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哪里的风俗是:女方第一次去男方家.男方最少要包5千的?

邵阳哪里的风俗是:女方第一次去男方家.男方最少要包5千的?,第1张

我是城步的。像这样子的。不只是你说的这个地方。在江西广西。很多地方有。怀化也有。他们如果不成的。有些会退。有些不会退。既然你知道不成。那干嘛要给啊?直接拉倒吧。浪费大家感情的。。。

要么就直接成功。结婚吧。嘿嘿。

没有很特别的风俗。但在一些特定的事上还是有一些风俗的,比如结婚,早上在女主吃祠堂酒,中午在男方吃喜酒。然后第二天要回门。又比如拜年,初一给父母拜年,初二给岳父母拜年等等。同一个邵东不同的乡镇有些风俗也是不同的,比如下葬,有的地方是早上下葬,有的地方是上午,有的地方是下午下葬。不过现在很多风俗也都有变化了。

这是我QQ空间里的一篇文章,可能对你有所帮助,请你参考!

彩礼的本意和多寡》

一、彩礼的本意:

结婚的时候 男方需要给女方礼金,多寡不一。其含义不一而论。早期,是定情礼物,手帕、贴身物件等表示两厢情愿、终身已定。进入私有制社会后,婚姻变成了买卖,彩礼变成了定金,女子变成了物资。在买卖婚姻中,彩礼表示女子的身价,有的地区和民族直称为身价礼。解放后,婚姻法明文废止了买卖婚姻,但是有些地方,仍然延续下来,并且赋予了新的内容。即送彩礼之后,婚约正式缔结,一般不得反悔。若女方反悔,彩礼要退还男方的,若男方反悔,则彩礼一般不退。彩礼的多少,要由女方家的要求和男方家的经济状况协商而定。

二、 彩礼多寡不一:也包括金银首饰、汽车、婚房等实物。

这与地域没有多大关系。城乡差别也不大。开始图个吉利

百里桃一,101元;大兴其道;接着越变越大,越攀越厉害。

千里挑一,1001元;

万里挑一,10001元;

万紫千红,万紫(50元)一万张,计50万,千红(百元)一千张,计10万;共计六十万。一动一不动,一动-----豪车,一不动------房产;

三斤六两,百元大钞上称称三斤六两。

三、天价彩礼是不是啃老、伤老?

现在的彩礼何止天价?何止是啃老?细算一下就知道,不说彩礼,就一套婚房(两室一厅80㎡)少说百万左右。就一般工人家庭需要多少年?女孩家也可以自己算算,自家现有多少存款?在说父母年纪越来越大,还要赡养爷爷奶奶,说句不好听的,砸碎骨头熬成油能卖几个钱?不是啃老而是嚼老。养儿防老从何谈起?!

四、振臂疾呼:

近年来,随着攀比现象的不断发酵,彩礼也在不顾一切的攀升!这也不单单怨女方,也在男方炫富,大搞排场,有的男的不争气,恐怕找不到媳妇,千方百计凑钱。但是,也有男方不花钱,真心相爱,因陋就简,喜事新办的。更有甚者,女方陪送豪车、婚房的!这就看是真爱?还是真爱钱!?呼吁全社会共同抵制这种变相卖卖婚姻的陋习!

“唯楚有材,予斯为盛”,湖南,一块神奇的民歌宝地。

荆楚南蛮,本为化外之方,然从屈原居沅、湘而作《九歌》、《离骚》始,中华民族的浪漫主义人文情怀便发轫于此。历千年经营,乃成独树一帜的湖湘文化,盖有其渊源。

孟子云“今之乐犹古之乐”,吾深信不疑。民歌源于生活,早于文字,那么文字体裁的诗词文章借鉴民歌,定是确切。如以吴歌西曲入乐府,使之深得清新活波;刘禹锡以楚地民歌入《竹枝词》、《浪淘沙》而传唱千古;以勾栏瓦舍之市井新声入唐宋词,繁荣形成乐一代文学样式(南宋以降词人过分追求“雅正”,摒弃“俗曲俚谣”而终使词至没落,繁华不再,足以明证);以民歌入元曲,而成近世曲艺戏曲之端源……由是观之,民歌为中华民族之精神生活的成长是做出巨大贡献的。

湖南民歌,首先是人才之盛。一直在问,辣椒会影响嗓音,可就是这么一群专吃辣椒的湘人却能唱响中国乐坛。且不说活跃在当代歌坛的宋祖英、张也、汤灿等人,单说何纪光、李谷一等老一辈艺术家。何纪光出生在桃花源故里,土家、苗、汉聚居的武陵人家,从小耳濡目染民歌风气。据说他曾向一位苗族老艺人习得高腔山歌的唱法,并纳入科学发声方法,真假声莫辨,铸就独有风格。他的声音纯净、宽广,高昂可断丝,柔美能流水,得此声音夫复何求!八十年代以一曲“挑担茶叶上北京”享誉全国。他的歌唱,充分体现了高腔山歌的魅力,如“洞庭鱼米乡”的开场,“思念”的开场,“好久没到这条坡”最后“唱赞歌”句,一个干净利落的甩腔,但却悠扬至极,响彻云端。生为人大代表的何先生,关心民生,提携后进,李谷一、宋祖英、张也等都曾受他教导。专心音乐,孜孜不倦。02年惊闻先生盍然辞世,终年63岁,以艺术盛年离去,“长使吾辈泪满巾”,唯余暗自嗟叹。

李谷一大家都很熟悉,由湖南花鼓而入民歌,代表作有“妹妹找哥泪花流”、“乡恋”、“难忘今宵”等。严格的说,她并不是纯粹的民歌手,而是走新创作作品之路,难为有一副好嗓子。

还有一位不得不提,吴碧霞。这是一位科班出身的女高音西洋花腔歌手,现任教于中国音乐学院。历来西洋美声和民族唱法水火不容,对于民族来说,要么过于保守,难于发展,要么全盘西化,面目全非。而吴在两种唱法中游刃有余,为中外看好。垂涎她的一张“好花红”的专辑多年,里面有她的《试论“鱼”和“熊掌”能否得兼--论中外作品演唱得歌唱观念和思维方法》。

湖南民歌,其次是体裁内容之盛。湘西、湘西北之武陵山,湘南之衡山,湘北之浩瀚洞庭,加上湘、资、沅、澧四大水系纵贯全境,平原、水乡、山地、丘陵皆备,故号子、山歌、田歌、小调、风俗歌具丰。以例举证。号子,以“澧水船工号子”(津市,澧县)为代表,经改编后,分为三部分,成为体制完备的大型声乐作品;山歌,作品最多,瀚若星云,如“郎在外间打山歌”(长沙)“冷水泡茶慢慢浓”(桑植);田歌,这是一种稻作区域的特殊民歌形式,介乎山歌和号子之间,有“插田歌”(韶山)、“罗罗咚”(岳阳)等,但仅在文献上看过,未能有幸听得;小调,较为抒情,如“四季花儿开”,“乡里妹子进城来”(邵东)等;风俗歌,反映民俗,婚丧,于古时生活联系紧密,如“铜钱歌”(益阳),能听到的不多。

湖南民歌,再次是内容丰富,清新健康,言辞优美,有些堪称文字精华。民歌源自生活,有些未免流俗,但窃以为湖南的民歌精品良多,他们都是语言的天才。

印象最深的当属何纪光的那首“思念”:“山高水远路茫茫,郎姐二人远隔在两厢,难得见,朝朝暮暮思念长。门前有块相思地,芹菜韭菜种两行,郎拔芹菜勤想姐,姐割韭菜久望郎。” 不知道是文人创作还是民间始有,我坚信后者。试看两人相思,直白而不显露,却用艺术的比喻,要在相思地上种“芹”菜“韭”菜,来“勤”“久”惦望,形象生动,生活情感交融在一起,多美丽呀。

再如“马桑树儿搭灯台”(邓海伦):“马桑树儿搭灯台哟,写封(的)书信与(也)姐儿带哟,郎去帮工(有的填‘当兵’词)姐也在家哟,我三五两年不得来哟,你个儿移花也别处栽哟。马桑树儿搭灯台哟,写封(的)书信与(也)郎带哟,你一年不来我一呀年等哟,你两年不来我两年挨哟,春天不到(也)花不开哟(也有的填‘钥匙的不到锁也不开’词。)马桑树儿搭灯台哟,姐在家中望郎来哟,穷人最知穷人苦哇,我穷人自有穷人爱哟啊,苦菜花开哟来相会啊” 先托物起兴(源于《诗经》,自古有之),男方先表明心迹,“我是穷人,且要外出三五年,你我虽然交好,但为你青春考虑还是别嫁郎吧”,可女方立即回信,情比金坚,“穷人怎么啦?外出又怎样?我定会等你回来,我就是你春天里的花,你就是开我这把锁的钥匙,放心吧!”没有海誓山盟,却铁骨铮铮忠贞不渝。突然想起《孔雀东南飞》里“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实有异曲同工之妙。曲调沉婉,却无半点哀怨,不同于一般的春思闺情。 答案补充 再如“乡里妹子进城来”:

“乡里妹子进城来,乡里妹子冇(mao,没有)穿鞋(hai),何(huo)不嫁到我城里

去(ke),上穿旗袍下穿鞋。城里伢(a)子你莫笑我,我打赤脚(jue)好得多,上山挑

得百(be)斤担,下田拣得水田螺。 乡里妹子进城来,肩挑手提路(lou)难捱,何

(huo)不嫁到我城里去(ke),出门三步有人抬。城里伢(a)子你莫笑我,我打赤脚(

juo)好得多,冇得田家勤耕种,冇吃(chia)冇穿冇法活”

整齐的七言应答式,是民歌反应生活的例子。指明美好的生活由劳动创造,而非“城里伢

子”之类的地主或剥削者,表明劳动人民的心声。

凡之种种,不胜枚举。民歌是生活的写照,过去人们虽然生活艰苦,但勤劳乐观,精

神状态我觉得比当代要好。大三时去长沙,在湘江桥下,橘子洲畔,见一群人围坐唱花鼓

,怡然自得,故相信从古至今湘人都很艺术地活着。

人云“湘女多情”,不单湘女整个湘人都多情,不单多爱情,更多生活、创作、浪漫

之情。如此丰富的民歌,恐无人能出其右。 答案补充 将我有的湖南民歌列举如下,不分新创作和传统民歌,有些标明唱者,为我喜欢的版本,

不标明地域的多为新创作作品或不知:

1挑担茶叶上北京(何纪光)

2洞庭鱼米乡(何纪光)

3思念(何纪光)

4一根竹竿容易弯(长沙)

5板栗花开一条线(湘西)

6扯白歌

7小小幺姑

8四季花儿开(桑植,邓海伦)

9郎在外间打山歌(长沙,何纪光)

10冷水泡茶慢慢浓(桑植)

11好郎好姐不用媒(桑植)

12茅岩河号子

13小小幺姑(俞淑琴)

14郎从门前过(俞淑琴)

15采茶(花鼓,鞠秀芳)

16乡里妹子进城来(邵东)

17洗菜心(花鼓,吴碧霞)

18马桑树儿搭灯台(邓海伦)

19尼姑思凡

20采槟榔(湘潭)

21一个雀子一个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946342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3
下一篇2023-10-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