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风俗的结婚习俗

结婚风俗的结婚习俗,第1张

中国传统习俗里:结婚习俗大全 网页链接

传统系统:送亲  双方父母见面 结婚藏鞋  结婚点蜡烛   说媒   结婚改口费   结婚滚床

结婚滚床:八字合婚  本命年结婚  结婚吉日  结婚冲喜  领证吉日

各地习俗: 不同民族结婚 世界各国结婚习俗

禁忌习俗: 参加婚礼禁忌  国外婚礼禁忌   结婚当天的禁忌

1、订婚

订婚仪式可以在酒店举办,也可以在女方的家中举办。一般男方需要携带彩礼和其他礼品,前往女方家参加订婚仪式。

2、出嫁

在山西地区,结婚日期是非常重要的。基本上的婚礼日期都是用男女双方的八字推算出来的,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黄道吉日。女方在出嫁这一天,需要在自己家设宴答谢亲朋好友以及媒人,随后等待男方前来迎亲。

3、迎亲

男方在婚礼当天,选择一个吉时从家中出发,前往女方家迎亲。迎亲一般是新郎带上双数的亲朋好友一起,按照规划好的路线前进。

4、婚礼

新郎接到新娘之后,共同到达婚礼现场,准备开始婚礼仪式。仪式基本上和其他地区没什么不同,都是西式或者中式婚礼流程。需要注意的是,新娘下婚车的时候,需要由全福人搀扶,还要向男方索要下车红包。随后新人一起到达婚房,进入洞房。

5、回门

回门是结婚的最后一个流程,山西也有这个习俗。一般结婚后的第二天,新郎还要设宴答谢亲朋好友。女方也会派遣一些专人,到男方家道喜。随后第三天,新郎新娘一起返回娘家,参加回门宴会。

人们总地说来还是忌讳办婚事与办丧事相遇的。如果事先知道会遇上办丧事的,就一定要换上一个时日迎亲。有时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真的碰上了办丧事的,无法解脱而别作一番解释,比如有“官运”、“财运”等等,也不过是一种自我安慰的破解方法罢了。举报回答时间2011-01-10 14:55rfjgh迎亲途中除了忌讳“喜冲喜”,还忌讳“凶冲喜”。在台湾,婚娶的行列如遇上送丧的行列也认为是大不吉利的。因为它是凶事对喜事的破坏,所以叫“凶冲喜”。中原等地也有这方面的忌讳。不过,也有人说不忌丧事的,因为丧事有棺材,“棺材”谐音“官财”,所以也有说遇见丧事是吉兆的。但是,办喜事与办丧事毕竟不相融洽,一般丧事总让人想起“死人”,听到“哭声”等等,总是与结婚的喜庆气氛难以相谐调起来的。结婚当天遇到办丧事的怎么办

生老病死是宇宙的规律,人人都有这么一天。如果可以绕道避开,就避开,不能避开就前行。不要太在意外面的风景,夫妻之间最重要的是互相尊重,互相爱护。一定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他的不重要。不要一直放在心上,不去想,自然就消失了。

红白喜事撞到一起好吗

人们总地说来还是忌讳办婚事与办丧事相遇的。如果事先知道会遇上办丧事的,就一定要换上一个时日迎亲。有时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真的碰上了办丧事的,无法解脱而别作一番解释,比如有“官运”、“财运”等等,也不过是一种自我安慰的破解方法罢了。

迎亲途中除了忌讳“喜冲喜”,还忌讳“凶冲喜”。在台湾,婚娶的行列如遇上送丧的行列也认为是大不吉利的。因为它是凶事对喜事的破坏,所以叫“凶冲喜”。中原等地也有这方面的忌讳。不过,也有人说不忌丧事的,因为丧事有棺材,“棺材”谐音“官财”,所以也有说遇见丧事是吉兆的。但是,办喜事与办丧事毕竟不相融洽,一般丧事总让人想起“死人”,听到“哭声”等等,总是与结婚的喜庆气氛难以相谐调起来的。

另一种说法:

民间有一种俗话:“出门遇丧,事事顺”也就是说,倒霉的事情被别人抢去了,自己便会平安

黄道吉日,有的办红事,有的办白事。这很正常。就像全世界有的人今天出生,有的人今天死了。

结婚本就是自己的好日子,又加上坏事被人抢跑了,那证明那天是一个真正的黄道吉日祝福你们永结同心,白头到老。#p#副标题#e#

结婚有哪些习俗

1、祭祖男方在出门迎娶新娘之前,先祭拜祖先。

2、出发迎亲车队以双数为佳。

3、燃炮迎亲礼车行列在途中,应一路燃放鞭炮以示庆贺。

4、等待新郎礼车至女方家时,会有一男童侍持茶盘等候新郎,新郎下车后,应赏男孩红包答礼,再进入女方家。

5、讨喜新郎应持捧花给房中待嫁之新娘,此时,新娘之闺中密友要拦住新郎,不准其见到新娘,女方可提出条件要新郎答应,通过后才得进入。

6、拜别新人上香祭祖,新娘应叩拜父母道别,并由父亲盖上头纱,而新郎仅鞠躬行礼即可。

7、出门新娘应由福高德劭女性长辈持竹筛或黑伞护其走至礼车,因为新娘子在结婚当天的地位比谁都大,因此不得与天争大。

8、礼车在新娘上礼车后,车开动不久,女方家长应将一碗清水、白米撒在车后,代表女儿已是泼出去的水,以后的一切再也不予过问,并祝女儿事事有成,有吃有穿。

9、掷扇礼车起动后,新娘应将扇子丢到窗外,意谓不将坏性子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76787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8
下一篇2023-12-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