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绯闻情人登上《时尚》封面

普京绯闻情人登上《时尚》封面,第1张

The newly appointed editor of Russian Vogue has courted controversy by putting Vladimir Putin's alleged mistress on her first front cover。

俄总理弗拉基米尔•普京的绯闻情人近日首次登上俄罗斯版《时尚》杂志封面,这让该杂志的新任主编陷入争议。

The January 2011 issue features former rhythmic Olympic gymnast Alina Kabayeva

27

wearing a £21

000 gold Balmain dress with her hands on her hips。

2011年1月刊的封面人物是前奥运会艺术体操选手、现年27岁的阿琳娜•卡巴耶娃,她双手叉腰,身穿一件价值21万英镑的巴尔曼品牌金色裙装。

Viktoria Davydova’s decision to give her such prominence in the magazine is one that is likely to irritate the strong man Russian prime minister who has scornfully denied a newspaper report that he has left his wife Ludmila

with whom he has o daughters

for Miss Kabayeva。

新任主编维克多莉娅•达维多娃让卡巴耶娃登上杂志封面的决定很可能会激怒俄罗斯“硬汉”总理。普京曾轻蔑地否认了他为了卡巴耶娃而与妻子柳德米拉离婚的报道。普京与妻子育有两个女儿。

While there is no substantive evidence that Mr Putin

58

is romantically linked to Miss Kabayeva

who also happens to be an MP for Mr Putin's ruling United Russia party

the alleged affair has long been the hottest gossip topic among Russia's elite。

尽管没有充足的证据表明58岁的普京与卡巴耶娃有恋情,但这起桃色绯闻一直是俄高层中最热门的八卦话题。卡巴耶娃恰好还是普京领导的“统一俄罗斯党”的一名议员。

The rumour first came to public prominence in 2008 when a Russian newspaper

owned by billionaire oligarch Alexander Lebedev

quoted a source as insisting the story was true。Mr Lebedev shut the newspaper down soon afterwards claiming it had not been a mercial success though many suspected the real reason was to appease an angry Mr Putin。

绯闻首次曝光是在2008年,当时俄罗斯一家报纸援引其他消息来源称绯闻属实。这家报纸的老板是亿万富豪寡头亚历山大•列别捷夫。列别捷夫随后以不赚钱为名关停了这家报纸,然而很多人猜测真正的原因是为了安抚暴怒的普京。

The rumours later escalated when bloggers claimed Miss Kabayeva had subsequently given birth to Mr Putin's love child Mr Putin has angrily claimed that there is "not one word of truth" in any of the allegations

while Miss Kabayeva's spokesperson has refused to discuss what she derided as "nonsense"

随后谣言升级,有人在博客中曝料称卡巴耶娃后来生下了普京的私生子。普京愤怒地称所有这些“都是胡说八道”,而卡巴耶娃的发言人则嘲讽说这样的流言是“废话”,对此不予置评。

Mr Putin has rarely been seen in public with his wife Ludmila in recent years

citing a heavy workload He married Ludmila

a former air hostess

in 1983

the same year as Miss Kabayeva was born。

普京近年来很少与妻子柳德米拉一同在公开场合亮相,理由是工作繁忙。1983年,普京迎娶了前空姐柳德米拉,而同年卡巴耶娃刚刚出生。

普京·弗拉基米尔 (vladimir putin, 1952107- )

俄罗斯总统、安全会议主席、独联体国家元首理事会主席。

1952年10月7日生于俄罗斯第二大城市列宁格勒(后改名为圣彼得堡),经济学博士。1970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列宁格勒大学法律系国际法专业,1975年以优异成绩毕业,毕业论文题目是《一个国家如何才能获得别国的平等对待》,毕业评语是“诚实、纪律性强、具有高度责任感”。

1975年起在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克格勃)对外情报局工作,起初是级别较低的侦辑人员。曾进入克格勃海外谍报学院深造,并在此学习柔道。80年代被派往东德的德累斯顿工作,担任过东德莱比锡的德俄友好会馆代表。1989年回国后离开克格勃,任列宁格勒大学副校长的国际问题助理。1990年任列宁格勒市苏维埃主席阿纳托利·索布恰克的顾问(索布恰克曾是普京的大学老师)。1991—1992年任圣彼得堡市对外联络委员会主席。1994年任圣彼得堡市第一副市长兼对外联络委员会主席。

1994—1996年任圣彼得堡市第一副市长。

1996—1997年任俄罗斯总统事务管理局副局长,1997年3月26日—1998年4月任总统办公厅副主任兼总统办公厅监察总局局长。1998年5月25日—1998年7月任总统办公厅第一副主任,主管中央与地区关系问题。1998年7月25日起任俄联邦安全局局长,同年11月20日起任安全会议常务委员。1999年3月29日起任俄联邦安全局局长兼安全会议秘书,同年8月8日免去俄联邦安全局局长职务,11月15日免去安全会议秘书职务。

1999年8月9日起任俄罗斯第一副总理兼代总理,8月16日起正式任总理,同年9月起任俄罗斯和白俄罗斯执行委员会主席。

1999年12月31日,叶利钦总统宣布辞去总统职务,并宣布由普京代行总统职务。2000年1月25日起任独联体国家元首理事会主席。3月27日,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宣布,在已统计的94.27%的选票中,普京获52.94%的选票,超过法定票数,当选为俄罗斯第三届总统,5月7日正式宣誓就职,同日免去总理职务。

普京精通德语,喜爱运动,特别爱好桑勃式摔跤、柔道和山地滑雪,大学时代荣获过桑勃式摔跤冠军。1974年成为列宁格勒的柔道冠军,并入选运动健将候选人之列。性格坚韧,有极强的耐力,很少表露感情。工作作风果断干练而谨慎,在车臣问题上持强硬立场。是1999年度“风云人物”奖获得者。

普京的祖父出生在圣彼得堡,是名烹饪水平很高的厨师,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被请到莫斯科郊区的哥尔克村,给列宁和乌里扬诺夫全家烧菜做饭。列宁去世后,他被调到斯大林的一座别墅,在那里工作了很长时间。

普京的父亲1911年出生在圣彼得堡,17岁结婚。曾在潜水舰队服役,在苏联卫国战争中受过伤。后来一直在工厂工作,是模范工人,任过车间党组织书记。共生有三个男孩,前两个先后夭折,他对唯一幸存的儿子普京的培养教育非常严格。

普京的妻子:柳德米拉 (lyudmila),80年代初在加里宁格勒航空队当空姐。曾在加里宁格勒工学院学习过一段时间,因不喜欢工程师专业,二年级时退学。后进入列宁格勒国立大学哲学系工农速成班学习。曾在俄罗斯的布良斯克市任大学教师。24岁时到列宁格勒度短假,在那里举行的阿尔卡季·赖金音乐会上与普京相识。1983年7月28日,与普京在涅瓦河的小轮船上举行婚礼,婚后住在普京父母家,直到普京调到莫斯科。

有两个女儿:卡佳13岁、玛莎14岁(2000年),曾在德国驻莫斯科使馆的专门学校学习,发展很全面,都会拉小提琴、弹钢琴。

1998至1999年家庭总收入30.88万卢布(28卢布约合1美元)。银行储蓄183.76万卢布。普京与夫人在圣彼得堡拥有两块地皮,在莫斯科州有1500平米,在普斯科夫州有600平米。在列宁格勒州有一座152.9平米的别墅,在圣彼得堡有两个车库。

主要活动及言论:

1999年8月,车臣非法武装分子侵入达吉斯坦,挑起战事,普京坚决主张出兵车臣以打击恐怖分子,捍卫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

1999年8月9日,叶利钦总统推荐普京为下届总统候选人。同日,普京宣布参加2000年总统大选。

1999年12月31日,叶利钦总统任命他为代总统至2000年3月选出新总统为止。这之前,普京通过因特网发表文章《千年之交的俄罗斯》,强调俄罗斯要走富民强国之路,指出“俄罗斯思想”的重要性,主张加强国家的作用;认为“俄罗斯的思想”的要素是爱国主义、大国意识、国家主义和社会团结。评论家称此文章为普京竞选总统的纲领。

2000年1月1日,他在安全会议扩大会议上重申,俄罗斯将一如既往地同世界所有国家在平等、互谅、友好和互利合作的基础上建立关系”,确定了俄罗斯对外政策的连续性。他在上任的第一天即前往车臣,慰问了在那里作战的俄军士兵,并重申对这场战斗的支持,他说俄罗斯士兵的根本目标是结束俄罗斯的分裂。

2月8日,在会见莫斯科电子技术学院的大学生时说,只有那种欧洲式的“稳固的”政党体系才能确保政治的稳定。

2月25日,他以致选民公开信的形式在俄各大报上发表了他竞选总统的纲领,强调俄罗斯要走富民强国之路。公开信用近一半的篇幅分析了俄国内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今后全国的工作列出了四项优先重点:首先,要向贫穷开战;其次,要防范官僚和犯罪集团对市场经济的非法侵害;第三,应当恢复公民的个人尊严,从而增强崇高的民族尊严;第四,从本国民族利益出发,制定对外政策。他说,我们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最主要的问题是意志削弱,失去了完成所开创的事业的国家意志和坚定信念。

3月31日,他强调,俄必须提高核遏制潜力的效率,保留和加强核武器综合体,原子能工业是优先发展的部门。

4月16日,开始对白俄罗斯、英国和乌克兰进行工作访问。

5月18日,开始中亚之行,访问独联体国家的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

5月29日,他在克里姆林宫同欧盟代表团会晤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无论在地理位置和文化方面,还是在经济一体化方面,俄罗斯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欧洲国家,俄罗斯将一如既往把发展同欧洲的关系放在首位。

6月5日—6日应邀对意大利进行工作访问,他在同意大利总理阿马托会谈时表示,俄罗斯愿意同欧盟以及北约内的欧洲国家一起建立联合导弹防御系统,以对付美国坚持要单独部署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

6月15日,在柏林德国经济大厦发表演讲,重申俄罗斯反对美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以及北约东扩的立场。

7月18日—19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复制的

普京很强 柔道游泳山地滑雪马术样样精通 克格勃出身 强悍的很

我崇拜他 你可以去他的贴吧

http://postbaiducom/fct=&tn=&rn=&pn=&lm=&kw=%C6%D5%BE%A9&rs2=0&myselectvalue=1&word=%C6%D5%BE%A9&tb=on

全名: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俄文Владимир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Путин),英文(Vladimir Vladimirovich Putin)  昵称:瓦洛佳  职务:俄罗斯总理,俄白联盟国家部长理事会主席  身高:170米  毕业大学:列宁格勒大学  专业:法律  学历:经济学博士  毕业论文:论国际法中的最惠国原则  论文评价:优  毕业评语:诚实、纪律性强、具有高度责任感  家庭:妻子柳德米拉,女儿玛莎和卡佳  爱好:柔道,桑勃式摔跤,山地滑雪,游泳,马术,漂流  专长:精通德语,熟练驾驶各种车辆及直升机,出色使用各种枪械  最敬重的人:彼得大帝  最喜爱的作家:契诃夫,陀斯妥耶夫斯基 编辑本段个人履历  1952年10月7日生于列宁格勒市(现圣彼得堡市)。  1970年入国立列宁格勒大学法律系学习。  1975年从国立列宁格勒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在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对外情报局工作。  1985年至1990年他被派往民主德国工作。  1990年回国后,普京先后担任列宁格勒大学校长外事助理、圣彼得堡市市长顾问、圣彼得堡市对外联络委员会主席。  1994年任圣彼得堡市第一副市长。  1996年8月,普京开始担任俄联邦总统事务管理局副局长。  1997年3月任俄总统办公厅副主任兼监察局局长。  1998年5月任总统办公厅第一副主任,同年7月起任俄联邦安全局局长。  1999年3月任俄联邦安全会议秘书,同年8月9日被任命为第一副总理、代总理,8月16日就任总理。  1999年12月31日,叶利钦总统宣布辞去总统职务,普京出任代总统。  2000年3月26日普京当选为俄联邦总统,并于5月7日正式宣誓就职。  2004年3月14日连任总统、国家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国家委员会主席。同年5月宣誓就任。  2007年年末,宣布支持的下任总统候选人——梅德韦杰夫。  在两届总统任期结束后,按照俄罗斯宪法规定于5月7日辞去总统职务。 2008年5月7日起,任“统一俄罗斯党”主席。 2008年5月8日,俄罗斯国家杜马通过普京担任政府总理的提名。

  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

  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苏联列宁格勒(现俄罗斯圣彼得堡)人,前任俄罗斯总统。普京2000年至2008年任总统期间,使俄罗斯在军事与政治实力上均有相当的提升,但他在民主方面遭到很多争议,可说是一位名副其实的“铁腕总统”。然而,无可否认的是普京在俄罗斯国内获得了极高的支持率。2007年普京被美国《时代》周刊选为当年的年度风云人物。普京在当选总统前曾经短暂担任过俄罗斯总理(1999年—2000年),2008年普京卸任总统后马上被继任总统梅德韦杰夫提名,第二度出任总理。

  中文名: 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

  外文名: Владимир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Путин

  别名: 瓦洛佳

  国籍: 俄罗斯

  民族: 俄罗斯族

  出生地: 苏联列宁格勒市

  出生日期: 1952年10月7日

  职业: 前俄罗斯总统,现任俄罗斯总理

  毕业院校: 列宁格勒大学

  信仰: 东正教

  代表作品: 《论国际法中的最惠国原则》(毕业论文)

  政党: 统一俄罗斯党

  早年生涯

  1952年10月7日,普京出生于列宁格勒(现名圣彼得堡)。他的传记《第一人称》(俄文:От Первого Лица,英文版名为From the first person,在普京的竞选团队支持下于2000年出版)描述了他卑微的出身。根据这本传记,普京早年生活在社团公寓中,不断学习以期拥有像苏联**中的官员们一样的智慧。

  普京的母亲玛丽亚·伊凡诺夫娜·普京娜是一名工厂女工,而他的父亲弗拉基米尔·斯皮里多诺维奇·普京则在苏联海军服役。20世纪30年代,普京的父亲在一支潜艇部队中服役,其后他在二战中担任苏联内务部的爆破手。普京的两个哥哥均出生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其中一个早夭,另一个在列宁格勒保卫战中死于白喉。他的祖父斯皮里东·普京曾为列宁和斯大林担任私人厨师。

  普京小时候很顽皮,六年级才当上少先队员。1975年,普京毕业于列宁格勒大学国际法学系,拥有经济学副博士学位,随后他加入了克格勃,并在列宁格勒区工作。这段时间他熟悉了其后担任俄罗斯国防部长的谢尔盖·伊万诺夫。他在大学时期加入了苏联***,且至今没有正式宣布过退党。1976年,普京完成了克格勃的训练,两年后他进入了列宁格勒情报机关机要部门。他在此部门工作到1983年,随后在莫斯科的克格勃学校学习一年。1985-1990年,克格勃将普京派遣到东德,普京在当地得到一个次要工作。不过资料显示,所谓的次要工作其实是间谍任务,普京于东德收集当时西德的经济谍报。两德统一后,普京被召回列宁格勒,此后,普京又在列宁格勒大学国际事务系得到一个职位。1991年8月20日,他在克格勃策划推翻苏联主席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期间辞去他在情报机构的职位。

  出任总理

  1999年8月9日,普京被委任为三位俄罗斯总理候补之一。在此之后,前一届总理领导的政府倒台,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指定普京出任总理。叶利钦同时宣布,他希望普京能够继承他的衣钵。普京也宣布,他接受叶利钦的委任。8月16日,国家杜马以233票通过普京出任总理(84票反对,17票弃权)。由于他之前的四任总理在任时间均不长,公众并不对当时默默无闻的普京有所期待。普京的主要对手尤里·米哈伊洛维奇·卢日科夫等人当时已经开始了竞选活动,且致力打击普京,避免他成为叶利钦的继承人。然而,普京坚持法律与秩序的公众形象以及他对车臣事件的坚决态度最终使他成为了很受欢迎的总统候选人。一名普京的支持者

  普京对车臣事件自始至终都持强硬态度。1999年,车臣分离主义分子入侵邻近的达吉斯坦共和国,普京马上下令还击。1999年12月31日,普京访问了车臣的俄罗斯官兵,这极大地提升了他的公众的形象。近年来,普京已刻意淡化了车臣事件的重要性。2003年,车臣新宪法规定车臣是俄罗斯的一部分,此事方才缓和。后来,车臣建立了选举制度与地方政府,车臣事件几乎已经顺利解决。

  当时,普京并没有与任何党派建立正式关系,但他支持的统一俄罗斯党在1999年国家杜马大选中赢得了2332%的票数,在所有党派中位列第二名。至此,普京已成为2000年俄罗斯总统大选中胜算最高的候选人。

  成为总统

  1999年,普京被叶利钦总统委任为俄罗斯总理。同年12月31日晚,叶利钦突然宣布辞职,普京根据俄罗斯宪法规定出任代总统。因为此事,原定于2000年6月举行的俄罗斯总统大选提前到3月26日。大选的提前使反对党派无法充分做好准备,而普京实际掌权也削弱了反对党派的力量,因此在随后的大选上,普京获胜并出任总统。不过根据叶利钦女儿塔季扬娜事后的说法,普京当时并不希望即时继任总统,而是叶利钦能继续总统一职直至任期完结。普京的形象遍及俄罗斯街巷

  2000年10月,普京通过了俄罗斯国歌修改法案,将国歌曲调修改为1991年前苏联国歌的曲调,但配上了不同的歌词。

  2001年2月12日,普京签署了一项法案,规定国家保护前总统与他们的家庭。这主要是因为1999年前总统叶利钦与家人被怀疑参与洗钱等贪污行为。

  2004年3月14日,普京成功连任总统,并得到71%的绝对多数票。在他的第二届总统任期中,西方人士广泛抨击他对新闻自由的打压。与此同时,2005年一项调查显示,82%的俄罗斯人同意新闻审查。对这一调查,社会学家们认为俄罗斯人所同意的是对伦理方面有争议的内容进行限制,而非对政治内容的限制。

  2004年9月13日,在别斯兰人质事件后,普京建议成立一个公开立法机构,且用这一形式取代了原本俄罗斯直接指定地方官员的制度。普京亦加大了对恐怖主义的打击力度,尤其是加重了对政府官员包庇恐怖分子的惩罚。普京说,俄罗斯有权力“从恐怖分子的藏身所中逮捕并消灭他们,且若有必要,可以在国外逮捕。”

  主要由普京支持的统一俄罗斯党在普京任期内亦多次表达对普京及其思想的认同。2006年12月,统一俄罗斯党第七次代表大会通过纲领我们选择的俄罗斯,归纳并声明了普京思想为该党的指导思想。这一声明中的主要战略均与普京的政策一致,且与普京的“国情咨文”内容基本思想相同。

  由于目前俄罗斯宪法对总统任期的限制,普京无法继续参与2008年的总统大选。2007年,普京在接受八国集团记者采访时认为,“5到7年的总统任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暗示他可能通过修改宪法延长总统任期。前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一直反对普京修宪,在2007年国家杜马选举上大胜的统一俄罗斯党主席也发表意见说,普京不会修改宪法。

  然而,宪法并没有限制一人当选总统的次数,因此普京可能会在2012年继续角逐总统位置。普京亦可在大选前宣布辞职,然后参与竞选。一些媒体还认为,普京可能选择指定接班人后离开,并在幕后操纵俄罗斯政治局势,然而,2007年2月1日,普京公开否认这一可能。他说:“我不会指定继承人。俄罗斯联邦的总统将会通过大选公正生成。”此外还有人认为,普京可能选择加入统一俄罗斯党并出任党魁,这样他就会在国家杜马中占据高位,进而掌握实权。

  2007年12月,统一俄罗斯党等党派推举迪米特里·梅德韦杰夫为下任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同意。这样,普京修宪并继续出任总统的机率就变得很小了。

  外交政策

  在外交方面,普京试图恢复俄罗斯在苏联时代的超级大国地位,并取得了一定成功。例如,2007年慕尼黑会议上,普京指责美国在国际事务上的专横,并声称美国在国际事务上“毫不遮掩地使用强权”。此外普京还说:“没有人会感到安全。没有人会认为国际法是一堵能保护他们的墙。美国的政策正在激发世界范围内的军备竞赛。”普京与美国总统乔治·布什

  普京指出,理想的世界秩序应是“一个公正、民主的世界秩序,它能保证所有人的安全与财富,而非独少数人的。”他在铀开发控制和防止太空军备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007年1月,普京在采访中说,俄罗斯主张民主与多极化的世界秩序,且支持巩固国际法系统。

  与此同时,普京领导下的俄罗斯也和欧盟、美国等西方国家缔结战略关系。因此,俄罗斯已成为八国集团的成员,且于2006年出任主席国(2007年交由德国担任)。普京也关注亚洲事务,尤其关注中国与印度的动向。

  一些西方政治家长期指责普京的极权主义倾向。尽管普京与美国前总统布什、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德国前总理施罗德等人保持友好关系,但新任德国总理默克尔与普京的关系并不理想。2005年,普京与德国总理格哈特·施罗德对俄罗斯与德国之间的一条天然气管线的建筑事宜进行了磋商,同年,施罗德参加了普京在圣彼得堡举办的53岁生日宴会。然而,俄罗斯与英国的关系却不容乐观:2006年底,逃亡英国的前俄罗斯特工利特维年科中毒身亡一事,极大地恶化了俄英关系。此外,普京也多次试图与独联体国家建立良好的外交关系。普京与欧盟、北约等西方组织都把拉近与中、东欧各国(尤其是波罗的海各国)的关系。

  在2004年乌克兰总统大选前,普京两次访问乌克兰以表示他对乌克兰总理维克多·费奥多罗维奇·亚努科维奇的支持。在选举结果揭晓前,普京还特地为亚努科维奇“几乎可以确信的胜利”致贺信。普京对于亲俄罗斯的亚努科维奇的支持被广泛批评为干涉乌克兰内政。此外,同属前苏联的格鲁吉亚与摩尔多瓦还批评了俄罗斯政府对两国分离主义分子的支持。俄罗斯与波罗的海诸国的外交关系亦处于紧张的状态中,而爱沙尼亚对俄罗斯的批评也使两国外交关系进一步僵化。值得注意的是,普京的父亲曾在二战一次爆破任务中险些于爱沙尼亚被杀害,有学者认为这是普京对爱沙尼亚态度冷淡的一个原因。

  对外军事政策

  2001年,当九一一事件发生时,普京同意在中亚成立合作军事基地。这一决定不仅使俄罗斯民族主义人士感到吃惊,亦使俄国国防部长感到惊讶。2003年,普京反对美国在未取得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入侵伊拉克。开战后,美国总统布什要求取消对伊拉克的制裁,普京支持取消制裁,并认为联合国应该先完成对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调查。普京(中)在2006年APEC会议上

  慕尼黑讲话后,大西洋两岸爆发了对普京的讨论。在卫国战争胜利62周年纪念日上,普京说:“我们的威胁并未减退。相反,它们正在慢慢转变,披上一层面纱——而新形成的威胁要在世界建立一个与纳粹德国无异:草菅人命、刚愎自用、集权独裁的政权。”有评论认为,这是将美国与纳粹德国相比较。在第33届八国峰会前夕,波兰政治家的妻子、美国记者安妮·爱普巴姆写道:“不管是威胁与爱沙尼亚打信息战、威胁断绝立陶宛的资源供给,还是禁运格鲁吉亚酒和波兰肉资源,这一切都有力地证明了,他(普京)近年来准备将俄罗斯的影响力扩大到前苏联诸加盟国——而完全不顾这些国家自己的感受。与此同时,一个事实也越来越清楚:与其将西方国家视作贸易与政治的伙伴,他更倾向于以冷战的老思维将它们视之为眼中钉、肉中刺。”

  普京从始至终一直反对美国在欧洲建立导弹防御系统的计划。为警示美国总统小布什,普京于2007年6月7日与捷克签署协议,允许捷克使用阿塞拜疆的苏联雷达,以免去另行修缮的费用。普京亦声称已准备好重修1985年的前苏联导弹预警系统。尽管各国预计俄罗斯会在波兰建立拦截系统,普京却指出在必要情况下会寻求北约成员国土耳其与伊拉克的援助。此外,普京还声称,俄罗斯会接受其他欧洲国家的参与请求。

  核问题政策

  作为唯一一个曾与伊朗就核研究问题合作的国家,俄罗斯被认为是伊朗问题中的关键,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决定性地位。尽管俄罗斯曾与伊朗关系密切,并试图利用伊朗牵制美国等西方国家,但普京并不支持伊朗核计划。虽然俄罗斯帮助伊朗建设布什尔核电站,但伊朗在核研究方面却主要依赖巴基斯坦。普京不仅多次表态不支持核扩散,且在八国集团会议上也签字反对。

  而至于朝鲜,俄罗斯在建国后便对其冷淡,转而支持韩国。普京上任以来,不仅多次访朝,且化解了朝韩之间潜在的战争危机。此外,普京曾对朝鲜表态,愿意帮助朝鲜缓解经济问题。2002年朝核问题再度浮现以来,俄罗斯多次寻求加入会谈,并最终如愿以偿。2006年,朝鲜进行核试爆。普京在获悉后,当即表示谴责朝鲜核试验,并召集了六国会议中的五国,讨论朝核问题。总的来讲,可以说普京对核扩散问题持坚决反对的态度。

  俄日领土问题

  2000年1月,普京方才上任俄罗斯总统,便致电日本首相森喜朗,希望双方进行会谈。陷入政治危机的森喜朗当场同意,希望依靠会谈解决两国领土问题,获得政治资本。然而,普京态度坚决,在同年9月访问日本时拒绝了森喜朗执行川奈提案的要求。而普京提出先行缔结中间性条约,亦被森喜朗拒绝。双方经过谈判后,于2001年3月共同宣布通过1956年日苏联合声明。然而,森喜朗内阁当时的支持率已下降到9%,且已有要求其下台的呼声。同年4月,由于依靠俄罗斯反戈一击的希望已破灭,森喜朗下台,小泉纯一郎接任首相。北方四岛是日俄谈判中的关键点

  2003年,日本因为首相参拜靖国神社与中国、北朝鲜、韩国外交均不顺利,小泉纯一郎决定访问俄罗斯寻求支持。在这次访问中,普京支持日本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但在领土问题上,两国仍未达成一致共识。2004年,在日本自民党情况不利的背景下,小泉决定再提领土问题作为主要问题讨论。同年9月2日,小泉访问北方四岛,遭俄罗斯强烈抗议,两国外交陷入僵局。11月,为打破外交僵局,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称愿遵守日苏联合声明,归还四岛中的齿舞群岛及色丹岛。普京表示赞许,以为访日造势。然而,俄罗斯右翼人士表示反对。萨哈林岛民众甚至组织民兵,阻止日本得到四岛。极端者声称,若俄罗斯要归还领土,将集会要求普京下台。日本对于俄罗斯仅还两岛亦极为不满,指称普京的话全是“苏联时期的陈词滥调”。普京回应说,在日苏联合声明中仅有归还二岛的条款,直到现在俄日领土问题仍未解决。

  利特维年科事件

  2007年7月20日,英国首相戈登·布朗宣布将四名俄罗斯外交官驱逐出境,理由是俄罗斯拒绝交出被控谋杀另一名前特工亚历山大·利特维年科的前克格勃特工安德烈·卢戈沃伊。尽管俄罗斯宪法规定禁止将俄罗斯公民遣送至其他国家,但英国外相大卫·米利班德说:“为全欧洲通缉令修改宪法并非史无前例,有一些国家已经做过。”这一言论后被俄罗斯媒体指为“英国试图要求俄国修宪”。根据一项民调,62%的俄罗斯人反对修宪。对此,英国驻俄罗斯大使托尼·布兰顿回应说,英国并未强迫俄罗斯修改宪法,而只是为了描述遣送卢格沃伊的可能性。普京随后要求英国官员“修理一下自己的脑子”,又说英国的要求是“殖民时期旧思想的遗毒”。利特维年科的一个朋友曾称,利特维年科死前指责普京操纵谋杀案。俄媒体后指责这一言论不实,而普京则说:“死人说的话不配被评论。”这一事件被视作俄英关系自1996年间谍事件后最大的冲突。普京后又说:“我们会度过这个小危机。俄英关系仍将平稳前进,无论是俄国人还是英国人都希望两国关系尽早正常化。”尽管如此,托尼·布兰顿仍被俄罗斯外交部限期10天做出回应,俄罗斯政府还停止为英国官员颁发签证。俄罗斯也停止了与英国在反恐上的合作。俄罗斯工会主席亚利山大·索金亦称,在俄投资的英商将会面临“税务和条例上的限制,而且他们还会失去政府采购的机会。”有人认为,谋杀案的根源是2003年英国宣布对曾试图推翻普京政权的俄罗斯富豪鲍里斯·别列佐夫斯基提供的政治庇护,而别列佐夫斯基是利特维年科的赞助商。

  支持

  一项民调显示,截止到2007年11月,普京的支持率高达84%,位列世界第一。他的支持率在1999年8月只有31%,但11月时已达80%,从那以后再没有跌过65%。分析人士认为,普京的高支持率主要来源于他任期内民生的显著提高和俄罗斯重获世界发言权的事实。普京获高支持2000年,独联体国家***聚集于克里姆林宫率的另一原因是大多数俄罗斯人经历了苏联解体后,对西方国家感到极大的失望,因此他们不再相信亲西方的民主派政治家,而这些人在普京任内也受到了很大的打压。在俄国主要电视台内很少能看到普京反对者。然而,在独立媒体中还是会有反对意见和西方媒体的评论,大多数俄罗斯独立媒体在大城市内都有广泛读者。但是在偏僻地区,很多人无法收看独立媒体,因此他们只能看到官方口调。俄罗斯著名评论家格雷布·帕维洛夫斯基说,他的电台不会有批评普京的言论,因为他喜欢普京。

  2005年初,一个名为“纳什”(Наши,意为“我们的国家”)的青年组织在普京政府一些官员的促进下于俄罗斯成立,它的自我定位是一个民主反法西斯组织。该组织的一个主要目的是避免2004年乌克兰橙色革命于俄罗斯重演。该组织领袖瓦西里·雅克门科表示,“(普京政府的)敌人不能发动违宪政变。”克里姆林宫发言人赛吉·马尔科夫说:“我们的目的是建立一种一切为总统和他的目标献身的意识形态。”对于“纳什”组织,他评论说:“他们希望俄罗斯成为一个现代化、强大而自由的国家……他们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在让国家现代化的同时保存它的政治制度。”

  批评

  尽管俄罗斯人大多支持普京,但反对的声音仍然愈响愈厉。亲美派的媒体经常指责普京的政策有反民主的嫌疑,另外,普京的个人崇拜政策也遭到广泛的批评。亦有报道指出普京操纵媒体镇压支持者,如棋王卡斯帕罗夫多次因抗议政府被捕。对此,普京回应说:“在这个国家,有些像走狗一样向外国使馆乞食,指望得到外国基金会和政府的支持,而不是依靠自己的人。”

  普京与统一俄罗斯党在民调与选举中均遥遥领先于反对党派,然而这些党派经常指出普京进行暗箱操作、修改民意。2007年国家杜马大选时,尽管普京声称选举是“广泛透明和诚实”的,但俄罗斯***主席久加诺夫仍然对结果评论说:“这是一出可耻的闹剧,它不符合国家利益和民主体制。”“你们今天看到的不仅是一场民主危机。一个没有主张的政党,没有参加辩论的多名候选人和30天前就计算出的舞弊结果,现在跃入你面前的电视屏幕上。”普京通过修改宪法,将除俄罗斯***外所有反对党派排除出国家杜马的行为亦广受争论。

  普京试图在两届总统任期满后,继续保持其权力,这一举动亦招致不满。曾有消息指出,普京可能修改宪法,延长总统任期。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对此表示坚决反对。

  在西方人士看来,普京的政策严重阻碍了俄罗斯民主的发展。有学者指出,普京的政策“使得俄罗斯的民主前景变得更加不确定”。此外,还有学者批评俄罗斯对车臣政策,认为普京借口战争侵犯车臣人民人权,且在国内给反对派施加压力。俄罗斯在普京上台后显现出的政府干预市场倾向,亦屡次被自由经济主义者指责。在西方人士看来,就算普京没有授意阻止俄民主进步,他也没有积极打击这些阻碍。

  对于西方人士来说,俄罗斯的民主问题最突出的体现即是国家杜马大选。2003年大选中,统一俄罗斯党控制了半数议席,而俄共则遭受大败。到了2007年,俄共更是成为国家杜马中唯一的反对党。许多西方人士指称普京利用媒体宣传统一俄罗斯党思想,且授意成立俄罗斯祖国党,抢走俄共的选票。此外,俄罗斯总统大选也被作为俄罗斯民主现状的缩影。在俄总统大选前,往往出现无人准备选举的怪现象,甚至有反对党呼吁拒绝投票。

  2004年1月,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在访俄时指出,普京压制反对党派媒体,逮捕支持反对党派的财阀,这是“民主倒退”的体现。美国大多数高官亦持此态度。因此,尽管俄美关系表面上蓬勃发展,但很多学者认为若普京进一步推行权威主义政策,俄美关系最终会破裂。

  异见者游行

  2006至2007年,另一种俄罗斯组织发起了由卡斯帕罗夫和利蒙诺夫领导的游行。游行遭到多方面阻碍:在一些城市,游行者遭到警方干预,至少150人被捕;而且据公众投票,大多俄罗斯民众并不支持游行。同时,真正参加游行的人也不多,2007年5月欧盟峰会时的游行中,前来采访的记者甚至比游行人群还要多。后来,有记者问普京他对游行有什么看法。普京回答说,这些游行举动“不应干扰俄罗斯人的正常生活”。2007年3月3日,在圣彼得堡举行的游行堵住了街道,令当地司机大为头痛。圣彼得堡市长评论说:“人人有权批评当局,但批评也要注意文明。”在问到卡斯帕罗夫被捕事件时,普京称卡斯帕罗夫当天的发言大多是英语,并认为他的话是说给西方人听的。借此,普京指一些当地支持者受外国操纵,他说:“反对我们的人其实并不希望我们制定改革计划……他们希望俄罗斯越弱小越好,他们想让俄罗斯无组织无目标,这样他们才能在幕后动手脚,坐享其成。”

  接班人

  2007年12月,德米特里·阿纳托里耶维奇·梅德韦杰夫被统一俄罗斯党等政党推举为普京的接班人,普京对此表示同意。普京说:“我完全支持这一提名。”大多数普京的支持者随后表达将接受普京的选择。在被普京指定为接班人后,梅德韦杰夫任董事会主席的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股价当天上涨27%。普京的接班人梅德韦杰夫

  在得到总统提名后,梅德韦杰夫表示要提名普京为总理。梅德韦杰夫说:“保持现任总统组建班子的工作能力同样重要。我认为,普京继续留在执政权力机关最重要的总理位置上,对我们的国家非常重要。”公正俄罗斯党中央理事会主席团秘书亚历山大·巴巴科夫则说:“当然,首先应该等待总统对梅德韦杰夫的建议做出回应。但是我认为,普京当总理对国家有利。”普京对于担任总理一事亦曾说,如果政党能够取得压倒性的胜利,自己也找到了名副其实的接班人,就同意未来出任政府总理。

  一位俄罗斯政治家认为,普京试图以梅德韦杰夫作出妥协与让步,在这之后,他便可以空出一段时间休整。不用说,假使普京愿意出任下届总统,梅德韦杰夫将会二话不说将机会给他。俄共领袖久加诺夫则认为,俄罗斯与白俄罗斯之间关系日益密切,假若某天两国合并,普京有可能继续出任总统,使宪法成为一纸空文。久加诺夫说:“梅德韦杰夫,这位普京自己选定的接班人出任总统一年后,俄罗斯便有可能与白俄罗斯合并,届时普京仍有可能出任总统,那将是俄罗斯的大不幸。”

  [编辑本段]个人生活

  1983年7月28日,普京与柳德米拉·普京娜结婚。普京娜1958年1月6日生于加里宁格勒,曾任空姐,当时是列宁格勒大学语言系西班牙语的本科生。普京夫妇的大女儿玛丽亚·普京娜生于1985年,小女儿叶卡捷琳娜·普京娜生于1986年。在普京出任总理前,他的两个女儿均在莫斯科德文大学学习。金发黄衣者为柳德米拉·普京娜,普京夫人

  普京的父亲是一名“模范***员,他坚信共产主义并试图将它应用于日常生活。”由于他的贡献,他成为了核心党员的秘书,并在学习了共产主义课程后加入了工厂的党支部。尽管普京的父亲是一名无神论者,但是他的母亲是一名坚定的东正教信徒(东正教当时正在被苏联政府打压)。普京的母亲并不在家中进行宗教活动,但她经常参与教堂活动。她在普京小时便教导他东正教思想,普京的父亲尽管对此事心知肚明,却没有进行干涉。1993年,普京的妻子遭遇了一次车祸,且一场大火烧毁了他们的房屋。这一事件使得普京成为了一名东正教徒。在他一次访问以色列前,他的母亲给了他一个十字架并嘱咐他戴上。后来普京回忆说:“我遵照她说的做了,将十字架戴在了脖子上。从那以后,我再没摘掉过它。”

  普京最喜爱的运动是柔道。他在14岁时开始练习桑搏,尔后转为柔道,并一直练习至今。普京在列宁格勒的柔道竞赛中曾获得过冠军。普京曾与他人合著一本名为《与弗拉基米尔·普京练习柔道》的书,英译版名为《柔道:历史、理论与练习》(Judo: History, Theory, Practice)。普京并非第一个练习柔道的国家***,但他在柔道方面取得的成就是其他国际***难以相比的。他目前是黑带六段,且很擅长扫腰摔。普京也是柔道与桑搏的“体育大师”(Master of Sports,苏联体育头衔之一)。

  根据报道,普京很喜爱食鱼。此外,他对煎烤类食品亦有特别爱好。

  [编辑本段]轶事

  1988年5月,美国总统里根访问苏联,在莫斯科红场被拍下一张照片。在照片中有里根一行与一大一少两名男游客,里根正与少年游客握手。拍照的美国总统专职摄影师皮特声称,脖子上挂着相机,站在少年背后的男子正是当时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克格勃)的要员、俄罗斯现任总理普京。

  在美国副总统切尼指责普京后,普京回答说:“你们副总统的言论似乎可以和失败的游猎相比。”(切尼曾在打猎时误伤他人,此处被普京拿来取笑。)

  对于小布什在第32届八国峰会后记者招待会上批评俄罗斯民主问题,普京说:“让我跟你老实说吧,俄罗斯人压根就不想要伊拉克那种民主。”

  普京在批评美国进攻伊拉克后,又说:“不过话说回来,如果美国就此拍屁股走人,而不在伊拉克建立一个有秩序的政府机关,那它就又犯下一个错误了。”

  普京曾乘坐或驾驶过战斗机。2000年曾乘坐苏-27战斗机访问车臣,2005年还坐上了图-160战略轰炸机的机长位置去北方视察军事演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74429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8
下一篇2023-12-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