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岱衢族大黄鱼是哪里的

宁波岱衢族大黄鱼是哪里的,第1张

宁波岱衢族大黄鱼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岱衢族大黄鱼呈金黄或虎**,有光泽,鳃丝清晰呈鲜红或紫红色,眼球饱满,肌肉结实,富有弹性,是黄鱼族中的极品。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资源的枯竭,这种鱼类已形不成渔汛,致使野生大黄鱼一鱼难求。为此,宁波市于2007年始启动了岱衢族大黄鱼原种开发和种质资源保护工作,专门成立了“野生岱衢族大黄鱼采捕”攻关小组。2008年5月,攻关小组采用特制的小对网作业方式,成功地在岱衢族大黄鱼原产地岱衢洋采捕到8尾可繁殖的野生原种活体。宁波市已成功培育出苗种1450余万尾,为岱衢族大黄鱼养殖提供优质苗种。

宁波市岱衢族大黄鱼和宁波市已分别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和“中国生态大黄鱼(岱衢)之乡”荣誉称号。中国渔业协会专门为宁波海洋渔业局颁发了“中国生态大黄鱼(岱衢)之乡”牌子。

宁波岱衢族大黄鱼

地域范围

宁波岱衢族大黄鱼养殖区域地处浙江东部沿海,北纬30°29′600″~28°45′2190″,东经121°25′5955″~122°51′5742″;东西长14095km,南北宽19325km。,总面积为7320平方公里。养殖区东连舟山市六横岛,南濒三门县。宁波岱衢族大黄鱼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是象山港、三门湾及宁波东部海域,具体保护范围包括慈溪市的新浦镇、观海卫镇、龙山镇;镇海区的_浦镇、蛟川街道、招宝山街道;北仑区的新_街道、小港街道、霞浦街道、大_街道、柴桥街道、白峰镇、梅山乡、春晓镇;鄞州区的瞻岐镇、咸祥镇;奉化市的松岙镇、裘村镇、莼湖镇;宁海县的西店镇、强蛟镇、桥头胡街道、大佳何镇、长街镇、力洋镇、茶院乡、越溪乡、一市镇;象山县的西周镇、墙头镇、黄避岙乡、贤庠镇、涂茨镇、大徐镇、爵溪街道、东陈乡、石浦镇、鹤浦镇、高塘岛乡、晓塘乡、定塘镇、新桥镇、茅洋乡、泗洲头镇沿海35个乡镇和9个街道。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⑴外在感观特征:宁波岱衢族岱衢族大黄鱼具有体型细长、头型浑圆、吻短而细巧、体色金黄、线条优美等特征;体被圆鳞,体背面及上侧面黄褐色,侧面及下侧面金**,背鳍及尾鳍均灰**,胸鳍和腹鳍**。⑵内在品质指标:通过常规营养检测分析,宁波岱衢族大黄鱼在水分、灰分、粗脂肪、粗蛋白上与福建养殖的闽粤东族大黄鱼不同,其中灰分存在显著差异(P

问题一:为什么壮族人口那么多? 你之前没有在历史书里见过“壮族”,因为“壮族”这个名称在历史上并不存在。但这并不意味着壮族是个新近才被“创造”出来的民族,只是这个族群在历史上曾以其他面目出现。

壮族的祖先于数万年前就定居于岭南,秦汉时被称为西瓯、骆越,后来以濮、僚、俚、溪峒蛮、乌浒等名称见于史籍础宋代始称为“撞”、“僮”、“仲”,明清时也称为僮人、良人、土人。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进行民族识别时,有“布僮”、“布土”、“布僚”、“布侬”、“布依”等二十多种自称和他称,乃统称为“僮族”,后因“僮”字容易读错,才改为同音的“壮族”。

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经千万年繁衍生息,若不是因为更为强势的汉族文化侵入而部分被同化,其人口恐怕远不止当今之数。只因长期散布在大大小小的土司治下,甚少参与中央王国的政局纷争与朝代更迭,故而其名不彰。

另,贵州境内的布依族、越南境内的岱族、侬族,实际上都与壮族为同一民族。

中国历史上较为知名的壮族人有起兵反宋被狄青打败的侬智高、太平天国将领中的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壮族与客家混血)等。

问题二:据说壮族其实是属于汉族的,怎么回事 壮族(旧称僮,壮文:Bouxraeuz 英文:Bourau 越南文:Tày-Nùng),是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东南部、广东西北部和贵州南部。壮族先人在中国古代曾先后称为獠蛮、俚蛮、溪峒蛮、乌浒蛮等。宋代始为“獠”、“撞”、“僮”、“仲”,明清有称为僮人、良人、土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写作“”,是壮语Cuengh的音译。1949年后改“”为“僮”,1965年又改“僮”为“壮”。

问题三:为什么壮族在古代明明是属于汉族的另一分支 壮族在明末的时候已经被蒙古八旗灭族了

建国后50年代,为了制约广西的白崇禧桂系力量,生造出来一个壮族

从人种上由 和苗人组成,其民族服饰和语言都属于捏造

问题四:为什么越南也有壮族,这么说壮族不是中国人吗 20分 壮族、客家族这些民族其实都是汉民族的分支属于汉藏族群,如此划分是一种风化的外在思维,创立这种思维的是满族人为何肢解汉族的错误政策,我一直认为 不属于蒙古利亚人种,这种划分不过是美国人的方法, 属于汉 种,与蒙古人满族人不是同一人种!与朝鲜人、日本人、越南人是同一人种!(壮族,苗族都是炎帝的后裔,他们的衣冠都是上古的一种习俗流传)

蒙古人才与我们不是同一人种,蒙古人和满族人都是俄罗斯民族的后裔,他们额头宽大,眉心距离巨大,体毛直硬,与 的温文尔雅的性格不同,他们的身上是掠夺文化气息,是哥萨克主义的产物!

问题五:少数民族 壮族人口最多 但为什么壮族的历史不辉煌 我明白你的意思,你可能是觉得壮族在中国历史上没称霸中原!两宋、元、明时期,中央王朝加强了对岭南地区的统治,建州县、派官史、征贡赋,中央王朝在壮族地区实行的羁縻州县制度,任用壮族有名望之人为土司管理本族。而土司的横征暴敛给壮族人民带来的沉重负担使壮族人民不堪其奴役,多次反抗。唐朝的西原“黄洞蛮”起事,宋朝侬智高起义,明朝的俯江农民起义,清朝数百年不间断的起义直到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就起事于这片地区。但历次起义都遭到了失败。壮族人民在抗击法国殖民者入侵、辛亥革命斗争和抗日战争中做出了重大贡献和巨大牺牲,壮族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

壮族人民在集中本民族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技艺的基础上,创造了壮戏。铜鼓是壮族最有代表性的民间乐器。壮锦是壮族民间流传下来的一种独特的织锦艺术,已有一千年的发展史,与南京的云锦、成都的蜀锦、苏州的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骆越与西瓯是构成今天壮族的主要两个支系,他们存在了一千多年,创造了灿烂的稻作文明。今天壮族传承的古代文化,在很多方面是西瓯、骆越人创造的。骆越方国创造的稻作文化、大石铲文化、龙母文化、青铜文化、青铜文化中的铜鼓文化、花山文化等等,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骆越人和苍梧人、西瓯人一起,在中国最先发明了水稻人工栽培法,为中华民族也为全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还有状语和壮文,可以说壮族是个有悠久历史并为中华文明做出重大贡献的民族,你怎么说它不辉煌呢?

问题六:广西人都很厉害很壮?为什么叫壮族? 哈哈,不是的,壮族不是说人很壮,只是一个民族称谓而已

问题七:为什么壮族人口很多,却很少听到壮族的历史记载? 其实历史上是没有壮族的

所谓的壮族只是因为政治原因从汉族里强行划出的

问题八:壮族为什么恨汉族 因为当年汉族把少数民族赶到边界去

问题九:少数民族 壮族人口最多 但为什么壮族的历史不辉煌 我明白你的意思,你可能是觉得壮族在中国历史上没称霸中原!两宋、元、明时期,中央王朝加强了对岭南地区的统治,建州县、派官史、征贡赋,中央王朝在壮族地区实行的羁縻州县制度,任用壮族有名望之人为土司管理本族。而土司的横征暴敛给壮族人民带来的沉重负担使壮族人民不堪其奴役,多次反抗。唐朝的西原“黄洞蛮”起事,宋朝侬智高起义,明朝的俯江农民起义,清朝数百年不间断的起义直到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就起事于这片地区。但历次起义都遭到了失败。壮族人民在抗击法国殖民者入侵、辛亥革命斗争和抗日战争中做出了重大贡献和巨大牺牲,壮族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

壮族人民在集中本民族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技艺的基础上,创造了壮戏。铜鼓是壮族最有代表性的民间乐器。壮锦是壮族民间流传下来的一种独特的织锦艺术,已有一千年的发展史,与南京的云锦、成都的蜀锦、苏州的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骆越与西瓯是构成今天壮族的主要两个支系,他们存在了一千多年,创造了灿烂的稻作文明。今天壮族传承的古代文化,在很多方面是西瓯、骆越人创造的。骆越方国创造的稻作文化、大石铲文化、龙母文化、青铜文化、青铜文化中的铜鼓文化、花山文化等等,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骆越人和苍梧人、西瓯人一起,在中国最先发明了水稻人工栽培法,为中华民族也为全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还有状语和壮文,可以说壮族是个有悠久历史并为中华文明做出重大贡献的民族,你怎么说它不辉煌呢?

山由人是父系小家庭社会,家长是丈夫或者丈夫的父亲。有李、陈、张、宁、徐、黎、叶、左等姓。他们认为,以前各姓都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方,都共同供祭一位祖先,后来分散到各地,相隔远了。各姓都有字辈,有7个字,9个字,12个字的,每代用一个字辈,周而复始。同姓不相识的人,只要看字辈,就可以认出辈份,排出长幼,关系就会更亲切。如小孩经常患病,认为难养,就得换姓。

山由人实行一夫一妻制。若妻子只生女儿不生儿子,可以纳妾,但这种现象很少见。缔结婚姻由两个因素决定,一个是父母决定,另一个是看男女双方的命是否合。一般同姓不通婚,如同姓结婚则要相隔5代以上。此外,还要举行向祖先谢罪礼才能结为夫妻,现在这种情况也不多见。张姓和李姓则不通婚。终身入赘的上门郎不改姓,但可继承妻家财产,有义务供祭自己和妻子的祖先,在神台上,左边的香炉是上门郎祖先的神位,右边的香炉是妻子祖先的神位。山由人过去只和本民族通婚,现在已与华、京、岱族和高栏、山子人通婚。

山由人婚礼的花费很大,具有买卖婚姻的性质。与一般婚礼不同的是,山由人的婚礼要在女方家举行,要煮熟两个鸡蛋或鸭蛋,用两根红线穿过鸡蛋或鸭蛋,每根串上两枚铜钱,碟子置两张剪成的纸花,上面是红纸花,下面是白纸花,蛋放在纸花上。旁边置供祭祖先的酒瓶,新郎新娘把蛋壳剥掉,把蛋黄溶于酒中,敬请每位宾客饮一口,先是新郎一方的长者,后是女方的长者,再轮到一般的客人,饮者感到荣幸,祝福一对新人幸福,白头到老。青年们歌唱欢乐,然后在新娘家过夜,翌晨,送新娘到新郎家。

丧葬也有其特点,父母死后入葬,儿子要在坟穴左边爬行,女儿要在右边爬行,边爬行边培土入坟穴,完毕之后各人抓一把土,赛着跑回家,不能回头,可把手上的土撒入鸡栏、牛栏、猪栏,意思是让家禽、家畜兴旺繁殖。然后又迅速跑去坐谷桶,如果谁的裤子沾上的谷粒多,谁就幸运,有福气。在指定的地方置有一只熟鸡,第一个到来的人吃鸡冠,依次吃鸡翅,待鸡吃完,葬礼就结束,3年后再拾骨举行二次葬。

山由人一家一年内不能添两个新人,即同一年生孩子和娶媳妇,否则得到家外面去分娩。

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国人在这一天扫墓、踏青、插柳、放风筝。在清明节的前一两天,还有一个寒食节,相传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介子推而定下的。人们在寒食节时辰,三天不生火,只吃生冷的食物。

一、越南清明节的上巳节遗风

越南的清明节,时间定在农历的三月初三。这一天,原本是我国古时候上巳节的时间。

中国的清明节定型时间在唐朝,它把春秋时期的上巳节,与形成于同一时期的寒食节和清明节气,三者合而为一。其中寒食沿于上古改火习俗或者是介子推的传说,大家都很熟悉了。但什么叫上巳节,很多人还不太清楚。

在中国,三节合一之后,国人最看重的是扫墓与踏青,把男女恋爱的环节排除在节日项目之外。而在越南,却保留了男女互唱的娱乐活动,但是某一些地方,又剔除了扫墓的环节。

越南的南部地区,由于汉化程度和地方风俗不同,把扫墓改到了春节。而在越南的北部,靠近中国的地方基本都会在清明节扫墓,但是却有许多禁忌:例如孕妇不扫墓,扫祭时服装不能鲜艳等等。

二、越南清明节吃汤圆

我国在春节、元宵节吃汤圆,但是越南人却是在清明节这一天吃汤圆。

据说,这是因为农历的三月是越南的收稻节,所以越南人要尝新吃汤圆。另一种说法,还是和介子推有关。

在越南的介子推传说中,介子推是重耳的大臣。在重耳落难时割股喂食救了他的性命。重耳当上国君后想要报答他,于是请他出山为官。可是品性高洁的介子推不肯食禄,拒绝接受重耳的封赏,背着母亲躲进深山。重耳放火烧山,介子推和母亲一起抱在柳树,化为了焦炭。

这个故事的末尾,重耳为了纪念枉死的介子推,于是下令全国从他的祭日那一天开始,连续三天不生火做饭。于是,大家就吃冷汤圆。

越南人吃的汤圆也比较有特色,他们喜欢直接用冰糖作馅包汤圆,或者做绿豆馅的汤圆,再调配糖水来吃,后来又有了油炸汤圆等习惯。除了吃汤圆,越南人还在这一天吃黑糯米饭。

越南的岱族与侬族,和中国的壮族习惯相仿,在清明节祭祖时,他们一样会扫墓,供奉香花果烛,焚烧白色的冥币,还要供奉五色什锦米饭。

壮族在这一点上做得相对规范,越南人则相对要简略一点,不一定具备五种颜色。

除此之外,北越人民扫墓,同样会在祖先灵前供奉烤乳猪、整鸡和艾草粑。

三、越南清明节的传说

1、龙仙传说

关于清明节的起源,越南有许多种说法。除了中越共同的介子推传说,他们还有自己的龙仙传说与二征娘传说。

龙仙传说又叫貉龙与瓯姬的传说。相传,貉龙是赤鬼国径阳王与洞庭君公主的儿子,他长大之后,统治了整个貉越地区,娶了一位叫瓯姬的女子当王后。王后瓯姬,生下了一百枚卵,这些卵孵化了千千万万的貉越子民。

在越南古时期,他们就喜欢往自己身上纹龙形的图腾。并且他们也过端午节,他们也划龙船。一直到了现代,他们结婚生孩子,许多人还非要等到龙年生“龙子”呢。不过,不知道他们这个传说中的径阳王和洞庭君,是否与中国《西游记》中的泾河龙王与洞庭君有联系呢?

2、二征娘传说

除了这一个传说之外,越南还有一个关于清明节的传说,叫二征娘传说。大意是说,在古代(中国的东汉初期),越南出现了两位女民族英雄一,个叫征侧,一个叫征贰,她们为了反抗压迫,自立为王(越南的第一位女王)。二人在卯年的三月初六出征打仗。出门之前,有一位大娘请她们吃汤圆壮行。

差不多全世界都有“天仙下凡”这样的神话传说,“仙凡恋”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创作主题,因为各地信仰和习俗的不同而呈现出许多变形。与中国“女郎织女”这种中国型的“仙女下凡”类型最接近的,还是日本的仙女传说。此外与中国接壤的越南,也有相似的传说。

日本香川地区版本的“女郎织女”:在七月初六的夜晚(日本古代跟着中国用农历),一个青年来到山里,发现几个美丽的仙女在洗澡,他色心大起,偷拿了一个仙女的羽衣,仙女没有羽衣就无法飞回到天上,于是跟着这个男子结婚,并生了三个孩子。男子知道仙女一旦得知羽衣所在就会离开,所以他一直没有告诉仙女她的羽衣在哪里。最后仙女通过孩子找到了羽衣所在,拿到羽衣后,仙女抱着三个孩子,扔下男子飞回天上了。

在越南凉山地区,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天庭的七仙女下凡玩,看到一个贫苦的青年努力收割粮食,被他的勤奋所打动,纷纷帮他,帮青年割好之后,仙女们又露出翅膀,带着青年在天上飞。大家玩累之后,就在一块田地上睡着了。青年趁机偷走了一双翅膀,是小七的翅膀。小七找不到翅膀没法回去,只好跟着青年过日子。两个人生了两个孩子,倒也很幸福。

但是仙女从孩子口中知道自己的翅膀是被青年偷走的,就拿回了翅膀,飞回了天上。她告诉两个孩子联系她的办法。后来孩子们联系到她,她就放下五颜六色的彩绳让孩子爬到天庭上,青年看到也跟着爬,结果下雨,绳子半路断了,青年被摔死了。仙女正好在吃槟榔,看到这一幕,连忙向青年吐了一口槟榔水,把青年变成了红海鸥。

两个孩子躲在天庭比玉帝发现,玉帝要杀了他们,仙女又向两个孩子吐槟榔水,把他们也变成了红海鸥。仙女在漫长的孤独之后终于走向了死亡,她也变成了一直红海鸥,与自己的家人团聚。

这两个故事明显脱胎于“牛郎织女”,但又有着各自的特色,剧情都比牛郎织女凄惨。这几个“仙女传说”,都有着一样的核心要素,就是仙女如果没有某种东西就无法回到天上,可以说她们是被骗婚或者逼婚的。正因为这个故事从一开始就不是爱情,所以往往也是悲剧收场。

 

参考文献:

1 上田五月,《日本羽衣仙女传说的研究——兼与中国仙女传说的比较》

2 蒋桂芳,《越南北岱族“天鹅处女型”的故事研究》

  东南亚在中国之南,且濒临海洋,所以古代把它称为“南海”或“南洋”。“东南亚”这个名称,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才出现的,当时,盟军在这一地区设立了“东南亚最高统帅部”,战后,人们感到这一名称能够正确表述它的地理位置,于是得到世界各国普遍承认。东南亚实际上是由海洋与陆地两大部分组成,陆地包括中南半岛(旧称“中印半岛”或“印度支那半岛”)和马来群岛(又称“南洋群岛”)两个地理单元,而太平洋和印度洋被这些陆地分隔开来,又通过巴士海峡、巽他海峡、托雷斯海峡及马六甲海峡相互连通。中南半岛上有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和缅甸,马来群岛上有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文莱和菲律宾,前者是所谓“半岛国家”或“陆地国家”,后者则是“海洋国家”或“海岛国家”。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它处在三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和两大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十字路口”,是东西海运的冲要之区。在地质学上,亚、澳两大陆板块和若干海底板块在这里辐合,又是连接亚洲大陆腹地与印度次大陆的锁链,称为“东南亚陆桥”。从人类学意义上讲,来自亚、澳两个大陆的不同人种在这里交汇,形成了一个民族大走廊。从生物学意义上讲,亚、澳两大陆动植物区系在这里交织混合,显得丰富多彩。在文化学意义上讲,这里是印度文化圈与中国文化圈交错重叠的地方,又是中国通往印度、阿拉伯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中国与东南亚山水相连,在地理上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中国的西南地区与“东南亚陆桥”连成一气,许多高山和大河向南伸延到中南半岛,形成山河纵列、峻岭与平原交错的地形,并伸入海洋形成许多岛屿。中南半岛的山脉呈由北向南的走势,实际上是我国横断山脉的延伸。主要山脉有三列:耸立在半岛东侧的是长山山脉,形成广阔的山地;中间一列向南一直伸延到马来半岛,入海后形成巽他台地的台基及邦加岛和勿里洞岛;西侧的一列是阿拉干山脉,向南伸入海洋后,断断续续地形成苏门答腊群岛、爪哇岛和努沙登加拉群岛。奔流在这些山间的河流,大都发源于我国西南地区,如缅甸的萨尔温江上游是我国的怒江,伊洛瓦底江源于我国的龙川江,泰国的湄南河上游在云南,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的湄公河上源为我国的澜沧江,在越南入海的红河上游为元江,它们都是国际性的河流,是中国通往东南亚的天然水道。

  由于特殊的历史、地理原因,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在文化上有诸多的“亲缘关系”,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长期发展起来的水陆交通,把中国西南部与东南亚紧密联结在一起;二、越南属“汉字文化圈”,全面受到中国文化的薰染;三、华人是中国与东南亚各国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四、众心的跨境民族,与东南亚存在着天然的联系;五、佛教的传播,使中国与东南亚都进入了一个共同的文化圈。

  一

  中国与东南亚的交通发端很早,大抵有三途:一是南方丝绸之路,二是中国与南洋的海上交通;三是被称为“东方多瑙河”的澜沧江湄公河。近代以来则有滇越铁路、滇缅公路及睦南关至越南河内的铁路,还有海运与航空。

  在中国西南部有一条隐藏在崇山峻岭和原始森林中的南方丝绸之路,它之所以鲜为人知,是因为它是一条民间开辟的道路,而且起点不在中原的京城。最先提到这条道路的是《史记》,是书《西南夷列传》说:“及元狩元年,博望侯张骞使大夏来,言居大夏时,见蜀布、邛竹杖,使问所从来,曰:从东南身毒国,可数千里,得蜀人市,或闻邛西可二千里有身毒国,骞因盛言大夏在汉西南,慕中国,患匈奴隔其道,诚通蜀身毒道便近。”据考,南方丝绸之路由三条路段组成:一条是由蜀地(成都)经bó@①道(宜宾)、汉阳(威宁)、味县(曲靖)至滇池、洱海的“五迟道”,另一条是由蜀地经邛都(西昌)渡金沙江抵叶榆(大理)的“灵关道”,两道合路后经永昌(保山)、滇越(腾冲)入缅甸的称“永昌道”。这条道路长期是中国经缅甸达印度的古道。缅甸在汉代称掸国,唐称骠国,宋称蒲甘,元称缅甸,自汉以来便有使节与我国通好,献大象、水牛、珍宝、骠国乐及幻人,以后又输入棉花、象牙、翡翠、琥珀、玉石,而中国的丝绸、茶叶、食盐、金银首饰等也运往缅甸。在中印文化交流上,缅甸是一个重要的中转站,云南的阿A梨教和上座部佛教就是从缅甸传入。

  通往南洋的海路始于汉代,《汉书·地理志》云:“自回南障塞徐闻合浦,船行可五月有都元国,又船行可四月有邑lú@②没国,又船行可二十余日有谌离国,步行可十余日有夫甘都卢国,自夫甘都卢国船行可二月余有黄支国,……自武帝以来皆献见,有译长属黄门与应募者俱入海,市明珠、璧流离、奇石、异物,斋黄金杂缯而往。”三国时吴国遣康泰等出使海南诸国,自晋代法显从海道归来高僧往来不绝,宋代海运至天竺国、狮子国,元明时期直航阿拉伯半岛,途中必经东南亚各国。郑和下西洋对东南亚产生了深远影响,船队到达占城、爪哇、真腊、旧港(印尼巨港)、进罗、满刺加(马六甲)、渤泥、苏门答腊、阿鲁等地,留下许多遗迹。

  如前所说,沟通中国西南与东南亚的河流有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湄南河、湄公河及红河,这些天然水道很早便被利用,尤以湄公河为著。这是一条民族大走廊,许多跨境民族都居住在澜沧江与湄公河流域,历史上的哀牢国、真腊王国、澜沧王国、南诏国、大理国、景龙金殿国、八百媳妇国都通过这一水道交往。它是中国通往东南亚陆地国家的大动脉,穿越缅甸、老挝、柬埔寨和越南等国,老挝的首都万象及柬埔寨首都金边都在湄公河畔,沿岸有许多城市和港口,湄公河三角洲乃是肥沃之区,在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有重要作用。

  二

  在东南亚各国中,越南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最深,这一方面是历史发展与中国息息相关,另一方面是汉字在越南长期通行,因而有条件全面吸收中国文化,成为中国文化在东南亚地区的最大受惠国。

  早在公元前214年,秦发士卒戌守五岭以南,设立南海、桂林、象郡,便将越南北部和中部纳入象郡,开始了越南史上的“郡县时期”。秦汉之际,赵陀建立“南越”政权,推行“南北交欢”、“和集百越”的政策,在越南设立交趾、九真二郡。汉武帝平南越,将其地划分为九郡,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均在今越南境内。东汉初年,光武帝派伏波将军平定二征起义,“治城郭,穿渠灌溉,以利其民”,进一步开发越南。及至隋唐,郡县制达到高峰,在越南设立安南都护府,下设十州,如同中国一样实行租庸调和两税法,施行唐律,又建学校导之以礼,以科举考试选拔人才。唐末五代,中原混乱,安南土豪蜂起,经过一番酝酿,于宋太祖乾德六年(968年),丁部领平定了“十二使君”,统一安南,建立大瞿越国,结束了郡县时期。安南独立以后,一如既往,继续与中国和睦相处,仍然遵循中国的典章制度。安南的官制悉如中国,中央设六部、六寺、六科及御史台、翰林院、东阁、国子监、国史院、府尹、宫师府、同天监、太医院、秘书监、中书监、华文监等机构,地方行政为路、府、州、县几级,官品与冠服饰物仿唐宋之制。李朝颁布的刑书及陈朝确定的刑律皆以《唐律疏义》为准,后黎朝圣宗颁布的《洪德法典》更加完备,《历朝宪章类志》说:“洪德刑律,参用隋唐,断治有画一之条,轻重有上下之准,历代遵行,用为成式”。安南历代王朝,均以儒学为安邦治国之本,李朝兴建文庙,陈朝创办国学院传习四书五经,黎朝以《四书大全》为科举考试内容,阮朝刻印儒家经典颁行全国。从李朝仁宗太宁四年(1075年)起以科举取士,陈朝更仿中国“试定三甲之分”,以状元、榜眼、探花迷三魁,至黎朝时朝廷重臣皆以科举出身的人担任。立国之初,兵制略仿唐朝的府兵制,以后仿宋朝设立禁军和厢军,又仿明朝“寓民于农”之制。安南的武庙,祀奉的是姜太公,东序配祀管仲、孙武、韩信、李靖、李晟、徐达,西序配祀穰苴、张良、诸葛亮、郭子仪及岳飞。由此看来,越南的体制,实际上是中国的仿造型。

  汉语和汉字在越南颇为流行。从郡县时期开始,便有大批中原移民和官吏进入越南,致使越南语吸收了大量汉语词汇,据语言学家调查,现代越语中,汉族借词超过50%。由于越南语大体属于汉藏语系,又有大量汉语借词,比较适合使用汉字,所以,自秦汉以来的千余年中,汉字一直是官方正式通行的文字,称为“儒字”。大约在我国的宋代,在广西“方块壮字”(即俗字)的推动下,越南也开始用汉字来表记越南语,称为“字喃”或“喃字”,亦称“俗字”。喃字最早见于1210年在永富省所立的《报恩寺碑记》,相当于南宋后期和越南的陈朝。喃字与壮字的结构大体相同,借义又借音的如文(文Van)、南(南nau)等,借义不借音的如驭(马nqua)、鲜(鲜tuoi)等,借音不借义的如吏(来lai)、英(兄aub)等。喃字中还有一些是仿汉字创造的新字,创字的方法不外乎会意,形声和简化三种,读音皆依越南语。用这种方法形成的喃字,字形仍然是方块字,往往是借用汉字与自创新字夹用,有的借用汉字的音,有的借用汉字的义,绝大多数是以汉字越南语音。实行的结果,一音多字多义、一字多音多义、同字异形及重叠繁复的现象严重,所以,使用起来极不方便,虽有几个短暂时期明令公布施行,但作为正式文字并不通行,多半是民间使用。喃字现存的读物有千余种,著名的如长诗《金云翘传》。自1884年法国占领越南以后,改用拉丁化拼音文字,越南独立后以拉丁文为法定文字,称为“国字”。

  越南受汉文化的影响是广泛而且深刻的。同中国封建社会一样,越南也是独尊儒学,把它作为统治思想和教育、科举的主要内容。越南的佛教,事实上是汉传佛教的外传。道教在隋唐即传入越南,元朝尤为兴盛,第一代君王阮潢自号“仙主”,以后又设立“道士道录司”和“道士良医司”。越南民间祀奉的“天后圣母”里供奉的是伏波将军马援,不少地方建有关圣庙。越南的文学以汉文学为主流,国君、贵族、文士大都能诗善文,按照中国诗歌的音韵格律创造了“六八诗体”和“七六八诗体”,早期的代表作家韩诠就是因为仿韩愈作《祭鳄鱼文》而畅姓韩,越南的古典名著《金云翘传》、《玉嫱传》、《苏公奉使传》从内容到形式都有模仿中国文字的痕迹。越南的重要史籍,如黎文琳的《大越史记》、吴士连的《大越史记全书》、潘叔直的《国史遗编》、张合桂的《大南实录》、郑怀德的《嘉定通志》及编年中《越史略》等,均用汉文写成,而且史书的体例和编纂方法无不奉《春秋》、《史记》、《汉书》为圭臬。武将多习中国兵法,陈国峻的《兵书要略》是越南武库中的珍品。长期借用中国历法,元代的《授时历》传入越南后一直沿用到明初,以后又改用明代的《大统历》,直到清代才参照《历象考成》一书制定自己的《协纪历》,干支纪时法在民间广为使用。越南医学是中医的一个支流,称为“南医”,朝野都很重视,立先医庙祀奉我国历代名医,仿中国设太医院、广济署、济生堂,学习中国医书,进口中国药材,以后则结合越南的情况编写《本草拾遗》、《中越药性合编》、《南药神效》、《海上医宗心领全帙》等书。中国的数学在郡县时期即传入越南,科举加试“书算”,梁世荣所撰《算法大成》有九九歌诀、九归歌、归除法等,广泛使用算盘。造纸术在汉代即传入越南,据《南方草木状》载,东汉时交趾便有了“蜜香纸”。越南是东南亚最早接受中国印刷术的国家,最早的印刷品是陈朝元丰年间(1251-1258年)的“木印贴子”,官刻有国子监本、集贤院本、内阁本、史馆本等,民间印本也仿中国题为某堂、某斋或某地某字藏版。丝绸、陶瓷、青铜、砖瓦、火药、铸钱等技术都是从中国传入的。越南的姓氏都来自中国的《百家姓》,共有200多个单姓和复姓,约有半数以上的人姓阮、黎、陈、李、黄、武、潘、范、郑、吴、裴、杜,尤以黎、阮二姓最多。男子的名字和中国一样有单名、复名,且用别号,妇女也用某氏以示其父系,王室、贵族的名字常在旁边加金、木、水、火、土以象征崇尚其中的一德。此外,越南的“雅乐”实际上是中国的古乐,戏剧的音乐、服装、脸谱、道具如同中国戏曲,旧式衣冠如同中国,和中国人一样用筷子,民间岁时节令有元旦、端午、七月半、中秋等(注:参见陈玉龙:《中国和越南柬埔寨老挝文化交流》,载周一良主编:《中外文化交流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11月出版)。

  三

  “海水到处,就有华人”,这句话表明,海外华人分布很广,散布到地球的每个角落。但华人最多的地区是东南亚,据1991年统计,共计22716万人,大约要占海外华人的70%以上。东南亚华人分布在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文莱、菲律宾等十个国家。十国中,人数最多的是泰国(645万人),其次是印度尼西亚(600万人),再其次是马来西亚(500万人)。华人在当地人口总数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新加坡(765%),其次是马来西亚(273%),再其次是文莱(204%)。这种分布状况,是长期历史发展的结果,是中国与东南亚关系密切的一个重要表征。

  华人移入东南亚是从唐代开始的,最早的旅居地可能是苏门答腊,以南部的巨港人数最多,因当时唐朝的国际威望很高,故皆自称“唐人”,其海外聚居地称“唐人街”。宋代海外贸易兴盛,但当时航行主要靠季风,错过季节便只好留居当地,有的长往下来,生儿育女,称为“驻蕃”。元明两代与阿拉拍的海上贸易更加发展,东南亚是必经之地,所以沿途留下许多侨民,建起若干“新村”,如爪哇的麻诺巴歇、三宝垄,马来西亚的马六甲,加里曼丹、新加坡、越南的南圻、菲律宾等地。从明朝中叶到鸦片战争前的三百年间,南洋侨民剧增,大部分是闽粤一带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有一部分是因政治动乱而避居南洋的人,巴达维亚(今雅加答)、槟榔屿、新加坡、马尼拉等地,侨居的华人均在万人以上。华人大量出国是在鸦片战争以后,从1840年以后的100年间,每年平均10万以上。出国的主要原因,是殖民主义者在东南亚进行资本输出,开采矿产、兴办农场、修建公共设施,需要大批廉价劳动力,于是以“招工”的方式签订契约,称为“契约华工”,或者叫做“苦力”和“猪仔”。

  移入东南亚的华人,为了谋生,各施其能,无形中把中国的生产技术传到南洋各地,成为一股重要的开发力量。经过若干世纪的努力,华人在经济上自立起来,有的还成了南洋富商,例如:在加里曼丹建立“兰芳公司”开采金矿的罗芳伯,组织拓荒的“新福州港王”黄乃裳,“爪哇糖王”黄仲涵,“万金油大王”胡文虎,“华侨旗帜”陈嘉庚,企业家兼教育家李光前等。华人离乡背境,飘泊海外,往往以家族宗祠、同乡会馆、同业公会等传统组织形式保持联系,相互支援,因而在东南亚出现“侨团林立”的局面,以后进一步以宗族、同乡或方言群体为中心建立许多“帮”,如广东的广府帮、潮州帮、客家帮、海南帮,福建的闽南帮、兴化帮、福州帮,还有江浙和江西的三注帮等,把中国社会移入了东南亚。在这种情况下,各地汉语方言得以长期保存,文化习俗也一直传承下来,并影响周围的社会。随着华人的大量移入,汉族词汇也被东南亚各国语言所吸收,据统计,柬埔寨语中有300个汉语词汇,泰语的汉语借词达汇总数的30%以上,马来亚语中有270多个汉语借词,且多与移民的方言有关,马六甲、槟榔山与和新加坡因土生华人数量众多,还形成了汉语与当地语言结合的“巴巴马来语”,印尼有“中华—马来语”等。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在东南亚广为流传,被翻译成各国语言,例如泰国就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金瓶梅》、《聊斋志异》、《封神演义》等泰译本,老挝、柬埔寨、印尼也有译本,这都与华人的传播有关,马来西亚的土生华人还仿《诗经》创作“马来民歌”。福建、广东的地方戏传到泰国,闽台一带的“布袋戏”也在印尼流传,菲律宾人喜欢中国的锣鼓,缅甸舞剧的表演方式与中国戏曲有相似之处。总之,由于“华人社会”的存在,他们通过民间交往、创办侨校和侨刊等方式,中国文化在东南亚的传播比其他地区更为广泛和突出。

  新加坡旧名淡马锡,也叫狮城,原先是一个只有百余人的小渔村。1819年英国殖民者莱佛士在此开埠,采取鼓励外来移民的政策,人口迅速增加,到1901年时已增至20万人,主要来自中国、印度、印尼和马来西亚,其中,华人达16万人,基本确立了华人占大多数的格局。1877年清政府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胡璇泽、左秉隆、黄遵宪等先后出任领事,来取“护侨”政策,积极传播中国文化。新加坡的华人社会最为典型,侨团林立,帮派特多,1906年结合为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并涌现出陈笃生、胡璇泽、陈金声、章芳琳等一批为华人谋福利的“先贤”。1942年遭日本侵占,1946年划为英国的直辖殖民地,1963年并入马来西亚,1965年9月脱离马来西亚建立共和国,成为英联邦成员国。新加坡以英语、华语、马来语、泰米尔语为官方语言,日历上印有公历、中国农历、印历和马来历四种历法,有英文报、华文报、马来文报三种,学校也有英文学校和华语学校两类。新加坡地处东南亚地区的中心,在国际航线上占有极重要位置,独立以后,充分发挥地理优势,大力引进和利用外国的资金、技术条件,发展多元化的国民经济,成为“亚洲四小龙”之首,又是东南亚海运、空运、贸易、加工制造、金融服务中心和最大的修船造船基地与石油输出港,同时又是世界第三大商港、第四金融中心和第三炼油中心及世界电子工业中心之一。(注:参见巫乐华《南洋华侨史话》商务印书馆,1997年4月出版。)

  四

  跨境民族是中国与东南亚文化联系的另一条重要纽带。与华人的情况相似,都是以人为载体进行文化传播。但又有两点不同:其一是传播的不是汉文化,而是少数民族文化;其二是这些跨境民族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而不是移民的结果。由于中国与东南亚地理相连,历史相关,许多民族长期居住在两个以上的国度,或者是分别建立不同的政权,尽管在政治上存在一定的界限,但他们在族源上、语言上、文化习俗上却有天然的不可割断的联系。我国西南边疆的云南和广西,与东南亚的缅甸、老挝和越南接壤,并与泰国邻近,在长达4700公里的漫长国境线上,分布着16个跨境民族,他们是壮族、傣族、布依族、苗族、瑶族、彝族、哈尼族、景颇族、僳僳族、拉祜族、怒族、独龙族、佤族、德昂族、布朗族和京族,还有在中国尚未确认为单一民族的克木人。从历史上考察,这些民族都源于古代西南地区的四大族系,并与一定的语言系属有对应关系。因为他们出自不同的族群,文化传统各不相同,因而具有不同的文化特征。直截了当地说,跨境民族的文化,分别具有百越、苗瑶、氐羌和濮文化四种风貌。

  壮族、布依族和傣族均属“百越”族系,其语言是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与之相关的民族在东南亚大约有2700万人。与壮族同源的有越南的岱族和侬族,合计160万人,在壮族中亦有“布岱”和“布侬”两种自称。越南的布依、都依、布那和热那四支,均出自我国的布依族,总数近3万人。人数最多的是与傣语同源的民族,越南的傣族约90万人;老挝的佬族约180万人,另有傣族18万人和泐族4万人;泰国有傣族2000万人,另加泐族8万人;缅甸有掸族250万人,总共2550万人。他们的语言均属壮侗语族的壮傣语支,经济以稻作农业为主,保留百越文化的若干特征,如“干栏”建筑、铜鼓、纹身等。

  东南亚的苗族和瑶族都是明清以来由我国西南迁去的,其中,苗族约85万人,瑶族约45万人。越南的50万苗族称“赫蒙族”,分“赫蒙豆”(白苗)、“赫蒙都”(黑苗)、“赫蒙西”(红苗)、“赫蒙冷”或“赫蒙佐”(花苗)和“赫蒙刷”(汉苗)五个支系;老挝30万苗族分白苗、青苗、黑苗三支;泰国有5万苗族,缅甸有7000苗族。瑶族主要分布在越南,有红瑶、窄裤瑶、钱瑶、卢岗瑶、白裤瑶、青衣瑶、蓝靛瑶等七个支系,共40余万人,老挝有瑶族2万人,泰国约32万人。他们的语言均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以山地农耕为主,过着迁徙不定的生活,家族与村寨是主要的社会组织,婚姻、丧葬、服饰、头饰、节日、禁忌、宗教等与国内苗瑶民族大同小异。

  出自氐羌体系的民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但民族较多,但人数不多,总计不过80万人。彝族在越南、老挝各2000人,称“倮倮族”。哈尼族在越南有万余人,老挝称“卡果”、“依果”的亦有万人,缅甸自称“阿卡”的约6万人,泰国有35万人自称“阿卡”或“卡果”、“依果”。僳僳族在缅甸有4万人,在泰国有2万人。拉祜族在缅甸有5万人,在泰国有3万人,在越南有2000人。缅甸有独龙族千余人,怒族近万人。缅甸的“克钦”与中国的景颇同族,约56万人。在这些民族中,除景颇族而外,其余民族的主体部分均在中国,文化习俗是一致的。

  比较复杂的是佤族、德昂族、布朗族、京族和克木人。按其族源,佤族、德昂族、布朗族和克木人的先民均出自“百濮”族系,即古代的“闽濮”、“鸠濮”、“裸濮”、“扑子蛮”之类,但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而我国濮人的后裔仡佬族、木佬族等的语言按张济民先生的意见属汉藏语系的仡基语族,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待深入探讨。京族的语言在国际上习惯称为越南语,系属至今未定,但文化上又与百越和百濮有若干相似之处,其族源亦有待探索。佤族在缅甸有8万人,泰国有1万多人。德昂族在缅甸称“崩龙”,人数为24万。布朗族在老挝有分布,人数不详。克木人在老挝称为“老听”或“卡族”,泰国称“卡”,越南称“摩依人”,总数不下40万,以老挝最多,我国的云南仅有2500人。京族在越南有4500万人,我国广西只有1万多人。

  五

  佛教既是东南亚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色,也是中国与东南亚文化沟通的重要渠道,这是因为东南亚处于中、印两大文化圈的幅射范围之内。东南亚与印度和斯里兰卡,无论海路与陆路交通都比较近便,而且又是中印航道必由之路,佛教很早就传入这一地区,我国古代西行求法和一部分印度高僧也往来于这条道上,如唐代的会宁、义净等。佛教在东南亚的传播情况复杂:有的原先盛行大乘佛教或者印度密宗,后来改奉小乘佛教;有的一度信奉佛教,以后又被伊斯兰教或其他宗教所取代,如印度印西亚、菲律宾等。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东南亚的佛教主要是小乘佛教,但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及散布各地的华人大都信奉汉传佛教。云南的小乘佛教与东南亚有密切关系,唐宋时期在云南盛行的阿梨教乃是通过缅甸传入的印度密宗。

  释迦牟尼逝世后一百多年,由耶舍召集七百僧人在吠舍厘城举行“第二次结集”,再次统一经律,而以跋耆比丘为代表的多数派反对这一决议,另外组织了上万人的“大结集”,从此分为“上座部”与“大众部”两大部派。后来,大众部逐渐演变为大乘佛教,上座部演变为小乘佛教。小乘佛教在东南亚的传播,最初从斯里兰卡开始,以后传到缅甸、泰国和我国云南边境,进而传到柬埔寨和老挝,其间经历了复杂的演变过程,最后才取代了大乘佛教与印度密宗。大约在公元前三世纪,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派儿子摩哂陀到斯里兰卡传扬上座部佛教,锡兰国王举族皈依。到公元前一世纪时在阿努寺举行上座部第四次结集,用巴利语写成上座部《三藏》,以后分化为大寺派和兼习大乘的无畏山派。五世纪时,印度佛教大师觉音用巴利语翻译和注释《三藏》,使上座部的教义得以彻底贯彻。但从七世纪到十一世纪的五百年中,印度密宗在斯里兰卡极盛。直到维A耶跋护王一世时,才重新建立寺院,供养佛牙,派僧人往缅甸延请上座系长老,从而勃兴起来。缅甸与印度邻近,也是在公元前三世纪传入佛教,上座部佛教传入部分地区,但八世纪时密教传入后形成了阿A梨教,直到十一世纪蒲甘王朝才废阿梨教,立上座部佛教为国教,将《三藏》译成缅文,以后形成“僧伽罗僧伽”与“上缅甸”两个教派,自此大兴,有僧尼十万余人,有寺院二万多座,佛塔十余万认,素有“佛塔之国”的盛誉。泰国原先盛行大乘佛教和密教,十一世纪由缅甸和斯里兰卡传入上座部佛教,十三世纪素可泰王朝将其定为国教,佛教徒占人口总数的95%,全国通行佛历,每个男子都必须出家一次,全国有寺院二万五千余座、佛塔十万座以上,中央机构由十几个高僧组成,法相应部和大部两派皆有僧王,各级行政组织都有与之平行的僧伽机构。老挝在十四世纪时奉上座部佛教为国教,十九世纪被法国占领一度中衰,随着老挝民族解放运动的到来又开始复兴佛教,国王、国家和佛教被视为老挝的三个组成部分,教派与泰国相同。柬埔寨古称扶南,六世纪时已是东南亚的佛教中心,十四世纪以后在泰国的影响下改奉上座部佛教,两派都有与政权机构平行的宗教组织,分设僧长、省僧长、区僧长和村佛塔主持,国家元首每年要在金边召开两派僧长年会,向他们作政府工作报告。我国云南傣族地区的佛教,是从缅甸传入的上座部佛教,先形成润派和摆庄派,以后又有左抵和多列两派。马来西亚原先信奉佛教与印度教,八世纪盛行密宗,十五世纪马六甲王国奉伊斯兰为国教,十九世纪以后佛教开始复兴,大乘、小乘兼有。印度尼西亚先是信奉婆罗门教,公元五世纪佛教取而代之,七世纪成为东南亚佛教中心之一,大乘与小乘时有兴衰,八世纪盛行密教,十三世纪则以伊斯兰教为主要信仰。

  大约从七世纪起,佛教在印度逐渐衰落,于是大乘佛教便与婆罗门教的变种印度教相结合,广泛吸收民俗与民

2009年1-4月,塔克什肯口岸完成进出口货运量4237吨,其中进口22吨,出口4215吨,分别增长79%、下降76%和增长85%。完成进出口贸易额38511万美元,其中进口贸易额169万美元,出口贸易额38342万美元,分别增长205%、下降95%和增长308%。主要进口商品为冻鱼,出口商品为钢筋混凝土公路桥涵管、水泥、沥青和机械设备。

在2009年前四个月口岸进出口贸易额中青河县外贸企业完成进出口货运量361645吨,占口岸货运量的85%以上,而进出口贸易额668万美元,仅占口岸贸易额的17%,并且产品比较单一,大多数是资源密集型产品。

香港盛大投资集团计划投资4500万元,建设小商品批发、建材于一体的物流园区,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的房屋主题已基本完工。香港(蒙古)能源公司计划投资一亿元,新建占地300亩的口岸物流中心、宾馆、学校和医院。 2009年口岸同蒙古国及俄罗斯经济、资源、需求互补等实际,科学合理定位口岸功能及发展方向,以规范口岸今后的建设和管理,加速口岸经济发展。将加大工作力度,力争实现塔克什肯口岸常年性对外开放,早日实现红山嘴口岸向第三国开放。同时,将旅游、贸易和口岸建设有机结合,通过发展旅游贸易,加快口岸发展,扩大对蒙古的商品出口贸易。

塔克什肯其人和以其名命名的口岸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后,塔克什肯口岸成了西北边陲阿勒泰地区第一个对外开放的口岸之一。现已闻名遐迩。

关于塔克什肯地名的由来,中蒙边界的划定时间众说纷纭。某些刊物不顾历史实事妄加释意。甚者写专篇虚构事实,混淆视听。

2002年出版的《依持勒部落系谱》一书中第173页毫无根据的歪曲历史事实称依特勒部族的著名雄辩家,塔克什肯因其安家落户于清河县中蒙边界。现其名字成了地名,在世界地图上落下了鼎鼎大名。

犹如,2001年度《木拉》杂志,第一期发表合孜尔·阿达加尔一篇文章中描述所谓的历史事件称:在很早以前莫勒克部落的赛买克毕在木尔恩德克可汗时期与科列(大科列)地方的蒙古可汗交涉后,从禾斯哈拉海划定界限。另,对原被蒙古方抢掠去的马匹,在现塔克什肯山头进行谈判。经谈判赛买克毕同意了对方每匹马折变为二岁小马退赔的协定。后来达成协定的地方被称为“塔以克斯肯”(在哈萨克语中有小马协定之地的意思)。后来演变成了塔克什肯。正是无稽之谈。

对于这些误传本人在2002年度第六期《木拉》杂志上发表过“还历史予真实”的评论文章。其中已用历史依据论述了赛买克协定是什么时期的事件。即十六世纪的克列可汗的儿子木尔恩德克可汗怎能牵址到在清河与蒙古可汗划界线。在这就不再赘述,直戴了当,言归正传。

那么现塔克什肯口岸是什么时候被定为边境口岸的呢?我认为有必要把这段历史从科布多一阿勒泰分治以前开始讲述为宜。

据历史记载1902年科布多与阿勒泰直属北京。由科布多与阿勒泰参赞大臣管辖。办事处驻科布多。1903年科布多与阿勒泰一带分为“巴容噶尔、准噶尔”也就是“右翼、左翼”两个区域来管制。属右翼一带的部族有马米贝子掌管。属右翼的有科布多两个吾库尔岱部族和清河。富蕴两个吾库尔岱部族,共四个吾库岱部族,由切如什部族出身的苏库尔拜,吉合什掌管。实行此权制后,苛捐杂税增多,劳苦大众不堪重负,在喀刺乌斯满带领下广大牧民纷起抵制,终迫使取缔了该管辖制度,由科布多与阿勒泰办事长官即大巨帕勒塔王掌管,从此帕勒塔王驻承化寺(今阿勒泰市)统管阿科区域。

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满清王朝衰落崩溃。1912年沙皇俄国策划外蒙军占领科布多,此时科布多活佛达木、加木萨辅哗变,向科烈吾拉斯台办事处宣布独立、成立所谓科布多可汗蒙古园。同时沙俄,外蒙军虎视眈眈威胁着阿勒泰。为抵御外敌侵略行经,从乌鲁木齐由姓马的率兵,从伊犁姓魏的带兵出发,合并有两千人,及时赶到承化才保住了阿勒泰。这一次事件后,北京政府和沙俄使馆于1913年签订了《对中俄原界约的补充协定》即割让科布多归外蒙古的不平等条约。从此科布多分离了阿勒泰地区,隶属外蒙。阿勒泰直属中央政府。

1918年北洋政府决定阿勒泰改为新疆省管辖。从乌市委派周学道尹,实行地、县行政机制。

1926年清河设治局,县址驻于布勒根河畔。当时阿勒泰东北方边境由哈那皮亚贝子负责。有一个营的兵执行边防巡逻。没有固定的边防哨所。在从后的1929年-1933年查干郭勒边界的科克玉依有马大人率领边防士兵守卫。

1933年东干骚乱,四月初承化行政长魏镇国率部逃走。承化被呼称“总指挥”的东干马如龙掌管。这时马大人驻扎的查干郭勒科克玉依由葛子马来亚带领的20来名东干占领。并欺压当地牧民。1934年夏热甫汗督统获悉后,立即派兵,由沙买多拉、叶斯克加依带30名兵力,其中就有名叫塔克什肯的战士,赶抵查干郭勒。葛子马来亚一伙逃往北塔山。他们在查干郭勒守边一直到1935年。后来领导马买都拉调红山嘴哨所,由热斯别克、胡斯别克接替。

我国阿勒泰以北,1936年以前因没有正式边界线界标。科布多与阿勒泰之间多次发生边境冲突。外蒙军侵入到塔克什肯山头以北的木恩吉克山头,制造边境争端。1936年4月外蒙有300名士兵到边境喀喇巴什克,强迫在吾什库勒、喀喇巴什克、喀腾敖包等地的青格勒牧民反迁,并将布勒根边防战士哈马太、于斯甫江、塔克什肯等抓走做人质。当时布勒跟边防站只有35名战士,无法与他们对抗。边防站领导热斯别克(哈巴河人)、居塔、别尕岱(哈巴河人)向承化派人通报,要求救援。夏热甫汗当即出兵支援。援兵到后,在首领居马尔特带领下也抓获外蒙9个人(居马尔特1942年死于盛世才狱中。妻小1956年迁居苏联)。并在喀喇巴什克托列部落的古牧地支起毡房,邀请蒙方对话谈判。蒙方应邀由巴特索仁达尔合带五人来。阿方代表由夏热甫汗指派承化警察局局长居马尔特和居塔、赛依特等三人去参加。谈判进行到第三天双方争论非常激烈,形不成共同意见。阿方代表作为历史依据提出,1929年在马依恒塔斯因边境争端发生武装冲突。外蒙军与我方守边的马大人的士兵发生交火。在这场交战中马大人的士兵打死俄罗斯士兵班克扎尼和蒙古兵头领沙拉达尔合,尸体留在我国领土里。后作为标志性物证埋葬在边界线什力克的等事实,据理力争。最终蒙方服输,经打电报请示蒙古国主席索依巴森同意调和。归还了被蒙军侵占的乌什力克、喀喇巴什克、喀腾敖包等地,谈判第五天双方边界线基本确定。双方交换了被抓人员,握手和好。谈判中青格勒本地人加合斯拜始终担任通事。此人精通蒙古语,有一定的文化。协定由参加谈判的警察局局长居马尔特起草。用蒙、哈两种文字准备。参加谈判的双方人员签名。从此这条国界线正式成了中蒙边界线。

1962年两国对边界专门勘查做了个别调整。但主要还是以上述的协定为准建立了国界界标。

1936年4月把布勒根河上游边界的山坡(现塔克什肯口岸)定为哨所驻址地。有战士塔克什肯、江丕依斯和阿合太等轮流站哨。当地人见塔克什肯常年坚持在这站哨。就把有这座哨所的山坡称谓“塔克什肯坡”。2002年《法制杂志》第五期由那波挺所译的哈文版发表陈卫红一篇文章中提到:塔克什肯是一名哈萨克族战士,1938年以前就同一群战士一起守防布勒根河口。当年冬天特别冷,气温降到零下45℃,他守卫祖国领土服役多年,常带领其他边防战士克服边界线上的种种困难,不怕天寒地冻,每次都能圆满完成守边任务。他去世以后,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功劳,把这块地命名为塔克什肯。可以看出,该文章是从海关史记中摘载的,是铁的事实。

塔克什肯是何许人也?他是怎么到布勒根边防服役的?原籍在哪?他的后裔和命运又如何呢?其父亲江丕依斯属齐巴尔阿依格尔部落中贺加别尔根家族人。膝下有7个儿子:马德拜、马合什、沙德克、塔克什肯、哈布多拉、阿依达汗、沙都。塔克什肯排行老四。于1912年生于哈巴河河谷地带喀喇吾特克勒。1983年在木垒县包斯坦乡去世。

1934年夏热甫汗在哈巴河招兵。阔克乃台吉管辖的齐巴阿依格尔部落当兵的有:马哈太·齐巴尔,扎合木·沙亚,胡散·阿合买提,赛依提·阿合木,依西·马买吐拉和顶替堂兄当兵的塔克什肯。是年四月在买买吐拉·叶斯克拜(1896年—1981年)带领下抵达青河县查干郭勒乡布勒根哨所服役。1936年-1937年同塔克什肯一起守边的居塔·别格岱(1905年-1993年)在1986年的一次记述中称:青河县布勒根哨所的人员轮流换防多少次,但就是塔克什肯未动。为此在1937年还授予勋章一枚。

1941年伊始,哨所领导买买多拉、居马尔特、热斯别克等先后被盛世才逮捕入狱。哨所无人问津。当时情境越发激起了青河县人民对国民党反动政府的反抗情绪。

在哨所服役的塔克什肯与当地居民巴勒塔拜的女儿江恩勒结婚,已成家立业。而且参加了反对国民党暴政的游击战争。

1944年2月27日,蒙古国领袖索依巴勒森,人民军将军多尔吉到布勒根边界马依塔斯,为援助起义人民,同乌斯满签订有关条约。为支援富蕴、青河人民的解放斗争。用车运来大量的轻重武器弹药。堆在布勒根边界露地。周围拉了铁丝网,上盖帆布。由塔克什肯在内的一个班的兵守护着。塔克什肯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不分昼夜,尽责尽力完成交办的任务,1946年授予“忠诚”勋章一枚。

1947年秋天,乌斯满背叛“三区”革命,投到国民党怀抱。将青河县牧民群众裹胁迁往哈密、巴里坤,塔克什肯随公婆家迁移到木垒县定居下来,无力搬回哈巴河原籍。

塔克什肯膝下有女儿:再尼什·库勒巴克,长子吐合塔吾拜,次子哈木扎,孙子有哈帕尔。在“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中塔克什肯也受到了冲击。遗憾的是在守卫国土立功授予的勋章在“文革”中别人抄去丢失。落实政策后,他想着原籍哈巴河,多么想回来看望一次故乡。但是命运未能使他如愿以偿。80年代初,谢世而去,享年70岁。

作为多年守边战士塔克什肯的见证,人们以他名字命名这块边境土地。90年代初成为向外开放的口岸,现已变成塔克什肯小镇。这位为守国土献青春,立汗马功劳的爱国战士只限于呼其名而已吗?这使人有几许歉意感,国泰民安的今天,作为子孙,为不忘过去,感慨之余使人产生企盼有关领导能否在其服役的边境为其立个纪念碑,以安慰其在天之灵和教育后人的思缕。

作者:哈巴河县信访局退休干部:艾别 ·哈力

白山泽(撒拉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67891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6
下一篇2023-12-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