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补漆底漆小补土要多久才干

汽车补漆底漆小补土要多久才干,第1张

刚喷完漆最好在室内晾上一段时间,然后再开出去。一般的情况下喷完漆,气温高的情况下两天不要碰水。冬季就视气温而定了,最长可达四天到七天。 建议等漆干好之后去打下蜡,然后把那个花的地方抛光一下,或许效果会好点。

补漆注意事项

(1)底漆:在喷涂清漆前底材必须彻底干燥再喷涂清漆,否则容易出现漆面失光。

(2)色漆:快修必须使用单组分色漆。

(3)清漆:喷涂气压不能太大(2-25KPa)每遍静置时间1-2分钟,视喷涂是周围温度而定,温度越低静置时间越长反之静置时间就短。喷涂厚度以15-2遍不宜过厚,否则不容易干燥。清漆喷涂完必须要静置5分钟方可烘烤。

(4)烘烤:UV灯距离部件的距离应在20-25CM距离太远固化太慢,距离太近固化快但收缩也快容易出现橘纹和失光,对于部件的凸凹和曲线部位要根据形状变换烤灯角度,不能遗漏。UV灯烘烤过程出现断电或关掉不能马上打开,要打开需要等几分钟因为灯管温度很高需要等温度降下来才能打开。紫外线对眼睛有伤害作业时要佩戴专用的防护面罩或眼镜。

(5)、打磨:打磨时用P1500-P2000美容砂纸打磨尘点并全面打磨至哑光(建议使用干磨设备,如果是水磨就要多用水冲防止夹入砂砾造成划伤),接口处要轻磨。

(6)研磨抛光:新喷的漆面干燥还不能达到100%固化,单独面积抛光不宜时间过长,用手摸表面不能过热,抛光时间过长漆面过热有可能造成失光现象

(7)研磨剂:应使用不含硅和蜡的研磨济,否则会在喷涂清漆时表面出现坑凹,轻则要需要打磨抛光重则造成返工。

一幅漆就是喷一幅油漆的意思啊。

这样解释吧,汽车的车身表面都是喷漆的。而车身又有13大块组成,分别是前保险杠、后保险杠、左前翼子板、右前翼子板、左前门、左后门、右前门、右后门、左后翼子板、右后翼子板、引擎盖、尾箱盖、车顶。每一块的喷漆叫做一幅漆。

例:

喷个左前门,叫一幅漆。

喷个左前门和左后门,叫两幅漆。

喷几个地方,就叫几幅漆,全车一共13幅油漆,和四个小油漆,算不上一幅,就是左下裙和右下裙,左后视镜壳、右后视镜壳,这四个都算不上一幅漆,因为面积太小达不到一幅。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看你的划痕深不深了。要是不深的话,特别浅的划痕用划痕蜡就可以处理了,再深一点的用补漆笔临时处理一下。要是伤到底漆了的话,不露出板面就不能生锈,没关系的。这些都是局限于小范围的划痕。

要是你的划痕范围特别大的话,为了美观还是去做喷漆吧。

新车螺丝上有油漆印记,是正常现象,没有油漆反而不正常了。这个小小油漆印记里面有大学问,螺丝上的油漆也叫封印,是车辆原厂组装的时候,技术人员故意弄上去的,做首保的时候、对底盘、悬挂、轮胎的螺丝扭矩检查紧固,出厂时做的油漆记号松动很容易看到。记号一般用油漆(红色、蓝色)螺栓或螺母紧固后在接触位置点漆。

汽车是由众多零部件组合而成的,而大部分零部件连接的装配工艺是螺纹紧固,而螺纹连接有个天然的缺陷是会出现松动,特别是在不同交变频率的震动环境下,最后就是,如果你的车在外面做了,刚好车子在三包期,有问题去4s店,就会让别人知道你这车不是在他们在这做的,就会拒绝三包,也就是说这个漆线。

卡子之类的东西。因为你检查了,但是后面的人干活粗心大意,给你碰掉了,没给你装,那不怪你!!所以为了杜绝后面有漏装,为了约束员工干完检查一下的行为,这个不是什么油漆面可以说是车辆原厂出厂的漆笔线,况且没个车上会有好几种颜色的漆笔线,车辆在汽车厂是流水线作业,可以说每个步骤都有人工参与,这个漆是和附件颜色一样的。

但是一些带漆的螺丝可能就完全找不到扭过的痕迹,放大镜也看不出来,因为这些螺丝是装配后喷的油漆,表面看不到任何扭动痕迹。新车扭动螺丝也是用的扳手,但是与普通的扳手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新车组装所用的扳手都统一称为扭力扳手,扳手能够精确控制扭力的大小,扭力过小螺丝无法牢靠新车组装时候螺丝是用大小正好的扳手或者套子一次拧成型,对螺丝磨损很小,然后在配上喷漆,所以看不出来痕迹,二手车有时候作假就是拧过的螺丝再喷漆。

说道成都,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这里是四川省的省会,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成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根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商时期就已经形成了聚落的中心。到了战国时期,这里更成为开明氏蜀国的都邑区、成都的名称也出现得很早,至迟在战国晚期至秦代,成都的名称就已见诸铭刻和典籍。

1、关于成都地名的几种说法

探讨成都的得名,也就是成都这一名称由来的问题,首先需要确定成都二字的含义。目前关于成都得名的种种说法,都是围绕着成都二字含义的解释而立说的。

关于成都二字的解释,最早当推宋人乐史的《太平寰宇记》卷七二。他认为成都的得名是以周太王从梁山止歧下,一年成邑,二年成都,因名之国‘成都’。这种说法流传甚广,影响较大,大多学者都从其说。

任乃强先生认为,望帝杜宇新营造这座都城,所以取名‘成都’,是取成功、成就、完成的意义,因为杜宁认为建国功成,可垂久远,这个都城可以一成不变了,所以命名成都。

王文才先生也认为,史称:舜耕历山,一年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宋人因古语以释成都之义,亦无不可。我们认为,宋人关于成都得名的解释是很牵强的。因为古语三年成都之成字本用作动词,将这个含义的成字去比作为地名的成都之成字,显然很不妥当。

至于任乃强先生以成都为望帝杜宇的都城,成都的得名是因为望帝杜宇认为这个都城可以一成不变了的说法,则更难以成立。

《华阳国志·蜀志》明明说望帝杜宇移治郫邑,或治瞿上,直至开明王自梦郭移,乃徙治成都,成都作为都城,与望帝杜宇毫无关系。成都的得名既与三年成都的古语无关,也与望帝杜宇无任何牵联。

李金葬、王家祐《成都考》一文否定了成都得名于三年成都古语的传统说法,他们认为,《山海经》中有山名为成都载天,此山也就是成山、成侯之山,它们都得名于古蜀国的成侯。成都是古蜀国成侯对其居处的称呼,后来蜀人由青藏高原逐渐东迁建都于今成都市区,仍袭其旧名曰成都,李、王二先生的看法将成都的得名与古蜀国国族名称联系了起来,这本是很正确的。然而,他们的论据却明显存在问题。

首先,《山海经》中名成之山并不在青藏高原,成都之得名不可能从青藏高原上带来;其次,成山在《山海经》中分别见于《中山经》,成都载天之山则见于《大荒北经》,这些名成之山是否是同一山,它们与成都之成是否有联系,这些问题都尚等解决;其三,成侯是蜀国哪一代君王的名号,蜀国的君王为何又称成侯,这也是需要论证的问题。李、王二先生未解答上述问题而提出成都得名于古蜀国国族之名成侯的见解,这就很难使人信服。

温少峰先生《试为成都得名进一解》一文也对成都的得名作了新的解释。温文首先断言成都二字不过是用中原华夏文字对蜀语‘成都这两个音的一种对译罢了;然后根据读音推论成都之成是蜀人族称、其义为高原人,成字是蒲卑的对译;又根据氏羌族系的普米族很可能是古蜀族先民的直接后裔,在普米语中,地名未尾的都音是表示地方、地域,从而推测成都之都字也应是这个意思。

由此得出结论,成都的蜀语含义是成族人的地方,换言之,即蜀族人的地方,或蒲卑人的地方等。这种对于成都得名的解释,其立论的前提(即成都为蜀语的汉字音译)是假定的,其结论自然可疑,更何况温文在论证过程中也还存在不少问题。例如,文献上明明记载,成都是开明氏的都邑,而按照温文的意见,蒲卑氏(即望帝杜宇)应当是从西山下来的氐羌系的先民,开明氏则是从‘荆’(即湖北、湖南)来的先民,二者的族别不同,来源也不同,蒲卑氏不等于开明氏,开明氏的都邑成都怎么会是蒲卑人的地方呢?

文献上明明记载,蒲卑氏的都邑为郫邑或瞿上,为什么蒲卑氏反而不将自己的都邑命名为成都呢?再如仅仅根据音读而推论成=蜀=蒲卑,且不说这种认识方法在历史研究中的可靠性如何,单就音韵学本身来看,这个推论也是难以成立的;成都这成字与蜀字古单虽同属禅母,但成字为耕韵,蜀字为屋韵,二字韵部相隔较远,不能相通。

而成字与蒲、卑二字,古音相去更远,蒲宁古音为并母鱼部,卑字古音为帮母支韵,耕韵与支、鱼二韵虽可对转和旁对转,伯禅母与帮、并二母却相差甚大,前者属于舌音而后二者属于唇音,它们音不相近,成与蜀、蒲卑诸字即使是蜀语的汉字音译,前者也不会是后二者的对译,凡此种种,均可以说明温先生关于成都得名的解释是牵强的,是难以令人接受的。

刘冠群先生《蜀与三都得名管见》一文提出了一种成都得名的新看法。他认为,成都两字是蜀语音译的中原文字,成都古蜀人读音相当于现代汉语的dudu,而蜀族的蜀字古代也读如现代汉语的du音,所以蜀语成都二字的读音就是蜀都。

成者‘毕也,‘终也。成都的含义就是蜀国‘终了的都邑,或者说‘最后的都邑。这种说法得到了杨荣新先生的支持,杨先生说:在为成都定名时,蜀已亡,不称蜀都而称成都,是作为战胜者的秦,既考虑了古蜀族语音语义,又考虑了古蜀国‘三都的历史状况而定的……成都即蜀终结的都邑,也就是蜀最后灭亡之前的都城之意。

然而,刘、杨二先生这个新说,却也存在着难以解释的问题。

首先,先秦时期蜀语与中原土语究竟有无差异?如果有差异,这种差异又到达了什么程度?这些都是尚不知道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主观地断言成都两字是蜀语音译的中原文字,并把这个推断作为立论的基础,这自然是欠妥当的。

其次,将成都的得名时间推在秦灭蜀以后,似乎成都这座蜀国的都邑在此以前连名称都没有,这不大符合情理;而如果成都在秦灭蜀以前就有名称,那么这个名称究竟是什么呢?秦人为什么要给这座城邑改名称呢?这也都是持这种看法需要解答的问题。

其三,成都之成字与蜀字古音并不相通(在这前面已经指出),成都二字古音不会读为蜀都,更不会读作现代汉语dudu。在中国古代两个字的地名中,两字读音或完全不同,或有双声叠韵的同异,却从未见有读音完全相同的两个字的地名。

其四,成都的成字虽有功卒业就的意思,但成字这个意义也并不等于终了和最后,更不等于蜀国终了和最后,将成都的含义解释为蜀国终了和最后的都邑,这在字义上也是说不通的。

西禾先生《蜀族的演进与成都聚落的形成》一文对成都二字作了新的解释。该文通过对古代西南地区民居形式和名称的分析,提出成都古代的居住形式是一种称作笼的巢居,成都的成字就是重叠的笼,故成字有重叠之义。成都的都字本义为水泽汇聚之地,古成都地势低洼,池沼密布,故称为都。

然而,四川盆地在都江堰水利工程开发以前,本来就地湿雨多,水泽密布,不仅仅限于成都地区;笼这种建筑形式,即使是巢居的话,也不应只是成都地区独有。将成都的得名归结于成都这个地方是有巢居的低湿之地,这在情理上是说不通的。况且,成字与笼字二者韵母可旁转,但声母却相隔较远,通读困难,成字本身又无巢居(笼)的意思。把成字释为两、三层重叠的‘笼,并认为成字的重叠之义也来源于笼这种巢居,这无论在音韵学上还是训诂学上都很成问题因此,这种关于成都得名的看法,我们也不能赞同。

在关于成都得名诸说中,沈仲常、黄家祥先生《从出土的战国漆器文字看成都得名的由来》一文提出的见解是很值得注意的。

沈文通过对考古材料的分析,特别是根据先秦至秦汉四川漆器铭文的演变序列:成→成亭→成市→蜀郡工官,从而推测成都一名,在周秦以前不存在的可能性极大,而且发生过变更,它是在秦汉之际出现,并在秦汉以后才普遍流行起来的。至于成都二字的含义,沈文未给予明确的解释,只是说《华阳国志·蜀志》中有蜀王开明迁居成都的记载,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

因此、秦汉之际的人们逐将开明氏建都这个地方称之为成都了。沈、王之说未能解释成都二字最关键的成字,H将成都得名时间推定且秦汉之际所采用的默证法,似乎也不十分可靠。目前与成都一字有关的考古材料本来就很少,沈文发表之时所能看到的成都一名的涉及到的最早材料只是睡虎地秦墓竹简,但现在我们却已看到了新发现的刻有成都一字的战国晚期的铜戈,今后也还有可能发现更早的材料。

成都这个地名,成字才是中心词,都字如同京邑等字一样只是附加词,而成这一地名的出现,按照沈文对于四川漆器印记年代序列的推断,其时间却可以早到春秋战国之际(年代推断恐怕有点早)。印记文字常常省略两个字的地名常常省作一字,如在陶文印记中,咸阳省作咸、平阳省作平,安邑省作安等等。因此,出现在四川荥经县的被认为年代属于春秋战国之际漆器的成、成草(造)的印记也有可能是成都、成都造的省文成都一名的出现,并不晚在秦汉之际。

2、成都得名的合理性分析

成都是蜀开明氏的都城。《蜀王本纪》说 :蜀王据有巴、蜀之地,本治广都樊乡,徙居成都。《华阳国志·蜀志》也说:(开明氏)九世有开明帝…开明王白梦郭移,乃徙治成都。因此,我们探讨成都得名的由来,必须将其与蜀开明氏联系在一起来讨论。

蜀开明氏是继蜀蒲卑族(即望帝杜宇之族)统治蜀地的氏族。关于蜀开明氏,《太平御览》卷五六引应劭《风俗通》说:荆鳖令死,尸随水上,荆人求之不得也。鳖令至岷山下,已复生,起见蜀望帝,帝使鳖令凿巫山,然后蜀得陆处。望帝自以德不如,以国禅与鳖令,为蜀王,号曰开明。与此类似的记载,也见于扬雄《蜀都赋》、张衡《思玄赋》、来敏《本蜀论》以及传为扬雄的《蜀王本纪》中,可见开明氏来源于荆楚地方是古人广为流传的古老传说,应当包含了一定的历史史实。

在这个传说中,开明氏的祖神是鳖灵,而按照《华阳国志·蜀志》的记载,鳖灵又号曰丛帝,丛帝即崇帝,丛、崇二字古音相近,丛字为从母东韵,崇字为床母侵韵,二者声母为准双卢,韵母又可以通转,《小尔雅·广诂》、《广雅·释诂三》释丛、崇同为聚也。丛、崇二字音近义通,丛帝完全可以写作崇帝。崇为古族名,其祖神称崇伯鲧。《国语·周语下》说:

昔在有虞,有崇伯鲧,播其*心,称遂共工之过,尧用殛之于羽山,从各方面的材料看来,崇伯鲧实际上也就是崇帝鳖灵。

《墨子·尚贤中》说:昔者伯鲧,帝之元子,废帝之德庸,既乃刑之于羽郊。崇伯鲧既为天帝之长子,当然也可以称作崇帝,而根据另外一个古老的传说,鲧被诛于羽山后,其神灵曾化为龟鳖。《左传》昭公七年说:昔尧殛鲧于羽山,其神化为黄熊,以人羽渊。唐·陆德明《经典释文》解释说 :鲧……一作能。,一音奴来反,三足鳖也《史记·夏本纪·正义》引束皙《发蒙记》也说鳖三足曰熊。可见,鲧的表记也就是龟鳖。开明氏与崇人具有相同的祖神,这意味着二者很可能有着相同的族属。

崇人以鲧为祖神,崇伯鲧的功绩之一就是发明了筑城。

《世本·作篇》说鲧作城廓。《淮南子·原道篇》也说:鲧作三仞之城。城古吋也称庸或墉,如《诗·大雅·菘高》因是谢人,以作尔庸。毛《传》解释说:庸,城也。《经典释文》也说:庸,本亦作墉,音容。崇人正是由于其祖神发明了城墉,因而也被称作崇墉。《诗·大雅·皇矣》咏文王伐崇事道:帝谓文王、询尔忧方,同尔兄弟,以尔钩援,与尔临冲,以伐崇墉。

关于该诗句崇墉的墉,过去的注释都解释作具体的城也,实际上墉在这首诗中已抽象成为国族名。因为古籍中征伐之伐字后均为国名或族名,从未见有伐某城的用法:庸与崇本来就是同一国或同一族的异称,将崇称作崇庸,犹如商称殷商,楚称荆楚之类。

《诗·商颂·殷武》有:挞彼殷武,奋伐荆楚的句子其用法正与以伐崇墉相同。明确了开明,崇、庸、城四者的关系,我们就能够解释四川古代史中一系列令人疑惑的现象,进而推导成都得名的由来了。

首先,我们分析在四川广为流传的鳖灵治水的故事。该故事的梗概是:

时玉山(或云巫山)出水,若尧之洪水,望帝不能治,使鳖灵决玉山,民得陆处。

由于我们知道了开明氏即崇人的后裔,那么,我们就可以推断,鳖灵治水的故事实际上就是崇伯鲧治水故事在四川的翻版,二者的差异只是同一传说的地域性差异。

其次,我们看龟化成都的传说。该传说讲的虽是秦灭巴蜀以后的事,但其渊源无疑应是相当古老的。《搜神记》卷一三记载这个传说道:秦惠王二十七年,使张仪筑成都城,屡颓。忽有大龟浮于江,至东于城东南而毙。仪以问巫,巫门:‘依龟筑之’,便就。故名龟化城。根据前面的论述,这个传说也应当与夏鲧作城(《吕氏春秋·君守篇》)以及鸱龟曳衔,鲧何听焉(《楚辞·天问》)的传说有关,是鲧听龟计筑堤(亦即城)传说在四川的演变。

其三,我们推测四川地区古时曾名庸的原因。新莽时期,王莽复古,改益州名为庸部、长官为庸部牧。《后汉书·公孙述列传》记王岑杀王莽庸部牧以应成(即宗成),李贤注:王莽改益州为庸部,其牧宋遵也。众所周知,王莽收易百宫名号与州郡之名,每每有古制古例可依。先秦时期统治蜀国的开明氏本为西迁崇庸的一支,开明氏之蜀又可以称庸,所以王莽复古才改益州为庸部。

其四,我们考察后世在四川地区建国的统治者将其国号定为成的来由,两汉之际,公孙述割据四川,建武元年四月,逐自立为天子,号成家。又号大成,西晋时期,李雄在四川建国,雄称帝,号大成。公孙述和李雄之所以要以成字作为国号、这是由于他们沿用了蜀开明氏的旧称-—庸(墉),墉也就是城,即成,《路史·前纪》载有庸成氏这样一个古族,罗泌解释该氏族名称说:庸成者,坦墉城郭也。群玉之山,平阿无隘、四彻中绳,庸成氏所守,先王之册府也,册府所在,庸城是立,故号口庸成。由此看来,成这名称,原来是很有来历的。

这样,我们又回到了主题,即成都二字的含义问题。成都成字其含义应当就是庸成之成,也就是蜀开明氏的旧称崇墉。庸字本义为城,抽象作为族名和国名后,才去掉所从之土成为庸和成。《山海经·海内东经》说:岷三江:首大江出汶山,北江出曼山,南江出高山:高山在城都西,其成字就作城。

至于成都的都字,其义如徐中舒先生所说:都从邑,者声,凡从者声之字多有聚义,如‘水泽所聚谓之都,亦曰潴(见《水经·洓水注》),因此,人之所聚亦曰都。四川地区秦汉时期及其以前以都为地名的地方不止一处,除了成都外,还有广都、新都、笮都、邛都等。广都和新都,都字前一字不像族名,其含义另当别论;而所谓邛都,当即邛人聚居之地。所谓笮都,当即笮人聚居之地。依此类推,成都二字的含义应当是成人聚居的地方,或者说是崇庸(庸成)氏或开明氏聚居的地方。

开明氏聚居于成都,是由于开明氏将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迁到了这里,当然成都的都字也就具有首都的含义,也就是像《左传》庄公一十八年所说:凡邑有先君之主曰都,或者像《释名·释州国》所说:国城都,都者国君所居,人所都会也。因此,成都二字的含义也可进而解释作庸成氏(即崇庸氏、开明氏)之国的都城。

成都二字的含义既已明确,其得名的由来自然也就清楚了。现在我们知道,成都的得名原来同许多古地名一样,最初来源于古族名,经历了普通地名(庸成氏聚居之地),到专有地名(蜀庸成氏的都城)两个发展阶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45520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1
下一篇2023-12-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