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结婚风俗 最全面的福州结婚风俗

福州结婚风俗 最全面的福州结婚风俗,第1张

在我们国家结婚是需要非常注重习俗的,每个地方的结婚习俗也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各位新人们在筹备婚礼的时候一定要充分的了解当地习俗,那福州结婚风俗是怎么样的呢?有哪些需要特别注意的禁忌呢?下面就随着本网站一起来看看吧。

订婚

是由媒人把男方的生辰八字送到女方,女方的生辰八送到男方。现在交换红帖,只是一种形式而已,有的甚至连换帖的形式都免了。 “过礼”之后,男女双方即可商定日期,到当地政府办理结婚证,正式确定婚姻关系。

下聘礼

男方父母、媒人带着新郎去女方家订婚。现在可以在酒店内订婚,大家吃顿便饭事情就定下来了。

聘金

聘金:3万3,5万3或10万3,13万3。议定的聘金尾数必为三字。福州方言三与生谐音,象征婚后多生儿女。

喜庆十色:喜糖5斤2包、2个大猪腿、2只大鱼、2头目鱼干、线面5斤2包(线面要用大红纸包好)、红蛋若干、苹果或桔子若干、红酒2瓶、10只脚脚健全的煮熟后变红的2只大螃{意为十全十美}、一对活鸡、黄金若干。

回礼

须回送:新郎内衣一套、新郎西装一套、新郎衬衫一件。新郎男袜一双(不能是白色的袜子)、金戒指一个。其中的“袜金裤”,寓意新郎以后发展为:“活金库”。至于女方要回送多少礼金给男方,可以在订婚仪式时当场返送,也可以在结婚时,当嫁妆给新娘

嫁妆

1置办些新家需要的电器:根据各人情况,按需办理。如女方有条件,现流行置办“轿车一部。

2红皮箱:(个数一般2个,取好事成双之意) 皮箱里装些常用衣物及女方父母办给女儿嫁妆物。

3红伞:接亲时,伴娘为新娘撑红伞出门,上车,下车,露天。这把伞要求要崭新的而且没有商标,颜色红色和粉红均可。这也是旧时讨吉利的说法,比如挡灾,辟邪。

4红塑料桶1个:需用3尺3的红布(男方提供)包裹 (意为新娘马桶,桶内要放上红枣、花生、莲子、桂圆、瓜子,寓意早生贵子)。

5喜娃:一男一女娃娃一对,讨吉利的说法,多子多福之意。(最好是女方朋友送的,千万不可是新娘本人去买的)。

6儿童澡盆1个,红色化妆箱1个,镜子一面,红毛巾2条,红牙杯一对,牙刷2把,2把角梳,红脸盆2个。

7塑料花和花瓶(男方提供);塑料花白色百合花和红色玫瑰花2种颜色各九朵,代表男生和女生,也寓意百年好合和富贵荣华。

接亲

结婚第一天,男方家要准备两辆以上装饰好的婚车来女方家接新娘与嫁妆,也叫接亲。当新郎的婚车到女方家时,女方家要放鞭炮,放完后新郎方可进入女方家。新郎还要带上新娘手捧花与上等香烟来新娘家。接亲的时候一定要提前规划好路线,切勿走回头路。另外接亲的时候也要尽量避开一些不吉利的场所,例如医院,监狱等等。

吃面

新郎到女方家时,新人一定要吃一碗太平面,新娘接到男方家里后,同样还要再吃一碗太平面。意为保平安。按福州传统,新人在见家人之前,要吃太平鸡面,新郎吃鸡头,预示着一家之主,新娘子吃鸡翅膀,鸡脚,这个要用福州话来讲,大意就是持家有方,多子多福。太平面里还有两个太平蛋,通常要吃一颗留一颗,意思为大家一起平安。

安床

福州人要男方家的长辈铺新房的床,长辈要选父母,儿女齐全的表示新人可以象这位长辈那样幸福。然后找1至2个乖巧,聪明,漂亮的小男孩到新床上打几个滚,意将来会生漂亮的男宝宝。如果喜欢生女宝宝,就找一男一女,或者直接女生来打滚好了。还得记得给每个小孩包红包。

见长辈

下午3到4点,新人就要开始拜见祖宗,及长辈,老人和亲戚,讨红包。按先直系后旁系,先父系后母系的程序一一叩拜。受拜者要给新娘“见面礼”。至亲长辈多赠以戒指、项链、手镯等贵重礼物。

设酒宴

差不多5点新人们就要到酒店迎宾客了,最后就是酒店常见的礼仪了。新人的亲戚朋友就聚在一起喝喜酒,吃喜宴。在酒桌上见过与自己同辈的亲戚,那时候也还是可以拿红包的。

回门

按福州习俗,结婚时,第一天是男方家办酒。第二天,女方家办酒,也叫办回门酒。婚后第二天是回门的日子,娘家要派小舅子去接新娘,新郎要给小舅子钱。然后新郎备礼品,和新娘一起往岳父母家拜见,当日需返回。

通用婚礼筹备流程

1婚礼筹备

11决定婚礼日期、地点、仪式及婚宴方式

12确定婚礼预算

13草拟客人名单

14召集好朋友讨论婚礼计划

15确定伴郎、伴娘

16确定婚礼证婚人

2婚礼前准备

21与婚礼的所有项目干系人沟通

211就婚礼筹备计划和进展与父母沟通

212发喜贴给亲友

213电话通知外地亲友

214亲友出席确认

215确定婚礼当日辅助人员、明确分工(男女双方协调、酒店协调、爆竹燃放、酒店迎宾、婚礼签到,喜糖发放、婚礼现场及酒店洞房布置、婚车、摄影、摄像)

216绘制喜筵现场草图,标明各桌亲友

217男女双方迎宾及新郎新娘熟悉喜筵现场草图及各方亲友就座方位

218制作喜筵席卡

219制定婚礼计划书、确定相关人员名单及****

22结婚物品采购

221新家布置用品

2211家电、家具

2212床上用品

222婚礼用品订购

2221新郎新娘婚纱礼服

2222结婚戒指

2223新娘化妆品

2224喜贴、红包、喜字

2225红绸带、彩带、拉花、易拉炮(或花瓣)、彩色气球、蜡烛、阔双面胶及透明胶带、喜庆用品、全套喜字、冷焰火(视情)、签到簿

2226烟、酒、饮料

2227糖、花生、瓜子、茶叶

2228数码相机内存卡或胶卷

2229鲜花、水果

23新郎新娘形象准备

231新娘开始皮肤保养

232新郎剪头发

24布置新房

25确定婚礼主持人(或婚庆公司)

251就婚礼当天计划与设想与之沟通

26婚宴预约

261估计来宾人数

262估计酒席数量

263选择婚宴地点

264确认酒席菜单、价格

265确认婚宴现场的音响效果

266与酒店协调婚宴布置等细节

267预定酒席

27婚礼化妆预约

271选择化妆地点

272与化妆师沟通

273确认婚礼当天的造型

274预约化妆具体时间

28婚庆车辆预约

281确定婚礼用车数量

282预约扎彩车时间地点

283确定婚礼当天婚车行进路线及所需时间

284预约婚车

29婚庆摄像预约

291确定摄影、摄像数量

292选定婚礼当天摄影摄像人员

293安排摄影摄像分工

294准备摄影像器材

295预约摄影摄像

210其他

2101调换崭新钞票

2102确定压床儿童

2103为远道而来的亲友准备客房

3婚礼前一天准备

31与婚礼的所有项目干系人沟通

311就婚礼准备工作完成情况与父母沟通

312就准备情况和婚礼当天分工与筹备组作最后沟通

313根据准备情况就婚礼当天仪式进程与主持人作最后沟通

314与伴郎伴娘再次沟通

315最后确认帮忙的亲友

316最后确认婚宴、车辆、摄影像、化妆等细节准备情况

32确认婚礼当天要发言人的准备情况

321主证婚人发言准备情况

322父母代表发言准备情况

323来宾代表发言准备情况 (视情)

324迎亲时新娘提问准备

325新郎新娘在仪式上或闹洞房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33最后确认婚礼当天所有物品准备情况

331最后试穿所有礼服

332将婚礼当天要穿的所有服装分装口袋

333准备两瓶假酒

334准备婚礼当天置于洞房内的新郎新娘快餐干粮以及来宾的饮料、水果、鲜花、一次性杯子

335最后检查所有物品并交于专人保管,并开具物品清单

3351新娘的新鞋

3352戒指

3353红包

3354要佩戴的首饰

3355新娘补妆盒

3356糖、烟、酒、茶、饮料

3357焰火道具

34新郎新娘特别准备

341新郎新娘反复熟悉婚礼程序

342预演抱新娘动作

343预演婚礼进行台步

344预演交杯酒动作

345放松心情,互相鼓励

346注意睡眠,早点休息

4婚礼当天流程

41化妆

42婚车、摄影、摄像到达时间最后确认

421车辆安排

43迎新娘

431到新娘家

4311新郎准备好鲜花、红包

4312出门前告知新娘

4313抵达前10分钟告知迎亲爆竹准备

4314进门前新娘亲友提问阻挠(可有可无)、塞红包吧

4315新娘提问、新郎承诺

4316新郎给女方父母敬茶、合影

4317桂圆、莲心、红枣(水浦蛋)汤(视习俗)

4318出门前新娘向父母告别、新郎向女方父母承诺 、女方父母祝福语

4319爆竹准备

432到新郎家

4321抵达前10分钟告知迎亲爆竹准备

4322男方父母准备见面红包

4323新娘给男方父母敬茶、合影

4324桂圆、莲心、红枣(水浦蛋)汤(视习俗)

4325出门前向父母告别、男方父母祝福语

4326爆竹准备

433外景拍摄

44酒店准备

441将糖、烟、酒、茶、饮料、喜庆蜡烛等带至酒店婚房

442酒店婚房布置

443最后检查酒席安排、音响、签到处等细节

45酒店迎宾

451新郎新娘到酒店休息,补妆

452签到处人员就位

453迎宾人员门口就位

454新郎新娘伴郎伴娘门口迎宾

46婚礼仪式(视婚庆公司安排)

461主持人准备、音响准备、戒指准备、花瓣、彩带准备

462奏乐,新人入场,彩带(花瓣)

463主持人介绍

464主婚人致词

465新人父母上台

466新郎新娘交换戒指,三鞠躬

467双方父母代表讲话

468新人开香槟、切蛋糕、喝交杯酒

47婚宴

48闹洞房

49离开酒店前清点所有物品

5婚礼项目结束

51 伴郎伴娘率筹备组另寻别处进行项目总结

相关仪式:

摸喜蛋、小孩子压床(视习俗)

你要问那种的 红白喜事下面的也全,如果缺的话在问我

福州传统宴会的礼俗和禁忌

  福州传统宴会中的许多礼俗和禁忌,因都有一定意义,且并不繁杂,稍加讲究就能做到,现时进行了许多革新,这些礼俗和禁忌仍能保留下来。

  语言上的客套:设宴请客,客人来了,主人多说“劳驾,劳驾”,客人遇寿庆抱拳说“拜寿”,时髦的说“健康长寿”;其他的喜庆均统说“恭喜”,唯丧宴,客人以肃然不语表示哀痛为佳,低头紧握主人的手,至多说一声“保重”,千言都在一言中,甚至“无声胜有声”。在宴会上,主人劝酒说“请重酌”,“没好菜,给侬骗啦”(因为收人家红包,只好谦说“骗”了);客人说“吃好了”,不说“吃完了”(不吉利)或“吃饱了”(粗鲁)。

  宴中的待吃和不吃:福州的寿宴和其他喜宴必有一碗太平燕。太平燕谓大菜,出大菜要放鞭炮,放过鞭炮还要等待主人敬酒,在这之前是不能动筷的。有小孩不懂规矩的,大人就会制止,这是待吃。不吃是最后一道“全头鱼”。全头鱼“有头有尾”且象征有余,岂能吃掉?不吃,最后由主人收起,作喜庆后期的“饭配”(下饭菜)或送邻里亲友共享。

  盘碗碟的重与不重:婚丧两种宴席,吃完一道菜,盘碗碟皆不能重迭,工作人员来收时也不能重,这是怕触“重丧”和“重婚”的彩头。除此以外,其他的大多可以重。

  菜肴中宜与不宜:婚宴和添丁“弥月”宴等不能上鲳鱼,不论桔汁鲳、炖鲳都与“娼”谐音,故不宜,丧宴必须有一碗羊肉,俗称“羊肉袋”,因羊懂哺乳之恩,有跪着哺乳的举动,所以食羊肉表孝心。

  “依奶”(母亲)不能“做八十”:福州有一句骂人的话叫“依奶做八十”,所以为母亲做生日不是79岁就是81岁;即使每年都做的,八十岁这一年也不做。因为福州话中八十与“拔直”(死亡)谐音,做了八十便意味着“拔直”。

拗九节与二月二

  正月廿九日是福州特有的民间传统节日。“拗九节”又称“后九节”、“孝九节”和“送穷节”。这天清早,家家户户都用糯米、红糖,再加上花生、红枣、荸荠、芝麻、桂圆等原料,煮成甜粥,称为“拗九粥”,用来祭祖或馈赠亲友。已出嫁的女儿,也必定要送一碗“拗九粥”,有的还要加上太平面、蛋、猪蹄等,送回娘家,孝敬父母。此外,凡是人的岁数逢九,如九岁、二十九……(称“明九”),或是九的倍数,如十八岁、二七岁、三十六岁……(称“暗九”),也要像过生日一样,吃一碗“太平面”,以求平安、健康。在福州人的传统观念中,“九”是不好过的,福州人逢九就犯忌,认为“九”是厄难的岁月,所以,凡逢“九”岁数的人要吃太平面,出嫁的女儿,也要给父母送“九”,以求父母平安、健康。

  “拗九节”过后三天,便是农历二月初二,这一天也是福州特有的传说节日,简称“二月二”。二月二这天,福州人不吃糖粥,改吃咸粥。咸粥是以糯米、芹菜、葱、蒜、虾米、海蛎、肉丝等为原料,煮成的咸味稀饭。二月二之后,又开始了平常百姓粗茶淡饭的日子。由于二月二源于清理、烹调正月富余下来的食物,所以,有的人家有富余食物的就煮,没有富余食物的就不煮。二月二弘扬了福州人不铺张浪费、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

除夕“避债戏”

  福州民间剧团过去有一个传统的班规习俗,即每年从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开始按例要“封箱”(即用红纸条将戏箱封住),表示戏班人员放假回家过年,要到来年正月初一才正式开堂演出。

  福州台江坞尾古建筑万寿尚书庙里的戏台每年除夕之夜锣鼓喧天,热闹异常。在古代,台江商贸发达,贫富不均。有钱人家除夕之夜灯红酒绿,满桌佳肴。而贫苦人家最怕年关到来,债主临门逼债。有些慈善家出于同情,便募捐筹款,以高酬金聘请闽剧班社,特定在除夕之夜破例到万寿尚书庙里演戏,并规定要通宵达旦,好让穷苦的负债者聚集到庙中看戏。当晚如有债主进庙逼债,一来人群拥挤难以找到人,二来会遭到穷人们群起而轰之。所以万寿尚书庙除夕演戏免费专供穷人看,被俗称为“避债戏”。到了第二天天亮已是正月初一,便算是过年了,债主又不便开口向穷人讨钱,否则自己也会感到不吉利。

福州民间丧葬习俗

  福州早年民间对于丧葬有一套不成文的规例,一直延续下来,到现在有许多已经逐渐革新简化,但还有残留痕迹。

  办丧事,人死了要“做七”,每七天叫一七,七七四十九天,每一七都要请道士做道场,或是请和尚尼姑念经,要设灵前桌,每日早晚要唱汤、唱饭、点塔香。

  其次,男子在父母亡过之后,就要服丧。古时谓父死曰孤子,母死曰哀子,父母俱死曰孤哀子。在服丧中是十分狼狈的,所以福州有句讽人其貌不扬的话叫“真像孤哀子”,就是这个意思。

  上寿的人死亡,有发素帖(即讣告)及企“屏风”的规矩,在素帖及屏风上自称为“不孝男”,戴孝一般都是首七开始,这日叫做“上孝”。在上孝之前,男人要去理发,刮胡须,否则要等到七七四十九日终七时才能理发,孝男穿麻衣带麻帽穿草鞋,腰扎草绳,麻帽上挂两个棉球。出葬时孝男要手执“孝儿杖”,杖长三尺,糊以白纸絮。孝儿杖,父死用木杠,母死用竹竿。这就是所谓“柴娘罢(父亲)、竹娘奶(母亲)”。

“做半段”

  福州郊县的乡村早已有约定俗成的村庆活动——做半段。这村庆日多在每年夏收夏种或秋收秋种之后的农闲时间里,且皆定在农历七月以后。村庆日恰在农历年过了一半以后,这一年的时间已过“半个阶段”了,所以村庆活动就被称为“做半段”。所有相邻乡村的做半段日子都错开来,每村一年一次,为的是各村可以互相邀请,村庆活动不停,节庆气氛热闹,历久不歇。

  村民十分重视做半段,为了使村庆办得隆重而体面,他们早在上半年做好宴请的物资筹备工作,养肥了鸡鸭猪等禽畜、酿好了米酒;路上相遇,也总在相互提醒或转告,村里的孩子们更是巴望着做半段。

  届时,全村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气氛中,划拳喝酒声此落彼起。亲戚朋友聚在一块,畅叙亲情友谊。宴席上,或商谈买卖生意,或话桑麻,庆祝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好年景,筹划明春农事,期盼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酒过数巡,皓月当空,客人酒足菜饱尽了兴要告辞了,远道的客人则留宿。

请回门和“撮食”

  女子出嫁之后,有的翌日,有的第三天,女家派出新娘的弟侄一辈的人,到男家“请回门”。这时,新娘新郎便在晚辈代表引路下,偕行“回门”。如果双方家庭相隔较远,就要坐轿、扛兜、骑车、坐船。现在交通方便,选坐汽车。

  请回门古称归宁。只来一天,当晚便回男家的,叫“请赶烛”,定在烛明夜黑时分返回夫家;要是路远,或女家场面热闹,可逗留三五天,既可会见女家的亲戚朋友,又可在热闹场面,人们对新郎(俗称姑爷、姐夫)进行有趣的乐和滑稽的调笑。作为新女婿定要礼貌待人,举止文明,婉转答对,避免被圈入合谋计算的“圈套”,弄得既要受罚,又要被人取笑。稍有差错,都要被“处罚(罚钱)。从单项罚钱,买了礼饼等分给在场亲戚朋友,叫做小“撮食”;到几项罚钱集中起来,办起酒宴请在场亲戚朋友,叫做大“撮食”。一般岳父母出面干预过重的“撮食”,只要不属于新女婿本身智力低下或洋相百出的。

清明节与“菠菠粿”

  福州每年清明节前后,家家户户都要去郊外踏青,为祖先扫墓、压纸。扫墓主要为祖先的坟地锄草、培土,有的人还会在坟边种一棵长青松柏或其它树木。扫墓最后一道程序是压纸,就是在墓头上压一些冥钱纸,表示此墓已由后人祭扫过,或向路人表示:在此安息的前辈后继有人。

  扫墓毕,必须折松枝带回,插在家门口,向人们说明本户已履行了为祖宗祭墓的责任。扫墓的供品并不复杂,只有光饼、豆腐和面点等,但有一主味是绝对少不了的,即福州特制的“菠菠粿”,也叫“清明粿”。清明节前后,福州家家户户都要做菠菠粿,如今,街上“米时”粿店也大量出售菠菠粿。

  菠菠粿是用菠菠菜(生长于南方的一种野菜,可食,味甘,性凉,捣烂压成汁成青绿色)压榨成汁,渗入米浆内揉成粿皮,以枣泥、豆沙、萝卜丝等为馅捏制而成的,造型比较简单,菠菠菜的青绿色赋予菠菠粿以春天的绿意。扫墓后回家的路上,菠菠粿就是很好的点心。

正月乡村的迎神活动

  游神、迎神是福州乡村正月里举行的一种习俗活动,具有道教色彩。农历的正月初三至十五,便是游神的时间,成为乡村“做年”(春节)的重要活动之一。游神常以村为单位,有时数村联合,用敞篷大轿抬着当地供奉的神祗塑像,分别由人顶着,在锣鼓和鞭炮声中结队巡游村境,百姓夹道观看、迎接,场面热烈。

  十五元宵夜,游神迎神活动达到高潮。主神已安坐神位,几尊示进庙的小神分别由男青年抱着,从数里外的田头地边争着往庙里跑,最先到者会得到人们最多的祝福。等到所有的神祗都入庙安坐后,庙前焰火四起,锣鼓震耳,直到深夜。

  早年,福州还有许多迎神活动,如迎吴颜爷、迎泰山、迎城隍、迎尚书等。因此种活动封建迷信色彩浓厚,遂逐渐地淡化,唯春节期间被称为“迎年”的游神还能看到。

送三旦和满月酒

生男生女,外公外婆家都要“送三旦”。“送三旦”是指分娩三天,定为“三朝洗儿”日,作为娘家人,就要为产妇送来了鸡、面、蛋、油糯米、红糖等礼品,以供哺乳育儿期间的食用。有的娘家殷实,还送来桂圆、羊、鸭以及幼儿的衣服、兜衣、小棉被、毯等,甚至金银饰品、贺礼。娘家的亲戚也有“赠安”的礼品,一般为鸡面或太平面,宽绰的还赠送高档东西。这些都集中娘家,分娩后第三天,挑担或驾车送来。“送三旦”,多是产妇的弟侄辈挑来,也有地方是外婆领担送来。福州民间十分重视分娩后的调养,要吃若干只鸡,三餐食线面或糯米饭,忌吃海鲜之类东西,保元养身,以期喂乳不乏。到了婴儿满一个月,喜家要请喝“满月酒”。大家合饮一堂,酒毕,来宾都分别看看婴儿,赠送“弥月之庆”红包。这是礼尚往来的,收了人家的,到了人家添婴,也要还应人家。

现在,分娩多住医院妇产科调理,“送三旦”例俗也不大流行,多改为“送满月”。所有亲戚“赠安”的,也在这时,送来的,聚集一堂饮满月酒,合第庆喜。这样,已把繁琐的事,集中一天办了。

冬至与搓“米时”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但福州俗定这一天为冬节。旧时,人们在此节日前夕,合家聚在一起,在祖先牌位前搓“米时”。“米时”是大米和糯米按一定比例混合,磨成浆,压成半干后搓成的圆形丸子,煮熟,外粘豆粉、糖即可食用。福州人搓“米时”时,桌上置竹箩,箩中放红桔数粒、红筷一双、纸花一对等。搓“米时”也称“搓圆”,寓意团圆;“米时”则象征“时来运转”。搓“米时”由全家人围坐在圆桌周围,边搓“米时”,边唱歌,许多歌词都寓有和睦、添丁、增寿的含义。

一般比较普遍的程序如下 :

1)选个好日子 : 择日过礼及结婚

2) 过大礼 : 於婚期前约一至三个星期前过大礼(即男方由媒人及亲属陪同下, 把所需聘礼聘金送至女方家, 应备聘礼及回礼请至订婚篇之双方应备礼品参看) 准新娘要回避

3) 结婚仪式 : 到结婚当天, 仪式的程序跟传统婚礼仪式一样

4) 联婚喜宴 : 到喜宴的部份, 可於签名处男女双方各派2,3个代表招待宾客

5) 如何计算 : 一般来说, 都是男女双方预先预算好席数, 男方以现金红包(称酒桌礼)预先给付 到婚宴完毕后, 男女双方各自付酒席费 礼品礼金方面, 通常是各收各的

二) 结婚当天程序

1 男家祭祖 : 男方出门迎接新娘前, 应先拜祭祖先

2 分发红包 : 出发前, 新郎应先分发红包给一同前往接新娘的工作人员

3 上车出发 : 新郎, 媒人,傧相及亲友一共六或十二人出发迎接新娘, 礼车双数为宜, 一般为六辆 (新郎倌记得拿迎亲的新娘捧花喔)

4 燃放鞭炮 : 迎亲礼车前往女家途中, 沿路燃放鞭炮以示庆贺, 如遇过桥或另外的迎亲礼车队时, 则燃放排炮

5 吃姊妹桌 : 新娘於新郎迎亲队未到达之前, 与家人及姊妹一起吃饭, 说吉祥的话道别祝福

6 新郎到达 : 迎亲车队到达新娘家前, 应燃炮通知, 女方也燃炮回应 并有一男童持盛满橘子或瓜子糖果的茶盘等候恭迎新郎 新郎应回红包答礼

7 吃甜汤圆 : 女方应预备好甜汤圆及甜茶, 并招待新郎及迎亲宾客享用

8 讨喜 : 新郎手持捧花, 到新娘的房间, 此时新娘的姊妹及女性朋友要阻拦新郎, 可提出问题要新郎回答, 通过考验才让新郎见新娘 或新郎与女方家人见面问候一番后, 给予红包, 手持捧花到新娘房间接新娘 一般红包放999元表示长长久久

9 拜祭告别 : 新郎把捧花交给新娘后, 由新娘母亲替新娘把头纱放下, 再由媒人婆或好命妇人(无怀孕)挽出大厅, 新郎新娘男右女左面向祖先神明, 新娘父亲或长辈燃香点烛, 新人上香拜祭, 先神明后祖先, 接著向父母三鞠躬行礼告别 (新娘叩拜, 新郎鞠躬便可)

10 出嫁 : 新人及陪嫁姊妹一同预备上礼车, 注意出门时不可踩到门槛, 以免对娘家不利

11 礼车 : 新娘礼车前方应挂一棵由根至叶的青竹或甘蔗, 并系著猪肉及红包 而在车顶侧挂一棵由根至叶的青竹或甘蔗, 并系有萝卜 后方侧挂画有太极及八卦的米筛 (代表福气, 健康及驱邪避凶)

12 上礼车 : 由好命妇人或媒人婆牵著新娘 头上以竹筛或黑伞庶盖,头不能顶天见阳光, 护著新娘进礼车 新娘上车后, 有一生肖吉祥的小男孩持系有红包的扇子给新娘, 新娘以红包答谢

三)注意事项

1) 结婚仪式为了确保您的婚礼顺利进行, 可以在登记时顺便查看礼堂位置及於结婚日时, 最少提前30分钟到达

2) 於结婚日当天, 新郎新娘及2位证人, 须携带身分证及印章, 提前30分钟报到 如未满20岁者, 法定代理人必须一同到场作证 礼毕后, 会交付新人结婚公证书正本两份及缮本一份, 给新人申请户籍婚姻登记时使用

3) 於法院公证结婚, 虽然简单, 但亦应尊重, 不可穿牛仔裤或过份随便的装扮行礼, 法院提供的衣著意见如下 :

新郎 : 西服(必须打领带或领结), 中山服, 军人制服, 公务员制服, 青年装, 中式长袍, 夏天可穿衬衫打领带配长西裤都可参加婚礼 避免穿毛线衣, 茄克等, 不可穿牛仔裤

新娘 : 长裙, 礼服, 婚纱, 洋装, 中式旗袍都可参加婚礼 不适宜穿得过份暴露及不可穿牛仔裤

1、过礼: 

“过礼”的第一步,是由媒人把男方的生辰八字送到女方,女方的生辰八送到男方,有些迷信的父母,自认为是对儿女的婚事负责,往往在接到红帖之后要请算命先生推算一下,看双方的“生辰八字”是否相合,如果不合;婚事就要重新考虑。

2、男方下聘礼

男方父母、媒人带着新郎去女方家订婚。(现可约在酒店内订婚,后大家吃顿便饭。)男方要送聘金:3万3,5万3(美金)或10万3,13万3(议定的聘金尾数必为三字。福州方言三与生谐音,象征婚后多生儿女)。

3、吃太平面

新郎到女方家时,新人一定要吃一碗太平面,新娘接到男方家里后,同样还要再吃一碗太平面。意为保平安。按福州传统,新人在见家人之前,要吃太平鸡面,新郎吃鸡头,预示着一家之主,新娘子吃鸡翅膀,鸡脚,这个要用福州话来讲,大意就是持家有方,多子多福。

4、铺床

福州人要男方家的长辈铺新房的床,长辈要选父母,儿女齐全的表示新人可以象这位长辈那样幸福。然后找1至2个乖巧,聪明,漂亮的小男孩到新床上打几个滚,意将来会生漂亮的男宝宝。如果喜欢生女宝宝,就找一男一女,或者直接女生来打滚好了。还得记得给每个小孩包红包。

5、见长辈

下午3到4点,新人就要开始拜见祖宗,及长辈,老人和亲戚,讨红包。福州人叫“见厅”。按先直系后旁系,先父系后母系的程序一一叩拜。受拜者要给新娘“见面礼”。至亲长辈多赠以戒指、项链、手镯等贵重礼物,此谓“见厅”。

6、回门

按福州习俗,结婚时,第一天是男方家办酒。第二天,女方家办酒,也叫办回门酒。婚后第二天是回门的日子,娘家要派小舅子去接新娘,新郎要给小舅子钱。然后新郎备礼品,和新娘一起往岳父母家拜见,当日需返回

—福州结婚习俗

汉族--婚俗

过去汉族青年的婚姻多由父母包办,大都是父母从小就给订了婚,有的还指腹为婚,即孩子还未出生,双方父母就为他们确立婚姻关系。

同姓不婚:即同一姓之男女不相嫁娶,始于西周初期,是周民族实行族外婚时遗留下的规定。春秋时,人们同姓婚会造成后代畸型及不育已有进一步认识,但同姓婚配仍在贵族中时有发生。战国后,以氏为姓,汉代以后,姓氏不分,因而同姓不婚多有不禁。至唐代,对同姓婚又循古制,予以禁止。宋、元一宗唐律,同姓为婚乾杖而离之。明、清时地域更大,人口众多,早成为以地域为基础的社会,取代了原先以血缘为基础的氏族。故《明律例》与《清律例》均分同姓、同宗为二,中表面规定两者皆禁止通婚,实际同姓而不同宗也可以结婚。清末册律,将同姓不婚与亲属不婚合并,只禁止同宗结婚。

订婚前要请媒人到女家去求婚。订婚时,由男方给女方一些财物作“订礼”,结婚时女方也要带给男家很多财物,叫“陪嫁”。

举行婚礼那天,新郎要坐上礼车或花轿,到女家去"迎亲",礼车或花轿前边有乐队。新娘被迎进男家后,要参拜天地和父母。礼毕,新婚夫妻入洞房。这时男家设宴款待前来贺喜的亲朋。有的地方还有闹洞房、听壁脚的习惯。

查日子:汉族婚姻风俗。又称报日子。流行于广西多数县乡。农村议婚订婚的一个步骤。男女青年相识了解后,禀告父母,托媒沟通,男方给女方送彩礼,然后定婚期。

旧时多先请算命先生排“八字”,如命相相合才进行。有些地方双方家长相会为子女订婚。如全州县一带,双方意见一致后,媒人代男方送酒肉衣料给女方,约定日期陪同女方家长和舅舅到男家相会,男方设宴款待。小伙子执壶斟酒,先敬女方舅舅后敬自家舅舅,然后先客后主依序敬酒。双方商定婚期,订婚告成。尔后男女送女方重礼、聘金,女方准备嫁妆,男方准备家具,依期举行婚礼。如女方催婚,便做一对糯米粑(俗称“团圆粑”)送到男家,男方心领神会,盛情款待并请左邻右舍陪客。一般均尊重女方倡议将婚期提前。

贺郎歌:汉族婚姻风俗,流行于桂东北兴安县一带。拜堂、晚宴后,亲友簇拥新郎于正厅,唱贺郎歌。即兴现编贺词,也有戏谑、诙谐之词。亲友唱一首,新郎饮一杯酒。唱到半夜,送新郎入洞房。女歌手闭门以待,男女对唱《开门歌》,尽兴方开门。进门后唱歌闹房,由“恭贺新郎酒一杯”唱到“十杯”,新郎依次由1饮到10杯(酒力不胜者可由男歌手代饮)。然后唱《交欢酒》,新人双双同饮一杯。最后歌手扣门唱《扣门歌》以结束婚礼。

坐红堂:汉族婚姻风俗,流行于桂东北全州县一带,男女青年结婚前夕分别在自家祭祖并接受尊长训诫。新娘穿红挂饰,由同班姐妹相伴,端坐堂屋细声委婉唱《哭嫁歌》,念父母恩,叙姐妹情。姐妹们叮嘱新娘过门后孝敬老人、和睦兄弟姐妹,赞新郎俊秀勤劳。当新娘诉说不如意的心事时,姐妹们多方劝慰。唱到深夜衣依依告别并赠礼品。新郎亦由同班兄弟相伴坐在自家正厅,接受长辈勤俭理家,为人处世之教。教导结束老人退堂,小伙子们说笑打诨追新郎,欢乐深夜方散。

讨钥匙:汉族婚姻风俗,流行于桂东北全州县一带。新娘之嫁钥匙,由其年幼弟妹或侄男女中任“送亲郎”掌管。拜堂前,新郎向送亲郎送封包讨钥匙,以便拜堂后打开箱子,展示其中谷米钱物,象征婚后五谷丰登、家庭富裕。送亲郎嫌少不接,新郎多次添加。送亲郎收下封包,新郎讨得钥匙后,欢欢喜喜与新娘拜堂。

看屋:汉族婚俗之一,农村议婚中的一个重要程序。又名看家门、查家。流行于广西多数县乡。届时女方和两位称为“陪姑”的姑娘在10多位亲友的陪同下,到男女查访家况(也有女方本人不去的)。男方设宴款待。媒人介绍议婚双方相识。女方亲友代提财礼要求,男方当时通常一概应承,并赠诸宾客“行脚钱”。次日,双方通过媒人细议。有些地方还允许进入议婚男子内室翻箱倒柜察真情实况,之后再通过媒人议婚。

黑房抢亲:汉族婚姻风俗,流行于桂东贺县一带。在下程山区,新娘哭嫁两天两夜后,过门之日清早与女伴们同藏黑房。男女迎亲队伍到达后,新娘的兄长(或堂兄表哥)和亲威中的男青年破门而入。女伴掷沙子挥竹枝抵抗。抢者力图将女伴们拖出门外以排除干扰。如两个抢者败阵,则增到4人乃至10多人,直到把新娘强背出门。再由男方迎亲队中的两个(或4个)女子轮流背新娘到郎家。抢亲角逐中,男给女抹锅烟墨,女撕男衣衫,使古抢婚遗风演变为男女青年的打闹嬉戏。

拜堂彩语:汉族婚姻风俗,流行于广西多数县乡。婚礼中的一个重要程序。常由新郎的舅舅点燃供桌上的一对喜烛,并说彩话贺喜祈福。如桂东贺县一带常用彩语:“龙独光光,高照华堂,夫妻并寿,福禄成双”、“手拿花红丈二长,恭喜外甥娶新娘,鸾凤和鸣添福寿,夫妻和睦百年长。”祝词说完后,新郎新娘拜天地、祖宗,并对拜成亲。

回门:旧时汉族婚姻风俗。即成婚后三、六、七、九、十日或满月,女婿携礼品,随新娘返回娘家,拜蝎妻子子的父母及亲属。自亲迎始的成婿之礼,至此完成。此俗起于上古,泛称“归宁”,为婚后回家探视父母之意。后世各地名称不一,宋代称“拜门”,清代北方称“双回门”南方称“会亲”,河北某些地区称“唤姑爷”,杭州称“回郎”。近代通鲍在婚后第三天,又称“三朝回门”。此为婚事的最后一项仪式,有女儿不忘父母养育之恩赐,女婿感谢岳父母及新婚夫妇恩爱和美等意义,一般,女家皆设宴款待,新女婿入席上座,由女族尊长陪饮。新婚夫妇或当日返回,或留住数日,若留住时,则不同宿一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43195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30
下一篇2023-11-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