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温莎古堡的简介及建筑收藏 英国温莎古堡的动人故事

英国温莎古堡的简介及建筑收藏 英国温莎古堡的动人故事,第1张

温莎古堡 在英国文学作品中,经常能看到贵族所居住的古堡,它们大多占地面积庞大,内饰精美华丽,为人所羡慕。在英国古堡中,温莎古堡则是最具有历史意义和珍贵价值的古堡之一。

温莎古堡的简介及建筑收藏

温莎古堡位于英国伦敦以西32公里的温莎镇,是英国王室的行宫之一。早在11世纪,征服者威廉一世为防止英国人民的反抗,在伦敦周围郊区,建造了9 座相隔32公里左右的大型城堡,组成了一道可以互相支援的碉堡防线,城堡的地板面积大约有45000平方米(484000平方英),现任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每年有相当多的时间在温莎城堡度过,在这里进行国家或是私人的娱乐活动。温莎古堡是9座城堡中最大的一座,坐落在泰晤士河岸边一个山头上,建于1070年,迄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1110年,英王亨利一世在这里举行朝觐仪式,从此,温莎古堡正式成为宫廷的活动场所。经过历代君王的不断扩建,到19世纪上半叶,温莎古堡已成为拥有众多精美建筑的庞大的古堡建筑群。 温莎古堡占地 7 公顷,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一座尚有人居住的占堡式建筑。所有建筑都用石头砌成,共有近千个房间,四周是绿色的草坪和茂密的森林。古堡分为东西两大部分。东面的“上区”为王室私宅,包括国王和女王的餐厅、画室、舞厅、觐见厅、客厅、滑铁卢厅、圣乔治堂等。这里以收藏皇家名画和珍宝著称。滑铁卢厅是为庆贺滑铁卢战役胜利而建的,在宽敞高大的长方形大厅内,墙壁上挂满在滑铁卢战役中立下战功的英国战将的肖像,屋顶上悬挂着巨大的花形水银吊灯。西面的“下区”,是指从泰晤士河登岸进入温莎堡的入口处,这里有两座著名的教堂。圣乔治教堂在西区中部,始建于1475年,是一座当时盛行的哥特式垂直建筑,其建筑艺术成就在英国仅次于伦敦市区的威斯敏斯特教堂。英国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都发生在这里。自18世纪以来,英国历代君主死后都埋葬在这里。此外,还有许多王后、王子和其他王室成员的陵墓。教堂内厅是举行宗教仪式和举行嘉德骑士勋章(the Order of the Garter,其标记为蓝色天鹅绒袜带勋章)获得者每年朝觐国王的庆典的场所。嘉德骑士勋章是英国的最高荣衔。每一位嘉德骑士在厅内都有固定的席位,席位后面的墙壁上悬挂着每位骑士的盔甲、佩剑和旗帜。艾伯特教堂在西区东部,原作为亨利七世的墓地而建,后由维多利亚女王改为安放其丈夫艾伯特遗体的教堂。教堂内有艾伯特亲王纪念塔。在温莎古堡中央的高岗上,耸立着一座12世纪建造的圆塔,是古代的炮垒,现在城垣上还设有古炮。后经乔治四世在其上增建了巍峨的冠顶部分,使之成为古堡内的最高建筑。登上塔顶,可观温莎镇全景。古堡内还有一个大圆桌,传说5世纪时亚瑟王与他的12个圆桌骑士曾在这里环坐开会。著名的戏剧大师莎士比亚曾应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邀请来到古堡,并写出了《温莎的风流娘儿们》一剧。温莎古堡的东北两面环绕着霍姆公园,南面是温莎大公园,里面有森林、草地、河流和湖泊。平时,温莎古堡全部对外开放。每当女王来到的时候,只有山顶上最大的那座宫殿留给她,而其余的地方仍然允许参观。 建筑收藏 温莎城堡内收藏着英国王室数不清的珍宝,其中不乏有达芬奇、鲁本斯、伦勃朗等大师的作品,更不必说那些留传自中世纪的家具和装饰品了,所以即便说这里的每一个房间都是一座小型的艺术展室也一点都不夸张。城堡中多数的大厅都已对公众开放,但王室侍从厅仍不能参观,那里陈列着许多英国王室的珍贵文物,其中甚至还包括 慈禧太后 赠送维多利亚女王的条幅,以及1947年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结婚时,当时的中国云南省主席所赠的画卷。 除此之外,作为王室的重要活动场所之一,温莎城堡还是国王为皇族、贵族等颁发爵位和封号的重要场所之一,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嘉德骑士”封号。“嘉德骑士”是英国骑士勋爵里最高的级别,由爱德 王为鼓舞日渐没落的骑士精神而专门设立的,当今王储查尔斯王子就被授予“嘉德骑士”勋爵封号。另外,当今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幼年就是在这里度过的,她常常领众多随从来此度假、度周末。 特别是在王室喜庆的日子里,以及等重要的节日,女王便会选择在温莎城堡设宴,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在英国上流社会,人们都以能够参加温莎城堡的盛典而骄傲。上区主要有13世纪的法庭、滑铁卢厅和圣乔治厅、女王交谊厅(queen's ballroom)等房间。 另外一旁是玛丽皇后玩偶屋(queen mary's dolls' house)。其中滑铁卢厅又称宴会厅,初建于13世纪,因室内主要陈列参与滑铁卢战役,击败而立下赫赫战功的英国将领们的肖像而得名,宴会厅还是英国王室举办重大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当年著名的戏剧大师的名剧《温莎的风流娘儿们》就是在此创作的。 在英国,城堡无处不在,这些城堡历史悠久、气势恢弘、景色优美、内涵丰富。由于高高的城墙后面隐藏着一串串精彩动人的故事,这就给每个城堡都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英国有的城市就是从一个城堡发展起来的,如温莎。

温莎古堡的动人故事 温莎堡位于泰晤士河南岸小山丘上,距伦敦近郊约40公里,是一组花岗石建筑群,气势雄伟,挺拔壮观,最初由威廉一世营建,目的在于保护泰晤士河上来往的船只和王室的安全,自12世纪以来一直是英王的行宫。1936年,英王爱德华八世在此向曾两度离婚的美国平民辛普森夫人求婚,为了爱情毅然放弃王冠,由一国之君降为温莎公爵,出走英伦三岛,直到1972年其灵柩才重返温莎。它之所以盛名远播,完全是因英王爱德华八世为其所爱的人而毅然放弃了王位所致,“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故事传诵千古,也为温莎平添了几分缠绵浪漫的气氛。 话说当年爱德华八世邂逅了一位美国有夫之妇,被她的美貌和高雅的气质深深吸引,而这妇人也对他倾慕不已。最后这妇人为他离婚,而这位多情种子也为她向国民宣布逊位,降为温莎公爵。婚后,他们双双在温莎堡中厮守了数月,才去法国定居,直至老死。这个20世纪著名的爱情故事,一直传为佳话。

      怎么说呢?如果说王朝必须以父姓来命名的话那确实是终结了,那得随着菲利普亲王的姓。但是英国法律不允许改,现在女王的所有孩子都姓温莎。

       具体说起来是这样的:菲利普亲王原本是希腊的王子,但是为了和女王结婚放弃了继承权。如果放弃王室继承权毫无疑问会存在这么一个隐患:如果有人造反却打着让他或者他的后裔继承的旗号那就有了造反的名头,更何况当时东欧动荡不堪,巴尔干半岛的列强势力更是错综复杂。

        所以他把自己的姓氏都抛弃了,用了他母亲娘家的姓蒙巴顿。在他和女王结婚时女王还是公主,女王的父亲乔治六世更是个不善言辞的结巴,他觉得英国的江山早晚是他的后代继承,于是他就提议根据传统等到自己的儿子继承王位后改王朝为蒙巴顿王朝。但是女王的奶奶玛丽王太后不答应,也许是出于私心,她认为改成蒙巴顿是对她丈夫乔治五世的亵渎。因为一战期间乔治五世被迫将自己的德国姓改姓为温莎以泄民愤,换来了百姓的拥戴。

       那么要是以后希腊和英国也对着干了该怎么办?菲利普亲王只好作罢了,但是王太后担心自己死了菲利普反悔,于是直接召来丘吉尔首相商量。丘吉尔随即召开议会,结果议会规定温莎这个王朝姓不让改,菲利普亲王的孩子必须跟妈妈姓温莎。菲利普亲王还为这件事抱怨了好多年,说他可能是英国唯一一个孩子不跟他姓的父亲了。

    所以女王过世后还是温莎王朝

1英国温莎公园旅游攻略大全

上海适合中年男女玩的地方太多了。如果你喜欢唱歌,你可以去ktv。如果你喜欢拍照,可以去网上名人公园和网上名人广场。

喜欢吃喝的也可以和朋友聚会陶冶情操。

推荐:上海瑞虹天地太阳宫、浦江郊野公园、温莎KTV(淮海路店)等等。祝大家玩得开心,身体健康~

2温莎公园旅馆

安陆酒店旁边就是金色港湾,对面就是喜多婚纱。

3英国温莎堡在哪

没了。

现代英国传统贵族的权力已经大大降低,其资产自然也逐渐用于其他用途。目前英国女王直接管辖的领地只有三处,分别是白金汉宫、温莎城堡和哈勒鲁德宫。当然,英国女王拥有少量其他资产,如一些土地和房地产,但我们没有我不知道它们到底是什么。

而其他英国贵族的资产则受到议员的极大限制。所有的英国王室都住在温莎城堡或白金汉宫,因为他们没有其他领地。而在现代英国,被册封的贵族只获得爵位,得不到额外的资产,所以一般来说,只有女王才拥有上述财产。

4英国温莎公园旅游攻略大全图

白金汉宫,英国皇家宫殿。它建于威斯敏斯特城,是一座四层方形庭院建筑,有600多个房间,包括仪式大厅、音乐厅、宴会厅和画廊。宫殿前的广场上,胜利女神像矗立在高高的大理石平台上,金光闪闪。前门金碧辉煌,外围栏的金色装饰端庄肃穆,厚重铁门的浮雕与宫殿营造出非常和谐的氛围。在栅栏里面,你可以看到那些著名的卫兵一动不动地站着。周围的御花园占地广阔,是典型的英式园林。

白金汉宫建于1703年。它最初被称为白金汉宫,意思是其他人s家。1762年,皇室购买了它,并不断修改和建造它,最终形成了这个修补宫殿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和样式。

5温莎公园在哪里伦敦

乐高主题公园在:丹麦比隆的乐高主题公园:举世闻名的乐高花园乐高位于丹麦日德兰东岸的小镇比隆。

美国佛罗里达州乐高主题公园:2011年10月15日开业。它是世界上第五大乐高主题公园。

佛罗里达乐高主题公园位于佛罗里达州温特黑文,距离奥兰多迪士尼世界约45分钟车程。

英国天堂主题公园:英国温莎乐高公园;巴伐利亚州金兹堡的马来西亚乐高公园;马来西亚柔佛。

6温莎小镇英国

公交路线:20路,全程约60公里。1从台州汽车南站步行约40米到汽车南站。2乘坐20路公交车,经过10站,到医药城管委会站。3步行约460米到东边的温莎镇。

7温莎城堡旅游路线

温莎城堡有许多教堂,如圣乔治圣礼拜堂和阿尔伯特纪念礼拜堂。

圣乔治教堂(Stgeorgeschapel)是温莎城堡(WindsorCastle)的建筑经典,是一座奢华的哥特式建筑,以精致华丽的彩色玻璃闻名,这里埋葬着10位英国王室成员。艾伯特纪念教堂毗邻圣乔治的礼拜堂。它最初建于1240年,是一座垂直风格的晚期哥特式教堂,1863年被改建为阿尔伯特王子纪念教堂。

8英国温莎花园在哪里

大家都知道白金汉宫和温莎城堡是英国王室的宫殿和住所。作为皇族,当然不止这两个属性。英国有一个机构叫历史皇家宫殿,拥有六座皇家宫殿(以前是五座),都是英国王室所有。如你所知,维护一座宫殿需要很多钱,但如今,皇室这些宫殿并没有得到国家的支持,所有的开销和花费都要靠自己的旅行。

如果你对英国王室、英国历史或者只是美丽的宫殿和公园感兴趣我们都建议你去英国旅游的时候考虑去参观这些宫殿。

伦敦塔伦敦塔

这个巨大的建筑群全名为她的雄伟伦敦塔是美国的宫殿和要塞。就在美丽的蓝色塔桥旁边。

这里曾经是王室的住所、宝库甚至铸币厂和兵工厂,但它最著名的身份是监狱。英国历史上最受欢迎的皇帝亨利八世特别喜欢在这里实施他偏爱的刑罚;他在教堂前的草地上立了一个断头台,七个人被斩首,包括他的第二任和第五任妻子。伦敦塔处决的最后一名囚犯是1941年的一名德国间谍。次年,希特勒美国代理鲁道夫被拘留在这里四天。

如今,每天来这里的大多数游客都不会don’不要努力去记住那些死去的灵魂或回忆那些悲惨的往事。他们的眼睛瞄准了皇家财富。这里有英国王室的金色权杖,镶嵌着各种宝石的王冠,还有一些皇家军械库的藏品。

肯辛顿宫肯辛顿宫

肯辛顿宫,位于海德公园旁边的肯辛顿公园,自17世纪以来一直是英国王室的住所。这里最著名的居民是前戴安娜王妃。

目前,这里是剑桥公爵夫妇(威廉和凯特)、哈里王子、罗切斯特公爵夫妇(现为伊丽莎白女王的侄子和外甥)、肯特公爵夫妇(伊丽莎白女王的侄子和外甥)、迈克尔王子和肯特王妃(伊丽莎白女王的侄子和外甥)的官邸。

它就像肯辛顿宫有多大,能说出这么长的名单。唐don’不要擅自想象!这只是他们的官邸,但他们不我不需要住在这里。除了官方住所——皇冠庄园,王室成员通常还有私人住所——私人的,但这并不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总是住在私人庄园里。瘦瘦的骆驼比马大得多,王室比你想象的多。

顺便说一句,如果你对戴安娜王妃和威廉夫妇更感兴趣,这里值得一游。

汉普顿宫,汉普顿宫

514年,亨利八世在伦敦西部的泰晤士河畔为他最喜爱的大臣红衣主教托马斯建造了汉普顿宫。托马斯失势后,亨利八世据为己有,大规模扩建,成为自己的宫殿。这里和圣詹姆斯伦敦的白金汉宫是仅有的两座曾属于亨利八世的宫殿。然而,自18世纪以来,它不再被用作皇家宫殿。

如果你想享受一个真正的皇家宫殿,伦敦塔和肯辛顿宫都不能满足你,但豪华、昂贵、有精致花园的汉普顿宫就不一样了。如果你也有兴趣了解我们经常提到的亨利八世,那就来一趟伦敦西南第六区。

国宴厅宴会厅

曾经,在白金汉宫成为英国君主在伦敦的主要住所之前,他们拥有一座名为白厅宫的豪华建筑。在17世纪晚期被大火吞噬之前,它是欧洲最大的宫殿,有1500多个房间,比凡尔赛宫还要壮观。

如今只剩下一座简陋的建筑,那就是白厅街上的国宴厅。这座房子太普通了,很难被人注意到,即使无数去国会大厦和大本钟的人都会从她的门前走过。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你走进去,你可能会觉得有点遗憾。因为真的只有一个大厅!然而,即使它就这个大厅,你可以弄半天闲暇时间漫游艺术的海洋。

伊顿公学是一所中学。这把它与我们耳熟能详的外国名牌大学如牛津、剑桥、哈佛、耶鲁等大学清楚区分了开来。进入伊顿公学的学生,都是年龄在十岁至十八岁之间的青少年,与性格基本形成、学业方J句大致选定的学生不同,中学生们经历的正是他们最敏感、最动荡的性格形成期。生理发育的骚动、心理上莫名的烦恼、与成人——特别是白己的父母——间的疏离和抵触,对步入未来世界之前的好奇、向往与恐惧,混杂在一颗颗尚未成熟的心灵里,既令他们的父母、也令他们自己捉摸不定,各种各样的麻烦就由此而来。如果我们把考入大学作为寻求人生答案的开端,那中学时期就是提问和困惑的阶段。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个人一生中真正奠定基础的阶段。在中学的五年,如果把“轨道”铺好了,路走正了,孩子获得了充足的自信、健全的心理和正确汲取知识的能力,他们就扎扎实实地准备好了,去迎接人生中不论从哪个方向袭来的暴风雨。如果把学到的知识称为“有价之宝”,那么中学时期对一个人的根基的培养,就是“无价之宝”。正是这件“无价之宝”真正能让孩子在他(她)漫长曲折的一生中受用无穷!立于不败之地!

伊顿公学又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中学。用今天中国习惯用语,就是“重点中的重点”。如果把已经成功地几乎覆盖了整个世界的英语文化比作一棵参天大树的话,位于古老英格兰温莎城堡旁的伊顿公学,就是它的树根;而在数百年间逐步摸索出来的一整套教育方式,就是直接浇到树根上的清水,一代代“伊顿人”不但自己是成功者,更把好的教育本身变成了一项更高的成功之道,从而回答了“如何让成功者的后代继续成功”这个困扰过无数古老文化的问题。伊顿公学的教育制度,完全建立在对孩子心智的体会和启发上。在那里,看不到中国学生每天扛在肩上的几十公斤重的书包;没有刚入学就用快、中、慢班划出的等级;没人会由于刚入学成绩不理想就成为慢班里的“先天被抛弃者”;更不可能在小小年纪已经被笼罩进人为的“阶级”阴影,而互相攀比,从此带来心理上沉重的负担,不是狂妄自负就是自暴自弃——这里介绍的伊顿公学及他们的教育方式,不是因为中国家长们的“望子成龙”。即便被送进了伊顿大门的孩子也未必就是中国家长心中的“龙”——在这本书里读到的,恰恰是另一种想法和做法:对孩子的尊重;对孩子不同个性和才能的理解;以及在理解的基础上循循善诱的疏导和帮助,并且在了解孩子的基础上不断地挖掘孩子可能有的潜力帮助孩子确定未来的学科以及发展的方向。这本书应当被看作是一本参考资料,给为孩子而焦虑的家长们伸出援助之手,给仍在摸索中的中国教育体系一个参照。中国老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又说“对症下药”,我们的教育观念和方式中的“症”已够多了,这本集英语文化数百年强劲不衰之精华的“秘方”可以借鉴,也许有效呢。

最后,当然得说说作为介绍者的我自己。2000年我得到了该职业,迄今为止我是伊顿公学惟一一名来自中国的教师。我在伊顿公学里的所属“单位”是“现代语言系”。我们的主教室在学校主教堂的对面,我的“顶头上司”奥立弗·克拉莫博士把中文教室布置得像一个小型的中国文化“展览馆”,很是有气氛,而我则在另一·座语言教学楼里教课。每星期两次,我都会沿着书里写过的路线,从伦敦北部,乘车途经希思罗机场、温莎城堡,到泰晤士河上游的伊顿去上课。四年来,我往返于这条线路,车窗外,英格兰四季的变换,泰晤士河面上的晚霞。晚间,回家的路上,有时空旷的车厢里,居然就我一个人,会突然莫名地感慨,怎么会从这片土地上从事起我的教书生涯这不能不说是——种“命运”!几年下来,竟也有时能渗入我的梦中了。不过,最让我惦记的,还是那些面色粉红细嫩、英俊又腼腆的男孩子学生们。我亲眼看着他们,从一个说话童音十足的小男孩,到刚变声时的小公鸭嗓儿,出落成目光坚定、话语干脆的初级男子汉;从瘦瘦矮矮的身条儿,一下子窜成比我高出一头的精壮小伙;从第一次试着读出—个中文音的张口结舌,到考高中水准分时的侃侃而谈。我大约是他们中许多人遇到的第一个中国老师,但他们从克拉莫主管和我这儿学到的中文、以及关于中国的知识,却将伴随他们一生。谁知道呢成年后的他们,会不会出现在北京、上海、西安、兰州的街头——我出生和长大的地入,与中国人交谈也许,我甚至会在中国某一个城市再次遇见他们说到底,伊顿公学并不一定只是好孩子们的中学,它其实是在把每个孩子都培养成有教养的学生。

每个孩子在不同的阶段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小小的问题,如何去解决问题,这是我们作为“培养者”真正要想和做的事情,我们是否真的了解孩子们在想些什么我们作为老师是否真正理解他们我们真的爱他们吗我们确实找到了正确表达这种爱的方式了吗如果没有,那怎么能怪孩子们“不听话”、“不懂事”、“不上进”呢他们也许无力抗拒,但他们的直觉也许会做出比我们成人还正确的判断。所以,这本书归根结底是一本爱之书:家长们和学校要学会如何去爱孩子们,而后,这爱又会从孩子们的心里送回到我们自己身上!

——作者友友

伊顿公学,全世界最显赫的贵族子弟学府;穿越600年的光阴横跨七个世界的英国皇家敕建。仅仅所在国,就有十七位国家首相从这儿走向国际舞台,佐证它的智者摇篮之尊。大败拿破仑于滑铁卢之战的威灵顿将军,使它成了勇者的跑道。而雪莱、托马斯·格雷、罗伯特·拜伦这些响亮的名字,又使伊顿公学成了文学艺术的才情泉眼。这男孩精英之巢的惟一的例外,正是英国女皇伊丽莎白二世,而英伦法定继承人威廉王子,也是从伊顿公学走向明天的帝王宝座。

是血统上一脉相承的关系。汉诺威王朝第一代国王是乔治一世,而温莎王朝时乔治五世在世改名为温莎王朝。

        乔治四世则为了得到国会协助还清巨债,迎娶了德国表妹卡洛林。 乔治三世的孙女维多利亚女王是汉诺威家族的最后一位君王,由她而开始了一个新的朝代,即萨克森-科堡-哥塔王朝,但这并没有切断英国王室与德国的联系。恰恰相反,她的母亲、家庭老师以及作为监护人的舅父莱奥波德都是德国人,都来自德国的科堡家族,而女王自己也认为她是那个家族的成员之一。更重要的是,1840年她嫁给了她德国的表哥萨克森-科堡-哥塔家族的阿尔伯特王子。 维多利亚女王的长女嫁给了日后的德皇弗雷德里克三世。

      当年54岁的乔治很不情愿地离开位于德国北部的汉诺威,前往泰晤士河边的伦敦参加加冕仪式。他在位13年都不曾将英语学通。由于对英语的掌握非常有限,这位曾经的“英国国王”与大臣都是用法语进行交流,不能亲自主持也很少参加内阁会议,这使得内阁首相的作用开始变得突出起来。不仅如此,乔治一世作为统治者,大部分时间都在德国度过。1727年,他告别人世,长眠于德国。 乔治一世使英国王室从此有了日耳曼血统,也使他的子孙们有了扯不断的德国情缘。他的儿子乔治二世和父亲一样,继位后仍经常出没于汉诺威,还在52岁的时候找了一个德国情妇。

      1914年一次世界大战,英国与德国作战,英王朝的这个德国姓氏遭到英国人异议,因而当时在位的英王乔治五世宣布将王朝以英国的温莎命名,改名为温莎王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30486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4
下一篇2023-07-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