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王向吕后求婚,是两个政权最亲密的时刻吗?

匈奴王向吕后求婚,是两个政权最亲密的时刻吗?,第1张

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一命归天,与他相濡以沫半生的皇后吕雉就此孑然一身。

然而不久之后,吕后却收到了一封来自千里之外的“求婚信”:

“陛下独立,孤偾独居,两主不乐,无以自虞(娱)。愿以所有,易其所无!”

这封简短的书信赤裸裸地表达了匈奴王冒顿单于的热情,但是引起了高后吕雉的强烈不满。《史记·匈奴列传》的作者司马迁甚至深以为耻,在讲述事件经过的过程中对这封书信的内容只字未提。

后人都以窥见这封情书的全貌得益于《汉书·匈奴列传上》,班固在文中完全抄录了全文。《汉书》中的这一段可以说引起了轩然大波,历朝历代的史学家和文人都和汉武帝的观点一样,认为这是“极悖逆”的文辞。

吕后是何等人物,刘邦死后,说她是一个王朝之主也不为过。中国人对于操守尤为看重,丈夫刚死就受到这番侮辱,这怎么忍?于是就“召诸将议之”。

樊哙是一个暴脾气,再加上他可是吕后的妹夫,自然嚷嚷着要率军10万攻打匈奴,吕后也谓之“然”。

不过这一行动最终被中郎将季布打消了。季布认为当年高祖刘邦率领40万大军都被匈奴围困,如今樊哙竟然妄图用10万兵力打败匈奴?并且当年秦国就是将主力用作抵挡胡人而无法支援关内,导致国内的叛乱无法镇压而亡国。

吕后也不是一般的女子,被季布这么一说也是明白了利害,安奈心中的愤怒,委婉地拒绝了冒顿单于的要求,回信曰:“年老气衰,发齿堕落,行步失度”,声称自己年老色衰,配不上。

按照一般的剧情走向,匈奴王冒顿单于要么羞愤难当低头认错,要么就是恼羞成怒发兵攻汉,但历史就是这么超现实。冒顿单于实际上对于吕后的拒绝是一头雾水的。

因为历来站在汉朝立场批驳冒顿单于的文人没有搞清楚一个问题:弟弟(非血亲儿子)娶嫂子(继母)在匈奴中是一种传统,并且这种传统在匈奴以及众多游牧民族中还具有特殊的正面意义。

因此,匈奴王冒顿单于对吕后求婚并非是侮辱,恰恰相反这是一种极度重情义的表现,是汉匈关系紧密的证据。

汉高祖刘邦在与匈奴作战失败之后,曾经与匈奴签订了两方面的内容:“奉宗室女公主为单于阏氏”。就是历代和亲的肇始,而第二项内容则是“约为昆弟”,意思就是刘邦和匈奴王结为兄弟。

这两项内容在《汉书》中被称为“和亲之约”,其中第二项“结为昆弟”是匈奴王向吕后求婚最重要的原因。游牧民族匈奴人的传统和汉地有着相当大的区别,匈奴人主动提出要娶嫂子实际上一种格外照顾的意思,冒顿单于的本意是相当正面的。

匈奴历史上有许多这样的例子,《史记》、《汉书》、《后汉书》中不仅有匈奴人娶嫂子的例子,还有更大尺度的“父死,妻其后母”,最有名的例子就要数我国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了,她经历了让汉朝人难以接受的婚嫁经历,她反反复复嫁给了单于的兄弟、儿子、侄子乃至是孙子,这在汉人看来是难以想象的,但是在匈奴人看来是一种表示重视以及负责任的表现。

以游牧为主的匈奴男性必须要保护好家族的弱势一方,而婚嫁这种形式是保护她们最好的方式,这与农耕定居的我们有着非常大的差别。

正是这种差异使得冒顿单于和吕后之间产生了非常大的误会,而冒顿单于与吕后这层叔嫂关系也使得那封求婚信写得轻佻戏谑,这也是后代人误会匈奴王的重要原因。汉朝虽然没有像宋朝理学产生以后的“男女之大防”,但传统的男女关系还是比较保守,叔嫂之间是不能随便开玩笑的。

匈奴人和汉朝人在这一点上又有重要的差别,蒙古人之中的叔嫂关系是没有限制的,相反在哥哥去世之后嫂嫂或者小叔子还会故意挑逗对方,以试探再次婚配的可能性。在冒顿单于的价值观里,无论是给吕后写一封请婚书也好,还是用戏谑的语言挑逗吕后也好,在匈奴都是司空见惯的习俗。

但是到了汉朝这件事就显得离经叛道,尤其是两国之间的最高权力中心产生这样的交流,更是一种侮辱人格乃至国格的事件。

在文化背景的巨大差异之下,吕后出现暂时的“怒不可遏”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汉朝毕竟还有明白人,以季布为首的大臣向吕后说明攻打匈奴的坏处。

吕后给匈奴王的回信细心品味之下也是颇具戏谑效果的,她并没有的一本正经地叱责单于,而是首先称自己为“敝异之主”,而后又说自己不是看不上单于,为而是自己太老了,怕配不上单于这样的英雄,吕后还是相当宽容的。

不得不说,这段时间汉朝与匈奴之间的关系还真是“亲密”。

而冒顿单于在收到了吕后的回信之后明白了汉匈之间的差异,他的复信就显得老实多了:“未尝闻中国礼义,陛下幸而赦之”。

这或许是他发自内心的歉意,汉匈之前的关系并未因为这次闹剧而变僵,反而继续维持和平的局面。可惜的是,汉朝以后的帝王乃至史官,大都咬文嚼字死抠不放,硬生生地将这次事件描绘成丧权辱国的代表,在愤懑之余大书特书。

吕雉嫁给刘邦,是父母之命,与审食其,却是自由选择,患难见真情。恐怕吕雉的爱情,属于审食其,而非刘邦。吕雉拒绝冒顿的求爱,其实还有一个非常私人的原因。 她心中另有所属。 吕雉的情人就是审食其。 审食其是刘邦的沛县老乡,据说也是第一批参加刘邦革命队伍的老同志。刘邦离开沛县时,留下自己的哥哥刘仲和审食其一起照料自己的父亲和妻子儿女。按理说革命工作无贵贱,只是分工不同而已。但是和流血牺牲的其他人相比,审食其的贡献确实有点拿不上台面,难怪若干年后封侯时遭人非议,说他是靠钻皇后的裙子上去的。  彭城之战后,刘太公、吕雉成了项羽的人质,审食其也作了陪同人质,忠诚相伴,很多议论者都说是这个时候吕雉与审食其产生了生死与共的感情,他们相爱了。 这是不是事实,司马路没有证据,实在难以论证。 明确可知的,倒是刘邦在差不多这段时间遭遇了红颜知己戚姑娘,俨然人生第二春。 那么多人关心的,恐怕还是那个问题——吕雉和审食其什么时候上的床? 嘿嘿,你为何不去问当事人? 《汉书》说:辟阳侯行不正,得幸吕太后。 审食其与吕后的私情,为人所知还是在汉朝立国以后,准确地说,是刘邦升仙以后。 别忘了,刘邦升仙之前,吕雉可是面临戚夫人极大的威胁。如果在这时或者此时以前,吕雉已经和审食其偷食禁果,戚夫人为何不就此大做文章呢?要知道,虽然刘邦冷落吕雉不是一两天,可是一旦知晓皇后给他戴了绿帽子,或者只是蛛丝马迹有点疑问,皇后就死定了。(可以参见英布一段,英布是如何怀疑爱妾与人私通的。) 也有人说皇帝碍于面子,打落牙齿肚里吞。 嘿嘿,说你就不厚道了。皇帝完全可以以其他罪名置皇后于死地,毫不犹豫。 所以司马路的结论是审食其与吕后的肉体关系,开始于惠帝时代。之前完全是柏拉图式的爱恋。 有不同意见,敬请指教。

  关于吕后与审食其偷情行为的消息,很快随着宫女私下的窃语、宦官不露声色的暗示,从长乐宫宫墙的墙根爬上墙头,走上大街小巷,走进千家万户,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最终上了八卦杂志的头版,且慢,八卦杂志还要若干千年才会出现。 于是,长安人都知道了,也包括吕雉的亲生儿子、当今皇上刘盈。 可以想象皇帝得知这个艳情故事的神情与心情。 倘有妇联的同志在,可以劝解他: “你老爹死了好久,你妈也该找个老伴了,这个老年人的婚姻自由,也是受国家保护地。” 可惜妇联同志不在,皇帝便暴怒了。 当然对老妈没办法,那就把满腔怒火发泄在审食其身上。 据《汉书·朱建传》载:“久之,人或毁辟阳侯,惠帝大怒,下吏,欲诛之。太后惭,不可言。大臣多害辟阳侯行,欲遂诛之。” 吕后无颜面对自己的儿子,为情郎求情,难道就看着可爱的人儿死去? 审食其有一个叫朱建的朋友,施展辩才,走惠帝的幸臣闳孺的路线,晓以利害。 朱建说的很干脆,审食其是太后的情人,你闳孺是皇帝的同性伴侣,皇帝讨厌审食其,将他治罪,皇太后也讨厌你闳孺,就不能将你治罪么?审食其一死,你闳孺还能存在下去么? 结果审食其逃过一劫。

  但审食其终究没有得到善终,汉文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77年),他被淮南王刘长用铁椎击打而死。 刘长为什么要杀审食其? 很简单,到了杀人的地步,必有深仇大恨! 什么深仇大恨? 杀母之恨。 但其实刘长的母亲并不是审食其杀害的。 要说起缘由,还是得追溯到柏人事件(见第三节),刘长的母亲本是张敖献给刘邦的赵国美人,柏人事件败露后,她也受到牵连。 于是通过审食其向吕雉求情,但这不是与虎谋皮么?吕雉本来就对这些以戚夫人为代表的小狐狸精们咬牙切齿,当然一口拒绝。 可怜美人生下刘长后就被处死,有关部门把刘长送到皇宫,刘邦后悔莫及,亲自给这个孩子起名,并且让吕雉负责抚养他成人。 英布死后,九江地方成了无主之地,刘邦就把这块地给了苦命娃刘长,封号为淮南王。 因为从小在吕雉身边长大,刘长和审食其很熟,关系也不错。 审食其做梦也没想到,皇帝的这位小弟把母亲的死归罪于他,认为是因为审食其没有尽力说服吕雉,才导致母亲冤死。 汉文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77年),刘长到长安拜见皇帝,陪他打猎,顺便拜访审食其,正寒暄之时,刘长从宽大的袖子里拿出铁椎,突袭审食其。 其实审食其死得很冤,刘长母亲的死,实在不是他老审的责任。但谁叫他是吕后的情人呢?很多人把对吕雉的仇恨,但是你能拿国母怎么样?只好都转移到审食其头上,捶你个面首!

  司马路的闲话: 

吕后是中国古代 历史 上最伟大的女政治家,他的丈夫是汉高祖刘邦,而促成这段婚姻的则是吕后的父亲——吕公,是他的坚持,造就了中国 历史 上最强大的一对夫妻。

此时的刘邦还不是汉高祖,只是一个泗水亭长刘季,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未婚男子,不出意外的话,他一生都娶妻无望,而且刘季的名声很丑。反观吕后,年龄不满二十,妙龄少女一枚,家庭富裕有地位,是一位真正的白富美。她嫁给刘邦时,除了吕公以外,所有人都觉得刘邦配不上吕后。但是吕公是铁了心的要把吕雉嫁给刘邦,谁劝都不管用。

而且,吕公和刘邦仅仅一面之缘,当天晚上,就向刘邦提出嫁女的要求,是什么让吕后对刘邦爱不释手,生怕错过了这个机会的呢?

吕公是山东单父县人,是当地德高望重的乡绅。但是由于得罪了人,不得已背井离乡,千里迢迢去投奔好朋友。

这个好朋友就是沛县县令,老友长期不见,沛县县令非常热情的接待了吕公一家,其衣食住行都安排妥当,吕公一家人就暂时在县令家里住下了。没过多久,吕公觉得沛县是一个安家落户的好地方,便正式迁居于此。

吕雉之父

为了庆祝乔迁之喜,吕公举办了盛大的宴会。因为吕公与县令的特殊关系,这场宴会便成了沛县的一场盛事。沛县的乡绅,公务员纷纷参加,生恐怠慢了 县令大人 的贵客。

当然,宴会可不是免费的,参加需要交钱。由于宾客众多,吕公便拜托萧何帮助排座次,主持宴会大小事宜。萧何设下规则:“交钱一千钱的,为贵客,在堂上坐,一千钱一下的,便委屈其在堂下坐。”

这种沛县的大事自然瞒不过沛县的混世魔王——刘季,他也大摇大摆的来参加这次宴会,虽然他一个子都没有。

刘季在沛县是出了了名的混吃混喝,游手好闲,沛县人没有几家没被他蹭过饭,但这次可是县令的贵客,身份与寻常人家可不同沛县人对此的感受——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因为萧何定下的规则,进宴会得交钱,而刘邦这个人长年负债在身,身无长物。所以很多人都等着看他的笑话。但刘邦不紧不慢,大声喊道:“ 泗水亭长刘季,贺钱万 。”

汉初三杰萧何

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秦朝的县令的俸禄一年也就几千钱,而他一个亭长,俸禄最多上千,相当于刘邦十年的工资。刘邦敢说出此话,可谓惊世骇俗。

刘邦的此话一出,犹如一道晴天霹雳,一下子震惊了整个宴会,虽然沛县的所有人都知道刘季在撒谎。吕公哪种老谋深算的人恐怕也知道,人的地位是财富相对应的,万钱,就是沛县县令都拿不出来。这无疑是一个可以被轻易识破的谎言。

但吕公听到这句话后的表现也很奇怪《史记》记载:“ 吕公大惊,起,迎之门”。 这是迎接非常高贵的客人才有的礼节。此时的他非常好奇,是什么样的人能如此胆大妄为呢?不看不知道,一见吓一跳。吕公有一个特别的爱好,特别爱相面,并且对此深信不疑。他一见刘邦的面相,极好。当即恭敬的把刘邦迎上堂去。

同时,萧何还提醒吕公: “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 。他在进一步提醒吕公,刘邦是在吹牛。但吕公毫不介意,这些他都知道,他只是对刘季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进一步了解这个人。

但是更让他想不到的还在后头,他把刘季请进去,刘季在宴会上的表现更是让他大吃一惊,刘季做什么了呢?史书记载: “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 他二话不说,就挑了宴会最好位置坐下,因为他自认为:“我交的钱最多,我就该坐最好的位置。”虽然他一个子都没给,他已经达到了撒谎的最高境界——自欺欺人,我相信我说的就是真的,以假乱真,假就是真。说了谎他脸不红,心不跳,还就真以为自己就真的给了万钱,心安理得的享受着最尊贵的待遇,这脸皮的厚度令人汗颜。

不但如此,他不已撒谎为耻,还在宴会上,将沛县大大小小的官员戏弄个遍,他认为:他一个混吃混喝的人要远比这些人有才,他从心底里就瞧不起参加宴会的这些人溜须拍马的庸人。刘邦真的很狂的。

大言不惭,说的就是刘邦吧!

而这一切都被吕公收入眼底,对此,他不但没有反感,还让他对刘邦越看越喜欢。他看中了刘邦,便使眼色给刘邦,刘邦虽然不知道吕公到底是什么意思,但有一点他可以确定,这位县令的贵客对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在宴会结束后留了下来。

吕公对刘邦说“ 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原季自爱,臣有息女,原为季箕帚妾。 ”(原通愿)

这句话非常有意思,首先,德高望重吕公称自己为臣,无论何时,这都是低位者对高位者的谦称,意味着他是以下位者对上位子说话的态度和刘邦对话的。言辞极度谦卑,完全不符合两人的身份,这足可见吕公对刘邦有多尊重。同时还表达了两个意思,一是刘邦面相好,是大富大贵之相。二是表达自己愿意嫁女于刘邦,这个女儿就是吕后。

刘邦白吃白喝还捡了一个老婆,对于这种天上掉馅饼的事自然不会拒绝。

感觉就是在送卖不掉的商品一样,但吕后真的是没人要吗?很明显不是,前面就说了,吕后是个正宗的白富美,是个待字闺中的妙龄少女 更是吕公的掌上明珠,疼得不得了。

吕媪

从吕公父亲的对话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吕后的妈妈是第一时间跳出反对的:“ 酒罢,吕媪怒吕公曰:“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刘季? ”这句话含义丰富,一,吕媪反对这门婚事,对吕公做法非常不满。二,吕公夫妻非常看中吕后,是真正的掌上明珠。三,吕公认为,只有贵人才配娶自己的女人,也就直接证明,吕公认为,刘邦就是她女人的贵人。四,吕后绝对不是嫁不出去,相反,还非常受欢迎,他的好朋友沛县县令就曾求婚于吕公,却被拒绝,即吕公认为沛县县令没有这个资格。(沛县县令,相当于现在的市委书记。是刘邦的老板)同时也证明吕公的眼界极高。

相由心生,古人认为一个人的命运可以通过面部表现出来。(有一点可以肯定,长得帅天上就比长得丑的人俱有优势。)而吕公恰恰是相面高手,并且对此深信不疑。刘邦相貌,除去神迹,即:“ 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 。”隆准即 鼻梁提拔 ,龙颜即指刘邦的额头突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天庭饱满 ,美须髯即指刘邦 胡子很好看 。在我们看来,刘邦是一个帅气的中年大叔,而古人认为,这是大富大贵之像。这是原因之一。

刘季

相面毕竟虚无缥缈,仅仅以此就嫁女,未免过于草率。吕公如此珍视吕后,肯定是经过慎重考虑的。让他坚持的嫁女更多的是他从刘邦身上看到的闪光点。

刘邦一个子就没有,就敢在县令的贵客吕公这里撒谎说:贺万钱,并混吃混喝。撒下弥天大谎,撒谎是需要胆识的,没胆识的人说出谎言后马上就心虚了,谎言不攻自破。

而刘邦撒下弥天大谎后,不但没有任何心虚表现,还心安理得,不仅如此,他后来的坐首坐,羞辱众宾。更进一步说明撒谎对于刘邦来说,已经是本能了。说得不好听就是脸皮厚。说得好听一点就是有胆识和强大的心理素质,这是成为一位优秀政治家的重要资本。吕公也恰恰看中了这一点。

刘邦在吕公这里的种种做法,有种作秀的味道,身为一位政治家,非常需要包装自己,为自己贴上让人过目不忘的标签。刘邦的行为就是作秀,他这样做后,别的不说,沛县人谁不知道刘邦的大名,他直接就收获了名声,虽然是恶名,但那今天的话说“黑红也是红,网上被人骂的,被人夸的,本质上没什么区别,他们都可以吸引你的眼球,而这些是可以直接转化为金钱的。”刘邦以此虽然有人骂,但是难道就没人佩服他吗?肯定有,这就收获了威望,这些,都为他日后成为沛公打好了基础,沛县谁名气最大,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刘季。这也是为什么会推举他做沛县起义军的首领。不是他运气好,他早就为以后做准备了。吕公对这点也是洞若观火。

樊哙,屠狗人,刘邦的妹夫。

还有一点,就是识人,刘邦在沛县的好朋友我们就不用说了,基本上个个是万里挑一的人杰,而刘邦在沛县侮辱的人看不起的人,基本没啥出息。在宴席上,他与萧何友好的关系就可以看出。他为什么来吕公家混吃混喝,为什么没钱却敢说自己贺钱万,因为萧何是宴会负责人,萧何肯定会关照他。而对其来客,刘邦嘴里就没什么好话了。

吕公老谋深算,久经世故。识人的本事是不下于刘邦的,沛县哪些宾客是什么人,为什么要来,他都一清二楚。他也知道其中除了萧何,其他的都没啥本事。而识人是做人做事极其重要的一个素质,更是优秀政治家必须的本领。刘邦很明显具备这一点。

面相好又有才,吕公怎能不爱。他认为刘邦是个好苗子,虽然现在是粗糙了点,但经过雕琢,必成大器,因此才如此爱不释手。急着做他的老丈人。

吕公是对的, 历史 已经证明了。

刘邦年近五十才起义,七年定天下,建立国祚200多年的西汉,在位期间,仍不失为一位好皇帝,吕后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垂帘听政加上临朝称制直接统治汉帝国十余年,两夫妻共定天下,再造中华,这是无法否定的事实。

刘邦并非善人,但 历史 和人民选择了他,对于老百姓来说,刘邦就是救星,给他们过日子的希望。事物有两面性,有时候我们认为的缺点只不过是换了一种说法的优点。

一家之言,如有错误或不当之处欢迎指正,不胜感激。对于吕公的行为,各位怎么看?

相亲一直是一个现代很多年轻人避之唯恐不及的话题,说到底,他们也许不是不愿意去,而是反感家中长辈那种催促的态度,毕竟两辈人的思想观念是不同的。但其实,古代也有相亲,而且和现在差不多,不过多数都是女方的父亲帮她寻找合适的人家。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汉高祖刘邦在他还是个小混混时候的相亲记录吧。

自古相亲欢乐多。不知从何时起,相亲角取代尬舞广场,成为奇人异士辈出之地:有拜玛丽苏**求保佑遇到霸道总裁的,有后悔将女儿培养太优秀以致嫁不出去的……一时间,似乎全国人精都聚到了各大相亲角。

经历了一段恐婚时期后,80、90后开始愁娶恨嫁。但相亲不是请客吃饭,不是绘画绣花,而是一场智力、财力、体力、耐力的综合考验。尤其对于男士来说,房车才貌、学历年龄等硬性条件,更是每一项都不能短板。

因此,相亲角中的大部分男士往往铩羽而归,不是心灵被击碎,就是三观被刷新。痛定思痛,广大愁娶男士有必要向古今第一相亲手——汉高祖刘邦,学习一下如何在一文不名的情况下迎娶白富美、倒赚彩礼金。

首先看一下刘邦先生相亲时的简历——姓名:刘老三;职业:泗水亭长;学历:家里蹲大学本科;相貌:高鼻梁、大胡子;资产:负债累累;婚恋状况:未婚,但育有一子;爱好:吃喝嫖赌;性格:好吃懒做……

解释一下:刘邦原名刘老三(刘季),两位兄长分别叫刘老大(刘伯)和刘老二(刘仲)。“刘邦”是富贵以后才改的名,就像朱元璋原名朱重八或朱八八,很萌对不对他还与一位曹寡妇有一腿,生下了未来的齐王刘肥。

这份简历拿到相亲角,搁一般人八辈子也找不来对象,没被众大妈围观喷死已经算走了大运。可是刘老三愣是拿着这份简历,相到了连本地县令都没相成的白富美。他是怎么做到的

话说某一天,江苏小城沛县来了一位大人物——吕公,自称躲避仇家,不得不定居沛县,但举县上下没人敢轻慢,连县令都在其面前夹着尾巴。有人风言他是吕不韦的后代,也有人猜测他就是吕不韦本人。

吕公还有个名叫吕雉的女儿,可以锁骨放硬币、反手摸肚脐的那种,典型的白富美。但吕公轻易不肯许人,连县令都遭到拒绝。按理说,吕公客居沛县,就算是强龙也不敢随便得罪县令这种地头蛇。

但吕公偏偏一点不惧,县令也不敢有怨。这说明,吕公的背景绝对不一般,不是离退休的朝中大员,就是跟皇室有莫大渊源。假如真的如传言那样,吕公就是吕不韦,而吕不韦是当今圣上的生父……

无论是哪种情况,谁能娶回吕雉,谁就能进入沛县的政治舞台中心,就算坐不了沛县的头把交椅,也能坐上个小马扎了,出任CEO走向人生巅峰将不再是梦。一想到这些,沛县的老少爷们就激动得流一裤裆汗。

既然要定居沛县,吕公当然也想为女儿早择良婿,因此设宴邀请全县土豪。这次宴会,名义上是为乔迁冲喜,实际上是为女儿准备的一场相亲大会,所以设下门槛:参与此次宴会,掏不出一千钱红包的,只能坐到堂下。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其实是第一轮海选:把不具备一定经济实力的人筛选出去。作为三十好几的老光棍,刘老三当然也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心想,功夫不负有心机的人,我刘老三的机会来了!

于是,刘老三空着手大摇大摆就前去赴宴。不料,主持宴会的人是自己的死对头萧何。小时候玩警匪游戏,萧何就爱当警察,现在又是县令的左膀右臂,当然容不得刘老三这样的老炮胡来,怎么也不肯通融。

无奈之下,刘老三心下一横,叫了声“出贺钱一万”,堂中满座皆惊,吕公亲自出迎。刘老三志得意满,在众人议论中大步登堂,并暗中向目瞪口呆的萧何翻了个白眼、竖了个中指。

宴席上,满座土豪公子们纷纷炫富:有的亮出在吴越重金打造的青铜剑,有的把玩从西域代购回来的白玉镯,还有的叫服务员上一瓶春秋年间的拉菲。刘老三见状哈哈一笑,撩起长袍露出左腿。

众人凑近一看,一条大腿上密密麻麻都是痣。“你们那样炫富有意思吗我这天生的七十二颗痣,你们谁有”萧何当即呵斥了刘邦一顿,并告诉吕公:“这小子一向大言不惭,成事不足,您别理他。”

吕公却暗暗称奇,宴会结束时,眼神示意刘老三留下来,语重心长地告诉他:“我看你骨骼精奇,想把女儿许配给你,你从今一定要自尊自爱!”

刘老三蒙了一圈后,立马笑开了花。心想,自己前半辈子命运蹉跎,捡个烟屁股都没见过红塔山,没想到这好事让自己撞上了,感谢沛县TV,感谢支持我的江东父老……

如一般狗血剧情一样,这桩亲事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首先发难的是刘老三未来的丈母娘。她责怪吕公:“咱这么好的女儿,县令求婚你都拒绝,最后居然便宜了一个土老帽!”吕公只是微笑着回答:“妇道人家,你不懂。”

其次发难的是县令。其实站在县令的立场上,这事儿搁谁都窝火。因此,在陈胜起义闹得天下纷扰之际,刘老三率领沛县子弟希望入城保卫家乡,却被县令拒绝,这里面很难说没有私怨。

尽管存在诸多考验,对于刘老三而言,这桩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绝对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次资本积累。从此,刘老三在沛县虽然仍然半为亭长半务农,但已经有了一定身份地位,开始与萧何、曹参等社会名流良性交往。

更重要的是,在吕公的激励之下,刘老三不再以流氓自居,懂得自尊自爱,有意结交当地名流,为自己积蓄社会声望。那个在田间指出刘老三相貌“贵不可言”的老头,多半受吕公指使,为了振奋刘老三的热血气概。

从此,刘老三不再是刘老三,而是未来的汉高祖刘邦!由此观之,吕公为女婿刘邦送上的彩礼可谓厚重至极,而自己的眼光之独到也足以笑傲千古。如果吕公与吕不韦真有什么关系,那就真可见出家学渊源了。

对于普通人而言,婚姻不是做生意,不能只想着奇货可居。但即使你真的把婚姻当做一次投资行为,那也无须太过注重对方的硬件。毕竟,未来穷不穷的不好说,关键还是看人。无数历史告诉我们:千万莫欺少年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23193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4
下一篇2023-07-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