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张仪的结局

历史上张仪的结局,第1张

1历史上张仪是怎么死的 秦国宰相张仪的结局

张仪(前378年-前309年),魏国安邑(今山西万荣)张仪村人,魏国贵族后裔,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和谋略家。张仪曾与苏秦同师从于鬼谷子先生,学习权谋纵横之术,饱读诗书,满腹韬略,连苏秦都自叹才能在张仪之下。张仪曾两次为秦相,前后共11年,亦曾两次为魏国国相,第一次4年,第二次仅一年余即卒于任上,死后葬开封市东郊宴台河村。

张仪是怎么死的

张仪外连衡而斗诸侯”,与秦国的耕战政策相配合,运用雄辩的口才,诡谲的谋略,纵横捭阖,游说诸侯,建立了诸多功绩,在秦国的政治、外交和军事上成为举足轻重的人物。他在风云多变的险恶环境中,主要凭借外交手段,采用连横策略,“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使秦国的国威大张,在诸侯国中产生了巨大的威慑作用。孟子的弟子景春称赞说:“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张仪使用军事和外交手段,使得秦国“东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这为秦国的霸业和将来的统一起了积极的作用。秦惠文王更元十四年(前311年),秦惠王卒,子秦武王即位。

张仪素为秦武王不满,离秦赴魏,秦武王二年(前309年)卒于魏。

卒于魏,具体无载。

2芈月传张仪结局死了吗

芈月传张仪结局死了,历史上的是病死的。

一、芈月传张仪

张仪和庸芮两人在关门外送别了芈月母子,送别之景堪称凄凉。张仪去了魏国,大王果然攻打它,这是大王使国内疲惫困乏而向外攻打与自己建立邦交的国家,广泛地树立敌人,祸患殃及自身,却让张仪得到秦国的信任。张仪出任魏国相国一年以后,于秦武王二年死在了魏国。

二、政史张仪

秦惠王封张仪为相,后来张仪出使游说各诸侯国,以“横”破“纵”,使各国纷纷由合纵抗秦转变为连横亲秦。张仪也因此被秦王封为武信君。秦惠王死后,因为即位的秦武王在当太子的时候就不喜欢张仪,张仪出逃魏国,并出任魏相,一年后去世。

扩展资料:

被囚楚国

秦惠王十四年(前311年),秦国要挟楚国,想得到黔中一带的土地,要用武关以外的土地交换它。秦惠王想要遣送张仪,又不忍开口说出来。张仪却主动请求前往。秦惠王说:“那楚王恼恨先生背弃奉送商於土地的承诺,这是存心报复您。”

张仪说:“秦国强大,楚国弱小,我和楚国大夫靳尚关系亲善,靳尚能够去奉承楚国夫人郑袖,而郑袖的话楚王是全部听从的。况且我是奉大王的命令出使楚国的,楚王怎么敢杀我。假如杀死我而替秦国取得黔中的土地,这也是我的最高愿望。”

于是,张仪出使楚国。楚怀王等张仪一到就把他囚禁起来,要杀掉他。靳尚对郑袖说:“您知道您将被大王鄙弃吗?”郑袖说:“为什么?”靳尚说“秦王特别钟爱张仪而打算把他从囚禁中救出来,如今将要用上庸六个县的土地贿赂楚国,把美女嫁给楚王,用宫中擅长歌唱的女人作陪嫁。

楚王看重土地,就会敬重秦国。秦国的美女一定会受到宠爱而尊贵,这样,夫人也将被鄙弃了。不如替张仪讲情,使他从囚禁中释放出来。”

于是郑袖日夜向楚怀王讲情说:“作为臣子,各自为他们的国家效力。现在土地还没有交给秦国,秦王就派张仪来了,对大王的尊重达到了极点。

大王还没有回礼却杀张仪,秦王必定大怒出兵攻打楚国。我请求让我们母子都搬到江南去住,不要让秦国像鱼肉一样地欺凌屠戮。”楚怀王后悔囚禁了张仪,于是赦免了张仪,像过去一样优厚款待他。

参考资料:

-张仪

3历史上张仪是怎么死的 芈月传张子张仪结局

芈月传张仪结局死了吗?历史上张仪是怎么死的?著名演员赵立新在剧中饰演秦惠文王宰相张仪,一个能言善辩、机智过人的谋士形象,并获得导演郑晓龙的极力称赞。

秦惠文王的宰相,天下知名的说客,纵横学说的代表人物。他凭着一张嘴游说六国,让秦国不费吹灰之力,占得一个个城池。然而没有实力相衬的诡辨时间长了却无以为继,后期他在列国能活动的空间越来越少,在秦惠文王死后,被注重武力的秦武王逐走。

历史上张仪是怎么死的?

张仪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入秦。秦惠王封张仪为相,后来张仪出使游说各诸侯国,以“横”破“纵”,使各国纷纷由合纵抗秦转变为连横亲秦。张仪也因此被秦王封为武信君。

秦惠王死后,因为即位的秦武王在当太子的时候就不喜欢张仪,张仪出逃魏国,并出任魏相,一年后去世。

完美表演获导演力赞

向来对表演艺术追求极高的赵立新,此次在《芈月传》中再次脱颖而出。赵立新凭借自己对于剧本的深刻认识,以及对张仪这个角色的独到见解与独具匠心的表演,很快就进入了角色,在塑造张仪这个角色的整个过程中堪称完美,言辞犀利的台词和酣畅淋漓的表演也使得张仪这个角色更加“接地气儿”。据透露,在拍摄第一场戏张仪出使秦国的时候,赵立新一出场就得到了导演的肯定:“我看到了张仪,虽然我说不出张仪是什么样子,但我看到了你一气呵成的表现,我觉得你就是张仪。”一句“你就是”,可以算得上是对该演员和其所塑造角色的最高评价了。

《芈月传》张仪是谁演的扮演者赵立新个人资料:

赵立新,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和全苏国立**大学(莫斯科国立**学院),中国内地影视、话剧男演员,导演。

2001年出演电视剧《走向共和》。2002年自导自演的独白剧《亨利事件》、《弗洛伊丹徒尔的病例》获斯德哥尔摩国际独白剧戏剧节年度最佳剧目奖 。2006年参演的历史剧《大明王朝1566》获得第26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长篇电视剧三等奖。2009年主演年代家族剧《血色沉香》,随后加盟张纪中版《西游记》。2010年出演电视剧《永不消逝的电波》。2011年出演建党90周年献礼剧《开天辟地》中蒋介石一角。2012年领衔主演胡玫执导的古代历史传奇剧《英雄曹操》。2013年出演国安反间谍剧《于无声处》。 2014年8月参演的武侠**《飞鱼服绣春刀》上映中文名 赵立新

民 族 汉族

身 高 174cm

体 重 63kg

职 业 导演、编剧、演员

毕业院校中央戏剧学院&全苏国立**大学

代表作品 英雄时代、曹操、大明王朝1566、永不消逝的电波赵立新近期所演出的电视剧:

2014年《爸爸父亲爹》饰:苏明远

2014年《熟男养成记》饰:赵文宇

2014年《小宝和老财》饰:甘克

4如何评价张仪 在历史上张仪最后怎么死的

张仪,生年不详,卒于秦武王元年,一说秦武王二年。他是魏国的贵族后裔,中途落魄了。据说,他是从鬼谷子和苏秦是同门,学成后游说各诸 侯国,主要活动时间是燕易年间,他的活动时间应该比苏秦早些,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和谋略家。张仪在未发迹之前与苏秦的经历 很相似,他也是游走在各国之间。最初张仪的活动范围是在魏国,但是本国的国君不待见他,便转而投奔楚国,但因为自己出身贫寒,而被怀疑 窃取了楚相的“和氏璧”,张仪觉得受辱而离开了楚国,最后到达了秦国,秦国是张仪最后的归属,在秦国张仪找到了自己的战场。

公元前329年,张仪凭借出色的口才成为秦国的座上客,秦惠王很赏识张仪。春秋战国是华夏文明最辉煌的时代,是一个极其具有武士精神的时代 。所以,像张仪这样四处流浪于各国为各个君王效命是很正常的事,当初苏秦做燕的间谍削弱齐国为了燕昭王,前290年后才合纵攻强秦, 五国“ 合纵”攻秦,表面上看行动一致,为攻秦而集结军队,但暗地却各有各的打算。这给张仪的连横提供了绝好的时机,张仪游走六国,一个个拆解了 他们的联盟,为秦国一扫六国奠定了基础,由此,很多人说张仪狡猾阴险。其实,纵横家最务实,一切从客观出发,并以取得成功为目标。他们 是杰出的谋士和辩士,纵横家所崇尚的是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之技巧,只需要达到目的即可,不需要什么仁义道德,因此说张仪狡猾也好,能言 善辩也罢,他最后还是达到了他的目的。

除去优秀的辩论能力,张仪其实是个很有理想的一个青年。当初他受辱于楚,就发誓一定要报仇雪耻,最后他真的做到了说明张仪是个有毅力的 有恒心的人,而张仪年轻时替人抄书的经历,则显示出他好学的一面。他遇到好词好句摘抄到自己的手掌和大腿上,晚上回到家中,就折竹刻写 ,时间久了,就集成了一本册子,后遂以“折竹”或“张仪折竹”来形容一个人勤奋刻苦学习。

君子见势而为,张仪是见势的君子,不是势利小人。在春秋战国纲常伦理都被无休止的战争和扩张给打破了,在这个时代人与人之间无须讲求礼 节,更别谈忠义,但是张仪在辗转两个国家之后,却始终坚守在秦国,这不得不佩服他对秦国的忠诚。张仪能够留在秦国,除却秦国是个很多发 展前景的国家外,秦国的君主对张仪十分不错。很珍惜张仪,对张仪礼遇。当时,并不是所有有才的人都能够受到重用,张仪能受到秦惠王的赏 识实在是难能可贵,依托于张仪的才干和明智的秦王,遇见明君,三生有幸,张仪怎么能够不忠诚?

张仪为秦国破解了六国的联盟之后,又先后到齐国、魏国等地说服各国诸侯“连横”,实行亲秦的政策,变相地让秦国兼并了这些国家,为后来 秦国横扫六合,一统天下奠定了不朽的功勋。秦惠王死后,秦武王上台,秦武王看不惯这个只会耍嘴皮子的张仪,觉得他满嘴油腔滑调又不务实 ,不重用张仪,张仪便又回到了魏国。最后在魏国去世,得以善终。

5张仪是怎么死的,希望尽量详细

张仪外连衡而斗诸侯”,与秦国的耕战政策相配合,运用雄辩的口才,诡谲的谋略,纵横捭阖,游说诸侯,建立了诸多功绩,在秦国的政治、外交和军事上成为举足轻重的人物。

他在风云多变的险恶环境中,主要凭借外交手段,采用连横策略,“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使秦国的国威大张,在诸侯国中产生了巨大的威慑作用。孟子的弟子景春称赞说:“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张仪使用军事和外交手段,使得秦国“东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这为秦国的霸业和将来的统一起了积极的作用。秦惠文王更元十四年(前311年),秦惠王卒,子秦武王即位。

张仪素为秦武王不满,离秦赴魏,秦武王二年(前309年)卒于魏。卒于魏,具体无载。

如下:

第一次:公元前313年,秦国张仪欺骗怀王要其以断绝齐国之交换取秦国割让六百里商于之地,怀王中计,与齐国断交后只得六里地。

第二次:楚国两次失败后,只好再割两座城池与秦国讲和。秦王提出用商于之地换取楚国黔中之地,楚王竟然答复,只要得到张仪并亲自诛之,愿将黔中之地奉送。张仪不顾个人安危,只身付楚,买通宠臣靳尚和夫人郑袖,使楚王改变了对自己的态度。

第三次:公元前29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秦昭襄王约怀王在武关会面。怀王不听昭睢、屈原劝告,决定前往武关,结果被秦国扣留。

如满意,请采纳,哈哈!!

历史的存在就是让我们借鉴古人的智慧,每个喜欢读历史的人,都有自己的内心不可对外言传的世界,我们现代人看历史,总会用有色的眼光来评判历史人物,好也罢坏也罢,我们只要能从古人的故事中找寻到我们该具备的智慧就行,每个时期的历史都有各自的特点,战国时期的历史更是如此。

秦国强大六国衰弱其实就是天下大势所趋,分久必合也是历史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战国初期秦国弱小,被山东六国冠以蛮夷的称号,但就是这样一个国家却成就了中原大地的第一次大融合,其中涌现出来的历史人物也总是成为我们谈论的焦点,商鞅变法、围魏救赵、六国和盟等也总是令人津津乐道。

其实历史中不单单有这些著名人物,一些容易被我们忽视存在的小人物也构成了历史的一部分,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历史上的嬴华,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故事还得从小说说起。

嬴华,战国时期秦国人,是和秦惠文王一个时期的人物,商鞅被嬴驷车裂之前,不仅给嬴驷推荐了樗里疾和司马错,而且关于赢虔,商鞅同样给了嬴驷建议,就是重用赢虔的子女,这个时候嬴华就作为赢虔的闺女出出现了,嬴驷还真的很重用嬴华,嬴华组建并且成了秦国匕首之称黑冰台的第一任掌门人。

黑冰台是一个间谍组织,里面的铁鹰战士各个身怀绝技,女扮男装的嬴华率领的黑冰台不仅使用离间和贿赂分解了六国同盟,而且还遍布六国,为秦国提供六国的各种信息,最重要的是嬴华给秦国带了一个左右战国乾坤的大人物张仪,张仪继任丞相之后,黑冰台就成了丞相府下设的一个机构,嬴华自然而然进入了张仪的麾下。

张仪在一次偶尔的机会,发现了嬴华其实是女的啊,很开心,觉得嬴华是天下第一奇女子,遂生仰慕之心,并且在张仪周旋六国的时候,嬴华多次帮张仪脱离险境,就这样两个人开始了相互依赖相互吸引,事情的发展自然就是张仪不仅收了嬴华的黑冰台,连带着也把嬴华娶进了张家的大门。

可是战国时期秦国的嬴华真的是张仪的夫人吗,其实并不是!嬴华其实也不是赢虔的闺女,当然嬴华的黑冰台也不存在,但是秦国的铁鹰战士确实真实存在的,其实嬴华是秦孝公的儿子,你没看错,嬴华是男的,是秦惠文王嬴驷的兄弟,又可以叫做公子华,关于嬴华历史上记载的并不是很多,嬴华善武,是秦惠文王的一员大将,秦国和楚国的一次大战中,嬴华率军回救咸阳,被楚兵团团包围,嬴华力战而死。

那么张仪和嬴华有交集吗,当然有,公元前328年,六国和盟形成决定一举灭秦,张仪主张立即发兵攻打魏国,给六国一个下马威,嬴华主张进攻魏国的蒲阳,得到秦惠文王的支持,嬴华就和张仪一起率领秦军围攻蒲阳,并且一举攻克并且占领了蒲阳,这就是嬴华和张仪的交集,仅仅是一起领兵打仗,并不是夫妻关系。

嬴华虽然史载提到的不多,但是并不能否认嬴华的存在,每个存在的历史人物都有自己的价值,当然嬴华也不例外,我们无法知晓几千年前战国时期的具体历史,但是我们却知道秦国辉煌的历史,虽然秦国统一六国后变成的秦朝并没有存在多长时间,但是秦朝在历史上的地位却不容置否,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帝国是对秦朝最公允的评价。

一、苏秦锥刺骨。

典出《战国策·秦策一》。

苏秦游说秦王未果,资用匮乏,潦倒而归。

“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

于是苏秦闭室不出,出其书遍观之,得太公《阴符》,发愤攻读,“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一年后学成,遂游说列国,合纵诸侯抗秦。

另外,还有佩六国相印、嫂子前倨后恭等。

二、张仪被“辱”。

张仪落魄时投靠苏秦,苏秦却对张仪不理不睬,招待张仪的时候也只是用给仆人和侍女所吃的饭食,并且还当众羞辱张仪,说张仪那么有才能,竟弄得穷愁潦倒到这种地步,是不值得收留的,说完就把张仪打发走了。

张仪这次来见苏秦,本以为是旧交,可以求得好处,谁知反而受到羞辱,一气之下,想到各国诸侯中只有秦国才能威胁赵国,于是便前往秦国。

苏秦在张仪离去后,暗中派人资助张仪到达秦国,并且帮助他见到秦惠王。

秦惠文君十年(前328年),秦惠王用张仪为客卿,与他共商攻打各国诸侯的大计。

这时,帮助张仪的人才说是苏秦故意激怒他,为的是张仪今后有更好的发展。

张仪说:“唉呀,这些权谋本来都是我研习过的范围而我却没有察觉到,我没有苏先生高明啊!况且我刚刚被任用,又怎么能图谋攻打赵国呢?请替我感谢苏先生,苏先生当权的时代,我张仪怎么敢奢谈攻赵呢?”

三、苏秦(?-前284年),字季子,雒阳(今河南洛阳)人,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

游说列国,被燕文公赏识,出使赵国。

苏秦到赵国后,提出合纵六国以抗秦的战略思想,并最终组建合纵联盟,任“从约长”,兼佩六国相印,使秦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

四、张仪(?-前309年),魏国安邑(今山西万荣)张仪村人,魏国贵族后裔,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

张仪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入秦。

秦惠王封张仪为相,后来张仪出使游说各诸侯国,以“横”破“纵”,使各国纷纷由合纵抗秦转变为连横亲秦。

张仪也因此被秦王封为武信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22180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9
下一篇2023-06-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