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人的习俗是婚礼前一天,新郎和新娘是不能够见面的。青海人结婚的第三天,新郎、新娘带上礼物探望女方父母。
南京人男方家都会摆几桌“暖房酒”,主要招待男方家里的亲戚朋友。晚上需要找个男方亲友家的小宝宝来“压床”。青海人婚后第三天,新郎新娘回娘家,他们将受到女方的盛情款待。
青海汉族婚姻缔结过程
汉族旧时婚姻习俗,讲究门当户对,婚姻的缔结有一系列的过程,首先,由媒人带上茶叶包儿到看中的女方家提亲,谓之“走茶叶”。媒人第一次到女方家提亲,要带上用红纸包的茶叶,介绍男方的情况,征询女方的意见,如女方认为亲事可以考虑,则由媒人再次送来正式的茶叶礼包若干分,每份两包,请女方及其亲友合议,经过合议,若表示首肯,则由媒人第三次向女方家送去一份茶礼,此次茶礼较为郑重大方,大体上商定了“送礼”的日期及“礼单”等。“送礼”就是订婚,送礼要看男方家境及女方要求而定,送礼者触媒人外,尚需有男家的至亲如舅舅、叔伯、姑夫等数人,女方家设酒饭招待送礼来的客人,席间商定婚期,当日或次日,有些汉族地区是男方家向女方家送去羊肉方子一个,茶叶两包,有些地区是女方家向男方家回送羊肉方子和茶包。送礼之后男女双方家庭都要进行紧张的婚礼准备工作。娶亲一般是在天亮前进行,旧时娶亲用的是花轿,现在都改用汽车,娶亲队伍由娶亲奶奶(必须是公婆、丈夫、儿女齐全者方可)和媒人和新郎为主,队伍人数必须是双数,到新娘家门口时,去亲队伍要燃放鞭炮,新郎要高声呼叫岳父岳母以求开门,而新娘家门紧闭,内有小孩喧闹着,娶亲者会意,即从门缝塞进一个红纸包,若还不开门,多塞几个红包,谓之“开门钱”,如此这般,相互调笑戏虐一番后,方才开门,这时,娘家人有身强力壮的年轻人手执酒壶酒杯严阵以待,给娶亲者(除新郎以外)一一强行敬酒四大盅,谓之“拦门盅”,谁不吃此酒休想入内。娶亲队伍到女方家后,要入席,谓之“上马席”。与此同时娶亲奶奶进入新娘的房间给新娘穿戴,这时,娘嫁女眷有意藏匿新娘的鞋子,娶亲人找不着时便要递上红包,戏虐一番后,新郎新娘佩红来到岳父岳母面前,由新郎敬酒并表示以后要善待新娘请父母放心之意,女方父母也要嘱托一番,后由新娘的哥哥抱新娘入(车),在新娘跨出家门的刹那,向门内撒一把筷子,而新娘也要放声悲哭。一路上行车要经过三至五座桥,到新郎家门时,男方家顿时鸣放鞭炮,如果在农村,院子内点燃“松蓬”,新娘由新郎相伴,娶送亲奶奶簇拥扶持踏上红毯行至婚礼堂,在城镇地区,一般由新郎抱新娘至婚礼堂,新娘脚不能沾地,在婚礼堂,司仪主持拜堂仪式,一般而言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拜堂后入洞房,一对新人由双方亲戚簇拥着抢先进入洞房,也有新人同时进入的,进入洞房后,新郎揭去新娘的红盖头,在送亲奶奶的引导下两新人喝米汤,意取甜甜蜜蜜,此前,公婆在布置新床时要在床头和柜子里放置红枣和核桃等物,在青海东部一些地区还要进行“禳床”活动,向床上抛撒糖、红枣和核桃等,意取多子多福。
新娘娶进门后,在男方家摆席宴请送亲人,送亲人由女方家至亲组成,男方家要盛情敬酒,谓之“下马席”。约到中午时,男方家热诚招待娘家人,宴席一般要上十至十二道席,上甜食时,一对新人开始向宾客们敬酒,若在农村,伴郎手举木盘,宾客们喝完敬酒往盘中放上不等的钱数,以示贺喜,这时,新娘家要给新郎“冠戴”一身,即从头到脚一套新衣,娘家人要给婆家公婆、兄嫂、弟妹及舅叔伯婶等己亲和冰翁大人分送衣服、鞋袜、枕头等物,谓之“抬针线”,有的地区还要“开箱”、“装箱”,由小姑子开箱锁,打开之前,新娘的母亲要给小姑子红包,打开后,由婆婆往陪嫁箱中倒入核桃、红枣等,以示祝贺。席间由娘家人给厨师敬酒酬劳,送上毛巾一条,放上红包一个,谓之“抬上汤”,席间正值热闹之际,还要闹公婆。傍晚时分,娘家人席散客去,婆家人以男性青年为主,进行闹房活动,婚后回门,有些地方是婚后第三天,有些是第四天,回门时间不一定,至此婚礼过程完整结束。
如果是州县上的规矩很多,先媒人介绍,看上了就定亲给礼钱,看好日子然后提亲,再结婚,,,很麻烦的,,有的父母和对方父母见面,,俩人根本就连面都没见过,就结婚了
象西宁市的,就介绍然后恋爱,再结婚,,
青海地区结婚的习俗有哪些?
说媒
说媒也叫“走茶叶”,是指媒人穿梭于两家之间说媒撮合的时候,提的礼物就是茶叶。为什么要用茶呢?究其原因,一是茶树比较特别,明代有个叫郎瑛的人,写了一本《七修类稿》,里面有这样的记载:“种茶下子,不可移植,移植则不复生,故以喻女子受聘”。所以,把女子受聘,也叫“吃茶”。《红楼梦》中就有王熙凤戏谑林黛玉:“你既吃了我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家作媳妇?”青海人延续了这种古俗。第二个原因,是青海没有茶树,不产茶叶。茶叶从遥远的南方千辛万苦地运送过来,就成了稀罕品。所以到女方家说媒,拿着茶叶显得比较郑重。青海人不仅说媒,走亲戚看朋友也也喜欢拿茶叶,认为茶叶是贵重礼品,提上茶包就显示出对方在自己心目中的位置,尽管茶叶并不贵。
媒人第一次上女方家提亲,就拎上一包茶叶,外面包上红纸。来到姑娘家后把茶叶放在大红面柜上,向姑娘的父母介绍婆家的情况,介绍女婿的人品,并且征询姑娘父母的意见。所以这一次拿的茶叶叫“提话茶叶”,姑娘的父母如果同意,就留下提话茶叶,如果不同意,当然也留下茶叶。把人家拿来的礼物当面退回去,似乎显得不近情理。只是在吃饭的时候,用招待的饭食含蓄地表达出来,“成了是拉条儿,不成是面片”,如果愿意,就做一顿拉条儿,表示常来常往不断头。而如果不愿意,就做一顿面片,媒人一看,也就明白,这桩媒做不成了。当然,在以前,婚事成不成的主要原因,在于讲究门当户对,用青海人的话说,叫“砖大门对砖大门儿,土大门对土大门儿”。如果两家贫富悬殊,或门第不当,那婚事十有八九是不成的。
青海人的风俗:
1、青海葬礼
青海汉族,葬礼是人逝世以后,由家庭成员及亲友对逝世者举行哀悼和安葬的一系列民间礼俗活动。根据青海人家实实在在的葬礼为准!葬礼也为河湟汉族相同,又保持了古老丧俗。
在青海汉族葬礼习俗中,此项事务的前后分:居丧、报丧、讣告、入殓、戴孝、请亡、守灵、吊唁、验孝、转经、送亡、起灵、安葬等仪式。
2、婚礼
举行婚礼的这一天一大早,新郎同主持婚礼的人带着迎亲队伍,备上高头大马,带上彩礼,前往女家迎娶新娘。新郎抱着大酒坛子。坛子颈上系着一条洁白的哈达,还挂着用红丝绳套着的一大块扁平的方形水胶。
这块水胶象征着新郎和新娘的爱情,如同这水胶贴合的一样,永世相亲相爱。其他人,有的抬着整羊,有的拿着哈达等,来到女家。女家的主人和亲友,远远看到迎亲的马队,便在蒙古包前的草地上打着锣鼓、吹起海螺,欢迎迎亲人。
迎亲人离蒙古包几十步外下马,新郎向新娘父母各敬献一条哈达,接着向兄弟姐妹献哈达。父母接过礼物的时候,要对新郎和新娘致以崇高的祝福。
3、民间小调
青海汉族民间小调是中国民歌体裁类别的一种。一般指流行于城镇集市的民间歌舞小曲。经过历代的流传﹐在艺术上经过较多的加工﹐具有结构均衡﹑节奏规整﹑曲调细腻﹑婉柔等特点。民间俗称很多﹐如小曲﹑俚曲﹑里巷歌谣﹑村坊小曲﹑市俗小令﹑俗曲﹑时调﹑丝调﹑丝弦小唱等。
扩展资料:
青海人的婚礼风俗的特点:
1、临时灶台
在婚宴上,各路的亲戚朋友都会来观礼,到时的人会很多,只在自己的灶上做饭烧茶的话根本应付不过来,一般都会搭个临时的灶台,用来煮茶,煮肉汤,做一些简单的煮食来待客。这些在宾客来之前都会准备好。
2、敬酒
等到宾客坐定之后,家里的人就会轮番上来敬酒,而青海人敬酒必需是双手端着一个碟子,上盛4-8个小酒杯。客人喝酒时,先用手指沾头杯中酒向空中点三下,这是古代少数民族先民的习惯意思是:天地人,然后再将杯中的酒水一饮而尽。
3、礼钱
在婚礼上,所有的宾客都不是空手而来,大家都会带上给新人的礼钱,通常是以家庭为单位,把自己家人要给的礼钱放在红包里然后交给账房。
4、账房
也就是婚礼上收钱的人,这个人不能是娘家人也不能是婆家人,要是两家人都信赖的长辈才可以,通常账房会把所有来宾的礼钱记在一个红帐本上,写上搭礼人的名字和礼钱的金额,红纸黑字,清清楚楚。
5、炕上的席桌
在来婚宴的宾客里,落席的位置也是不同的,所有宾客里的长辈都会坐在炕上的,上面摆着席桌,每上一道菜都是先上到这里,以示对长辈的尊敬。
6、全盘
婚宴上给娘家人的头道菜叫“全盘”,也就是凉菜拼盘。里面是凉拌三丝,外面用黄瓜,胡萝卜、五花肉、午餐肉等掩盖着,上边再以鸡蛋和香菜点缀。这道菜也是又说道的:今后生活中遇到的事五花八门,但是不论如何大家以后就是一家人了,要和睦。
7、抬针线
在娘家人离开这时要做的事叫“抬针线”。一方面是拜托婆家人以后好好对待自己的女儿;另一方面是向在座各位展现新娘的嫁妆。
第一个要抬的是婚宴的主厨,要给主厨挂红,然后敬酒,目的是感谢大厨做的菜,不要怠慢了客人们。第二个抬针线的,就是媒人,虽然现在都是自由婚姻,但是还是会象征性的邀请一个德高望重的老人来充当这个角色。
-青海葬礼
-青海蒙古族
-青海汉族民间小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