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压婚车有哪些讲究 具体流程环节介绍

结婚压婚车有哪些讲究 具体流程环节介绍,第1张

在婚嫁习俗中,压婚床和压婚车是我们现在依然保留着的传统环节。压婚车在过去,指的其实是压轿。不过时代发展,如今的新娘都是坐着婚车去婚礼现场,我们自然要换一个说法了。当压轿转换成压婚车,我们又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地方呢结婚压婚车有哪些讲究给自己的婚礼,一个最完整的祝福吧!

结婚压婚车有哪些讲究:人选

压婚车的人选选择,因为各个地区的风俗习惯不同,都有一些小的差别。现在大多数的地区,压婚车的人选是在女方的家里,选择一个孩子来压车。过去重男轻女的时代,人们大多数是选择用男孩来压车。不过在如今,这样的封建思想已经淡化了很多。现在关于压车人选的性别问题已经没有非常明确的规定了。我们选择压车孩子的时候,只要年纪不是太小,已经是能懂事的孩子,就基本能满足环节流程的需要了。

 

结婚压婚车有哪些讲究:上车

婚车车队出发去迎接新娘的时候,压车的孩子就应该上车了。压车孩子一般是坐在主婚车,也就是新娘所在的婚车上,甚至可以直接坐在新娘的位置上。在北方的传统婚嫁文化中,我们不但要上车,还要在孩子的怀里放一只大公鸡。因为公鸡和吉利有一个字是谐音的,人们人为能给新人未来的婚姻生活带来很好的寓意。

 

结婚压婚车有哪些讲究:下车

迎亲的婚车车队到达新娘家后,新娘娘家关系不错的邻居和亲戚,就要出来哄这个小孩子下车。我们在正式的流程之前,最好和小孩子大概一起梳理一下他要做的事情。在婚车车队停下之后,可以嘱咐孩子暂时不忙下车,等大人们哄了几分钟之后再下车。

压车男孩下车是很讲究的时候。大人们不能用蛮力将他拉下来,我们只能用言语或者小玩具之类的东西,将小孩子哄下来。还有,女方家里要准备好给压车孩子的红包。准确的说来,应该是压车的人员都应该有一个。红包金额没有明确的规定,我们只要表达了自己的感谢,传递了一份喜气就好。

 

结婚压婚车有哪些讲究:返程

迎亲环节结束,婚车车队返程的时候,压车孩子肯定不能再坐在新娘的位置上了。这个时候,压车孩子可以在后座陪着新娘一起坐,也可以坐在副驾驶位置上。一般说来,我们都是会安排坐在副驾驶。因为,有一个说法就是,婚车车队的前后位置,都最好不要留下空位。

关于压婚车的讲究就是这些,我们如今想要举办一个完整的中式婚礼的话,是避不开这些习俗讲究的。只有仔细研究透了,才能给自己一个完满的婚礼啊!

初学肚皮舞礼分解动作

 导语:肚皮舞的精髓在于闻乐即兴起舞,易于掌握的步伐、手势、以及丰富的臀胯技巧。以下是我为大家分享的初学肚皮舞礼分解动作,欢迎借鉴!

  肚皮舞简介

 相传古埃及有一位美艳女子,结婚多年却未曾生育。为了祈求孩子的降临,女子来到神庙前祈祷,对着神像跪拜、扭腰、摆臀,好似舞蹈一般美丽。女子的婀娜舞姿使在场的祭司们为之倾倒,随即禀告了法老。于是法老就把这个舞蹈作为祭祀专用,颂扬神秘的生命。这就是最早的“肚皮舞”,如今,肚皮舞已经变成了女人们瘦身的秘密武器。

  肚皮舞可以减腰腹的原理是什么

 当你重复的去运动腰腹部这组的肌肉群时,这个肌肉群就在进行一个脂肪燃烧,和一个体态的调整,这样你的肌肉才会强壮起来。而在做这些运动时以20分钟为一个最低的运动时间,因为20分钟以上的运动才会完全开始燃烧你体内的脂肪。

  肚皮舞:健身减肥新宠

 适合任何年龄:肚皮舞适合任何年龄阶段的女性人群,没有舞蹈基础都可以,它设有各级别的培训班,你可以从最基础的练起。

 肚皮舞是自己的舞蹈: 肚皮舞不需要看别人的眼色,配合别人的步伐,自己觉得好就是好。舞动时你只需要关注自身和内心,这是一种灵魂和身体合二为一的舞蹈,让你能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欢乐、自由。

 2肚皮舞基本动作的要点和瘦身效果回顶部

  肚皮舞基本动作的要点和瘦身效果

  舞蹈要点

 教练指出,摆、抖、绕、顶等为肚皮舞的主体动作,主要是腰腹部的运动。在舞蹈中,上身下身要实现动静分离,即上身动则下身基本不动、下身动则上身基本不动,这样可以达到局部强化锻炼的效果。谢微同时指出,因为是没有高冲击的运动,肚皮舞的缓冲损伤可以减到很低,而且习舞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状态和能力自我调节动作的频率和幅度,因此易操作而安全性高。

 在一节一个小时的肚皮舞课程中,前30分钟为预热期,主要进行基础动作训练;然后是20分钟的有氧训练,这是减脂阶段;最后10分钟为放松阶段,在舒缓的音乐中进行一些放松练习。

  瘦身效果

 肚皮舞减肥的重点部位主要是腰、臀、腿、背和臂,几乎每个扭摆动作都有瘦身作用。肚皮舞能充分塑造腰腹部的柔韧性。肚皮舞很多动作都是胯部的提抬,以及腹部呈圆圈或者是上下的运动,经常训练能使腰部更加灵活,线条更加优美。整个舞蹈动作都在有效地收紧全身线条,这就可以减去手臂、臀部、大腿的赘肉。在跳肚皮舞时,舞者需要常抬起脚后跟光着双脚在缓步前行中表演动作,这还有助于练出一双结实的小腿。

 肚皮舞还是一种全身的运动,可以让你的腿部、臀部、肩膀以及颈部都得到充分的活动,从而提高身体的弹性和柔韧性。

  3肚皮舞基本动作练习口诀回顶部

  肚皮舞基本动作练习口诀

 有人说肚皮舞是少数几种比较难的舞蹈,其实不然。跳好肚皮舞只要练好腰部动作,基本上就可以说已经成功了一般。那些之所以说肚皮舞难的,大多也是腰部动作没联系好的。那么作为一个肚皮舞入门者如何练好腰部动作呢D舞元素总结出肚皮舞培训7字口诀,帮助大家记忆练习。

  甩——将胯大幅度地甩出去

 你可以利用腰部,一下又一下上提你的胯,并且呢,从半蹲状态到踮起脚尖,身体的上下幅度的变化让你的周身以腰腹为支点舞动起来。这时你可以利用你的上肢,将整个身体随之摇摆。

  挺——将胸部尽量地打开

 将下半身固定好,只活动你的腰部以上的上半身。首先,将肩部向后背,努力将胸部送出。然后,左右晃动身体,好象你在不段地长高似的,同时肩部有节奏地向后活动来带动胸部。

  转——稳定地保持身体重心

 肚皮舞旋转的动作是放松全身的一种方式,你可以随意地转动身体,但是要注意的是,轻柔一些,让身体放松下来即可,让上肢来带动身体。

  浪——身体像波浪一样

 这动作是以腰腹为中心,脑袋先向前探,然后是颈部、胸部和腰部,身体好像钻过一个套圈一样。从侧面看,身体有如波浪,呈现出一个“S”型,如此反复进行。

  摆——摆动胯部像画8字

 你一定知道如何将胯部向上提动的感觉。当你这样左右活动开你的胯部之后,试着用胯部来画一个平躺的“8”字好吗注意运动的时候要用力均匀,争取让幅度最大化。

  抖——让腹部的珠片抖起来

 双脚与肩同宽站好,让胯部前、后、上、下轻微摆动,你要看到腹部那些美丽的珠片都因为你的抖胯而飞舞起来,而肚子上的小肥肉也随着轻微抖动,过不了多久,你就可以和他们说BYE-BYE!

  震——微屈膝盖使劲跺脚

 腹部与胯部的震动是依靠腿部膝盖的微屈和抖动来完成的,这样的震动感受非常美妙,你尽管使劲地跺脚,晃动身体,并将注意力放在你的腹部上,将它作为意识的中心点来运动。

  4肚皮舞基本动作教学回顶部

  肚皮舞基本动作教学

  一、基本站姿

 要求膝盖非常放松,不要过分紧张。保持膝盖弯曲,上身直立,头部向前,整个站姿非常的有弹性。

  二、手的动作

 手尽量放松,手腕稍用力向上,然后放松。双手可以放在身体两旁做;也可以一只手向上,另一只手放在胯旁做;还可以双手在胸前同时做或交替腕花做等等。

  三、手臂的动作

 保持膝盖弹动,向上顺序提起手臂、肘关节和小臂,想像着你正夹着一个大球,然后从肩开始顺序向下,如同蛇在慢慢爬行。一只手做完,换另一只手交替着做,再加上臀部的外8字移动,从一边到另一边。

 可小幅度动作做,上肢左右摆动,下肢不动,加上头部和颈部的动作。

 可改变重心的高度,上下起幅做。

  四、肩部的动作

 其他部位放松,一只脚向前,摆动肩部,向前,还原,双手向两旁打开,下肢不动。上肢配合交替向前、向后做。

 双肩可以一边做身体一边向后仰、向前倾。

 向上耸,放松,双手放下。

 把上面的动作组合起来做。

  五、胸部的动作

 1、胸部的环绕

 肩部推向一侧、向后、另一侧、再向后,这实际上是做了一个上半身的胸部环绕动作,下半身保持不变。

 这个动作可以下蹲做,也可以结合臀部旋转一起做。

 2、胸部的摆动

 向前、收回、收腹。加快做。

  六、腹部的动作

 提膝翘臀、向前、收腹、还原,连贯着做

 有了基本动作做保证,就可以学习一些稍微复杂点的动作了。

 5肚皮舞经典动作详解回顶部

  肚皮舞经典动作详解

  第一式 女神

 动作要领:两上臂平举,与肩平,前臂稍高,与后臂成大于90℃的角;手掌向外翻,五指并拢,尽量压到与地面平行;两肩外展,双臂对称。

 瘦身指向: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背肌

  第二式 顶胯

 动作要领:利用腹肌前收胯关节,腰胯两侧分别向前顶。

 瘦身指向:腹肌、胯关节灵活性

  第三式 骆驼

 动作要领:立胸并向前顶,移到最大幅度时收腹,向下压下腹肌,依次循环。

 瘦身指向:背肌、小腹

  第四式 八字绕环

 动作要领:一个胯关节向前移动,划个弧行后向后,另外一个胯关节朝前,依次上下蠕动。

;

羌族舞蹈“喜事锅庄”一般都是在结婚的时候、春节的时候、或者传统的节日的时候,如果是亲朋好友聚会的时候兴致很高的时候,也是可以跳这个羌族舞蹈的。只要是能够跳羌族舞的场合,基本上都是通宵的,而且场面非常的热闹,所有人都是有说有笑,在一起边唱歌边跳舞。

“喜事锅庄”这种舞蹈一般首先会先从年轻人里面选出十二个能歌善舞的人,然后让这些人组成迎亲团,最好男女各一半。然后他们就会在娶亲的时候达到寨子的门口,这个时候娘家人就会在门口阻拦,要求这些人开始跳舞,并且还会把准备好的水泼向迎亲客。

然后在晚上聚餐的时候,羌族人是会点燃火堆的,然后所有人围绕着火堆站成一个半圆,这个时候就可以开始高歌了。并且两个人组成一队,互相抓着对方的腰带,在婚礼的时候每个人的腰带都是红色的,然后就开始跳小碎步,并且要轻微的抖动上半身,跟着音乐的节奏开始慢慢的跳动。

这个动作的要领其实很简单,基本上羌族人都会跳,这个舞蹈的重点就是上半身保持不动,但是要缓慢的转动腰部和胯部,然后可以跟身边的人手牵手,围绕的火堆走一步,踢腿一步,所有人都围绕的火堆又唱又跳,这样的动作简单,老少皆宜,就是在这样热闹的气氛中大家唱唱跳跳来为新人祝福。

当然了只要是碰到羌族重要的节日或者是家族聚会的时候,都是可以进行这样的仪式的。一般这种舞蹈都是在婚礼晚宴进行的时候,以及晚宴后大家聚集在一起的时候才会进行,这样是很有气氛的,而且年轻人精力好的,可以玩一夜不休息。

男方接新娘流程

男方接新娘流程,从古至今人们对于结婚都是非常重视的,因此对婚礼的流程也一直有所讲究,有一些婚礼的习俗是不可忽略的,那么,男方接新娘流程是怎么样的,一起来看看吧。

男方接新娘流程1

结婚当天男方接亲流程一:出发

到点之后,新郎开始从新房出发接新娘,出发之前要给每一辆婚车的车队司机发一个喜袋,喜袋里面装红包和喜烟,摄像车上要有一个是认识新娘家的人。

结婚当天男方接亲流程二:堵门

堵门是接亲中对新郎的考验,我总结了两点经验:

1、要哄

被堵门最重要的是哄好伴娘,哄好新娘的所有亲戚朋友,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准备很多很多的红包。

2、要忍

无论伴娘怎么刁难新郎,新郎都不能退缩,伴娘们会准备一些游戏来为难新郎,这样既热闹,又有气氛,但堵门适可而止,也不要太过了,热闹一下就好了。

结婚当天男方接亲流程三:求婚

新郎顺利通过了伴娘的考验,进门就可以看到新娘啦,看见新娘的第一件事就是单膝下跪,将手中的捧花交给新娘。

结婚当天男方接亲流程四:敬茶

新娘接过手捧花后,就要向新娘的长辈、父母敬茶改口叫爸妈了,新郎敬茶的顺序是:先敬新娘的父母,再敬新娘的长辈。

结婚当天男方接亲流程五:找鞋

一些仪式做完了之后新娘就可以出门了,伴娘会将新新娘的鞋藏起来,要求新郎把新娘而定鞋找到,不然是不让出门的,可以使用红包来“买通”新娘的伴娘。这也是一种增添气氛的环节,红包意思一下就可以了。

结婚当天男方接亲流程六:出门

新娘的鞋找到之后就可以要出门啦,新郎将新娘抱上车,出门时新娘眼睛要看前方,不能回头。

结婚当天男方接亲流程七:上车

新娘出门前手上要拿一个苹果,上车后直达新郎家中,路途上千万不能回头,到达新郎家后,整个接亲流程就结束了。

男方接新娘流程2

一、接新娘有什么细节

1、敲榜首道门 ,在中国的传统婚礼风俗上的含义,在于“熬熬新郎的性质”。

2、进入娘家后不要急于见新娘,首要要与爸爸妈妈打招呼。

3、敲门进入新娘闺房 (这时分会有“堵门游戏 ”)。

4、献给新娘手捧花,给新娘戴上胸花。

5、组织新人向女方爸爸妈妈敬茶。

6、新郎给新娘穿上新鞋后抱新娘上车。

7、指使专人组织亲友上车。

二、结婚男方接新娘流程

结婚接新娘流程一、讨喜

新郎与女方家人见面后,应持捧花给房中待嫁的新娘。此时,新娘的伴娘们友要故意拦住新郎,可是条件要新郎答应,通常都以红包礼成交。

结婚接新娘流程二、拜别

在上婚车之前,新娘应叩别父母道别,而新郎仅鞠躬行礼即可。

结婚接新娘流程三、出门

出娘家门时,新娘应由一位福份高的女性长辈持竹匾或红伞护其走至礼车,因为新娘头顶不能见阳光,另一方希望像这位女性长辈一样,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代表开枝散叶。撒红豆绿豆和米于伞顶和车顶,用以辟邪。

结婚接新娘流程四、礼车

准备好竹匾,并在上面贴上“喜”字,竹匾可置于礼车后盖。

结婚接新娘流程五、敬扇

新娘上婚车前,由一名小男孩持扇给新娘,擅自放在茶盘上。新娘则回赠红包答谢。

结婚接新娘流程六、不说再见

当新娘上婚车后,所有人离开女方家门时,不可向女方家人说再见。

结婚接新娘流程七、燃炮

婚车开动,离开女方家时,女方家要燃放鞭炮。

三、接新娘哪些人不能去

1、空手的人

去接新娘的人不能空手,所以每个人在去的时候都要负责帮新郎拿一件礼品, 这也表示了男方家的诚意。

2、离婚者

离婚的人不能去接新娘,因为大多数人认为比较这样的人晦气,结婚这样的喜事就应该什么都是圆圆满满的,去接新娘的人的婚姻生活也该圆满,这是一个美好的寓意。

3、白事在身的人

如果最近有白事在身的人也不适合参加这样的场合,因为结婚是喜事,所以红白事最好不要冲撞,否则会给新人带来不好的运气。

男方接新娘流程3

婚礼流程

一、入场准备

1、仪式开始前,新郎、新娘将随身物品交由专人保管

如果随身携带手机等物品,不仅容易造成分神而且影响美观哦。

2、仪式进行的前三分钟,由专人(婚礼督导或伴郎伴娘)负责把住宴会厅大门

新郎正在入场,这时如果有迟到的宾客赶来,应请宾客稍等片刻。因为开门会影响入场的专注氛围。

二、新娘入场

1、不要音乐一响起就入场,应等待15到30秒钟

要给宾客一定的准备时间,当宾客的眼光全神贯注聚焦在你们身上时,就可以入场啦。

2、新娘右手挎父亲(长辈)左胳膊,两人保持约15cm的距离

新人行走时的步调要缓慢一些,新娘跟着新郎,要大约慢新郎半步。

3、目视前方,仪态自然,不要东张西望

新娘不要总看裙摆,新郎不能东张西望,一定要拿出新人该有的自信和优雅。

4、伴娘适时为新娘整理裙摆

新娘穿着婚纱,特别是长拖尾时,单独行走很不方便,所以伴娘应适时帮新娘整理裙摆。

5、为了防止踩到婚纱,走路时用脚尖向前踢出去

走路的姿态一定要美美的,即使不小心踩到婚纱,也要若无其事地进行调整。毕竟今天全场的焦点都是你呀。

6、用手提婚纱时不宜提得过高,不要露出脚尖

新娘自己拖着裙子行走的时候,最优美的动作是轻轻提起裙纱的前中部或者两手一起提婚纱两边,但不要提得过高,以不影响走路且不露出脚尖为宜。

三、交接仪式

1、新郎走到新娘和新娘父亲的面前,距离30公分,父亲把新娘的手交给新郎,父亲

会说一下祝福或者嘱托的话,也可以不说,然后父亲退场。新郎下跪鲜花,新娘别马上接,也要等个三秒。新娘挽着新娘慢慢的走这段T台,要提醒新郎在走路时,用挽着你的那只手帮忙提一下你的婚纱。(不建议小花童在新人前面引路撒花瓣,小孩子不可控因素太多)

2、新人走上舞台站定后,新郎应该握住新娘的手

婚礼的当天你们可以说是宇宙最强IP了,除了手牵手黏在一起,还有更好的恩爱方式吗?

3、新人站立时,新郎应在新娘的右边

这大概是源自古代欧洲的传统,传说新娘站在新郎的左边,方便新郎必要时用右手拔剑与敌人对决,可以更好地保护新娘。

4、俩人站在一起时,都向内稍稍侧立,成"八"字形

这样站的好处是,既不过分腻歪又不失甜蜜。

5、时刻不能忘记:抬头、直背、收腹、挺胸

要让头部、臀部和脚后跟成一条直线,这样站立会显得特别有精神,且完美地展示出礼服的轮廓。总之,不能给人懒懒的没精神的感觉。

6、转身幅度要轻缓,动作要利索

新娘在婚礼中要体现高贵的气质,应避免任何大动作。需要转身时,身体应该随着脚步同时转动,幅度要轻缓,动作要利索。如果婚纱或礼服裙摆较大,在转身时可以用与旋转方向相反的手轻轻抓住裙边和裙撑稍微向上提。

四、交换戒指

1、新人交换戒指时,伴娘应避免出现在镜头里

当新郎从戒枕上取下戒指后,伴娘应该接过新娘的手捧花迅速地让到一边,新郎为新娘佩戴完后,伴娘再走过来让新娘从戒枕上取戒指。伴娘上台送上戒指的时候要绕到新人的后面,面向观众将戒指送上。

2、结婚对戒应戴在左手无名指

戴戒指的动作一定要慢慢的,手背呈45度面向观众,一来是为了让在场的来宾有机会欣赏见证到整个过程,二来也能方便摄影、摄像的取景。这样会显得很优雅哦。

3、如果新娘佩戴手套,在彩排时应先试戴一下婚戒

目的是为了看婚戒是否能戴进去,如果戴不进去,应该在仪式开始前将手套脱掉。

4、新娘的头纱是在戴完戒指后才由新郎掀开的

仪式上的头纱适合长的,又高贵又神秘,掀开之后一般就是接吻了。想必陈晓这一波头纱撩,很多女孩都还没回过神吧。

五、新人接吻

1、接吻环节,新人要大大方方,不要扭扭捏捏

新人亲吻是在仪式中宣布两人正式成为夫妇之后进行的,亲吻时可以自然大方地深情投入以表达幸福的感受,但要避免过分忘情。如果不会,可以学习一下吴奇隆的做法。也可以是夸张的大胆的拥吻。

六、证婚环节

1、证婚词等讲话稿可事先卷起来,用红丝带系好

这样卷起来的好处,一来是美观喜庆,二来也增添了满满的仪式感。证婚人、父母致辞时缓缓打开,是不是显得特别庄重。

2、证婚人讲话时,新人应该认真聆听

千万不要两个人腻腻歪歪,在一边讲悄悄话哦。证婚人一般都是比较有威望的长辈,他的致辞也是对你们婚姻的莫大肯定。

七、感恩父母

1、父母隆重入场

感恩爸爸妈妈含辛茹苦地将我们养大,他们值得成为婚礼上的Superstar!婚礼不仅是我们的仪式,也是他们的高光时刻。为父母设计一个隆重的入场,并且邀请他们上台,上台之后给他们一个大大的拥抱,这何尝不是一家人的一次成人礼呢?

八、敬酒环节

1、新人站在舞台敬酒时应走到舞台的中间(可让双方父母一起站在台上向来宾敬酒,婚礼督导将酒杯端上来之后,新人及父母右手端酒杯从左到右示意敬酒,如特殊情况只需新人敬酒就好)一来你们是婚礼当天的主角,主角当然应该站在舞台中央;二来是为了便于照顾各方宾客的感受。

2、新人喝交杯酒时统一用右手拿酒杯

如果一个用左手拿酒杯一个用右手拿酒杯,是无法进行交杯这样一个仪式的,拿酒杯的时候就该统一好,都用右手持杯。当然都用左手也可以。

3、婚宴超过40桌,敬酒换装时间最好控制在10分钟内

这个时候真的就是在争分夺秒抢时间啊!生怕宾客吃完饭就离席了。

结婚本来是一件非常让人开心的事,对于男女双方来说,这是两人爱情的终点。婚礼当天,本来是两家人最开心的一天,新郎去到新娘的家中,将新娘娶走,最后两人组成一个新的家庭。湖南有一位新郎因新娘在婚礼上当众跳夜店舞而取消婚礼。新娘家长对此有什么表示?

一、事情的起因。

新郎与新娘因缘相遇,两人在相处过一段时间之后,互订终身,他们觉得彼此都是非常匹配的伴侣。在两家人见过面之后,婚礼也就定了下来,但是在婚礼当天的时候,新娘本来在家里非常高兴的,等待着新郎过来娶她,但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因为当时周围的人都在起哄。他们想要新娘跳一段舞看一看,本来新郎也是非常高兴的,能看见自己未来的妻子跳一段舞。但是没有想到的是新娘跳的竟然是夜店舞,新郎当时脸色就有点不好看了。最后他在婚礼的当天,决定取消婚礼,这一消息,让许多人都十分的不理解。

二、新娘家长对此有何表示?

新娘家长在得知自己的女儿婚礼被取消之后,心里是十分不高兴的。因为自己的女儿在这儿等了这么多天,好不容易找到一门好的婚事,却被新郎以这样的理由给拒绝了。是啊,女儿的做法的确是有一些欠妥,但是男子的做法更让人无法忍受。新娘的家长也同意取消婚礼,因为他们不想让自己的女儿嫁给这样的人去受罪。

三、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

新郎的做法十分的欠妥,如果仅是因为新娘跳了一段夜店舞而选择取消婚礼,那么星朗的做法十分的幼稚,婚姻不是儿戏,不能因为这样一件小事而耽误了两人的感情。并且婚姻也是两家人的事情,这样的做法只会让两家的家长感到伤心。

(一)一般古典中式婚礼典礼流程:迎亲环节

1上头

上头就是梳头,在古代,男女双方在出门前要请一位“全福”的婆婆,在特定的吉时梳头。其中“全福”代表着,梳头的婆婆“六亲皆全,儿女满堂”。

“全福”婆婆梳头时会说:“一梳梳到尾,二梳梳到白发齐眉,三梳梳到儿孙满地,四梳梳到四条银笋尽标齐”。这个传统仪式,寓意美好,是希望结婚的两人能长长久久永远幸福。

2叫门

“叫门”就是如今的接亲环节了,也是婚礼中的高潮环节之一。

在古代,新郎是要兴歌赋作对才能过关的。如今的“叫门”环节,新郎也要经过千奇百怪的考验,才能顺利迎娶新娘。

3拜别

"拜别"就是新娘离开家前和自己的父母道别。

新娘子要叩拜自己的父母,感谢他们的养育之恩。

新郎则要向新娘的父母鞠躬行礼,表示他要带走新娘了,请岳父岳母放心,他一定会照顾好二老的女儿的。

如果有红盖头的话,还须由新娘的父亲为新娘盖好,和西式婚礼中新娘爸爸给新娘披上头纱一样。

4射箭

等到迎亲的队伍到达之后,新郎需要做出三个射箭的动作。

一是向天射箭式,二是向地射箭式,三是向远方射箭式,之后才能接新娘下车或是下轿。

向天射箭,是祈求上天的祝福;

向地射箭,是代表天长地久;

向远方射箭,是祝福今后生活幸福美满。

5跨火盆

新郎新娘需要从火盆上共同跨过去。

其寓意是辟邪,相传有鬼魅喜跟在人后,鬼魅怕火,当新人跨过火盆后,鬼就不能跟过来了。

跨火盆能够洗去晦气和不祥,表示今后的生活会红红火火。

6拜堂

在古代,拜堂主要包括了拜天地、拜祖庙、拜父母和夫妻交拜。

现在简化为:拜天地、拜高堂和夫妻对拜。

7掀盖头

掀盖头指新郎用一杆秤挑开新娘的红盖头。

“秤”与“称”同音,寓意着新娘对于新郎来说十分称心如意。

8合卺酒

卺原本是一个长着像葫芦的瓠瓜,在古代人们将它作为婚礼中盛酒的容器。

合卺礼需将瓠瓜一分为二却用红线相连,随后新郎新娘各拿一半交杯对饮。

其寓意着婚礼将两人合二为一,婚后相亲相爱,同甘共苦。

9改口茶

新郎新娘需要向对方的父母敬感恩茶,并且改口称对方父母为爸爸妈妈,当双方父母喝完茶后还需要给新人红包。

在这个仪式中,双方父母喝下新人的这杯茶,表达自己对儿媳或女婿非常满意。

(二)唐朝婚礼仪式流程

1新郎先登台,台上和伴郎一起高喊“新妇子出来”(司仪注解“新妇子”的意思并说明:“新郎这样喊你可喊不出新娘来哦”)

2新郎念催妆诗:“不知今夕是何夕,催促阳台近镜台。谁道芙蓉水中种青铜镜里一枝开。”(司仪注解,赞扬新娘子象水中的芙蓉一样的美丽。 ) 下台把新娘子迎进来。 (音响切换到主宴会厅)

3新人走上红地毯后,金童玉女在身后撒五谷杂粮。(司仪注解撒五谷的意思,一切准备就绪,良辰吉时就到了)

跨火盆:玉凤抬足迈盆火,凶神恶煞两边躲。喜从天降落福窝,好日子红红火火!新人跨火盆喽——)

跨马鞍 :一块檀香木,雕成玉马鞍,新人迈过去,步步保平安。新人跨马鞍喽——) 跨米袋 :有吃又有穿 一代胜一代。新人跨米袋喽——) 一撒金,二撒银,三撒新人上台转过身。

有请新郎官在自己新婚庆典的舞台上三箭定乾坤: 一箭射天 天赐良缘 一箭射天 地配一双

三箭射洞房(笑) 三箭定乾坤 新郎接新娘入

4“却扇之礼”———新娘始终用扇面遮面,即使新郎挑开红盖头,扇面也未撤去,必须要用新郎的才华来打动新娘,才可看到新娘容貌。

司仪:各位来宾,各位贵友,按照咱老祖宗的规矩,新娘的盖头是到了洞房新郎才挑开了,但是,今天来了这么多的客人,这么多的朋友,这么多的嘉宾,大家是不是想早一点看看新娘的花容呀!(想)。那好!今儿咱们就来个“与时俱进”,提前在这里让新郎揭开盖头,好不好(好)(然后拿一称杆,问)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呀(称杆)对,这是称杆,称杆这上面的是什么(称星)这秤杆也叫“喜竿”,咱们让新郎官,拿这个“喜竿”挑开新娘的盖头,(响乐)一挑——眉清目秀,二挑——口红齿白,三挑——称心如意 ”,“蒙头红、挑三挑,过不了三年有两小,新郎官“称心如意”啦!

奇怪了,红盖头都挑了,为什么新娘要用扇子遮住芳容,不让新郎看见,哦。。。。。。原来这是我们老祖宗唐朝的规矩,新郎和我们大家真想见新娘的芳容还必须要经历一道关,那就是新娘还要考考新郎的才华,啥才华新郎还必须当众在吟一首“却扇诗”,看看能不能打动新娘子哦。

新郎当众吟诗:“莫将画扇出幄来,遮掩春山滞上才。若道团圆是明月,此中须放桂花开。” 司仪:新郎这首诗吟的巧吟的妙啊,把新娘比喻成了美丽的桂花。 新娘将扇子移开

这正是“芙蓉出绿水,新人露花容”。大家掌声祝福啦!(响乐)]

5有请证婚人为2位新人证婚

6三拜九叩大礼

司仪:下面请新人行大礼,行三拜九叩之礼。

一拜天地日月星,请一对新人转过身,整衣冠,拱手作揖,拜——。(响乐) 风调雨顺,一鞠躬, 五谷丰登,再鞠躬, 家业兴旺,三鞠躬, 再拜高堂,老祖宗。 有请双方家长上台入座。 整衣冠,拜。(响乐)

祝父母多福多寿,一鞠躬。 愿高堂幸福安康,再鞠躬。

愿父母双亲,寿比南山,三鞠躬。

请新人面向北,相对而立——互相整衣官——拱手作揖——拜 夫妻恩爱,一鞠躬。 百年好和,再鞠躬。 早生贵子,三鞠躬。(响乐)

天上牛郎会织女,地上才子配成双,今日两家结秦晋,荣华富贵万年长

7咱老祖宗结婚的时候啊,还要交换信物给对方,今天啊,我们这对新人也有信物给对方, 交换戒指

8“结发之礼”———侍女奉上剪刀,新郎新娘各剪下一缕头发,然后用红线扎起放入锦囊挽成“合鬓”,由新娘保存,象征着夫妻和睦,永结同心。(假装剪)

9在这里我也代表一对新人,祝愿双方老人“福如东海常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愿你们来年的此时共享三世同堂的天伦之乐。

水有源,树有根,儿女不忘养育恩,感恩献茶啦!!!(伴娘送上) 新郎手捧盖碗:1 请泰山大人喝茶,2 请岳母大人喝茶。 细节: 双方父母喝茶,给红包。

10“合卺(jǐn)之礼”——— 交杯酒,将一个一分为二的葫芦上系着红绳,新郎新娘交换葫芦瓢,共同饮下瓢中酒。司仪说:“合卺是指夫妻交杯酒,葫芦是苦的,倒进去的自然是苦酒,一分为二的葫芦含有同甘共苦的深切含义。一朝同饮合卺酒,一生一世永缠绵。(伴娘送上交杯酒)新人挽起双手,幸福从此开头。同干共饮交杯酒,真情真爱心中留,有请干杯!共祝新人痴心情浓,血脉相融,爱满苍穹。

送入洞房————(新郎背起新娘下主台朝宴会厅门口奔)一路司仪撒红包, 每桌上撒 新郎发言

总结:唐朝婚姻习俗多继承于北朝。以上就是唐朝婚礼仪式流程,想要举办一场正宗唐朝婚礼的新人可不要错过。

(三)汉服婚礼流程

迎亲前

新郎迎亲前,男方妈妈要给新郎穿上大婚服,戴上头冠,然后在亲朋好友的观礼之下,行教子礼。父亲会送给新郎一杯酒,并叮嘱儿子要夫妻恩爱,好好经营自己的家庭,孝顺父母。然后将信物木雁交到新郎手中,让新郎捧着下楼前往迎亲。

迎亲流程

1新郎出发

新郎出发可以从父母家出发,也可以从新房出发,如果婚车需要扎花车,也可以从扎花车的地方出发,这就没有具体规定了。只是要记住出发前给每个婚车车队的司机每人发一个喜袋,和一张路线图,摄像车上要有一个认识新娘家的人。另外新郎不用太早出发,只要避开高峰就好,早到,迟到接到新娘的时间都差不多的,到的太早只会让自己更累,但是也不能太晚了,防止会有突发事件发生。什么时候出发还要考虑到路程的远近,路况等等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综合考虑。

2堵门、玩接亲游戏

堵门是迎亲中新郎对大的考验,新郎要注意两点:1要哄,哄伴娘,哄新娘的亲戚朋友,至于是用红包哄呢,还是用行动来哄,就看新郎;2是要忍,不管怎么刁难,新郎都不可以红脸,切记切记!当然,新娘那边,堵门别全是要红包,可以多弄点游戏来难为难为新郎,这样既热闹,又有气氛。比干要红包好多,当然也要提醒堵门别太过了,大家都是为了热闹,太过就不好了,点到即止。

3进门后先求婚

历经千难万险,终于进门了,可以见到新娘啦。进门后第一件事就是手捧鲜花,来个干净漂亮的单膝跪地,想新娘求婚,动作要连贯,漂亮一气呵成。进入新娘的闺房后,第一件事就是老老实实的求婚。别一进门就想着找鞋子,鞋子肯定要找的,先求婚,大家注意!

4敬茶,改口

求婚完毕后就要向长辈敬茶改口了哦,敬茶的顺序是先敬父母,后敬爷爷奶奶。如果摄像是单机摄像的,新人和父母不要面对面的站,这样拍出来的视频会不好看,最好能站成45度角。改口别光改父母,新娘家在场的亲戚都改口喊一边,都是有红包的。

5找鞋子

终于要出门了,新娘的鞋子还是一定要找的。这找鞋子就要看新郎的人缘了,平时和新娘家的亲戚多走动走动,这时候会比较好过关,如果买通了伴娘,也会比较好办,如果事先毫无准备,那就只能找了,发动所有的兄弟姐妹一起帮忙吧。

6出门

终于要出门了,新娘依旧要由新娘的亲戚背出去,背新娘的肯定是要给大红包的。新娘们要注意,背下楼时要防止走光,因为很多婚纱都是有篷裙的,所以要注意呀,特别是夏天结婚的新娘更要注意了。在出门之前新娘要注意保护脚,很多人都要求结婚当天才能穿婚鞋,所以很多婚鞋结婚当天还是新的,新鞋都会比较硬,很容易磨破脚,如果结婚当天把脚磨破了,那会相当的痛苦,所以新娘们在穿婚鞋前,先在脚上帖上一些创可贴,要是那种肉色的,超薄的,至于贴在哪就根据自己平时的穿鞋经验,自己感觉穿高跟鞋时哪里磨的疼,那就贴哪。这样可以保护好脚,脚磨破了还要继续穿高跟鞋就太痛苦了。

7上车

新娘出门了,准备上婚车,出门时新娘手上要拿一个苹果!这里还要再提醒大家一下,如果新娘家住在一个很深的巷子里,那婚车还是不要进去吧,万一出不来就杯具了!!让被新娘的吃点辛苦,多背点路,红包给大点。

8穿鞋

婚车的车门前要放两条糕,新郎给新娘穿鞋时,新娘的脚就踩在糕上,这叫步步高升,至于要什么糕,水月准备用那种云片糕,红色的喜庆,哈哈新娘坐在车上穿鞋时,要注意往外坐一些,要保证半个人在车外,因为车里和车外的光线完全不同,坐在里面光线不好拍出来的照片会很不好看,所以新娘们要注意,上车后调整好位置再让新郎帮你穿鞋。

9到新房

好不容易把新娘接了回来,回新房就要新郎自己背新娘了,这时候就希望婚房别在6楼,7楼的爬的要死人的。新娘回到新房后把苹果放在床头,意思是把平安从娘家带到了夫家,很好寓意哈。到了新房后,就是新娘要敬茶,改口,还要喝甜汤的,以后的生活会甜甜蜜蜜的。

婚礼仪式

上午十点,周制汉服婚礼仪式正式开始。众多亲朋好友让婚礼现场气氛温馨、和谐,喜气洋洋。两位着汉代婚服的新人在妹妹或者好友扮作的侍女的陪伴下出场。

赞者读诰文,随后新人行沃盥礼,洗双手,表达郑重之情。

行同牢礼,吃碗里同一种肉,同一种饭,表达新人从此合为一家。

行合卺礼。卺是指葫芦。侍女拿过一个剖开的葫芦,新郎新娘各饮瓢中苦酒,表示新人从此同甘共苦。喝完,将葫芦对到一起,新娘用红线系住葫芦。

随后,新人行解缨结发礼,新郎新娘相互剪下一缕头发,新娘用红线将头发扎在一起,表示永结同心。新人为对方佩戴玉佩,而后行执手礼。最后行三拜之礼,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礼成。

中国不同的生态环境、不同的 历史和文化背景,使我国众多的民族发展成为今日具有各自语言、习俗、文化、宗教信仰等独具特色的人文状况与景观。下面对各种舞蹈的介绍会使您从中领略我国各民族文化艺术的迷人风采。 广泛流传在中国各地的《狮舞》,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舞狮含有祝福吉祥如意、兴旺发达的意愿。远在2,000多年前,汉朝通西域后,月氏(今克什米尔及阿富汗一带)、安息(今伊朗)等国,曾派遣使者向汉王朝献狮子等兽,汉代开始出现了石刻狮子等雕塑,同时也逐渐有了人模拟狮形的表演。

公元3世纪初的曹魏时代,已确有《狮舞》表演了。及至南北朝时代的北魏王朝,佛教盛行,在释迦牟尼诞生的日子,要抬着佛像游行,就有「辟邪狮子导引于前」。这个在闹市前开路的「狮子」,当然是人装扮的。萧梁时代,《狮舞》已成为皇帝祝寿的庞大表演队伍中的一个节目。由「老胡」率领,有扮狮、凤凰的演员,还有擅长「胡舞」的舞者等等。至隋代,《狮舞》已登上了戏场。

到了唐代,随着舞蹈艺术的高度发展,《狮舞》不但在民间、军中流传,且正式列入宫廷燕乐乐部,《立部伎》中的《太平乐》,是由舞者扮成五只不同颜色的狮子,立中、东、南、西、北五方而舞。白居易《西凉伎》诗描写的狮子舞,与今日之《狮舞》的表演情况几乎完全一样。

今日广泛流传在中华大地及海外华人聚居区的《狮舞》,仍然是为祈福纳祥、祝愿生活幸福而舞。1999年,为庆祝建国50周年,天安门前《东方醒狮》方阵,以其磅礴的气势,充分显示了中华儿女昂扬进取的民族精神,是古老狮舞在新时代的发展。 中华民族对具有豪迈气势和号召力的鼓舞,情有独钟。早在3,000多年前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击鼓撞钟「奏舞」的记载。后有汉画像石中的《建鼓舞》、南北朝石窟艺术中的《花鼓伎乐》、唐代敦煌壁画中众多的《腰鼓舞》画面,以及宋、明各代关于鼓舞的记载等等。至今中国各地均有不同风格的鼓舞流传,主要是气势磅礴的鼓舞,也有小巧俏丽、边唱边舞的小型鼓舞。

鼓的形制也极丰富,既有安放在座架上的大鼓,舞者围着大鼓,边击边舞,鼓声隆隆,如雷贯耳;也有背在身上腰间、形如冬瓜的小鼓;雄壮豪迈者,如陕西《安塞腰鼓》,击舞起来,气吞山河;山西《花鼓》颇负盛名,花样繁多,有高鼓、低鼓、多鼓之分。

安徽《凤阳花鼓》流传极广,由男女二人表演,女背花鼓,形如冬瓜,男执小锣,边唱边舞。歌词多唱述流浪漂泊生活之苦。随着流浪各地的灾民以唱舞《凤阳花鼓》求生,《凤阳花鼓》渐流传全国各地,并与当地民间歌舞相结合,成为风格各异的《凤阳花鼓》。

《太平鼓舞》鼓形如扇,击时哗哗作响。其形制与两千年前汉魏流传的《扇舞》相似。由最初宗教祭祀性质发展为民众自娱舞蹈,以至表演项目。北京《太平鼓舞》在清代民间流行一时。兰州《太平鼓》别树一帜,桶形鼓身长1米,以牛皮制的鼓鞭抽打,鼓声隆隆,声震数里。击鼓动作幅度大,力度强,有跳、跃、腾、闪、骑等舞蹈技巧。磅礴气势,充分体现了黄土高原人民的英雄气概。

中华民族的鼓舞除汉族众多的鼓舞 外,少数民族的鼓舞有藏族《执巴鼓舞》、维吾尔族《手鼓舞》,及苗族、彝、壮、瑶等族的《铜钹舞》,瓦族的《木鼓舞》等,均历史悠久,传承至今。 除文中提及的数种外,还有不少甚具特色的鼓舞。

山西洪洞等地的《威风锣鼓》相传源于尧舜时代,流传至今;表演者少则30人,多可达400人;庞大的锣鼓队伍摆出方阵、圆阵、梅花阵等阵势,锣鼓钹铙齐鸣,震天撼地。开封《大鼓舞》也是气势轩昂。流行于福建、台湾等地的《大鼓凉伞》,相传源于明代戚继光抗击倭寇得胜,民众欢庆起舞;男女合舞,舞姿轻盈活泼,还有一对老夫妇穿插打诨;富于战阵祝捷的热烈气氛。 在中国第3届艺术节开幕式上,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舞蹈表演行列中,有一队保山彝族青年,飞舞大钹,边击边舞。舞姿雄健豪放, 钹声震天撼地。

钹是声音响亮的乐器,也是金光闪烁的舞具。击钹起舞,从古代传承至今,从中原传播到少数民族地区。边击边舞、飞钹出手是其特技,既是民间节日的表演技艺,也是佛教、道教及巫祭等宗教活动中的舞蹈品类。 中国古代久有手执各种乐器起舞的传统。甲骨文中已有「奏舞」的踪迹。古文物中保存了完好的《钹舞》形象:霍熙亮先生在安西榆林4窟,摹绘了一组元代乐舞壁画,其中一幅可称为古代《钹舞》图。一半裸供养伎乐,头戴宝冠,长长飘带轻绕肩臂,开胯而立,张臂,斜倾身。左上方两个附飘带圆钹,似正从手中抛出,悬在空中,舞者动态在欲接未接之间。这分明是个抛钹出手、边击边舞的姿势。

另一幅清代《耍钹图》题记:「此中国耍钹之图也,其人多戏班中扮一道姑,殿中焚香已毕,演习手耍钹,能在手指飞转并能双手耍四个也。」画面绘一小脚妇女,双手各执带,带两头均系二钹,钹飞空中,跳跃起舞。从题记看,耍舞铜钹与宗教活动有关。耍舞铜钹者多为戏班的专业艺人。至今天津流传含《钹舞》表演的《法鼓舞》,仍与宗教活动有关。那气势磅礴的击钹舞蹈,昂扬挺拔,气势雄浑。广东佛山一带流行的《飞钹舞》,钹小精巧,系钹带较长。钹飞出,复收回。上下左右翻飞旋转,令人眼花缭乱,它是舞蹈与杂技的巧妙结合。 西汉建立,结束了长期的战乱局面,汉高祖刘邦为了安定国家,恢复生产,于高祖八年(公元前199年)下令天下建立灵星祠,祭祀农神后稷。据《后汉书·祭祀志·下》载:「舞者用童男十六人。舞者象教田,初为芟除,次耕种、芸耨、驱爵(雀)及获刈、舂簸之形,象其功也。」这个舞蹈将锄地、耕田、播种、除杂草、松土以及晒场、驱赶麻雀、收割、舂米、簸扬等农业劳作动作,都编入舞蹈中,含有歌颂农耕劳动、祈祝丰收的意愿。

明代乐律学家、艺术理论家朱载堉根据史料,编制了许多拟古舞谱,载《乐律全书》中,其中就有《灵星小舞谱》,并作有《灵星舞赋》,对此舞的主题思想、意义及队阵、乐器、舞容及表演过程记述颇详。同时还绘有《灵星祠雅乐天下太平字舞缀兆图》,以十六人摆字,设计精确,队形变化路线明晰,可称古代舞谱中的「场记图」。

朱载堉创造性地在十六个男童作农业劳作舞外,加上这祭祠灵星祠的雅乐舞蹈── 「天下太平」字舞。古今同理,要想天下太平,只有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人民丰衣足食,天下才得太平呵。 每年举行一次的长洲太平清醮较为香港人所熟悉,当中的重头戏「会景巡游」,即由小孩表演飘色,扮演古代人物巡游。所谓飘色,是一种以支架巧妙地撑着演员,其上站着装扮成各种角色的童男童女的巡游演出形式,这种带有酬神意味的巡游均盛行于全国各地。

飘色、抬阁(又名背棍、铁棍)的源头── 乘肩小女舞队,是南宋临安街头很有特色的一种舞队。特征是少女乘在成人肩头作舞。据《武林旧事·元夕》记载:「都城自旧岁冬孟驾回,则已有乘肩小女、鼓吹舞绾者数十队……自此以后,每夕皆然。」《梦粱录·伎乐》说:「街市有乐人三五为队,擎一二女童舞旋。」 由于舞者是乘在别人肩头,被举在空中作舞,舞姿主要依靠嫋娜腰肢和柔软手臂来表现。宋人吴文英的《玉楼春》词,对这种舞队的表演情貌和舞者的服饰、心态,有十分生动的描述:

「茸茸狸帽遮眉额,金蝉罗翦胡衫窄, 乘肩争看小腰身,倦态强随闻鼓笛。 

问称家住城东陌,欲买千金应不惜, 归来困顿滞春眠,犹梦婆娑斜趁拍。」

从服饰特点和伴奏乐器看来,此舞似由西北传入中原,故带有某些「胡」风。舞者在笛和鼓伴奏下,以婆娑的优美舞姿,在高居于人群之上的更大空中表演,十分诱人。至今在安徽《花鼓灯》的「大场」(集体舞)中还有「兰花」女站在小伙子肩上作舞的场景;「抬阁」、「飘色」也保留了类似的表演形式,与乘肩舞队有一定的承继关系。 古人称以足踏地为节、边歌边舞的群众自娱性歌舞为「踏歌」。《踏歌》多在民间节日,如元宵、中秋之夜起舞。人们成群结队,手袖相联,即兴编词,传唱踏舞。

汉代已有正月十五「相与联臂,踏地为节」的歌舞活动。唐代《踏歌》广泛盛行于民间、宫廷。唐诗中有许多《踏歌词》,描绘《踏歌》盛况,人们盛装打扮,群聚踏歌,三天三夜歌舞不停。宋以后,文人常将一些少数民族民间歌舞称作《踏歌》,因其舞蹈与《踏歌》一样都具有群众性、自娱性、手牵着手、以足踏地、载歌载舞等特点。

实际上,以足踏地为节,人们围着圈、手牵着手、载歌载舞的舞蹈形式,古已有之。距今5,000年前的舞蹈纹陶盆,十分生动、准确地描绘了这类民间舞形式。传说中尧时的「击壤」,应是这种舞蹈形式的最早记载。

由于这种舞蹈便于人们面对面交流感情,有强大的凝聚力,至今,世界各地许多民族均保存了与此相类似的舞蹈形式。 特让勒阿其热

流传于甘肃临夏附近的积石山县大河家乡的保安族民间舞蹈。一般在婚礼上由众人跳,以向新郎新娘表示祝贺。

保安族婚礼别具一格,一般选择在主麻日(回历的礼拜日)举行。婚礼时村上的歌把式高唱“宴席曲”以示祝贺,接着新郎新娘对唱,随后大家都唱起来,并围着火堆跳起“特让勒阿其热”。这种舞蹈节奏鲜明、豪放,动作简单、明快,舞者上身松弛,双臂自然摆动,双膝曲伸自如,富有弹性,显示出轻盈优美的风格。此舞常以对舞或群舞的形式表达人们对新婚夫妇的祝福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哈利

东乡族民间舞蹈。东乡族因居住在甘肃临夏的东乡而得名。这里每逢结婚娶亲热闹非凡,新媳妇接进夫家,亲友们都要前去唱“哈利”(恭贺新禧之意),以示祝贺。

“哈利”是东乡族特有的一种歌舞形式。婚礼宴席中一人领唱哈利,众人合之,边唱边舞,即按着音乐节拍整齐地击掌或拍手臂,双腿弯曲下蹲,左右移动舞步,有时也随着呼声做前进后退或旋转动作。舞蹈动作简练、欢乐而风趣。“哈利”往往把婚礼推向高潮,是东乡人民传统的民俗活动。

宴席曲舞

回族民间舞蹈。居住在甘肃、青海一带的回族人民经常在婚礼宴席上或喜庆日子里表演一种歌舞结合、动作别致、风格独特的民间舞蹈,故名宴席曲舞。

宴席曲反映的内容颇为广泛,有传统题材,也有现代题材;有揭露黑暗的,也有歌颂光明的;有谆谆教诲的警句,也有恭喜祝福的良言……宴席曲舞也相应地反映了这些内容。此舞多为男子双人对舞,即使有男女对舞,也是男扮女装(尤其是青海省内)。各地区宴席曲舞风格各异:甘肃省的多是载歌载舞的男子对舞,武术味道比较浓,舞蹈动作粗犷、剽悍;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的舞蹈动作细腻、秀美;青海省民和县的舞蹈动作潇洒大方,多用手腕划成蝴蝶状起舞,舞者不歌,歌者不舞;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则以女子碰击手镯独具特色。

此舞由二胡、竹笛、打击乐伴奏。常用的宴席曲有“青溜溜儿青”、“哭五更宴席曲”、“拉圈圈跳宴席曲”,“八大光棍宴席曲”等。

拉骆驼

撒拉族民间舞蹈。撒拉族的民间舞蹈动作灵敏,富于表现力,具有中亚细亚地区舞蹈特有的风格,如“拉骆驼”、“打猎舞”、“阿里玛”、“乙秀日麻秀日”、“连加舞”、“扬麦舞”、“打墙舞”等。

传统舞蹈“拉骆驼”是一种叙事性舞蹈。传说撒拉族先民迁居此地是拉着骆驼跋山涉水而来的,为让后代记住本族迁徙史而产生了此舞,流传至今。舞蹈由四人表演,两人反披皮袄以饰骆驼,一人头缠“多斯达尔”(头巾),身着长袍,手牵骆驼,扮撒拉人祖先——尕勒莽,另一人扮本地人(蒙古人)。舞蹈开始,蒙古人问:“你从哪里来?”尕勒莽答:“我从撒马尔罕来!”以歌舞形式边问边唱边舞,生动地表现出祖先迁徙的艰苦历程和途中见闻。舞蹈形式活泼,内容丰富,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这种舞蹈常在喜庆日子里表演,为节日助兴,深受本族群众欢迎。

巴郎鼓舞

土族民间舞蹈。在甘肃省甘南州卓尼县康多乡,每年从正月初八开始,夜幕降临时,当地的土族群众喜欢手提盏盏纸糊的红灯笼,由各村寨汇集到广场上,围绕着熊熊篝火,跳起欢快的巴郎鼓(是土族特有的一种短把鼓)舞,以庆人寿年丰。

舞者右手持鼓,左手提灯,在戛尔巴 (领舞者)带领下,摇鼓摆灯,边歌边舞。众人先围篝火按顺时针、逆时针方向各绕三圈,舞蹈动作或平缓优美,或幅度很大,有持鼓跳跃、旋转等技巧。舞罢,随口哨声的指挥,节奏渐缓,舞步渐慢,队形变为男女二排,舞者原地扭动,鼓与灯则轻响轻摆。接着男女对唱,其歌词是问答太阳星辰一类之词。歌罢,舞者又摇鼓摆灯围篝火旋转起舞。歌舞如此反复,直至深夜。巴郎鼓舞少则十几人,多则几十人参加。黑夜里盏盏红灯犹如闪闪红星,围绕着明亮的篝火,忽聚忽散,变幻莫测,十分美妙,深受群众喜爱。

安昭

土族民间舞蹈。土族是一个擅长歌舞、有悠久文学艺术传统的民族。土族虽然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但靠口传心授流传下来的民间文学、民歌、民间舞蹈等形式繁多,内容丰富,寓意隽永,脍炙人口,至今仍是土族人民珍贵的精神财富。

安昭是在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土族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的一种欢乐、喜庆、吉祥的舞蹈。安昭的唱词内容基本上分春节和婚庆两种,春节时跳的安昭,唱辞旧迎新、盼望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祝愿全村老少平安等内容;婚庆时跳的安昭,则表达祝愿新婚夫妇永远幸福、互敬互爱、白头到老等意思。

安昭的舞姿优美细腻,风格独特。女性动作较优雅、秀气、温柔,男性动作则粗犷、开朗、大方。整体而言,安昭的舞蹈动作表现了土族人民高昂的热情、奔放的民族个性及向往幸福的美好愿望。

护法

裕固族民间舞蹈。裕固族信奉喇嘛教,其宗教舞蹈比较盛行。流行于甘肃省肃南裕固族地区的护法,即是具有代表性的舞蹈之一。

护法与藏族的“跳神”、蒙古族的“跳鬼”一样,都属于寺庙中祭祀神鬼的舞蹈仪式。在旧历的正月十五、六月初六,寺院里都要跳护法。出场人数大约20多人,头戴面具(牛、马、鹿、乌鸦、鹰、喜鹊、骷髅等12种神面),手持法器,不同的动作有不同的特点,如牛、马的动作稳健、庄严,鹿、鹰的动作激烈。这种舞中有很难的技巧动作,如表演骷髅,动作灵巧,跳跃较多。

卓(锅庄)

藏族民间舞蹈。卓即锅庄,因源于古代先民在篝火旁围锅起舞,故称锅庄。它是藏族人民最喜爱的歌舞形式之一,带自娱性,常在民间节日或农闲休息时跳,在藏区广为流行。

四川马尔康地区的锅庄最为典型,共有300余种,大、小两类。

大锅庄多为歌颂性的,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也有少部分反映的是劳动人民的爱情生活和美好愿望以及反抗精神;小锅庄的内容大多生动活泼,表现了劳动人民的真实感情,如描写真挚的爱情,赞颂家乡的自然景物,歌唱劳动,欢庆丰收等。

在表演程式上,锅庄舞都由舞手领头。舞手手持马铃,率领群众,顺圈而舞。

大锅庄的前部分是男女全部手拉手一起做动作,当队形走成大圆圈时,所有的人都放开手单独舞,并加手的动作。大锅庄的动作刚健有力、粗犷豪放。由于动作和音调较繁杂,在表演时变化多、难度大,不易为青年人所接受。所以,老年人会跳这类锅庄的居多。

小锅庄从头到尾都是男女分成两队各做动作,呈对称队形,集体绕圈。由于相互手拉着手,手上是没有动作的,脚上的动作小而且变化也不多。通常是一个主体动作的不断反复,当感到这个动作不新鲜时才另换一种基本动作来跳。因为小锅庄生活气息浓郁,动作活泼跳跃,异常别致,旋律优美动听,特别为青年人所喜爱。

跳锅庄舞时,男性动作富于弹性,灵活多变,极富冲击力,而女性的动作比较秀丽、温柔、端庄、稳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71467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7
下一篇2023-12-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