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南平婚嫁习俗

福建南平婚嫁习俗,第1张

我这有一些关于南平的风俗希望对你有用 定亲

南平市传统婚俗。又称“下定”,男家要做肉丸(取团圆之意),备六碗菜(取六合六顺之意),宴请媒人与亲友。将定亲首饰、男女双方庚贴“乾坤书”、六祥干果装在一个特制的“红桶”内,由寻人送往女家。女家也备六样宴请媒人和亲友。20世纪70年代后,民间定婚仪式有“大定”和“小定”之分。“大定”则男女两家设早宴,女方备午宴,定亲男女青年 入席后,男(女)家的长辈要分别给“见面礼”,定亲礼品仍由媒人送到女家,但提红桶之俗已废。“小定”双方都不请客,男女青年会面赠纪念品,商议有关婚嫁事项。

送贴

又称下聘、送“日子单”,或者称“送银”。南平市传统婚俗。男家备早餐请亲友,将写上结婚日期的红贴连同聘金礼品,交媒人送往女家。聘金越重,则表示男家体面。女家不收或少收礼金,则认为是“自降身价”,以后到男家将不被“看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礼金废。20世纪60年代要彩礼之风又起,农村流动“六个六”(礼金360元,衣服6套,红酒60斤,猪肉60斤,鱼360斤,蛋360个),彩礼的钱物要合六数,还要缝纫机、收灵机、手表等。80——90年代还要彩电、电冰箱、洗衣机、金首饰等。

迎亲

南平市传统婚俗。婚前三天,男家要给女家送披风、花髻等。婚前一天,男家要给女家送一坛“离母酒”,女儿生育时,娘家用此坛子装酒送女儿。过门日,男家雇花轿鼓乐、举大灯笼到女家迎亲,抬新娘嫁妆的人同行。中午女家设“家母宴”送新娘。午后新娘要理去汗毛,梳装打扮,辫子要挽成发髻穿上新绣鞋,戴上霞帔,拜别父母长辈,然后由父兄抱上花轿。有的要“哭嫁”,以示从此是“两家人”;有的新娘上轿时要换下带土的鞋子,表示不带走娘家的“风水”。新娘的小弟坐小轿送亲叫“做舅仔”。一路鼓乐吹吹打打,鞭炮不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坐花轿等旧俗已废,新娘多由新郎迎接新由女友数人陪伴,其中一个撑伞步行或坐布置一番的新娘小轿车到男家。

婚礼

南平市传统婚俗。旧时,花轿到男家,新郎要站到楼台高处,以示“男尊女卑”,门前放鞭炮接新娘的同时,撒食盐于火盆中发出爆响声,取“大发”之兆。新娘下轿时,送接亲男童一串龙眼干,以示“圆满幸福、百子千孙”。司仪引新人在鼓乐声中入厅拜堂。即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夫妻对拜。然后拜长辈、内亲,每个受拜的人要给礼钱。随后喜宴开始,乐队弹唱侑酒,小舅坐厅堂首席,新郎要到席前端菜敬酒。新娘由家娘带着向亲戚敬酒(有的则宴后敬茶),以辈份为序,长辈要送礼钱,俗称“见面礼”。新娘的公婆要给小舅送红包。礼毕,送新娘入洞房,饮交杯酒,然后开筵席。有的每上一道菜,新娘要更换一件衣服,向宾客致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此俗多有废除。

闹房

新人入洞房时,长幼亲友都可以去闹新房,向新婚夫妇逗趣。要新郎新娘表演节目。俗话说:“三天新娘没大小”,“闹房闹喜越闹越喜”,旨在增加热闹气氛,但也有的因戏谑粗野,闹得不欢而散。临睡前还要请长辈念吉词,在床上撒掷钱钞、彩果,俗称“掷床”,以兆早生“贵子”。当晚洞房灯光不熄,若有人偷得新娘的绣鞋衣物,第二天新郎要办酒赎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掷床与偷鞋之俗已废。

回门

南平市传统婚俗。第三天新婚夫妇乘轿回娘家拜见岳父母,称回门。回去时女在前,男在后。回来时男在前,女在后。岳父家中餐请回门酒留宿,晚餐男方请回门酒。女方亲友要送给新郎见面礼。三日后新媳妇始下厨房, 操持家务。结婚满月,娘家送女红用具。当年除夕前,给岳父母送年货。次年正月,男方亲戚请新娘,女方亲戚请新郎,俗称请新亲。亲戚均不收新郎、新娘拜年糖果。

入赘

又称“招附马”、“招亲”。南平市传统婚俗。男子“嫁”到女家,多是女方家缺劳力,或无男儿嗣续,招婿为儿,以承家计或续接香火。入赘完婚,男方在经济上不需什么开支,大多数家具设置和酒宴由女方自办,男方只补贴女方一定数量的钱即可。入赘前,双方家长要订立入赘合同,各执一份为凭。以长子随母姓,倘只生一子则两姓兼承祧。如果续弦之类男上女家,武夷山一带称“上门”。

生育

南平市传统生育习俗。女儿嫁后怀孕称有“喜”,娘家要送猪肚、蛋给女儿吃。临产前送婴儿衣着鞋帽,俗称“催生”。分娩后,女婿在三天内必须送蛋、酒到岳父母家报喜,酒 壶嘴定圆塞,表示生男;花塞,表示生女。岳父母则带鸡、兔、蛋等营养食品来探望女儿、外孙。岳父母家将女婿送来蛋酒分送亲友,亲友坐月第三天做“三旦”,也称“三诞”、“三朝”,为孩子第一个诞辰纪念。请长辈取名字。

做满月

南平市传统生育习俗。婴儿满一周月,即做“满月”,剃满月头,办满月筵宴请曾送过礼物的亲友。席中,包中婴儿拜见众亲友,众亲友美言赞誉,祝婴儿健康、聪明。一餐散席。

做周岁

南平市传统生育习俗。婴儿诞生一周岁之日,近亲送礼祝贺,俗称“送周”。中午,在筛中摆上文房四宝、算盘、刀剑等,抱婴儿坐于筛上,任其摸取筛上之物,俗称“抓周”,婴儿第一次摸取的物件,则预示其将来志向前程,如摸取书笔则预示好文,摸取算盘的预示好经商,以此挑逗婴儿,增添乐趣,抓周后,入席宴饮,尽欢而散。

闽南地区普通同事结婚,一般的200元,比较好的500元,知已800元一1000元,闽南风俗一般忌会包400元红包。

评论区里大多说200,我怀疑那些都不是闽南人!200只是最少的,一般都400-1000

莆田仙游当地聘金是多少?结婚有什么风俗吗?

  说来好笑又无奈,经常听到有仙游朋友说,被人开玩笑聘金高以后嫁不出去。仙游一些地区聘金高得有点难以置信,普普通通结一次婚都要耗个几十万。男孩子结一次婚,家里背一身债。

网传仙游各地聘金行情价 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

上面一张聘金单子得吓跑多少想娶度尾和钟山女孩子的男生。不过有些地方聘金还是比较低的,像仙游城关、榜头等地,普遍聘金几千上至几万,最终还是要看双方家庭的协调。

  从2017年起,仙游各个乡镇开始进行移风易俗,从县里到乡村不仅加大力度宣传新时代婚俗,而且干部深入新人家里帮忙劝说,减少聘金压力,颇具成效。依照先前度尾镇的婚姻习俗,度尾男孩子要想顺利娶回新娘,首先就得先准备50万元的聘金,并且宴请几十桌的客人。经过移风易俗,有些人5万聘金几桌酒席就能娶回媳妇了。说到底结婚是两个人的事,有钱就多拿点,没钱就少拿点,毕竟结婚是喜事,没必要弄得负债累累,自己还得再还。赞同政府的做法,减轻父母负担,为幸福家庭增光添彩。

  说完了聘金这回事,我们来说说结婚习俗。仙游地区的结婚习俗基本上是传统习俗延续下来的。首先男孩子要去女方家定聘金及礼单,之后就是定日(用男女双方的出生日期时间推算出最吉利的婚嫁时日。)。到了结婚,现在是各自装扮好,新娘等着新郎来娶,有些地方是新郎在家等,别人代娶。娶回来当天晚上要拜天地拜祖宗之类的,拜天地时新娘要穿“五件身”,一定不能穿裙子。新娘不能随便出房门,只能在喜宴时出来,饭菜都有一定的规矩,以及专人送饭。仙游结婚一般是三天,第三天举办婚宴。农村还有喜婆,各种喜庆赞句不断。新郎家会挂“表德”,新娘需要哭嫁等等许多民俗。这些主要是农村的婚俗,在我看来还是很有味道的,不过现在城里精简很多。

  娶老婆是个体力活啊,不过一生一次真的要精心操办。更多仙游婚嫁习俗欢迎网友在讨论区进行探讨。还是那句话,要了解一个地方习俗,一定要深入当地才能更好了解。(闽南网编辑:凌芹莉)

不准确,本人枫亭镇的,娶媳妇要30万多点

闽南地区地方特色的民俗有哪些?

每月的初二,十六要拜拜,保平安,好生意。

每年的除夕夜吃团圆饭,发红包,看节目。

每年的初一走亲戚拜年,大家新年好哈。

每年的正月初九家家户户都要拜天公。

每年的正月十五闹元宵,很隆重的拔拔灯。

每年的55端午节都要包粽子拜拜。

每年的7夕都要包“糖果”拜。

每年还有各个地方的“佛生日”

等等

闽南人是福佬民系的一个支系族群,他们主要分布于福建漳州、泉州、厦门、台湾大部分地区及广东潮汕、雷州地区、海南岛。他们所说的语言是属闽方言的分支方言称为闽南方言(闽南话)。

闽南方言的次方言也相当的复杂分为漳州话、泉州话、厦门话、台湾话、潮汕话、雷州话及海南话。其中只有说漳州话、泉州话、厦门话和台湾话的居民能沟通。而说潮汕话、雷州话及海南话的居民,彼此之间完全不能通话。

 闽南文化是福建的特色文化之一,在全国都很有名气,其中闽南语方言的使用者遍布海内外。除此之外,闽南地区的结婚风俗也是很有特色。那么,闽南结婚风俗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我就来给大家普及一下闽南地区结婚风俗的知识。

 结婚风俗

 一、闽南结婚风俗-相亲

 在这个讲究自由恋爱的时代,相亲仍然是很多工作上班族人们的认识女性的途径之一。在闽南地区,媒人的聘请是非常重要的方式,媒人的工作就是去打探谁家有合适婚龄的男女。如果有意向的话,可以把双方都叫到媒人家里来个初面,了解完毕之后,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如果都有继续下去的意思的话,媒人就会安排男方和女方正式见面,地点在女方家,直奔结婚主题。

 二、闽南结婚风俗-探家风

 如果相亲顺利的话,女方家就会派一些代表到男方家里去了解一些情况。一般情况,都是女方的父亲、叔伯、婶嫂等组成的亲友团,在媒人的带领下前往南男方家,了解男方家住址以及一些基本情况。然后回家交换彼此意见,询问周边友人及亲人小伙子的情况都是存的。

 三、闽南结婚风俗-谈聘礼和衫裤钱、系红包

 双方家庭会针对聘礼情况进行一个协商,一般情况下女方家庭提出的条件不太过分的话,男方家庭都是会接受的,你来我往的情况也是时常发生,聘礼数额看协商情况;衫裤钱包括新娘的婚纱礼服以及三金首饰等。男方家庭,还需要挑一个好日子去女方家系红包,系红包的意思就是先带一部分的钱和礼品给女方父母。

 四、闽南结婚风俗-抬盘、上头

 抬盘在闽南地区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结婚习俗。所谓的抬盘就是:猪脚、芝麻酪、红蜡烛等闽南婚礼必须品,带到女方家里去,女方不能全部送,只能收取其中的一部分,然后再加一些芝麻、五谷类的东西让其载回去。上头:结婚当天,新郎新娘的父母,需要为子女梳头梳三次,一梳相敬如宾,二梳儿孙满堂,三梳白头偕老之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56331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3
下一篇2023-12-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