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三国演义读后感

求三国演义读后感,第1张

三国演义》写了三个国家的兴衰史,从桃园三结义至三国归晋共经历了五大时期,便是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割据(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分天下和天下归晋

黄巾之乱是从桃园三结义开始,讲了黄巾起义之后,东汉政府的反击,出现了刘备,曹操等英雄,而东汉政权也快灭亡了

董卓之乱是讲董卓入京前后的故事,从何进与十常侍对战到少帝逃出京城,结果被董卓救驾董卓入京后收买了猛将吕布,又废少帝,立献帝,大权独揽,实施暴政,逼得群雄联军伐董卓,虽然后来联军失败了,但是董卓最后也被吕布所杀

群雄割据是讲董卓死后,中原诸侯群龙无首,为了扩大自己的地盘互相厮杀,最主要分为三个战区,即北方的袁绍与公孙瓒,江东地区孙策的崛起,中原地区曹操,刘备,吕布,袁术之间的战争

再后来的三分天下和天下归晋我就不一一细说了,最主要的我想谈谈自己对三国演义的一些认识和看法

在《三国演义》中,我最欣赏的就是曹操了,虽然为了突出刘备的仁义,他被写成奸诈之人,但是他的军事才能仍然没有抹杀他在几年的东征西战中,占领了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连少数民族都臣服于他,他是三位郡主中最有才干的,魏也是三国中最强盛的,他奠定了魏国的基础,后来晋国才能统一天下,所以他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

对于人才的求贤若渴,也是曹操值得欣赏的地方,曹操为了选拔更多的人才,打破了依据封建德行和门弟高低任用官吏的标准,提出了"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于公元210年春天下了一道《求贤令》曹操在令中一开始就总结历史经验,认为自古以来的开国皇帝和中兴之君,没有一个不是得到贤才和他共同来治理好天下的,而所得的贤才,又往往不出里巷,这绝不是机遇,而是当政的人求,访得来的有鉴于此,曹操立足现实,指出现在天下未定,正是求贤最迫切的时刻他希望在左右的人不要考虑出身,帮他把那些出身贫贱而被埋没的贤才发现和推举出来,只要有才能就予以重用后来,曹操于公元214和217年又下了两道《求贤令》,反复强调他在用人上"唯才是举"的方针他要求人事主管部门和各级地方官吏在选拔人才上,力戒求全责备,即使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也受有关系,只要真有才能就行经过一番努力,曹魏集中了大量人才,当时各地投奔到曹操门下的人很多,形成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的盛况而且对于有才干的人曹操还能做到不计前嫌,比如陈琳本来是袁绍的部下,曾经替袁绍起草檄文,骂了曹操的祖宗三代袁绍失败后,陈琳归降曹操曹操问他说:"你从前为袁绍写檄之,骂我一个人就可以了,为什么要骂到我的祖宗三代,陈琳连忙谢罪曹操爱惜他的文才,不仅对他不处罪,还照样任用他

曹操的成功不仅因为他的杰出才能和善于招揽人才,还在于他有着豁达的胸襟和广阔的胸怀在赤壁的惨败之后,曹操并未一筹莫展,而是笑着说了一句"今北方仍由我所据",并且三次大笑展现出他对待挫折的乐观态度曹操同时也是个很有文学情趣的人,喜欢作文赋诗,即使大战在即也情趣不改,他的许多诗作都是乐府中的名篇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每每将这本般的表演、大气横扫的《三国演义》捧在手中、心中便不由得生起志气!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天下三分局面。各国你征我伐、用尽千军良策,为的是统一天下。现有乱世之奸雄曹操立于大北、后起汉室子孙刘备建于西南,又有孙权坚守于东南。魏、蜀、吴三大国互相对峙抗衡、立足于天下。可叹的是相争了六十余年的三国、最后却并非其一取下江山,而是内政变故、慢慢衰弱、让后起之秀晋军得意轻松吞并天下。而我只能用“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一句来安慰自己罢了。《三国演义》此书也确实不枉读矣,每个章节每个段落处处扣人心弦,让我不禁也随故事情节喜怒哀乐!读起这60余万字一点儿也不觉得吃力,反倒是俞读俞有兴致!最重要的是通过品这部《三国演义》,重中以史为鉴悟出了不少的道理,其中有三个人给我感触最深。

曹操虽是一代奸雄,一心横扫天下,他的“宁我负天下人,勿天下人负我”更是耐人寻味,但我们不能只看他的一面。曹操还有“豪杰”的一面,他广交仁人志士、贤人才子;他的思想乐观、豪放,绝不会像刘备那样,“败一事、哭数日”。曹操满心腹的墨水,满头脑的智慧,比起其他两国的君主一点也不觉得逊色!可惜啊!他就败给他唯一的缺点“自傲”,多疑则不算了。赤壁一战、败走华容一事失败的背后完全源于他的自傲、不听劝告。曹操便为此一生吃了不少的苦头。以此为例,每每想起曹操自傲,便会对自己以前的行为感到懊悔不已!从中才真真体会到骄兵必败之理。

关羽乃是人们心中的大将军。勇敢、冷静都凝聚于他的身中,发挥得淋漓尽致,然而最终是“义”使得他得以扬名天下、名垂青史。他多次为报恩于曹操而将原本万劫不复的曹操放走,古今有多少人能做到“人义”大于“国利”的做法?曹操设高级待遇想要收关羽到帐下。关羽“人在曹营心在汉”,坚决不归属曹操,这回是“国利”大于“私利”了、忠于蜀汉,一心爱国,绝不做卖国求荣之事!关羽之举可称之为“义神”也!。我想,现在我们虽处太平盛世,却怎么也不能忘“忠义”二字。忠于国家,义于手足。

最后一人相信你们也猜到是谁了。不错,正是孔明,凡读三国者必然不会少了品他,孔明有“卧龙”之称。应居于山中潜心攻读百科,致使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后因刘备一个历史决定性的动作“三顾茅庐”被请出山、当刘备的军师。若无诸葛亮,刘备能立足于巴蜀简直就是一纸空文;相反,诸葛亮满身智慧也只能埋没,一辈子碌碌无为。真可谓是隆中对。诸葛亮智勇双全,来回于沙场指挥战斗也毫不畏惧,他的智慧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军事上,都发挥地淋漓尽致,以至于其他两国的军师也对他生畏!就算死后,也机关算尽,好不罢休,他死后司马懿来犯,而蜀军照诸葛亮的吩咐,将他常出兵座的椅子搬出来,司马懿看见了,只管吓得率军回撤。可见一个人的智慧是多么的重要!我们平时多学点、学好点,先在想起来,觉得那真是没什么好抱怨的,知识和智慧才是一个人最重要的“饰品”

厚厚一本《三国演义》就这样读完了,读的不仅仅是历史,还有智慧。以史为鉴啊!

《三国演义》这部书内容跨越90多年,书中对各种人物及故事情节的描写,确实精彩,除了民间熟知的刘、关、张、赵等人物写得很生动之外,还有一些人物,不经意的几笔,就展现在人们面前:愚蠢而又自作聪明的蒋干;昏庸、低能、“乐不思蜀”的刘禅;富有政治、军事才干却残忍、阴毒异常的曹操…等,给人深刻的印象。书中武将们金戈铁马厮杀之馀,文官谋士更是大显身手,各派势力的谋士勾心斗角,什么二虎竟食、驱虎吞狼、借刀杀人、疏不间亲、美人之计、连环之计…不一而足,无所不用其极,各种各样阴险狠毒手段全部用上,如果有心人收集起来,整部书足以编写一部《阴谋大全》!

这些读书心得,是在读《三国演义》之时,结合读陈寿的《三国志》、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中有关章节写成的,选摘若干。

空城计,司马懿中计了吗

提出这个问题,首先要有思想准备:准备给人骂个狗血喷头!千多年来,诸葛亮一直被人们崇拜为智慧的化身,空城计,更是智慧中的智慧,以致《三十六计》之中,空城计列乎其中,因此,提这个问题,似乎不智。

但还是要问:司马懿真的中计吗?

答案很简单,司马懿根本没有中计,是他故意放走诸葛亮,指导他这一行为的,是司马懿的一个巨大政治阴谋。

为使分析较有条理,先从两位当事主角诸葛亮和司马懿及他们所代表的二个政权蜀国和魏国作一番介绍,自能得出结论。

建安十三年,诸葛亮提出著名的《隆中对》,对当时的社会政治、军事、外交、内政作出一番展望和行动计划,确定了以蜀地为立身之本,然后向中原发展的设想,经过十来年的经营,到建安二十四年,终于拥有两川之地,实现了《隆中对》前半部的战略计划:“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彝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这是正确战略,也实现了。然而,《隆中对》后半部战略却是错误的,隐形的错,钳形攻势是正确的,把主力与偏师位置放倒置,故说为“隐形的错”:“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表面看,完全符合战场规则,让敌军两面作战,但要命的是主力与偏师用错方向,造成不可挽救的损失。

原因何在?这是因为:自汉献帝迁许都后,秦川已失去号召全国的政治地位;经过战乱,“丘墟遍野、十室九空”的经济民生,无法支持大部队行动;大部队远离后方,中间隔着崇山峻岭,给养无法及时供应,军粮辎重长途穿行崇山峻岭中,一旦被断,大部队危险异常。所以只宜用精干小部队,在防袭的前提下,到处突击,牵制敌方力量,作用如此而已。这是秦川方向的情形。荆州方向则不同,荆州地处长江边,与益、荆、扬分别坐镇长江上、中、下游之战略要地,占有荆州,则益州与荆州全盘皆活,军事上可顺流而东。更何况荆州“沃野千里,士民殷富”,战略位置上逼宛、洛,下控江南,所谓“跨有荆益,保其岩阻”,故是兵家必争之地。“荆州与国连接,若据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资治通鉴》卷十三),但因荆州地方狭小,缺乏纵深,又两面受敌,因而诸葛亮一再告诫关羽要做到“东和孙权、北拒曹操”,以免两面受敌,即使如此,一旦小部队受压,后援又未至,则处境极其危险,故关羽失荆州后,兵败被杀。所以宜动用大部队,通过连续施加军事压力,达到牢牢控制战略要地目的,则是可进可退,行动自如。

可惜,诸葛亮在这里弄错主次,对荆州不予重视,关羽失荆州后,蜀汉从此不可能“顺流而东”,而秦川方向则无法打通,只能坐困两川之地。

当诸葛亮意识到这一点时已太迟了,他面临决择:是主动进攻,还是被动防守?

他清楚自己的分量,在《后出师表》中,他说:“量臣之才,故知伐贼,才弱敌强也”。本身才干如此,如不主动进取,则:“然不伐贼,王业也亡,惟坐而亡,孰与伐之?”这是因为“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如若要进取,手中力量又是怎样?自入主汉中以来,经彝陵之战(火烧连营)后,几年功夫,共有70馀名善于冲锋陷阵的将领和一千多军事骨干死亡,这批军事骨干是经数十年积聚培养而来的,倘若再经数年,将再损失三分之二,已明显表明兵力不足。假如坐守,等候敌方进攻,所付出代价,与主动进攻是相等的。所谓:“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这是诸葛亮个人见识,是比较客观的。

古今中外,打仗表面是打军事仗,其实是打后勤战,旷日持久之仗,更是打国家综合实力战。蜀国综合国力如何呢?一组来自正史《三国志》的数字可说明:蜀亡时,“共户二十八万,男女九十四万,军士十万二千,官吏四万,仓粮四十馀万(斤、石?),金银各二千斤…”。可以说,库存到了扫砖缝地步,这是一个国家的物资储备!从数字中,还可看到,平均每9人要养一个兵,每七户要养一个官。(予按:今之为政者当鉴之!)这种情形,即使在诸葛亮初次北伐之际,(时已经彝陵之战)情势也好不到哪里去。所以别说要“北定中原,恢复汉室”。那怕自保已是很难的了。难怪诸葛亮又承认:“凡事如是,难可逆料,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料也”。

蜀国的情形是这样,诸葛亮也认识到了,作为当时政治家和军事家且怀有政治阴谋的司马懿,当然非常了解周边其他二国的情形。他故意夸大对方力量,危言耸听,为的是要牢牢掌握魏国武装力量之大权,以期一旦时机成熟,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夺取魏国政权。

司马懿背后的魏国情况如何?以魏国方面而言,自曹操占有中原之地后,削平境内各路豪强,平定北方,势力直达辽东半岛。采取安定境内政策,屯田兴学,兴修水利,发展农业,人口增殖,生产力有很大的提高,全境已初步安定,逐渐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更重要的是,他虽挂名为汉朝宰相,实则牢牢掌握国家权力,事权归一,并且以汉朝正统名义号令全国,体现出一个政治家的政治才能建安二十五年,曹操死,曹丕代汉立国称为魏,七年后,曹丕死,子曹睿为魏王,司马懿被任命为全国武装力量总司令―骠骑大将军。对于司马懿这个政治野心家来说,真是天上掉下来的良机!但司马懿自身衡量,要夺取魏国政权时机尚未成熟:曹操死去才七年,原来一批忠实手下尚在;自己的羽翼未丰满;朝廷重臣对自己有诸多猜疑…。于是以退为进,上书曹睿,要到西凉屯兵,表面上是守雍、凉二州,实则拥重兵不放,扶植军事爪牙,守候时机。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正在这个时候,“空城计”也将发生在这一次战役中。

诸葛亮闻知司马懿屯兵雍、凉,立即意识到,蜀国已经很危险了,主张先发发制人,出兵伐魏。临出兵之际,使用反间计,为蜀国除去头号劲敌司马懿,这是诸葛亮看准魏国君臣素来猜疑司马懿而定之计。此计施行之际,立即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魏国朝中重臣纷纷下石:司马懿鹰视狼步,不可付以兵权;(这真是叫人从何说起的莫须有罪名!)司马懿深明韬略,善晓兵机、素有大志、若不早除、久必为祸(这一句倒是实情。)终于,司马懿被解除兵权。一个小小的计谋,竟使统领全国武装力量的部队司令失去兵权,可见魏国朝中对司马懿猜疑程度。司马懿以退为进,接受这种结局,暂时隐退,等候时机。果然,前方传来诸葛亮连战连捷消息,其子司马师预言:“朝廷不日要起用父亲也”。直至诸葛亮连取三城,惊动魏政权,只好让司马懿重掌兵权,才有街亭的一场决定性胜利,诸葛亮才施空城计,此时,司马懿如果捉到孔明,他的利用价值也就完了,好不容易才回到手中的兵权也将再失去,只有笨伯才这样干。

诸葛亮定下空城计,确实是事属不得已而为,当时诸葛亮身边仅有二千五百兵,加上一批文官,守一小小新城。得知司马懿领兵十五万而来,左右人员莫不失色;兵力之比:1:60!仗未打胜负已成定局。诸葛亮心中有数,弃城而逃,对方十五万兵蜂拥追赶,必死无疑。只好弄险设计――反正是死――或许有生的希望。至于司马懿,有十五万兵,――十五万不是小数目――哪里惧怕埋伏,小小新城,纵使对方有通天手段,也可一鼓而下。相信司马懿在城下沉吟之际,内心斗争一定非常激烈:大军一拥而上,活捉诸葛亮,毕其功于一役,当立下奇功,红旗报捷,天子率百官郊迎,举行献俘仪式,荣耀已极。但,荣耀过后,兵权将再失去,不但夺取魏国计划落空,自己脑袋能否长在原来位置,尚属未知之数,这是一切统治者的惯伎。对此,老谋深算的司马懿当然很清楚,权衡厉害之后决定;不如放过诸葛亮,留下一个根本无法起决定性作用的对手,作为保证自己合法存在的条件,才是上策。果然,司马懿回朝之后,利用机会气死魏国重臣曹真,短命的曹睿仅做了十三年皇帝便一命鸣呼,由其子曹芳当皇帝,政权基本落入司马懿手中,其后更藉故除去另一托孤重臣、曹真之子曹爽,朝中遍植党羽。此时距曹操死后二十年,曹操原先心腹人物已死得差不多,朝中纵然对他猜疑,也无能为力,时机已成熟,不久,其子孙司马炎正式当皇帝,国号为晋,史称西晋。

诸位别以为我在信口开河,“中空城计”之国际现代版正在进行,如果司马懿后人还在,大可向美国政府索取版权费!这个当代超级大国,想打谁想炸谁想灭谁就是谁,利比亚、南联盟、阿富汗、伊拉克,只需找一个藉口就行。但对一个小小的巴勒斯坦,美国人却在始至终容许他与以色列作对头。以色列不是与美国是铁哥们么,为了以色列的安宁,美国人只要略为动手,巴勒斯坦就不再存在,以色列也就安宁了,但美国人为什么不这样干?(相当于司马懿放走诸葛亮)原因很简单:“美国的智慧在华人的脑袋;美国的钱在犹太人的口袋。”美国的财富,很大部分由美国的犹太人所掌握,为了让犹太人拿出钱来,必须让犹太人对美国有所求。为了以色列国家的安全,在美国的犹太富豪才会痛快地打开钱袋,也只有让巴勒斯坦不断地对以色列捣乱,才能做到这一点,关键是把双方控制得恰到好处,别煎得过火而已!对其他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关系,也是这样,不战不和,中东的石油才会源源流进美国的油库,才“符合美国的利益”。

再仔细观察,在我们周围,在日常生活中,也不乏之类事例,只是事不关己,就别白费一份心思罢了。

杨修之死

杨修死了,他是被曹操寻了一个过失杀死的,一个有才华的人被杀死,着实可惜。

杨修,字祖德,死时37岁,其父杨彪曾为汉朝“三公”。曹操掌朝政后,杨彪曾被曹操执辱。

杨修确是有才学的。在一般人看来,杨修本来会依靠自身的学问,平安度此一生,但杨修犯了二个致命的错误,引来杀身之祸。

其一,卷入曹氏诸子夺继承权之争,干预了曹氏家事,为遭祸埋下伏笔。其二,触犯了“为尊者讳”的原则,是死的直接原因。

凡为长官者,或多或少都喜欢故弄玄虚,以便摆弄出一副高深莫测的嘴脸来。曹操虽为政治家,也免不了来这一套,你嫌门阔,只消一句话便解决问题,可他故意写一个“活”字在门上,不是故弄玄虚又是什么?本来期待下属向他叩教,他再大加炫耀:何其愚也!门中写活,岂不是阔乎?于是导演出诸人叹服的戏剧性场面来,却想不到被杨修一语点破。所以“曹虽称美,心甚忌之。”趁别人睡去之时杀人,本是曹操的拿手好戏(暗杀董卓)。曹操怕别人对他也来个“克隆”,于是:“一日昼中寝帐中,落被于地,一近侍慌取覆盖,操跃起,拔剑斩之。”事过之后佯为不知,所以众人都认为曹操真的梦中杀人,却独被杨修捅破:“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曹操对此恨得牙痒痒。终于以“造言乱军”之名杀死。

旧中国的知识分子,大多是受正统教育,把君主与国家等同,忠君爱国是知识分子的基本操守。在这种思想影响下,也出现了一大批爱国者,为中华民族作出贡献,然而知识分子作为一个社会阶层,终被某一阶级所利用。

杨修所处的那个时代,战乱使社会道德标准扭曲,在杨修身上,体现了一种矛盾性格:一方面被曹操这样的新兴豪强集团所利用;一方面怀念其过去的“世代继簪缨”的日子。这可从杨修与张松的对话看到:松曰:“敢问公为朝廷何官?”修曰:“见为相丞相府主簿。”松曰:“久闻公世代簪缨,何不立于庙堂,辅助天子,乃区区作相府门下一吏乎。”杨修听后,“满脸羞惭”。可见杨修被曹操所用是不大情愿的,是没有面子的事,在这种心态驱使下,杨修不时捅破曹操是很自然的心态流露。本来,“为尊者讳”自古以来是为官的秘诀之一,“尊者”的“私处”被曝,又岂能成为“尊者”耶?终于曹操想起杨修的“家庭出身”,杀之以免碍手碍脚,话又说回来,即使杨修“夹着尾巴做人”,一旦利用价值用完之时,也将被杀,像荀彧叔侄二人,忠心耿耿为曹操筹谋划策,到头来也难逃一死,这正是杨修等古代知识分子的悲剧。

曹操已成历史人物,而今对他说长论短,当是不怕曹操来杀头,既敢议论冢中人,又何惧冢中人笑为书生气也。

诸葛亮用人之道

在整部《三国演义》中,文官武将斗智斗勇固然精彩,笔者认为,诸葛亮用人是很有借鉴价值的。

孔明初出山之时,曾对刘备说:“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此时的刘备,可谓到了穷途末路的境地,堂堂大汉皇叔,天时地利客观有利条件让他人捷足先登,剩下的仅是能“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人”了,因此,西蜀赖以立国者,就是“人”。

就凭一个人字,孔明把它做成一篇花团锦簇的文章。

他认为:“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之所以倾颓也。”孔明把用人得失,提高到关系国家兴亡高度来认识。因此,他知人善任,为刘备拥有两川立下功劳。如张飞诈醉智取瓦口隘,他送酒到军前助张飞成功;让张飞独当一面领军入川,途中收严颜,数十关口如入无人之境;用激将法让黄忠、严颜助守葭萌关,结果屡败张郃,又在定军山力斩夏侯渊,刘备在这方面与他积极配合;重点在于收买人心;在赵云面前掷阿斗;携民逃亡,孔明对特殊情况灵活处理,如法正,此君胸怀狭隘,受命为蜀郡太守,“一餐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之。”人有怨言,独孔明能谅解,以宽大态度给予理解,使他改正,此是孔明使法正知恩,使恩行而知法;对李严谎报军情则立即罢官。这与对法正的处理又不同,一是宽,一是严,宽严相济。孔明死后,李严悲叹:“吾终为左衽矣!大哭而亡,打人屁股还叫被打者感恩戴德,足见孔明对犯错误者的处理是适当的。

最成功的是孔明对当地士人、将士的使用,为此,他使出浑身解数。毕竟,刘备要在西川立足,非得到当地士人支持不可,因此,孔明重用董允、费炜、蒋宛、邓芝等数十名当地文官,更绝的是让刘备与当地士人联婚,娶吴懿之妹为妻,结成婚姻联盟,让这批士人安下心,共同拥立刘姓为主。对武将则另一套办法。孔明始终紧握“枪杆子”,主要武装力量由刘备共患难的关、张、赵等人及其子弟掌握。事实证明这样做是对的,他曾让孟达“放单飞”,旁边还有一个刘备义子刘封,但因刘封与关羽有过节,结果,孟达拥兵自重,坐视关羽危难而不救,此事给孔明教训深刻。所谓“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非也!而是廖化自古城相会时就随刘备,是“久经考验”的干部,把带精兵的先锋职务给其他人不放心。至于姜维,是孔明入室弟子,是亲自选定的接班人,就当别论。因此两川武将除了征南外,一般只是副职,有待遇而无实权。一些不为所用的人材,如初入川的杨任等人则杀之不留!这是孔明用人精明之处,西蜀能立国三分天下,与孔明这些措施分不开。

金无足赤,孔明用人也非绝对正确,他平生犯二次用错人,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一是错用马谡,结果失去了北伐战略要地。一是在留守荆州人选上,屈服于长官意志,很明显,刘备派关平到荆州求援,是自作主张要关羽守荆州,孔明对这种错误决定,不作争抗,造成荆州失守,由于这二个错误,原来定下的战略计划:“将荆州之兵民向宛、洛,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的北伐钳形攻势化为乌有。固然,历史上国家统一潮流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然这是西蜀先于东吴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可见长官凭意志办事是要坏事的。这是历史的教训。孔明用人之道值得探讨。

刘封之死

《三国演义》一书,描写的人物众多,事件纷繁,死人无数,只有为数不多者死后还值得说几句,刘封便是其中之一,他的死是因未救荆州而被刘备所杀,颇为耐人寻味。

刘封何许人也?据陈寿《三国志•蜀书》:“刘封者,本罗侯冠氏之子,长沙刘氏之甥也。先主至荆州,以未有继嗣,养封为子,及先主入蜀,自葭萌还攻刘璋,时封年二十余,有武艺,气力过人,将兵自与诸葛亮,张飞等溯流西上,所在战克,益州既定,以封为副军中郎将。”这是正史的记载,即刘备初到荆州时,还未有子而认刘封为螟蛉。然而《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则说是建安十二年春在新野甘夫人生刘禅,刘封成了刘备螟蛉在后即该年冬之事。罗先生这样做,有其苦衷,下面将要说到。

在封建的法统社会中,“正统”观念是极为重要的,刘备认嗣在前,生刘禅在后,的确给刘备带来一个非常头痛的难题。随着刘禅见日成人,此问题就日显突出,这个问题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接班人问题。这也难坏了罗老先生,在罗老先生笔下,刘备是一个宽仁厚德的长者,不可以无故杀刘封,只好昧着良心,咬咬牙,闭着眼睛篡改历史,硬说刘备生刘禅在前,嗣刘封在后,好让关羽发话:“兄长既有子,何必用螟蛉,后必生乱。”以此让孟达找到借口挑拨刘封与关羽关系,见死不救,造成刘备杀刘封口实,此安排实在巧妙!

刘封,孟达因“山郡初附,未可动摇,不承羽命”(《三国志•蜀书》)而未救荆州就该死么?难道刘封功不抵过?请看刘封,在取西川与诸葛亮、张飞等沿江西上,屡战屡胜;到西川后,刘备平定汉中时,多次临阵,并不因自己是刘备义子而不“立新功”,以致曹操骂刘备:“常使假子出战”。如此,功劳也不少,这是刘封具有免死条件。相比之下,失荆州,诸葛亮责任也不小,孔明得知关羽拒孙权求婚时也说:“如此,则荆州危矣,当替回关将军。”但议而不决,当断不断,误了荆州大事;关羽当年在华容道放走曹操,众所周知,曹操是汉贼,当时不要说一个曹操,就是有十个也跑不了,孔明还为之开脱:“曹操命不该绝。”立下军令状而放走汉贼者不需死,还浪得一个“恩怨分明,信义素著”的虚名,这是何等便宜之事!所以,刘封死得冤枉!更何况当时葭萌关军权在孟达,而刘封仅是刘备“恐达难独任”而叫刘封协助而已。倒是孟达看得透澈,作书与刘封:“今足下与汉中王,道路之人耳,亲非骨肉而据势权,义非君臣而处上位,征则有偏任之威,居则有副军之号,远近所闻也。自立阿斗为太子已来,有识之人相为寒心”(《三国志•蜀书》)。而刘封则算不得为有识之人,撕书斩使,致败回成都被杀。

众臣下难道没有人出头相劝么?没有。因为众臣明白,刘备早已吸取袁绍、刘表诸人之教训,此二人因继承人问题处理不当落得家破人亡之下场。深谙帝王之道的诸葛亮更知道:自己在刘封心目中,因感刘备三顾之恩,必是未来之“死硬拥嫡派”首领。一朝刘封当皇帝,第一个要杀的就是他自己!因此更是落井下石:“可就遗刘封进兵,令二虎相拼,刘封或有功,或败绩,必归成都,就而除之,可绝两害。”既然有功,为何要杀?至此,刘封死定了。

在封建社会中,封建法统保障了父贵子荣,父当官子发财,然刘封成了刘备义子未必是好事。其实当新野县衙屋顶那只白鹤叫四十余声时,就决定了刘封的命运,到刘备拥有两川之地,而彼时刘封“征则有威,居则有号”而且“远近所闻”时,对刘备说来,此事非快刀斩乱麻解决不可。按历史发展规律,即使刘封能继承帝位,蜀国也要亡的。只是成语词典上少了一个“乐不思蜀”的成语罢了,这也算笔者多余的话,真是: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三国演义读后感3000

《三国演义》读后感系列选

广东二建吴锦文(20040522)

《三国演义》这部书内容跨越90多年,书中对各种人物及故事情节的描写,确实精彩,除了民间熟知的刘、关、张、赵等人物写得很生动之外,还有一些人物,不经意的几笔,就展现在人们面前:愚蠢而又自作聪明的蒋干;昏庸、低能、“乐不思蜀”的刘禅;富有政治、军事才干却残忍、阴毒异常的曹操…等,给人深刻的印象。书中武将们金戈铁马厮杀之馀,文官谋士更是大显身手,各派势力的谋士勾心斗角,什么二虎竟食、驱虎吞狼、借刀杀人、疏不间亲、美人之计、连环之计…不一而足,无所不用其极,各种各样阴险狠毒手段全部用上,如果有心人收集起来,整部书足以编写一部《阴谋大全》!

这些读书心得,是在读《三国演义》之时,结合读陈寿的《三国志》、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中有关章节写成的,选摘若干。

空城计,司马懿中计了吗

提出这个问题,首先要有思想准备:准备给人骂个狗血喷头!千多年来,诸葛亮一直被人们崇拜为智慧的化身,空城计,更是智慧中的智慧,以致《三十六计》之中,空城计列乎其中,因此,提这个问题,似乎不智。

但还是要问:司马懿真的中计吗?

答案很简单,司马懿根本没有中计,是他故意放走诸葛亮,指导他这一行为的,是司马懿的一个巨大政治阴谋。

为使分析较有条理,先从两位当事主角诸葛亮和司马懿及他们所代表的二个政权蜀国和魏国作一番介绍,自能得出结论。

建安十三年,诸葛亮提出著名的《隆中对》,对当时的社会政治、军事、外交、内政作出一番展望和行动计划,确定了以蜀地为立身之本,然后向中原发展的设想,经过十来年的经营,到建安二十四年,终于拥有两川之地,实现了《隆中对》前半部的战略计划:“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彝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这是正确战略,也实现了。然而,《隆中对》后半部战略却是错误的,隐形的错,钳形攻势是正确的,把主力与偏师位置放倒置,故说为“隐形的错”:“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表面看,完全符合战场规则,让敌军两面作战,但要命的是主力与偏师用错方向,造成不可挽救的损失。

原因何在?这是因为:自汉献帝迁许都后,秦川已失去号召全国的政治地位;经过战乱,“丘墟遍野、十室九空”的经济民生,无法支持大部队行动;大部队远离后方,中间隔着崇山峻岭,给养无法及时供应,军粮辎重长途穿行崇山峻岭中,一旦被断,大部队危险异常。所以只宜用精干小部队,在防袭的前提下,到处突击,牵制敌方力量,作用如此而已。这是秦川方向的情形。荆州方向则不同,荆州地处长江边,与益、荆、扬分别坐镇长江上、中、下游之战略要地,占有荆州,则益州与荆州全盘皆活,军事上可顺流而东。更何况荆州“沃野千里,士民殷富”,战略位置上逼宛、洛,下控江南,所谓“跨有荆益,保其岩阻”,故是兵家必争之地。“荆州与国连接,若据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资治通鉴》卷十三),但因荆州地方狭小,缺乏纵深,又两面受敌,因而诸葛亮一再告诫关羽要做到“东和孙权、北拒曹操”,以免两面受敌,即使如此,一旦小部队受压,后援又未至,则处境极其危险,故关羽失荆州后,兵败被杀。所以宜动用大部队,通过连续施加军事压力,达到牢牢控制战略要地目的,则是可进可退,行动自如。

可惜,诸葛亮在这里弄错主次,对荆州不予重视,关羽失荆州后,蜀汉从此不可能“顺流而东”,而秦川方向则无法打通,只能坐困两川之地。

当诸葛亮意识到这一点时已太迟了,他面临决择:是主动进攻,还是被动防守?

他清楚自己的分量,在《后出师表》中,他说:“量臣之才,故知伐贼,才弱敌强也”。本身才干如此,如不主动进取,则:“然不伐贼,王业也亡,惟坐而亡,孰与伐之?”这是因为“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如若要进取,手中力量又是怎样?自入主汉中以来,经彝陵之战(火烧连营)后,几年功夫,共有70馀名善于冲锋陷阵的将领和一千多军事骨干死亡,这批军事骨干是经数十年积聚培养而来的,倘若再经数年,将再损失三分之二,已明显表明兵力不足。假如坐守,等候敌方进攻,所付出代价,与主动进攻是相等的。所谓:“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这是诸葛亮个人见识,是比较客观的。

古今中外,打仗表面是打军事仗,其实是打后勤战,旷日持久之仗,更是打国家综合实力战。蜀国综合国力如何呢?一组来自正史《三国志》的数字可说明:蜀亡时,“共户二十八万,男女九十四万,军士十万二千,官吏四万,仓粮四十馀万(斤、石?),金银各二千斤…”。可以说,库存到了扫砖缝地步,这是一个国家的物资储备!从数字中,还可看到,平均每9人要养一个兵,每七户要养一个官。(予按:今之为政者当鉴之!)这种情形,即使在诸葛亮初次北伐之际,(时已经彝陵之战)情势也好不到哪里去。所以别说要“北定中原,恢复汉室”。那怕自保已是很难的了。难怪诸葛亮又承认:“凡事如是,难可逆料,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料也”。

蜀国的情形是这样,诸葛亮也认识到了,作为当时政治家和军事家且怀有政治阴谋的司马懿,当然非常了解周边其他二国的情形。他故意夸大对方力量,危言耸听,为的是要牢牢掌握魏国武装力量之大权,以期一旦时机成熟,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夺取魏国政权。

司马懿背后的魏国情况如何?以魏国方面而言,自曹操占有中原之地后,削平境内各路豪强,平定北方,势力直达辽东半岛。采取安定境内政策,屯田兴学,兴修水利,发展农业,人口增殖,生产力有很大的提高,全境已初步安定,逐渐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更重要的是,他虽挂名为汉朝宰相,实则牢牢掌握国家权力,事权归一,并且以汉朝正统名义号令全国,体现出一个政治家的政治才能建安二十五年,曹操死,曹丕代汉立国称为魏,七年后,曹丕死,子曹睿为魏王,司马懿被任命为全国武装力量总司令―骠骑大将军。对于司马懿这个政治野心家来说,真是天上掉下来的良机!但司马懿自身衡量,要夺取魏国政权时机尚未成熟:曹操死去才七年,原来一批忠实手下尚在;自己的羽翼未丰满;朝廷重臣对自己有诸多猜疑…。于是以退为进,上书曹睿,要到西凉屯兵,表面上是守雍、凉二州,实则拥重兵不放,扶植军事爪牙,守候时机。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正在这个时候,“空城计”也将发生在这一次战役中。

诸葛亮闻知司马懿屯兵雍、凉,立即意识到,蜀国已经很危险了,主张先发发制人,出兵伐魏。临出兵之际,使用反间计,为蜀国除去头号劲敌司马懿,这是诸葛亮看准魏国君臣素来猜疑司马懿而定之计。此计施行之际,立即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魏国朝中重臣纷纷下石:司马懿鹰视狼步,不可付以兵权;(这真是叫人从何说起的莫须有罪名!)司马懿深明韬略,善晓兵机、素有大志、若不早除、久必为祸(这一句倒是实情。)终于,司马懿被解除兵权。一个小小的计谋,竟使统领全国武装力量的部队司令失去兵权,可见魏国朝中对司马懿猜疑程度。司马懿以退为进,接受这种结局,暂时隐退,等候时机。果然,前方传来诸葛亮连战连捷消息,其子司马师预言:“朝廷不日要起用父亲也”。直至诸葛亮连取三城,惊动魏政权,只好让司马懿重掌兵权,才有街亭的一场决定性胜利,诸葛亮才施空城计,此时,司马懿如果捉到孔明,他的利用价值也就完了,好不容易才回到手中的兵权也将再失去,只有笨伯才这样干。

诸葛亮定下空城计,确实是事属不得已而为,当时诸葛亮身边仅有二千五百兵,加上一批文官,守一小小新城。得知司马懿领兵十五万而来,左右人员莫不失色;兵力之比:1:60!仗未打胜负已成定局。诸葛亮心中有数,弃城而逃,对方十五万兵蜂拥追赶,必死无疑。只好弄险设计――反正是死――或许有生的希望。至于司马懿,有十五万兵,――十五万不是小数目――哪里惧怕埋伏,小小新城,纵使对方有通天手段,也可一鼓而下。相信司马懿在城下沉吟之际,内心斗争一定非常激烈:大军一拥而上,活捉诸葛亮,毕其功于一役,当立下奇功,红旗报捷,天子率百官郊迎,举行献俘仪式,荣耀已极。但,荣耀过后,兵权将再失去,不但夺取魏国计划落空,自己脑袋能否长在原来位置,尚属未知之数,这是一切统治者的惯伎。对此,老谋深算的司马懿当然很清楚,权衡厉害之后决定;不如放过诸葛亮,留下一个根本无法起决定性作用的对手,作为保证自己合法存在的条件,才是上策。果然,司马懿回朝之后,利用机会气死魏国重臣曹真,短命的曹睿仅做了十三年皇帝便一命鸣呼,由其子曹芳当皇帝,政权基本落入司马懿手中,其后更藉故除去另一托孤重臣、曹真之子曹爽,朝中遍植党羽。此时距曹操死后二十年,曹操原先心腹人物已死得差不多,朝中纵然对他猜疑,也无能为力,时机已成熟,不久,其子孙司马炎正式当皇帝,国号为晋,史称西晋。

诸位别以为我在信口开河,“中空城计”之国际现代版正在进行,如果司马懿后人还在,大可向美国政府索取版权费!这个当代超级大国,想打谁想炸谁想灭谁就是谁,利比亚、南联盟、阿富汗、伊拉克,只需找一个藉口就行。但对一个小小的巴勒斯坦,美国人却在始至终容许他与以色列作对头。以色列不是与美国是铁哥们么,为了以色列的安宁,美国人只要略为动手,巴勒斯坦就不再存在,以色列也就安宁了,但美国人为什么不这样干?(相当于司马懿放走诸葛亮)原因很简单:“美国的智慧在华人的脑袋;美国的钱在犹太人的口袋。”美国的财富,很大部分由美国的犹太人所掌握,为了让犹太人拿出钱来,必须让犹太人对美国有所求。为了以色列国家的安全,在美国的犹太富豪才会痛快地打开钱袋,也只有让巴勒斯坦不断地对以色列捣乱,才能做到这一点,关键是把双方控制得恰到好处,别煎得过火而已!对其他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关系,也是这样,不战不和,中东的石油才会源源流进美国的油库,才“符合美国的利益”。

再仔细观察,在我们周围,在日常生活中,也不乏之类事例,只是事不关己,就别白费一份心思罢了。

杨修之死

杨修死了,他是被曹操寻了一个过失杀死的,一个有才华的人被杀死,着实可惜。

杨修,字祖德,死时37岁,其父杨彪曾为汉朝“三公”。曹操掌朝政后,杨彪曾被曹操执辱。

杨修确是有才学的。在一般人看来,杨修本来会依靠自身的学问,平安度此一生,但杨修犯了二个致命的错误,引来杀身之祸。

其一,卷入曹氏诸子夺继承权之争,干预了曹氏家事,为遭祸埋下伏笔。其二,触犯了“为尊者讳”的原则,是死的直接原因。

凡为长官者,或多或少都喜欢故弄玄虚,以便摆弄出一副高深莫测的嘴脸来。曹操虽为政治家,也免不了来这一套,你嫌门阔,只消一句话便解决问题,可他故意写一个“活”字在门上,不是故弄玄虚又是什么?本来期待下属向他叩教,他再大加炫耀:何其愚也!门中写活,岂不是阔乎?于是导演出诸人叹服的戏剧性场面来,却想不到被杨修一语点破。所以“曹虽称美,心甚忌之。”趁别人睡去之时杀人,本是曹操的拿手好戏(暗杀董卓)。曹操怕别人对他也来个“克隆”,于是:“一日昼中寝帐中,落被于地,一近侍慌取覆盖,操跃起,拔剑斩之。”事过之后佯为不知,所以众人都认为曹操真的梦中杀人,却独被杨修捅破:“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曹操对此恨得牙痒痒。终于以“造言乱军”之名杀死。

旧中国的知识分子,大多是受正统教育,把君主与国家等同,忠君爱国是知识分子的基本操守。在这种思想影响下,也出现了一大批爱国者,为中华民族作出贡献,然而知识分子作为一个社会阶层,终被某一阶级所利用。

杨修所处的那个时代,战乱使社会道德标准扭曲,在杨修身上,体现了一种矛盾性格:一方面被曹操这样的新兴豪强集团所利用;一方面怀念其过去的“世代继簪缨”的日子。这可从杨修与张松的对话看到:松曰:“敢问公为朝廷何官?”修曰:“见为相丞相府主簿。”松曰:“久闻公世代簪缨,何不立于庙堂,辅助天子,乃区区作相府门下一吏乎。”杨修听后,“满脸羞惭”。可见杨修被曹操所用是不大情愿的,是没有面子的事,在这种心态驱使下,杨修不时捅破曹操是很自然的心态流露。本来,“为尊者讳”自古以来是为官的秘诀之一,“尊者”的“私处”被曝,又岂能成为“尊者”耶?终于曹操想起杨修的“家庭出身”,杀之以免碍手碍脚,话又说回来,即使杨修“夹着尾巴做人”,一旦利用价值用完之时,也将被杀,像荀彧叔侄二人,忠心耿耿为曹操筹谋划策,到头来也难逃一死,这正是杨修等古代知识分子的悲剧。

曹操已成历史人物,而今对他说长论短,当是不怕曹操来杀头,既敢议论冢中人,又何惧冢中人笑为书生气也。

诸葛亮用人之道

在整部《三国演义》中,文官武将斗智斗勇固然精彩,笔者认为,诸葛亮用人是很有借鉴价值的。

孔明初出山之时,曾对刘备说:“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此时的刘备,可谓到了穷途末路的境地,堂堂大汉皇叔,天时地利客观有利条件让他人捷足先登,剩下的仅是能“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人”了,因此,西蜀赖以立国者,就是“人”。

就凭一个人字,孔明把它做成一篇花团锦簇的文章。

他认为:“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之所以倾颓也。”孔明把用人得失,提高到关系国家兴亡高度来认识。因此,他知人善任,为刘备拥有两川立下功劳。如张飞诈醉智取瓦口隘,他送酒到军前助张飞成功;让张飞独当一面领军入川,途中收严颜,数十关口如入无人之境;用激将法让黄忠、严颜助守葭萌关,结果屡败张郃,又在定军山力斩夏侯渊,刘备在这方面与他积极配合;重点在于收买人心;在赵云面前掷阿斗;携民逃亡,孔明对特殊情况灵活处理,如法正,此君胸怀狭隘,受命为蜀郡太守,“一餐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之。”人有怨言,独孔明能谅解,以宽大态度给予理解,使他改正,此是孔明使法正知恩,使恩行而知法;对李严谎报军情则立即罢官。这与对法正的处理又不同,一是宽,一是严,宽严相济。孔明死后,李严悲叹:“吾终为左衽矣!大哭而亡,打人屁股还叫被打者感恩戴德,足见孔明对犯错误者的处理是适当的。

最成功的是孔明对当地士人、将士的使用,为此,他使出浑身解数。毕竟,刘备要在西川立足,非得到当地士人支持不可,因此,孔明重用董允、费炜、蒋宛、邓芝等数十名当地文官,更绝的是让刘备与当地士人联婚,娶吴懿之妹为妻,结成婚姻联盟,让这批士人安下心,共同拥立刘姓为主。对武将则另一套办法。孔明始终紧握“枪杆子”,主要武装力量由刘备共患难的关、张、赵等人及其子弟掌握。事实证明这样做是对的,他曾让孟达“放单飞”,旁边还有一个刘备义子刘封,但因刘封与关羽有过节,结果,孟达拥兵自重,坐视关羽危难而不救,此事给孔明教训深刻。所谓“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非也!而是廖化自古城相会时就随刘备,是“久经考验”的干部,把带精兵的先锋职务给其他人不放心。至于姜维,是孔明入室弟子,是亲自选定的接班人,就当别论。因此两川武将除了征南外,一般只是副职,有待遇而无实权。一些不为所用的人材,如初入川的杨任等人则杀之不留!这是孔明用人精明之处,西蜀能立国三分天下,与孔明这些措施分不开。

金无足赤,孔明用人也非绝对正确,他平生犯二次用错人,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一是错用马谡,结果失去了北伐战略要地。一是在留守荆州人选上,屈服于长官意志,很明显,刘备派关平到荆州求援,是自作主张要关羽守荆州,孔明对这种错误决定,不作争抗,造成荆州失守,由于这二个错误,原来定下的战略计划:“将荆州之兵民向宛、洛,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的北伐钳形攻势化为乌有。固然,历史上国家统一潮流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然这是西蜀先于东吴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可见长官凭意志办事是要坏事的。这是历史的教训。孔明用人之道值得探讨。

刘封之死

《三国演义》一书,描写的人物众多,事件纷繁,死人无数,只有为数不多者死后还值得说几句,刘封便是其中之一,他的死是因未救荆州而被刘备所杀,颇为耐人寻味。

刘封何许人也?据陈寿《三国志•蜀书》:“刘封者,本罗侯冠氏之子,长沙刘氏之甥也。先主至荆州,以未有继嗣,养封为子,及先主入蜀,自葭萌还攻刘璋,时封年二十余,有武艺,气力过人,将兵自与诸葛亮,张飞等溯流西上,所在战克,益州既定,以封为副军中郎将。”这是正史的记载,即刘备初到荆州时,还未有子而认刘封为螟蛉。然而《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则说是建安十二年春在新野甘夫人生刘禅,刘封成了刘备螟蛉在后即该年冬之事。罗先生这样做,有其苦衷,下面将要说到。

在封建的法统社会中,“正统”观念是极为重要的,刘备认嗣在前,生刘禅在后,的确给刘备带来一个非常头痛的难题。随着刘禅见日成人,此问题就日显突出,这个问题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接班人问题。这也难坏了罗老先生,在罗老先生笔下,刘备是一个宽仁厚德的长者,不可以无故杀刘封,只好昧着良心,咬咬牙,闭着眼睛篡改历史,硬说刘备生刘禅在前,嗣刘封在后,好让关羽发话:“兄长既有子,何必用螟蛉,后必生乱。”以此让孟达找到借口挑拨刘封与关羽关系,见死不救,造成刘备杀刘封口实,此安排实在巧妙!

刘封,孟达因“山郡初附,未可动摇,不承羽命”(《三国志•蜀书》)而未救荆州就该死么?难道刘封功不抵过?请看刘封,在取西川与诸葛亮、张飞等沿江西上,屡战屡胜;到西川后,刘备平定汉中时,多次临阵,并不因自己是刘备义子而不“立新功”,以致曹操骂刘备:“常使假子出战”。如此,功劳也不少,这是刘封具有免死条件。相比之下,失荆州,诸葛亮责任也不小,孔明得知关羽拒孙权求婚时也说:“如此,则荆州危矣,当替回关将军。”但议而不决,当断不断,误了荆州大事;关羽当年在华容道放走曹操,众所周知,曹操是汉贼,当时不要说一个曹操,就是有十个也跑不了,孔明还为之开脱:“曹操命不该绝。”立下军令状而放走汉贼者不需死,还浪得一个“恩怨分明,信义素著”的虚名,这是何等便宜之事!所以,刘封死得冤枉!更何况当时葭萌关军权在孟达,而刘封仅是刘备“恐达难独任”而叫刘封协助而已。倒是孟达看得透澈,作书与刘封:“今足下与汉中王,道路之人耳,亲非骨肉而据势权,义非君臣而处上位,征则有偏任之威,居则有副军之号,远近所闻也。自立阿斗为太子已来,有识之人相为寒心”(《三国志•蜀书》)。而刘封则算不得为有识之人,撕书斩使,致败回成都被杀。

众臣下难道没有人出头相劝么?没有。因为众臣明白,刘备早已吸取袁绍、刘表诸人之教训,此二人因继承人问题处理不当落得家破人亡之下场。深谙帝王之道的诸葛亮更知道:自己在刘封心目中,因感刘备三顾之恩,必是未来之“死硬拥嫡派”首领。一朝刘封当皇帝,第一个要杀的就是他自己!因此更是落井下石:“可就遗刘封进兵,令二虎相拼,刘封或有功,或败绩,必归成都,就而除之,可绝两害。”既然有功,为何要杀?至此,刘封死定了。

在封建社会中,封建法统保障了父贵子荣,父当官子发财,然刘封成了刘备义子未必是好事。其实当新野县衙屋顶那只白鹤叫四十余声时,就决定了刘封的命运,到刘备拥有两川之地,而彼时刘封“征则有威,居则有号”而且“远近所闻”时,对刘备说来,此事非快刀斩乱麻解决不可。按历史发展规律,即使刘封能继承帝位,蜀国也要亡的。只是成语词典上少了一个“乐不思蜀”的成语罢了,这也算笔者多余的话,真是: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40469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5
下一篇2023-07-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