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喜之日
结婚前夕
祭拜:男方在婚礼前一天要祭拜天地祖先,告知有婚事要举行。
安庆礼:依八字、房屋座向……拜母床。
结婚当天
祭祖:男方出门迎娶前,应先祭祖。
迎亲:迎亲车队以双数为佳,六的倍数最佳。
燃炮:迎亲礼车应於途中一路燃放鞭炮以示庆祝。
食姐妹桌:新娘出发前要与家人一起吃饭,表示别离,大家要说吉祥话。
请新郎:礼车至女家时,一男童持茶盘恭候新郎,新郎下车后予男孩红包答礼,再进入女家。
讨喜:新郎与女方家人见面问好之后,应持捧花给待嫁之新娘,此时新娘之姐妹或好友应刻意阻扰,经新郎哀求后以九九九元红包礼成交,喻长长久久。
盖头纱:新郎予捧花后,将新娘头纱放下并挽出大厅。
拜别:新郎与新娘上香祭祖,新娘叩拜父母道别,新郎行鞠躬礼即可。
出门:新娘由一福份高之女性长辈持竹筛或黑伞护走,进入礼车。
礼车:应悬挂一棵由根至叶的竹子,根上挂著萝卜,意有头有尾。礼车后方则有朱墨画的八卦竹饰。
敬扇:新娘上礼车前,由一生肖吉祥之男童持扇置于茶盘给新娘回赠红包礼。
不说再见:当所有人要离开女方家时,绝不可向女方家人说再见。
泼水:新娘上礼车后,女方家长将一碗清水、稻谷及白米撒向新娘,代表女儿已是泼出去的水,并祝女儿事事有成、有吃有穿。
掷扇:礼车启动后,新娘将扇子掷至窗外,谓弃坏性子;掷扇后应哭几声,且在礼车后盖竹筛象征繁荣。
迎娶队伍以竹筛为先,青竹连根带叶,竹端系猪肉一片,防邪神白虎。
燃炮:一路燃放礼炮,车抵男方家门时,家人应燃炮竹。
摸橘子:由拿著两个橘子的小孩迎接新人,新娘轻摸橘子,并赠红包答礼。
牵新娘:新娘下礼车时,由男方一福气长辈持竹筛顶在新娘头上,并扶持新娘入厅。
忌踩门槛:门槛代表门面,故新人应横跨门槛过去。
新娘入厅后要跨过火盆踩碎瓦片。
敬茶:将新娘介绍给家中长辈认识。
拜天地:新人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相拜,送入洞房。
进洞房:以竹筛覆床,桌上置铜镜压惊,新人共同坐在预先垫有新郎长裤的长椅上,谓两人同心,并求日后生男。然后新郎掀开新娘面纱,合饮交杯酒、吃甜汤,象征早生贵子。
忌坐新床:婚礼当天,任何人皆不可坐新床。
观礼喜宴:宴请客人,同时举行观礼仪式。
送客:喜宴完毕后新人立於门口端喜糖送客。
吃茶:由男方已婚亲友喝新娘的甜茶说吉祥话并赠红包。
闹洞房。
清朝晚期:
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
从故纸堆中读出文化味,这具体到阿强收藏的500多张结婚证最贴切不过了。
阿强收藏最早的“结婚证”是清朝宣统元年的 “童养婚帖”。该“婚帖”是一张红色的,字迹由毛笔书写。整个婚帖没有任何图案修饰。
在该“婚帖”的右侧有四句话“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前世姻缘,上苍注定”。
中间注有乾造与坤造,即男女的生辰八字,该“婚帖”上还写有“聘礼白银两百二十两”。
最后用农历落款日期:宣统元年(1909年)六月初三,在左侧写有“和合百年”作祝福话语。从收集地来看,这张结婚证应该是当时佛山地区的。
是否相配全凭
媒人一张利嘴
据了解,童养媳在民间多出身于贫寒之家,女方为了免除抚养负担,便把女儿送往男方,有的男方家长为免去儿子成年后花聘金,也找童养媳。
年龄上,童养媳一般要比其“丈夫”要大。人们往往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来概括传统婚姻。所有婚事都是由媒人往来传言,再由父母决定,当事人没有选择的权力。
在古人认为,聘则为妻,奔则为妾,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是礼,就能得到社会的承认。
竟成一时之风
“姐弟恋”
竟成一时之风
阿强的前辈曾经告诉他,古人很讲究生辰八字,八字相匹配则天地结合,阴阳相配。
男方出白银两百二十两的高额聘礼说明男方在当时是相对比较富有的。从该“婚帖”的日期可以看出,童养媳当时只有12岁,其“丈夫”应该在12岁以下。
买来的童养媳主要是照看“丈夫”,陪“丈夫”玩耍、读书等,作用相当于现在的小保姆。等其“丈夫”长到15岁左右,两人才正式完婚。
这种风俗当时在佛山也普遍存在。
本世纪初:
旧习消逝 文明结婚时兴
一张建国前的结婚证背后有着怎样的历史背景呢?
在阿强的收藏中,几张建国前的结婚证就反映出当时的结婚方式,其中一张是日期为1930年十一月二十三日的。
记者发现,这对广东新人结婚证书字体开始使用“变体”,书写顺序也由从右至左变成从上到下。该证书的图案和花边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结婚证的上方左、右各有一个面带微笑的小天使,手里牵着一条红色的丝带,带有明显的西洋色彩;而在结婚证的底边有两个重合的心,由丝带串在一起,寓意天赐良缘、永结同心。
但令记者感到奇怪的是,该婚书上依然注明了男女传统的生辰八字。收藏这个结婚证的阿强告诉记者,这时的“文明结婚”已经不是婚礼的形式了,而是带有自由恋爱和自愿结婚的意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已经不重要了。但由于“大媒做见证人”的习俗依然根深蒂固,所以这时的婚礼虽然具备了西方的婚俗,但在形式上却摆脱不了传统的旧俗,是一个过渡时期。
据悉,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建国前中国结婚方式发生一些转变,青年男女开始了一种新的结婚方式,即男女双方经人介绍或自己相识,经过一段时间交往、恋爱,经双方家长同意而结婚组成家庭,一些青年男女甚至选择在教堂结婚。这种结婚方式比传统的婚姻相对简单,称之为 “文明结婚”。
辛亥革命前,“文明婚礼”已经在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少数人中出现。辛亥革命后,对婚姻方面有过某些改革。而自由恋爱者多实行新潮的“文明结婚”。
结婚证开始
加盖政府公章
“文明结婚”把旧式的从“请庚”到“收奁”的礼节,往往简略为订婚、行聘礼,或者这两项也没有。“结婚之日,当由男方父母各给以金戒指一枚,礼服一袭”。婚礼有主婚人、介绍人、证婚人参加,他们和新婚夫妇都要在结婚证书上盖印。
阿强介绍,能够接受新式婚姻主要有两种人,其一是相对比较富有的人,并接受过西方教育,第二种是基督教徒。而他收藏的这张则属于当时佛山“名门望族”的结婚证书,此时的 “结婚证书”已将过去的“媒人”称为“介绍人”,称谓进步了许多。证婚人主要请的是社会上比较有威望和地位的老人或政府官员。
该“结婚证书”上还出现了政府的公章。阿强说,建国前,法律规定男女双方结婚必须先订婚,然后才能结婚。出现公章也说明男女结婚不再是自己的私事,而是纳入了统一管理
新人结婚,隔壁操场学生隔空送祝福大家为何对结婚喜闻乐见呢,之所以大家都会对于结婚喜闻乐见的原因,是因为结婚的话是意味着又是一个家庭的产生,当然是属于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因为终于又有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基本上在我们的这个社会之上,像这种事情呢都是非常好的事情,大家的话对于这种事情都是会祝福的,毕竟谁都会遭遇这种事情,即使现在是属于小孩子,等自己长大之后也是会进行一个结婚的,所以说基本上都是会送祝福的,因为一个家庭的出现终于又有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
有情人终成眷一般来说结婚的话基本上都是属于有情人终成眷属,大家是非常喜欢看这种事情的,因为像这种事情都会带来非常美好的这个寓意的,因为结婚的话本来就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很多人的话对于结婚喜欢乐见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喜事可以说结婚的话是一件大喜事,无论是结婚也好,还是以我的小孩子也好,都是一件非常大的喜事,基本上很多人的话对于这种事情都是喜闻乐见的,基本上很多人都会遇上这种事情,自己也是会遭遇这种事情,所以说大家对于这种事情都是会送上祝福也是很正常的
总的来说大家对于结婚喜闻乐见的原因是因为这是一件大喜事,结婚是代表着美好的寓意,是一个新的家庭的产生,也是对于未来的一个美好的象征,所以说对于结婚的话大家都是喜闻乐见的
很多朋友去外地出差旅游的时候,都喜欢往家里带一些当地的特产。
不管家里人喜欢还是不喜欢,总归是一份心意。
而对很多朋友来说,去广州必带的一种特产,那当属小凤饼了。小凤饼也叫鸡仔饼,是广东传统点心之一,突出一个咸甜适口,薄脆酥香。
这种点心广州很多地方都有卖,但要说最出名、历史最久的,那当属是成珠楼的小凤饼,甚至小凤饼这种点心被大家所熟知,就是从成珠楼开始的。
有些朋友可能这时候就要问了,
咱这不是一个讲玄乎事的节目吗,这咋聊起吃的来没完没了了?
诶,这主要是因为啊,这具有悠久历史的成珠楼,被当代的广东人熟知并不只是因为小凤饼,就在这里,还曾经发生过一起被大家津津乐道的灵异事件。
根据我的广东朋友们所讲,那还是1985年的一天。
虽然成珠楼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但是在历史上也经历了不少的磨难,尤其是民国时期,甚至一度停业。
但是在解放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人们的腰包一天天鼓起来,对优质食品和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成珠楼就开始重新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而且还从过去单纯的茶楼变成了饭店,开始承接红白喜寿事等等各种宴请。
那是1985年的10月9号,一个星期三,有一对新人结婚,来成珠楼办酒席。
和北方不同,按照广东当地的习俗,新婚夫妇的喜酒很多都是在晚上摆,前来庆祝的宾朋们秉烛夜谈,欢饮达旦,那也是别有一番意境。
不过在当时,我们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还不是特别的完善,尤其是电力系统,不管是装机量还是耐久度,都远远比不上现在。
那时候因为各种机器故障停电的现象并不少见。
今天,这一对新人的运气就不是很好,大家正在兴头上的时候,整个饭店突然就陷入了一片黑暗当中。大家当然也都知道是停电,正在给新娘新郎起哄,但没过多一会,电灯就重新亮了起来。
原来,成珠楼早就对这种情况有所预警,自己家备着发电机呢。
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不知道是发电机出现了故障,还是电线哪里有些老化,竟然没过一会,在发电机旁边就燃起了大火。
因为当时伙计、厨子和老板都很忙,谁都没有注意到,所以火势很快就蔓延了起来。
当时成珠楼还是整个木质结构的,面对着大火可以说是一点防御能力都无,甚至还能真·助长它的嚣张气焰。
而等到在三楼吃喜宴的大家已经意识到着火了的时候,从三楼通往楼下的木楼梯已经快烧断了。
火警很快出动,但因为火势太大,很难扑灭,所以直到几个小时之后,火势才彻底被压下去。民间有流传,说当时有数百人丧生;而根据官方报道的说法,死伤加在一起,也有数十。
喜宴上的很多宾客,包括新郎官都成功从火场中逃生,但是新郎受了不小的伤。而可惜的是,他的新娘子很快就被确认,在大火中失去了生命。
千多年前,杜甫在他的传世名篇石壕吏中就曾经写到过: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用来感慨生死之间是如何令人扼腕叹息。
还在医院接受治疗的新郎,当时想必也有类似的感觉。
但是灵异的事件,却在不声不响中就这样发生了。
那是1985年的10月16号,正好是因为火灾逝世的大家的头七。
按照咱中国古代传统的说法,人死之后的第七天叫做头七,在这一天,死人的灵魂会回家一趟,或者是去到自己死亡的地方看看。
死者的家属往往要在这个时候给他准备一顿饭,让他吃饱了之后好彻底上路。
不过,这只是一种民俗上的说法,虽然很多人相信,但却并没有谁真正见过回家的灵魂。甚至连有没有灵魂都说不清。
然而就是在这一天的晚上,夜已经很深的时候,住在成珠楼附近的居民们却听到了一阵鼓乐声音。大家仔细一听,他们吹奏的竟然还是婚礼时候常用的那些个曲子。
婚礼,很常见。
用传统曲子,虽然那时候不多,但终归还是有的。
可在
三更半夜用吹鼓手接亲
,这说起来就多少显得有些诡异。况且就算是正常结婚,都这个点了再敲锣打鼓那也是严重扰民。
于是就有仗义执言的住户从窗户探出头去,想看看究竟是谁这么不讲公德,这时候结婚。
然而等他一瞧,却发现自己说话似乎也不那么管用。
这接亲队伍没有新郎官引路,只有吹鼓手在前,后面跟着一乘小轿。人人都是大红的衣着,连轿子都是红的。
单从这个角度来说,那看起来和正常的传统接亲队伍没什么区别。但如果是定睛一看,他们的脚都没有沾地,不是在往前走,而是在往前飘。
这时候再听那吹鼓手的音乐,虽然也是喜庆的调子,却总是会带上点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感觉。
刚才想出去教导他们的大哥,一肚子话噎在嗓子眼那是一句都说不出来。就看到这个队伍径直走向了刚被烧成一片白地的成珠楼。
紧接着就听见空气里传来了一阵呜呜咽咽的哭声,听上去是个妙龄女子。
这时候,再迟钝的人,看看月份牌应该也能反应过来,这恐怕就是当天在火场中丧生的新媳妇,赶着头七过来,完成她没有完成的婚礼。
第二天早晨太阳一出来,原本不绝如缕的哭声就消失了,两旁的居民们一边感叹着这闺女还是真是重情义,一边觉得,有了这一出之后就没啥事了。
但没想到,成珠楼上的灵异事件却远不止如此。
三个多月之后,新郎官伤愈出院。对新婚媳妇的意外离去,他一直不能释怀。于是,就赶着百天过来祭奠。
百天也是传统丧葬习俗中比较重要的一天,老人们说,死者的魂灵会在这一天回家接受香火,也因此,要对他们进行祭奠。
新郎和各位家属在废墟前怎么烧纸怎么上香,怎么怀念他媳妇我们不提。单说这一切祭奠结束之后,新郎还在原地站着发愣,突然就有一根房梁上的木头掉了下来,刚好砸中了新郎。
可怜的新郎,好不容易从火场里逃生,又好不容易从医院里出来,现在又要进去医院。
但是人们也挺奇怪,当时在现场有那么多人,怎么这木头不偏不倚正砸在了新郎头顶呢?
据说后来也有人找先生看过,先生们对这件事的原因也莫衷一是,
有人说这是新媳妇舍不得老公,想带他去另一个世界小两口过日子。
也有人说是当时丧生的其他宾客气不过,想对新郎进行报复,但新娘并不想他这么快就过去,用木头砸伤他是在保护他。
而另一件怪事发生在后来成珠楼重建的时候。虽然老板们对死过人这事情都有些忌讳,但是架不住成珠楼这位置实属优秀,更架不住成珠楼这招牌已经早就进了广州人的心里。这块地方很快就被人盘下来重新修缮。
刚开工的前几天还没什么事情发生,
但是在第四天的时候,工地上的木工就突然有些不对劲。
他本来正在干活,却突然开始翻白眼,径直就向着楼下迈步。当时他们正在三楼,这直接摔下去,就算命大不死,也得摔成重伤。
工友们一看这哪行,又是拿绳子又是找棍子,把他捆了起来。过了好一会,这木匠才恢复正常。
而就在这时候,一个外地来的杂工又突然跳上了椅子。他本来是一个大男人,这时候身段却无限接近女性。甚至还开口,用女声唱起了粤剧。
要知道,这杂工之前别说讲粤语,甚至连听都听不懂。
工人们都觉得这地方过于玄乎、过于诡异,很快就都辞职走了。而故事也就到这里结束了。
据说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人对这事件的真实性毫不怀疑。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这一系列的故事并不是不可能发生。
那一场大火是有明确记录在案的,确实曾经发生过这样一场火灾,而火灾当天也确实有人在办婚宴。
而至于凌晨有人接亲,则有可能和当地的配冥婚习俗有一些关系。
有学者专门对当地的冥婚习俗进行过研究,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去搜一下相关的文章进行阅读。
总之,这凌晨接亲的情况也并不是完全不可能发生。
至于说工地上的诡异事件,则很有可能是工人们听说了这地方的一些传闻之后,对工友正常的行为反应过激。
不过,虽然我们也认为,这些事件是比较真实的,但是我们却不认为在这其中有什么神秘的力量在作祟。
毕竟广州著名的古刹海幢寺就在附近,就算是真的有妖魔鬼怪,又有谁敢在这佛门圣地放肆呢?
关于结婚风俗,不同地区不同城市都有不一样的结婚风俗。今天小编就大家一起去看看广东结婚风俗习惯有哪些。
一、婚礼前
1、送聘礼。在举办婚礼之前,新郎家要送迎亲的聘礼到新娘家。
2、安床。要在婚礼的前一个晚上,新娘叫会找到有福气的男性来家里换新床,还要把红枣、花生、桂圆、莲子等等食品放在床上,寓意早生贵子。
3、嫁妆。新郎要在出嫁之前,把家里准备好的嫁妆放进一只红色的箱子里,第二天新郎来接亲的时候一同带 4、上头。在婚礼前一天的晚上,新娘家会挑选吉时去拜神祈求幸福,同事会通知新郎家要在同一时间拜神。
5、梳头。结婚这天会让一个长辈为新娘梳头,并且还会说结婚梳头祝福语,将祝福送给新人。
6、吃汤圆。寓意着婚礼可以圆满举办,婚姻幸福美满
二、婚礼当天
1、迎亲。举办婚礼这天,新郎的迎亲队伍上午就要到新娘家。
2、找红鞋。伴娘会将新娘的红鞋子藏起来,新郎要在房间内找到红鞋,然后为新娘穿上红鞋才可以把新娘接走。
3、新郎家后。媒婆要把新娘扶下婚车,陪着新娘走进家门。
4、跪拜父母。这里也就是传统婚礼中的拜堂。新人要根据媒婆的话拜父母、拜天地、最后互相对拜了才算完成了拜堂仪式。
三、广东婚礼禁忌
1、婚礼这天新娘在出门的时候,家中的嫂嫂是不能来送新娘的。因为嫂和扫把星的“扫”谐音。新娘出门时穿的衣服不能有口袋,因为口袋会带走娘家的财运。
2、新房的婚床是任何人都不可以坐的,新娘可以坐在床前但是不能躺下,不然婚后容易生病经常要卧床。
3、娘在出门的时候要戴着耳环,寓意着会“听话”,如果没有耳洞可以用耳夹。
以上就是广东结婚风俗习惯,希望能给广东的新人带来一些帮助。
每个地方的婚宴习俗各不相同,我给大家普及下广州这边的习俗。
广州这边一般是6时恭候7时开席,而实际开席时间则由主人家视情况而定,一般都是根据客人的上座率来决比较有心思的新人呢,会在开席前准备一些视频短片,轮回播放他们的婚纱照、甜蜜照片或者视频,让宾客们一起分享他们此刻的愉悦,也可以给提前到的宾客看看短片打发时间。新人则是站在宴会厅门口,恭候客人。
开席时,婚礼主持人会带动全场气氛,引导新人入场。这个时候一个好的主持很关键,正当大家无所事事的等着开席时,他(她)可以让整个婚礼的气氛一下子进入到一个高潮,把大家的焦点聚拢在新人身上。接着就是新人讲话、证婚人致辞和新人互相交换戒指或者交杯酒等,这些忙完,就开始上菜。
广州习俗第一个菜是烧乳猪(有些是全猪有些是拼盘),酒店服务员排好一溜队,每人手里端着一只乳猪,等主持一声令下,喜庆音乐响起,服务员鱼贯而入,每桌一只,好不壮观,面对第一道菜,喜宴的客人总是特别兴奋,因为他们已经空着肚子等了个把小时了,烧乳猪最好吃的就是那层脆脆的表皮,沾上白糖和酱料放入嘴里,简直让人满意到无法用语言形容
接着就是不断的上菜,到第四道菜时,新人在双方家长和一帮兄弟姐妹的陪同下,开始向每一桌客人敬酒,有些宾客会借此机会要让新郎喝上一满杯,这时候陪同的兄弟姐妹们就要主动出击,保护好新郎和新娘,所以新郎都会有意识地选择能喝的朋友做伴郎和兄弟
敬完一轮酒,新娘就赶紧去换衣服接着敬茶,新郎呢就可以回座位稍作休息(有经验的朋友都会提醒新人在第一道菜上来时就开始狂吃,后面基本上没什么机会正儿八经的吃上几口);敬茶的时候新娘带领一帮子姐妹,每到一桌就用粤语喊:饮杯媳妇茶,富贵又荣华,听晒老婆话!结了婚的客人还得回个喝茶利是(一般都是5元、10元,上不封顶)图个好意头,到这为止婚宴的基本流程都完成了;接下去,就是客人自由回敬新人,如果客人闹得厉害的,新郎在这个时候就得做好心理准备,防止被灌倒了
喜宴尾声,新人站在门口恭送客人,至此整个婚宴就算告一段落,喜剧收场啦!~
整个过程,嬉嬉闹闹,一般9点到9点30分左右就结束了!
不知道广州这边的习俗是不是跟你家乡的一样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