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义耳提出了什么学说

波义耳提出了什么学说,第1张

波义耳提出了什么学说

波义耳在提取浓硫酸时发现,酸沫溅落在深紫色的紫罗兰花瓣上,紫罗兰由深紫变成了红色。他敏锐地觉察到了这个现象,于是把花瓣放入不同酸的溶液中,结果发现紫罗兰花瓣均变成红色,无一例外。

波义耳还发现了从石蕊地衣中提取的石蕊制剂的特性是酸能使它变红,碱能使它变蓝。波义耳用纸浸泡在石蕊试剂中,制成了石蕊试纸,至今还在使用。

波义耳的化学著作《怀疑的化学家》在1661 年出版。此书标志着近代化学从炼金术中脱颖而出。

从此,化学成为理论科学,而不只是技术制造。化学成为解释世界、改造世界的学科,从事物质规律的研究。

波义耳清除了旧的元素概念。

他反对亚里士多德的四元素说,也反对帕拉塞尔苏斯的三要素说,他认为元素是指“某些原初的和单纯的即丝毫没混合过的物体,不是由任何其他物体组成,也不是相互组成,而是作为配料,一切所谓的完全混合物体都直接由它们化合而成,最终也分解成它们”。

波义耳的元素说,彻底推翻了统治化学长达2000 年之久的四元素说,化学从炼金术中分离出来。波义耳证明铜不可能变成金,铅也不可能变成银。

波义耳在胡克的帮助下制造出了抽气机,这使他能在真空中做实验。1673年,波义耳发表了名为《关于火焰与空气关系的新实验》的文章,讲述了真空中硫黄的燃烧过程。

波义耳在物理方面的成就也很大。他在气体力学中提出了波义耳定律。14年后,法国物理学家马略特独立发现了这个定律,所以人称此定律为波义耳—马略特定律。

波义耳用一端封闭的玻璃管,将水银从开口注入,让空气被挤压到封闭的一端,也就是说用弯管封闭了一部分空气,然后不断地倒入水银,结果发现空气在压缩时可以产生更大压强,从而寻找出压强与体积的关系。

波义耳制成真空的管子,在管中放入羽毛、铅块等质量、材料、体积不一样的物品,然后把管子垂直竖起,结果管中的物品在没有空气阻力的状态下一起下落,不分先后。

谢皮罗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的主任,他敏锐地注意到每次放洗澡水时,水的漩涡总是向逆时针的!

波义耳是化学史上的第一位伟人,他第一次为化学元素下了明确的定义,使化学发展有了新的起点。恩格斯曾对此评价道:“波义耳把化学确立为科学。

时光流逝,波义耳已进入晚年。在他年轻时身体就不太好,经常闹点毛病,因此当他50多岁时,身体健康情况急剧下降,开始恶化,他不能在实验室工作了,也不能参加研究活动了。他不得不离开实验室,搬到祖传的庄园去生活。波义耳为了晚年的生活平静、安宁,他毅然拒绝了担任英国皇家学会主席的建议。

波义耳的晚年生活很自由。他有时去剑桥和牛津与老朋友见见面,交谈沟通,有时去伦敦和哲学家会面。但他没有完全休息,他的大部分时间用于著书立说,他把自己35年的研究工作加以阐述总结,写了不少有价值的科学著作和论文。有些成果是在这位科学家逝世后才发表的。

  罗伯特·波义耳

  [罗伯特·波义耳最早发明酸碱指示剂] 英国著名化学家、近代化学的奠基人罗伯特·波义耳(Robert Boyle,1627~1691)在一次实验中,不小心将浓盐酸溅到一束紫罗兰上,为了洗掉花瓣上的酸,他把花浸泡在水中,过一会儿,他惊奇地发现紫罗兰变成了红色。他请助手把紫罗兰花瓣分成小片投到其他的酸溶液中,结果花瓣都变成了红色。波义耳从一些植物中提取汁液,并用它们制成了试纸。波义耳用试纸对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进行多次试验,终于发明了我们今天还在使用的酸碱指示剂。

  [用花瓣的汁液可以制成酸碱指示剂] 绣球花是一种天然指示剂。绣球花生长在灌木丛的酸性土壤中,它是一种天然指示剂,能显示亮粉红至蓝的一系列颜色。一般花瓣内通常含有两种色素,这些色素在不同的温度、不同的酸碱性环境下,呈现不同的颜色。不同的花,花瓣中两种色素的含量不同,由于花瓣内的酸碱性不同,因此花会呈现不同的颜色。同一种花,在开放的不同时期,花瓣中两种色素的含量不同,花瓣内的酸碱性不同,花也呈现不同的颜色。这就有“百花盛开,万紫千红”美丽景观的描绘。用花瓣的汁液也可以制成酸碱指示剂。收集紫色的花瓣或紫萝卜皮、紫葡萄皮,各取适量,研碎,加入适量水和酒精(两者体积比为1:1)浸泡、过滤,就能得到檀物色素提取液。

  [变色花的制作方法] 准备两张边长约为10厘米的正方形过滤纸。将两张纸摞在一起,正折一下,反折一下,直到折完,每次折l厘米左右。折好后将两端剪成弧形,中间用铁丝缠结实,顺着带棱的一面往上折,将两层打开成花形。用同样的方法再做一朵同样的花,将缠在花中间多出的那截铁丝缠绕在一根方便筷上。用过滤纸剪出8个花叶,两个两个粘在一起,中间夹一根细铁丝,将细铁丝在花叶末端长出的一截,绑在两朵花下面。临上课前,用白醋将花瓣润湿,用碱水将花叶润湿。上课时用喷壶往花和叶上喷紫包心菜汁,花就会变红,叶就会变绿。

  最早发明酸碱指示剂,首先为酸碱下了明确的定义;创立了许多定性检测盐类的方法;测定不少固体和液体的比重;第一位真正的临床分析化学家,最早发现血液中存在氯化钠和铁;对磷光、生物发光、化学发光和荧光现象进行广泛的研究,是17世纪发光现象研究领域里最出色的实验家之一;提出检出极限的概念总之,波义耳作为"分析化学之父",显然是当之无愧的……

  给点分啊!!

1691年12月21日,波义耳因病逝世,享年64岁。他留给后世的不是一大笔钱财,而是丰富的科学遗产。波义耳作为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在几十年的科学工作中,不可能没有缺点错误,但是瑕不掩瑜。他以自己多年的实验研究,确立了科学元素的概念,宣告了近两千年来占统治地位的“炼金时代”的结束,把化学从医学分离出来,使化学成为一门新的独立的科学,开创了化学的新纪元。波义耳把许多显色反应和沉淀反应加以系统化,为分析化学打下了基础。波义耳无愧是近代化学的奠基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46989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1
下一篇2023-12-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