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女生在准备婚礼的时候都需要准备几套婚礼当天的衣服,结婚当天仪式和程序比较多,所以不同的场合需要穿不同的衣服,那么农村结婚新娘需要几套服装,农村结婚穿婚纱还是秀禾服好呢?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
农村结婚新娘至少需要准备三套衣服,如果都喜欢的话,婚纱和秀禾服是可以一起准备的,首先是迎亲的衣服,可以选择穿秀禾服,秀禾服是中式礼服,非常艳丽,上面有很多寓意吉祥的图案,比如牡丹花,鸳鸯,龙凤等,红红火火的,喜庆吉利,等到了典礼的时候就可以换上婚纱,典礼结束就换上第三套衣服敬酒,可以是旗袍之类的,走动也更方便,穿秀禾服和婚纱的顺序可以换过来没有太多的规定。如果时间和条件都允许的话,可以准备五套衣服,迎亲出门的时候穿一套服装,典礼开始之前迎宾换第二套衣服,等到了典礼开始换上婚纱进行典礼仪式,然后就是典礼结束敬酒换一套敬酒服,最后在客人们走的时候再换一套送客的服装,这样的话,时间就是比较赶的,当然婚纱和秀禾服也是可以换顺序穿,主要看个人的喜好。
新娘嘛,别管是在农村还是城里,一定要美起来。
穿的话,看你喜欢婚纱还是中式旗袍那种吧。如果是选婚纱,我建议选俏皮一点的,就是不拖地的那种,毕竟农村路要是不好走呢,而且需要新娘自己做很多事,样式的婚纱也许更适合,当然也要适合新娘的身材哈。
个人认为中式旗袍不是很好看。
至于那天要做什么事,一句两句话是说不清楚的。你可以在专门的婚嫁网站上看一些内容。
都有很多关于新娘该做什么的建议。这里就给你贴出一些仅作参考吧。
新人出场、交接、婚约询问、誓言表达、交换戒指、切蛋糕、改口敬茶、父母致辞、抛手捧花这些环节必不可少。
婚礼前筹备 ————晚宴婚礼流程参考
07:00新娘起床,敷面膜,洗漱,吃早点。
07:30化妆师到达新娘家,为新娘化妆。伴娘到新娘家帮助新娘做婚礼前的准备。
08:00摄影师、摄像师到新娘房间开始拍摄。这时候,新郎起床,吃早点,整理着装。
09:30新郎在伴郎和接亲团的陪同下随车队出发前往新娘家。
10:00新郎接亲团到达新娘家,新郎进家门后和新娘共同吃汤圆等习俗,亲朋好友在新娘家共同合影留念。
11:00在新娘家进行午餐,时间控制在2小时内。
13:30新人共同随接亲车队出发前往新郎家。
14:00新人共同到达新郎家,在新郎家进行相关习俗
15:20新人随车队一同前往酒店。
16:00新人到达喜宴现场。宴会总协调人、物品保管人、签到、引位、礼金负责人到场做前期准备。
16:30新人在伴郎、伴娘的陪同下在签到区迎宾,并在合影区与宾客合影留念。
17:30LED屏循环播放新人婚纱照,背景音乐
17:50新娘回到化妆间换主婚纱。
婚礼现场
婚礼仪式
18:18主持人开场白,宣布证婚仪式开始,并请出新郎,等待新娘出场。
18:24父亲和女儿共同走上交接处和新郎进行交接
18:28新人共同走T台进入仪式区,主持人对新人进行婚约询问。新娘对新郎誓言表达,并交换戒指。
18:35证婚人致证婚词
18:38新人共同切蛋糕,倒香槟。
18:41新娘抛手捧花。
19:02新人换装后和父母共同走上舞台,新人父母代表致词。
19:08新人致感谢词。
19:10喜宴正式开始,新人短暂休息后向宾客敬酒。
我在wed114上面摘录的,你可以花点再在上面找一些相关信息
达州一般的结婚流程一、结婚当天,新郎,新娘早点起来到化妆,化妆完毕回各自家里。二、新郎准时在八点的时候带领婚车队伍,前往新娘家去迎接新娘。(装备充足的红包和喜烟进新娘房间的时候没红包估计进步了)三、把新娘的嫁妆带走,新娘走前,新娘家的亲戚朋友都会给新娘红包,此时得提前装备个装红包的提包。四、在迎亲回来的路上会不时停车(这时候就是发喜烟和红包的时候。前往不要舍不得,不然反而用出多的来)。五、带着新娘和嫁妆直接回新房(到此迎亲结束。)六、中午转至酒店,在酒店门口迎接来宾。七、婚礼庆典结束后就是去敬酒。八、晚上闹房随机应变,但是最好听话,不然要吃苦的。 当然闹房完了后就是你们的二人世界了。
婚礼当天上午,新郎和娶亲成员在家吃上马饺子,之后姐姐带一床新郎妈妈做的新被子和新娘的衣物,被子的一角塞一团新棉花为生活富足的意思。姐夫带四色礼,双份的烟酒糖茶和糕点还有带三根肋条骨的猪肉。到了女方家肉留下肋条骨抽出带回,男方给女方剃肉红包。把带来四色礼中的酒倒出,放进绿豆并插入同根双枝的大葱由男方带回,为栽根立后的意思。娶亲方在接新娘走之前要给新娘家钱数由8组成的离娘钱,来表示岳母给新郎培养出了一个出色的好媳妇儿。
一、婚前
1媒说
这个程序是必须的,不论你是青梅竹马还是两小无猜,也不论你是如胶似漆还是已经好到了肉里头,更不管你是生死与共还是难解难分,这个程序是必须要的。倒不是父母有多大面子,也不是说要传承“父母之命媒说之言”的古训,实际上是父母为你站的一班岗,也就是说,当你的发展产生危机的时候,这是一张挡箭的牌子。
当然,有的父母自然会考虑所谓门当户对因素,也有的父母会对你选中的对象来个二次考察,把好进口关,还有的女方父母确实也有明媒正娶的思想,总之,父母自有父母的一番良苦用心。
2看亲
即“相亲”。由媒人向男家介绍女方晶貌、家庭情况后,男家初步同意,便遣媒人请庚帖,叫议亲。也有先相亲的。一般未婚男子都怕羞,由已婚的兄弟或叔伯去代看。而被看的姑娘又往往故意避开,只能看到她兄弟姐妹,藉以推测她的模样,俗称“摸姻缘”。所以有“相亲相舅”的谚语。新式婚姻就没有这猜谜式的前奏。
3合婚
媒人将女方庚帖送交男方父母,男家就将庚帖压在灶君神龛前,如三日内家中无盘碗打破、小孩跌伤或与人争吵等不吉利的小事,便初步通过,也有再去问签诗或请算命先生合婚。解放后,此种风气在农村尚存。即使不迷信,但在熟知女方家况不宜作亲后,正好借口神灵示意免得结怨,女方家属也能乘机收回“面子”。
4定亲
男家合婚满意后,就由媒人将男方庚帖送女家“开合”,然后双方商定聘金数和嫁奁厚薄等,称“议聘”。再由男家遣人到女家“小定”,以戒指及四样礼物为聘,女方以鞋袜等回礼。再由男家送聘金、彩礼及“糖金奶”。待择定婚期,通知女方,名“送日”。双方都设宴请客,称“饮定酒”,客人要送陪嫁品。
5送年月
就是到了瓜熟蒂落的状态了,就去找算命看年月的先生选择结婚的日子,也就是算得上是最后一次向女方家作一定补尝。
二、婚礼
1、送礼:按一般习俗,参加婚宴都要准备一份小小的贺礼,用红纸或专门印制的双喜字封包,里面放进适当的贺礼金,礼金数目根据客人的经济情况和与新郎、新娘关系的远近亲疏而定,但最好要取双数,含六为“禄”,八为“发”,百为“白头偕老”的意思。
2、入席:参加婚礼要按照主人或主持人的引导就座,如果没有人引导,可以和熟悉的亲友坐在一起,但应注意不要主动坐到“新人桌”或“父母桌”。席间取菜、吃食要讲究礼貌
3、敬酒:新郎、 新娘到各席敬酒致谢时,大家起立举杯,和新人先轻轻碰杯,再道“恭喜”。不要把新郎、新娘灌醉,不要东拉西扯,要把新人在每桌敬酒的时间控制在3分钟内,以让他们圆满结束宴会,早入洞房。同时,自己在酒席中,也不要大喊大叫,要节制饮酒,以免醉后狂言失礼。
4、撒纸屑:结婚典礼上,人们欢笑着把五彩的纸屑撒向天空,撒向新郎、新娘,也撒向前来道贺的客人们。这种风俗起源于 意大利。中古时代,意大利凡参加婚礼的人,要向新人撒一把五彩缤纷而细小的糖果,祝福新人过着甜蜜的生活。到了19世纪,人们把撒糖果改为撒彩色纸屑。
5、食汤圆:新娘在结婚出发前,要与父母兄弟及闺中女友一起吃汤圆,表示离别,母亲喂女儿汤圆,新娘哭。
6、讨喜:新郎与女方家人见面后,应持捧花给房中待嫁新娘,此时,新娘之女友要故意拦住新郎,可是条件要新郎答应,通常都以红包礼成交。
7、拜别:新娘应叩别父母道别,而新郎仅鞠躬行礼即可。
8、出门:新娘应由一位福份高的女性长辈持竹匾或黑伞护其走至礼车,因为新娘头顶不能见阳光,另一方希望像这位女性长辈一样,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注:准备竹匾,并在上面贴上喜字)
9、礼车:竹匾可置于礼车后盖。
10、敬扇:新娘上礼车前,由一名吉祥之小男孩持扇给新娘(置于茶盘上)新娘则回赠红包答谢。(注:准备一把扎有两个小红包的扇子)
11、不说再见:当所有人离开女方家门时,决不可向女方家人说再见。
12、掷扇:礼车启动后,新娘应将扇子掷到窗外,意谓不将坏性子带到婆家,小男孩将扇子捡起后交给女方家人,女方家人回赠红包答谢。
13、燃炮:礼车离开女方家燃放鞭炮。
14、摸桔子:礼车至男方家,由一位拿着两个桔子的小孩来迎接新人,新娘要轻摸一下桔子,然后赠红包答谢。
15、牵新娘:新娘下车时,应由男方一位有福气之长辈持竹匾顶在新娘头上,并扶持新娘进入大厅。
16、忌踩门槛:要跨过门槛
17、过火盆,踩瓦片:新娘进入大厅后,要跨过火盆,并踩碎瓦片。
18、进洞房:新人一起坐在预先垫有新郎长裤的长椅上,谓两人从此一心并求日后生男。不准有任何男人进入洞房。(进洞房要选订时辰)
19、忌坐新床:婚礼当天,任何人皆不可坐新床,新娘更不能躺下以免一年到头病倒在床上。另外,安床后到新婚前夜,要找个未成年的男童,和新郎一起睡在床上。
应该是在八十年代,那时间我们豫南地区大部分结婚前一天都是女方先在家中待客(也就是摆宴席招待亲朋好友)。第二天男方家里待客,女方有抬嫁妆的劳力(俗称“歪脖”),还有长辈等组成的送亲队伍(俗称“送客”),开始是由扁担等抬嫁妆过去,而后几年条件好一点的用拖拉机拉嫁妆。
说起结婚当天更是热闹喜庆,男方一早由家里出发娶亲(本地人叫娶新媳妇),有犟子嘴(负责放炮,协调娶亲),娶妮客(一般有男方嫂子或者近门婶子)两人或者四人成双,再有一个近亲小伙子骑自行车带新娘(那时间新郎不随车去新娘家),(再后来有头有脸的用吉普车娶亲,已经算是最高级的)一般都是六个人或者八个人(需成双寓意好事成双),一路鞭炮,十里八村听到都知道有人家娶媳妇啦。
至于娶亲还有很多规矩风俗,不能一一言表,但那时风俗纯朴,人性简谱,由于没有其它更多娱乐,所以每当村里有人结婚,往往都是每家每户都有礼品送过去,(譬如,单子,毛巾被之类),主家也摆宴席招待左邻右舍,亲朋好友,于是村里便一派喜庆,热闹起来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