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大河波浪宽——东北亚最大河流黑龙江,流量是黄河五倍

一条大河波浪宽——东北亚最大河流黑龙江,流量是黄河五倍,第1张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 看惯了船上的白帆,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到处都有明媚的风光 ——《我的祖国》 这首乔羽作词的歌曲,我们十分熟悉,它以歌唱一条大河贯穿始终,歌颂了祖国河山之美和中国人热爱祖国的情怀。 关于「 ”一条大河”是哪条河,乔羽先生并没有明确说过。当时歌曲创作于《上甘岭》**制作期间,人民军队是从东北奔赴战场的。在笔者心目中,「 ”波浪宽”且有「 ”稻花香”东北大河,非黑龙江莫属。 东北大地号称白山黑水,白山是长白山,这黑水就是黑龙江了。早在唐代,两岸就有一只部落被称为「 ”黑水靺鞨”,到了清代,黑龙江成为行政区的名字,今天仍是东北最大的一个省。 今天,我们就来深入认识一下这条被称为「 ”黑龙”的大河。 水文:比黄河还长吗?水量是黄河的5倍 黑龙江,横贯在东北大地上的一条长河,它发源于今蒙古国肯特山东麓,在石勒喀河与额尔古纳河交汇,经过中国黑龙江省北界与俄罗斯远东联邦管区南界,之后以东北向穿越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最终流入鞑靼海峡。交汇后的入海干流主流长2824公里,若以海拉尔河为源头计算,则总长度约4444公里,若以克鲁伦河为源头计算,则总长度5498公里。 这是什么概念呢?我国境内第二长河黄河5464公里,如果以第二种计算方法,黑龙江长度超过了黄河30多公里!除了长度,黑龙江的流量是黄河流量的5倍。这是一条水量丰沛的大河。而且,它不像黄河那样,下游形成了地上河。所以,水面宽阔的黑龙江,除了封冻期,其他时间是一条可以航运的黄金水道。 石喀勒河与额古纳尔河交汇处 黑龙江的水系十分庞大,拥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大小支流约有950余条(包括时令河),最长的支流是约1657公里的松花江。 松花江沿岸 松嫩平原 历史:黑龙江省曾经有多大? 在秦朝与汉朝时,黑龙江流域陆续有肃慎、鲜卑、蒙古、契丹、女真、鄂伦春等活动。 魏晋时期,据《水经注》,黑龙江被称为弱水。到南北朝时,黑龙江上游称完水,松花江及两江汇流后被称为难水。隋唐时,黑龙江下游被称为黑水,完水改作望建水、难水改作那河。 《辽史》第一次以「 ”黑龙江”描述、称呼这条河流,因为江水从黑土地上流经,水深江阔,蜿蜒如游龙,故名。金朝,整个黑龙江都属于纳入王朝领土范围内,元、明时期,称为混同江。 唐朝属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室韦与靺鞨部。元代属于辽阳等处行中书省管辖,并在黑龙江下游设置征东元帅府。明代永乐年间明廷设置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管辖奴儿干地区的所有军事建制机构。明代初期,担任都司的主要官员为流官,后为当地部落领袖所世袭。仅中国部分的黑龙江沿岸,明廷就曾设置百余卫所实行管辖。 明永乐宣德年间,先后在今黑龙江入海口的庙街(今尼古拉耶夫斯克)设立永宁寺,并立碑。 至清代,黑龙江名称成为官方名称,为清初犯人流放之地。冯景尝言:「 ”今乌喇得流人,绳系颈,兽畜之。死则裸而弃诸野,乌鸢饱其肉,风沙扬其骨……”康熙时始废流放乌拉,但雍正五年李煦又被流放至此。雍正十年(1732年)在乌拉建成「 ”望祭殿”。 1683年,清朝以河流命名新设立的机构,称为黑龙江将军。数年后,清与沙俄签定《尼布楚条约》规定,黑龙江两岸皆为中国领土。黑龙江将军辖区:东至毕占河、南至松花江,与吉林将军辖区接壤;北至外兴安岭与俄罗斯为界;西至喀尔喀接车臣汗部界。南北距3800余里,东西距3100余里。 1858年额中俄《瑷珲条约》签订后,黑龙江北岸土地被割让给俄国,黑龙江开始成为中俄大部分地区的边界。1900年八国联军向中国开进时,俄国以保护中东铁路为由出兵越过黑龙江,放火烧毁当时属于清朝的瑷珲城,并制造了海兰泡惨案,并深入清朝国境约40公里。后来,沙俄又武力占领原属清 管辖的江东六十四屯(黑龙江北岸)。 1907年,黑龙江南岸的地方建立黑龙江省。 资源:一条蜿蜒金河,一座生态宝库 黑龙江沿线盛产沙金,在清朝开采达到顶峰。清末,众多闯关东的山东人,许多人冒险来这里淘金。沿河的支流也有黄金,自漠河市至爱辉古城曾被称为「 ”黄金之路”。 因为水量大、水面宽,江中有众多岛屿分布,包括著名的大黑河岛以及黑瞎子岛等,其中大黑河岛已发展成为贸易中转站。 河水两岸是黑土。 黑龙江两岸土壤多为具有大量腐殖质的黑土,流经黑龙江的水流冲刷岸边的土壤,使黑土沉入河床底部,所以水体清澈的地方看到的水体是黑色的——黑龙江大概就是这么得名的。黑龙江流域内森林资源极其丰富。地广人稀的俄罗斯远东地区,林业资源极为丰富,黑龙江北岸郁郁葱葱,林木茂盛。 黑龙江沿岸的黑河与海兰泡 黑龙江的冻期长。受河岸解冻及雨季降水的影响,汛期多集中于春、夏两季。靠近黑龙江的最有名的生物是住河谷的黑龙江豹,只剩大约50只。黑龙江中鳇因为渔民猎杀获取鱼子酱,数量大大下降。黑龙江也以盛产远东红点鲑和大马哈鱼而闻名。 黑龙江省因河流得名。经过数百年沿革,今天的黑龙江省,有古代黑龙江将军的南部一部分,加上原吉林将军的一部分,但面积不及最大版图时的三分之一。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交汇后,完全在俄罗斯境内穿行——黑龙江,从此远离了黑龙江省,这条东北第一大河,入海口处地名曾经叫庙街,现在俄文名字是尼古拉耶夫斯克。 这条大河入海后,对面迎接它的,是屹立在那里的,亚洲东北部第一大岛——库页岛。 哈巴罗夫斯克的跨江大桥 黑龙江入海口 黑龙江入海口附近,曾经的《永宁寺碑》实物,如今被收藏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的博物馆。 黑龙江口永宁寺绘画

没有,两个人也不可能再结婚了

不过首先更正一下,不是小风是小凤。准确的说应该是戴娇凤。也是杨巡处的第一个对象。

杨巡是这部戏中个体经营户的代表。虽然杨巡没有读过书,但是他的脑子活泛,是块做生意的料。小小年纪就在东北混了一段时间。回金州的时候还领来了自己的小女友戴娇凤。应该说杨巡对这个小女友还是有感情的,可是戴娇凤死活入不了杨巡母亲的法眼。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还看不出什么来,杨巡母亲来的那一次戴娇凤的表现就不如人意。而且,眼毒的看官应该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戴娇凤的衣着有大毛病。

在80年代初的时候,戴娇凤的衣着很不正常,那个时候人们对于戴娇凤这样的人是有排斥的,毕竟那个时候还不是很开放。但是,戴娇凤打扮得很是与那个时代格格不入,不仅衣着鲜艳而且打扮时髦。整体的衣服颜色不是大红就是大绿,很显眼的衣着也说明了这个人不是个踏实的人。在加上她的意志不坚定,所以在杨巡受难的时候她就跟着别人跑了。

两个人再次见面是在戴娇凤新男友的住所前,戴娇凤已然是贵妇人打扮,此时的她更是瞧不起杨巡的穷酸样。两个人就再也没有了在一起的可能性。

当然了,小说中还有关于戴娇凤和杨巡的故事,大体的就是杨巡生意做得很大成为了大老板,在一次夜总会的活动中无意中看到了戴娇凤。但是,两个人没有任何的交流,已然成为了路人关系。

一、刘心武 (中国当代作家)

刘心武,1942年6月4日出生,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红学研究家。笔名刘浏、赵壮汉等。曾任中学教师、出版社编辑、《人民文学》主编、中国作协理事、全国青联委员等,并加入国际笔会中国中心。其作品以关注现实为特征。

以《班主任》而闻名文坛,其长篇小说《钟鼓楼》曾获得茅盾文学奖。20世纪90年代后,成为《红楼梦》的积极研究者,曾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进行系列讲座,对红学在民间的普及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2014年推出最新长篇小说《飘窗》。

2019年9月23日,刘心武长篇小说《钟鼓楼》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二、巴金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本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除巴金外,还有王文慧、欧阳镜蓉、黄树辉、余一等,1904年11月25日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中国当代作家。

1921年4月1日,第一篇文章《怎样建设真正自由平等的社会》发表在《半月》刊第17号刊载上 。1922年冬,在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预科和本科班(英文)肄业。1929年,第一次以“巴金”的笔名在《小说月报》发表长篇小说《灭亡》,引起文坛的关注。

1932年5月23日,长篇小说《雾》出版。1933年1月,长篇小说《雨》出版;5月,长篇小说《家》出版。1935年3月,中篇小说《电》出版。1936年4月,《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出版。1938年3月,长篇小说《春》出版。

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参加开国大典1954年9月15日—29日,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60年4月,散文集《赞歌集》出版;同年,当选为全国文联副主席。“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冲击。1979年12月,杂文集《随想录》(第一集)出版。

1982年10月,《随想录》(第三集)出版。1983年起,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1990年,获得苏联人民友谊勋章;同年获第一届福冈亚洲文化奖特别奖。1998年3月,当选为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2003年11月,被国务院授予“人民作家”荣誉称号。

2005年10月17日,因病在上海逝世。

三、姚雪垠 (原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 

姚雪垠(1910年10月10日~1999年4月29日),河南邓州人,中国现代小说家。现代著名作家。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全国第六届、七届政协委员。

他在逆境中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以明末义军领袖李自成、明末皇帝崇祯为中心,塑造了一系列形象鲜明的历史人物,揭示了明末农民革命战争的特殊规律和封建社会阶级斗争以及民族斗争的复杂局面。

其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文笔新颖,堪称农民革命战争的历史画卷。这部巨著从1957年动笔起,前后历时30余年,全书约230万字,共分5卷。20世纪60年代第一卷一经出版,就引起了较大影响,曾获日本文部省、外务省颁发的文化奖。

第2卷于1982年荣获首届“茅盾文学奖”。《李自成》除了拥有中、日文版本外,尚有英、法文等译本,在国际上影响日增。

四、臧克家

臧克家(1905年10月8日—2004年2月5日),山东诸城人,笔名少全、何嘉,中国现代诗人、作家、编辑家,忠诚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三届代表,全国政协第五、六、七、八届委员,第七、八届常务委员。

中国作家协会第一、二届理事,第三届理事、顾问,第四届顾问,第五、六届名誉副主席,中国文联第三、四届委员,第六、七届荣誉委员,中国诗歌学会会长,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写作学会名誉会长。

五、赵树理 (建国初期著名的小说家)

赵树理(1906年9月24日—1970年9月23日),原名赵树礼,山西晋城市沁水县尉迟村人,现代小说家、人民艺术家,山药蛋派创始人。曾任《曲艺》《人民文学》编委、中国***第八次代表大会代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二、三届代表。 

1906年9月24日出生在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5年夏考入山西省立长治第四师范,开始写新诗和小说。1937年加入中国***,投身革命。

解放后先后在《工人日报》《说说唱唱》《曲艺》《人民文学》等刊物工作,1964年回山西晋城工作。文革期间遭到残酷迫害,于1970年9月23日含冤去世。

他的小说多以华北农村为背景,反映农村社会的变迁和存在其间的矛盾斗争,塑造农村各式人物的形象,开创的文学“山药蛋派”,成为新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最有影响的文学流派之一。

——刘心武

——巴金

——姚雪垠

——臧克家

——赵树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74437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8
下一篇2023-12-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