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登记人数连年下降或是因为这些,自2013年结婚登记突破13469万对,创下近十年的历史高位后,其后六年连续减少。结婚登记人数连年下降或是因为这些。
结婚登记人数连年下降或是因为这些1国家统计局官网近期公布《中国统计年鉴2021》中披露了2020年的婚姻登记情况。
在2020年,官方统计的结婚登记人数共计81433万对,比2019年减少了113万对。
这也是自2013年后,连续7年下降。
而2020年登记结婚的人数,也创下了自2003年以来,近17年中的新低。
如果单纯从数据上来看,去年登记结婚的人数确实呈下降趋势。
也许有小伙伴会说,去年是因为疫情的原因,所以导致了登记结婚的人数减少。
在我看来,确实存在疫情影响的因素,但这只是其中之一,而且还不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除去疫情的原因,更多的可能是因为下面几个因素:
一、老一辈的观念 VS 现代年轻人的观念
我相信,十个年轻人中至少有九个听过家中长辈常说的一句话:年轻人,要先成家后立业。
这是中国古人传承下来的一种理念,其中的核心就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中国古人的人均寿命较短,早婚早育才是硬道理。如果是按照现代人的年龄才结婚,恐怕只有一半或更少的人在孙子出生,甚至看不到孙子出生就与世隔绝了。
更别说什么四代同堂了。
还有一个原因则是,在长辈眼中看来,未成家的男子始终还是个“孩子”。
只有在成家后满足了人们的心理和生理需求,让人承担起家庭、生育和感情的责任,进而形成完整的个人价值观,然后才能去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变好,再加上形形色色的生活方式,结婚已然不是现代年轻人的一个必选项了。
更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智能化的生活方式占据现代年轻人大部分的时间,现实中的社交越来越少,不说结婚,甚至找对象都成问题。
而且受社会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结婚面临的成本更是巨大,所以大多数的现代年轻人的想法都是“先立业,后成家”,因为不立业根本就娶不到老婆。
二、男女择偶标准的条件不同
社会的发展,也让男性和女性的教育知识水平不断增加,这本来是一件好事。
原本是一件很好的事,却出现了让大部分的女性不愿意结婚,而很多男性找不到另一半的这类怪异现象。
为什么会出现这类现象?
大致上是因为“上迁”的原因,女性在选择另一半的时候,都会喜欢选择一个比自己高一个层次的男性作为结婚的对象。但男性不是很喜欢找比自己有能力的女性,他们更多想要找一个比自己层次低一点的女性。
其中有一部分的女性可能会因为自身的条件或是其他的原因而停留在各个层次,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剩女”。
有“剩女”自然也就会有“剩男”。
他们主要出现在社会底层,主要是因为没有女性会选择上迁到这一层,而且还常常因为自身不够“优秀”,无法晋升到上一个层次。
其实,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在择偶标准的本质上是一样的,只不过有一点不同的是,就是反过来罢了。
三、社会经济越发达,人们越不愿意“妥协”
很多研究表明,经济越是发达的城市,人们对婚姻的渴望感就越低。
因为随着经济发达程度越高,人们的个性需求就越强,再加上每个人都意识到了自主独立性之后,人们就会不愿意去为了别人而妥协自己。
但是,婚姻偏偏就是“妥协”的产物。
它意味着个人变成了家庭,其中又涉及到了另外两个家庭或家族的关系,还有生育和教育后代等一系列的问题。
可有的人会问,恋爱作为婚姻的基础,为什么很多人会愿意花时间恋爱,而不愿意结婚呢?
我觉得,可能是因为哪怕恋爱是婚姻的基础,但恋爱的时候我们并不需要为彼此负责,更多的是道德上的约束,没有法律的约束。
而婚姻里面则是涉及了责任和义务,是受法律约束的。
所以,越是个性需求独立的人,反而越是不愿意“妥协”婚姻。
结婚登记人数连年下降或是因为这些2近年来,人口问题一再被提及,人口老龄化、低生育率备受关注。想要克服老龄化的影响,自然需要从生育率着手。在低生育率的背后,又牵扯着结婚人数持续减少、结婚平均年龄日渐增长、单身群体日益扩大等相关问题。
不得不说,近些年来,结婚现状确实令人堪忧。10月29日,民政部发布了2021年前三季度各省社会服务统计数据,数据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我国共有5886万对新人登记结婚。2020年同期,这一数据为5894万对。相当于较2020年同期减少了080万对,同比减少01%。
不过我们还要知道的是,受疫情的影响,2020年前三个季度的结婚数量下降幅度较大。因此,如果我们与2019年前三季度的7131万对结婚人数相比,就会发现,今年前三季度的结婚人数比2019年同期减少了高达1245万对,减少175%。此外,要知道,2020年我国的结婚人数创下了17年来的新低,可就在此情况下,今年结婚人数依旧出现了下降。
再看看近些年的情况,根据民政部的数据显示,自2013年结婚登记突破13469万对,创下近十年的历史高位后,其后六年连续减少。2014年降到13067万对,2015年降至12247万对,2016年减少至11428万对,2017年减少至10631万对。2018年继续保持在1000万对以上,但到2019年,跌破了1000万大关,降至9471万对。2020年更是夸张,直接下跌到了8131万对。
显然,目前我国结婚人数下降是一个明显的趋势,而且还是一个明显加速的趋势。结婚人数的减少将不可避免地对出生人口产生重大影响。在未来一段时期,育龄妇女和已婚育龄妇女数量的下降,也是影响出生人口数量增长的`重要客观原因。
为什么结婚人数不断减少?
事实上,这本身就是一个闭环。如今适婚的人群总量在减少,这也与我国出生人口下降有关。如今90后可以说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但在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我国出生人口就开始不断走低,1991年出生人口为2250万人,1992年下降到21126万人,1994年跌破2100万大关,到1998年跌破2000万大关。按照这个基数来看,未来几年结婚人数可能还将继续走低。
另一方面,就是人们对于婚姻观念的改变。如今,平均结婚年龄线越来越高,晚婚甚至不婚者越来越多。根据光明日报今年10月报道的针对2905名18~26岁的未婚城市青年问卷调查显示。对于“你将来会谈恋爱吗”的问题,128%的青年选择“不谈恋爱”,263%表示不确定。
对于“你将来会结婚吗”,251%的青年选择“不确定”,89%的青年选择“不会结婚”,也就相当于有34%的青年不再认为结婚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此外,我们还发现女性的结婚意愿明显低于男性。女性“不结婚”和“不确定会不会结婚”的人数占到了4392%,比男性多出1929%。
究其缘由,主要是因为当前很多人受教育的年限比较长,比如读了硕士、博士,结婚普遍较晚。就比如硕士毕业,一般都25、26岁了,工作几年就接近30岁了。之所以女性比较多,也源于女性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据2019年的数据显示,在高等教育阶段,在校女学生数量已经明显超过了男性。
众所周知,长期以来女性都以结婚生子作为己任,男性方面也讲究“三十而立”,以及“孝文化”与“家族文化”。如今传统婚恋观也在时代的变迁下改变。新兴思潮的涌进以及素质教育的公平性的提升,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用新颖的视角来审视婚姻,审视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
随着自我意识的提升,让大部分年轻人开始反思婚姻的意义,在这一情况下年轻人自然不再认为结婚是一件必须的事情了。这也造成了现代青年越来越独立,特别是女性青年都更愿意选择单身。
当然,思想国人再怎么转变,多少都会有家族情怀。但是由于城镇化快速提升,人口加速向大城市、中心城市转移,这也导致在城市生活的人们,住房、交通、消费等等都面临巨大压力。更多的人并非不想结婚,而是不敢结婚或者结不起婚。
大城市的高房价、高经济压力等因素,劝退了很多人的结婚意愿。尤其是男性,车、房、彩礼成为了结婚必备新“三大件”。即使是在小城市,最起码在结婚上都要花费上百万,结婚也给不少家庭带来了沉重负担。
显然,如今结婚人数持续走低已经成为了社会一大难题,其中牵扯的问题太多,人们的婚恋观念、生育观念都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不过,想要促进生育,还是必须得从婚恋方面入手。
结婚登记人数连年下降或是因为这些3近日,两则与人口有关的报道引起热议:
一是2020年全国人口出生率为852‰,首次跌破10‰,创下了1978年来的新低。
二是2020年的结婚登记人数较2019年减少了113万对。这也是自2013年后连续七年下降,也创下了自2003年以来,近17年中的新低。
关于前者,由于《中国统计年鉴2021》只列出1978年以来的全国人口出生率,所以,媒体报道说2020年全国人口出生率创下1978年来的新低。但查询国家统计局官网就会发现,2020年全国人口出生率创下了1949年以来的新低。
关于后者,根据民政部官网最新发布的数据,2021年前三季度,我国结婚登记人数共计5886万对,比去年前三季度结婚登记人数小幅下降。如果不出意外,2021年我国结婚登记人数仍然会继续下降,虽然降幅有所收窄。
在欧美国家,非婚生育的情况很普遍。根据经合组织(OECD)的数据,2019年欧盟国家非婚生子占新生儿比例平均是413%。但在中国,结婚和生育密切相关,非婚生子占新生儿比例很低,所以结婚登记人数下降必然对人口出生率有负面影响。
需指出的是,在结婚登记数据中,与出生人口更密切相关的数据是初婚人数,因为结婚登记人数中还包括部分再婚的中老年人,由于部分中老年人已过了生育期,对出生人口没有什么影响。从2013年后,到2020年,我国结婚登记人数和初婚人数已连续七年下降;从2017年到2020年,我国出生人口和出生率已经连续四年下降。在这样的局面之下,人口出生率下降在预料之中。
我国结婚登记人数近年来为何不断下降?
首先是年轻人数量下降。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80后(1980-19 89年出生人口,依此类推)、90后、00后人口分别为223亿、21亿和163亿,整体呈不断下降趋势。其次,由于结婚成本升高、工作压力大、女性的教育水平和经济独立程度大幅提高等原因,当代年轻人结婚意愿普遍下降。
另外,由于我国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出生性别比偏高,男多女少现象比较普遍,也是导致近年来结婚登记人数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七人普”数据显示,中国总人口中,男性比女性多3490万人,这3000多万人分布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其中,20-40岁适婚年龄男性比女性多1752万人。总的来说,结婚登记人数下降,原因来自各方面,这应引起足够重视。
目前,我国人口出生率创新低已引发社会舆论关注。而要提升出生率,首先就要提升年轻人的结婚生育意愿。为此,各地需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年轻人结婚生育。最近有多个省份已通过了新修订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普遍延长了婚假和产假,并设立父母育儿假。
虽然延长婚假和产假有利于鼓励年轻人结婚生育,但如果延长婚假和产假的成本全部由企业负担,企业为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可能更不愿意招聘女性员工。为此,政府需要分担延长婚假和产假的成本,这样既有利于减轻企业负担,也有利于防止企业在招聘中歧视女性。考虑到小孩长大并参加工作后就是社会的纳税者,因此,政府分担家庭的一部分结婚生育成本也是合理的。
另外,高房价也是阻碍年轻人结婚生育的一大“拦路虎”。为此,各地政府需要出台相关政策降低年轻人的住房成本。比如在一些房价特别高的地方,为三孩政策履行者推出打折房价,或者对购买第1套房的实施无息贷款。政府在配租公租房时,对符合住房保障条件且有未成年子女的家庭,优先予以保障。
结婚生育问题,既是家事也是国事,既事关民生幸福与社会稳定,也与促进我国人口的长期均衡发展息息相关,亟须引起社会各方的足够重视。
《中国婚姻家庭报告2022版》报告引发网民热议,这份报告中,有哪些细节值得关注?本报告中到处都是细节,首先,是人们最关注的结婚率。我国结婚率自2013年以来一直在下降,2013年我国结婚率达到峰值,结婚对数为1347万对。而2021年我国结婚对数为7636万对,相比2013年减少了583万对,为1986年以来的最低值。而2020初次结婚人数为12286万人,相比2013年下降了485%。
初次结婚年龄也大幅上升,也就是结婚更晚了。比如安徽省结婚登记平均年龄为3331岁,初婚男性平均年龄3189岁,女性平均年龄3073岁。湖北省襄阳市初婚男性平均年龄3523岁,女性3396岁。而针对结婚率下降的原因,报告中提出了6点:(1)年轻人数量下降、(2)适婚人口男多女少、(3)养育子女的成本过高、(4)城市房价高和农村彩礼高、(5)社会竞争激烈,就业压力大、(6)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年轻人的婚姻观念发生变化。
离婚率也是很多人关注的问题,2020年我国离婚率为31‰,相比2019年的34‰有所下降。中国离婚率最高的5个省市依次为天津市、重庆市、贵州省、吉林省、黑龙江省。离婚率最低的5个省/市/区依次为西藏、广东、浙江、山西、甘肃。关于离婚率问题,报告中并未多说,
近年来,我国年轻人口中,女性的整体受教育水平超过了男性。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20-34岁人口中,本科和研究生学历共有5894万人,其中男性占比473%,女性占比527%,年轻人口中女性的整体受教育水平已经超过了男性。这份报告中的细节还有很多,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翻阅。
2021年末,嘉兴市常住人口55160万人。与2020年末常住人口54110万人相比,增加1050万人。嘉兴市位于浙江省东北部、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腹心地带,是长江三角洲重要城市之一。市境介于北纬30度21分至31度2分与东经120度18分至121度16分之间,东临大海,南倚钱塘江,北负太湖,西接天目之水,大运河纵贯境内。
嘉兴地理特点
市城处于江、海、湖、河交会之位,扼太湖南走廊之咽喉,与沪、杭、苏、湖等城市相距均不到百公里,区位优势明显。市境陆域东西长92公里,南北宽76公里,陆地面积3915平方公里,其中平原3477平方公里,水面328平方公里,丘陵山地40平方公里,市境海域4650平方公里。
现在的结婚的人确实越来越少了。结婚的人越来越少了。不是年轻人不想结婚,而是不想随意就结婚。对于我们父母那一辈来说,结婚生子是一个自然而然的事,似乎每个人都一定有这一阶段。当时他们周围几乎所有人都是这样想的,不想结婚的人很少。但是到了现在,结婚不仅仅是意味着两个人凑合过日子,忍一忍就一辈子过去了。随着物质条件的变好,年轻一代的人在结婚前就见识过了自己一个人自由自在的舒服。而反观结婚,意味着自己对外不能再以单身狗的身份随便约异性出去吃烧烤撸串,不能自己想什么时候回家就什么时候回家,不能想找什么样的工作就找什么样的工作,同时还要应付双方的家长与自己小家的关系,还要思考今年情人节送什么礼比较好……单身多爽啊,自己一个人无拘无束的,不结婚就不会养育小孩,不用担心奶粉钱,不用担心学区房和小孩生病哭闹。同时,结婚除了要考虑双方是否看对眼以外,还要考虑对方的家庭背景和对方的经济条件,结婚是双方强强联合,优势互补而不是扶贫。若是自己忙于上班,甚至连社交圈都极其狭窄,特别是996的那些工作者,下班以后能有精力和时间去主动找扩大自己圈子的人不多,更别说还要打理和维系双方之间的关系了,太累。因为互联网,我们现在看到网上有不少人的观点都是支持不结婚的,于是这会更加印证那部分觉得结婚麻烦者的观点。所有的这些东西都像我们表明,结婚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选择,不是每一个人都必须经历的阶段。不过这个现象其实挺正常的,不只是中国,随着经济的发展,还有其他的国家,像日本美国德国法国等,都遇到了这个令人头疼的问题。所以可以说,这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之后的现象。以前男性大概率是家庭经济主要支柱,女性的地位从这个角度看来不够高。但是经济的发展让体力不占优势的女性也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经济的发展让人们能够在独自一人生活的情况下也可以依靠其他人的服务满足自己日常生活需求,不像以前那样那么需要两个人互相依靠。对于十几二十年来一个人生活舒服惯了的人来说,突然把另一个人加入自己的日常生活当中,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去互相习惯磨合,很麻烦。最后是对结婚生育的观念改变,以前是找一个过得去的对象结婚,然后生孩子养孩子,反正怎么过都能过。但是现在不一样啦,选择越来越多,大家也不会希望自己的孩子不如自己,于是为了让孩子达到自己的期望,需要报补习班,需要学习科学养育孩子的方法,还要关心孩子的心里成长。这些东西都是需要一定物质基础的,不仅是随便养活养大这么简单,需要考虑的东西太多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