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上说错了,
罗拉是在幽灵岛出现的,
具体忘记哪一集了。。
这是幽灵岛全篇的,楼主可以从里面找一找。
第337集 突入魔之海域!浓雾中浮现的迷之骷髅
第338集 见人的喜悦!骷髅绅士的真面目
第339集 怪事不断 登陆斯利拉巴克
第340集 被称为天才的男人 赫库巴克登场
第341集 美大危机!僵尸屋与透明人
第342集 僵尸之谜 噩梦般的赫库巴克研究所
第343话 他的名字是莫里亚!操纵影子的大海贼设下的陷阱
第344话 僵尸歌的飨宴!夜袭钟的黑暗声音
第345话 全是动物!贝罗娜的不可思议的花园
第346话 消失的草帽小子一伙!谜之剑士现身
第347话 残存的骑士作风 保护奈美的僵尸叛徒
第348话 从空中拜访!剑侠鼻歌是那个男人
第349话 路飞紧急事态!最强影子的去向
第350话 被称为魔人的战士!! 奥兹复活之日
第351话 500年后的苏醒!! 奥兹 开眼
第352话 活下去的信念!守护爆炸头的布鲁克
第353话 男子汉不灭的誓言!在远方的天空下等带的朋友
第354话 定会再会!! 布鲁克许下誓言的海峡
第355话 食物 娜美和影子!!路飞愤怒的大反击
第356话 乌索普最强?消极之灵就交给我了
第357话 僵尸将军被秒杀? 奥兹的冒险心情
第358话 炎之骑士香吉 踢毁虚假的婚礼
第359话 透明的恩怨 香吉被夺走的梦想
第360话 救命啊英雄! 不死的敌人幽灵公主
第361话 吓破胆的佩罗纳!名副其实的牛皮大王乌索普
第362话 屋顶上飞舞的斩击!索隆VS龙马的决斗
第363话 激怒的乔巴!!霍古巴克魔鬼般的医术
第364话 奥兹的巨吼!!死出来草帽小子一伙
第365话 敌人是路飞!最强僵尸对草帽小子一伙
第366话 受死吧布萨洛姆!娜美有情的雷击
第367话 扳回一城!必杀草帽合体技
第368话 无声无息的袭击!迷之访问者
第369话 奥兹加莫里亚 !力量与智慧的最凶合体
第370话 逆转战局的秘策!梦魇路飞登场
第371话 草帽一伙溃败 影的力量全开
第372话 绝对挑战开始 路飞VS路飞
第373话 胜负迫近!奋力击出的致命一击
第374话 身体消失 照射在恶梦之岛上的朝阳
第375话 没有结束的危机!草帽一伙全灭指令
第376话 全部弹开!熊的肉垫果实能力
第377话 伙伴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索隆奋不顾身的战斗
第378话 遥远的誓言 海贼之歌与小鲸鱼
第379话 布鲁克的过去 快乐的朋友悲伤的离别
第380话 宾克斯的酒 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歌
第381话 新的伙伴!音乐家鼻歌布鲁克
古希腊有200多个大大小小的城邦(国家)。在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西南部的伊利斯城邦,有一个名叫奥林匹亚的小地方,溪流潺潺,林木葱茏,看上去与希腊别的地方没有什么不同。但是在古希腊,奥林匹亚的大名,就像今天的宗教圣地耶路撒冷一样,无人不知。奥林匹亚有这般赫赫名声,完全是因为那里举办过古奥运会。
古希腊奥运会是何时和如何产生的,已不可考,但是从希腊这个神话王国留传下来的一些传说中,依然可以看到一些蛛丝马迹。关于奥运会的起源主要有3个神话传说。
第1个传说是,宙斯的父亲克罗诺斯想把王位传给宙斯,为了考验儿子的能力,决定与宙斯进行摔跤比赛,如果宙斯获胜,便可继承王位。结果克罗诺斯不敌宙斯,败在儿子手下。宙斯接过万神之首的王冠后,在奥林匹亚举行了盛大的庆典活动,其中也有竞技比赛,这就是最初的古代奥运会。
第2个传说是,伊利斯国王与英雄赫拉克利斯打赌,如果赫拉克利斯在一天内,把3000头牛的牛圈打扫干净,就能得到300头牛的奖励。聪明的赫拉克利斯引来阿尔菲斯河河水,很快就把牛圈冲洗得干干净净。可是伊利斯国王不仅毁约,而且想杀死赫拉克利斯。但赫拉克利斯在宙斯的帮助下,杀死了伊利斯国王。之后,赫拉克利斯在奥林匹亚举行竞技比赛来庆祝胜利,以报答宙斯,于是有了古奥运会。
第3个传说流传最广。古希腊皮萨城邦的国王俄诺玛诺斯,有一个美若天仙的女儿希波达弥亚,慕名而来的求婚者络绎不绝。国王听预言家说他将死于女婿之手,于是想出一个既不让女儿出嫁,求婚者又无法指责他的办法。他要求求婚者与他进行驾车比赛,若求婚者获胜,可娶走公主,若输给他,就被刺死。结果,有13位求婚者因赛车失败而丧命。一日,青年英雄珀罗普斯来求婚,尽管珀罗普斯驾着海神波塞冬的金马车飞奔,但是国王的两匹神骏“菲拉”和“哈尔彼那”快如旋风,眼看就要追上,国王已将长矛瞄准珀罗普斯的后心。此时,海神波塞冬显灵,使国王战车的轮子飞脱出去,国王坠地而死。珀罗普斯如愿以偿地娶了希波达弥亚,并继承了王位。为了庆祝胜利,在奥林匹亚举行了盛大的奥运会。在今天的奥林匹亚,人们仍能看到珀罗普斯墓的遗迹。
尽管这些神话内容各异,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古奥运会与神有关。虔诚的古希腊人为了让诸神高兴,在种庄稼、航海、打仗等活动中帮助自己,就举办名目繁多的祭神仪式。他们想,既然众神喜欢观看竞技比赛,就将竞技也作为祭品献上,于是,古希腊有奉献给海神波塞冬的伊斯特摩斯运动会、奉献给太阳神阿波罗的皮托运动会、奉献给智慧之神雅典娜的泛雅典运动会等。奥运会是奉献给万神之尊宙斯的,因此成为古希腊影响最大的第一盛会。就像古希腊诗人平达所说,没有任何其他的比赛能比奥林匹克运动会更值得歌颂。
放下武器参加奥运
古希腊有数百个独立的城邦,城邦之间经常兵戎相见,战争频繁,因此,战争对古希腊人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古希腊人把体育锻炼当做头等大事。各种竞技运动风行一时,出现了奥运会和其他一些节日盛典中的竞技运动比赛。比赛项目大多与军事技能有关,反映了战争与古希腊奥运会发展的关系。
远古时代在奥林匹亚举办的祭祀竞技活动曾一度中断。到了公元前8世纪,伊利斯城邦遇到灾祸,国王伊费托斯派人到供奉太阳神阿波罗的宗教圣地——德尔菲去听取“神谕”。所谓听“神谕”,是古希腊人的一个宗教传统 。
古时,伊利斯、斯巴达及皮萨3个城邦的国王达成协议,决定恢复在奥林匹亚举行的宗教庆典,每4年一次,在夏至后的第二个月圆之日前后,也就是大约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之间举办,并同意在奥运会期间停止战争行动,以便能使运动员和观众参加奥运会,并安全返回。这就是著名的“奥林匹克神圣休战”。休战协议铭刻于一个铁饼上,存放在赫拉神庙。
每逢奥运会年,伊利斯城邦就派出3名使者,头戴橄榄枝编就的桂冠,手持节杖前往各城邦,宣告奥运会即将举行,“神圣休战”开始,邀请人们参加奥运会。他们所到之处均受到热烈欢迎。“神圣休战”一经宣布,整个伊利斯城邦成为宗教圣地,禁止任何军事行动,也禁止人们带武器进入,通往奥林匹亚的所有道路畅通无阻,任何人不得拦阻。违背“神圣休战”的人和城邦都会受到严厉制裁。公元前420年,在“神圣休战”宣布后,斯巴达人攻打了伊利斯城邦的一个镇子,伊利斯便根据规定,按每名士兵罚款两个“米那”计算,要斯巴达人交罚金2000米那(相当于20万只羊的价钱)。斯巴达人抱怨说,他们实在不知道“神圣休战”已经宣布,拒不交罚金,伊利斯城邦就毫不客气地禁止斯巴达人参赛。“神圣休战”的期限最初为1个月,后因地中海沿岸的希腊殖民城邦也参加奥运会,便延长到3个月。
“神圣休战”延续了1000多年,使古奥运会摆脱了战争的干扰,成为和平与友谊的盛会,体现了古希腊人渴望和平的意愿,并对现代奥运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是古希腊城邦的鼎盛时期。公元前480年,英勇的希腊人在马拉松平原上以弱击强,打败强大的波斯入侵者后,古奥运会更是达到了它辉煌的顶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奥运会也从最初的1天扩展到5天,除了进行竞技比赛外,同时还举行各种祭祀活动和艺术比赛。
竞技场上的角逐
古奥运会的比赛异常紧张激烈,参赛者都是体能出众、身材健美的精英。他们为了自己城邦的光荣、家族的荣誉,在竞技场上斗智斗勇。精彩的比赛常使观众如痴如醉。最初,奥运会只有短跑一项,后来奥运会的规模不断扩展。
古奥运会赛跑
前13届奥运会只有赛跑一个项目。比赛距离为一个“斯泰德”(约192米),以后又逐渐增加了往返跑,即跑到终点后,在终点线的石柱处转向折回。
公元前720年,第15届奥运会又增加了长距离跑项目,距离为7~24个“斯泰德”。在当时,起跑的姿势为站立式。运动员两脚前后分开站立在起跑线的条石槽沟上,两脚尖分别放入沟内,身体前倾,传令官一声令下,便向前冲出。
武装赛跑是从公元前520年第65届奥运会开始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的。武装赛跑者身着铠甲,头戴盔帽,腿裹护胫,左手执圆形盾牌。虽然只进行一次往返跑,但全身披挂,负担很重,因此,少年运动员不参加这个项目。
古奥运会拳击
拳击是古希腊最古老的运动项目之一,但直到公元前688年第23届奥运会上才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比赛的对手由抽签决定,比赛不分局数,不受时间限制,不按体重分级。比赛时仅允许用拳头或手掌击打对方。双方如果都不愿意弃权,比赛就一直继续下去,直到其中一方被打倒在地,或举起右手表示认输为止。
古奥运会摔跤
摔跤是古希腊人十分喜爱的运动项目。摔跤比赛分为立姿和卧姿。立姿比赛时,竞技者只要将对手摔倒3次即为胜利。卧姿摔跤是竞赛双方在泥泞的场地上进行比赛。由于泥浆沾满皮肤,很难互相抓住,增加了取胜的难度。卧姿摔跤十分激烈,直到一方举起右手,食指伸直,承认自己失败,比赛才决出胜负。
古奥运会混斗
混斗是由摔跤和拳击混合而成的一个竞技项目。比赛时,竞技者身体的任何部位都是进攻的武器,可以用各种动作和方法打击对手,但禁止用嘴咬对手和用手指刺伤对手的眼睛。混斗比赛剧烈而危险,比赛要一直进行到使对手丧失抵抗力或承认失败为止。
古奥运会五项竞技
五项竞技是古奥运会中最受人尊重的项目,正如古希腊最著名的学者亚里士多德所评论的:“五项竞技的运动员是最出色的,因为他们既有力量又有速度。”
五项竞技在公元前708年第18届奥运会上成为竞赛项目,包括短跑、跳远、掷铁饼、掷标枪和摔跤,其中短跑和摔跤既是五项竞技的内容,又是奥运会单独的竞赛项目,而最具特色的则是跳远项目。
古奥运会跳远
跳远用的沙坑叫做“斯卡玛”,坑长约15米,同时它还兼做摔跤场之用。
跳远比赛是在笛声伴奏下进行的,以激发起竞技者的情绪和跳远的节奏。跳远分为立定跳和助跑跳两种。比赛时,运动员手握名为助跳器、重量约148~463公斤的半圆形重物。据说,这样既可增加跳远的距离,又有助于落地时保持身体平衡。
跳远的成绩用线绳测量,用木桩标记。每个竞技者跳完3次后,才决定谁跳得最远,同时,还要看竞技者跳跃时姿态是否优美,只有两者兼备的竞技者才能获胜。
古奥运会掷铁饼
投掷用饼最初是中心厚、边缘薄的石饼,大约在公元6世纪前后,改用金属制造。
由于各城邦运动会对铁饼的直径、重量未做统一规定,因此,在奥运会上使用的铁饼也不统一。竞技者比赛时,先在手上沾满沙子或泥土,以免投掷时铁饼脱手。测量投掷距离和现代铁饼比赛一样,并不在每次投掷后都测量,而是在铁饼落下的地方做记号,最后按最远的投掷距离算成绩。
古奥运会掷标枪
这种标枪是一种直木矛,通常用松木或橄榄枝制成,长度相当于一般男子的身高(约173米),粗细与食指相似。最初矛尖为锋利的石头,后来才换成金属制的不同类型的枪尖。比赛分投远和掷准两种。投远时,标枪上需置一个无锋刃的金属矛头,用以增加力量并保持平衡;掷准时,则改用一个有锋刃的金属矛头,以掷中目标的多少来确定最后的优胜者。
古奥运会战车赛
战车赛在公元前680年第25届奥运会时被列为竞技项目。由于比赛规模宏大,设备豪华,加之惊险场面层出不穷,因而深受希腊人的喜爱。
战车赛在竞技场里举行,起点设标志柱,终点设转向柱,以一个来回为一圈。最初为四马拉战车赛,公元前500年第70届奥运会时增加了骡子拉战车赛,但不久又取消了,以后还陆续增加了双马拉战车赛和幼马拉战车赛。比赛时场面十分激烈。竞技者赤身,手扬长鞭,拼命催马向前。赛车到转向柱处要突然掉转,如驾驭技术欠佳,不是车轮撞着转向柱翻车,就是竞技者被前冲力摔出车外。所以,赛车一旦驶近转向柱,号手即吹起号来,这一方面是提醒驾驭者注意安全,另一方面也是对这些冒险驱车前进的勇士们表示敬意和鼓励。
一般情况下,车主并不亲自驾车比赛,而是雇人替他比赛,但是一旦获胜,被宣布为获胜者的是车主,而不是实际的驾车人。
古奥运会赛马
赛马在公元前648年第33届奥运会时被开始列为竞技项目,当时称做“奥林匹克大赛马”。到公元前496年第71届时又增加了牡马赛。
赛马竞技与其他比赛不同,由于竞赛时马上无鞍、无马镫,骑手乘着裸马进行角逐,颇具危险性。因此,与赛车一样,骑手也是雇来的,马主人不亲自参赛。据史料记载,公元前348年,马其顿国王菲利普派人参加第108届奥运会的赛马和赛车比赛并在赛马中获胜。为纪念这一伟大胜利,菲利普发行了四方银币。与赛车同样,一旦赛马获胜,被宣布为获胜者的是马的主人,而不是实际参赛的骑手。
古奥运会传令比赛和笛手比赛
传令比赛和笛手比赛在公元前416年第91届奥运会时被列为比赛项目,并作为开幕赛的项目,在竞技场附近的长廊中进行。这两项比赛要求运动员有嘹亮的嗓子和很大的肺活量,当然也要掌握一定的技巧。获胜者在奥运会中高声地介绍参赛者、宣布成绩,就像今天的运动会上的广播员。
古奥运会少年比赛
公元前632年第37届奥运会开始设置了少年比赛的项目,竞技者年龄限定为17~20岁。比赛项目除一些专门为少年选手设立的以外,大多数与成年人的相同,形式和内容也基本一致,只是在规则的要求、动作的难度方面要低于成年人。少年比赛项目的优胜者同样以橄榄枝桂冠作为奖励。
年代
届次
增设项目
公元前776年
第1届
短跑
公元前724年
第14届
往返跑
公元前720年
第15届
长跑
公元前708年
第18届
五项竞技、摔跤
公元前688年
第23届
拳击
公元前680年
第25届
四马拉战车赛
公元前648年
第33届
混斗、赛马
公元前632年
第37届
少年场地赛跑、摔跤
公元前628年
第38届
少年五项竞技
公元前616年
第41届
少年拳击
公元前520年
第65届
武装赛跑
公元前500年
第70届
骡子拉战车赛
公元前496年
第7l届
牡马赛
公元前428年
第88届
双马拉战车赛
公元前416年
第91届
传令比赛、笛手比赛
公元前404年
第94届
四马驹车赛
公元前288年
第123届
马驹赛
公元前276年
第126届
双马驹车赛
公元前200年
第145届
少年混斗
威廉·巴特勒·叶芝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威廉·勃特勒·叶芝)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晚年叶芝
放大
晚年叶芝
威廉·巴特勒·叶芝(William Butler Yeats)(1865年6月13日——1939年1月28日),亦译“叶慈”、“耶茨”,爱尔兰诗人、剧作家,著名的神秘主义者。叶芝是“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的领袖,也是艾比剧院(Abbey Theatre)的创建者之一。
叶芝早年的创作仍然具有浪漫主义的华丽风格,善于营造梦幻般的氛围,例如他在1893年出版的散文集《凯尔特曙光》便属于这种风格。然而进入不惑之年后,在现代主义诗人伊兹拉·庞德等人的影响下,尤其是在其本人参与爱尔兰民族主义政治运动的切身经验的影响下,叶芝的创作风格发生了比较激烈的变化,更加趋近现代主义了。
叶芝不仅仅是艾比剧院的决策者之一,也曾担任爱尔兰国会参议员一职。他十分重视自己的这些社会职务,是爱尔兰参议院中有名的工作勤奋者。叶芝曾于192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的理由是“以其高度艺术化且洋溢着灵感的诗作表达了整个民族的灵魂”。1934年,他和拉迪亚德·吉卜林共同获得古腾堡诗歌奖。
目录
[隐藏]
1 早年的生活和作品
2 年轻的诗人
3 昴德·冈昂、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和艾比剧院
4 神秘主义的影响
5 向现代主义的转变
6 政治生涯
7 晚年的生活和创作
8 叶芝的主要作品
9 参见
[编辑]
早年的生活和作品
叶芝出生于距离爱尔兰首都都柏林不远的山迪蒙(Sandymount)。他的父亲约翰·巴特勒·叶芝是亚麻商人杰维斯·叶芝的后裔。这位商人卒于1712年,他的孙子本杰明娶了基尔岱尔郡的望族之女玛丽·巴特勒。约翰·叶芝结婚的时候正在学习法律,但是很快他便辍学,转而学习画肖像画。他的母亲(即威廉·巴特勒·叶芝的祖母)苏珊·玛丽·波雷克斯芬来自斯莱果郡(County Sligo)上一个盎格鲁-爱尔兰裔家族。诗人出生后不久,便迁至位于斯莱果的大家族中,他本人也一直认为是斯莱果郡孕育了自己真正的童年岁月。巴特勒-叶芝家族是一个非常具有艺术气息的家族。诗人的哥哥杰克后来成为一位著名的画家,而他的两个姐妹伊丽莎白和苏珊则均参加过著名的“工艺美术运动”。
为了诗人父亲的绘画事业,叶芝的家庭后迁至伦敦。起初,叶芝和他的兄弟姐妹接受的是家庭教育。诗人的母亲由于非常思念故地斯莱果,经常给孩子们讲家乡的故事和民间传说。1877年,威廉·叶芝进入葛多芬小学(Godolphin),并在那里学习了四年。不过威廉似乎并不喜欢在葛多芬的这段经历,而且成绩也并不突出。由于经济上的困难,诗人全家于1880年底迁回了都柏林。起初住在市中心,其后搬到位于郊外的皓斯(Howth)。
在皓斯的时光是诗人重要的发展阶段。皓斯周围是丘陵和树林,相传有精灵出没。叶芝家雇了一个女仆,是一个渔人的妻子,她熟知各类乡野传奇,娓娓道来的神秘冒险全都收录在后来出版的《凯尔特黄昏》里。
1881年10月,诗人在都柏林的伊雷斯摩斯·史密斯中学(Erasmus Smith)继续他的学业。他父亲的画室就在这所学校附近,于是诗人经常在那里消磨时光,并结识了很多都柏林城的艺术家和作家。在这段时间里,叶芝大量阅读莎士比亚等英国作家的作品,并和那些比他年长许多的文学家、艺术家们讨论。他于1883年12月从这所中学毕业,其后他便开始了诗歌的创作。1885年,叶芝在《都柏林大学评论》上发表了他的第一部诗作,以及一篇题为《赛缪尔·费格森爵士的诗》的散文。从1884年到1886年,他就读于位于基尔岱尔大街的大都会艺术学校(Metropolitan School of Art),也就是如今爱尔兰国家美术与设计学院的前身。
[编辑]
年轻的诗人
在开始进行诗歌创作之前,叶芝便已经尝试将诗歌和宗教观念、情感结合起来。后来,他在描述自己童年生活的时候曾说过“……我认为……如果是一种强大且悲天悯人的精神构成了这个世界的宿命,那么我们便可以通过那些融合了人的心灵对这个世界的欲望的词句来更好的理解这种宿命。”
叶芝早年的诗作通常从爱尔兰神话和民间传说中取材,其语言风格则受到拉斐尔前派散文的影响。这一时期,雪莱的诗对叶芝产生了很大影响。在后来的一篇关于雪莱的文章中叶芝写道:“我重读了《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在世界上的所有伟大著作之中,它在我心里的地位比我预想得还要高得多。”
叶芝早期还受到彼时爱尔兰著名的芬尼亚组织(Fenian)领袖约翰·奥里亚雷的影响。诗人晚年曾说,奥里亚雷是他所见最“风流倜傥的老人”,“从奥里亚雷的谈话以及他借我或送我的爱尔兰书籍中,成就了我一生的志业。”在奥里亚雷的介绍下,叶芝认识了道格拉斯·海德和约翰·泰勒。前者于1893年成立盖尔语联盟(Gaelic League),致力于保存并增加爱尔兰语言的使用。
叶芝的第一首重要诗作是《雕塑的岛屿》,是一首模仿埃德蒙·斯宾塞诗作的梦幻般的作品。这首诗发表在《都柏林大学评论》上,其后没有再版。叶芝第一部公开出版的作品是一本小册子《摩沙达:戏剧化的诗》。这篇文章也同样在《都柏林大学评论》上发表过,而且只是由他的父亲出资印刷了100册。此后,他完成了叙事长诗《乌辛之浪迹》(The Wanderings of Oisin),并在1889年出版了诗集《乌辛之浪迹及其他诗作》。这是即使在叶芝风格成熟之后也仍未否定过的第一部作品,取材于爱尔兰古代勇士的传说和神话故事。为完成这首诗,诗人花费了整整两年的时间,其风格清晰的体现出费格森和拉斐尔前派对诗人的影响。这首诗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叶芝以后诗作的主题风格:追求冥思的生活抑或追求行动的生活。这本诗集的前八首抒情诗和歌谣的主题,是源自叶芝少年时代对印度人及阿尔卡迪亚世外桃源的想象——神祗与女神、王子与公主、殿堂、孔雀与神秘的莲花等等。诗歌中流露出明显的浪漫主义和拉斐尔前派的痕迹。在《乌辛之浪迹》之后,叶芝再未创作过长诗。他的其他早期作品多半是以爱情或神秘事物为主题的抒情诗。随着叶芝的作品读者群的不断扩大,他结识了当时爱尔兰和英国的很多著名文学家,包括萧伯纳和王尔德。
叶芝的家庭于1887年重新搬回伦敦。1890年,叶芝和欧那斯特·莱斯(Ernest Rhys)共同创建了“诗人会社”(Rhymer’s Club)。这是一个由一群志同道合的诗人们组成的文学团体,成员们定期集会并于1892年和1894年分别出版过自己的诗选。叶芝的早期作品还包括诗集《诗集》、《神秘的玫瑰》和《苇间风》。事实上,“诗人会社”的文学成就并不高,叶芝几乎是唯一取得了显著成就的诗人。
[编辑]
昴德·冈昂、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和艾比剧院
1889年,叶芝结识了昴德·冈昂**。她是一位热衷于爱尔兰民族主义运动的女性。冈昂**非常仰慕叶芝早年诗作《雕塑的岛屿》,并且主动和叶芝结识。叶芝深深的迷恋上了这位**,而这个女人也极大的影响了叶芝以后的创作和生活。经过两年的密切交往后,叶芝向冈昂**求婚,却遭到拒绝。其后,他又共计向她求婚三次,分别是再1889年、1900年和1901年,均遭到了拒绝。尽管如此,叶芝对冈昂**仍然魂牵梦萦,并以她为原型创作了剧本《凯丝琳女伯爵》。在剧中,凯丝琳将灵魂卖给了魔鬼,好让她的同胞免于饥荒,最后上了天堂。此剧直到1899年才得以上演,引发了宗教及政治上的诸多争议。终于,在1903年,冈**嫁给了爱尔兰民族运动政治家约翰·麦克布莱德。在这一年,叶芝动身去美国进行了一场漫长的巡回演讲。这段时期他和奥莉薇亚·莎士比亚有过短暂的恋情。他们在1896年结识,却在一年之后分手。
艾比剧院的海报
艾比剧院的海报
也正是在1896年,叶芝结识了奥古斯塔·格雷戈里夫人,介绍人是他们共同的朋友爱德华·马丁。格雷戈里夫人鼓励叶芝投身民族主义运动,并进行戏剧的创作。尽管叶芝受到法国象征主义的影响,但显然他的创作具有清晰而独特的爱尔兰风格。这种风格在叶芝与爱尔兰年轻一代的作家的交往中得到强化。叶芝和格雷戈里夫人、马丁以及一些其他爱尔兰作家共同发起了著名的“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或称“凯尔特文艺复兴运动”)。
除了作家们的文学创作外,学院派的翻译家们对古代传奇故事、盖尔语诗歌以及近代的盖尔语民歌的翻译和发掘工作也对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代表人物是后来成为爱尔兰总统的道格拉斯·海德,他编纂的《康诺特省的情歌》倍受推崇。
这场运动最不朽的成就之一便是艾比剧院的成立。1889年,叶芝、格雷戈里夫人、马丁和乔治·摩尔创立的“爱尔兰文学剧场”(Irish Literary Theatre)。这个团体仅仅存在了两年,而且并不成功。在两位拥有丰富戏剧创作经验的爱尔兰兄弟威廉·费依和弗兰克·费依以及叶芝不计报酬的秘书安妮·伊丽莎白·弗莱德里卡·霍尔尼曼(一位曾经于1894年参与过萧伯纳《武器与人》在伦敦首演的富有的英国女人)的鼎力协助下,这个团体成功打造了一个崭新的爱尔兰国家戏剧界。在著名剧作家约翰·米林顿·辛参与进来以后,这个团体甚至在都柏林靠戏剧演出赚到了不少钱,并于1904年12月27日修建了艾比剧院。在剧院的开幕之夜,叶芝的两部剧作隆重上映。从此以后一直到去世,叶芝的创作生涯始终和艾比剧院相关。他不仅仅是剧院的董事会成员之一,同时也是一位高产的剧作家。
在1902年,叶芝资助建立了丹·埃默出版社,用以出版文艺复兴运动相关的作家作品。这个出版社在1904年更名为库拉出版社。出版社存在至1946年,一直由叶芝的两个姐妹经营,总共出版了70本著作,其中的48本是叶芝自己写的。1917年的夏天叶芝和当年的冈**重逢,并且向她的养女求婚,但是遭到了拒绝。九月份,他改向一位英国女人乔治·海德里斯求婚,她答应了。两人在当年的10月20日结婚。不久,叶芝买下了位于库尔公园附近的巴列利塔,并很快将其更名为“图尔巴列利塔”。叶芝余生中的大部分夏季都是在这里度过的。1919年2月24日,叶芝的长女安·叶芝在都柏林出生。安继承了母亲的智慧、宁静与友善,以及父亲不凡的艺术天赋,后来成为一位画家。
[编辑]
神秘主义的影响
叶芝一生都对神秘主义和唯灵论有浓厚的兴趣。1885年,叶芝和一些朋友创立了“都柏林秘术兄弟会”(Dublin Hermetic Order)。这个组织在6月16日召开了第一次集会,叶芝是领袖。同年,都柏林的神智学会馆在通灵法师婆罗门·摩西尼·莎特里的组织下正式开放,叶芝于次年参加了他的第一次降神会。后来,叶芝沉溺于神秘主义和通灵术之中不能自拔。1900年,他甚至成为“金黎明秘术兄弟会”的领袖。他于1890年参加了这个组织。在结婚以后,叶芝夫妇曾经尝试过风靡一时的无意识写作。
叶芝的神秘主义倾向在他的名诗《丽达与天鹅》中体现得尤为明显。这首短诗从希腊神话中取材,讲述得是宙斯幻化成天鹅与美女丽达结合并生下两个女儿的故事(一是著名的海伦,引发了特洛伊战争;一是克吕泰涅斯特拉,希腊军队统率阿迦门农的妻子)。这一母题在西方文学艺术作品中曾反复出现。关于叶芝创作这首名作的初衷,西方评论界曾有过各种不同的诠释和解读,有的认为是“历史变化的根源在于性爱和战争”,有的则认为是“历史是人类的创造力和破坏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西方主流的文学史将《丽达与天鹅》作为象征主义诗歌里程碑式的作品。
在叶芝的神秘主义思想形成过程里,凯瑟琳·泰楠的影响不可谓不大。泰楠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女诗人,叶芝早年和她过从甚密。正是在泰楠的影响下,叶芝频繁的参加各类神秘主义组织的活动。泰楠一生都很仰慕叶芝的才华,而叶芝却在后来逐渐疏远了她。
叶芝的神秘主义倾向受印度宗教的影响很显著,他晚年甚至亲自将印度教《奥义书》译成英文。通灵学说和超自然的冥思则成为叶芝晚期诗歌创作的灵感来源。一些批评家曾抨击叶芝诗作中的神秘主义倾向,认为其缺乏严谨和可信度。W·H·奥登就曾尖锐的批评晚年的叶芝为“一个被关于巫术和印度的胡言乱语侵占了大脑的可叹的成年人的展览品”。然而正是在这一时期,叶芝写出了他一生中很多最不朽的作品。若想理解叶芝晚年诗作的奥妙,就必须要了解他于1925年出版的《灵视》一书的神秘主义思维体系。今天,人们通过阅读这本书来理解叶芝后期的诗作,却不把它当作一本宗教或哲学的著作。
[编辑]
向现代主义的转变
叶芝的雕版肖像
放大
叶芝的雕版肖像
1913年,叶芝在伦敦结识了年轻的美国诗人伊兹拉·庞德。事实上,庞德来伦敦有一部分便是为了结识这位比他年纪稍长的诗人。庞德认为叶芝是“唯一一位值得认真研究的诗人”。从1913年到1916年,每年冬天叶芝和庞德都在亚士顿森林(Ashdown Forest)的一个乡间别墅中度过。这段时间里庞德担任叶芝名义上的助手。然而当庞德未经叶芝的允许擅自修改了他的一些诗作,并将其公开发表在《诗》杂志上后,两位诗人的关系便开始恶化了。庞德对叶芝诗作的修改主要体现出他对维多利亚式的诗歌韵律的憎恶。然而很快两位诗人都开始怀念双方共事、互相学习的日子。尤其是庞德从欧内斯特·费诺罗萨的寡妇处学到的关于日本能乐的知识为叶芝即将创作的贵族风格的剧作提供了灵感。叶芝创作的第一部模仿了日本能乐的剧作是《鹰之井畔》。他于1916年1月将这部作品的第一稿献给庞德。
叶芝通常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用英文写作的诗人之一。然而,不同于大多数现代主义诗人在自由体诗领域不断做出尝试,叶芝是传统诗歌形式的大师。现代主义对叶芝诗作风格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逐渐放弃早期作品中传统诗歌样式的写作,语言风格也越来越冷峻,直接切入主题。这种风格上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他的中期创作中,包括作品集《七片树林》、《责任》和《绿盔》
1923年叶芝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由瑞典国王亲自颁奖。他在两年之后发表了一首短诗《瑞典之丰饶》,以表达感激之情。1925年,叶芝出版了一本呕心沥血的散文作品《灵视》,其中他推举柏拉图、布列塔诺以及几位现代哲学家的观点来证实自己的占星学、神秘主义及历史理论。
[编辑]
政治生涯
叶芝通过庞德结识了很多年轻的现代主义者,这使得他中期的诗作已经远离了早期的《凯尔特曙光》时的风格。他对政治的关注也已经不再局限于文艺复兴运动早期他所醉心的文化政治领域。在叶芝早期的作品中,他灵魂深处的贵族立场体现无余。他将爱尔兰平民的生活理想化,并且有意忽视这个阶层贫穷孱弱的现实。然而一场由城市中的下层天主教徒发起的革命运动迫使叶芝不得不改变自己的创作姿态。
叶芝新的政治倾向在《1913年9月》这首诗中得到了体现。这首诗抨击由詹姆斯·拉尔金领导的著名的1913年都柏林大罢工。在《1916年复活节》中,诗人反复吟诵:“一切都已改变/彻底改变/一种恐怖的美却已诞生”。叶芝终于意识到复活节起义的领袖们的价值就在于他们卑微的出身和贫困的生活。
整个1920年代和1930年代初期,叶芝无可避免的受到他的国家以及整个世界动荡局势的影响。1922年,叶芝进入爱尔兰参议院。在他的参议员生涯中,叶芝最主要的成就之一就是曾担任货币委员会的主席。正是这一机构设计了爱尔兰独立之后的第一批货币。在1925年,他热心的倡导离婚的合法化。1927年,叶芝在他的诗作《在学童中间》里如此描述作为一名公众人物的自己:“一位花甲之年的微笑的名人”。1928年,由于健康问题,叶芝从参议院退休。
叶芝的贵族阶级立场以及他和庞德之间的密切关系使得这位诗人和墨索里尼相当接近。他曾在许多场合表达过对这位法西斯独裁者的仰慕。他甚至写过一些歌颂法西斯主义的赞歌,尽管这些作品从未发表过。然而当巴布罗·聂鲁达于1937年邀请他到马德里时,叶芝在回信中表明他支持西班牙革命,反对法西斯主义。叶芝的政治倾向非常暧昧。他不支持民主派,在晚年却也有意疏远纳粹和法西斯主义。然而纵观叶芝的一生,他从未真正接受或赞同过民主政治。同时,他深受所谓“优生运动”的影响。
[编辑]
晚年的生活和创作
斯莱果郡的叶芝雕塑
放大
斯莱果郡的叶芝雕塑
进入晚年后,叶芝逐渐不再如中年时一样直接触及和政治相关的题材,而是开始以一种更加个人化的风格写作。他开始为自己的家人儿女写诗,有的时候则描绘自己关于时间流逝、逐渐衰老的经历和心绪。收录在他最后一部诗集中的作品《马戏团动物的大逃亡》生动的表现了他晚期作品的灵感来源:“既然我的阶梯已经消失/ 我必须平躺在那些阶梯攀升的起点”。 1929年之后,叶芝搬离了图尔巴列利塔。尽管诗人一生中的很多回忆都在爱尔兰国土之外,他还是于1932年在都柏林的近郊租了一间房子。晚年的叶芝非常高产,出版了许多诗集、戏剧和散文,许多著名的诗作都是在晚年写成的,包括一生的颠峰之作《驶向拜占庭》。这首代表性的诗作体现了叶芝对古老而神秘的东方文明的向往。1938年,叶芝最后一次来到艾比剧院,观赏他的剧作《炼狱》的首映式。同年,他出版了《威廉·巴特勒·叶芝的自传》。
晚年的叶芝百病缠身,在妻子的陪伴下到法国休养。然而最终还是于1939年1月28日在法国曼顿(Menton)的“快乐假日旅馆”逝世。他的最后一首诗作是以亚瑟王传说为主题的《黑塔》。逝世之后,叶芝起初被埋葬在罗克布罗恩(Roquebrune)。1948年9月,人们依照诗人的遗愿,将他的遗体移至他的故乡斯莱果郡。他的坟墓后来成了斯莱果郡的一处引人注目的景点。他的墓志铭是诗人晚年作品《班磅礴山麓下》的最后一句:“投出冷眼/ 看生,看死/ 骑士,策马向前!”叶芝生前曾说斯莱果是一生当中对他影响最深远的地方,所以他的雕塑和纪念馆也将地址选在这里。
[编辑]
叶芝的主要作品
1886年 — 《摩沙达 》
1888年 — 《爱尔兰乡村的神话和民间故事集》
1889年 — 《乌辛之浪迹及其他诗作》
1891年 — 《经典爱尔兰故事》
1892年 — 《凯丝琳女伯爵及其他传说和抒情诗》
1893年 —《凯尔特曙光》
1894年 —《心灵的欲望之田》
1895年 — 《诗集》
1897年 — 《神秘的玫瑰》
1899年 — 《苇间风 》
1903年 —《善恶之观念》
1903年 — 《七重林中》
1907年 — 《发现 》
1910年 — 《绿盔及其他诗作 》
1913年 — 《挫折的诗歌》
1914年 — 《责任 》
1916年 — 《青春岁月的幻想曲》
1917年 — 《库利的野天鹅 》
1918年 — 《宁静的月色中 》
1921年 — 《迈可·罗拔兹与舞者》
1921年 — 《四年》
1924年 — 《猫和月光》
1925年 — 《灵视》
1926年 — 《疏远》
1926年 — 《自传》
1927年 — 《十月的爆发》
1928年 — 《塔楼》
1933年 — 《回梯与其他诗作》
1934年 — 《剧作选集》
1935年 — 《三月的满月》
1938年 — 《新诗》
1939年 — 《最后的诗及两部剧作》(死后出版)
1939年 — 《气锅中》(死后出版)
[编辑]
参见
Wikisource
您可以在维基文库中查找此百科条目的相关原始文献:
威廉·巴特勒·叶芝作品
维基语录
您可以在维基语录中查找此百科条目的相关文章:
威廉·巴特勒·叶芝
维基共享资源图标
您可以在维基共享资源中查找与此条目相关的多媒体资源:
威廉·巴特勒·叶芝
爱尔兰文学
象征主义文学
英语文学
爱尔兰作家列表
取自"http://wikipediacnblogorg/wiki/%E5%A8%81%E5%BB%89%C2%B7%E5%B7%B4%E7%89%B9%E5%8B%92%C2%B7%E5%8F%B6%E8%8A%9D"
页面分类: 1865年出生 | 1939年逝世 | 爱尔兰作家 | 剧作家 | 诗人 |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乔治六世从小就口吃,结巴,话都说不拢,这样子本身就不是做国王的。
他爹乔治五世可是钢铁国王,从水手到骑兵都做过,喜欢狩猎,一战时候战场上还视察前线。乔治五世在国内拥有巨大号召力,并且他无心插手党派争执,甚至会任性的重新组党,当然目的是为了对抗经济危机。所以老乔治办法多,亲民,权利跟声望都大。
这个时候,纳粹德国崛起了。
乔治五世逝世,英国还是大英帝国,54个殖民地,8亿人口,总面积超过俄罗斯。如何继承这么庞大的国家,就成了问题。两个儿子里,老二口吃(就是乔治六世),老大在军队拥有巨大号召力并且热血,老国王也有遗言,所以最开始爱德华八世是理想国王。但是还没有加冕正式上台,就因为爱上一个不是贵族也不是英国人三次离婚的清教徒女人,这点全国不能接受,平民都会议论,议会也反对。国王的话说了也就没人再说什么。但是爱德华国王不理政,不去议会听证,也不管爱尔兰几乎要分裂的领土问题,无人领导的议会无法进行工作,张伯伦跟丘吉尔在议会争权夺利也不节制(因为无心管理),导致前线英军不知对德军是绥靖还是反击,也导致了一系列局部失败(这些失败都是小局部,包括割让波兰)。全国乃至所有殖民地都有怨言,在巨大的言论压力下,爱德华国王选择过普通人生活。他发表演讲,辞去国王,并正式跟那女人结婚。这在全国都是很难理解的,全世界都不理解,爱美人不爱江山的皇帝,确实是头一次见。
所以口吃国王不得已上台了。由于内向,口吃,不善言谈,更不懂政治,几乎天生就不是皇帝的料。他也无法左右议会大臣的争权夺利。首相张伯伦主张跟德国搁置争议,英国不应该局限于欧洲,毕竟大英帝国,利益全在外面。丘吉尔则主张要做“英格兰贵族”,跟纳粹不共戴天。爱德华八世支持张伯伦,并且重心放在印度。但是随着爱德华八世推位,张伯伦在议会越发不敌贵族出身的丘吉尔,毕竟议会近半数都是贵族。所以,乔治六世看着张伯伦下台而自己又无能为力,丘吉尔上台只能有其主张备战。
丘吉尔战略眼光不多,并且一直在推行错误的政策。先是30年代金融改革失败下台,后又在1938年强势主张武力对抗纳粹。但是他作为首相,手腕高明,说服乔治国王夫妇访问美国,又连说带骗让乔治发表演讲,这个国王的演讲内容就是来自于这个历史。国王的演讲,其实更多是一种政治的确定性,宣战声明,整个大英帝国因为这个国王的口头声明而动员起来准备开战,无论是张伯伦的支持者还是丘吉尔的反对者,在国王这个“口头声明”下,都一致对外,对内的政策也基本成了貌似是“国王观点”的“首相观点”,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是整个英国社会的目的不再动摇,统一各派观点,一定程度上鼓舞了士气,士兵跟军队不再因为议会的反复无常而不知如何应对。然后这个战争机器就开了起来,大英帝国以整个殖民地经济为支撑跟德国打了一场全面的世界战争,代价是整个大英帝国的崩溃,简直脑残。
战争未结束,丘吉尔就因为战略眼光不够长远,葬送了整个大英帝国的利益而下台。而乔治六世则因为英国国力的衰退而不断自责。但是口吃内向加不懂政治使他无大的实权,更加不能左右二战后崛起的美国苏联各自扶持的议会派系。所以乔治六世开始抽烟,整包整包抽烟,因为自己的无能而逃避,也无法看到更不想看到英国殖民地一块块分裂独立。长期的压抑生活造成国王身体健康状况直下。
1952年2月肺癌复发,加上熬夜造成脑血栓,英年早逝。所以这个人在英国历史上除了著名的“国王的演讲”,几乎无啥大作用。一个无法中立也无法左右派系斗争,甚至被人牵着鼻子走的国王确实没有一点历史作用,甚至国内的民生改善,乃至听证会上,他都被政客牵着鼻子走。他短短的国王生涯,几乎断送了整个英国长期利益,也丧失了王室的仅有的实权,议会彻底彻底代替国王,换句话说,议会成为亲美苏的政客的表演台,英国丧失了贵族阶级长期而又精明的“海上资源”式的战略眼光,并且因为被战争耗光了资本,从而一落千丈,四分五裂,彻底衰落。
当然他的长女继承王位,就是伊丽莎白二世,现在的英国女王。
纯手打,带有明显独立观点。不过不容置疑,英国的衰落,乔治国王难辞其咎。
十年前,山治在一艘大客轮的厨房打杂,梦想着有朝一日找到传说中的蓝海。
大海盗赤足卓夫的海盗团来了,小小的山治毫不买账,跟海盗对抗,被卓夫不客气的踢了两脚。可是在接下来的大暴风雨中,卓夫毅然跳下海中救起了堕海的山治,两人流落到一个寸草不生的海礁上,卓夫把仅有的食物给了山治。
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中,忍受着饥饿等候不知何时回经过的船只,这样捱过了几十天,终于饿到极限,山治一直以为卓夫霸占了更多食物,准备杀他夺取食物的时候,忽然发现卓夫的左脚已断,显然比自己更为憔悴。原来卓夫当时声称是食物的大袋子里装的只不过是财宝而已。山治,哭了。
获救后,因为感恩,山治决心守护卓夫的海上餐庭。
在打败觊觎海上餐厅的库里克海盗团后,山治参加了路飞一行。寻找蓝海吧,那是自己、也是卓夫的梦想呢!
在平静的海岛村庄,每天早上总有一个少年高喊着“海盗来了”冲进村子,人们骂骂咧咧的拿着扫帚出来追赶这个大话王。忙碌平凡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这位大话王呢,就是乌索普啦。
乌索普很小的时候当海盗的父亲就出海了,母亲去世的时候也没有回来。但他一直相信父亲是海上的好男儿。梦想着自己有一天也能成为海盗。
有一天,听到真的海盗要来攻击村庄,乌索普急忙报信,可是竟没有一个人相信他。说谎真的是不太好,不过这并不是另一个“狼来了”的童话故事。乌索普选择由自己来保卫村庄,让这一次的报信仍和以前一样是一个“谎话”而已。一个人来面对整整一船穷凶极恶的海盗可不是闹着玩的,而我们的乌索普只是一个普通的甚至特别胆小的少年而已,但在重要关头他还是很有勇气的呢。
当然,有路飞他们的帮忙,村子的平静安详终于没有破坏。而乌索普也跟着路飞他们踏上了追寻梦想之旅。
哈。这样说比较清楚。
那黄金梅利号是乌索普的一个朋友,一个很美丽的**送的。
鲁夫就是路飞啦。呃。- -。
by the way你有看过海贼王么
铭记伦敦里约再见
汽车驶过,人们拎着包,匆匆行走在伦敦的街道上。当奥运会的大幕落下,这座城市重新回归了原来的模样。
12日傍晚,在伦敦东区的奥林匹克体育场里,一场众星云集的闭幕式为为期16天的体育盛会画下了句点。
如果说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是一部讲述英伦三岛历史文化的舞台剧,那么闭幕式就是一个万众狂欢的大型演唱会。
体育场中心的舞台被幻化成了伦敦的缩影,伦敦塔桥、圣保罗教堂、大本钟和伦敦眼等地标性建筑披上了银色的外衣,静静地矗立在“报纸”拼接成的地面上。
钟声敲响后,城市醒了,一辆辆披着报纸外衣的卡车与的士缓缓驶过,身穿报纸图案服装的男男女女,走过渐渐喧嚣的街头。
“我想歌唱,我想呐喊,我想尖叫直到词句枯竭,把一切都写在纸上吧,这样传递给世人。”女歌手埃米莉·桑德一曲石破天惊的《读懂这一切》宣告演出的开始。
告别伦敦
的确,报纸是伦敦人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在过去的日子里它已经把伦敦奥运会上发生的一切传递到了世界各地。
从博尔特再添三金续写辉煌,到菲尔普斯打破奖牌纪录急流勇退,从林丹与李宗伟巅峰对决后成功卫冕,到孙杨、叶诗文昭示中国游泳强势崛起,短短的两个多星期的时间见证了太多的传奇故事。
不,要记住的不仅是这些。
报纸上曾经记录了一个名叫埃蒙斯的枪手,两次最后一枪失误的梦魇和甲状腺癌的噩耗没有把他击倒,当他收获铜牌后与妻子深情相拥,人们看到了坚持的力量。
报纸上曾经讲述了一位名叫丘索维金娜的母亲,37岁的高龄仍披上战袍参加跳马的比赛,只为了给儿子治病,虽然她没能拿走奖牌,却向人们证明了母爱的伟大。
一个个难忘的瞬间在屏幕上闪过。那首曾在比赛结束后响彻赛场的老歌《日落滑铁卢》再次响起。“每当凝望着滑铁卢的落日,我宛如置身天堂。”而这次人们从伦敦带走的记忆,又何止是滑铁卢的落日?
在“披头士”与“皇后乐队”的经典曲目重新演绎之后,在“辣妹”们再次聚首粉墨登场之后,各代表团运动员一起走上舞台。此时此刻,他们不再是对手,而是一起跳舞一起歌唱的一家人。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会旗缓缓降下,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把它交给了国际奥委会主席雅克·罗格,而罗格又把会旗转交到里约热内卢市长爱德华多·帕埃斯手中。随着帕伊斯面带微笑地挥舞起会旗,奥运史正式翻开了新的一页:里约时间开始了。
相约里约
身穿橘色工作服的环卫工人雷纳托·索里苏走到了舞台中央,拿着扫把跳起了桑巴舞。事实上,这曾经是这位环卫工人的真实生活。1997年,他的跳舞天赋被发现,现在他已是一位知名度极高的舞者。每年狂欢节,他的舞蹈都是保留节目。
在索里苏的指导下,企图阻止他的安保人员也跟着一起跳了起来,上百名舞者从四面八方汇聚到了他的身边,体育场变成了桑巴嘉年华的舞台。
传奇歌后马里萨·蒙特化身为海洋女神梦幻登场,而饶舌歌手BNegao用一首《原子马拉卡度》向人们发出热情的邀请。
随后,身穿巴西传统民族服装的街头鼓手以及表演巴西武术的卡波耶拉艺术家把里约的城市风景带到了人们面前。科尔科瓦多山顶上的基督像,俯瞰着狂欢的人群。
同时出现的,还有巨大的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标志。橙、蓝、绿三色组成的人手臂相连,翩翩起舞。
“虽然两个多星期的奥运会结束了,它将激励一代人,”伦敦奥组委主席塞巴斯蒂安·科说,“现在我们可以这样说,当机会到来,我们的确做了正确的事情。”
位于体育场一侧的主火炬缓缓打开,如同16天前它合上前的样子,在火炬上方,一只浴火重生的凤凰振翅欲飞。
过去的这段日子中,有欢笑,有泪水,有抱怨,有感动,但无可否认它是一段宝贵的记忆。虽然圣火熄灭了,这一段记忆将跟随这204个镌刻有各个代表团名字的火炬花瓣一起,被带到地球的各个角落,在人们心中,燃烧不熄。
谢谢,伦敦!四年后,里约再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