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jk罗琳的艰苦生活

有关jk罗琳的艰苦生活,第1张

  英国42岁女作家JK·罗琳凭借《哈里·波特》系列小说缔造了当代出版界的销售神话,同时也使她自己成了财富超越英国女王的超级富婆。然而罗琳日前接受英国爱丁堡大学的一本学生杂志采访时披露,在她没有成名前,她的生活曾经一度穷困潦倒,在极度抑郁绝望之下,她曾经考虑过自杀,但她在接受心理咨询后终于熬过了生命中最艰难的日子,并走向了今天的成功。

  为女儿放弃自杀念头

  罗琳称,1994年,她刚刚和第一任丈夫、葡萄牙记者乔治·阿朗蒂斯离了婚,独自带着年幼的女儿杰西卡在爱丁堡市一幢狭窄的平房中生活。当时罗琳处于失业状态中,她的失业救济金刚刚能够支付房租,而600英镑的租房押金还是罗琳的一个朋友帮她支付的。走投无路的罗琳正是在那幢狭窄的平房中写出了她的第一本《哈里·波特》小说。到了冬季,由于小屋中没有暖气,罗琳便推着婴儿车跑到附近一家咖啡馆边取暖边写作,手头拮据的她只能点一杯咖啡。

  由于生活穷困潦倒,令单身母亲罗琳陷入了极度的沮丧之中,心情抑郁的她一度考虑自杀。罗琳回忆说:“让我放弃这一念头、决心去寻求帮助的原因,可能是我的女儿。我想我的想法是不对的。”

  摆脱消极想法创造奇迹

  罗琳决定到家庭医生那儿接受认知行为治疗,这一治疗方法是通过一系列的心理咨询让病人控制自己的消极想法。由于罗琳的指定家庭医生当时正好外出度假,当罗琳去诊所看病时,另一名顶替上班的医生却对她说:“如果你的情绪有点低落,那么就和我的实习护士聊天好了,不要找我。”罗琳回忆说:“可我跟他谈论的是我的自杀想法,而不是‘我感到有点痛苦。’幸运的是,两周后,我经常看病的那位医生回来了,并看到了我的就诊单,她立即打电话给我,并为我进行了心理咨询。我认为是她救了我,因为我当时绝对没有勇气第二次再去诊所。”如今《哈里·波特》系列小说已经在全球售出了至少4亿册,并引带出了一个总值70亿英镑的附带工业。罗琳已经成了世界上最富有的女性之一,私人财富大约高达545亿英镑。

  罗琳说:“我从来没有为自己曾经抑郁沮丧而感到羞耻,从来没有。有什么好羞耻的呢?我度过了一段真正艰难的时光,我非常骄傲我能脱离那种生活。”罗琳要求年轻人在面临生活挫折时永远都不要放弃希望。(来源:现代快报)

  “哈利·波特”造成的风潮堪称世纪传奇,不过,创造哈利波特的英国作家“罗琳”本人的经历似乎比小说更神奇,这位曾靠失业救济金过活的单亲妈妈,如今却是身价超过5亿英镑的英国富婆,比英国女王还富有!与此同时,在身价骤增的时候,罗琳的容貌似乎也越变越漂亮,昔日看上去很普通的一张面孔如今却成了性感妩媚的代名词,这真的是人逢喜事精神爽,连带的面容也变得容光焕发了。

  事实上,很多人都开始怀疑罗琳是否在出名之后做了整容手术,因为42岁的她现在比7年前还漂亮年轻,她额头上和眼角的皱纹都不见了,曾经有些松驰的肌肤也重新有了弹性,整张脸的生动指数也增加了不少,看来事业上的成功的确可以让人变得精神焕发。

  现在的罗琳,眼睛里充满了神彩,两位整容专家在对比了罗琳7年前刚出名时和现在的照片后表示,没有迹象表明她动了手术,也许是因为心情好,再加上化妆的原因,她现在看起来比那时候还年轻。罗琳的一个密友透露,她变得更漂亮并非因为外在原因,而是她坚持锻炼身体,做瑜珈和普拉提,而且作息很有规律,她每天都坚持散步一个小时以上。罗琳自己也说:“我现在感觉很棒,身体健康就好象赚了百万家产一样,我不吃红肉,也很少喝酒,我还很喜欢跳舞。”

  谁曾想到,在90年代时罗琳还是个得靠失业救济金过活的单亲妈妈,罗琳曾表示,“我的日子就是永远都很难找到时间写作,以前我是单亲妈妈,白天还要打工晚上则要独自一人带小孩。”出生在英国小康之家的罗琳,大学毕业后到匍萄牙教英文,在匍萄牙结婚生子,3年后离婚返回英国;1990年,罗琳在搭火车前往伦敦的路上,她脑海中突然冒出哈利波特的故事,她表示,故事的点子来的很突然,一个不知自己是谁的小男孩,我觉得很兴奋,觉得写出来会很有趣!

  从未写作过的罗琳,花了5年才写好第一集,又花了一年才查找出版社,但“哈利波特”1997年出版后旋即造成轰动;尽管对创作有着一股热情,但她也无奈的表示着,自己现在很难找到时间写作,因为电话总是响个不停。

  哈利波特系列被翻成62种文本,在全球狂销超过3亿本,罗琳的身价也暴增为5亿英镑,罗琳在2001年再婚后又生了两个小孩,现年42岁的罗琳,出席公开场合穿的一次比一次辣,这位现代灰姑娘似乎仍在创造属于自己的传奇。(清河)

  国女作家JK_Rowling(JK-罗琳)与丈夫离婚后,带着孩子投奔乡下的亲戚,靠政府的救济金度日,

  穷困潦倒。但是她还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写出了《哈里玻特》在不到五年的时间里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位靠写作的亿万富豪。

  在她写书的那两年,没有任何收入,可是在她的书畅销后,她不仅成为了亿万富豪,而且,在以后的日子里,每一次重新印刷出版,出版社都将支付给JK-罗琳巨额版税,甚至于她不在人士,她的后代依然会因此而受益。

需要写一个名人作家写作的故事,拿到这个题目,我脑海中第一出现的就是我喜欢的作者罗琳,也是哈利波特的创作者!

时间来到1989年,24岁的罗琳在曼彻斯特前往伦敦的火车旅途中,一个瘦弱、戴着眼镜的黑发小巫师,一直在车窗外对着她微笑。他的出现使她萌生了创作哈利·波特的念头。虽然当时她的手边没有纸和笔,但她已经开始天马行空地想象。于是,哈利·波特诞生了——一个11岁小男孩,瘦小的个子,黑色乱蓬蓬的头发,明亮的绿色眼睛,戴着圆形眼镜,前额上有一道细长、闪电状的伤疤。后来哈利·波特成为风靡全球的童话人物。

罗琳小时候是个戴眼镜的相貌平平的女孩,她从小喜欢写作和讲故事,6岁就写了一篇跟兔子有关的故事。她渴望进入名校,一直默默的努力,但是最终名额还是被取得同样成绩的另一位来自私立学校的姑娘拿走了,罗琳遭受了成人世界里的第一次打击。

牛津落榜后罗琳接受父母的建议选择了离家不远的艾希特大学,在大学里她不再是一个乖乖女,她开始画烟熏妆整天听史密斯合唱团,手里总是捧着狄更斯,托尔金 的作品。罗琳回忆自己的大学生活时,说自己记忆一片空白,似乎什么都没有做。

看过罗琳哈佛演讲的人应该能感觉到罗琳度过艰难岁月后的心路历程。

她在演讲中说自己曾经一度觉得自己就是彻头彻尾失败的一个人,她掉入黑暗中看不到光明。

罗琳刚大学毕业时,她的初恋男友是一个法学院的学生,这段恋情留给罗琳最大的财富可能就是在她为了阿尔伯特在伦敦与曼彻斯特的奔波途中第一次有了哈利·波特的灵感。

随后,罗琳脑海中的故事开始变成了存在鞋盒里一页页增厚的手稿,而也就是这个鞋盒里的小世界成为了她心灵中最大的慰藉。但是在她的男友眼中,罗琳的行动和鞋盒里的故事在他看来无法理解并且毫无用处。最终这段恋情以分手而告终。

1992年,27岁的罗琳与乔治步入婚姻殿堂,然而结婚并没有让她得到心灵的平和,相反,接连而来的是更多的争吵和冷战,除此之外还有流产以及独自去医院生育女儿杰西卡。

小家伙的诞生让罗琳欣慰,但是小家伙接二连三的疾病也让罗琳自己一个人苦苦支撑的家庭开支濒临崩溃,无业而日日酗酒的丈夫此时也陷入对自己无能的绝望和暴躁的情绪中不能自拔,她下定决心带着女儿离开对她家庭暴力的乔治。

离婚后回到家乡的罗琳变得越来越焦虑,越来越压抑,她变得沉默寡言,悲观,甚至会坐着坐着开始流泪以至于嚎啕大哭。她变得很少出门,如果逼不得已要出去,她也总是低着头走路,不跟任何人打招呼或者交流。她每天行尸走肉的生活着,甚至还想过自杀,但是女儿的笑容让她坚持了下来。

直到有一天她在镜中看到了自己,她看到了一个形容枯槁没有任何活力的女人,巨大的黑圆圈和下垂的眼袋让她吓了一大跳。

她知道自己抑郁了,但是强烈的想给女儿好的生活的愿望告诉她,必须撕破沉沦自己站起来。

“再这样下去,什么都改变不了”

她找了一份教师的工作,同时决定开始写作,妹夫让她在自己的小咖啡店里写作,她带着小杰西卡工作,女儿睡着的时候她就写作,女儿醒来的时候她就推着女儿去散步,她和杰西卡的生活逐渐好转。

这一年,罗琳收到了来自陌生人的一笔资助,虽然在他人看来并不多,但是帮着她解决了燃眉之急,可惜她千方百计打听最终也不知道这笔钱的来处。

照顾女儿的责任让她头脑变得更加清醒,目标也更明确,接着她终于获得了成为一名正式教师的机会。罗琳后悔自己当年没有早点为自己确立一个奋斗的目标,一直随波逐流了那么多年,实在是浪费了大把的时间。

伴随着生活步入正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也终于写完了。

罗琳并没有想过哈利·波特能够名声大噪,她只想能出几百本也好啊。当然她也想过也许这本书的出版能些许的改善她和女儿的生活。终于罗琳的书敲定要出版了。罗琳也在这一年获得了自己的第一笔稿费: 1275英镑。

当一个人的运气开始好转之后,好事就会一件接一件地跑过来。

接着罗琳又争取到了一笔12,000美金的写作奖金资助,罗琳对此非常的满足。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出版后3天,罗琳接到了一通从美国纽约打来的电话,这是来自美国一家出版社的负责人克里斯托弗·雷特尔的电话,他想要用10万美金买下这本书在美国地区的出版权。罗琳完全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再三确认后她确信这是世界为哈利·波特打开了世界之门

而如今书中的哈利·波特已经随着一代人长大了,罗琳笔下的这个魔法少年一路成长经常犯错,但他绝不犯同样的错。犯错,是每个人在成长道路上必须经历的洗礼,也包括罗琳自己,她也一样,错过之后就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并且她总能当机立断及时止损。

至此属于罗琳的霍格沃茨幸福专列终于发车了

任何一个人的成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然而即使巨浪袭来,自强不息,坚韧不拔会让人在浪头过后重新站起来!相信坚持的力量!

JK罗琳的励志故事

她叫J・K・罗琳,她的作品是《哈利・波特》。《哈利・波特》一连出版七部,每部都引起轰动,备受瞩目,好评如潮。已被翻译成63种语言,在全世界的发行量已经超过4亿,创造了出版史上的神话。相信大家都看过《哈利・波特》,但是它的作者大家知道多少呢在此励志故事网的我给大家推荐了JK罗琳的励志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示。

她出生在英国格温特郡一个普通的家庭,父亲是飞机制造厂一名退休的管理人员,母亲在一家实验室做技术员。小时候的她相貌平平,戴一副眼镜,爱好学习,有点害羞,流着鼻涕,还比较野。她从小喜欢写作和讲故事,6岁就写了一篇跟兔子有关的故事。妹妹是她讲故事的对象。创作的动力和欲望,从此没有离开过她。那时她梦想将来能成为一个大作家,出名的,令人崇拜的。

长大后,她喜欢上了英国文学,大学主修的是法语。毕业后,她怀着美丽的梦幻只身前往葡萄牙发展,随即和当地的一名记者坠入情网。无奈的是,这段婚姻来得快也去得快。不久,她便带着3个月大的女儿回到了英国,牺身于爱丁堡一间寒冷无比的小公寓里。找不到工作的她,只好靠着微薄的失业救济金养活自己和女儿。

有一段时间,她疯狂地写作,写自己的遭遇,写人间百态,写自己的所见所想,凡是她能想到的,她都写了。她希望多发表文章,能以此能改善生活,希望自己能像那些成名的作家一样,随便写点文字,大笔稿费就自动送到家了。但现实很残酷,一年间她仅发表了7篇文章,其中三篇没有稿费,只给她几本刊物。

没有人知道她当时的郁闷,她没有人知道她的颓废,她觉得自己快要活不下去了。生活实在太窘迫。她原本就是一个爱美的女子,正值青春,她渴望穿时尚华丽的衣服,喜欢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可每当年幼时那些斑斓芬芳的梦想再次涌现时,她都难过得哭了。

24岁那年,她从曼彻斯特到伦敦旅游,这次行程改变了她的一生。当行驶的火车在一个小站停下时,她看见外面有一个瘦弱、戴着眼镜的黑发小巫师,一直在穿过车窗对着她微笑。她微笑很可爱,很调皮,一下子抓住了她心,她突然觉得自己好像在什么地方见过这微笑,竟然十分熟悉。于是,她萌生了一个念头:以这个小巫师创作一部作品。这部作品是虚构的,把自己多彩的梦幻融入进去,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给人展示另一个世界。

接下来,她开始动笔。为了节省家里的暖气费,她总是呆在小咖啡馆里写作,由于没钱买纸张,她只有把故事写在捡来的小纸片上。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10岁小男孩,瘦小的个子,黑色乱蓬蓬的头发,明亮的绿色眼睛,戴着圆形眼镜,前额上有一道细长、闪电状的伤疤……

尽管写作很辛苦,但她没有退缩,因为她不甘心领取救济金,她相信自己的能力,即使经历了伤害和磨难,她也要用自己的双手吃饭。

小说完成后,她把它寄给了她几家出版社,但没有哪一家出版社愿意接受。那时,作为一个单身母亲,她的生活极其艰辛,当然没有钱自费出版了。后来,一个家濒临倒闭的小出版社冒险出版了这部小说;再后来,美国一个不入流的小制片人觉得这部小说的故事不错,便把它搬上了荧幕。

谁也没有想到,在短的时间后,她的小说长期占据了世界畅销书榜首的位置,那家小出版社起死回生声誉大震,以小说拍摄的**风靡全球,那个不入流的制片人也因此跻身一流的制片人行列。

在成功面前,J・K・罗琳没有忘记自己曾经历过的苦难,成名后,她热衷于人道主义的慈善活动。2000年9月,她出任“单亲家庭委员会”形象大使,并捐出了50万英镑。2003年3月,她特地为戏剧救济基金会创作了两部小说,将所得钱款捐助给了该基金会。2005年4月,为了纪念她的母亲,她又为“多发性硬化症协会”捐了25万英镑。

如今,J・K・罗琳时常出现在各种晚会上,她已不再年轻,在岁月的磨砺中,她的面庞留下了沧桑。可是,透过岁月清晰的刻痕,你会发现,她的目光是那么清澈,她的笑容是那么纯真。她长得并不美,可她有孩子般的天真,成就了另一种美。

她说:“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痛苦,敏感、纤细、难堪、害羞、冒失、煎熬,这都是要经历的过程,它们都是成长所必备的无素。成长是生命最大的犒赏,值得我们去尝试。”

是的,成长是生命最大的犒赏,在经历挫折与打击后,我们才能更加体会到生命的真味,去让自己的心灵开出一朵芬芳的花!曾经有过黯淡,但双眸依然闪光;曾经有过杂乱,但一路奔跑成长,这就是人生最好的铭记。

JK罗琳的个人简介

JK罗琳(JKRowling),1965年7月31日出生于英国格温特郡,毕业于英国埃克塞特大学,英国作家。

1989年,24岁的罗琳有了创作哈利・波特的念头。1997年6月,推出哈利・波特系列第一本《哈利・波特与魔法石》。随后,罗琳又分别于1998年与1999年创作了《哈利・波特与密室》和《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2001年,美国华纳兄弟**公司决定将小说的第一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搬上银幕。2003年6月,她再创作出第五部作品《哈利・波特与凤凰社》。

2004年,罗琳荣登《福布斯》富人排行榜,她的身价达到10亿美元。2005年7月推出了第六部《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2007年7月推出终结篇《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截至2008年,《哈利・波特》系列7本小说被翻译成67种文字在全球发行4亿册。2010年,哈利・波特**系列的完结篇《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拍摄完成。2014年12月,罗琳更新了《哈利・波特》系列相关的小故事。

JK罗琳的个人生活

罗琳于1965年7月31日生于英国的格温特郡。她父亲是罗伊斯罗尔飞机制造厂一名退休的管理人员,母亲是一位实验室技术人员。罗琳小时候是个戴眼镜的相貌平平的女孩,非常爱学习,有点害羞,流着鼻涕,还比较野。她从小喜欢写作和讲故事,6岁就写了一篇跟兔子有关的故事。妹妹黛安(Dianne)是她讲故事的对象。JK罗琳是她的笔名,她本来叫乔安・罗琳(JoanneRowling)。

1992年,在葡萄牙奥波多的米亚卡瓦酒巴,一位名为乔治・阿朗特斯的新闻系学生对罗琳一见钟情,10月16日,乔安妮・罗琳与乔治・阿朗特斯结婚,婚礼在葡萄牙奥波多举行。1993年7月27日,罗琳的女儿出生,取名杰西卡。11月17日,在一次激烈的争吵之后,乔治把罗琳独自扔在了奥波多的街头上。圣诞节,罗琳带着女儿杰西卡离开了乔治回到苏格兰爱丁堡。1994年8月10日,罗琳向乔治・阿朗特斯提出了离婚。罗琳花了约9个月来接受行为认识治疗。并且,罗琳勉强申请到了一份 资助,每周能获得1035美元。1995年6月26日,罗琳的离婚申请终于获得了批准,而且得到了女儿的永久看护权。

2001年,罗琳嫁给麻醉学者尼尔・默里,再次有了一个完整的家。2003年,她生下儿子大卫,2005年1月又产下女儿麦肯奇。

励志

全名:Joanne Kathleen Rowling 乔安妮·凯瑟琳·罗琳笔名:JK Rowling

  全名:乔安妮·凯瑟林·罗琳(Joanne Kathleen Rowling)是一个误传,并不是她的真正的名字。罗琳唯一的名字是“乔安妮”(Joanne)。在第一部《哈利·波特》出版之前,出版商担心罗琳的女性身份会影响她作品的销售,劝说她使用一个中性化的笔名。当时穷困的罗琳于是同意,给自己取了JK Rowling的笔名,尽管她的名字中其实没有Kathleen这个中间名。

  昵称:朋友们都叫她“JO”,FANS们叫她“JK”,朋友开玩笑的时候叫她“JAKE”。

  花名:同学有时奚落她叫“Rolling Pin(擀面杖)”和“Rolling Stone(滚石)”。

  童年:罗琳自己说她小时候是个戴眼镜的脸上平平的女孩,非常爱学习,有点害羞、流着鼻涕、还比较野。童年的时候,她有过两次迁家的经历。一次是从Yate(布里斯托尔港一边)搬到Winterbourne(布里斯托尔港另一边),一次是从Winterbourne搬到靠近Chepstow的Tutshill的乡村。

  父母:父亲Peter是一名退休的飞机制造厂Rolls-Royce的管理人员,母亲Ann是一位实验室技术人员,于1990因病去逝,终年45岁。他们1963年在一列火车上一见钟情,并结婚。

  兄妹:一个妹妹,名叫Dianne,也叫Di,比罗琳小两岁,曾经学过护士,现在爱丁堡学习法律。

  婚姻:1990年罗琳与一名葡萄牙电视新闻记者乔治·阿朗特斯简单地结了婚。三年后,随着女儿的出世,他们离婚了。2001年12月圣诞节次日的节礼日(Boxing Day),罗琳与麻醉医师尼尔·默里(Neil Murray)在苏格兰的新居携手再度走进了婚姻的殿堂。2003年3月,他们有了一个儿子,名叫戴维。2005年1月,又一个可爱的小女孩麦肯齐也来到了这个家庭。如今,罗琳与丈夫以及三个孩子幸福地生活在爱丁堡。

  子女:大女儿杰西卡,出生于1993年6月27日,与罗琳生活在苏格兰的爱丁堡市;儿子戴维,出生于2003年3月;小女儿麦肯齐,出生于2005年1月。

  学习经历:毕业于英国埃克塞特大学(University of Exeter),学习法语和古典文学,获文理学士学位。最近,获母校授予博士学位。毕业后曾在英国曼彻斯特接受教学培训。

  代表作品:《哈利·波特》系列作品。

  版税收入:2010年11月15日,“2010第五届中国作家富豪榜”子榜单在中国最赚钱的外国作家富豪榜首次发布,该榜统计了2000年至今十年间,外国作家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版税总收入,共有25位外国作家上榜,罗琳以9550万元人民币版税收入问鼎外国作家富豪榜首富宝座,引发各界热议。[1]

编辑本段

个人履历

  1964年 安娜·沃兰特与皮特·罗琳在一趟由伦敦国王十字火车站开往苏格兰阿伯里斯的火车上相遇,并一见钟情,后双双到海军服役。

  1965年3月14日 安娜·沃兰特与皮特·罗琳在伦敦北部的塔夫纳公园附近的万圣区大教堂结婚。

  1965年7月31日 乔安娜·罗琳在耶特车站大道240号的考特奇医院出生。(国外的网站和罗琳相关的传记都说过罗琳是出生在1965年,还描述说安娜和皮特婚后不久就生下了罗琳,并非人民文学出版社所说的生于1966年)

  1967年6月18日 罗琳的妹妹黛安娜·罗琳在位于耶特的家中出生。

  1970年9月 乔安娜·罗琳在温特本尼的高地街上的圣迈克大教堂英语学校开始上小学。

  1974年9月 乔安娜·罗琳在塔茨希尔教堂小学上学。同一年,乔安娜·罗琳的祖母凯瑟琳·罗琳因心脏病去世。还有几乎所有学生(包括罗琳)不喜欢的的老师希尔维亚·摩根夫人和她的丈夫也去世了。

  1976年秋 罗琳开始在塞德伯里的韦迪恩综合中学上学。

  1979年 罗琳的家庭在变化,罗琳的妈妈勉强在罗琳学校找了一个实验室技工的工作。

  1980年 罗琳母亲安娜·罗琳(即安娜·沃兰特)被诊断出有多发性硬化症,一种很严重的家族病。

  1982年 乔安娜·罗琳成为韦迪恩综合中学的学生代表,她的成绩十分优秀。

  1983年 罗琳的母亲安娜·罗琳立下遗嘱,安排好了自己的后事。

  1983年夏 罗琳从韦迪恩综合中学高中部毕业,参加了牛津大学的入学考试。

  1983年秋 罗琳开始在英国埃克赛特大学学习,主修法语和古典文学。

  1985~1986年大学第二学年,罗琳因参加了埃克塞特大学的“法国实践活动”而来到巴黎。她在那里教英语。这是她首次任教。

  1987年春 罗琳从埃克塞特大学毕业。

  1990年 罗琳勉强同意她男朋友的提议,搬到曼彻斯特和男朋友住。同一年,罗琳在一列从曼彻斯特回到伦敦的火车上突然想到哈利波特的故事。当时她身上既没有笔也没有纸,所以只能靠脑子记住自己想到的每一个细节,直到回家之后才把它写下来。

  1990年 罗琳在曼彻斯特商会找了一个秘书工作,不过很快就离开了。后来又在曼彻斯特大学工作了一段时间。同一年,乔安娜·罗琳的母亲安娜·罗琳因多发性硬化症去世,时年45岁。

  1991年 罗琳在葡萄牙的奥波多一家英考特英语学校做了英语教师。

  1992年 在葡萄牙奥波多的米亚卡瓦酒巴,一位名为乔治·阿朗特斯的新闻系学生对罗琳一见钟情。

  1992年8月28日 据传乔治·阿朗特斯在这一天向乔安娜·罗琳求婚。

  1992年10月16日 乔安娜·罗琳与乔治·阿朗特斯结婚,婚礼在葡萄牙奥波多举行。

  1993年4月2日 在妻子去世不到半年,罗琳的48岁的父亲皮特和他的前任秘书——小他8岁的珍妮特·格里芬举行了一个小小的婚礼。据说珍妮特为了和皮特在一起,抛弃了她在布里斯托尔的丈夫和儿子。

  1993年7月27日 罗琳的女儿出生,取名杰西卡。

  1993年11月17日 在一次激烈的争吵之后,乔治把罗琳独自扔在了奥波多的街头上。 乔安妮·凯瑟琳·罗琳的作品1993年圣诞节 罗琳带着女儿杰西卡离开了乔治回到苏格兰爱丁堡,来到妹妹黛安娜家和妹妹的新婚丈夫度过了假期。她把哈利波特的手稿连同笔记一起带了回来。罗琳给妹妹黛安娜讲了哈利波特的故事,黛安娜非常喜欢这个故事并鼓励罗琳把它创作完成,正是这次鼓励让当时情绪十分低落的罗琳有了继续创作哈利波特的信心

  1994年8月10日 罗琳向乔治·阿朗特斯提出了离婚。

  1994年 乔安娜·罗琳开始在妹夫和别人一起开的名叫尼科尔森的咖啡厅创作她的手稿,每当这时她的女儿就在桌子旁边的小推车里睡觉。罗琳勉强申请到了一份政府资助,每周能获得1035美元。

  1995年6月26日 罗琳的离婚申请终于获得了批准,而且得到了女儿的永久看护权,而乔治对此不能有任何干涉。这一年,罗琳得到几方面的援助,这让她的生活步入正轨,也同时让她摆脱了赤贫如洗的生活。(以上构成了罗琳创造未来的强劲动力)之后,罗琳用打字机把《哈利波特与智慧石》(英国版的原名)的手稿完整的打印了两份,此刻,她已经准备齐全,就等着稿子寄出了。

  1996年2月 罗琳把小说大纲和故事的三章寄给了克里斯托弗·里特尔所在的代理商。

  1996年6月 罗琳得了教师资格证。教学实习后,在离她居住地很近的利斯学院教学。

  1997年2月 因为罗琳之前的申请,苏格兰艺术协会给了罗琳一笔13000美元的费用,以资助她进行创作。这笔费用是有史以来该理事会为儿童文学作家提供资助最高的一次。

  1997年6月26日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由布鲁姆斯伯利出版社出版,分精装本和平装本,第一次只印了500本。罗琳拿着自己的书,在爱丁堡到处逛着,看着自己的书在书店里售卖,她高兴得发抖。

  ——整理自罗琳相关传记

编辑本段

人物生平

  J·K·罗琳,1965年7月31日生于英国的格温特郡。J·K·罗琳的父亲是罗伊斯罗尔飞机制造厂一名退休的管理人员,母亲是一位实验室技术人员。罗琳小时候是个戴眼镜的相貌平平的女孩,非常爱学习,有点害羞,流着鼻涕,还比较野。她从小喜欢写作和讲故事,6岁就写了一篇跟兔子有关的故事。妹妹是她讲故事的对象。创作的动力和欲望,从此没有离开过她。她曾当过短时间的教师和秘书。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一位名叫JK罗琳的单身母亲几乎每年都要为女儿写一本关于“哈利·波特”的新书,当被问到这个系列最终会是几本的时候,罗琳的回答是七本。因为她母亲曾让她读过一个关于“纳尼亚”的故事,那套书就是七本:《狮子、女巫和魔衣柜》《凯斯宾王子》《黎明踏浪号》《银椅》《能言马与男孩》《魔法师的外甥》《最后一战》。

  罗琳热爱英国文学,大学主修的是法语。毕业后,她只身前往葡萄牙发展,随即和当地的一位记者坠入情网。无奈的是,这段婚姻来得快也去得快。不久,她便带着3个月大的女儿洁西卡回到了英国,栖身于爱丁堡一间没有暖气的小公寓里。找不到工作的她,只好靠着微薄的失业救挤金养活自己和女儿。

  24岁那年,罗琳在曼彻斯特前往伦敦的火车旅途中,一个瘦弱、戴着眼镜的黑发小巫师,一直在车窗外对着她微笑。他一下子闯进了她的生命,使她萌生了创作哈利·波特的念头。虽然当时她的手边没有纸和笔,但她开始天马行空地想象,终于把这个哈利·波特的男孩故事推向了世界。于是,哈利·波特诞生了——一个11岁小男孩,瘦小的个子,黑色乱蓬蓬的头发,明亮的绿色眼睛,戴着圆形眼镜,前额上有一道细长、闪电状的伤疤……哈利·波特成为风靡全球的童话人物。

  作为一个单身母亲,罗琳母女的生活极其艰辛。在开始写作哈利·波特系列童话的第一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时,罗琳因为自家的屋子又小又冷,时常到住家附近的一家咖啡馆里把哈利·波特的故事写在小纸片上。不过,她的努力很快得到了回报。童话一出版便备受瞩目,好评如潮,其中包括英国国家图书奖儿童小说奖,以及斯马蒂图书金奖章奖。随后罗琳又分别于1998年与1999年创作了《哈利·波特与密室》和《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进一步轰动世界。2000年7月,随着第四部《哈利·波特与火焰杯》的问世,世界范围的“哈利·波特”热持续升温,创造了出版史上的神话。2003年6月推出了第五部《哈利·波特与凤凰社》;2005年7月推出了第六部《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销售势头一次高过一次,形成了一次比一次猛烈的“哈利·波特”飓风,被视为出版界的一个奇迹,而“哈利·波特现象”也成为众多专家学者热烈讨论的话题。

  在成功和财富面前,罗琳没有忘记自己曾经历过的苦难,成名后,她热衷于人道主义的慈善活动。2000年9月,她出任“单亲家庭委员会”形象大使,并捐出了50万英镑。2001年3月,她特地为戏剧救济基金会——1985年由英国一群喜剧演员成立,其宗旨是促进社会公正,帮助消灭贫困事业募集资金———化名为纽特·斯卡曼和肯尼沃斯·惠斯普创作了两本与“哈利·波特”故事相关的小册子《神奇动物在哪里》和《神奇的魁地奇》,将所得钱款捐助给了该基金会。2001年4月,为了纪念她的母亲,她又为“多发性硬化症协会”捐了25万英镑。

  2001年圣诞节次日的节礼日,罗琳与麻醉医师尼尔·默里(Neil Murray。)在苏格兰的新居携手再度走进了婚姻的殿堂。2003年3月,他们有了一个儿子,名叫戴维。2005年1月,又一个可爱的小女孩麦肯齐也来到了这个家庭。如今,罗琳与丈夫以及三个孩子幸福而低调地生活在爱丁堡,在哈迷的期待中继续写着她的“哈利·波特”故事。

  2007年7月7日,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的第七部也是最后一部《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正式封笔。作者J·K·罗琳完成了这部巨著的终结篇。但最近也有消息称罗琳将要写《哈8》。英国45岁女作家JK·罗琳凭借《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缔造了当代出版界的销售神话,同时也使她自己成了财富超越英国女王的超级富婆。然而罗琳日前接受英国爱丁堡大学的一本学生杂志采访时披露,在她没有成名前,她的生活曾经一度穷困潦倒,在极度抑郁绝望之下,她曾经考虑过自杀,但她在接受心理咨询后终于熬过了生命中最艰难的日子,并走向了今天的成功。

乔安妮·凯瑟琳·罗琳,通称JK·罗琳(J K Rowling),是一位英国奇幻小说家,代表作为《哈利·波特》系列作品。《哈利·波特》畅销全球,热卖超过4亿本,成为史上最畅销的书籍之一;同名小说改编的**也成为**史上票房收入最高的**之一。2010年10月,《卫报》将罗琳评为全英国最具影响力的女性。

个人经历

乔安妮·罗琳和《哈利波特》(2)1965年7月31日,乔安妮·罗琳在英国格温特郡耶特车站大道240号的考特奇医院出生。1970年9月,乔安妮·罗琳在温特本尼的高地街上的圣迈克大教堂英语学校开始上小学。从小喜欢写作和讲故事的她在6岁时就写了一篇跟兔子有关的故事。1974年9月,乔安妮·罗琳在塔茨希尔教堂小学上学。1976年秋,罗琳开始在塞德伯里的韦迪恩综合中学上学。1982年,乔安妮·罗琳成为韦迪恩综合中学的学生代表。1983年夏,罗琳从韦迪恩综合中学高中部毕业,参加了牛津大学的入学考试。同年秋,罗琳开始在英国埃克赛特大学学习,主修法语和古典文学。1985—1986年大学第二学年,罗琳因参加了埃克塞特大学的“法国实践活动”而来到巴黎。她在那里教英语,这是她首次任教。

1987年春,罗琳从埃克塞特大学毕业。大学时住过的宿舍有Duryard和Pennsylvania(哈利·波特曾住的郊外小屋的原型)。在课外时间,她认真重读了西方奇幻经典《魔戒》(The Lord of the Rings),这对她后来写作起到了巨大影响。此外,罗琳在埃克塞特城的所见和到过的许多地方都成为她后来创作《哈利·波特》系列中场景的来源。例如,大学的大礼堂给了她霍格沃茨大厅的灵感,对角巷则是受甘迪大街(Gandy Street)的启发,而破釜酒吧是以埃克塞特当地两家著名的酒吧Old Firehouse和Blackhorse为原型的。魁地奇的灵感来自于罗琳观看的1986年5月21日埃克塞特圣詹姆斯公园球场(St James Park)一场极其平淡的比赛,对阵的双方是埃克塞特城(Exeter City)和剑桥联队(Cambridge United)。根据赛后的报道,整场比赛皮球在场上飞来飞去,直到上半场结束前比赛才有了唯一一次亮点,埃克塞特城的队员Keith Viney在大脚解围时,皮球击中了一只飞过的海鸥(魁地奇中金色飞贼的来源)。

乔安妮·罗琳(2)1989年,罗琳在曼彻斯特前往伦敦的火车旅途中,一个瘦弱、戴着眼镜的黑发小巫师,一直在车窗外对着她微笑。他的出现使她萌生了创作哈利·波特的念头。虽然当时她的手边没有纸和笔,但她已经开始天马行空地想象。于是,哈利·波特诞生了——一个11岁小男孩,瘦小的个子,黑色乱蓬蓬的头发,明亮的绿色眼睛,戴着圆形眼镜,前额上有一道细长、闪电状的伤疤……哈利·波特成为风靡全球的童话人物。

1990年,罗琳勉强同意男友提议搬到曼彻斯特和其居住。同年,罗琳在曼彻斯特商会找了一个秘书工作,后又在曼彻斯特大学工作了一段时间。1991年,罗琳在葡萄牙的奥波多一家英考特英语学校做了英语教师。1992年,在葡萄牙奥波多的米亚卡瓦酒巴,一位名为乔治·阿朗特斯的新闻系学生对罗琳一见钟情。10月16日,乔安妮·罗琳与乔治·阿朗特斯结婚,婚礼在葡萄牙奥波多举行。1993年7月27日,罗琳的女儿出生,取名杰西卡。11月17日,在一次激烈的争吵之后,乔治把罗琳独自扔在了奥波多的街头上。圣诞节,罗琳带着女儿杰西卡离开了乔治回到苏格兰爱丁堡。

乔安妮·罗琳和《哈利波特》主演(2)1994年8月10日,罗琳向乔治·阿朗特斯提出了离婚。JK罗琳坦言,在与第一任丈夫离婚之后,作为单身妈妈的她情绪一度崩溃,脑子里充满了自杀的念头。“那段时间我的精神状态很不好,是女儿让我有勇气去向心理医生寻求帮助。我意识到她是这个世界上对我最重要的人,她需要我,而我之前的想法都是错误的,我不能让女儿的成长过程中没有我。”最终,罗琳花了约9个月来接受行为认识治疗。与此同时,乔安娜·罗琳开始在妹夫和别人一起开的名叫尼科尔森的咖啡厅创作她的手稿。并且,罗琳勉强申请到了一份政府资助,每周能获得1035美元。

1995年6月26日,罗琳的离婚申请终于获得了批准,而且得到了女儿的永久看护权。这一年,罗琳用打字机把《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英国版的原名)的手稿完整的打印了两份。1996年2月,罗琳把小说大纲和故事的三章寄给了克里斯托弗·里特尔所在的代理商。同年6月,罗琳得了教师资格证。教学实习后,在利斯学院教学。1997年2月,因为罗琳之前的申请,苏格兰艺术协会给了罗琳一笔13000美元的费用,以资助她进行创作。这笔费用是有史以来该理事会为儿童文学作家提供资助最高的一次。

乔安妮·罗琳近照(2)2000年,J·K·罗琳回到母校,被授予荣誉文学博士学位时罗琳说:“我认为这是对我来说最有意义的学位。在这样的场合感到十分荣幸,坦白讲,有点激动。”同时,她鼓励聚集在大学礼堂的250名毕业生勇于面对风险和错误:“我刚毕业时,对于个人失败以及悔恨的经历很少,我可以很高兴地说在离开大学后我补足了这些经历。有清醒头脑的人是不会因天赋而骄傲的。我活跃的想象力起初并没有让我得到什么,反而像是我的一部分缺点和短视。我希望你们能面对一些风险,并犯下一些十分有用的错误。”9月,出任“单亲家庭委员会”形象大使,并捐出了50万英镑。

2001年3月,为戏剧救济基金会——1985年由英国一群喜剧演员成立,其宗旨是促进社会公正,帮助消灭贫困事业募集资金——化名为纽特·斯卡曼和肯尼沃斯·惠斯普创作了两本与“哈利·波特”故事相关的小册子《神奇动物在哪里》和《神奇的魁地奇》,所得钱款捐助给了该基金会。4月,为了纪念她患多发性硬化症去世的母亲,她又为“多发性硬化症协会”捐了25万英镑。

JK罗琳(J K Rowling,1965年7月31日-),毕业于英国埃克塞特大学,是一位英国知名奇幻小说家。

1989年,罗琳有了创作哈利·波特的念头。1997年6月,推出哈利·波特系列第一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2001年,亲自担任《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监制。2014年11月25日,罗琳完成了《哈利-波特》外传系列《神奇动物在哪里》的剧本创作。

2015年10月20日,J·K·罗琳的“科莫兰·斯特莱克推理系列”的第三部《罪恶生涯》发表。2016年2月10日,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称,J·K·罗琳在2016年夏季推出第8部“哈利·波特故事”。2016年3月,发布名为《北美魔法史》的故事。

2017年4月9日,JK罗琳参与创作的舞台剧《哈利·波特与被诅咒的孩子》在劳伦斯·奥利弗奖独揽9项大奖。

2018年3月8日,《2018胡润全球白手起家女富豪榜》发布,JK罗琳以95亿元人民币的个人财富,位居第62位。

扩展资料:

JK罗琳的作品

1、《布谷鸟的呼唤》

《布谷鸟的呼唤》讲述了Cormoran Strike从军队退役后转任私家侦探,调查一宗模特从露台坠下死亡的案件。这是JK罗琳以罗伯特·加尔布雷斯为化名完成的一部重要作品。

2、《偶发空缺》

《偶发空缺》是英国当代作家JK罗琳的一部作品。该书讲述小镇的故事,是JK罗琳首度为成人读者创作的小说。作者完全脱离奇幻小说的创作模式,以严肃的、现实主义的笔调,描述了英国一个小镇因一位议会议员的突然逝世而引发的各种心情。

3、《诗翁彼豆故事集》

《诗翁彼豆故事集》故事情节与小说《哈利·波特》系列紧密相关又独立成篇。它是《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中霍格沃茨魔法学校校长阿不思·邓布利多留给赫敏·格兰杰的一本书,其中包含有帮助哈利和他的朋友们打败伏地魔的重要线索。

4、《神奇动物在哪里》

《神奇动物在哪里》,JK罗琳著。在这个国家,几乎每一户巫师家庭都有一本《神奇动物在哪里》。这部作品一问世,就被指定为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的教科书。

5、《哈利·波特》

《哈利·波特》(Harry Potter)是英国作家J·K·罗琳(J K Rowling)于1997~2007年所著的魔幻文学系列小说,共7部。

-JK罗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67536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6
下一篇2023-12-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