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什么时候行一跪三叩首礼?什么时候行二跪六叩首礼?什么时候行三跪九叩首礼?

古代什么时候行一跪三叩首礼?什么时候行二跪六叩首礼?什么时候行三跪九叩首礼?,第1张

以下纯个人通过阅读史书和野史及国外**资料积累而来,如果错误还望更正。别的朝代不知道,我只知道清朝的。因兴趣使然,也只了解清朝。

三跪九叩 通常只能用于拜见当朝天子祭拜天地神灵等。这是必须的。中国历来讲究的就是天地君亲师。天,地,君,皆适用于此礼仪。以前皇上天坛祭天或者地坛祭地,拜五土池的时候皇上和文武群臣都要三跪九叩行大礼,以求得土地爷保佑国家粮食丰收。再就是皇上祭祖。比如康熙携满汉群臣祭拜清太祖努尔哈赤的时候就是三跪九叩。

两跪六叩 通常是拜王爷,康熙,雍正朝的时候也拜见过,正一太子太保,从一太子太傅的大臣,还有皇太子,后来雍正登基以后就取消了,第一是因为雍正设立了密储制度,没得拜了,不知道太子是谁了。第二是因为雍正朝实行廉洁奉公风气政治制度,只让拜王爷,不让拜大臣了,所以以后,这种两拜六叩就只局限于王爷和福晋了。当然也是为了让王爷的这个身份象征更明显,突出一点。

一跪三叩 是天地君亲师中的亲和师,拜师,给父母行礼等等,都是一跪三叩,再就是求人,特别艰难求人的那种,也会一跪三叩,再就是表示感谢,比如什么救命之恩啊那种。

其实看看中国的跪文化,你会发现,民国以前,中国人无时不刻都在跪,上朝要跪,回家要给父母请安也要跪下,然后拜祖牌位还要跪,就连结婚的夫妻对拜都要跪,就连以前的草民报官见了大老爷也要跪,总之基本是有言语的地方就有跪,也可以这么说,中国是一个跪文化很发达的国家。纯手打,望采纳。 本人通读清史稿2次,记住的不多,还望了解的不吝赐教。

标准二十四拜顺序是前7 后8 中9拜 就是24拜。

向左右顶谢者和司礼施礼之后,回到正位,在芦席中间站定,弯腰一揖,挺直身子,迈步右跨至祭桌右角,先作揖,再下跪,挺直身子,再叩头触地,然后站起作揖,算是完成一拜之礼。接着迈步,作揖,叩头,作揖。

三拜之后,才行到香案前,作揖下跪,上香,祭酒,叩头,起身,作揖,右侧身后退至祭桌左后角一礼,再退一步一礼,至祭桌左前角一礼,退回原位一礼。这样循环三个回合,共磕二十四个头,故称“二十四拜”。

拜把子的等等要会二十四拜先人,所谓二十四拜就是24个头,刚开始磕头的地方有6个,四个角12个,中间3个,上殿3个),只是二十四拜比较麻烦,要会拿架子,拜的要稳,有时候跪的膝盖疼,俗称赫兹身子,也叫斗身子,首先要先穿孝衣,接着摆合子,农村帮忙问事的要先喊棚宴齐不,里边的说齐,外边的老知喊请客烧纸。

接着客人就进灵棚,先哭三回,(左手掌贴腹部,右手贴额头),随着老知的三声请,客人作揖下跪(作揖上不过顶,下部过膝),老知三声请,客人扣三头,(有的老知会喊首叩头,再叩头,三叩头,各地风俗老知懂的还不一样)。

接着主客起来,老知喊左上拜,客人向自己右右手上角斜走三步,老知三声请,接着叩头,手叩头,在叩头,三叩头,作揖后,老知喊左下拜,客人向后退三步接着同上,完毕后,老知喊右下拜,客人斜走三步。

三个。

根据民间说法,给活人磕头最多三个,这是最大的敬意;对于去世的先人则是磕四个头,因此有“人三鬼四”之说,但是现在大多数人基本上就磕一个头意思一下。“磕头礼”咋来的。

磕头(kotow),旧时的礼节,跪在地上,两手扶地,头近地或着地。郑重声明:回答内容仅供参考,请勿盲_迷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56142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3
下一篇2023-12-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