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六安市习俗谁知道??

安徽六安市习俗谁知道??,第1张

  婚嫁

  旧时婚姻之事取决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般须经以下程序:提婚,又称“提媒”,由媒人(一般两位)分别向男、女方家长说合,先男后女,谓“羞男不羞女”。双方无异议,即可过庚贴:男女方各将“生辰八字”(生年,月、日、时)书于红柬之上,由媒人交双方,若“八字”相合,则可正式议亲,若不合(如“鸡猴不合”、“龙虎相斗”等),则各自另行择婚。下书子,又称“过小书”,男方先把求婚的“书子”连同衣料、食品等“彩礼”交媒人送女方,金寨有送笔墨葱(寓“聪明”义)、松柏枝(寓“白头皆老”义)的;女方再回送男方允婚“书子”。此谓“订婚”。至此,若无特殊原因,亲事即算说定。结婚,也称完婚。婚前,男方持附有具体婚期的求婚书请媒人至女家征求意见,叫“启媒”。女方若无异议,便定下婚期,并开出待嫁女的衣服尺寸由媒人转交男方。完婚当天,男方备花轿、新衣、礼物,由媒人率迎亲人员送至女家。旧时有出嫁时不穿娘家一根纱、全部换用婆家新衣之俗。新娘婚日早起要“哭嫁”。上轿前,新娘与兄、弟同食装在一个碗里的圆子、粉条,称吃“分家饭”。伴娘为其梳妆后,由兄,弟或父亲背起进轿(寿县由姐、嫂搀扶进轿)。事毕,嫁妆前行,花轿随后,花轿进门时,新郎面对轿门行“下马揖”礼。打开轿门,用红色布袋交替辅于地上(“传代”),新娘由人搀扶从袋上至堂前行拜堂大礼,后入洞房,饮圆房酒,闹新房。宾客对新婚夫妇可适度戏谑逗乐,谓“新婚三日无大小”。如“赞喜句”,一人唱贺,众人道好。完婚后,还有回门、会亲等事。新妇于次日上喜坟,拜识家人、亲戚。婚后三日,或六日、九日,娘家来人省视(“看三”),并接新娘“回门”,但当晚须回夫家。一月后,新娘回娘家可住一月,此间需给夫家每人做“回门鞋”一双。旧时尚早婚,男性一般18至19岁,女性17至19岁即行婚配。男方有休妻、卖妻、再婚(妻死后)、纳妾自由。女方则“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从一而终,丈夫死了要“守寡”,甚至未婚丈夫死了,也得守“望门寡”,此外还有“童养媳”,“就亲(兄死弟就嫂)”,“换亲”、“招亲”等婚俗,女方无自主权。

  建国后,男女平等,婚姻自主,礼仪从简。70年代后期始尚旅游结婚,新婚夫妇出外观光旅游,欢度蜜月。也有举办集体婚礼的。但农村仍存媒人说合等旧俗,80年代后期出现办婚事奢侈浪费倾向。女方巧立名目,索要彩礼,男方大摆宴席,追求排场,有的不顾家庭经济状况,常造 成债台高筑。

  生育

  婴儿出生三日后要“洗三”,用槐树枝、金银花藤、艾叶等煮水洗浴母子,请乳水足的妇女,喂头遍奶,吃“洗三面”,散发红鸡蛋,备礼向娘家报喜。若生男孩,选公鸡两只,娘家回一只;生女孩,则送母鸡两只,娘家回公鸡一只。霍邱乡俗生男孩送红鸡蛋、毛笔,生女孩送针线和花布。婴儿出生7天后,外婆家送婴儿衣被、母鸡、红糖、挂面、油条、鸡蛋等,给婴儿“见面钱”。产妇忌在娘家生产、坐月子。“满月”时吃“满月面”,产妇此后可串门走亲戚。幼儿满1岁之日,家人将小件器物、文房四宝、糕点糖果等物品摆于桌上,让小儿抓拿,视其所抓之物预测日后爱好和职业,此谓“抓周”。幼儿不剃胎毛或留“乌龟梢”。

  建国以后,产妇分娩,请医务人员接生,“洗三”、“抓周”习俗仍存。蓄乌龟梢及一些迷信陋俗只在部分乡村个别存在。

  祝寿

  旧时祝寿有两种,一为“散寿”,系不满60岁者之寿典,一般只请至亲好友祝贺一番。一为“正寿”,分“花甲寿(60岁)”、“古稀寿(70岁)”、“耄寿(80岁)”、“耆寿(90岁)”,“期颐寿(100岁)”。寿诞之日,亲朋邻里至家庆贺馈赠糖果糕点、干鲜佳肴、佳酿、寿面(长挂面)、鸡鸭肉三牲等礼品,亦有馈赠工艺品和寿幛、寿序(写成条幅状),寿联的。最隆者为送寿匾,如“年高德劭”、“鹤寿松龄”之类。

  建国后祝寿之风已泯。一般只在家庭内部祝贺。80年代亦有亲朋邻里“凑份子”为寿者祝寿的情况。

  建宅

  旧时视为大事,择基定向、择吉动工皆须请风水先生、建屋工匠。新屋构架落成时饮“上梁酒”,是日亲朋故旧备钱物祝贺,新梁横悬长幅红布,上书“吉星高照”。屋内明柱多书“上梁欣逢黄道日,竖柱正遇紫微星”喜联。工匠在梁上燃放鞭炮,抛撒“欢团”、银杏、花生等物, 供祝喜者哄抢逗乐,事毕,请饮“上梁酒”。新屋全部落成后,要择日迁入新居,旧谓“上庄”。建国后,饮“上梁酒”之习犹存,然形式已从简。70年代末以后,农村送“上梁”礼品优厚,一般为“红包”,隆者有自行车、沙发、电视机等。

  丧葬

  旧俗年幼夭折和先父母而死未尽天年,丧事从简。正常老死谓“白喜”,丧事繁缛。一般有如下程序,病人垂危时,“净身”、穿“老衣”(寿衣),下掉蚊帐,移卧于堂屋稻草白布之上,谓“放冷铺”。临终时,家人焚烧纸轿、纸马和纸钱,蒙盖面纸,遗体前置瓦质“老盆”盛放纸灰。如死在外地,可在门前搭棚停尸。去世后,着人向亲戚“报丧”,吊唁者送纸钱、挽联、孝幛等,丧家女眷须“哭丧”,如死者属于高寿,丧家买回若干碗盏,供吊唁者带走,谓“长寿碗”。有威望者去世,常在族祠举行族祭。死者一般停棺3天。此间除吊唁外,尚有入棺,请道士做法事超度亡灵,合棺(即“掩殓”)等事。入棺时遗体身下置5或7枚“垫被钱(铜钱)”。棺前放1碗饭,上竖1双竹筷,顶插1个剥壳熟鸡蛋,棺底罩住1只公鸡,1盏油灯为死者照明。

  出殡时,由孝子捧灵牌或执幡前引,锣鼓随后,继为灵柩及送葬亲友,送葬时沿途须抛“买路纸钱”。如遇他人鸣炮致哀,灵柩暂停,孝子下跪。至墓穴,孝子卧下暖穴,死者亲属在掩埋完毕后,向送葬者叩首辞谢。旧俗重墓地选择,须请“风水先生”“卜茔”确定位置、方向。服丧期内,死者亲眷佩带不同哀悼标志。子、媳头扎五尺白布长巾,侄儿女截半,孙儿辈及邻里远亲戴孝帽;白布蒙鞋,子、媳满蒙,孙、孙媳半蒙,曾孙鞋头蒙白,若父母双亡又无近亲长辈,两鞋蒙成“毛口”,男性近亲长辈健在,左鞋蒙成“毛口”,女性近亲长辈健在,右鞋蒙成“毛口”。

  入葬后第三日,旧称“回煞”。是日丧家在死者生前经常活动场所撒下草灰,晚间合家大小回避静思。次日早上,若地上草灰有印迹,则谓死者昨夜曾归家视亲。此后尚有“五七 (35天)”、“百日”、“周年”等忌日。届时均烧纸钱、纸马、纸屋等。

  旧时居丧可长达三年。清末至民国期间,周年之内为“热寿”,“五七”之内,男不理发,女不梳妆;不作乐,不宴客,不大声言笑;夫妻分居。丧家第一年春节春联用白纸书写,对文如:“守孝难还礼,思亲免贺年”、“守孝不知红日出,思亲常望白云飞”等,次年用蓝纸或黄纸,第三年换红纸。

  建国后,丧事从简,并有改革。60年代后,渐兴臂戴黑纱作悼念标志。吊礼以花圈、孝幛等为主。死者如系干部职工,一般由所在单位有关人员组成治丧委员会,会同办理丧事。农村丧葬吊唁及祭扫活动,多半沿用旧俗。70年代后,提倡火葬,火葬场内设殡仪馆,供吊唁和开追悼会之用。但农村旧俗难改,多数还是土葬,有的地方亦推行殡葬改革如设置公墓,实行深埋等。

传统饮食

民间吃食习惯以小麦、 玉米、高粱为主,搭配荞麦、糜、谷等杂粮。 家常便饭以蒸馍、米汤或面条为主。 农村习惯一日两餐, 忙时三餐, 晚饭俗称喝汤。 吃食味喜酸辣,做工精细, 以麦面为例有蒸、 擀、烙、 炸、 烤、 洗、压、 摊等,花样繁多,风格各异。长武人热情好客、筵席莱肴煎、炒、烩、炸, 关中和陇东风味兼有,色味都很讲究。 一般筵席为 "五魁"、 "八挎五"、 "重八"、 "重九"、"满十"等, 民间过事重体面、讲排场,节日饮食比较丰富, 过年吃面条、 肉菜、火锅, 端午吃粽子, 中秋吃月饼,重阳吃枣糕,腊八吃米粥。

礼节交际

长武人交际讲礼仪、重情谊。送往迎来、热情好客。亲朋好友或师长光临, 必设宴欢迎。 至亲厚友赴考、上任、远行, 必设宴欢送。 生意开张营业、造屋上梁、乔迁新居、拜师招徒、男婚女嫁、生日满月、老人庆寿、做棺材"交木",逢年过节或过事,都互相祝贺, 送礼馈赠,待客过事,必有"礼簿"用以备查而礼尚往来。

民间历来以尊老爱幼为美德。逢年过节, 祭祀祖先,向长者叩首、行礼。 与平辈互相作揖问候。不论公共场合或日常生活,称呼亲切,长幼有序。走路、进门、说话、吃饭、乘车, 礼让老者。坐席时晚辈向长辈和客人敬酒劝菜。

人们交往之间注重正当的送礼馈赠。 结婚为女方送"添箱", 有衣料、 床单、 被面、 花镜等; 为男方送贺礼, 有衣料、 床单、被面、 影集、花瓶和现金等;老人生日送寿联、寿幛等;婴儿满月赠送小娃帽、鞋、童服、玩具等;丧事送花圈、挽联、牌匾、 奠仪等; 亲友若逢灾遇难, 前往慰问或资助财物。其它节日按亲疏远近和经济量力酌情送礼,薄厚不等。

长武人重视亲戚情谊, 交往频繁, 招待热情。凡登门稀客, 主人则热情款待, 至少一根烟、一杯酽茶。遇到饭时管待吃喝,谦虚礼让。筵席或一般便饭, 以盘子横木和房舍后墙位置为上,礼让客人。席间主人殷勤敬酒、劝莱, 招呼“吃好”。客人离去时,举家送至大门以外, 互相道谢话别。

乡邻之间, 遇有急难, 互相帮助, 关心体贴之情成为传统风尚。农户修建住宅,农忙抢收抢种, 帮工还工,不计报酬。遇到天灾人祸, 一处有难,八方支援。

节令习俗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春节”,俗称新年、新春、年节、过年。早餐,历来吃臊子汤长面。饭前, 自家晚辈向长辈跪拜磕头。饭后, 同族男子聚集, 走村串户给长者“拜年”。 见面后不论家庭院落、村头路旁,相遇亲友随地叩拜, 并互相祝愿道贺。 进屋后, 遇有已故未满三年的灵牌先拜, 再以辈份逐人叩拜。 长辈亦表谦让, 并置酒菜招待。 午餐七碟子八碗、火锅丰盛有余,饮烧黄二酒。

年三十晚举家团圆, 欢声笑语,共度良宵。子夜零时,广播电台、 电视台报年钟声响过, 鞭炮齐鸣, 震耳欲聋。 清晨, 祭奠祖先,叩拜老人。 大人娃娃喜气洋洋,兴高采烈。从初一到初三, 早餐由吃长面增加饺子、馄钝。 午餐肥肉美酒, 更加丰盛。走亲访友, 络绎不绝,到处充满文明、祥和的热烈气氛。

元宵节

正月十五日元宵节, 也叫 “灯节” 。 闹元宵, 玩花灯。 民间有“小初一, 大十五” 之说,民间蒸花馍, 按照十二生肖属像捏制各类形象,祭神"看灯"。新婚妻的娘家、未婚妻的婆家、婴儿的舅家都要提前送灯笼和花馍。 新媳妇回娘家"躲灯"。还有青年媳妇为早生孩子而“偷”牛犊馍的习俗。入夜讲究吃凉粉, 亦有吃元宵的习惯。每年从正月十四到十六,每晚户户红灯高挂, 儿童挑灯戏耍。县城集镇举办元宵灯会,气球彩带腾空天际, 使人眼花缭乱。 入夜点灯屏、放烟火、猜灯谜、举办社火、戏剧会演。 至十六日,人们四处游玩,各行其乐谓之“游百病”, 希望祛病延年,老幼康乐。

端午节

五月初五端午节, 亦称端阳, 俗称 “端五”。祖辈相传, 民间甚为重视。黎明早起, 洒扫除尘。采集艾蒿, 悬插于门楣。孩子以露水润发, 头上系艾叶,胸前系香包,俗称“荷包”、耍货。用雄黄抹鼻、 耳孔, 意为避瘟、驱虫。 早餐吃夜晚做好的粽子、油糕、绿豆糕点和艾叶形状的花馍。 午餐吃炒菜、摆宴席, 喝雄黄药酒,民间亲邻以粽子、 艾叶馍互相馈赠, 婚者, 男方须向女方赠送礼品,名曰“追节”。妇女、孩子手足腕系五色线“花花绳”, 穿花鞋、花裹肚,男女老幼均配带形状新颖各异的荷包,兄弟姐妹和未婚对象互赠荷包, 以寄情谊。

除夕

腊月最后一天的夜晚称除夕。 当天,彻底清扫卫生,糊窗格,贴窗花,准备香烛、鞭炮, 贴对联(俗称对子)、门神(秦琼、敬德)和年画。 在院内贴 “春回大地” , 大门外贴 “出门见喜” , 炕壁贴“百病不生” , 室内贴“人寿年丰”、“五谷丰登”、“龙凤呈祥”、“麒麟送子”等。 上午, 煮肉、炒菜、 压面, 忙于办好大年初一的吃食。 午后,家长带子孙上坟祭祖。凡亡故未满三年者都要请灵封牌位,供于堂屋。入夜, 门前挂红灯、煨火。全家老小喜气洋洋聚集"吃年饭"。长辈给晚辈"压岁钱", 晚辈向老人磕头祝福。除夕的三十晚“坐夜”,全家团圆围座,有说有笑,兴致勃勃的收看春节联欢晚会。

社会习俗

嫁娶

婚前男女经亲朋介绍提亲或自由恋爱,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双方都无意见,便可履行订婚手续。订婚时,男方请亲友, 设宴欢聚。女方及其亲属去男方家中收受男方馈赠衣物和彩礼, 称为“会亲”。订婚后,每逢端午、中秋、重阳及春节,男方亲属赴女方家中送礼,谓之“追节”。婚姻关系确立后, 男女双方经常往来,感情日深。结婚前男女双方经过婚姻登记,领取结婚证。由双方家长确定结婚日期,婚期前一日,女方娘家设宴待客。 结婚当天,男方家中贴对联、挂红布,喜气盈门,高搭棚席,杀猪宰羊,设宴广待宾客。新娘进门后,举行结婚仪式, 宣读结婚证书, 证婚人讲话,新郎新娘入洞房,新旧习俗夹杂。开宴时,新娘敬烟酒递糖果。并备礼谢媒,俗称谢“红爷”。 洞房花烛夜, 盛行道喜, 闹洞房俗称“耍房”。新郎新娘介绍恋爱经过, 唱歌跳舞, 耍逗取闹。婚后三日,新婚夫妇带糕点糖果同赴女家, 拜见岳父岳母, 必受盛情款待, 当日返回称为“回门”。婚后7-12天,新妇回娘家住相等的天数,称“遨十”。回婆家、再去娘家各一月,称为“遨对月”。

生育

在女儿临产当月的初二、三,女方亲娘带大锅盔和婴儿裹肚来女儿家中,将大饼扣在锅盖上, 用拳击破,将裹肚从女儿住处窗口抛进去,再进屋把裹肚压在席底称为“打锅”, 以保生产顺利和母子平安。产后三天,娘家人带生面条去女儿家中探望,俗称“下奶”;产后10-20天,娘婆两家至亲好友探望产妇及婴儿,携带烙饼、鸡蛋、挂面、红塘和衣物, 祝愿大小平安。 孩子出生一月时,做“满 (弥)月”,满月之日,备置丰盛饭莱, 亲友登门祝贺,婴儿舅家人馈赠被单、童装、童车、衣帽。 一般亲友赠布料、童装、玩具等。午宴时,趁其不备给婴儿父母、祖父母脸上抹黑、 红颜色,追逐嬉戏, 皆大欢喜。

丧葬

人死后,家人一般先要请阴阳先生看风水、钩穴地, 随后“盛敛”,择日祭奠,参加祭奠者送献礼(馍)、花圈、 抬蜡、挽联、牌匾、孝帐等。 灵堂设置遗像,供各式献饭。孝子戴孝帽、 穿孝服、 缦白鞋。 亲友戴黑纱、 黑袖套、 白纸花。 招待以家庭情况而定。 早晨血条汤,中午开席肉食齐备,备烧黄二酒。次日清早送埋前, 汤菜齐上,谓之“风搅雪”。护送灵柩, 除八抬大轿以外, 又盛行拖拉机、汽车送葬,浩浩荡荡,哀声鼓乐, 情调凄凉。安葬后抱回灵牌在家供奉。长武民俗忌"死"字。凡死者年老称“殁”, 壮年称“亡”,少年称“殇”, 幼儿称“撂”。50以上为“老丧”,70岁以上为 “寿终正寝”, 葬礼都较隆重。 小口少亡或非正常死亡, 多随即掩埋。 未婚男女死亡不备棺材, 钉“四堵墙”或草席卷裹,墓穴不打黑堂, 衣不扣钮,俯卧掩埋,凡一户百日内死亡两人为重丧,灵柩不能出大门,一般破墙或从崖背吊出棺材埋葬。

戴孝也叫穿孝。戴孝是死了人的标志。由于辈数不同,“孝”的规格也不一样。死者的亲生儿女谓之孝男孝女都穿重孝(也叫大孝),即头戴白孝帽,身穿白孝衫、白筒裤、白绑腿、白布绷鞋。长子的孝帽后缀三大朵籽棉和麻团等。有的后边戴个象征性的麻辫子。闺女和媳妇的孝都用白布包头,头布是用极长的麻丝系着,披上肩上,甚至拖到地上。有的还用孝衫裹身,谓之重孝。孝布长短均有定规,如五服以外都是一个普通孝巾或者只是头上一个白箍。但个别地方也有披麻穿孝衫的。女婿孝只是一根白腰带(有的地方只是一个孝帽)。孙子孙女辈的孝,都是一条白带箍,在孝箍上分男左女右缀一块红布,如果是重孙子辈,在孝箍上分男左女右缀上一绿布。

整个婚姻过程一般包括提亲、定亲、结婚几个阶段。山东临沂沂南具体的婚礼习俗如下:

一、提亲

无论任何提亲方式,在正式订婚以前均增加“看对象”或“认门”的程序。若女方在“看对象”或“认门”时,收下男方或男方父母赠予的见面礼,则表示愿意定亲。见面礼数额不等,但逐渐增多,由101元增至1001元,有的10001元,意为“百里挑一”“千里挑一”“万里挑一”。

二、订婚 

县内订婚程序简化,一般将原有送书子、送日子程序合二为一。订婚之日,男青年及父母(有的还有介绍人或亲友)携礼物、礼金到女方家中。礼物有名烟、名酒、鸡、鱼及送女方的金银首饰等,礼金数额不等。女方设宴款待,双方将有关情况在席间达成共识。

三、结婚

20世纪90年代后,迎娶车队一般为6辆、8辆,车辆为黑色或红色,其中一辆用鲜花和彩带装饰,由新郎到女方家把新娘接回,所有车辆均贴红双喜字或“百年好合”。

婚礼一般在上午的9~10时进行,大体程序为放鞭炮、奏乐,宣布典礼开始,证婚人讲话,新郎、新娘向主婚人、证婚人和来宾行鞠躬礼,来宾致词后礼毕,新娘入洞房。

2000年以后,青年结婚开始请婚庆公司主办。婚宴多设在宾馆、酒店,双方家长和新郎、新娘向来宾敬酒。由于政府大力提倡移风易俗,喜事新办,不少单位举行集体婚礼,领导主婚,同时庆贺,一日完婚。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增加,婚嫁随贺礼之风日盛,数量逐年上升。90年代以前,贺礼一般为几元,后逐渐上升为十元、二十元、三十元至五六十元不等。到90年代后期,上升为一二百元。

扩展资料

山东临沂沂南生孩子的有关习俗

家庭生孩子,称为“添喜”。生男孩的,在家门口挂红(布)子并系上弓箭和大蒜头,意为“能打会算”;生女孩的,只系红子和蒜头。

孩子出生后,男方要向女方娘家“报喜”,并告知亲友邻居。娘家便筹备鸡蛋、白面、小米、红糖、小孩衣服、小被褥等礼品,由新生儿的舅和其他亲人择日前去给孩子“铰头”。但铰头不能骑月(即跨两个月,指农历),民间有“不铰头不能见舅”之说。

铰头时,其舅用剪刀象征性地铰铰孩子的头发、手、脚等,“铰”手脚是防孩子日后“手贱”。亲友邻居在“铰头”前送鸡蛋、红糖、小儿衣服等,表示祝贺。

沂南县人民政府-沂南县礼仪习俗

胶州风俗习惯青岛婚丧嫁娶风俗

节令习俗

年除日 农历十二月最后一天为年除日,即除夕。是日,做供品、办酒菜、挂年画、贴春联,中午合家团聚吃隔年饭,下午到祖坟前烧纸磕头,告祭祖先回家过年。各家堂屋正北要挂财神像、挂祝子、列祖位、摆供品、香案。院内撒干草、马料。晚烧香,包过年饺子。三巡香后,接回灶神,做好过年的一切准备。晚上,旧时守岁至新年开始。建国后,提倡移风易俗,部分封建迷信习俗渐减,但鞭炮、礼花的品种、花样和数量大增,欢乐喜庆气氛益浓。

过年 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在传统节日中,最受重视。除夕夜子时起,新年伊始。旧时,在供桌上供素饺子,并由家长为首,儿孙相随开门接神,焚纸马、酹酒浆、叩首拜。全家人穿新衣、食素饺,俗称过大年五更。此时只许说吉利话,为避免禁忌词语,多不许小儿说话。饭后,子孙辈于供桌前依次给长辈磕头拜年。父祖则分给 “压岁钱”,盼孩子们长命百岁,福寿双全。拂晓,邻里亲友互致庆贺,作揖口呼“恭喜”、“发财!”谓之拜年。建国后,此节依旧,但祭神、祀祖等习俗已不盛行。机关、团体盛行团拜,慰问烈军属,送光荣灯、光荣牌成新风俗。

正月十五 即元宵节,主要活动为张彩灯、踩高跷、“打灯虎”、放鞭炮、虔“拴孩”、游寺庙、放焰火、吃“元宵”(汤圆)。农村有做“神虫”、面油灯的习惯。晚上将面神虫放在粮囤,将面油灯放在祖坟、庙前,院内院外处处灯火。十四日为试灯,十五日为正灯,十六日为续灯。此三日,白天高跷、旱船、秧歌等民间杂耍演于街市(农村各村相互串演),热闹非常;夜间,街市、庙宇、店肆均张挂彩灯,灯上写有谜语为“灯虎”。人们看花灯、“打灯虎”、放鞭炮、点“焰火”,童稚各打彩灯到处照。各庙宇开山门迎香客,善男信女罗拜佛像前;寺内香烟缭绕,烛光闪耀,钟磐声声,纸灰纷飞,一派迷信气氛。胶城钱市街财神庙中,香烟尤盛,拜神者多为不育**,手捧红线,套于佛前泥娃颈上,叩首再三,以求生子,此为“拴孩”。各寺庙游人如堵,常有母子被冲散者,儿啼母喊,加上鞭炮交响,震耳欲聋之声深夜不衰。1945年后,庙宇多废。建国后,“拴孩”等迷信活动已无人相信,但庆元宵活动依旧,尤其彩灯加以电器化,质更好,量更多。1983年元宵之庆,盛况空前,新花样彩灯数以千计,焰火以万数。胶州城区花灯齐放,游人比肩接踵,欢声笑语不绝。

二月二 农历二月初二,也称龙抬头,谓龙开始治水,春雨将临。主要活动为“打囤子”,凌晨各家于院内、场中,用草灰圈画囤子形,囤边画梯子,“囤子”中心置五谷数十粒,以此预祝五谷丰登。并炒黄豆、炒“旗子”(鸡蛋、白糖和面粉做成的菱形小块)为节日食品,以祝人丁兴旺。

清明 胶州民间也称“寒食”。虽有禁火三天以寒食纪念介之推的故事流传,但禁火习俗已除。主要活动为扫墓和春游、放风筝、植树。节日大都食炒面和菠菜豆腐做的“青龙白虎汤”。建国后,大批干部、职工和学校师生到烈士陵园扫墓,以缅怀忠烈和向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五月端午 农历五月初五称“端午节”、“端阳节”、“五月节”,相传是为纪念诗人屈原。此日吃粽子,儿童的手腕、脚踝系五彩线,谓“端午线”,据说能防蛇蝎。耳鼻中涂雄黄,谓能避瘟疫保平安。日出前,青少年去野外以巾沾露水擦眼,谓能防眼病,称“拉雾露”。家家门窗悬艾,谓能驱恶魔。囊裹朱砂,谓能祛邪祟。食小蟹,饮雄黄酒,谓能防百病。

过半年 农历六月初一,谓过半年,一般只吃顿饺子。

入伏 入伏多农历六月,是日吃面条,谓吃入伏面。

乞巧节 农历七月初七,传说为牛郎织女相会之日。因时逢雨季,胶州流传喜鹊搭桥,织女落泪等神话故事。此日,妇女做各式印花小面食,以线串连,称为“巧饽饽”。当晚,少女齐集一堂,做素饺子、瓜果在院里摆供,向织女祈祷,请求帮助提高缝纫刺绣技巧,因名乞巧节,现农村仅存做小面花的习俗。

八月十五 即仲秋节。当晚,家家陈案皓月之下,供以月饼、西瓜、葡萄和苹果等,焚香祭月老。人们边吃月饼边赏月,合家团圆共享天伦之乐。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旧时这一天有登高、赏菊、饮酒、赋诗等活动。

十月一 农历十月初一,俗称农家节。此时农事结束,场屋门关闭,雇工回家另谋生路。建国后,农民多在这天改善生活,以庆丰收。

过冬 即冬至,农家要上坟、烧纸,摆供品,祭祖先。全家吃顿饺子。

腊八 农历十二月初八,此日,民间兴以8种粟米干果煮粥喝,谓“腊八粥”。旧时塾学开始放寒假,塾师解聘。家家扫尘,准备迎接新年。

辞灶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又称小年,旧时以糖瓜(麦芽糖)水果供灶前,焚香烧纸马,谓送灶王爷上天。建国后此俗大减,有的仅晚饭吃水饺。

生活习俗

服装 解放前乡民服饰所费,占总收入的一、二成,衣料有土布(俗称小棉布)、“双龙”白布和蓝色的“阴丹士林”布。男上衣为对襟褂、对襟袄,布扣、两个口袋。裤子为直裆带腰宽腿单、棉裤。女上衣为右偏襟褂、袄,裤与男式相同。冬季男女均用扎腿带子扎裤脚。男帽为毡帽头、三大扇帽,男鞋有双脸布鞋、圆口鞋;女鞋多为绣花鞋。冬季,也兴蒲鞋、毛窝子鞋。夏天也兴草鞋,俗称三里(亨)儿。建国后,男装兴国防服、中山服、学生服,女装有列宁服和各式大翻领、小翻领上衣。80年代,人们衣着多姿多彩,讲究款式先进新颖大方、流行色。衣着质料趋向化纤布为主。

饮食 建国前,多数城乡居民终岁辛勤所得,十之七八用于食。冬季朝夕两餐,主食为甘薯杂以粟、豆、高粱、小麦。春夏秋三季每日三餐,食粟居多,杂以薯干、小麦。蔬菜普遍多食白菜、菠菜、韭菜、萝卜、茄子等。常年有自制的腌萝卜、腌辣菜和自制的豆酱。普通饭为饼子、粘粥和小豆腐。喜咸甜,厌酸辣。平民改善生活、过节、待客以面条、饺子为上。建国后,群众生活提高,一般食用玉米面饼子和窝窝头、白面馒头。1983年以后,小麦产量大增,人们以白面做主食。

房屋 清末民初,乡民住房喜南向,3间一套居多,堂屋(正面)居中,东西两间寝室;也有的一套5间,寝室还有里间。寝室设土火炕,堂屋设锅灶二套,烟道通过寝室火炕。每间屋面积一般不超过10平方米。建国后,住房逐步改善。实用面积在50平方米以上。1983年以后,草房已绝迹,建房多讲究宽大、明亮、卫生。

用器 清末民初以来,胶州居民日常家具以木器为多。富户,间有红木名贵家具。70年代开始,兴写字台、大衣橱、木制椅子。80年代兴沙发、茶几、高低柜、书橱、综合橱、电视橱和各式软硬铁制折叠椅子。

取暖用具 建国前农村主要靠火炕或火盆,有少数人家生煤炉子,俗称憋里气炉子。80年代,有人开始自装家用暖气。

炊事用具 有锅灶、风箱。锅盖为高粱挺秆做的盖垫。竹筷子、黑瓷碗、白瓷碗、陶盆、水瓢、水罐。建国后,家家有暖水瓶和茶、酒具。黑瓷碗逐渐淘汰。80年代使用液化气炉灶者迅速增多。

照明灯具 清末民初为豆油灯,60年代以前民间多用煤油灯,70年代,农村逐步普及电灯。

礼仪习俗

嫁娶喜庆

说媒 民国以前,胶州男女婚姻皆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十五六岁,其母便央媒人找门当户对的女家求亲。如女方向男方求亲,称倒提媒。经媒人说合后,双方便开始暗地打听情况,无非是相貌、性格、家庭成员、经济状况和为人处世等方面,称捎亲。有的还要合“八字”,看双方是否有冲克。如各方面均满意,即可决定婚姻。

定亲 男女议定吉日,男方备好首饰、衣物及猪肉、鲜鱼、点心等礼品,由男方家长或代理人同媒人一起送至女方。女方设酒宴款待来客,还要以鞋、帽和绣花腰带或文房四宝等物回礼。男方的彩礼和女方的回礼根据经济状况,多少不定。

下媒柬 男方在印好的媒柬上写“抑候金诺”或“抑希金诺”,并由家长和女婿具名。然后附以丰厚礼品送至女家;女家收礼,在回柬上写“敬答玉音”,并由家长具名,另备鞋帽等礼品,与男方互换媒柬以示情意相合,故又称“投契”。也有作为书面依据,以防反悔的作用。

送日子 男方将结婚日期正式通知女方叫“送日子”,喜期的择定,受封建迷信约束。择定结婚日期后,还要附迎婚帖,上书新婚冠笄,坐帐、开面、梳妆及上下轿的面向与送迎女客所忌的属相等。到女方“送日子”时,女方所要彩礼必须付齐。

迎亲 迎亲前几日,男女双方的亲友邻居多馈赠礼品或现金,以示祝贺。给男方送礼为“看喜”,给女方送礼为“添箱”。男方自结婚前2~3天开始请送礼者喝喜酒。迎亲日,男女双方大门贴喜联,男方多用“关睢兆瑞,麟趾呈祥”;女方多用“礼隆往送,诗咏于归”。清末民初直至解放前后,富家迎亲都乘花轿,新郎穿长袍马褂,头戴礼帽,帽插宫花,身披红彩绸,一身状元打扮,名曰“小登科”,坐在前轿。后轿一般乘一男童押轿。新郎轿至岳母门前,女方陪客迎到大门,彼此行礼,进厅入席,饮茶进膳。新娘要上戴凤冠,穿莽袍,披云肩霞帔,无论冬夏内衬棉袄棉裤,取“厚道”吉祥之意,还要系玉带,蒙上罩头红。下穿八摺绣花罗裙。迎娶至男家,夫妇先拜天地,新娘被架进新房,按预定的方向盘腿端坐炕上,谓坐庐帐。须不言、不笑、不动,任凭晚辈男女嬉闹,谓之“闹喜房”。婚后第二日,女家迎新娘回家,称叫二日;翌日返夫家叫回三;第四天夫妇一同到女家,叫望四日。结婚时期的应用物品尚红忌白、尚双忌单,被褥衣物的缀物多用花生,象征长生不老和花花着生儿育女,再用红线串系红枣、栗子、清钱,多处放置,以兆早生贵子。民国年间,胶城及附近村庄有自由恋爱成婚者,也始有文明结婚仪式,结婚行鞠躬礼。席间,证婚人、主婚人、介绍人要在结婚证书上盖印,征婚人和来宾代表要致祝酒词。有的用军乐,有的摄影留念。不过,文明结婚人数过少,极难推行。建国后,男女双方都注重事先经过了解熟悉,双方同意后,并符合婚姻法,便到政府登记结婚。婚娶礼俗大减,彩轿、吹鼓手、仪仗队废除。农村尚有拜天地、坐庐帐等旧习。城镇和部分村庄的大多数青年多崇尚新事新办。迎娶多用马车或自行车,婚期多择定元旦、“五•一”或国庆节等节假日。亲友邻居送贺礼,男方设酒宴热闹一番。70年代末期开始,婚事日趋大操大办,攀比之风颇盛。也有男女双方置办新家具,单位组织举办集体婚礼,有的则实行旅游结婚。

生孩子 婴儿出生第三天,设宴请客叫过三日,婴儿的外祖父家要在第8天或第9天(男8女9)送面卷子、鸡蛋、红糖、油条、猪蹄、小米等物,谓送汤米。亲友邻居也适量送汤米,回赠的礼物中定有染红的熟鸡蛋。婴儿生后百日,亲友再次赠送银手镯、脖锁、小儿衣物等,谓送百岁。有俗语:“姑家的裤,姨家的袄,妗子的鞋穿到老”。

过生日 胶州一般人家,无论长幼,每逢过生日都要吃面条以示庆贺,称吃“长寿面”。又忌喝粘粥,有俗语:“喝了粘粥,一年糊涂”。富裕家庭,凡年过6旬的生日叫寿辰,要大庆。亲友赠送寿幛、寿联、寿匾、寿画,一般写“福如北海,寿比南山”等祝词,画是寿星图、松柏图、仙鹤、寿桃图等,也有送糕点、猪肉和钱币的。主家要设宴款待宾客,吃长寿面,喝长寿酒。80年代,人们对过生日、祝寿越加重视,亲友和儿女赠送寿辰蛋糕、高级点心、糖果等。有的子孙辈过生日也是大操大办,请亲朋喝酒。

搬家 亦称乔迁,迁入新居要贴对联,一般写“移来新舍寓,还是旧邻居”。并向邻居馈赠面条等食品,称认邻舍,表示睦邻。亲友们要馈以馒头、猪肉、糕点等表示祝贺,称为烧炕。主人宴请宾客为谢。

丧葬祭祖

报丧 丧主请人将死者逝世及安葬的日期通告亲友。

入殓 旧时胶州用棺椁,兴土葬。死者咽气,全家恸哭,谓“报庙”。翌日晚,丧家到土地庙焚纸、香和纸扎的轿、马,谓送盘缠,亡人的长子手执长棒,站在方凳上高呼指路。死者脸遮黄表纸,口含铜线,手握小面饼(富家有的握金银),穿戴成套寿衣冠,被褥具全,由儿女亲属将尸体抬入棺内。棺内放香、纸灰等杂物,盖棺封口,外敷黑油漆,置于当门屋正北,外加遮灵帐,灵前没饭桌、瓦盆、灯罐和五谷囤,儿女守灵,亲友吊唁。1968年以来实行火葬,把遗体送往火化场,火化后将骨灰盒放在当门正北,设供吊唁,或寄存火化场骨灰厅。

戴孝 父母亡故,儿子穿白孝衫、鞋上表白布,戴孝帽并扎白布条,腰束苘绳,手执柳木哀杖,女眷头顶白布褡头,侄孙按辈份穿孝服。建国后,逐渐改为臂佩黑纱。若死者男性,其儿女左臂佩黑纱;若死者女性,黑纱则佩在右臂。

出殡 旧时出殡,富贫相差悬殊。富家出殡设棺罩、灵床、主楼、旌幡,还有仪仗队和鼓乐队,并有纸扎的童男女,有的还设打路鬼、开路神,大摆路祭。死者的长子和其他子孙或亲友都要按照辈分和身份,分别穿白衣、披麻戴孝,耳旁挂棉球,手持哀杖,哭送灵柩至墓地。埋葬前,在坟地焚烧纸扎的童男女,并在圹内随葬陶器和铜、铁、锡、漆制器皿。棺材下葬后,仪仗返回,称回灵。回灵后,丧主向亲友邻居分遗饭(用面蒸的大饼切成小块和小馒头状食品)。出殡当日晚,丧主要宴请所有帮忙人员,谓酬劳。

上坟 葬后3日,丧家赴墓地祭扫,称为三日坟。第35日,再赴墓地上五七坟,此后要上百日坟,周年坟。一年内,丧家人口皆不得穿红着绿,过年只能贴蓝纸对联,以表对死者的哀悼。其后除在清明节、冬至、春节期间祭扫墓地之外,3周年和9周年时的上坟特别隆重。一般要烧纸钱、摆供品,并把纸扎的箱、柜、摇钱树、聚宝盆等在坟前焚烧。实行火化之后,多数乡村仍把骨灰盒土葬、筑坟,有的还立碑为记,祭扫方式仍沿袭旧习。

家祭 对故去的先人要过周年、3周年、9周年。10年后为忌辰。每年的春节、清明、冬至节,都要在家摆供设祭。

祠祭 望族大户都设祠堂,有公田,专供祭祖。春节时,祠堂内摆放列祖列宗的牌位,有的挂祝子摆供品,烧纸、香。正月初一晨,有威望之长辈带领本族男人,赴祠堂行祭礼。族规森严,妇女不准入祠堂,同族人认为不肖者均不得入祠堂。

外甥戴孝帽的歇后语是:外甥戴孝帽——没救(舅)。

一、歇后语解释

外甥戴孝帽,意味着舅舅已经去世,没有舅舅了,舅的谐音是“救”,所以外甥戴孝帽的歇后语是没救(舅)。

二、歇后语的起源

歇后语由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歇后语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它一般将一句话分成两部分来表达某个含义,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跟外甥有关的歇后语:

1、外甥提灯笼——照旧(舅)。

2、舅舅揍外甥——白挨。

3、外甥像母舅——人人有。

4、阎王爷里外甥——鬼孩。

5、阎王的外甥——小鬼精。

6、吴道爷的外甥——鬼小子。

7、土地爷的外甥——鬼孙子。

8、外婆待外甥——诚心诚意。

9、外甥下棋——讲究(将舅)。

10、外甥做梦——念旧(念舅)。

11、外甥当女婿——亲上加亲。

12、外甥打他舅——公事公办。

13、外甥打笼——照旧(照舅)。

14、外甥报孝——没救(没舅)。

15、外甥披孝——无救(舅)。

陕西的风俗作文

陕西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周、秦、汉、唐等十多个朝代或重要政权先后在这里建都,又是革命圣地延安的所在地,典籍丰富、文化遗存也多,许多风俗习惯多有可供追寻的历史渊源。地域上:东面黄河、西望关陇;北临塞外草原,南接巴蜀水乡,横跨陕北高原、渭水盆地和秦巴山区。民风民俗既源远流长、根深叶茂,又争奇斗艳,异彩纷呈。

一 陕西民俗文化的地域划分和秦、汉时期的发展

陕西民俗的地域划分为:关中地区、陕北地区和陕南地区。

关于关中地区的地理特点、历史地位、早期经营及至西汉初期的尚农遗风,《史记·货殖传》说:“关中自千雍以东至河华,膏壤沃野千里,自虞夏之《贡》以为上田。而公刘适邠,太王王季在岐文王作丰,武王都镐,故其人犹有先王遗风,好稼墙,殖五谷。”

关于陕北地区新的人文风貌的出现、地域特点与习尚,《册府元龟》说:“秦始皇遗蒙恬攘却匈奴。得其河南造阳之北千里地甚好,于是筑城郭,徙民居之,名曰‘新秦’。”《汉书·地理志》说:“安定、北地、上郡、西河、皆迫近戎翟,修习战备,高尚气力,以射气力,以射猎为先。”这一背景,与陕北腰鼓的声象相联系是可以相互印证的。

关于陕西地区的早期风习,《汉中府志》说:“汉中府,其俗强劲质朴,力农习射。武都氏叟多羌戎之民,其人半秦,多勇戆;土地险隘,其人半楚,风俗略与荆州、沔州郡同。”《寰宇记》说:“汉高祖发巴蜀,伐三秦,迁蜀七姓于商洛,其俗多猎山伐木,深有楚风。”《宁强州志》也说:“宁强州”风气兼南北,语言杂秦、蜀。都充分显示着相邻地区风习的相互影响作用和风习的地域特点。

关于对先秦风习的评价,《薛思庵(野录)》说:“读《秦风》喜得无*奔之诗,见得秦俗好。”显现出对岐周良好风习传承的渊源。

至秦亡汉兴,汉高祖刘邦进军商洛、途经霸上,西入咸阳,南屯汉中;回击三秦,建都长安,关内关外风习会合,使民风民俗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关于秦地风习的变迁、特点及其重大意义,宋代理学家朱熹在《朱子诗传》中有段颇为深切的概括和论述。谨转录如下:“秦之俗,大抵尚气概,先勇力,忘生轻死。然本其初而论之,岐丰之地,文王用之以兴,‘二南’之化,如彼其忠且厚也。秦人用之,未几而一变其俗,则悍然有招八州而朝同列之气。何哉?雍州土厚水深,其民厚重质直,无郑卫骄惰、浮靡之习。以善导之。则易于兴起,而笃于仁义;以勇驱之,则其强毅果敌之资,亦足以强兵力农而戌富强之业,非山东诸国所及也。”

这段评论,是对历史发展的概括和总结,也对认识以后的历史发展有重大借鉴作用。

二、魏晋南北朝至唐宋陕西民风民俗及生产习俗的发展

汉、魏、两晋这一历史阶段,方土游侠、道教、佛教活动,先后在社会上出现,对民俗文化产生相应影响,对社会生活不同程度上增添了新的因素,习俗产生相应变化。方土游侠至汉时,已渐与民间游艺融合或以民间游艺形式出现,在都市已颇为多见。《随书·地理志》说:“汉中之人,质朴无文,不甚趋利,性嗜口腹,多事田渔。虽蓬室柴门,食必兼味。好祀鬼神,尤多忌惑,家人有死,辄离其故宅。崇重道教,犹有张鲁贵焉!”当地习俗的特色,还是浓烈的;道教和佛教的影响也是明显的。

至唐,民风民俗与官府的关系也至为密切。《秦中岁时记》说:“唐上已日,赐宴曲江,都人与江头禊饮,践踏青草,谓之‘踏青’。”《辇下岁时记》说:“长安每岁诸陵,常以寒食荐汤饼鸡毯等,又荐雷子车;至清明上食,内园官小儿于殿前钻火,先得火者进。上赐帛三匹,金碗一口,都人并在延兴门看内人出城洒扫,车马喧嚣。新进士则于月灯阁置打毯之宴,或赐宰臣以下酴糜酒,即重酿酒也。”

盛唐,物阜年丰,丝绸之路畅通,长安商贾云集,八方荟萃。饭店、酒楼、茶肆林立,在繁荣的饮食市场,胡风烹调,胡姬酒肆也频增风采,蔚为民俗大观。

李白《少年行》曾抒写当时情况说:“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当时,胡姬学习用面食作有自己民族特点的胡饼,也闻中全国。白居易就有“胡饼饼样学京都”的诗句。据考,现在的芝麻烧饼,即由当时的胡饼演变而来。而面食则是陕西人自古迄今的传统主食。这同陕西的农业生产也是密切关联的。陕西农业,源远流长,生产习俗也在社会历史发展中不断向前发展着。

关中地区,人们群众赞颂水车的谜语,谜面的文字是:“曹操独坐中原,身披八挂衣衫,领兵千千万万!”

至于陕南水乡,生产习俗则更有一番景象。《城固县志》说:“小满前后,农各插秧,谚曰:‘水执秧苗插野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稻,退步原来是向前!’”则创造并反映了另一相当高的精神境界。其所含哲理与表现的艺术手法也是令人叹服并值得深入体味的。也由此可见,人民群众的创造力也的确是无穷的,值得重视学习的。

三 陕西民俗中与生产生活相关的一些习俗的内涵与作用

(一)陕西与生产习俗相关的有祈富求福迎神赛会等活动。如《天禄阁识禄》说:“秦俗以二月二日携鼓乐郊外,朝往暮返,谓之‘迎富’”。我国古代以社、稷为土、谷神,立社(祠)祀奉,“春祀秋尝”,祈赐丰收。

(二)与伦理有关的习俗也很多。“慎终追远”,敬礼祖先方面,有清明节扫墓、夏暑“奠墓”“清暑”“中元,麻姑献祖”十月一日送寒衣,冬至与“腊日”祭先等。

在敦崇伦常、和睦乡里、重视姻亲方面的习俗也比较多。对骨肉至亲,除元旦合家拜尊长、拜弟史、叔(媳)拜嫂,除夕合家守岁,对童稚有“压岁钱”外,出嫁女儿、女婿、外甥、外甥对母家、岳家、舅家逢春节、麦熟、忙罢、中秋要拜年,“看麦熟”“看忙罢”“送(中秋)节”;母家、岳家、舅家则对女儿、女婿、外甥逢灯节、暑夏、端午、重阳要“送灯”“探夏”“送(端午)节”“送(重阳)糕”!另外在和睦乡里方面,也形成了许多“善里亲邻”的风习。春节时,家拜之后就是出拜、相互邀约饮宴。《咸宁县说》;“元旦,士大夫风兴吉服拜祖先毕,以次拜父史,出拜师长、新族;齐民亦然。”

此外,关中地区,新婚后还有“新婚妇拜户”的习俗。

(三)健康卫生文体活动习俗方面,腊月二十三祭灶后要“扫舍”、迎接新春,各地很普遍。冬尽春至,妇女适时外出活动,以增进健康,各地也多类同。冬尽春至,妇女适时外出活动,以增进健康,各地也多类同。冬尽春至,少年士女、全民分别以各种名目、形式作文体活动,以娱悦身心,增进健康,且各有特色。

(四)岁时节令中,慰孤,施舍和开展公益活动的习俗也有许多。如清明节的拜扫孤坟、无主坟。逢节舍饭,各地也比较多。

(五)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省内外、国内外文化交流的增多和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传说中的故事、人物、历史人物以至域外人物也逐步进入民俗生活,以至于专门立会,进行追念。其中如:①追念女娲氏“炼石补天”的“补天补地”,就很普遍,且产生较早。②二月二日是药王庙大会:《西乡县志》记述说:“二月二日高坪寺药王大会,男女毕至,踏青选胜,采野菜供食”。其他如耀县药王山等地都有此会,传说二月二日是孙思邈生日。③清明寒食扫墓,除注入纪念介子推的意义外,也扫军墓。④端午节,吃棕子,赛龙舟,饮雄黄酒,除前者注入了纪念屈原的意义后者因有了“白蛇娘娘和许官人”的《白蛇传》故事,更加印证了饮雄黄酒祛邪避灾的效应,而使这一习俗更加深入人心。许多地方端午节竞渡,也极热烈。

岳西的风俗作文400

生活中处处有都离不开数学,只要你善于观察,你就会发现数学与你可谓是形影不离。学习了六年集的比例知识后,我深深的体会到数学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益处。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和弟弟约好2点在森林公园 ,然后一起去动物园玩。到了目的地之后,由于我们是第一次去森林公园的动物园,所以只好买了一幅公园的地图。地图到手后,弟弟悄悄的向我走过来,然后一把将地图抢了过来。我无可奈何,只好抑制住心里对这“小淘气包”的无理取闹。然后弟弟一本正经的对我说:“哥哥,今天就由我这个向导来带你去找狮子吧!”这时,我心想:但愿不会南辕北辙!之后,弟弟就带着我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窜,过了大约一小时后,我终于忍无可忍,大喝:“你搞什么呀,我都快要累死了,怎么还没到?”我直接将地图夺回,一看才恍然大悟,原来是爱出风头的弟弟滥竽充数,把地图的比例尺1:5000理解成了图上的1厘米表示实际的5000厘米。“唉,学好一身本领可真重要呀!如果像弟弟一样自以为是,不踏踏实实的学习的话,后果往往都是弄巧成拙呀!”然后,我按照我所学到的知识,不一会,我们就来到了狮子那。瞧弟弟那羡慕的样子,他还求着我收他为徒弟呢!知识是开启成功大门的钥匙,同学们,努力学习吧!就让我们用自己的努力来创造明天的精彩生活吧!

陕西的风俗习惯有那些

陕西的风俗的代表莫过于‘十大怪’。1,面条象腰带;2,锅盔像锅盖;3,辣子是道菜;4,泡馍大腕卖;5,碗盆难分开;6,帕帕头上戴;7,房子半边盖;8,姑娘不对外;9,不做蹲起来;10,唱戏吼起来。

陕西吃羊肉风俗作文400字

就到东至了,人们都赶着去吃羊肉。当然,我也不例外。东至的前一天,我在祖母家吃羊肉。那香喷喷的羊肉汤一端上来,我就想把它一口气吃完。我闻了一闻,啊!我就像是进了仙境一样,那个味儿啊!“香!太香了!爸爸,我可不可以吃了啊!”我满怀期望地说。谁知爸爸却批评了我,说老爷爷都没吃,你吃什么。我老爷爷已经过世了,每次吃饭前都要让他先吃,不然就是对老一辈的不敬。可是我实在忍不住了,就趁他们不注意偷吃了一些。啊!真是好吃啊!我再一次进了仙境。没想到,第二天,我却做什么事都倒霉。哎呀!我想起爸爸昨天说的话,大吃一惊,会不会是老爷爷生我的气,让我倒霉啊!所以我第二天无论做什么事都小心翼翼的,总算躲过了一场灾难。现在的科学世界也有迷信啊!

陕西过年的风俗

农历正月初一,俗称“过年”。这是本县城乡的最隆重的一个节日。 旧时,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人们就开始购置年货,打扫庭院,布置内室,谓之“扫舍”。 三十日,除药铺外,百业封门,户户贴春联,是晚称为“除夕”。到时,合家团聚,包饺子。 同时,献饭祭祖、焚香“祀神”。初一黎明,男女老少,更换新衣,鸣炮迎春;先给祖宗烧香, 再给长辈“磕头”;长辈为了表示关怀,给年龄小的晚辈送压岁钱。邻里之间少者相伴。 上门为各家长辈“拜年”(俗称磕头)。接着,家家户户吃饺子。此后,锣鼓喧天,演戏、耍社火、 扭秧歌,直至正月十五。

江西的风俗知美食450字作文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 今天是端午节,大家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不知道吧!那就让我来告诉你们吧!你们还记得楚国那位爱国大将屈原吗?我来说一说他吧! 屈原是战国时期出国人,很有学问。他在楚王身边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国家富强起来。昏君楚王却听信奸臣的话,把屈原削职流放。在流放中,屈原听说楚国的的都城被敌人占领,百姓遭难,悲愤极了。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来到汨罗江边,怀抱一块石头,以纵身跳入汨罗江中。出国的百姓听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们

山西的风俗习惯的作文

衣食住行是一个地区主要的民俗形式,亦是形成地方生活习惯和人性特征的重要因素。其中衣饰和行旅的变异性较大,而饮食则不同,比如,晋东南人连吃三日白面,就想吃小米饭,而吃惯白馍的晋南人,恐怕连一顿高粱面也吃不惯。晋中人爱吃面食,醋总是离不开的桌上佳品。再比如民居,山西民居的特色就非常明显。现在拣极有典型性衣食住行风俗作一介绍。山西人的衣食往行——莜面擦鱼鱼民间艺术>>民间艺术>>民间剪纸、民间面塑、民间炕围画民间玩具、民间雕刻、民间木版画太原曲艺、山西戏曲、唱票山西民间刺绣:绣荷包、绣衣、童帽、耳套、肚兜、马甲、童鞋、绣鞋、鞋垫、围嘴、钱袋面、腰包、窑帘、信插山西民间年画:福寿图、献寿图、福寿中堂、麻姑献寿、连年有余、吉庆有余、祖国花朵、木版年画、戏曲年画、门神年画、春节门画、春联、窗花山西民间社火:闹花灯、闹红火、放烟火、高跷、跑旱船、跑竹马、小车舞、挑椅舞、狮子舞、龙舞、龙舟舞、中黄高台、倒悬花鼓、铁棍与背棍、渔翁戏海蚌、沈老爷坐轿、晋南血社火黄河灯会、

陕西长武县的风俗

传统饮食

民间吃食习惯以小麦、 玉米、高粱为主,搭配荞麦、糜、谷等杂粮。 家常便饭以蒸馍、米汤或面条为主。 农村习惯一日两餐, 忙时三餐, 晚饭俗称喝汤。 吃食味喜酸辣,做工精细, 以麦面为例有蒸、 擀、烙、 炸、 烤、 洗、压、 摊等,花样繁多,风格各异。长武人热情好客、筵席莱肴煎、炒、烩、炸, 关中和陇东风味兼有,色味都很讲究。 一般筵席为 "五魁"、 "八挎五"、 "重八"、 "重九"、"满十"等, 民间过事重体面、讲排场,节日饮食比较丰富, 过年吃面条、 肉菜、火锅, 端午吃粽子, 中秋吃月饼,重阳吃枣糕,腊八吃米粥。

礼节交际

长武人交际讲礼仪、重情谊。送往迎来、热情好客。亲朋好友或师长光临, 必设宴欢迎。 至亲厚友赴考、上任、远行, 必设宴欢送。 生意开张营业、造屋上梁、乔迁新居、拜师招徒、男婚女嫁、生日满月、老人庆寿、做棺材"交木",逢年过节或过事,都互相祝贺, 送礼馈赠,待客过事,必有"礼簿"用以备查而礼尚往来。

民间历来以尊老爱幼为美德。逢年过节, 祭祀祖先,向长者叩首、行礼。 与平辈互相作揖问候。不论公共场合或日常生活,称呼亲切,长幼有序。走路、进门、说话、吃饭、乘车, 礼让老者。坐席时晚辈向长辈和客人敬酒劝菜。

人们交往之间注重正当的送礼馈赠。 结婚为女方送"添箱", 有衣料、 床单、 被面、 花镜等; 为男方送贺礼, 有衣料、 床单、被面、 影集、花瓶和现金等;老人生日送寿联、寿幛等;婴儿满月赠送小娃帽、鞋、童服、玩具等;丧事送花圈、挽联、牌匾、 奠仪等; 亲友若逢灾遇难, 前往慰问或资助财物。其它节日按亲疏远近和经济量力酌情送礼,薄厚不等。

长武人重视亲戚情谊, 交往频繁, 招待热情。凡登门稀客, 主人则热情款待, 至少一根烟、一杯酽茶。遇到饭时管待吃喝,谦虚礼让。筵席或一般便饭, 以盘子横木和房舍后墙位置为上,礼让客人。席间主人殷勤敬酒、劝莱, 招呼“吃好”。客人离去时,举家送至大门以外, 互相道谢话别。

乡邻之间, 遇有急难, 互相帮助, 关心体贴之情成为传统风尚。农户修建住宅,农忙抢收抢种, 帮工还工,不计报酬。遇到天灾人祸, 一处有难,八方支援。

节令习俗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春节”,俗称新年、新春、年节、过年。早餐,历来吃臊子汤长面。饭前, 自家晚辈向长辈跪拜磕头。饭后, 同族男子聚集, 走村串户给长者“拜年”。 见面后不论家庭院落、村头路旁,相遇亲友随地叩拜, 并互相祝愿道贺。 进屋后, 遇有已故未满三年的灵牌先拜, 再以辈份逐人叩拜。 长辈亦表谦让, 并置酒菜招待。 午餐七碟子八碗、火锅丰盛有余,饮烧黄二酒。

年三十晚举家团圆, 欢声笑语,共度良宵。子夜零时,广播电台、 电视台报年钟声响过, 鞭炮齐鸣, 震耳欲聋。 清晨, 祭奠祖先,叩拜老人。 大人娃娃喜气洋洋,兴高采烈。从初一到初三, 早餐由吃长面增加饺子、馄钝。 午餐肥肉美酒, 更加丰盛。走亲访友, 络绎不绝,到处充满文明、祥和的热烈气氛。

元宵节

正月十五日元宵节, 也叫 “灯节” 。 闹元宵, 玩花灯。 民间有“小初一, 大十五” 之说,民间蒸花馍, 按照十二生肖属像捏制各类形象,祭神"看灯"。新婚妻的娘家、未婚妻的婆家、婴儿的舅家都要提前送灯笼和花馍。 新媳妇回娘家"躲灯"。还有青年媳妇为早生孩子而“偷”牛犊馍的习俗。入夜讲究吃凉粉, 亦有吃元宵的习惯。每年从正月十四到十六,每晚户户红灯高挂, 儿童挑灯戏耍。县城集镇举办元宵灯会,气球彩带腾空天际, 使人眼花缭乱。 入夜点灯屏、放烟火、猜灯谜、举办社火、戏剧会演。 至十六日,人们四处游玩,各行其乐谓之“游百病”, 希望祛病延年,老幼康乐。

端午节

五月初五端午节, 亦称端阳, 俗称 “端五”。祖辈相传, 民间甚为重视。黎明早起, 洒扫除尘。采集艾蒿, 悬插于门楣。孩子以露水润发, 头上系艾叶,胸前系香包,俗称“荷包”、耍货。用雄黄抹鼻、 耳孔, 意为避瘟、驱虫。 早餐吃夜晚做好的粽子、油糕、绿豆糕点和艾叶形状的花馍。 午餐吃炒菜、摆宴席, 喝雄黄药酒,民间亲邻以粽子、 艾叶馍互相馈赠, 婚者, 男方须向女方赠送礼品,名曰“追节”。妇女、孩子手足腕系五色线“花花绳”, 穿花鞋、花裹肚,男女老幼均配带形状新颖各异的荷包,兄弟姐妹和未婚对象互赠荷包, 以寄情谊。

除夕

腊月最后一天的夜晚称除夕。 当天,彻底清扫卫生,糊窗格,贴窗花,准备香烛、鞭炮, 贴对联(俗称对子)、门神(秦琼、敬德)和年画。 在院内贴 “春回大地” , 大门外贴 “出门见喜” , 炕壁贴“百病不生” , 室内贴“人寿年丰”、“五谷丰登”、“龙凤呈祥”、“麒麟送子”等。 上午, 煮肉、炒菜、 压面, 忙于办好大年初一的吃食。 午后,家长带子孙上坟祭祖。凡亡故未满三年者都要请灵封牌位,供于堂屋。入夜, 门前挂红灯、煨火。全家老小喜气洋洋聚集"吃年饭"。长辈给晚辈"压岁钱", 晚辈向老人磕头祝福。除夕的三十晚“坐夜”,全家团圆围座,有说有笑,兴致勃勃的收看春节联欢晚会。

社会习俗

嫁娶

婚前男女经亲朋介绍提亲或自由恋爱,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双方都无意见,便可履行订婚手续。订婚时,男方请亲友, 设宴欢聚。女方及其亲属去男方家中收受男方馈赠衣物和彩礼, 称为“会亲”。订婚后,每逢端午、中秋、重阳及春节,男方亲属赴女方家中送礼,谓之“追节”。婚姻关系确立后, 男女双方经常往来,感情日深。结婚前男女双方经过婚姻登记,领取结婚证。由双方家长确定结婚日期,婚期前一日,女方娘家设宴待客。 结婚当天,男方家中贴对联、挂红布,喜气盈门,高搭棚席,杀猪宰羊,设宴广待宾客。新娘进门后,举行结婚仪式, 宣读结婚证书, 证婚人讲话,新郎新娘入洞房,新旧习俗夹杂。开宴时,新娘敬烟酒递糖果。并备礼谢媒,俗称谢“红爷”。 洞房花烛夜, 盛行道喜, 闹洞房俗称“耍房”。新郎新娘介绍恋爱经过, 唱歌跳舞, 耍逗取闹。婚后三日,新婚夫妇带糕点糖果同赴女家, 拜见岳父岳母, 必受盛情款待, 当日返回称为“回门”。婚后7-12天,新妇回娘家住相等的天数,称“遨十”。回婆家、再去娘家各一月,称为“遨对月”。

生育

在女儿临产当月的初二、三,女方亲娘带大锅盔和婴儿裹肚来女儿家中,将大饼扣在锅盖上, 用拳击破,将裹肚从女儿住处窗口抛进去,再进屋把裹肚压在席底称为“打锅”, 以保生产顺利和母子平安。产后三天,娘家人带生面条去女儿家中探望,俗称“下奶”;产后10-20天,娘婆两家至亲好友探望产妇及婴儿,携带烙饼、鸡蛋、挂面、红塘和衣物, 祝愿大小平安。 孩子出生一月时,做“满 (弥)月”,满月之日,备置丰盛饭莱, 亲友登门祝贺,婴儿舅家人馈赠被单、童装、童车、衣帽。 一般亲友赠布料、童装、玩具等。午宴时,趁其不备给婴儿父母、祖父母脸上抹黑、 红颜色,追逐嬉戏, 皆大欢喜。

丧葬

人死后,家人一般先要请阴阳先生看风水、钩穴地, 随后“盛敛”,择日祭奠,参加祭奠者送献礼(馍)、花圈、 抬蜡、挽联、牌匾、孝帐等。 灵堂设置遗像,供各式献饭。孝子戴孝帽、 穿孝服、 缦白鞋。 亲友戴黑纱、 黑袖套、 白纸花。 招待以家庭情况而定。 早晨血条汤,中午开席肉食齐备,备烧黄二酒。次日清早送埋前, 汤菜齐上,谓之“风搅雪”。护送灵柩, 除八抬大轿以外, 又盛行拖拉机、汽车送葬,浩浩荡荡,哀声鼓乐, 情调凄凉。安葬后抱回灵牌在家供奉。长武民俗忌"死"字。凡死者年老称“殁”, 壮年称“亡”,少年称“殇”, 幼儿称“撂”。50以上为“老丧”,70岁以上为 “寿终正寝”, 葬礼都较隆重。 小口少亡或非正常死亡, 多随即掩埋。 未婚男女死亡不备棺材, 钉“四堵墙”或草席卷裹,墓穴不打黑堂, 衣不扣钮,俯卧掩埋,凡一户百日内死亡两人为重丧,灵柩不能出大门,一般破墙或从崖背吊出棺材埋葬。

关于陕西的节日风俗

以下是陕

西的部分风俗:

春节:据史书记载,秦朝时以每年农历十月一日为岁首,到汉武帝时改行太初历,即以正月初一为岁首,“大年初一过年”这一风俗一直从汉代延续到现在。

元宵节:同样源于汉代,当时叫上元节。据《汉书·汉武帝传》等史书记载,每到农历正月十五,汉武帝就会派人用灯笼祭祀太乙神,祭祀地点甘泉宫(即今天淳化县)至今还留有遗址。上元节到了唐代十分盛行,人们走出家门观花灯耍社火,热闹非凡。

清明节:汉时人们有这样的风俗,每年农历三月初,长安城的百姓们万人空巷到灞河沐浴,这在当时叫“上巳节”。到了唐代,“上巳节”跟发源于山西介休的“寒食节”合二为一,成为今天的清明节。据《新唐书》记载,清明节的重大活动是扫墓,国家推行“以孝治国”由此可见一斑。

七夕节:长安是七夕节的发源地,长安区斗门南沣村的牛郎织女石雕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大型石刻艺术品之一。七夕节乞巧活动起源于西汉,到了汉武帝时期已成为全国一个重要节日,这已为史学家所定论。

中秋节:据史料记载,中秋节源于汉代,当时人们就有拜月赏月的习俗,到了唐玄宗时期,这一民间节日更为兴盛。据考证,唐玄宗的生日是农历八月十五,为给皇帝祝寿,这一天在宫廷中称为“千秋节”,要举行大型歌舞活动。后来,民间的“中秋节”和皇宫中的“千秋节”互相影响,互相融和,“千秋节”中的许多活动流传至民间,使中秋节更为热闹。中秋节吃月饼在当时已很盛行,唐代诗人的许多名篇都跟中秋赏月有关。

陕西端午节的风俗

端午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 ,玲珑可爱。

悬艾叶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国个民族共同的习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72598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7
下一篇2023-12-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