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近几年的数据却显示人们的结婚意愿逐年降低。根据国家统计局和民政部数据统计,从2013年开始,我国结婚率逐年下降:2013年全国结婚率为99‰,2014年为96‰,2015年为9‰,2016年为83‰,2017年为77‰,2018年全国结婚率只有72‰,创下5年以来新低,“2018年结婚率创新低”还为此上了热搜。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不婚或者晚婚?他们是出于什么原因才做出这种决定?
2019年2月14日,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办证大厅内挤满许多办理婚姻登记手续的新人。(王彪/人民)
(声明:凡带有“人民”字样,系版权,受法律保护,使用(含转载)需付费,欢迎致电购买:010-65363647或021-63519288。)
社会经济越发达,结婚率就越低吗?年轻人都出于什么心理不愿意结婚?对此,人民网科普中国采访了北京大学校医院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师李松蔚,他认为:“年轻人不愿意结婚是因为没有了顾虑。在过去,人们对生活有顾虑,需要通过结婚这种社会契约来获得安全感。拥有婚姻这份承诺,意味着多一个人分担风险,还可以生孩子保障晚年生活。随着经济越来越发达,人们的观念变了,顾虑越来越少。尤其是大城市里的年轻人经济独立,养老有保险,生活精彩且选择更多,结婚不再是唯一的选择。”
另外,心理学专家、石家庄市第八医院精神卫生专业主任医师、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主任张素辉也表示:“当代年轻人尤其是90后,更加关注自我,不再局限于社会的评价和认可,能够直接表达自己的需求。”张素辉经过多年临床诊断发现,年轻人的婚恋观念与中年人的有很大差异,“年轻人更加注重情感的质量而不是形式,他们不太在乎一纸证书。”
另外,社会水平的不断发展使结婚成本不断提高,也使得很多年轻人不愿意结婚。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心理专家、主任医师蔡溢表示:“现实社会给现在的年轻人带来较大的压力,如结婚要准备房子,不仅会花掉大部分的积蓄,可能还背上沉重的房贷压力,结婚聘礼、酒席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这对许多年轻人来说,是一道很高的门槛。一旦条件无法达到,就容易出现不愿意结婚的情况。”
除了客观的原因,有的人不想结婚是因为有“婚姻恐惧症”。为何有些人会对婚姻产生恐惧心理呢?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心理督导师韦志中在接受人民网科普中国采访时介绍道:“人们在经历每一段感情不可能是很顺利的。当我们在感情中经历挫折的时候,我们就会经历一些不良体验,这些不良体验会影响我们对婚姻的看法。不良体验的深度不同,对我们的影响也就不同。如果是轻微的不良体验,可能只会影响我们的行为;深一点,就会影响我们的个性和价值观;再深些,就和我们的整个人生幸福挂钩了,就可能觉得不想结婚了。不良体验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另一个就是替身经历,即从外界获取经验,从而进行体验。比如父母吵架会让下一代对于婚姻有不良体验。我们通过体验会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婚姻观,从而形成我们亲密关系的相处模式。不想结婚的人可能就存在不良体验的情感创伤,因此对婚姻存在恐惧感。”
亲亲您好,从2001-2013年开始,结婚率一直保持上升趋势,从2014年开始连续下降。2013年达到结婚峰值,结婚对数为13469对,结婚率为99%,从年龄阶段倒推约25年,2013年结婚出现峰值的原因可能是80后最后一批纷纷结婚。
根据民政部8月2日发布的《中国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2017年各级民政部门和婚姻登记机构共依法办理结婚登记10631万对,比2016年下降70%;结婚率为77‰。其中,涉外及华侨、港澳台居民登记结婚41万对。这是自2014年以来,连续四年下降中降幅最大的一年。
2018年第一季度全国的结婚人数3017万对,同比下降57%,经济发达地区结婚率普遍较低。如果与5年前同期结婚人数的高位4282万对相比,2018年一季度已经下降了2954%。
2001年以来,离婚率持续上升
从2001年以来,我国离婚率持续上升。2001年离婚对数为125万对,离婚率为098‰。2017年,我国依法办理离婚手续的共有4374万对,比2016年增长52%;离婚率为32‰。其中,民政部门登记离婚3704万对,法院判决、调解离婚669万对。
晚婚情况值得关注,经济发展和独立性成为晚婚的内生因素
晚婚情况仍然值得关注。2012年以前,办理结婚登记占结婚总人口比重最大的为20-24岁年龄段。2013年后,25-29岁办理结婚登记的成为主力军。2017年,25-29岁办理结婚登记占结婚总人口的比重仍然最大,为369%。
适婚人口数量下降、婚龄推迟和高速发展的城市化是自2013年以来我国结婚人数不断下降的主要原因。现在我国成年人口中近一半会接受高等教育,进入硕士和博士阶段的学生数量也在逐年上升,响应的年轻人独立、工作和成家的年龄也会推后。
城市化的推进和不断发展的经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代年轻人的婚姻选择。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在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生活成本,加剧了市场竞争。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结婚率反而走低,这也是全球的趋势。
根据民政部公布数据显示,结婚率在不同地区有明显差异。北上广等经济发达地区结婚率普遍较低,其中结婚率最低的五个省市分别是上海、浙江、天津、江西和山东,其结婚率分别为045%、061%、061%、062%和063%。相比之下,结婚率最高的五个省分别为贵州、安徽、西藏、青海和河南,结婚率均在091%以上,而这些地区的人均GDP都相对较低。由此可见,结婚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相反的走向。
根据人民日报的一项年轻人选择晚婚的原因的数据显示,没遇到合适的人和没有能力承担家庭责任成为最主要的两个原因,分别占比295%和234%,此外,还有较大一部分人群享受单身生活,所以选择暂时不结婚。
随着接受教育的年轻人比例逐渐提高和接受教育的程度不断提高,年轻人在思想和生活上较为独立,“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句话并不能造成太大的压力。现在的年轻人较为重视“幸福指数”,“婚姻”并非是开心生活的必要条件。
现在越来越多人觉得结不结婚无所谓了,一方面是自己能够自给自足,养活自己不是什么大难题;其次,国家养老保障制度越来越完善,人们对养儿防老的观念也没有以前那么强烈了;此外,还有女性思想的独立,女强人不再是贬义词,而是积极向上,努力追求自己,完善自己的象征;再者,婚姻会产生各种矛盾,夫妻间的,婆媳间的,单身是一身轻松;结婚后身心俱疲,何苦呢?
一、结不结婚无所谓是什么心态
1、结婚率“五连降”
婚姻不再是必需品?“没谈过恋爱,目前也不想谈恋爱。”26岁在北京打拼的王**说,她享受那种一个人听着音乐健身,不需要和任何人聊天,大汗淋漓后回到家里洗澡看视频的生活状态。
国家统计局和民政部的数据显示,自2013年开始,全国结婚率逐年下降:从99‰到96‰、9‰、83‰、77‰,到2018年只有72‰,且经济越发达地区结婚率越低。
2、婚姻不是必需
年龄不再设限。记者调研发现,青年群体不婚或晚婚晚育盛行有主客观多重因素。“当婚不婚、当嫁不嫁”观念正被越来越多人接受,社会对年轻人的新婚恋观越来越宽容。
20岁的成都姑娘傅旋说:“缘分来了,就恋爱和结婚;缘分没来,就提升自己,不是非要到平均年龄就得结婚。”42岁的陈**说:“父母朋友都希望我不要为了结婚而结婚,过得幸福开心就好。”
3、保卫婚姻
需要各方努力。专家认为,结婚率降低是一个正常现象,是中国经济发展与城市化的结果,应该理性看待。不结婚、或者不着急结婚的年轻人,未必是因为排斥婚姻,更不是因为不相信爱情。不过,从社会长远发展来看,还是要拿出办法来促进年轻人结婚、生育。
高飞等专家认为,年轻人晚婚晚育盛行,有一部分是因为不懂两性人际交往,难以进入健康的婚恋状态。“年轻人为什么觉得谈恋爱难?因为很多人根本不懂得什么是爱,也不知道如何谈恋爱。”他们建议在高校开设课程或讲座,指导学生恋爱结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