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什么皇家宫廷类的电影或者类似(傲慢与偏见)类的

有没有什么皇家宫廷类的电影或者类似(傲慢与偏见)类的,第1张

绝代艳后

剧情介绍:

索菲亚·科波拉执导的新片《绝代艳后》(Marie-Antoinette),根据安东尼娅·弗雷泽的书作改编,讲述了一位风华绝代的女性——法国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的传奇一生。虽然出生于奥地利皇室,贵为法国王后,锦衣玉食,但她却是历史上受非议、误解和谩骂最多的女性之一。

玛丽·安托瓦内特是奥地利皇帝弗兰茨一世的女儿,14岁就入主法国凡尔赛宫,19岁成为了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王后。影片展现了法国大革命前凡尔赛宫内种种的颓废、奢靡与阴谋。挥霍无度、放荡不羁的玛丽王后,导致法国在18世纪七八十年代债台高筑,从而最终导致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和君主制的推翻,而玛丽王后本人也于1793年10月被送上了断头台……

茜茜公主/年轻的皇后/皇后的命运 三部曲

1、简介

《茜茜公主》这部影片由德国和奥地利1957年合拍,著名的导演恩斯特�6�1马利斯卡执导,影星罗密·施奈德主演,一推出就轰动了世界。1988年经上海**译制片厂介绍到了我国。丁建华、施荣、童自荣等等一大批著名的配音演员齐装上阵,阵容豪华,为这部译制片增色不少。

弗兰茨皇帝和茜茜公主之间的爱情可能是19世纪欧洲王室中最凄美的故事了,茜茜公主至今仍受到德国和奥地利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喜爱。这部影片体现了一种高贵的欧洲气质,是一部地地道道的欧洲**。

《茜茜公主》是三部曲**(《茜茜公主》、《年轻的皇后》和《皇后的命运》)。这三部影片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影片中,罗密扮演的少女茜茜清新活泼,皇后茜茜高贵典雅,气质宛若天成。特别是她那迷人的微笑,驱散了二战后奥地利人民心中的阴霾,带给了人们重建家园的信心。

2、剧情

《茜茜公主》讲的是美丽活泼的巴伐利亚伊丽莎白公主茜茜,在奥地利度假时邂逅年轻英俊的奥地利国王弗兰茨�6�1约瑟夫,两人一见钟情,而此时国王已经与茜茜的姐姐海伦定下婚约,海伦是专制的皇太后苏菲指定的皇后人选,但国王已经无可救药的爱上了天真的茜茜,并最终违背母亲的旨意,在生日晚宴上宣布茜茜为自己未来的皇后,在维也纳举行了隆重的国家婚礼。

《年轻的皇后》讲述了茜茜开始了她的皇后生活,倔强的茜茜和专制的皇太后苏菲之间的矛盾,在茜茜的女儿出生后到达了顶点。苏菲援引皇家的传统不让茜茜抚养自己的女儿,而弗兰茨却顺从了母亲的旨意,茜茜一气之下回到了娘家巴伐利亚,弗兰茨也追随而至,他们和好如初。回到奥地利以后发现苏菲也改变了主意,同意茜茜抚养自己的女儿,之后,年轻的国王夫妇访问了匈牙利,他们在匈牙利人民的欢呼声中成为了奥匈帝国的国王与皇后。

《皇后的命运》讲述的是茜茜证明了自己不仅能出色的处理国家大事,也能妥善处理与婆婆的关系。但是,当她和安德森伯爵前往匈牙利安抚不原俯首称臣的贵族时,苏菲却在散布茜茜与伯爵关系不寻常的谣言。茜茜出游时染上了严重的肺病。在母亲的帮助下茜茜才得以康复,病愈后,她陪同弗兰茨访问奥地利统治下的意大利,尽管那里的人民强烈的反对奥地利的统治,茜茜还是赢得了那里人民的心。

《伊莉莎白》1998美国片 导演:夏克哈卡帕(Shekhar Kapur)

凯特·布兰琪(Cate Blanchett) 杰佛瑞·拉许(Geoffrey Rush) 约瑟夫·范恩斯(Joseph Fiennes)

这部号称近年来最完美的女王史诗片,拥有华丽昂贵的视觉影像,细节部份充满色彩与惊奇,优雅而创新的服饰令人印象深刻。画面的张力与神秘黑暗的感觉更是轻易的挑起了观众对帝国时代的向往。由凯特布兰琪演出的"处女女王"伊丽莎白,称得上是所有银幕独身女性形象里最权威、最有说服力的一位。她的一生都带上传奇色彩,虽不乏求婚者,更有自己真正热爱的恋人,但是政治斗争把一位曾经也天真烂漫的公主变成了强有力的女王,以终身不嫁的姿态把英国带入全盛时期。片中的伊莉莎白娇柔妖魅,是激进的女权主义者,却始终有一颗渴望浪漫的心,只是在对爱情极端失望,被恋人的欺骗伤害之后,才毅然断发绝爱,走向孤独的终老生涯。

《叶卡捷琳娜女皇》1995 又译:凯瑟琳大帝/伟大的凯瑟琳

导演: 马文·J·乔姆斯基、约翰·戈德史密斯

主演:凯瑟琳·泽塔-琼斯、保罗·迈克甘、伊恩·理查森、布莱恩·布赖斯德

主要是凯瑟琳·泽塔-琼斯在里面太光彩夺目了,那身材没得说了

《疯女胡安娜》

这是一部欧洲古装女性宫廷片,和很多古装女性题材类似,编导强调的是影片中古代氛围中女性超越时代的现代特质。胡安娜的身份首先是一个女人,其次才是哈布斯堡的王后和西班牙的女王,她自始至终服从的都是内心欲望的狂潮,这使得人物在影片中充满了矛盾和挣扎。影片通过胡安娜这一个人物,描述了古代欧洲的宫廷爱情生活和政治斗争,这两个互相牵制互相依存的方面,使影片在两条线索中显得丰富而戏剧性强烈。

《铁面人》1998 美国米高梅影片公司出品

导演:伦德尔·华莱士 (Randall Wallace)

主演: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杰洛米·艾恩斯 约翰·马尔科维奇 杰拉德·德帕迪约

这是一个阵容豪华的法国宫廷巨片,为了配得上迪卡普里奥当时如日中天的名声,打造这样一出光怪陆离的古装传奇巨片是理所当然的。故事在凡尔赛宫时景拍摄,巴洛克式的布景美仑美奂,人物衣着也是几尽华丽明亮之能事,处处流露着高雅奢华的贵族气质。大仲马的《三剑客》与《铁面人》在这里被合二为一:世纪的法国,路易十四凶残暴戾,一场暴动即将发生。昏暗的巴士底狱里,有一位奇特的犯人,他从入狱开始就被戴上铁面,每天由聋子送饭。原来他是路易十四的孪生兄弟,为人正直善良,因为恐怕他被拥立为王,路易十四才把他关在这里,一直到死。年老的三个火枪手已经退出江湖,但是为了法国的前途,人民的命运,他们决定救出铁面人替代暴君……

《玛戈王后》1994 法国片

导演:帕特里斯·夏侯(Patrice Chéreau)

主演:伊莎贝拉·阿佳妮(Isabelle Adjani)、丹尼尔·奥图耶(Daniel Auteuil)、樊尚·佩雷(Vincent Perez)

历史上最美丽的法国公主是谁?一百个人中有九十九个会告诉你,是玛戈王后,这些美丽的应象都来自于那部由法国美女阿佳妮出演的豪华宫廷片。故事里的玛戈王后当然美若天仙,且而是绝对完人。作为法国的公主,玛戈为了政治要嫁给不爱的人,婚礼当晚就碰到是一名新教教徒的爱人,宗教上差异并没有减少他们之间的爱,可是势不两立教派之争却令她的爱人死在断头台上。**结束在玛戈王后痴痴地捧着爱人头颅的画面上,这个镜头真是经典之极,让多少渴望浪漫的男人希望能够这样死去!

向刽子手求婚的皇后是玛丽·安托瓦内特。玛丽王后是一位来自奥地利的公主。1766年,为了政治上的需要,法国王室正式向11岁的玛丽求婚。但直到1770年,玛丽14岁时才得以踏上法国国土,出嫁为法国王储路易·奥古斯特·德·波旁(日后的路易十六)的王太子妃。

路易十六的王后是奥地利的公主玛丽·安托瓦内特,她出生在维也纳,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最小的女儿,其名是为了纪念圣母玛利亚而取的。1766年,为了政治方面的需求,当时的法国王室向只有十一岁的玛丽·安托瓦内特公主求婚,并且得到了奥地利方面的同意。在公元1770年的时候,十四岁的玛丽·安托瓦内特被嫁到法国,成为了当时的法国王储,即路易十六的太子妃。四年后国王路易十五驾崩,路易十六顺利登基成为法国的国王,太子妃玛丽·安托瓦内特成为王后。

路易十六是一位不靠谱的国王,整天痴迷于研究制造锁,他的王后也不靠谱,完全没有身为一位王后该有的使命感以及责任感。在她进入法国宫廷后,整天都沉浸在舞会、时装和宴会中,生活极致奢侈,被人民称为是赤字夫人。在法国大革命爆发后,路易十六的王后却意外的觉醒,开始有了一个王后该有的品质,不但劝说路易十六带兵出逃,同时对于路易十六拒绝国会提议的做法非常的支持。由此得罪了法国的议会,从而将自己送上了断头台。

公元1789年,路易十六及其王后一起从凡尔赛宫被迫迁回巴黎,开始了被监控的生活。为了改变当时的状况,路易十六的王后秘密向流亡贵族发出求援,但是遭到了更为严重的打击。随后夫妻二人开始了流亡生活。公元1793年,年仅三十八岁的路易十六的王后被判处死刑。

玛丽·都铎(英文:Mary Tudor,1496年3月18日-1533年6月25日),是英格兰国王亨利八世的妹妹,法国国王路易十二的第三位王后。在路易十二去世后,她嫁给了第一代萨福克公爵查尔斯·布兰登(Charles Brandon, 1st Duke of Suffolk)。

法国王后

玛丽是英格兰国王亨利七世和约克的伊丽莎白(Elizabeth of York)的第五个孩子,也是未夭亡的孩子中最小的一个。她生于里士满宫(Richmond Palace),她小时候与哥哥亨利八世很亲密。亨利八世以妹妹的名字给他的女儿也取名玛丽,即后来的玛丽一世,并且还命名他的战舰为玛丽玫瑰(Mary Rose),以示妹妹的荣耀。

玛丽年轻的时候是欧洲最美貌的公主之一,在1507年12月的时候与卡斯蒂利亚的查理订婚,即后来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然而,欧洲势力的政治联盟改变使这桩婚事未能实现。由于红衣主教沃尔西(Cardinal Wolsey)与法国进行了和平谈判,在1514年10月9日,年仅18岁的玛丽在阿布维尔(Abbeville)嫁给了52岁的法国国王路易十二。尽管之前路易十二有过两次婚姻,但都未留下成活的孩子,而他也在试图生下一位继承人。但1515年1月1日,与玛丽结婚不到3个月,路易十二就去世了,风传是因为国王在床上过于卖力了。路易十二与玛丽的婚姻没有生过孩子。由于这段短暂的婚姻,玛丽常常被那个时代的英国人称为"法国王后"。

萨福克公爵夫人

玛丽因为她与路易十二婚姻的缘故非常不快乐,与此同时可以几乎完全确定她与第一代萨福克公爵查尔斯·布兰登相爱了。亨利八世晓得妹妹的感受,但仍希望妹妹的下一次婚姻可以给他带来利益。当他派布兰登于1515年1月末接玛丽回英格兰的时候,就让布兰登许诺他不会向玛丽求婚。然而,1515年3月3日,这两人还是在法国秘密成婚了。按理说,布兰登未经国王首肯就娶了皇家公主属于叛国。国王大怒,枢密院也在催促说布兰登应当被收押并被处死。在红衣主教沃尔西的干涉调解下,以及国王对妹妹的偏爱与对布兰登的宠幸,夫妻两人被处以钜额罚款后就被饶恕了。他们于1515年5月13日在格林尼治宫(Greenwich Palace)正式结婚。

玛丽·都铎和查尔斯·布兰登婚后,玛丽多数时间都呆在萨福克公爵的领地上的韦斯索普大宅(Westhorpe Hall)。她和布兰登育有三个孩子:

第一代林肯伯爵亨利·布兰登(Henry Brandon, 1st Earl of Lincoln,1516年3月11日-1534年3月8日)

弗郎西丝·布兰登**(Lady Frances Brandon,1517年7月16日-1559年11月20日),与第三代多西特侯爵亨利·格蕾(Henry Grey, 3rd Marquess of Dorset)结婚,是琴·格蕾的妈妈。

埃莉诺·布兰登**(Lady Eleanor Brandon,1519年-1547年9月27日),后来与第二代坎伯兰伯爵亨利·克利福德(Henry Clifford, 2nd Earl of Cumberland)结婚。

亨利八世和玛丽的关系于16世纪20年代末趋于紧张,当时玛丽反对国王试图废除他与阿拉贡的凯瑟琳的婚姻,而玛丽熟悉凯瑟琳多年。玛丽对未来的王后安妮·博林产生极大的厌恶感。玛丽和安妮第一次照面是在法国。

玛丽于1533年6月25日在萨福克的韦斯索普(Westhorpe, Suffolk)的韦斯索普大宅去世。起初她被葬于萨福克的伯里圣埃德蒙兹(Bury St Edmunds, Suffolk)的修道院。修道院因国王1536年至1541年解散修道院的运动而被毁,玛丽的遗体被转移到附近的圣玛利亚教堂(St Mary's Church)。她丈夫布兰登不久就娶了他们儿子的未婚妻,14岁的凯瑟琳·威洛比(Catherine Willoughby)。在公爵布兰登去世不久后,1546年,在英格兰和尼德兰传言亨利八世计划抛弃他的第六任妻子凯瑟琳·帕尔(Catherine Parr)而与凯瑟琳·威洛比结婚。因为凯瑟琳曾和国王的妹夫结婚,因此在教会教规的约束下,凯瑟琳·威洛比与国王结婚这样的事是很困难的。

1769年,路易十五宫廷向维也纳宫廷发出了一封信,在这封信里,路易十五正式替他的孙子向玛丽亚·安托瓦内特求婚。紧接着,1770年4月,法国宫廷浩浩荡荡的迎亲车队向维也纳进发了,茨威格在他的传记作品《玛丽亚·安托瓦内特》中描述了法奥两国为婚礼准备的丰厚、奢侈的嫁妆,其实这是一场竞赛,两个被连年征战拖得疲惫不堪的老大国家还在为了婚礼上谁更有面子而搜刮尽国库里的最后一个金币,同时,两国典仪官们展开了更为激烈的论战——“玛丽亚·特雷西娅,神圣罗马帝国的遗孀皇后和天主教世界最强大的君主路易十五,到底谁应该位列婚书第一签字人的位置?”、“到底安排多少贵族,多少来自奥地利、多少来自法国?”,“直到最后一刻,他们还从来客名单中删去了洛林贵族们的名字”因为这里是法德两国长期争执的一个地区(弗朗此一世是洛林公爵,但用这里交换了路易十五的岳父、波兰废王斯坦尼斯劳斯·列辛斯基的领地托斯卡纳,历史上这一地区的归属也常有争论)。这些问题几乎从婚姻谈判的开始就在进行,直到玛丽亚·安托瓦内特到达法国,这些问题还在争执,这些问题关系到两个最高贵的王室的尊严,因为玛丽亚·安托瓦内特出生在其中一个高贵的王室,又成为了另一个王室的****,就不得不一肩担负起两个王室的荣誉,茨威格认为,在王后的一生中,从没有一次放下了这种尊严,她带着这种对尊严的执着来到法国,走上宝座,最后走向了断头台。

1770年4月,玛丽亚·安托瓦内特在法德边境完成了交接仪式,此前她已经举行了一次代理婚礼,并在维也纳宣誓放弃自己在奥地利的种种特权。5月,在凡尔赛宫小教堂,路易和玛丽亚举行了盛大的婚礼,此后又举行了盛大的晚宴——“路易十五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在豪华奢侈方面超过了他伟大的前任路易十四”(茨威格)。在这一连串令人炫目的典礼的背后,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姑娘成了法国未来的王后。

至于玛丽亚·安托瓦内特的丈夫路易·奥古斯特·德·波旁,后来的路易十六,他幼年失去了父母,和两个弟弟、一个妹妹一起长大,他的祖父路易十五也在很小时失去了母亲的呵护,并很可能是因此才成了一个对女色贪得无厌的君主,但在这方面,王太子路易却很难看出国王路易的影子。他腼腆、木讷、不善言辞,对于那些美丽的宫廷贵妇们从没多看一眼,事实上,他对于自己的妻子也没特别表现出激情。见面第一天,路易在他的日记本上的记录仅仅是“和新娘见面”,这就是他对自己终身大事的简单交代,没有好,也没有不好,尽管每个人都看到这个新王妃是那样动人、优雅、纯真,这个本来该最早做出反应的丈夫却无动于衷。

玛丽亚·安托瓦内特做太子妃的四年,一直试着和丈夫磨合,王太子虽然冷漠,但对于妻子一直很温和宽厚,事实上他对谁都一样温和宽厚,“玛丽亚·安托瓦内特跟他相处越久,就越觉得应该尊重他”,但他们之间只是守望相助的友谊,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甚至没有平平淡淡的爱情,没有摩擦、没有共同的生活习惯和兴趣爱好。王太子患有难言之隐,7年里这对夫妻一直没有生育,这成了宫廷贵妇们闲言碎语的资本,但这也说明玛丽亚·安托瓦内特没有和任何一个年轻贵族发生越轨的行为,她虽然天性火热,喜欢成为贵族们歌颂和围绕的女神,却没有忘记自己的职责,把自己交付于自己的感情——从她所有的所作所为中来看,这是相当难得的。

1770年玛丽亚·安托瓦内特来到法国时,是王太子妃,王后早已死去,她理应是宫廷的女主人,然而她很快发现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这挑战来自宫廷的主人杜巴里伯爵夫人。

人生最幸福的事莫过于生而不幸,却能拥有在坚持中华丽逆袭的结局了。所谓人生奇迹,往往就是这样,很多时候你都觉得看不到希望了,可某个转角处,偏偏就迎来一个大逆转。就如同我们今天要讲的这位女主角一样,她恐怕在人生最悲苦的开始,永远也无法想象自己的结局会如此传奇。

从小命运坎坷,嫁个男人大自己25岁,却又早早成了寡妇,为夫还债

这个女主角就是法国知名人物:曼特农夫人。说起她的人生,竟然是在监狱里出生的,是不是有点苦菜花的感觉?为什么会这样呢?那就要从她的父亲开始说起了。

曼特农夫人的父亲奥比涅先生,一直是个无所事事的人,为了生存,他多次被关进监狱。后来竟然被监狱总管的女儿看中,两个人就在监狱里生下了曼特农夫人。当然,当时她的名字还不是曼特农夫人,而是弗朗索瓦斯·奥比涅。

一直到弗朗索瓦丝九岁的时候,她的父亲才获得自由,一家人来到了美洲求生。这时她已经又拥有了一个弟弟一个妹妹,一家人过得非常苦。可就在这个时候,她的父亲竟然去世了,真是雪上加霜。

这样的苦日子勉强过了三年,弗朗索瓦丝的母亲带着她们回到法国。但因为身无分文,她们只好乞讨为生。就算这样,弗朗索瓦丝也没在家里呆多久,因为她的母亲最终选择了将她送进修道院。

在修道院的日子虽然很苦,但弗朗索瓦丝总算学了一些知识,这于她是后半生逆转的重要条件。两年后,弗朗索瓦斯认识了当时一个混迹于上层社会的滑稽诗人:保罗·斯卡龙。这个人有才华是真的,但很穷,很难看,甚至生活难以处理也是真的。

不仅如此,斯卡龙比弗朗索瓦丝大了25岁。至于弗朗索瓦丝为什么会选择接受斯卡龙,其实也是无可奈何,她慢慢长大了,不可能一直呆在修道院里。而且,她没有嫁妆,想要嫁人也困难。所以,她最后选择了嫁给这个滑稽诗人,从而走进了改变命运的关键一步。

婚后的弗朗索瓦丝也没改变贫穷的人生现状,只不过因为斯卡龙有一个沙龙,经常与当地贵妇们来往,于是她有了改变自己交际圈的机会。

为了让这些贵妇们接受自己,弗朗索瓦丝没少给别人跑腿,干零活。不过,这对她有一定的好处,那就是借着丈夫与贵妇们的沙龙,她有机会读到更多的书,从而充实了自己的大脑。

可是让她没想到的是,丈夫没过多久便去世了,这一年弗朗索瓦丝只有25岁。一夜之间,她不但成了寡妇,而且还要面对丈夫生前留下的一大笔外债。最终,她只能将家产变卖,给丈夫还上未了之债。但她保留了沙龙,这让她可以有一个糊口的营生。

本是为国王养私生子,结果得以入住王宫,从而摇身成就显赫人生

而就在费朗索瓦丝成为年轻寡妇的时候,小她两岁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更挥霍着自己的人生。因为他得不到主教大人的信任,根本没有实权,如同一个傀儡。哪怕是婚姻,路易十四也不能娶自己喜欢的姑娘,而是娶了西班牙的一个公主。

为此,路易十四极为不满,所以他一直在外面流连,拥有多个情妇。蒙特斯潘夫人作为当时的贵族、漂亮女人,利用自己的手段干掉了路易十四维持多年的情人拉瓦莉埃。

据说路易十四与拉瓦莉埃生有四个孩子,可见他们之间的关系有多亲密。但蒙特斯潘夫人就是这么厉害,很快便取代了拉瓦莉埃,甚至经常让她为自己化妆、美发,从而与路易十四约会。

在这样的盛宠之下,蒙特斯潘夫人很快就为路易十四生下了第一个孩子。当然,只能是私生子的身份,他必须不能为外界所知。于是蒙特斯潘夫人想到了弗朗索瓦丝,这个年轻、有才华、又低调的寡妇。

也就是说,直到这个时候,弗朗索瓦丝才与路易十四产生关联。而且路易十四第一次见到她时,第一印象并不好,因为当时弗朗索瓦丝的身份,穿着极为暗淡,就是一袭黑衣。

结果,路易十四曾这样对蒙特斯潘夫人说:"我可不喜欢这个黑蝙蝠一样的人。"

不过,蒙特斯潘夫人认为,只要是不被路易十四喜欢的女性,于她就是朋友。所以,她将孩子交给了弗朗索瓦丝抚养。最主要的是,她将这个孩子照顾得非常好,这让路易十四非常满意。

后来路易十四开始对外承认自己的所有私生子,于是弗朗索瓦丝凭借孩子家庭老师的身份,一起入住到了王宫。而这时蒙特斯潘夫人却因为利用巫术夺取国王宠爱而案发,被路易十四扔到了一边。

也就在这个时候,弗朗索瓦丝成为路易十四眼中最有魅力的女性:有思想、低调、有爱心、善良……所以,他有事没事便会与这个寡妇聊天,畅谈。

随着他与这位寡妇感情的日渐加深,特别赐给弗朗索瓦丝一个城堡,即曼特农城堡,还赐她为候爵。至此,曼特农夫人"诞生"了。

不过,曼特农夫人并没有专宠,她甚至劝和了国王与王后僵持多年的夫妻关系。只不过,路易十四与王后关系和缓持续了三年,王后病逝。这似乎刺激了路易十四,他竟然向曼特农夫人求婚了,他说:年轻时不能与自己喜欢的女人结婚,现在就按着心意去做吧。

只可惜,因为曼特农夫人的身份问题,他们的婚姻根本得不到王室的认可,所以他们是悄悄结婚的。婚后的曼特农夫人一直是路易十四尊重的王后,再也没有养情妇。一直到路易十四去世,他们相守了三十年,始终过得甜甜蜜蜜。

估计很多人都想不通,为什么路易十四会在中年娶了这样一个寡妇,而且专一又多情。但我们从曼特农夫人的身上,似乎很容易读到一个优点:温婉、安静。

作为国王,路易十四身边的女人总是明争暗斗,唯有这个女人如同遗世独立般站在不远处看着他。正是这种品质上的优势,曼特农夫人彻底改变了自己的悲凉人生,这是何等的不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48171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6
下一篇2023-07-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