎倾注了全部心血。瑞德之所以努力改变自己在亚特兰大居民眼中的形象,完全是为了树立邦妮今后在亚特兰大的地位。

斯嘉丽对艾希礼仍然旧情不忘。艾希礼生日那天的下午,在木材厂,斯嘉丽和艾希礼谈得很投机。他们一起回忆了那个野外宴会。这件事很快被瑞德和梅兰妮知道了。几天以后,瑞德带上邦妮出远门去了。他走后,斯嘉丽马上去找梅兰妮,想向她坦露自己的过错。但梅兰妮止住了她,她再三强调只有斯嘉丽才是她最亲的亲人。梅兰妮迫使大家都相信斯嘉丽,并坚定不移地保护斯嘉丽。

不久,斯嘉丽发现自己又怀孕了。这时她开始想念瑞德,盼望他早点回来。瑞德到家的那一天,斯嘉丽特意在楼梯口迎接。本想把怀孕的消息告诉他,但一看到他那副冷嘲热讽的神气,斯嘉丽就气不过来。结果失足,跌下楼梯,致使流产。

身体素来羸弱的梅兰妮不听医生的劝告又一次怀孕。怀孕后她的身体迅速恶化。临终前,她把照看艾希礼的重担交给了斯嘉丽。这时,斯嘉丽突然意识到,一向瘦弱的梅兰妮实际上是保护她的宝剑和盾牌,而她也第一次认识到,她还是爱梅兰妮的。

梅兰妮去世了艾希礼就好像失去了主心骨,像个小孩子一样,他比斯嘉丽更感到害怕。也只有这时,斯嘉丽才明白,她并不爱艾希礼,她对艾希礼特殊的感情只因为他没像其它男人一样迷上自己。从此她生活中的两大精神支柱消失了。

在浓雾中,斯嘉丽拼命往家里跑,雾中的她好像又重温着多年前一直困扰着她的一个噩梦。终于,她看见自己住宅的灯光,霎那间她觉得自己看到了希望,因为世界上还有瑞德,而她真心爱的就是瑞德!

但是,这一切都已经太晚了。瑞德已经对斯嘉丽失望,决定弃家出走,离开斯嘉丽。此时此刻,对于斯嘉丽来说,生活中的一切光亮都消失了。她只有回到塔拉庄园去这一条出路。她感到太疲劳了,脑子再也承受不了这些压力。她自言自语地说:“还是留给明天去想吧……不管怎么说,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扩展资料:

作品分析

综观全书,洋洋百万余言,故事生动曲折,情节真挚感人而且故事的进展,情节的展开几乎全是按照时间顺序,随着主人公斯嘉丽的活动单线发展的,可读者读起来并不觉得平铺直叙、乏味冗长。这不得不归因于作者高超的艺术手笔,巧妙的人物关系设置,细腻的心理活动分析,情节的戏剧冲突与人物心理的巧妙结合以及高度个性化的人物语言等等,都是小说《飘》十分显著的艺术特色。

创作背景

历史背景

美国南北战争摧毁了佐治亚乃至整个南方的经济,黑奴重新获得自由,昔日奴隶主养尊处优的好时光随风而逝,飘得远远的。为了生存,他们必须放下臭架子,努力奋斗,不然只有死路一条,连亚兰大上流社会的中坚分子也不得不降贵屈尊,卖糕饼的卖糕饼,赶马车的赶马车。

时代背景

女性主义文学是开始于19世纪,到了20世纪开始蓬勃发展。女性主义的飞速发展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时代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法国大革命所倡导的自由、平等、博爱及天赋人权等思想在整个世界范围内迅速深入人心,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一场为了争取女性在政治、经济、教育等方而平等的女权运动开始了。1936年出版的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问世的。

作者简介

玛格丽特·米切尔(Margaret Mitchell,1900年11月8日—1949年8月16日),美国现代女作家。1900年11月8日出生于佐治亚州的亚特兰大。

1925年,与佐治亚热力公司的广告部主任约翰·马施结婚。曾获文学博士学位,担任过《亚特兰大新闻报》的记者。1937年,她因本书获得普利策奖。1939年获纽约南方协会金质奖章。

1949年8月16日,米切尔去世,享年49岁。死后葬于亚特兰大市的奥克兰公墓。

-《飘》

谢尔盖·亚历山大罗维奇·叶赛宁 (СергейЕсенин,1895——1925), 俄罗斯田园派诗人 。生于梁赞省一个农民家庭,由富农外祖父养育。1912年毕业于师范学校,之后前往莫斯科,在印刷厂当一名校对员,同时参加苏里科夫文学音乐小组,兼修沙尼亚夫斯基平民大学课程。1914年发表抒情诗《白桦》,1915年结识勃洛克、高尔基和马雅可夫斯基等人,并出版第一部诗集《亡灵节》。1916年春入伍,退伍后与赖伊赫结婚。1919年参与发表意象派《宣言》,后来又写了《生活与艺术》。批判意象派,表明了他向现实生活的回归。1921年与邓肯结婚,第二年出游欧美各国,1923年返回苏联,并发表文章批判美国的生活方式。1925年9月与列夫·托尔斯泰的孙女托尔斯塔娅结婚,11月住院治疗精神病。12月26日用血写了绝命诗:“再见吧,我的朋友,再见,/亲爱的,你永远铭记我心间。/命中注定的分离,/预示着来世的重逢。//再见吧,我的朋友,不必话别无须握手,/别难过,莫悲戚——/这世间,死去并不新鲜/活下去,当然更不希罕。”28日拂晓前自缢于列宁格勒一家旅馆,时年三十岁,正是孔子所说的而立之年。 一年之后的冬天,他的坟头一声枪响,对他无限钟情而又被他一再错过的别妮斯拉夫斯卡娅为他殉情而死,据说叶赛宁绝命诗中“我的朋友”指的就是她。 十月革命使他的创作发生了根本转变,他歌颂革命,赞扬工人阶级,但从根本上他并不理解革命和苏维埃制度。因而流露出放荡不羁、玩世不恭的“叶赛宁气质”,这方面的代表作是组诗《莫斯科酒馆之音》(1921——1923)。“叶赛宁气质”很容易让人想起浪漫主义时代包孕两面性的“浮士德精神”,特别是“拜伦式英雄”,它们大致可以看作同一个诗人在不同时代的表现。“叶赛宁气质”其实是“乡村最后一个诗人”在时代变迁中发现自己站在时代发展的对立面的独特表现。帕斯捷尔纳克(1890——1960)认为:“叶赛宁对待自己的生命如同对待一个童话,他像王子伊万骑着灰狼漂洋过海,一把抓住了伊莎多拉邓肯,如同抓住了火鸟的尾巴。他的诗也是用童话的手法写成的,忽而像玩牌似的摆开文字阵,忽而用心中的血把它记录下来。他诗中最珍贵的东西是家乡的风光,那是俄罗斯中部地带,梁赞省,处处是森林,他像儿时那样,用使人眩晕的清新把它描绘了出来。” 叶夫图申科(1933—— )则把他称为“一个最纯粹的俄罗斯诗人”:“叶赛宁的诗歌是一种土生土长的现象。叶赛宁的音韵放射着俄罗斯土地结构中所特有的那种矿物的神奇光彩。叶赛宁的诗歌是俄罗斯大自然,俄罗斯语言(包括童话、歌谣、乡村民歌、谚语和俗语、远古时代部分流传下来的咒语、哀歌、仪式歌曲)所独有的产儿。” 他们对叶赛宁的把握无疑是极其精到的。“忽而像玩牌似的摆开文字阵,忽而用心中的血把它记录下来”正是“叶赛宁气质”在其诗歌创作的两种不同表现。而他之所以被称为“一个最纯粹的俄罗斯诗人”正是由于叶夫图申科从深层次上把握住了导致“叶赛宁气质”的成因:出于对俄罗斯乡村的执着眷恋而不能认同现代文明的强大推进及其对乡村的破坏。如果说普希金是一个走在时代前列、为争取民族自由鼓与呼的诗人,那么叶赛宁无疑在有意无意之中充当了一个时代的“反面角色”,他强烈渴望保留的是特定时代的地域文化,高尔基在分析他的死因时就认为他死于城乡文明的冲突,这个判断是相当深刻的。叶赛宁与白银时代的其他诗人不同的一点是,在十月革命之后他没有流亡国外,象吉皮乌斯等人那样发誓与十月革命势不两立。除了与邓肯出游的那两年,他一直固守在俄罗斯土地上。然而,现实的发展越来越让他感到痛心:“在蔚蓝色田野的小径上,/很快就会出现钢铁的客人。/朝霞浸染的燕麦,/只剩下一些干瘪的籽粒。//陌生的死气沉沉的打谷场,/给你唱的歌不会使你获得生命!/只有那些马匹和燕麦/将为年老的主人忧伤。”在《四旬祭》中,他直接用“铁马”(即火车)与活马竞赛的典型场景来体现这种冲突。和他生活在同时代并有交往的帕斯捷尔纳克对叶赛宁充满了理解的同情:“叶赛宁的风景诗的地位,在他的作品为现代大都市的迷宫取代了。一个当代人的孤独的灵魂在这个迷宫里迷失了方向,破坏了道德,他描绘的正是这种灵魂的激动的,非人的悲惨状态。” 当然,如果把叶赛宁之死仅仅归结于城乡冲突并不能说明全部问题,他的三次婚姻引人注目。第一次婚姻的破裂令诗人懊悔不已,如果说他以前的放荡是由于翻转了天地的风暴使他“不明白不祥的事变要把我引向哪里”造成的,那么,赖依赫和他分手后,他“继续往下堕落”就不能不说与婚姻破裂无关了。在他自杀的前一年,他还写了《给一个女人的信》向赖依赫倾诉衷肠。歌德说:永恒的女性,引领我们上升!那么,失去引领之后会怎么样呢?不能否认叶赛宁的堕落身死不是其中的一种结局。他与美国舞蹈家邓肯的那段闪电恋情不无浪漫又充满酸辛,他们以闪电般的速度走到一起,又以闪电般的速度各自走开。在众人羡慕而又不解的目光里抚摸爱情的创伤。他的第三次婚姻还不到半年,诗人就告别了尘世。 这里撇开作品来谈诗人之死似乎有些言不及义。而我以为叶赛宁之死正是困扰现代人的根本难题,不管他是一个天生的文明人,还是一个经过转换之后而形成的文明人,也不管他是与时俱进还是梦回唐朝,他已经不可能躲过叶赛宁遇到的这些问题。叶赛宁之死是种种因素作用于诗人心灵以至郁结为精神危机的必然结果。在他之前,也有诗人自杀的情况,但是诗人自杀现象却是从他这儿开始的。时间永是流驶,岁月依旧循环,而自从叶赛宁宣称“我是乡村最后一个诗人”之后,纯粹的抒情诗已经达到了它的颠峰,同时也走到了它的尽头。 叶赛宁(1895~1925)苏联俄罗斯诗人。出生于梁赞省一个农民家庭。1904~1912年读小学和教会师范学校,开始写诗。1912年赴莫斯科,当过店员、印刷厂校对员,兼修一所平民大学的课程,积极参与文学活动。1915年去彼得堡,拜见著名诗人勃洛克、克留耶夫等,1916年初第一本诗集《扫墓日》出版。同年应征入伍,一年后退役并结婚。时值二月革命、十月革命,诗人写了《变容节》、《乐土》、《约旦河的鸽子》、《天上的鼓手》等著名诗作,以抒情的方式,抒发个人对革命的感受。1919年参加意象派并成为中心人物,写出《四旬祭》、《一个流氓的自由》。1921年离开意象派。这一年诗人与到莫斯科访问的美国舞蹈家邓肯相识,热恋成婚,并与之出游西欧、美国。两人很快由热恋变为争吵,终于离异。1923年诗人回国。1924年出版了轰动文坛的诗集《莫斯科酒馆之音》,展示了诗人抑郁消沉的心灵。1924至1925年诗人的创作进入高峰期,写出组诗《波斯抒情》(1924)、长诗《安娜·斯涅金娜》(1925)、诗集《苏维埃俄罗斯》(1925)等。1925年9月三度结婚(与列夫·托尔斯泰的孙女)。然而,11月便因精神病住院治疗,完成自我审判式的长诗《忧郁的人》,12月26日写下绝笔诗,28日拂晓在列宁格勒的一家旅馆投缳自尽。

张自忠和李敏慧

秦邦宪和刘群先

何孟雄和缪伯英

李富春和蔡畅

周文雍和陈铁军

彭述之和陈碧兰

陈觉和赵云霄

彭咏梧和江竹筠

周恩来和邓颖超

李达和王会悟

陈潭秋和徐全直

赵世炎和夏之栩

陆沉和庄有义

历史 上最好的爱情是谁和谁 ?我认为,应首推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 ,他俩虽然是 才子配佳人 ,但因门不当户不对,两人私奔后被老丈人折磨到推死。司马相如进京求得功名后,又心生变意,虽致信一封与卓文君: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 。卓文君一看,全部是数字,知道司马相如的意思是 我们的“数”已到尽头 ,分手吧。

卓文君无限悲痛,提笔回信:“一别之后,二地相思,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子不可转,九连环从中折断, 十里长亭望眼欲穿 ,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倚栏,九九重阳登高处, 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 ,七月秉烛烧香问苍天, 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 ,五月榴花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 急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 ,噫!郎呀郎! 也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司马相如收到信后,回想起当初的遭遇,后悔不迭、羞愧难当。立马安排人员将卓文君接到京城。 从此,夫妻二人朝夕相处、相敬如宾,直到白头终老。

周总理爷爷与邓颖超奶奶的爱情故事。

历史 上的爱情故事非常多,也有很多爱情故事传说,如梁山伯与祝英台,孔雀东南飞等等,但是毕竟中国古代的封建礼数严格,对女性不平等,所以大多数爱情都是悲剧的结局。

进入近代后,中国知识分子的爱情逐渐开放,周总理与邓颖超同志的爱情可谓是一个时代楷模。

周总理与邓颖超同志相识于“五四”运动,当时从日本留学归国的周总理风度翩翩、意气风发,在天津学生界已很有名气;而邓颖超同志是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学生,并且是“女界爱国同志会”的讲演队长,就是在一次演讲中,周总理第一次认识到了邓颖超。

此次相识邓颖超给周总理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很多年后有一次在西花厅,邓奶奶问周总理为什么会追求自己,周总理说到:“还记得当年在天津开大会吗?你第一个登台发言,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两只炯炯有神的大眼睛。”

两人相识后不久周总理就赴法勤工俭学,邓奶奶则到北京师大附小当了教员,两人鸿雁往来,直到1923年,邓突然收到周总理从法国寄来的一张明信片,在这张印有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画像的明信片上,周总理写道:“希望我们两个人将来,也像他们两个人一样,一同上断头台。”

1925年,周总理与邓奶奶在广东结婚。当时周总理正好担任黄埔军校的政治部主任,得知此事后,大家纷纷嚷着要他们请客,于是他们请了两桌,其中包括张治中、何应钦、邓演达、陈赓、李富春与蔡畅等人。酒席间张治中将军要邓奶奶介绍恋爱经过,因为邓奶奶个子矮,他们还让邓奶奶站在板凳上讲述,邓奶奶就站在板凳上把她和周总理相识、相爱的经过从头到尾讲了一遍,还把周总理写在明信片上的一首诗背了出来。”

1925年结婚后不久,邓奶奶发现自己怀孕了,她当时是何香凝的秘书,她为了一心一意要把工作做好,所以自己跑到街上买了一些中成药,把孩子偷偷打掉,结果一个人痛得在床上直打滚。周总理后来知道此事后,发了很大的火,对邓奶奶说:“你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孩子不是你一个人的,是我们两个人的后代,你应该跟我商量,这是我们两个的大事,你为什么不跟我商量?”这是邓奶奶是第一次看到周总理发那么大的火。没多久,邓又怀上了第二个孩子,预产期在1927年3月,之前周总理已赴上海工作, 3月21日邓颖超同志生产,但因为胎儿过大又是难产,生了三天三夜也没生下来。最后医生动用了产钳把孩子夹了出来,婴儿的头颅受了伤,刚生下来就夭折了。此后,邓奶奶同志再没有怀上过孩子,但邓奶奶的内心仍有做母亲的渴望。

此后不久邓奶奶就到上海同周总理会面,好景不长,相聚甚短,不久周总理便根据党的决定去了武汉。虽然6月间邓奶奶也奉命调武汉工作,他们又得以短暂聚首,但6月间周总理又根据党中央的决定去领导、指挥南昌起义。周总理仅在要离开武汉之时,才简单地告诉邓奶奶他将去九江,其他什么都没有讲。邓奶奶也什么都没有问,他们自觉严格遵守党的保密纪律,即便在死别生离之际也是如此。

在革命战争的岁月里,别离,对周总理与邓奶奶象是家常事,在上海、在苏区,都是如此,即便是长征途中,他们也分别编在各自的队伍里。有几回毛主席和周总理走过干部休养连,周围的同志看到了叫唤:“毛主席和胡公来了!”(“胡公”是大家对胡须既长且黑的周总理的美称)周总理走到邓身边,只能谈上三言两语又走了。处于当时的境地,周总理和邓奶奶互相能看上几眼就心满意足了。

在长征的日子里,周总理常常整夜不睡,到毛尔盖后,粮食缺乏,周总理同大家一起吃野菜,身体终于支持不住了,一连几天发高烧,不能进食,肝部肿大。邓奶奶也赶到了总理身边,仔细端详着自己的爱人,只见他昏迷不醒,皮肤蜡黄,躺在木板床上,邓奶奶禁不住潸然泪下。此后三天三夜,邓奶奶一直守护在周总理身边,本来苍白的脸更见瘦削,眼窝深深陷了进去。周总理在医生的抢救和自己顽强的生命力下,三天后终于清醒过来,睁开眼睛,这才发现憔悴的邓奶奶在他身边,周总理满含深情地看她,怜惜地叹了口气。

1954年,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周总理率领中国代表团,出席了在瑞士举行的日内瓦会议。这时国内家中的庭院里,娇艳的海棠花正值盛开,海棠是周总理最喜欢的花。邓奶奶赶紧压了一枝,连同原来医好的一片红叶,一同装在信封里寄去,信里还写道:"红叶一片,寄上想念",表示了真挚的思念之情。周总理则托人带回了压制好的日内瓦出名的芍药花与玫瑰花,作为回很亲人的礼物。

1969年,越南共和国主席胡志明逝世,周总理率代表团前往吊唁。当时的越南正处于战火之中,邓奶奶在家中一直非常担心周总理。周总理回来后,刚进门邓奶奶就走上前跟他说:“我在电视上看到你和好多越南的女孩子拥抱,你得抱抱我,亲亲我!”周总理就非常自然地把她搂入怀里,在她脸上留下一个甜蜜的吻。

1976年周总理病危时对邓奶奶说:“我肚子里有很多很多话没给你讲。”邓奶奶看看他说:“我也有很多话没给你讲。”两人只是心有灵犀地深情对视着。最后,还是邓奶奶说:“只好都带走嘛!”周总理沉默无言。16年后,邓奶奶也追随周总理而去,骨灰如愿地放在了周总理曾用过的骨灰盒里,并且被抛洒到了同一个地方。

周总理与邓奶奶的爱情是不是 历史 上最好的爱情,我说不了,但是他们的爱情正如邓奶奶曾经说过的那样“是深长的,是永恒的”。

周恩来和邓颖超

我所知道的 历史 上最好的爱情就是杨绛和钱钟书的爱情。

相逢于韶华正好时,你爱的人恰好也爱你,不早不晚,先生找到了爱情,收获了今生最大的幸福。

杨绛是幸福的。只因在人群中多看了钱钟书一眼,这一眼就是万年。一生只爱这一次,一次就是这个人。 难怪连杨绛的家人都慨叹:阿季的脚下拴着月老的红丝呢? 的确幸福得让人羡慕,就连女儿钱瑗的到来都那么合夫妻二人的心意,真的是锦上添花。 拒绝暧昧,没有绯闻。杨绛和钱钟书的世界里除了创作,只容彼此。单纯、直接得活成了世人羡慕的神仙眷侣。 感情浓醇,志趣相投,相互理解,彼此成就。 这是我神往一生的最好的爱情,也是最美的爱情。 你中有我,我中生你,我们又是我们自己!

武大郎和潘金莲原本是一对恩爱夫妻并非小说上的那么入目不堪。武大郎在史上的相关资料是一位非常英俊的少年郎,而且身高达到一米八几。 历史 上的潘金莲是一位秀外慧中的大家闺秀。

历史 上的武大郎和潘金莲是一对恩爱夫妻。

经过诸多的 历史 学者和相关的专家研究考证。武大郎并非是卖烧饼的,武大郎在明朝初期作过阳谷县的知县。而潘金莲是富家的**,她家住在清河县黄金庄人士。潘金莲和武大郎两人所居住的地点仅相差一点五公里。原本武大郎在潘金莲家中只是一位任职的陪读生而已。

武大郎在潘金莲家中勤奋刻苦的学习和工作,让潘金莲家中的长辈对武大郎的行为和作风很是看好,所以潘家的长辈们觉得武大郎是有一个有责任感又有上进心的大男孩,就把家中的潘金莲许配给了武大郎,武大郎也非常努力刻苦地学习并考取了功名。然后两人双双对对,过上了恩爱美满的生活。

结语:

其实 历史 上的潘金莲和小说上的潘金莲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联系。而《水浒传》中的文学创作主要来源于武大郎的一个拜把兄弟对于武大郎的误会,然后将误会扩大化以讹传讹成为了坊间的一种笑谈,最后被写进了小说里面,也让后世的很多人误以为水浒传中的文学形象是真实的。其实《水浒传》中的武大郎和潘金莲,只是坊间传闻的艺术再加工。

我认为最好的爱情,是来自三千年前,商王武丁和王后妇好的爱情。

妇好原本是商朝周边一个部落的公主,在一次聚会上和商王武丁相遇,就是这一面之缘,她成了王的女人,他们婚后的生活非常幸福,柔情蜜意,如胶似漆。如果仅仅是这样,这也不过是个俗套的故事。

妇好不想仅仅做王的红颜。

武丁是一位励精图治的君主,连年征战自然是少不了的。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了大规模的入侵,派出去的将领一个一个都以失败告终,武丁决心亲自出征,妇好却极力反对,并央求夫君让自己代为征战,武丁十分不乐意爱妻出征,然而在卜卦的指引下,不得不同意这一请求,结果妇好大胜而归。这一战震惊朝野,骁勇的妇好被任命为最高军事统帅,所有将领都听她指挥。从此后,她率领将士南征北战,先后击败了北土方、南夷国、南巴方、鬼方等等20多个部族,让他们乖乖归顺,为商朝的稳定与壮大立下了赫赫战功,也赢得了战神的美名。

他们经常并肩作战,一起面见部落首领,他还任命她为主祭司与占卜官,让她拥有自己的封地和军队。她把封地管理得井井有条,抓生产,抓经济,不仅自己成了女富豪,还定期向丈夫纳税。这样一个女人,没有把结婚作为不再前进的理由,而是借助婚姻完成了军事家、政治家、女富翁的蜕变,在家柔顺,在外英武,放到现代,肯怕也没有几个女人能做到。于是,在武丁的心中,她不仅是他的王后,更是他倾心的爱人,她生病,她生育,她出征,都牵动着他的心,甲骨文上记载,这样的时候,他总是不停地占卜问卦,担心她的安危。

什么是爱情?

蔡垒磊在《爱情的逻辑》里说,最好的 爱情 ,是有“利”可图

首先得对对方有好感。这种好感可能是外貌上、气质上的一见钟情,可能是性格上的吸引,也可能是某个让你心动的瞬间……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一切都可以归结为一个点,那就是你不反对跟眼前的人至少就这个好感部分有进一步的接触。再挖得深一点,为什么你不反对就这个好感部分有进一步的接触?答案是 “必定有利可图” ——或许是荷尔蒙带来的冲动,或许是物质上的收益,或许是能有面子,又或许是单纯心里感到舒服——凡吸引,必有利。

爱情始于“利益”,这才是爱情的本质,这种利益是广义上的利益,不仅是金钱,就像做慈善也是获得了受人尊敬或遵从内心道德感的心理利益一样,它还有情绪上的价值。然而,这还是爱情的初级阶段,就像武丁和妇好的一见钟情,仅仅是关系能获得发展的前提,一段关系要牢不可破,得始终让对方有“利”可图。

多数人的爱 情感 觉会随着相处时间的拉长而逐渐减弱,这是因为利益渐渐消失了,无论是性欲减退还是审美疲劳,又或者是物质上“你的成了我的,我的成了你的”,两个人在一起时,如果对对方的“企图”慢慢减少,爱情的感觉就必然会慢慢减弱。

保持双方的企图非常重要,就像武丁和妇好一样,妇好能征战,能外交,能主祭,能管理封地,这些既是创造自我价值,也是替商王朝,也就是武丁带来利益,与此同时,武丁能给妇好职位、封地,让她更好地发展自我。 最终,他们因为互相成就而拥有了共同利益,那就是商王朝的繁荣富强,这个利益将他们捆绑在一起,密不可分,感情自然也就坚不可摧。这就是“双赢”,一段关系能达到这样的高度,必然能走得很远。

也因此,妇好走后,武丁痛彻心扉,非要把她的墓室修在自己的办公室下面,能得到这样的爱情,夫复何求?

感谢您阅读,我是 @沂溪风 ,您的关注和点赞评论是我最大的动力!

我国古代差不多都将儒家思想作正统思想,男女之间的交往颇受限制。所谓的“青梅竹马”也止于童稚时代的七岁以前,此后“男女七岁不同席”。婚姻则奉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若有违背,千夫所指。

但是,另一方面,对于爱情人们又充满向往。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西厢记》(讲张生和崔莺莺)等等爱情主题的传说和戏剧流传市井乡村,就是证明。

或者可以说,正如德国作家歌德在其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的诗所吟唱:

“青年男子谁个不善钟情?/妙龄女郎哪个不善怀春?/这是人世间的至洁致纯,/为什么此中有惨痛飞迸?……”

歌德的诗是对是书主题的总结,也是对天下爱情悲剧的惋叹。在中国,爱情有更多的“惨痛飞迸”。但是仍有许多爱情之花在暗地里屏放,虽然悲剧也接蹱而至。

在青史留下记载,虽然着墨不多,却足够震撼人心的爱情故事,当是楚霸王项羽和虞姬的故事——霸王别姬。

话说公元前203年,发生在刘邦和项羽之间的楚汉之争,刘邦几乎以绝对优势掌控了局面。项羽屯兵垓下,刘邦的军事指挥韩信布下十面埋伏,让土兵高喊:“人人都背楚,天下已属刘,韩信围垓下,要斩霸王头。”项羽心生恼火,带着兵马左拼右拼,仍不能撕破包围圈,只好退回帐营。妃子虞姬安慰他:“胜败乃兵家之常事,何必烦恼?”项羽不由拥着虞姬的双肩:“你跟我在军中这么多年,没享过福,唉!”虞姬打断他的话:“大王别说这些,喝几杯,休息吧。”项羽喝了几杯酒,休息了,虞姬却听见帐外阵阵楚歌,忙叫醒项羽同听。原来是汉兵唱楚歌,目的是牵动项羽手下楚国士兵的乡愁。不少士兵听得热泪盈眶,悄悄开小差离开了营地。

看来不拼命突围,将有更多的士兵走掉,更没有与刘邦相争的资本,自己多年奋斗来的基业也会毁于一旦,但突围,却不能保护虞姬。

项羽用最伤心的调子唱起歌来:

“力拨山河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可奈何?”(林汉达先生译文:“力气拨得起一座山,气魄压倒了天下好汉,时运不利乌骓不走,可叹哪,可叹!乌骓不走由他去,虞姬呀虞姬,你可怎么办?”)

左右将士都哭得抬不起头,虞姬更哭成泪人,项羽不愿离开虞姬。虞姬指指项羽身后说:“大王快走吧,看,那是谁?”项羽回头看,虞姬很快拨出佩剑,自刎而死。

处理了虞姬后事,项羽带八百兵士杀退汉兵,他本可以坐船渡过乌江,回江东,重振旗鼓,但想自己当年带八千子弟离开江东打天下,如今却非但没打下天下,形单影只落败而归,有何面目见江东父老?于是,自刎乌江边上。

项羽同虞姬,他们的魂魄又归一体。

项羽同虞姬的爱情,是最悲壮的爱情,却不是最好的爱情。最好的爱情,只不过是相濡以沫过一生。

我所知道 历史 上最好的爱情是邓颖超和周恩来。

遥念海棠花

在朋友圈里,看到了祝姐姐的微信动态,她发了一组九张海棠 艳丽无比的,还在旁边提醒:海棠,有“花中神仙”之称,苏轼“只恐深夜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写尽对海棠花的喜爱。

很欣喜地想起那句“春天到了,百花 竞放,西花厅的海棠花又盛开了",特别想重读邓颖超同志为纪念周恩来总理而写的有关美丽海棠花的优美散文《从西花厅海棠花忆起》,就赶紧上网猛搜。

盛开在北京中南海西花厅里的海棠花曾经是周恩来总理最喜爱的花,邓颖超同志深情倾吐“你喜欢海棠花,我也喜欢海棠花”,重情回忆他们并肩欣赏共同喜爱的花棠花,让我忍不住潸然泪下,他们的爱岂只是身形上的相依相伴,根本就是精神灵魂上的相亲相爱!仿佛看到了“它结的果实味美,又甜又酸,开白花的结红海棠,开红花的结黄海棠,果实累累,挂满枝头,真像花果山……”

谈爱很容易,说爱也很简单,可惜游刃有余地相处、当金当宝地珍惜爱太难。怎样爱?最重要的还是得要学会准确的表达。怎样才能心有灵犀地心领神会?真的也是一门学问,邓颖超同志在周恩来总理因参加日内瓦会议未能亲见家里盛放的海棠花,很用心地剪下、极用情地寄往的那一枝,多么深切的表达!真挚的爱,跨越了千山万水……

我知道的 历史 上最好的爱情(不扯近代),是 唐太宗李世民和长孙皇后。

两人从相识、相知到相互扶持, 一路走来共同养育了七个孩子 ,平凡中透露出来的是让人羡慕的爱情。

公元前613年, 年仅13岁的长孙皇后就嫁给了当时16岁的李世民。 两人之间是标准的古代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是两人自幼订婚,也称得上青梅竹马。

这两人之间的爱情,我无论是写出来还是说出来,总是感觉太过平淡,独自思考时,又觉得这才是爱情该有的样子。

只能通过一些冲击力比较强的事情,来说一下两人之间的感情。

武德九年,唐朝发生了一件大事。当时还是秦王的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两人为了皇位,矛盾越来越深。

在太子李建成的步步紧逼之下,李世民决定带着秦王府八百勇士埋伏在玄武门,发动兵变。

长孙皇后这位从来都是站在李世民身后,默默付出的女人,第一次走到了李世民身边。 她从容的鼓励将士,看不出一点紧张或者迫切,就是平平淡淡。

但是其中透露出的却是与丈夫生死与共,不离不弃的决心!

李世民当皇帝之后,曾有一次病重,很长时间都是在床上躺着。

长孙皇后不仅每天悉心照顾,不离左右。 还时刻带着一份毒药在自己身上,这是她给自己准备的。若是李世民有什么不测,她就准备服毒跟随。

贞观八年,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一起在九成宫避暑,当时长孙皇后身体已经不太好。一天半夜,柴绍突然扣门觐见告急。

李世民顶盔带甲而出,做好要战斗的准备。当时和李世民同寝的长孙皇后, 不顾身体不听劝阻,毅然站在李世民身边,亦是要共同面对。

李世民对长孙皇后的感情,虽没有惊心动魄,却表现的也很直接。

1、李世民登基后,对长孙皇后的家族是爱屋及乌,无论是对长孙皇后的舅舅高士廉,还是哥哥长孙无忌,都是信任有加,一用再用。

并且还把最喜欢的女儿,嫁给了长孙无忌的儿子长孙冲。

长孙皇后同父异母的哥哥长孙安业,曾在贞观初年参与谋反,在长孙皇后的求情下,不仅免除了死罪,甚至最后还官拜兵部尚书。

2、贞观十年,长孙皇后病重,已经到了药石无法压制的地步。

李世民这位英明的帝王,为了救妻子,竟然把希望寄托在了佛家, 下令修复天下名胜古寺392座为皇后祈福。

3、长孙皇后去世后,李世民不仅亲自为她写了碑文, 还开创性的让人在元宫外栈道上修建了宅舍,让宫人居住其中,如同伺候活人一样伺候去世的长孙。

4、长孙皇后入葬昭陵后,李世民对她的思念也没有停止,甚至为了缓解思忆之苦, 让人在宫中建起了楼台,终日眺望妻子的陵墓,还让大臣陪同悼念。

古代有“夫不祭妻”的规矩,李世民不顾别人看法,以一位帝王的身份祭奠长孙皇后,这番表现可见感情深厚。

别的朝代都是母凭子贵,可是到了长孙皇后这,却是子以母贵。 长孙皇后的儿女,尤其是李承乾、李泰、李治,均非常受李世民的喜爱,甚至李承乾造反都没被杀。

最后选择李治继承皇位,还是因为李治性格软弱,不会杀掉被贬的李承乾和李泰两人。

长孙皇后去世后,李世民对长孙皇后表达思念的方式还有很多,包括造像、谱曲等等, 最重要是自贞观十年长孙皇后去世之后,李世民再没有立皇后。

这些都是两人感情升华之后才有的爆发,能握住一位皇帝的心其实并不容易, 如果你有兴趣,可以了解一下长孙皇后这个人,或者回忆一下你了解的长孙皇后。那些她平时的表现,才更能体现感情,只是没有这种来的有冲击力。

我认为这就是最好的爱情,对长孙皇后来说,能一起面对危险,不离不弃,你需要的我都知道。对李世民来说,时间越久思念越浓,你在乎的就是我所在意的。

应该是2个

第一次婚姻与张幼仪

张幼仪,1900年出生在江苏省宝山县,祖父为清朝知县,父亲张润之为当时知名医生。张幼仪排行兄弟姐妹第八,曾就读于苏州师范学校、德国裴斯塔洛齐学院幼师教育专业。1915年嫁给徐志摩,1918年生长子徐积锴(阿欢),1922年生次子彼得,遂与徐志摩于德国柏林签字离婚,1925年痛失爱子彼得。

1988年张幼仪去世。

第二次婚姻与陆小曼

陆小曼1903年出生,江苏常州人。1915年就读法国圣心学堂,1920年和王庚结婚,1925年离婚.1926年与徐志摩结婚.建国后担任上海文史馆馆员,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1965年病逝.

不是当代的。

叶赛宁 (1895-1925)是俄国诗人。他出生在梁赞省的一个农民家庭。早年在教会师范学校读书时开始写诗。1912年赴莫斯科,当过店员、印刷厂校对员,兼修一所平民大学的课程,并开始文学创作。

1915年,叶赛宁去彼得堡会见了著名诗人勃洛克,这对他的创作产生了积极影响。1916年出版第一本诗集《扫墓日》。同年应征入伍,一年后退役。1917年的十月革命在叶赛宁的诗作中迅速得到了反映,他写了长诗《同志》(1917)、《变容节》(1918)、《约旦河的鸽子》(1918)等著名诗作。1919年,叶赛宁参加意象派并成为代表人物,写出《四十日祭》(1920)等诗篇。1921年,他离开意象派。同年与美国舞蹈家邓肯热恋成婚,并与之出游欧美诸国,不久两人因关系破裂而离异。 1924年,叶赛宁出版诗集《莫斯科酒馆之音》,而后又写出组诗《波斯抒情》(1924)、 长诗《安娜·斯涅金娜》(1925)、诗集《苏维埃俄罗斯》 (1925)等著名作品。1925年9月,叶赛宁与列夫·托尔斯泰的孙女结婚。11月因精神病住院,并完成长诗《黑人》和最后的诗篇《再见了我的朋友,再见……》。

12月28日,叶赛宁在列宁格勒一家旅馆悲剧性地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1925年12月28日凌晨,在列宁格勒一家旅馆里,俄罗斯著名抒情诗人谢尔盖·叶赛宁用一条皮带结束了自己年仅30岁的生命。噩耗传开,举国哀恸。

1927年 9月15日黄昏,在巴黎大街上,著名芭蕾舞演员阿谢朵娜·邓肯被卷入飞驰的赛车轮下……

就在邓肯遇难前不久,一位西方记者问她,“在您的一生中,您认为哪一个时期最难忘、最幸福?”她不假思索地回答:“俄罗斯!只有俄罗斯!在那里,我获得了存在的最大价值……”

未遇见舞蹈家之前的天才诗人

被誉为“天才的乡村歌手”、苏维埃诗歌奠基人之一的谢尔盖·叶赛宁于1895年出生在梁赞省的农家,9岁开始写诗,15岁迈入诗坛。

1917年春天,叶赛宁应《人民事业报》编辑部之约,前去洽谈诗稿问题,在那里结识了打字秘书吉娜伊达,她当时22岁,是一位具有“古典美”的窃窕淑女。两人一见钟情,3 个月之后便结婚了。吉娜伊达从小酷爱文艺,博览群书。她喜欢戏剧,也学过雕塑,是位具有独特鉴赏力的女子。应该说,两人在最初的两年里,生活还是幸福的,并有了一个女儿。但后来两人之间的感情出现了裂隙,关系恶化,最后不得不分手。关于这桩失败的婚姻,叶赛宁应该负主要责任,归咎于他狂放不羁、刚愎自用的性格,以及从不良的朋友圈里沾染的习气。另外战争的破坏、生活的不安定、经常性的分居也促成了这一事实。

后来,吉娜伊达带着孩子嫁给了著名戏剧大师梅耶尔荷德,家庭生活十分和睦幸福。叶赛宁悔恨莫及,但为时已晚,这期间他写了大量怀旧和忧伤的抒情诗。后来叶赛宁与梅耶尔荷德夫妇一直保持着深厚的友谊,并经常去看望他们。

叶赛宁去世周年之际,一个女子在诗人的坟头开枪自杀了。她留下一封遗书:“1926年12月 3日,我在这里结束自己的生命,尽管我知道在我死后会有人对叶赛宁无尽无休地狂吠,但这对于他,对于我都无所谓了。对我来说,一切最珍贵的东西都在这坟墓里……”

这位殉情的女子叫加丽雅·别尼斯拉夫卡娅,是诗人的秘书。她1897年生于彼得堡,中学毕业即获金质奖章,加入布尔什维克党。国内战争期间曾越过白军的封锁线,为党做了大量工作。

加丽雅为人正直、热情、落落大方,深得众人喜爱,正像有人在回忆录中所述的“她很聪慧、漂亮……每一次同她接触,都会被她的内在力量和心灵之美所吸引”。加丽雅初遇叶赛宁是在1918年彼得堡的一次文学晚会上,诗人忧郁深沉的朗诵给她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后来,她在莫斯科《贫农报》任编辑期间正式结识了叶赛宁,并成为诗人生活和事业中最亲密的助手。

加丽雅具有很高的文学素养和独特的艺术见解,她不仅是诗人忠实的听众和欣赏者,更是叶赛宁艺术构思的积极参与者,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智慧的朋友”。她默默地崇拜和痴恋着叶赛宁,但这是一种富有自我牺牲和献身精神的爱,她从未向诗人提出过任何自私的情感要求,只是把全部精力花在整理、编辑、出版叶赛宁的作品上。特别在诗人情场失落、意志消沉的时候,她更是悉心呵护,充当“温柔的港湾”。对于加丽雅这种“献身”的爱,叶赛宁不可能没有察觉,但他只能以尊敬和信任的态度来感激对方,却无力报之以爱。在这个问题上,加丽雅充分显示出一个高尚女性的美德,她认为只要能和叶赛宁在一起就是幸福的,爱应该是纯粹的付出,而不是索取……

1925年秋天,加丽雅患了严重的神经衰弱症,不得不到维特尔省的农村去疗养。就在那里,她等来了叶赛宁的死讯。她的精神彻底垮了,那种只有在叶赛宁身上才能寄托的赖以生存的信念崩溃了……

对于这位令人尊敬的女子在诗人心目中的位置,世人猜测不一。不过有一件遗物或许能揭示我们什么。1924年 4月15日,叶赛宁在给这位“朋友”的信中说:“亲爱的加丽雅,我的朋友,我再对您说一遍,对我而言,您是极其宝贵的!再说,您也知道,在我的命运里要是缺少了您的参与,那该是多么凄凉……”

燃烧的激情·舞蹈家和诗人无声相拥

1921年夏天,已经42岁的邓肯典当了个人私产,怀着激动的报效之情,千里迢迢,向她心爱的莫斯科进发了。

邓肯在欧洲被誉为“手势皇后”,卢那察尔斯基曾这样评价:“她不顾威胁恫吓,毅然决定出访革命的俄国,这可能是她全部手势中最美的一次,也是面对春雷般的掌声最当之无愧的一次!”

同时,邓肯也开始朝她一生中最珍爱的恋人——俄罗斯抒情诗人叶赛宁招手了。

叶赛宁与邓肯

1921年10月,邓肯应邀出席著名戏剧家雅库洛夫举行的一个晚会。突然,一个穿浅灰色装束的小伙子大步流星地闯进会厅,差点把客人撞倒,嘴里不住地喊:“邓肯在哪儿?邓肯在哪儿?”

“这个冒失鬼是谁?”邓肯笑着偷偷问翻译。翻译悄声地说:“叶赛宁……”

晚会快结束时,主人猛然发现女主角不见了,急忙寻找。在隔壁的一间小客厅里,竟看到她和叶赛宁单独在一起,她倚在沙发上,诗人跪在她身边。

“刚才,他给我朗诵了自己的诗篇。”邓肯对翻译说,“我一句也听不懂,但我觉得很美,因为那是音乐,真正的音乐。”

从此,叶赛宁和邓肯几乎天天见面,耳鬓厮磨,形影不离。邓肯登台演出,诗人总要趴在前排位子的中央,孩子似的如醉如痴,邓肯赴外巡回演出,他也紧紧跟随……而舞蹈家也有空便请叶赛宁为她朗诵诗作,她被诗人那富有激情和音乐魅力的倾吐所吸引、迷醉。两个人的感情一天天如火如荼起来。

不久,邓肯为了让学生们有更多锻炼和学习的机会,建议去欧美作巡回演出。建议很快被批准。但邓肯又提出:必须和叶赛宁同行。在临行前,他们商量好要办一件“大事”——到新设立的苏维埃婚姻登记处去。

当书记员微笑着问他们选择什么姓时,他们异口同声地表示,希望用双姓——“邓肯·叶赛宁。”

这对伉俪整整相差了15岁。叶赛宁27岁,邓肯42岁。

风云突变·诗人燃尽了自己

这对世界闻名的明星夫妇在海外共呆了10个多月,直到次年 4月回国。应该说,最初一段日子里他们是幸福的。可美景不长,没多久,他们之间各方面的差异便明显暴露了出来,感情出现了裂痕。

激情过后的夫妻生活面临着现实的考验。无论出身还是所受的教育,无论年龄还是性格,矛盾都比较突出,再有语言不通的障碍,使得他们的交流和理解始终不尽理想。从本质上讲,叶赛宁是个“忧伤”的诗人,他身上凝聚着与生俱来的悲剧气质,他追求理想的幸福,可他对现实中存在的“幸福”却缺乏消化与吸收的能力。他患有周期性的抑郁症和神经激越症,经常莫名其妙地陷入哀伤,消沉绝望,或脾气暴躁,刚愎自用。由于不适应国外氛围的“挤压”,他经常冲“快乐的妻子”发火,大吵大闹,还时时喝得酩酊大醉,做些荒唐的行为出来。叶赛宁的性格弱点再次暴露无遗,尽管他时有悔恨的表示,但他缺乏自省自制的能力,驾驭不了思想中那匹脱缰的疯狂的野马。他是一个极端自我的人,痴恋着“想像中的婚姻”,又恣意地践踏着现实的婚姻内容,他似乎永远也无法在现实中品尝一匙“平静的天伦之乐”。

邓肯非常伤心,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心爱的男人这种近乎“自虐”的“儿童”式的表现,束手无策。作为一个女性,她所能给予丈夫的都给予了,但她最终改变不了什么。作为一位天才的艺术家,她的智慧和悟性只能用来同情和怜惜另一位不幸的天才。

他们都努力过,宽容过,但失败了。

终于,在巴黎,他们达成“君子协议”:回到俄罗斯后临时以“朋友”相待,并许诺尽可能修复感情。

然而,对于邓肯来说,这只是一个梦幻而已,诗人再也没能回到她的身边。

1925年 3月初,在一个家庭晚会上,叶赛宁与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孙女索菲娅·安德烈耶夫娜相遇了。诗人又导演了惊人的一幕,他闪电般爱慕上了这位豆蔻年华、血统高贵的美貌女子……半年之后,叶赛宁和索菲娅结婚,搬进了一座古色古香,装饰著华的宽大住宅里。像早就注定的那样,婚后的生活并不幸福,他感到压抑和束缚,在给朋友的信中他说:“我所期待和希望的一切都幻灭了……看来,这个家给我的并不是轻松和快乐。”诗人再次陷入极度的抑郁和绝望之中。他离开了莫斯科的新居,去了地广人稀的高加索……

据一位熟悉叶赛宁的作家回忆说:他给人的感觉是一生都在恋爱……他崇尚爱情,渴望能在爱情中得以栖息和彻底摆脱什么,但他的爱情是虚幻的,现实的爱情仅仅满足了他暂时的激动,他须不断地逃离又不断地停下来喘息。

诗人突然的死令人震惊,也立即使人明白,俄罗斯失去了一位多么有价值的天才!当载着叶赛宁遗体的列车从列宁格勒开来时,成千上万的莫斯科市民涌往普希金广场,悼念这位曾给他们带来巨大精神财富的人……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1172957htmlsi=1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42952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30
下一篇2023-11-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