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供男友读大学还示恩逼婚遭拒后怎么做的?

女子供男友读大学还示恩逼婚遭拒后怎么做的?,第1张

现实版“徐师母”,女子供养男友读大学,面对逼婚他却想逃!网友炸了…

最近热映的**《无问西东》,许师母的故事颇让人唏嘘——她打工供自己的爱人读书,靠“爱的供养”获得了婚姻。而24岁的重庆小伙沈海龙(化名),在大学期间也依靠着女友“爱的供养”生活,如今,二人才踏入社会没多久,女友却以恩情为名天天逼婚,让他不堪重负,甚至在亲友面前抬不起头来……

22日中午,记者见到了沈海龙,他穿着黑色呢子大衣,胸口挂着工作牌,刚吃完小摊上的盒饭。沈海龙大学毕业半年多,目前在附近一家器械公司当销售员。

沈海龙说,他目前和女友租住于重庆七星岗妇幼保健院附近的一室一厅房,就像大学时那样,房租都是女友靠家里给的生活费在缴纳。

沈海龙的女友小娜23岁,此前与沈海龙共同就读于沙坪坝某高校,沈海龙读大二时与小娜相恋,“那时候她跟我表白的,我当时表示拒绝,我说我家里太穷了,实在谈不了恋爱。”但小娜勇敢表示,什么苦都愿意和沈海龙一起吃。

恋爱后,小娜让沈海龙搬进了自己在学校附近租住的房子,还让沈海龙不再向其家里要每个月400元的生活费,还说:“我家里生活费给的多,多双筷子我们一起吃饭,有什么大不了。”

就这样,大学期间,家境不错的小娜包揽了二人所有生活费,沈海龙虽然也时常做些兼职打工,但赚来的钱只能给小娜买些礼物“意思意思”。

恩情牌:一闹矛盾就挂出来

但这段感情也常常给沈海龙带来难堪,二人甜甜蜜蜜在一起了一年多后,小娜的性格逐渐有些变化,主要体现在二人吵架时。

沈海龙说,有次吵架后二人陷入冷战,沈海龙搬回宿舍去住,小娜直接找过来,当着自己室友们的面,哭着数落他:“你太没良心了,吃我的,用的我,现在不要我了?”老家来自酉阳农村的沈海龙当时羞得满脸通红,至今,沈海龙还记得那次的窘迫感。

但此后,沈海龙和小娜吵架时,小娜就总爱把自己为沈海龙的花费,对沈海龙的供养等挂在嘴边,如:“你身上这件羽绒服,好几百,我不给你买你舍得买吗?”、“吃喝房租都是我在付,你还好意思这样子对我”等。

对此,沈海龙昔日大学同学、如今在渝北海关一传媒公司工作的夏跃民证实,小娜发起飙来,从来不顾沈海龙的面子,不管是聚餐、聚会或是在校园里,直接当众数落,沈海龙那时就会低着头一句话也不说。

毕业后:女友天天示恩逼婚

沈海龙说,2017年6月,二人毕业了,沈海龙想努力工作向女友证明自己,但从接线员到电话销售再到现在,沈海龙已经换了三份工作,依然还是不尽如意,“这两个月业务差,每个月到手只有1800元左右,我寄给家里500元,剩下的都交给她。”沈海龙想全身心的为工作奋斗,花几年的时间让自己能有一定的经济基础。

但至今还没有开始工作的小娜,天天催着沈海龙赶紧结婚,对于沈海龙想要奋斗的想法,小娜总是冷嘲热讽:“难道想要以后独立了、发达了,就甩了我?”、“等你有钱要等到啥时候?”

沈海龙最忍无可忍的是,当他表示先不忙结婚后,小娜一言不合就发朋友圈批判他,说他忘恩负义或是毕业了就忘记誓言等等,虽然在沈海龙抗议后最后还是删除,但期间已经不知被多少人阅读过,对此,夏跃民也苦笑着证实了此事。

女友说:只想好好守护爱情

“我这几年来真的很压抑,觉得自己活得特别的卑微,很想证明自己。”沈海龙说到这里,情绪有些激动,当记者提出想和小娜通话联系时,沈海龙表示拒绝,但他翻出了自己前不久和女友微信语音聊天记录。

“我真的想好好工作,以后由我来养你养这个家,不是像现在这样。”沈海龙语气带着央求。

小娜则说:“我跟你在一起第一天就没指望你给我提供好的物质条件,我只想和你一起好好守护我们的生活和爱情。”

“但是我是个男人啊,我想立业再成家,我又不会变心。”沈海龙说道,最终,小娜回了一个“呵呵”的表情,结束了这段对话。

“他还有个弟弟在读书,爸爸又一直生病,屋头真的是穷,给他置办不了婚礼。”昨日,记者拨通了沈海龙母亲的电话,她说沈海龙带小娜来过老家,她很满意这个准儿媳,只希望沈海龙好好奋斗,以后娶小娜进门时不会委屈她。

而对于这对情侣的情况,很多网友都有不同的看法。

大部分网友觉得是男生忘恩负义,斥责男生不该在结婚面前畏畏缩缩。

网友评论

@光阴的故事:拉倒吧 ,是真爱早就答应结婚了,女方贴钱贴人, 还主动求婚 ,别拿事业当借口 ,穷有穷的活法 ,富有富的生活, 标准伪君子。

@Miss V:吃女友的,住女友的时候怎么没有反悔,既然吃了别人的肯定就有回报人的一天,你要是硬气自己努力工作,养女朋友行呀!现在知道反悔了!

@M呆头:贫贱夫妻百事哀!女主跟你表白了,你因为穷, 你可以拒绝啊,为什么女主一句不在乎, 你就放弃了底线?知道自己家境不好 ,那为什么招惹人家呢?

@HLL:男方不对,不应该在读书时用女方的钱,让女方觉得必须与她结婚才能还清过去用掉她的钱,错在男方,一开始就骗女方,你不爱她,为什么要用女孩子的钱。

但同时也有不少网友觉得,是女生太强势,给男生带了无形的压力,所以导致了俩人现在的境况。

网友评论

@黄毅:女孩没有安全感。就怕男孩发达了甩了他,当众给难看确实让人尴尬。

@华仔:真是不好说的事情,女方确实付出不少,行为也偏激了,是不是太小了原因?或许分开一段时间,或者重新开始一段感情会好些?

@Tiger-L:总的来说还是女的太强势了,虽然我也有这种情况不过我从来不会当着家人朋友的面说这些事,自己知道就好了,何必到处拿去说呢,男生有自尊有尊严,我有时候跟我老公说,不要出去说有些东西我买的,可是他还很骄傲的说这个是我媳妇买的,他觉得没有什么,不过那是因为我从来不用这种事情去说他,有些感情一旦扯上钱就,就会越走越远,给女方一个忠告,爱他就让他好好奋斗,如果你等不起,也不要用之前的事伤害到他的自尊。

@小新丶小白:女生既然了解他家情况还是选择了他就要稳住,不要太作了,以后长大了成熟了想明白了会后悔了。珍惜眼前,把眼界放宽一点,正常心态对待感情。多给男生一点鼓励和支持。

著名摄影家解海龙就说了四个字“西部不西”。他对记者说,16年前他曾来到青海,为的是能够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能够享受到温暖的阳光,为此到了湟源、也去了倒淌河,拍了一些片子,并捐助5个孩子上了学,这或许是我与青海的一个缘份。此次能再来青海,感觉到青海变化很大,尤其是摄影节办得如此大气,真的让人非常感慨。艺术是千人看、万人瞧的,三江源国际摄影节为青海各族人民架起了走向美好生活的桥梁。

用自己的照片去改变贫困孩子的命运,著名摄影家解海龙的代表作品——希望工程《大眼睛》已经充分诠释了这一点。这本获得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特殊贡献奖的个人摄影集《我要上学》,让人们感受到了摄影所带来的巨大冲击力和感染力,这就是解海龙的摄影力量。解海龙的希望工程摄影实践,从多个方面提供给人们认识摄影的社会功用以新的可能性。他在介绍自己的纪实摄影作品时说:在他开始希望工程纪实摄影时,中国内地“有近两亿文盲”,而偏远地区“每年流失的学生人数也高达四百万人,其中因贫困而失学的孩子又占了四分之一。”面对如此严酷的现实,解海龙从1990年初开始,用了十年的时间,行程两万多公里,走了中国26个省的128个县,接触了100多个学校的上万名孩子,拍摄了上万张照片。他要用照片替农村孩子争取受教育的权利。

作为一个摄影家,解海龙身上所表现出的勇气、良知与毅力不得不让人心生敬意,解海龙不仅以他的影像为我们保留了一份珍贵的视觉文献,推动了全社会关注失学孩子这个严重的现实问题,而且还以一个摄影家的实践,为所有严肃的中国摄影家提示了一个方向,提示了作为一个摄影家的基本人道主义价值观。 反映希望工程的《大眼睛》终以308万的全场最高成交价后,拍摄者解海龙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担心流拍啊”。从口袋里拎出领带系上,记者便来了。“ 他们关心的问题是这钱怎么花,我说我们要在西藏盖一所希望小学,西藏是摄影人向往的地方。”解海龙说,“但更重要的问题是通过这次市场的检验,我们知道摄影作品的价值被承认了。”十年,行程数万里,26个省,120多个县,解海龙战战兢兢地把一个“老土破旧”的中国呈现在人们面前,当初他根本没有想到这些会被人们接纳,更不敢想有朝一日会被市场接纳,因此,即便拍卖会过去好几天了,他仍然觉得这件事好像不是真的。每一幅照片背后都有一段辛酸的故事,他此次参拍的另外一幅作品的故事发生在山西。解海龙第一次见到段计存老师,曾经以为这小子是个骗子。1992年3月,解海龙走进了山西神峪沟乡。在这之前,他刚刚与当地县城的干部见过面,听他们讲这里过去的教育状况是多么糟糕。解海龙理解他们矛盾的心情,“一方面他们想借助我们改变当地落后的教育现状,另外一方面他们也怕事情曝光后遭受指责。”于是,解海龙决定自己去山里面转转。那天,有风,地上薄薄的一层雪,村口土路上走着一个农村汉子。解海龙跑过去。这个人大约四十多岁光景,干瘦,蓝布衣,蓝帽子,黑布鞋。“老乡,这附近有学校吗?”那个人愣了一下,说:“有,跟我走吧。”过河滩,上坡,往一条沟里扎去。长长的山路上只有他和这个汉子两个人。“多远?”“不远。”汉子把解海龙的行李背在自己身上,闷头走。走了不知有多久,解海龙忍不住又问:“还有多远?”汉子说:“不远了,就一袋烟的功夫。”递给他一支烟。又递给他一支烟。半盒烟抽光了,还是没看见学校。解海龙心想:“别是个骗子吧,这荒山野岭的,他这是要把我往哪领?”不走了,解海龙生气地说:“到底还有多远?”汉子连声道歉,说他就是那个学校的老师,叫段计存,从村口到学校其实有八里地,要翻两道梁,怕解海龙嫌远不去,所以说了谎。

终于到了一个山坡上,段计存大喊:“上课了……”从不远处洼地的窑洞里冒出了三个孩子。坡上有一个大磨盘,孩子们爬上去,摊开书本。段计存也从身上摸出一本书,开始上课。段计存告诉解海龙,这个村子巴掌大,只有三个该上小学的孩子,因为村子偏,离别的学校远,所以就在这里盖了一所简陋的小学校,不久前教室塌了,没钱盖新的,只好在磨盘上上课。解海龙握着段老师的手,说不出别的话,“谢谢,谢谢你!”这张后来被国内媒体广泛传播,也被美国《时代》周刊选用,在全国及世界范围内产生影响的照片,纪录下的就是段计存老师给三个趴在磨盘上的孩子上课的情景,名叫《全校师生》。

八年后,解海龙重返神峪沟乡,找到了段计存。那个时候,段老师已经在两层的新校舍里教课了。段老师兴奋地告诉解海龙,那个在磨盘滚子上趴着的小女孩已经被选去新加坡念护士学校了——全县才选了三个人——还给他寄来了照片。

又过了快六年,解海龙再次踏上了那段“不远”的山路,又一次见到了段计存老师。段老师说照片里的小男孩已经在山西娄烦县税务局当上了干部。在早已成为“古董”的大磨盘前,解海龙给段计存13岁的儿子讲起14年前他跟一个“农村汉子”的故事,小伙子听着觉得很新鲜。

柳海龙19岁便荣登中国散打王宝座,此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在中国武坛缔造了一个独孤求败的辉煌时代。不仅如此,国外不少武林中人更是把柳海龙当成了中国功夫的代言词。出道数年来,向他主动邀战的世界高手比比皆是,无论是势如破竹的空手道,还是号称天下无敌的泰拳,在柳氏劈挂面前无一不俯首称臣。而在缔造了一段中国功夫神话之后,柳海龙却选择悄无声息地淡出了人们视线。是激流勇退还是另有隐情?时报记者近日几经辗转反侧,在珠海训练基地终于找到了柳海龙。

两年多来,关于散打王柳海龙的传言,坊间版本不胜枚举,但多不靠谱。近日,隐匿江湖多时的柳海龙现身广州,一改往日的桀骜不驯,如今的他低调不少,少了几分往日风火,代之的则是几分书生气和稳重成熟。尽管久疏拳台,昔日的散打王略显发福,但柳海龙依然保持着一副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的作派,让人一眼便感觉精神十足。

不经意地告别训练意外受伤

2005年12月23日,是一个平常的日子。作为中国散打急先锋,柳海龙照常准备着手到擒来的挑战。他如何也没想到天河决战竟成绝唱,那晚仍贵为中国散打旗帜性人物的柳海龙并非主角,这似乎预示着一种不祥征兆。对手带着“普京保镖”的光环而来,抢走了风头,以往总是票房宠儿的柳海龙第一次感受到了莫名孤独。

当晚在与俄方次重量级选手阿扎多维奇的交锋中,技高一筹的柳海龙数招制敌,为中国队拿下关键一分,重新找回了“散打王”感觉。尽管镜头更多地对准了更有噱头的“普京保镖”,但是这场看似轻松实则艰难的取胜却让柳海龙逐渐走出了心理阴影。

天河之战让柳海龙的希望之火重燃,2006年3月,柳海龙被征召进入国家队,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武术比赛。在席卷了国内外数项桂冠的柳海龙看来,能够亮相北京奥运会并能如愿夺冠,将是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因此,柳海龙兴奋不已。不过天有不测风云,正当柳海龙全身心地投入国家队训练时,一次意外受伤却让这个山东小伙不得不过早告别了自己钟爱的拳台。

国家队队医对柳海龙的伤情进行了拍片确诊,结果是左手小臂骨折。柳海龙然后便到医院进行了手术,时间持续了近一个半小时,医生在骨折处打了钢板,并钉上了六个钢钉。回忆起当时情景,柳海龙仍然心有余悸,“受伤的时候都蒙了,觉得一切都完了。手术更是疼得不得了,期间医生一直用止血带勒住我的胳膊,一个多小时不流血,整个胳膊都是麻木的。”

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无奈之下,柳海龙只能中断了正常训练。在集训队竞争激烈的残酷事实面前,从未服输的柳海龙流下了伤心的泪水,这次意外受伤也让他最终选择了退役。

退役后澳门求学日本人放话挑战

退役后柳海龙并未就此沉沦,在家人和朋友的鼓励下,柳海龙决定弃武从文,趁着年轻到象牙塔里充充电。在朋友介绍下,柳海龙来到了澳门理工大学,开始了工商管理和法律课程的学习,“当时想法很简单,就是想多读点书,也正好换个环境,调节一下自己的心情。”

没有了昔日的鲜花和掌声,柳海龙的心逐渐平静了下来。“当运动员时,总觉得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更多东西。现在有了这机会,就得好好去珍惜。我告诉自己,学习不是要混文凭,而是扎扎实实地掌握知识,学会去用不同的、更成熟的角度去看待和理解问题。在这两年时间里,我感触最深的是,人要想在人生之路上有所作为,在面对顺境逆境时必须学会尽可能做到宠辱不惊。”柳海龙若有所悟地说。

柳海龙从未将曾经钟爱的散打轻易释怀,求学期间,他一直怀揣着一个梦想,那就是如果国家队还需要自己,自己仍会义无返顾地为国效力。为此,柳海龙始终坚持身体锻炼,为的就是准备着这一天的到来。

毕竟是曾经威风八面的中国功夫王,一名习练泰拳的日本人听闻柳海龙在澳门后,通过一个拳赛推广人放话,表示要向柳海龙发出挑战。“那人当时很嚣张,说我是中国散打第一人,只要打败了我,就等于打败了中国功夫。”满腔爱国热情的柳海龙愤怒了。虽然退役后一直没有系统训练,而且左臂里的钢板和钢钉还未取出,但是柳海龙毫不犹豫便答应了接受日本人的挑战。

“这挑战无论如何也要接受,如果我不接,日本人笑话的就不是我柳海龙一个人,而是整个中国功夫。不管结果如何,我都要奋力一搏。”柳海龙坦言不太了解对手,只知道他是练泰拳的,在欧洲拿过不少金腰带,“我对泰拳并不陌生,2001年和2002年在广州,我两次击败了泰国的泰拳好手,心理上还是有点优势,至少不会怵。”

再做手术拆钉恢复训练应战

既然决定应战,第一关便是拆除钢钉。“当时是硬着头皮去医院的,”柳海龙说,“手术进展不是很顺利,只取出了四个钢钉,然后医生又从骨头上挖了个洞,才全部拿了出来。”之后,柳海龙马上着手联系恢复训练事宜。在中国泰拳队主教练李建平的帮助下,柳海龙在珠海国家泰拳训练基地内重新起航。2月25日,柳海龙从广州驱车来到珠海,正式开始了恢复性训练。

对于即将面临的挑战,柳海龙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他表示,近期的恢复重点首先是强化体能,“由于长期缺乏系统训练,现在的体重仍然不是太理想,还是先沉下心来,好好地把体重给降下去,把体能给提上来。毕竟技战术的东西,以前的基础还是很扎实的,但是这些都得有体能作保证。另外,在结束体能强化训练后,我还将去一趟泰国,接受当地知名泰拳教练的指点。与日本人的比赛是在5月23日,现在还有近三个月的时间,我一定不会让关心我的国人失望的,届时我将以最佳状态强势复出。”

柳海龙历年战绩——

2000年:中国散打王

2000年:全国武术散打锦标赛75公斤级冠军

2001年:九运会暨全国武术散打锦标赛75公斤级冠军

2002年:中泰对抗赛“金腰带”获得者

2002年:中国武术散打王争霸赛“超级散打王”获得者

2002年:第一届世界杯武术散打赛80公斤级冠军。

2002年:成为中国超级散打王

2003年:全国锦标赛冠军

2003年:再度成为中国超级散打王

2003年11月:中国澳门世界锦标赛80公斤冠军

2003年12月7日:获得世界自由搏击IKF金腰带

2004年1月2日:获得2003年度中量级散打王

“当你开始带货,开始挣钱,开始不再灰头土脸,你会发现这个世界的人突然不那么善良了,可能曾经支持你的人突然变了脸。如果真的有天被我不幸言中,希望你能够坚强,愿生活能够善待普通努力的人。”

这是3年前,任海龙的粉丝给他的留言,他一直记着。

河南农村出身,没什么文化技术,这个在船厂做打磨工的小伙子,2019年靠着一条18秒的短视频突然走红。“我今天赚了三百块钱。要是每天都能挣300块,我就带姑父去旅旅游。”“上个月挣了7000多块,双十一买了一箱牛奶。”上百万人还记着他那时的样子:做着又脏又累的工作,夜色下的脸脏兮兮的,笑起来一口白牙,眼睛亮亮的。生活不易,他却总能挖掘出美好的一面。

一个普通人,如何在爆红中与生活自洽?从船厂离开后,任海龙开始接触电商带货。得知他要开始直播卖货的消息,曾经关注他的人纷纷取关,粉丝数降了50多万。

陌生世界的画幅在任海龙面前缓缓展开。他选择成为卖水果的主播。买卖江湖里,他经历了被中介忽悠、水果商换坏果、围攻报警。他还算不清账、山里找不到路、看中的果子被别人抢订、几乎没有一次能赶上应季期首波开卖……任海龙似乎是诸多主播中,“最不上进”的那个。一周更新不了一条视频,十几天开不了一场直播,平均一个月只卖一两种水果。当季的热品别人都卖了一个来月,任海龙却还在深山里找果子。

当流量来了,是个明确的信号告诉主播,卖吧,或许今天晚上一天就能挣到别人一个月挣不到的钱。能不能控制住自己的欲望,能不能每次都控制住,并不容易。

裹挟在诱惑里,任海龙生活的底色,依然是乐观、务实,没有不着边际的愿望。

1

永远赶不上趟的带货主播

3月的海南三亚,仍处旅游旺季。任海龙住着海棠湾营头村附近120元一晚的民宿房间,感到焦虑。

他已经大半个月没有收入了。油费、过路费、住宿、吃饭……从广西跑到海南,处处是支出。原本计划卖的春季应季水果,还没有直播一场。

来海南之前,他在广西武鸣的村子里找茂谷柑。这是一种比沃柑相对小众的水果,果味浓郁、耐储运,但产量少,种植极为分散。为了找到自己满意的茂谷柑,海龙和女友小亲几乎跑遍了武鸣所有的茂谷柑园。最奔波的一天,跑了4家果园,来回700多里。糖度、大小、外表有无溃疡、外膛内膛果差异……都是他考虑的点。茂谷柑的糖度一般在13-14度,但只有16度的才能入他的眼。

挑剔,是任海龙转型卖水果后,变得越来越鲜明的特质。常常会遇到周围人都觉得品质不错、可以卖的时候,却没有达到他自己理想的选果标准。卖还是不卖,任海龙拥有一票否决权。但大自然和竞争激烈的市场不等人,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到后面可供他挑选的货就越少。

3月中上旬,任海龙不得不从广西前往海南,寻找凤梨和芒果。再晚,他又要赶不上这两种热门水果的销售了。今年,海南岛气温上升慢,此时的凤梨甜度仍聚积在底部,头部略酸。但算上打包运输出岛的时间,凤梨其实已经达到了售卖标准,各个电商平台店铺、大小主播、线下商超早已上线。

“水果大家都喜欢尝鲜,卖得早就意味着竞争少、价格好、流量也会好。”小亲补充道。道理其实都懂,但任海龙依然执拗地坚持自己的选择,“再往后拖一拖,让它口感再好一点。”

粗粗算来,任海龙每卖一种水果,前后最少要花费20天时间,绝大多数日子都扑在了找果选果上。摘果、直播、打包、发货,反倒用时最少。任海龙也不记花费不算账,只有小亲闲下来时帮他估计下一段时间内的花销。“加满一箱92的油,四处跑果园,一天半、两天就没有了。在广西前后就跑了不少于100家园子。”

卖好货的想法,始于任海龙在船厂的时候。大家都是农民工,有时候看着宣传得很好的产品,收到货后发现质量差,甚至货不对板。“当时我就想,要是我以后卖东西,就得一直卖好的,没有那么好就不能夸得有多好。”任海龙把曾经的想法,付诸了现实。

今年1月初,任海龙很开心地发了一条抖音,开始带货后降了几十万粉丝,现在终于又一点点爬升,回到了100万,带货口碑分也高达499。

他曾自我怀疑了两年:“出了船厂,脸上没有‘那份灰’,身上没有那身衣服,就会泯然众人,视频也会没有看点,没人看了,到时候掉粉是肯定的,唯一有点希望的就是卖好货卖出口碑。”他等到了这天。

2

人红只能红一阵

其实,只要任海龙愿意,他可以不用跑到人生地不熟的山村里,亲自去看每一个果园。

早在带货初期,相关运营人员和机构供应商就联系到了他,提出可以为他事先选品、提供优质的水果品牌或供应链对接,任海龙只需要专注在中后期的品控和带货售后即可。

他拒绝了,选择了一条最难、最笨、赚钱最慢、风险极高的路——自己从0到1开始做。“不能只指望着消耗现在的流量,人红只能红一阵,哪怕有一天网上没有一个人关注我了,依然有本事自己开个水果小店,知道去哪里找好水果、什么样的水果是好水果。”

对于成名世界里的“轻而易得”,任海龙有着本能的抵触与警惕。似乎一种朴素的价值观深深影响着他:人要踏踏实实赚自己能力范围内的钱,伸手够自己能够到的东西。

在2019年刚刚走红的时候,任海龙就接到了很多合作邀约,有推广的、加公会的、约直播的,他几乎都没答应。继续在船厂工作了一段时间,因身体原因,任海龙离开了,也觉得是时候做些改变。

大幕拉开,前方选择众多又变化莫测。那时只做过工程兵、卖臭豆腐和船厂打磨工的任海龙,认识这个世界,都需要缓很长时间。他在“我到底要干什么”的状态里,停留了很久。

“别人跟我说,做直播带货上手快,赚得也比船厂多。”任海龙决定试试。他去了杭州,见了不少人,“见过的人都让我签约,有些人让我趁着有热度赶紧‘捞一笔’,还有人承诺给我100万。”任海龙觉得“不靠谱”,他思来想去决定卖农产品。

“那些工业品我都不知道好还是不好,看质检文件也看不懂。起码我熟悉农村,对农产品还是了解、后面能深入学习的。”水果这类非标生鲜品,品控往往是电商带货里的难点。甚至同一个果园前10天后10天成熟的果子,口感都会不同。再到某种具体品类上,甜酸度、外观差别、应季气温、上市时间、物流能力等等问题都是海龙需要考虑和做决定的。

从短视频达人转型成电商主播后,任海龙有些不适。原先,他做的是体力活儿,下班后就可以彻底放松休息,用镜头记录日常的小事都算作分享。而卖水果的任海龙,生活中时时都要做决定,去哪、定不定果、卖不卖、卖多少……“现在拍日常的视频,大家会觉得你是在营销。”

很多时候任海龙发布一条视频,网友们看到的只是一分钟,似乎很简单,但任海龙很可能拍了好多遍,甚至大半天。“你帮他写个词,写个脚本,根本不行,他只能说7个字,7个字以上的他就记不住了,就没办法。”小亲回忆道,到后来,他们彻底放弃了脚本这条路,提前写再多都没用。任海龙就佛系更着视频,粉丝有时候一周都等不来一条。

不知不觉间,他的账号发布了自己深度了解过的各类水果、木瓜、金钻凤梨、金煌芒、石榴、果冻橙……任海龙想起小时候,在村里接触得水果有限,吃得最多的是苹果、还有姑姑朋友家自种的桃子。

他在农历新年的视频里说,初五就出来找水果,品尝了耙耙柑、小番茄、枇杷、释迦,最终20天过去终于挑到了想上的沃柑。“新的一年其他的没有能给大家的回报啥的,只能说,能给大家整好的水果就尽量上好的。”

3

一顿饱和顿顿饱

周围人都觉得任海龙很犟,就像一头牛。木讷、老实,话少,但打定了主意就是不改。

一年平均下来,他一个月只能主卖1-2种水果。“有些爆款品如果卖,流量比较高,想要买的人也有很多。但长远来看,不卖也不可惜。海龙经常跟我说,一顿饱跟顿顿饱要分得清。”女友小亲,也是海龙生意上的重要队友,两个人在基本观念上早已达成一致。

小亲说,海龙对自己的账号和粉丝有了感情:那就像他的一个小孩,他从咿呀学语,培养到读初中高中,现在眼瞅着要考大学了。

一度,任海龙的卖货直播间只有十几个人观看,去年时要想卖出2000单,都需要连着播好几次才能卖完。他坚持了3年,才逐渐柳暗花明。在4月中旬的一次直播中,离11点开播还有几分钟,直播间里就有上千位粉丝实时在线等着买。开卖10分钟不到,1000单木瓜告罄。1小时内,准备的3000单金煌芒全部售出。

身处流量世界,任海龙身边接触到不少网红和主播。在卖水果这件事上,一年挣千万的也大有人在。

“有的时候流量来了,这个东西其实你明明知道你把握不住,但是流量来了,明确的信号告诉你,你卖吧,今天晚上就能挣到别人一年挣不到的钱。你能不能控制住自己的欲望?这个其实很难。”小亲回忆起,春节前,车厘子成了今年的爆款水果,流量爆了,任海龙的直播间里一下涌入了上万人,是平常的十几倍。

“我们两个人,最多能把控3000单。1天卖好几万单,我和海龙是把握不住后续打包、物流和售后的。但当时直播间就是那么火热,大家都想要,加单就能卖出去,一晚上能挣好多钱。那个时候内心那种欲望,是庞大的。但是我们需要给自己一盆冷水,需要控制住它。”

在选品采买的过程中,任海龙也经历了买卖江湖里形形色色的事情。

跑产地,对于任海龙这种新手来说,需要水果代办。这是一个群体,负责为外来采购的人提前了解果园信息、联系果农、带看果园、对接采买。找果过程中,大部分时候能遇到专业靠谱的代办,帮着任海龙尽早对接到合适的果园与农户。但跑得多了,也有遇到过不靠谱的人。去年,任海龙和小亲在西昌想卖阳光玫瑰葡萄,找了个代办。最开始,任海龙就和对方说,必须要精品一级果,对葡萄底糖浓度、单颗重量、果型都提出了具体要求。但在签合同时,代办在原本的合同里,自己又用笔加上了可以收取二三级果一起采摘的补充条款。

“之前是没有那些条款的,代办后面自己补上的。签字时天已经黑了,我们已经找了一天的货,很累,天黑在村子里也看不太清楚,就签了字按了手印,结果被骗了。”

还有一次卖脐橙,任海龙挑了几个山头的货,终于找到了自己满意的园子。把果子拉回仓库时,已经晚上近12点,他得意地用工具测了糖度,还随机拿了几个尝了尝,对自己挑的货感到很满意。

到了第二天打包发货的时候,他和小亲盯着装箱。“中午,合作的那个人喊我们出去吃午饭,就一顿饭的功夫,就让人把之前剩的一些不好的果子,贴上我们的快递单发走了。下午我们两个还亲自蹲在那边挑果子,到晚上才发现一部分快递单不见了,发出的货也拦截不了了。”

任海龙和小亲只能拿手机一个个号码拨给下单的消费者,全额退款。有的人接到电话,听到要求退款,以为遇到了电信诈骗,就把海龙的电话举报了。“那一天我们打了400多个电话出去,到下午就打不了了,被封号了。”

一些粉丝了解缘由后,觉得到货的脐橙还能吃,没要退款。“但我们还是退了70%以上,几万块钱都是自己贴的。”打那之后,每一次挑果园、打包发货,任海龙和小亲都全程盯着。

还遇到过蛮横的,一定要海龙把好果、坏果一起摘走,叫了20多个人围住海龙不让离开。最后小亲只能报警解决。

虽然遭遇了不少事,任海龙还是觉得自己遇到的好人多。在海南帮着他鉴别芒果的哥们儿、邀请他尝当地菜的果农、和他搭伴一起找水果的同行……

4

只有在卖水果时被肯定

一年到头,任海龙几乎都漂泊在外,跟着季节,从一个地方换到另一个地方。他在部队时学会了开车,一年多前为了找产地方便,自己贷款买了辆,姑姑在他的后视镜上系了红色的布条。

他很少去看山看水、领略异地风光。大多数时间都在路上,“全国的高速长得都差不多”,下了高速就去看果子。

为了节约成本,他总是在水果产地附近的村子里短租房子住,一个月几百到一千块不等。在三亚,他和小亲找到了月租一千元的房子,还没等买齐全生活用品,就赶紧从民宿搬了进去。今年租房,排在首位的要求就是房子要安静。之前在四川,他租的房子旁边是村民养鸡的鸡舍,有时候一只鸡兴奋起来,连带着十几只都在凌晨4点叫唤。

任海龙说,自己就像蒲公英,一直飘着,没有归属感。

那为什么还要坚持?“从小做各种事情都是收到否定,学习很努力成绩却不好,在部队管人管不住还不如自己当个新兵,出来打工后也技术一般……只有在卖水果这件事上,收到了老粉和新来直播间的粉丝肯定。”海龙觉得,大家能体会到他在选果卖货上的坚持与用心,这是不一样的成就感,不关乎赚多少钱。

熟悉他的粉丝都知道任海龙的“话术”。在直播间里,尽讲自己的水果有哪些缺点,金煌芒容易有黑丝、茂谷柑不够甜、车厘子容易坏……“我可以保证的是,我直播间里的水果不会是百分之百的好,肯定有不好的。新粉丝没买过的可以发货前退了,咱们先磨合磨合。”很多人收到货后,在粉丝群里说海龙是“骗子”,口感明明不错。

“有时候大家说我这儿水果好,我其实老心虚了。口感这个东西很主观,有的人本身平时吃的产地或者时间就合适,在我这都算不上好吃了,然后人家一买就挺失望的,大家还是别给我宣传。”任海龙对此回应道。

4月,他终于等到了自己满意的时候,开始直播卖海南的凤梨。却发现市场上的凤梨,口味在这个时候都不错,“和我的差别没有多少,甚至比我的好吃,大家也不一定在我这儿买。”他对已经等了大半个月的粉丝们说。

带货的第一年,任海龙赚的钱,刨去各种成本,将将和在船厂打工时持平,第二年好转了不少。如今,他已经很满足。那个曾经一天挣300块就很开心的小伙子,在不知不觉中,成长了起来。他还是不擅长说话、老实木讷,但却可以在陌生果园庞杂的信息里,分辨出果子的质量与层次,心中设置好了订货标准。

小亲说,海龙如今是她的支柱,她的面子。

任海龙曾写下两个愿望,一是带抚养他长大的姑父去祖国东南西北各一个地方旅游,二是把自己在村里买的二手房装修好搬进去,也算有个家了。后来,他在两个愿望后面都加了半句话:已有能力完成。

2019年11月,任海龙走红的视频下,有条当时的网友留言:“这样的男的能养活一家人,加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2057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7
下一篇2023-06-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