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结婚都有哪些习俗,遵守流程是什么?

在农村结婚都有哪些习俗,遵守流程是什么?,第1张

农村婚礼习俗是比较讲究的,什么时候结婚、什么时候出门、什么时候迎新娘,什么时候去酒店、什么时候举办婚礼仪式等等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问题,在农村老辈儿留下来的婚礼习俗最前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农村婚礼习俗一

媒说。在最早的时候,媒说这个程序是非走不可的,无论是两小无猜还是青梅竹马都需要媒妁之言,但是现在很多人都倡导自由恋爱,因此这个程序也就没有那么重要了,需要请媒婆的还是可以请去说亲的。

农村婚礼习俗之二

看亲。看亲一般就是媒婆说好了两家的姻缘之后看人的,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相亲,互相看看彼此的长相和家庭条件。

农村婚礼习俗三

定亲、择吉、备婚。两个人相中了之后就可以进入订婚环节,选择好生辰八字适合的良辰吉日就可以进入订婚环节了,订婚需要男方去女方家里送彩礼,以表示对女方的诚意,如果女方没有异议那么就可以备婚了。备婚就是男子要修建房屋,女子要置办嫁妆。

农村婚礼习俗四

迎娶、成亲、闹洞房。迎娶当天的时间大概是在凌晨或者清晨,迎亲的时候南方要备车去女方家接亲,在新娘家里要对新娘父母敬茶和要改口费。到了男方家,女方同样也要向男方的父母敬茶并要改口费。农村婚礼有的会选择去酒店,有的会选择在家里找流动饭店的师傅来准备菜品,举行完结婚仪式之后,新郎新娘向在坐的宾客敬酒。闹洞房一般是新郎新娘比较熟悉的朋友做一些搞笑的游戏让新人来回答或者完成,主要以热闹为主。

农村的婚礼习俗跟现代的婚礼大致相同,一些必要的规矩还是保留的,比如说订婚给的钱,一般家里不太好的可以给一万一的订婚钱,要给新娘买三金首饰,家里条件一般的可以给三万一千八,寓意三家一起发。家里条件好的就可以六万六、八万八等等上不封顶的吉利数字。这些都是根据新郎新娘的家庭条件决定的,并不是硬性的要求。

订婚:1双方父母见面协商订婚事宜,主要是订下黄历和男方的聘礼多少。目前比较大众化的是108万,但主要视双方经济条件而定。所收礼金按经济条件情况返还,如果女方条件一般如果收88888的话返还给男方38888-58888不等。如果女方条件不错,就直接收下全部礼金并购置一辆轿车给男方。2到订婚日之前肯定还有大把的时间的,在这段时间里就是要添置两人订婚所需要的东西,我们以男方给女方的东西开始。(1)金饰一套。包括耳环,手镯,(脚链),项链,对戒一对,钻戒一枚(钻戒现在大概价格买到15000左右就可以了,其实也可以去金器店买裸钻选择自己喜欢的式样打造价格相差很大,大约可以节约35%,注:前提先问过家长,有些家长喜欢买24K的纯金觉得可以保值,年轻人就不喜欢了觉得土气)。(2)喜糖。包括糖金杏一对。温州喜糖分大小,所有女方所需要的喜糖全部男方负责包括喜糖内的红包(目前红包50-100都有人放,视双方条件跟喜糖的多少而定)。(3)手表。过去为对表,现在鉴于各种电子产品都有手表的功能,只买一只给女方也很多。价格视各自对款式的喜好和经济条件而定,通常为一万左右。而女方要购买的东西为:(1)男方结婚订婚时所穿的西装一套,衬衫两件,领带两条,鞋子两双(休闲跟皮鞋各一双)休闲装两套,袜子一打,金器:手链和项链各一条(如果给伴郎的红包少于580就需要再买条衬衫给伴郎)。(金器这个偶不知道,我那时也没这么做)(2)碗碟一套有88件98件108件可以选择,视情况购买。建议多跑几家,多比较,不然各方开价差别不小。送碗也得挑个日子,有“稳当”一说,“稳”谐音温州话的“碗”。现在市场的碗分骨质瓷和陶瓷,建议还是买陶瓷,耐高温不易裂,而且还不像骨质瓷那样日子久了容易积污垢。还有就是注意,最好买微波炉适用的,这点日后很实用。(3)六样分柑橘,糕点,枣子,桂圆,莲子,花生。再把男方送的糖金杏回送一只给男方(六样在专门的店可买,省了不少时间和精力,专门用脸盆和包装纸包好,需提早一个礼拜左右的时间去预定)。3订婚日:现在订婚酒席分两种,一种是中午女方家摆设酒席宴请男方的父母以及伴郎出席,晚上则由男方回请女方。另一种就是双方父母加上至亲好友一起于某酒店设宴订婚。一般现在市区选择后者的比较多,下午男方驱车盛装至女方家中迎接女方及其父母,并给女方弟弟或者妹妹皮箱钱(皮箱钱所指的就是女方弟弟或者妹妹不让姐姐出嫁拉着皮箱不肯走,你要给他钱他才肯放人,上辈人这么解释的,还有就是女方要是独生子女,就给女方的妈妈)。关于皮箱钱,也有是在结婚日给的。皮箱钱大概在5800-10800不等。到酒店后给双方父母敬茶,向亲朋好友敬酒以见证你们的爱情。结婚:1决定下结婚的日子后就要开始去预定酒店布置酒席了,现在好象要提前一年预定酒席我晕,好日子大家都结婚啊。然后就要先安个窝了,买房子和装潢当然是男方负责的,装潢就起码要2个月了,一般在订婚之后开始装潢。装潢好后房间内的家具由男方购买以外其他的所有一切都是由女方负责打扮,所有带插头的,装饰的东西还有厨房的橱柜以及床上用品都有女方搞定。2拍婚纱照。要挑选好时间,3月份是拍婚纱照最好的时间,天气好,风景好。要早点去预定,因为好时间大家都抢着去的。现在的3W、古摄影、时尚春天、中天私人摄影坊(最近刚听说)都不错,一改薇薇新娘等千篇一律的风格。最好趁做活动的时候去预定,送的东西多,价格也会相对便宜。拍照时建议还是按照自己的喜好,不要轻易听信化妆师的建议,他们都是带有利益的,一般没什么好推荐。还有要注意的一点就是选影楼时弄清楚入册照片数(一般是50张,有些是40张的就太少了)和每增加一张的单价,这个各个影楼差别还是很大的,高的要50一张,少的30,最后造成总价的差别还是不小的。3婚纱。现在很多人都是买婚纱,有时间这也是好的,毕竟去苏州上海买来的要便宜很多,但要注意一点,苏州的质量一般都不大好。还有就是去一趟路费开销也不少,比较一下,租和买到底哪样合算。租的话温州现在的几家店分布是这样的:像百老汇、嫁衣工坊的一些租金很贵,嫁衣工坊有几件相当独特,就是价钱贵,好看晚礼服一般也要三千多,三件加加起来超万是肯定的。百老汇的一些一件就要上万。就穿一个晚上,这么贵,钱花得实在太冤枉。感觉柴桥巷有一家梦宫场嫁衣还不错,价格实惠,东西也比较精3结婚那天敬酒程序自己不必担心,礼仪公司摄像的人对这些套路一清二楚,他会边拍边指导你怎么敬酒的,只要照着做就好了。4女方给男方家人的礼物。(1)地瓜爷地瓜娘。给地瓜爷和地瓜婆都得买礼物。我当初正值夏天,就给地瓜爷买了件鳄鱼的T恤,给地瓜娘买了条项链。给地瓜爷地瓜娘都要买一双鞋子,尤其是地瓜娘,还得在鞋子里放双袜子,“鞋袜”谐音温州话的“闲摸”,就是她在闲暇时能够帮你打理打理家务。(2)地瓜娘的兄弟姐妹也就是男方的舅舅阿姨。通常是每人买一条被子或被套之类的床上用品,价钱通常在两三百元。(3)男方的亲兄弟姐妹。有哥哥弟弟的通常是买件衬衫或其他衣服。有姐妹的通常是戒指或是项链。还有兄弟姐妹的配偶视同兄弟或姐妹。5结婚前几天的准备。(1)摄影租车礼花,不过这些到关系不到现在满大街的礼仪公司有全包的。(2)司仪。请不请就看个人喜好,总觉得你酒席多的话司仪又搞半天你忙到晚上12点也别想好,你等的了人家也等不了啊。司仪请得好的话还可以,万一水平太差或其他什么的,反而会破坏了婚礼气氛。(3)预定化妆师。4结婚前晚新娘去做个美容去个角质就行了,如果有跟装妆的话,结婚当日就不用起那么早了,现在美容师都是直接上门来的9点多起来去做个头发做指甲然后吃饭,中午这顿后下一顿可是要到第二天的中饭啊,这里要提醒大家还是要吃饱啊,呵呵。。。然后到一点多化妆师到家穿上婚纱,披上披肩,化妆和发型大概需要一个小时多。这里要提醒的是,要注意提前电话通知化妆师自己的婚纱是什么颜色和风格的,这样便于她会准备相同颜色和风格的头饰。男方也是差不多吧,没女的那么麻烦,4点钟的时候新郎和伴郎就要出发到女方家中去接新娘了(现在是越来越早了,因为现在酒店一般有多对新人同时结婚,早到的风水好,为了抢风水,现在新娘都很早到,而不像过去那样客人等新娘了),到了新娘家后伴娘就会想些花招为难新郎,最后当然也是红包搞定才开门,(红包是50块左右,温州这边是九个伴娘,加新娘正好一桌)然后就是九个伴娘加新娘所有的男方亲戚随车一起到新房。这里讲下车,温州这边是租车,香烟是一定要递的,否则有些不好的司机就会故意开快开慢,这样就不成队行,录象拍起来就不太好看。然后到新房里就是敬茶和汤圆排录象,还有一定记住敬东西时的长辈次序,否则就会被人说闲话了。接下来就是又一路车开到酒店,然后就是舞狮子,然后给红包(红包是1人10块,总共60)。接下来就是有些伴郎会拿那种喷喷彩带来狂喷新人和伴娘。建议新娘把头纱放下来,而伴娘建议准备件有帽子的旧衣服,进去前先把帽子戴好,呵呵。最后一关当然是敬酒,这个是最重要,当然也是因人而异,大家各自发挥,在此也免了,还要注意中间新娘要换婚纱和发型。还要注意下的就是现在是男方送给女方4桌酒席包括红包,多出来的酒席就是女放自己负责了,而红包当然是由各自的家长收。

目前,我收集所有关于婚嫁的礼仪习俗,帮助你了解5000年来全国各地的结婚习俗。包括传统习俗、古代习俗、禁忌、算命习俗。在古代,“三书六礼”是结婚中最重要的东西,也是我们流传至今的传统结婚习俗。有些地区仍然有继承这一习俗的人。

三书是男方家庭结婚时使用的文件,包括聘书、慰问书和欢迎书。那么,婚礼是指从结婚开始到结束所需的6种礼仪。这六个礼是收礼物、问名字、收礼物、收礼物、问时间、最后的欢迎。接受是指已婚男子家庭邀请中间人向女子家庭求婚。如果女方家人同意,男方家人会准备礼物求婚。而且,古代有数十个象征幸运的礼物,所以要在男人家准备,送到女人家。

问名字意味着男方家庭接受女方女儿的出生年月,预测吉凶。纳吉把两家燕京的八个字放在祭祀祖先的桌子上,要求祖先测量吉凶。如果没有问题,男方家人决定给女方家人准备礼物举行婚礼。招募是南方人邀请两三个女朋友带着媒婆昏迷礼书来招聘的。当然,女人家庭必须归还礼物。在我家通常被称为选举日。

男子家属决定适合结婚的好日子,准备礼物,通知女子家属征得同意。最后举行了婚礼。新郎穿上礼服,乘着大轿子去女子家接新娘去了。但是,他必须先参观女子家的祠堂,然后才能来接女子。然后,以崇拜天地、崇拜祖先的仪式,可以送到新娘室。当然,还没有结束。结婚第二天,新人要问候父母,正式结婚。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我也希望你能帮助我转发,点赞,多多支持我,多多关注我。如果有什么问题和请求您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会一一回复。

  我国古代有“六礼”之说,现今部分地区也有这个习俗,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实际上各地区民间约定成俗的婚礼习俗并不完全为这六礼所限,它将相亲、订婚阶段的过程简化,比如,将请期(商定迎娶日期)并于纳吉(送礼订婚)中。而亲迎之后的合卺(新郎新娘喝交杯酒)、闹洞房和婚后的“回门”等仪礼过程受到更加的重视。

  第一步:说媒

  一般情况是看上哪家姑娘,先由媒人去说媒,双方还未见面,然后通过媒人了解一下对方的情况,如果有意愿,再决定下一步,也就是所说的相亲。

  第二步:看亲,跟现在的相亲有些相近。

  就是通过媒人和双方约定时间,男方带上礼物去到女方家里互相见面,相亲的日子是由媒人预先定好并通知男女双方的,因此,双方都要作好准备。男方要根据妇方父母的爱好,准备一点礼物;妇方要洒扫庭院,准备接待客人。作为当事人,男女二人都要打扮得尽可能有风度,有光彩一些,以便给对方一个好的“第一印象”。也是双方父母了解对方家里情况的时机,在农村,父母之命还是很重要的,这也是关键一步,因为平时是不能私自会面的,有话要通过媒人传达。

  第三步:过礼

  “过礼”的第一步,是由媒人把男方的生辰八字送到女方,女方的生辰八送到男方,有些迷信的父母,自认为是对儿女的婚事负责,往往在接到红帖之后要请算命先生推算一下,看双方的“生辰八字”是否相合,如果不合;婚事就要重新考虑。好在现代人多半不相信这一套了,所以即使交换红帖,往往也只不过是一种形式而已,有的甚至连换帖的形式都免了。过礼也是关键一步,如果父母同意婚事,双方商定好了礼金彩礼,男方这个时候就要把彩礼钱送到,婚事也就订下来了,跟现在的订婚类似,之后就可以选择吉日完婚。

  第四步:迎娶

  迎娶风俗各地也不尽相同,一般都是男方带着迎亲队伍当天去到女方家迎娶新娘,新娘出门也有很多讲究,迎娶回家礼节也是相当繁琐,好在现在都简化了。

  现在自由恋爱,也不需要媒人说媒,也不需要上门提亲之类的,最多就是双方商量彩礼多少,之后再决定婚期,谈成后也就简单办了酒席,有些地方也是去酒店一顿就办了,而传统的农村婚礼酒席也很讲究,一般都是三天,女方三天,娶过来后男方接着办三天,还有送亲队伍,迎亲队伍,那时候别人结婚都很热闹,亲戚朋友很多从各地来到家里庆祝,而现在大多数是吃了饭就各自回家,很少有那时的热闹气氛。传统婚礼女方还附带嫁妆,以前常有电视,衣柜这样的东西由女方带来,不过现在很少了,大多数男方操办完成。

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在当今社会,婚礼都是民俗文化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大多数人一生只结一次婚,所以他们希望自己的婚礼是独一无二且富有创意的。

虽然现在的婚礼形式和流程逐渐西化,即男士穿西服佩戴领结,女士身穿白色纱裙手捧礼花,但是,在今天的华夏大地上仍保留着一些传统的婚俗礼仪。

每个地方因为文化习俗的不同,自然在结婚习俗上也会有着地区上的差异,那么农村的结婚习俗和城市一比,一些有趣的农村结婚习俗可就值得我们看看了。

一、吃喜面

新郎到新娘家后,新娘的本家家长会陪新郎坐会儿,然后新娘的本家姐姐和嫂子就粉墨登场了,开始要红包,并商定喜面的价钱,一般都是事先商量好的。当开始上喜面时新郎要赶紧吃,而新娘的家人会快速的去夺。寓意是夺富,所以两方会尽力抢喜面。一般情况下,新郎只能吃一口,面就被抢了。

二、开门费

吃完喜面后,新郎来到新娘的门前,新娘不给开门,要开门就得拿红包。当然这些红包都是新娘的娘家人要的。

三、喜糖

在结婚时通常会准备喜糖,也称为“喜饼”。这是一种装在红色或金色包装袋中的糖果或小点心,象征着新婚夫妇的甜蜜和幸福。

四、抢婚鞋

在西方某些国家,结婚时有一个传统的游戏,叫做“抢婚鞋”。在仪式中,新娘会脱下一只鞋子,然后将其扔向婚礼中的群众。谁能抢到这只鞋子,就意味着谁会成为下一个结婚的人。

五、婚车队伍

有些地方的新人结婚时,会请来一些特别的人或事物作为婚车队伍。比如,有的地方会请来舞狮或舞龙队伍,有的地方会请来一些古代战士模样的人物作为婚车队伍,这些队伍在新人的婚礼上穿梭游行,增添了婚礼的喜庆气氛。

总之,各地的结婚习俗千差万别,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传统,这些习俗也让我们更加了解各地的文化和风俗习惯。

 结婚是指配偶双方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确立配偶关系的民事法律行为,并承担由此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及其他责任。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客家人结婚风俗礼节,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客家人结婚风俗礼节1

 (一)提亲

 客家传统聘娶婚姻之始,首为提亲。一般是男家请媒人到女家说合。提亲为六礼中“纳采”的一种变化形式。《仪礼士昏礼》中记曰:“昏(婚)礼下达,纳采用雁。”就是说,秦汉以前的提亲一般是以提活雁作为礼物的。这是取其顺乎阴阳往来之义。到了秦汉以后,送礼又采用糕羊、合欢、嘉禾、胶漆等物,到了后来竟发展到了30余种,这些礼品一般都象征着夫妇牢固和睦。惠州传统婚仪中的提亲携礼多是活鸡或花布妆奁类用物。这种鸡,民间称“带路鸡”,寓意吉祥。

 在提亲中,媒人受男家之托,凭三寸不烂之舌通女家。因客家以前作媒人的多为女性,故客家习惯称之为媒人婆。

 媒人在中国古已有之,《诗经》中就有“匪我愆期,子无良媒”的诗句。客家传统婚仪中的媒人婆一般分职业的和非职业的两种,职业媒人婆以做媒为生,唯利是图,所以不惜摇唇鼓舌,讲假话,讲瞎话,夸大对方家庭对个人的优越条件,隐瞒对方及其家庭的欠缺方面,往往撮合出一些畸型的婚姻。正因为如此,在人们的心目中,媒人婆往往给人一 种“哄神骗鬼、谋人钱财”的丑恶形象。

 (二)过大礼

 婚前诸礼最为隆重和至为重要的莫过于亲迎前夕的“过大礼”了。在传统聘娶婚姻中,两家相互商定的聘金、聘礼、嫁妆在这一天要履行。此日男家将预先备好的各种聘礼装满食格、盒箩,贴红插柏,或挑或抬,由男家的姑嫂姐妹浩浩荡荡地送往女家。男方在“过大礼”中送全猪全羊是常有的事,故民谣里有“行猪过大礼”的唱词。饼食也是必备之物,客家的定俗是备“大饼”,大饼的种类达十几种,依各家的条件和讲究铺张的程度备一种至数种大饼不等,不过,十数种饼全部备齐的并不鲜见。除此外,必备的还有烧猪肉、鸡、鹅、鸭、鱼、发糕等。

 女家在收到男家礼品时,立即将原先预定的嫁妆送往男家。客家传统婚俗中常备的嫁妆,主要为生活用品,比较普遍的是衣服、被、枕、席、帐之类,还有诸如衣柜、梳妆台、皮箱、八仙台等家具。现在嫁妆中除主要的床上用品不可缺少外,常常还见有缝纫机、电冰箱、电视机、电饭煲等。

 “过大礼”一般在迎亲的前一日,喜庆的气氛十分浓厚,那些送礼品的姑嫂姐妹们,一般都着盛装,上下簇新,施粉抹油,招摇过市。客家风俗,送礼的队伍专挑人多的道路行走,以沿途相告喜事。

 “过大礼”之俗,近于传统“六礼”中的“纳征”。《仪礼》说:“征,成也,使使者纳币以成婚礼。”也就是说,下了彩礼,送了嫁妆,才可以把女子娶过来。古代的纳征也是至为重要的一环,所用的彩礼各代不尽相同,秦以前多采用名贵的玄熏、束帛、俪皮;汉代多用金银。其后,风俗日盛,礼物日重,历代有识之士多视为时弊而欲杜绝,但此风却历代盛而不衰。“六礼”中,“纳征”是在“请期”“报日”之前,而客家俗却是在报日之后,两者在时间上有些差异。“大礼”过后,即时婚娶,尤显得热闹,这大概是此俗至今在客家民间依然盛行的一个原因。

 (三)接新娘

 接新娘是传统“六礼”中的“亲迎”。亲迎为“六礼”之尾,是“六礼”的归结。现代人所说的婚礼或古人所说的婚礼大典就是以接新娘仪式为标志。

 古时候所说的婚礼大典,一般包括铺房或暖房、亲迎、回门三个环节,时间持续三天。第一天铺房或暖房,第二天亲迎,第三天回门。客家的习惯不尽相同,所说的婚礼基本上是指亲迎和滞新娘两个环节,至于迎亲(也就是接新娘),则主要包括了铺房、花轿迎亲、撒盐米、跨火、踏凹栏等主要的几项风俗。

 1铺房:铺房是一种旧风俗,一直延续至今。铺房是女家送嫁妆到男家后,女家的姑嫂姐妹帮忙摆设新房的一种风俗。按客家习惯,铺房讲究两点,一是摆设的床、柜、梳妆台等要注意方位、风水,至为讲究的是衣柜镜不能向床。民间认为命好的标准主要是“多子多福”。所以,寡妇、无生育能力或生育少的妇女是不能参加铺房的,而多子多福者,自然是铺房的主要参与者了。

 2上花夜:新娘出嫁的前一天,族中的姑嫂姐妹(必选所谓命好之人)要专门为新娘梳妆打扮穿衣,这就是民间所说的“插花”,这一夜,民间风俗又称为“上花夜”,是新娘嫁前的一项很为庄重的仪式。行此礼时,新娘往往伴以哭唱,其时新娘面临人生的重大转折关头,一般都十分动情,而旧俗中规定新娘插花后要在阁中静坐哭唱至天明,谓“五更守夜”。上花之夜,新娘悲悲啼啼,彻夜不眠,更显出一种传统婚嫁“喜亦悲”的氛围。

 3花轿迎新:客家传统用花轿迎亲,五十年代尚有专门出租花轿的花轿店。多是二抬、四抬或八抬大轿,绣“凤鸾牡丹” ,“福禄鸳鸯”,饰“四彩花灯”,披“大红花绸”,故谓“花轿”。接新娘之时,由媒人领路,新娘领花轿,一路鼓乐。至女家后,女家姐妹拒之于门外,新郎赶忙派“利是”,过众姐妹一关后,便可将新娘接出。新娘哭赖不走,男家众人软硬兼施,哄出闺房,又哄其(硬推)上轿,新郎还要给轿夫封“利是”,方才起轿。几翻“拼搏”后,新郎往往已是精疲力尽。

 4、撒盐米:接新娘时,旧时客家有些地方有撒盐米的习惯,预先用器皿盛好一些盐、米、黑芝麻等物,即在接新娘的途中沿路撒放,谓祭桥神;而沿路撒的,是为祭祀路神,这就是客家传统婚姻礼俗的撒盐米之俗。撒盐米之俗其实为我国传统婚姻礼俗中“撒谷豆”之习的一个变种。“撒谷豆”出现在西汉,两宋时北方盛行,其传统的说法是为了“禳三煞”,亦即驱鬼避邪,这和客家民间“撒盐米”差别不大。只是“撒谷豆”多为北方遗俗,南方并不普遍,而客家有之,可见惠州习俗的渊源是甚为久远的。

 5、遮头、踩凹栏与跨旺火:新娘接到家中,鼓乐声中众亲扶新娘下轿,此是新郎手持扇子相扇,若男家的大姑**八字相克,她们必须用盖(竹编的盛器)、筛等物遮挡不与新娘直接见面。民间认为,新娘红运当头,杀气甚大,新郎用扇扇之,谓“弱其杀气”,人避开不见,谓“避其杀气”。有的地方,新娘下轿时,新郎用凹栏(主编的一种盛器)挡住新娘后脑地方。这一风俗,客家流传的哭嫁歌中亦有反映:“我(新娘)脚踏轿门郎晾遮,郎晾遮头遮女死,我比(给)什么功劳来谢爷。”看来,新娘是颇怕这一“遮”的。按民间的说法,凡出嫁女要孝道,即使上轿到了男家,也要一步三回头,而新郎的那个凹栏,就是要遮住新娘不断回头的视线,很名显,这一做法就是要使新娘专心嫁到男家,不要老想着娘家除遮头这个风俗外,同时还有踩栏之习,新娘一下轿,男家的人便急忙在新娘的脚前铺就一个凹栏,让新娘脚踩而过,民间谓“脚踏凹栏随窝(凹)转”,很名显,这是要让新娘过门之后,能专心致志地在男家这个“窝”里做牛做马。踩过凹栏准备入屋时,惠俗中习惯要让新娘跨火而过。即便是不置专门的火盆,一些老人也要抓一把草燃烧在门口,让新娘跨过。此俗北方称“跨旺火”。也有的地方是跨碳火,是一种比较悠久的民间习俗。他有两个用意。一个是取“旺”字,新娘跨过旺火把之后,来日就给夫家带来“旺火”。另一个是取“避”字,主要是避去邪崇。民间人为有两个“邪”源,一个是婚嫁之时,观者如云,其中难免夹杂一些家中有丧、病之事的人,民间认为他们身上带有邪崇,客家则称这些人身上带有“煨(讳)”;另一个邪源是出自新娘本身,女人身子带有“脏”,这是一种中国传统的旧观念。因此,客家的跨火之俗,虽取“旺火”之义,但主要是为了避邪,火盆所燃的旺草、丝毛草、挑卡等物,均是中国传统的避邪之物。尤其是“旺草”,客家民间称其为“抹药”,是客家穿统“去煨(讳)的专用药,在出生婚嫁礼仪以及“拜山”祭祀中,它都是人们用以避邪的护身药。

 6、捧蜡烛:“捧蜡烛”为客家传统婚嫁迎亲中的必行之俗。在接新娘归后,新娘子入洞房之前,就先由童男捧蜡烛至洞房安放。此俗客家最为讲究,民谣亦唱云:“捧蜡烛,捧到新娘房间笃(尽头的意思,或最里面之意)。”按习惯的做法,要首选童男一人(一般为族中亲戚中兄弟多者),随迎亲队伍接新娘(此时已捧好蜡烛),接归或直接将蜡烛捧至洞房内安放。此为奉子,俗不可耐,以兄弟多的童男作为引子,为新娘佳人点燃香火,便引来子孙满堂。

 7、迎亲鼓乐:客家旧俗中“接新娘”的整个过程一般都鼓乐不停,光绪《客家府志》所记的“鼓乐迎亲”即是。苏东坡寓惠时曾称:客家“钟鼓不分哀乐事”,看来客家传统的迎亲在宋代以前就已有了。客家婚事的鼓乐称“锣鼓柜”,以锣鼓、镲、钹为主,配以唢呐。鼓乐队随迎亲队伍来回吹奏,渲染了喜庆气氛。光绪《客家府志》说客家的民间婚礼“鼓乐竟日”,亦即民间所称的“一日鼓”,但一些有钱人家婚事鼓乐,实际上是“二日鼓”、“三日鼓”。旧时,客家有专门的鼓乐店,有职业鼓乐手,男家婚娶,只需花银钱便可雇专门的鼓乐班子,因而旧时婚礼请鼓乐班子捧场是普遍的。

 (四)滞新娘

 新娘到家后,先拜堂,拜天地祖公,拜父母高堂,并依次向男家长辈敬茶,此谓“饮新娘茶”;而诸长辈要回封“利是”包,以祝愿新婚新人大吉大利。礼毕,就是大开宴席“和新娘酒”了。客家旧俗婚宴时新娘并不露面,一般要饿着肚子独坐闺房,不能抬头,不能言笑,不能轻易走动,独听正厅中传出的嘻闹狂欢之声。此时新娘内心一般都忧虑不安,因为她知道,那些狂汉醉鬼们,一会儿宴毕之后,便要冲入新房中“闹”她了。这就是客家婚礼中一个最为狂欢的场面——滞新娘。

 滞新娘即习惯说的闹新房,“滞”是客家方言,即戏弄之意,滞新娘即戏弄新娘。其实还在拜堂之时,滞新娘便已开始,如果新娘下跪的动作稍慢,有些人便在新娘的后脚弯上猛蹬一脚,使新娘跌跪在地;或一阵起哄,人叠人地把新娘压在下面。此前,女家同来的姑嫂姐妹等人总是事先作些准备,如在堂前铺一块草席,使新娘倒下时不致于弄得满身灰尘。但是,男家客人总是想办法把新娘弄得狼狈一些。

 婚后宴毕,人们迫不及待地涌入新房。先是要“食新娘茶,吸新娘烟”。按规矩新娘要逐一给每位倒茶点烟,这时,人们往往让滚烫的茶水倒得满满的,故意让新娘烫着;又故意将新娘点烟的火种吹熄,让新娘无所适从;尔后,又让新娘在几寸宽的长条木凳上走过,谓“过天桥”。板凳两头易翘,中间仅一个巴掌宽,人走在上面摇晃不定,而一些好生事者,还故意把凳脚事先弄坏,好让新娘从凳子上摔下来。至于要新郎新娘咬糖果,对新娘讲猥亵的话之类,则是平常的事了。越往下,秩序越乱。有的偷偷拿松毛针之类带刺的东西刺新娘的颈背,或向新娘的脸上喷撒胡椒粉,并左推右搡。女家同来的姑嫂姐妹尽力劝护扶持,也无济于事。新娘也强颜作笑,但脸上流趟着汗和泪。这种捉弄新娘的行为,往往要延至深夜。此俗对一个刚出嫁的新娘来说,是近乎残忍的。

 闹新房古以有之,汉代已十分流行。因闹新房是以戏谑新娘为主,因而此习也称作“谑亲”、“戏妇”。时人所著的《昌言》指出:“今嫁娶之会,捶杖以督之戏谑,酒礼以趣之情欲。宣*佚于广众之中,显阴私于族亲之间。污风诡俗,生*长奸,莫此之甚。”说明当时闹新房十分放纵,而且人们行为有违“礼教”,污秽视听,故此作者以“污风诡俗,生*长奸,莫此之甚”加以斥之。《汉书》亦云:“新婚之夕,于窗前窃听新妇言语及其动止,以为笑乐。”此为传统的“听房”之习,也属闹新房。惠州以上两者皆有,而且颇具“污风诡俗,生*长奸”的特征。但人们并不认为这是伤风败俗,世代相袭,以至今日的客家,都依稀可见这种婚俗的遗风。

 (五)三朝回门

 娶亲的次日,新娘早起服侍家人,日间迎接串门探访的亲朋邻里,到了第三天,一早便要打点礼物同新郎一齐回娘家看望父母,这就是客家习惯所称的“三朝回门”。它是客家传统婚嫁礼俗之中甚为讲究的一项礼仪。如果说提亲、卜吉、落定、报日、过大礼为婚前礼,迎亲、滞新娘为婚时礼的话,那么,三朝回门便是婚后礼了。

 客家的三朝回门,又称“滞新郎”,从形式到内容都和“打婿”、“戏婿”之习有相似之处。按客家的习惯,新人到岳家之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拜见岳父母大人,而后逐一拜见族中诸亲。在拜见族中的姐妹时,往往就已开始“滞新郎”了。按照传统的风俗习惯,新郎到岳家祖宗和岳家宅屋的四方神,这时姐妹便于一旁起哄,或让新郎多拜几次,不让其起身;或让新朗频频下跪,不让其间歇;有些好事之人,还会拉新郎到鸡窝或猪圈旁,明说是要新郎拜鸡笼神或猪舍神,实际上是戏弄新郎。如新郎不从,众姐妹就回强行“执法”,使新郎不得不从。

 拜毕,岳家宴请郎婿。席间,岳丈及族中老者要出些对子和难题让新郎解答,说是测试新郎的才能,实际上是为难新郎;而那些好事的姐妹,这时便照搬“滞新娘”的做法去戏弄新郎,使新郎狼狈不堪。

 “滞新郎”尽管在程度上不如“滞新娘”,但岳家姐妹的矛头始终都是直指新郎,大致是对新娘在男家受到戏弄的一种“回敬”。新婚三朝回门是客家传统婚嫁的一个定俗,故礼仪颇为讲究。回门时备的礼物,首要为鸡,民间谓“带路鸡”,这是必备的吉祥之物。其余的礼物,如鱼、肉、鹅、海味、山珍、饼食等各听其便。这些礼物,男家一般都多备一份,如肉、备两块,女家接礼后,按俗要回男家一块。其余如大桔亦不可缺少,如无大桔,即须以柑橙代替;大桔寓意“大吉”,女家接礼后。还要回给男家大桔(吉)。

客家人结婚风俗礼节2

 客家结婚风俗主要步骤一

 说亲,无论你们是通过相亲认识的还是通过自由恋爱在一起的,都是需要媒婆来当“说客”的。现在已经演变成了一种仪式,只是走个过场意思下就好了。

 客家结婚风俗主要步骤二

 送定,比较难理解的一项。说亲成功之后,女方的父母会提出条件,这里指的并不是下聘礼,而是要准备猪、酒、鸡、鱼等赠予女方,在农村更加繁琐,还需米、豆、粉、面若干。之后就可以写婚约了,这些都是由双方的家长来完成,男女方各执一份,这就是所谓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客家结婚风俗主要步骤三

 报日子送聘金,报日子指的是定好接亲日期后告知女方,男方在接亲前要将聘金送至女方家属,聘金的尾数通常为“9”,蕴意两位新人长长久久。

 客家结婚风俗主要步骤四

 盘嫁妆,传统的婚礼习俗女儿出嫁嫁妆是必不可少的,嫁妆可以让女儿出嫁的时候等体面。传统的嫁妆为衣裤、梳妆台、木箱、门帘、各种首饰等等。但现在盘嫁妆的种类变得非常多,家电也成为嫁妆中的一份子了。

 客家结婚风俗主要步骤五

 接亲与送亲,男方到女方家接女方过来,女方家里要摆酒席迎接新郎的到来,以前是骑马去的,现在一般都是开车去了。接了新娘要回去的时候,女方家长要出门鸣炮欢送。

 总结:完成以上步骤就正式开始拜堂成亲了,按传统模式来看的话,拜堂成亲也是相当多规矩的,男女拜天地还需要喝交杯酒,这是也是整个婚礼过程中最热闹的时刻。拜完堂新人就要逐桌跟客人敬酒。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71063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7
下一篇2023-12-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