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锣鼓一般是指随州打锣鼓,又称打围鼓,是湖北随州市大洪山一带流行的一种汉族曲艺形式,主要用于祭祀。它以锣鼓间奏,由歌师吟唱,属汉族民歌中的“仪式歌”。流传于随州南部的柳林、洛阳店、何店、均川、三里岗等乡镇一带。打锣鼓一般是东家为了祝寿、儿童满月或周岁、祈福等,特地邀请艺人到自己堂屋内演唱。另有义乌打锣鼓。
民歌是一种“民族根”、“民族魂”的文化载体,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历史,沉淀了人们所有的感情,展现了劳动的生活场景,如劳动号子类的歌曲,皆属此类。荆楚民歌深深扎根于群众生活的沃土之中,可以说根深叶茂、花繁果丰。
每一首民歌背后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包含了动人的民间故事。
荆楚大地历史上积累了多姿多彩的文化传统,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是流传至今的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流传至今的民歌,数量众多,品种齐全,题材丰富。
荆楚民歌有号子、山歌、田歌、灯歌、小调、宗教歌等,其中爱情题材占很大比重。
那些具有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真切感人的缠绵情歌,在人们口中代代传唱,象山野的泉水滋润过多少青年男女孤寂的心灵。爱荆楚的民歌,是爱她的媚而不俗,是爱她的清新芬芳,是爱她的旋律之美和文词之丽。
在湖北江汉平原,农民种田必唱田歌,自古以来,相沿成习。荆楚田歌非常丰富,有薅草歌、打麦歌、车水歌(车水锣鼓)、栽秧歌、扯草歌等等。
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在这点上说,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
荆楚各地自古就有用民歌表现婚礼仪式的习俗。如江陵的《拜堂歌》、监利的《撒床歌》、石首的《闹洞房》等至今在民间广为流传。
在松滋庆贺寺一带还流传着一种比较古老的《婚姻仪式歌》,用民歌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婚姻仪式的全过程。
荆州民歌异彩纷呈,生命力是无限的。今天,荆楚民歌从内容和形式都融汇进了中国歌谣大合唱的音旋律中,为我们的现代生活增添着美丽的光彩。
以反映爱情婚姻生活的民歌在荆楚各地数量最多。如江陵传统民歌《火烧把》:“
郎在高山薅粟苗,姐在家中把火烧。
磨子推,箩筛摇,冷水调,猪油包。
锅里焰,灶里烧,脚踏门槛手叉腰。
口里喊,手又招,喊我的情哥回来吃火烧。
例如公安民歌《栽秧歌》:
泡种下秧一百一,手拿黄秧七十七。
谷儿怀胎还要水,姐儿怀胎还要郎。
把生产劳动与男女爱情紧密结合起来了。
在这类民歌中,既有反映小女婿的风俗给妇女带来痛苦的,也有反对父母包办婚姻,要求男女平等、婚姻自主的。
又如《抠门闩》:
黑了黑了天黑了,白扇把(呀)把门敲。
小幺妹,(喂!喂!),你的知心人(啦)来了(喂。)
小情哥,(喂!喂!),妹在房中知(呀)道了(喂)。”
从上述两首歌词中,让人看到了青年男女相亲相爱的喜悦心情。
荆楚民歌具有鲜明的语言特色。其语言质朴、清新自然,富有很强的幽默感。每当在那田间,林荫树下歌唱那一首首民歌时,总有一种如痴如醉的感觉。特别是那错落有致的三言、四言、八言,以及用赋、比、兴的手法,其意境高远,意味深长,又是那样的柔和、 美丽。
荆楚民歌是民间的乐府,是爱情的音符,也是一部绝妙的乡土教材,它不断地在激励人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
《六口茶》、《高山砍柴不用刀》、《马桑树儿搭灯台》、《五道水是好地方》、《多个媒人多张嘴》、《太阳出来亮堂堂》、《山妹子》、《家乡有条猛洞河》等。
1、《马桑树儿搭灯台》
《马桑树儿搭灯台》是一首传唱久远的桑植民歌。词曲作者已不可考。在明代,桑植土司率桑植数千土家儿郎应朝廷之召远赴江浙、朝鲜三度抗倭,它的歌声便始终相伴着战士们的征程。这首民歌也属于湖南地区民歌,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桑植民歌中的代表性曲目,也是中国民歌宝库中的经典之作。
2、《六口茶》
《六口茶》是湖北恩施的一首著名民歌,该歌曲是恩施土苗青年男女追求爱情及其向往幸福生活的古老民族礼节,歌曲时长2分35秒。
3、《薅草锣鼓》
《薅草锣鼓》又称薅草号子,俗称“打闹歌”。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民歌艺术形式。是土家人在薅草季节,聚集数十乃至数百人在进行集体劳动时,请两名歌手一个击鼓,一个敲锣面对薅草的众人,随着锣鼓声的起起落落而吼唱的一种土家族民歌。
4、《五道水是好地方》
《五道水是好地方》是湘西土家族民歌中,包含有一些具有地方特色和民俗风格的节奏和曲调。声乐旋律的语言具有造型性和动力性。声乐旋律的造型性是指声乐艺术的字与声相契合后的字声关系的结构样式和不同形态。
5、《家乡有条猛洞河》
《家乡有条猛洞河》,歌词讲述湘西的人土风情。达标中国文化艺术走向世界的和平使者,曲中有拨弦弄琴,也有吟诗作画,清闲自在,是当地任命即兴创作歌曲,思山思水,思茶思人,道尽武夷神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