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雅
20180226
经过了相当长的时间分离,当亲人重新团聚时,时光之轮突然向前快转,一瞬间,他们就从当年我脑海中凝冻的形象,瞬间成熟或老去!
此时的你,是情绪激动?兴奋无比?或是油然升起一股时光不待人的感伤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三十年没有归来的亲人们,现在的模样吧!
这是一场跨世纪的团聚,源于亲情,源于时光,源于思念。
四爹,一个年过七旬的老人,一个和父亲是一个爷的亲人,离家几十年,突然今年从黑龙江回来,和大家团聚。这次回来,一家八口人,两个儿子,两个儿媳,两个孙子,披着东北的寒风,裹挟着思念,沐浴着年味归来。见到亲人他们都十分亲切,高兴。
正月初四的晚上,我突然接到母亲电话,说我四爹回来了,想要见见你。我很吃惊,这么多年,近三十年了,四爹一家一直没有再回来,大家都认为他这一辈子都不一定回来了,村里人也是这么认为的。
因为之前,大伯,二爹的死他都没有回来。可能是旅途遥远,年纪老了的原因,回家成了他困惑纠结的难题。
晚宴是在汇丰酒店三楼举行。我进去门,一个满头白发,身宽体胖的,个头不高的老人坐在酒桌的正上位置,和父亲并肩而坐,正对着门口,我一眼就看见了他。
他两个儿子,王斌和王冬也在桌上,六哥的一番介绍后,我拉着四爹的手不知说什么好。只觉得有股热流从心底涌动,慢慢上溢,堵满整个心房。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四爹的家乡口音一点没改。我在问他:“四爹,你生活在东北五十多年了,咋还是满嘴河南家乡话?”
他笑了,眯着眼睛笑的很灿烂,“我肯定不会忘掉,我一直就是河南话,有时候孙子也会说河南话。”
“去年你大伯死的时候,我正好在生病,感冒了二十多天,你小大(六爹)告诉了我,我说今年我不回去了,明年春节我尽最大努力一定回老家看看。”
我见了四爹,四爹一个劲儿的解释着。黄红的灯光下,我看见他眼眶里涌动着晶莹的泪花。
我似乎都白了四爹的心情,这是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内心的自责愧疚。不过我们每个人都能理解这个渐入暮年的老人的真情告白。
几十年漂泊使他慢慢适应了东北的生活,然而孤苦无依在那个陌生的城市,一过就是半个世纪。他肯定有他的苦衷和痛处,在那个艰苦的年代里,残酷的服兵之后他被毫无选择地分到寒冷的东北部。
我在想:在那些苦难的年代里,在寒冷的冬天,遥远的东北,四爹一家人内心肯定更加孤寂凄冷,承受着远离亲人的思家之痛,除了自己一家四口,在那个城市里再没有任何亲人。
生活的洪流一点一点吞噬了他们归家的梦想,生活年复一年的重复,思念仍会疯草般猛长。
和我们每个人一样,独在异乡,他也在负重,每个人都要前行,那么的力不从心,那么的手足无措,那么的情非得已。
那种漂泊、无奈、羁旅和乡思,肯定会纠结和牵扯着他们这个孤寂的家庭。
我在想:这几十年,每到节假日时,尤其是中秋节或者春节时,四爹他肯定会想家,想家中的老人和兄弟姐妹们,他肯定极其渴望在这所寒冷陌生的城市里,有一些能与自己分享喜怒哀乐的亲人存在。
人都是有感情的,不管身处何处都是会思亲想家的情愫,他也许会站在自己的家门口或者站台上,面朝河南老家的方向沉思凝望。邓州靳庄是生养他的地方,那里有他的父母亲人,是他魂牵梦绕的地方。也许他遭受生活磨难,陷入低谷或者被人刁难时,他会想到亲人,他肯定会因为身边没有亲人的帮扶安慰而深感落寞。
这么多年不回来,肯定不会像村里有的人说的,是忘本了,是怕亲人粘他。我小时候听到这话时,只是听听,我根本没有分辨对错是非的能力,有时更多的只是独自纳闷。
如今,我以一个同样为生活奔波的成熟人的思维,尤其是以一个亲人的思想来推测,四爹肯定有自己的苦衷和生活的诸多无奈。家家都有难念的经,也许是旅途太遥远,假期时间太短,来回一趟会太紧张;也许是孩子上学,生活压力太大,不敢有奢侈的心情去思索;更也许是家里父母老人都去世了,一家一家都过得挺好的,家家平时也挺忙的,都有不同程度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于是就不想回来打扰这些亲人们。
不管怎样,亲人回来了,带着一家八口回来了,跨越时空的重逢,不能不说是一种难得的团聚。去年夏天六爹和婶子从合肥回来了,当时大家也是在汇丰酒店团聚的,那晚的热闹气氛如同今晚。年底大伯去世时,六爹从合肥带着儿子回来了,亲自为大伯送葬。
六爹原本住在山东,已经在那里生活几十年了。博士生儿子工作在合肥,后来六爹退休后就随儿子一起生活在合肥。六爹也是个军人出身,他总爱读书,像个文人,很文雅,和蔼,言谈举止总能透出军人和文人的庄重气息。他总是微笑着对我们谈话,还给我们这些晚辈们更有效,更中肯实在的嘱咐,如何对待父母,赡养父母等等。那晚亲人们坐在一起谈天论地,似乎有说不完,扯不尽的家常话题。
家,永远都不会远离你!即使是相隔千山万水,即使是远在天涯,然而,沉默的老家总是在你疲累漫长的行程中生死凝望,所有的思念与牵挂,就是你穿越时空,义无反顾回家的理由。
王东、王斌从当时十来岁的懵懂少年,变成如今成熟老练的有志男人了。他们的诚恳,他们的谦和,他们的笑容让人铭记。我们是一个老祖宗的,紧紧握住弟弟温热的手,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油然而生,那是一脉相承的亲情的温度,瞬间蔓延在面前的圆桌上,升腾到整个房间,温暖着每个人的脸。
晚宴似乎拉长了许多!房间屋顶上的顶灯悠悠晃动,灯光迷离闪烁着,原本寒意仍浓的夜晚,在那晚却温暖热闹。大家都自由随便地站着,坐着,大圆桌子,品尝各种美食,年味十足。
饭桌上,一瓶带有红色标签“宁城”字样的黑龙江白酒,映入眼帘。那是来自东北的白酒,那瓶原本冰冷的瓶子,在这热闹的饭桌上,瞬间升温,东北的浓醇麦香一滴滴流进了亲人温热的心房,慢慢融化,沉淀于心底……
然而再美的佳肴也抵不过久别亲人的团聚,交谈,热气腾腾的饭菜,醇香的美酒,知心的话语。
暖灯之下,每个人脸上的笑容都像一朵朵盛开的玫瑰花。
父亲和四爹坐在大圆桌的正上方,两位白发老人谈得更加投入。不停地挥着手臂,摇头晃脑,灯光下我看见父亲谈得很投机,激动时唾沫星子喷射到四爹的脸上,四爹却全然不顾。四爹几乎把脸凑到父亲的脸庞说着心里话,四爹憨态十足,那体态极像二奶奶。
他们的世界我们不太懂,他们老弟兄可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古老话题,知味相投,那么的情深意切,为我们这些晚辈所未经生活过的。
四爹身体很好,比我父亲强多了,听斌的媳妇说,四爹身体硬朗,退休后还种地种菜让他们吃。
晚宴上大家都纷纷拍照,幸福之情溢于言表。期间,远在合肥的六爹也给大家视频通话,连连问好。他当时的心情肯定不亚于我们现场温馨团聚的欢乐。他在手机那头显然很高兴,笑的像个小孩子,不停地问这问那,母亲还同六爹开起了玩笑。
我听到饭桌上,父亲,母亲,四爹,四妈四个老人的对话:
“没想到转眼我们成了老太婆了!”四妈对母亲说着。
“咱们一定不要忘记咱爷死在竹林桥(湖北)。”父亲在对四爹强调着。
人类最最不能动摇的情感,也许就是那深深的落叶归根的情怀。人们心底最深的牵挂,真真就是那生你养你的家。
对话仍在继续,大哥,二哥的补充说明,才使我对自己老爷的身世有了了解。
老爷当年带着老奶,爷爷,二爷,姑奶讨饭死在湖北竹林桥。老爷死后,当地人把他埋在当地,就把老奶母子四人送回老家。老奶的弟弟(老舅爷)看着几个外甥可怜,就终生没有结婚,抚养自己姐姐的几个孩子。
后来二爷就过继给老舅爷(姓王)当儿子,就把姓李改成姓王。听了他们这么一说,我才明白家族的历史事迹。李王本是一家,原本都是姓李,老家胡张唐的,以前我总对这些家族历史迷迷糊糊,搞不明白。
听父亲说,爷爷和二爷他们后来也曾去湖北竹林桥寻找过老爷的坟墓,但总找不着老爷当年埋葬的详细地址,当地人也不允许外地人来这里随便乱挖墓地。后来起坟一事就不了了之了。
(这是最经典的画面)
听二哥说,再后来他们也有想再去竹林桥起坟的想法,但是由于大家意见不统一,又加上诸多迷信之说,说地气一挖可能就把财气和运气搞跑了,于是寻找老祖宗坟墓一事就又不了了之了。
只要大家一切安好,就什么也不说了吧!
这是一场跨世纪的亲情会面,但愿以后这样的场面年年都会有!
房间内的欢快气氛仍然很高涨,每个人的笑声回荡在整个酒店的上空。
走出酒店,亲人们彼此握手拥抱,依依分别,寒暄问候,祝福祈祷。
蓦然间,我觉得,这个小城热闹了许多,亲人的笑声驱走了这个城市的寒意,夜晚的空气温暖了许多……
这段家史,是我奶奶口传下来的:
我爸爸3岁(爸爸生于1911年、辛亥革命、清宣统三年),我姑姑5岁,我爷爷去世了。家里一贫如洗,房无一间,地无一垄,当时住的一间土房还是租的,就连我爷爷的入殓棺材,都是我奶奶抱着我爸爸,挨家挨户磕头求帮,才给我爷爷打了一口薄皮棺材,好不容易才入土下葬。
爷爷名讳是赵永俊,从小随太爷爷(名讳赵玉)一家人,由山东登州府北赵各庄(现在是山东省蓬莱市登州镇赵各庄)逃难到东北,蓬莱是八仙过海的地方,不知道八仙过了海去哪儿,反正他们没有给蓬莱靠海的小村,带来幸福,枉费百姓的一片良苦用心,为他们修了那么巍峨的蓬莱仙阁。人多地少,天灾人祸,逼迫我的祖辈流离失所,也像八仙一样过海了。漂泊流落到辽宁省八角台西佛镇。奶奶说,我祖太爷赵玉带领三个儿子举家集体逃难的,因为饥荒,或许因为摊上了官司。他们漂洋过海,先到了大连,后来到了沈阳。准备北上时,走散了一股人,为了找到他们,祖太爷带领另外两股人,在沈阳周边,一边给地主干活一边找,最终也没找到,祖太爷爷祖太奶奶也相继撒手人寰,我们这两股就流落到了台安。多少年后,才把祖太爷爷祖太奶奶的遗骨背回老家----赵各庄安葬。
当时几户穷本家,都会吹唢呐,就一起组成一个鼓乐班子,给别人家婚丧嫁娶吹吹打打,挣几个小钱,养家糊口,艰辛度日。旧社会,鼓乐班子是下九流(一流巫、二流娼、三流大神、四流梆、五流剃头、六流吹手、七流戏子、八流叫街、九流卖糖),只比唱戏的、讨饭的、吹糖人的好那么一点点。无论是大户家还是小门小户办事情,鼓乐班子是不能进院里搭台子的,一律在大门外,靠墙边搭个席棚。夏天任风吹雨打,烈日曝晒;冬天寒风刺骨,在棚子里燃起一堆火,烟熏火燎,再吹喇叭,呛得咳嗽不停,鼻涕一把眼泪一把,吹喇叭的人是很难长寿的,我爷爷不到三十岁就死于肺病,那是1913年。赵家鼓乐班子一直到1960年,传承人才没有了。
我父亲是最早离开鼓乐班子的。我奶奶讲:我爸爸八岁的时候,跟着我本家二爷进了赵家鼓乐班子,学打小钹。一天,正赶上下大雪,三更天就到20里外给人家娶亲,天黑,雪道,路滑,天寒,迎亲的人们冻得都坐不住车,在地上跟着喜车跑。所谓喜车,就是三套马车,最好全是红马,大车用苇席围成一个蓬子,篷子外面包上红毯,再在两侧,挂上铜镜。我爸爸坐在大车的后边,连冻再饿,又害怕。等娶亲的车到了新娘家,才发现我爸爸丢了。人们打着灯笼大呼小叫,在一个下坡路上找到了我爸爸,已经不省人事了,抱回家好不容易缓过来了。我奶奶哭得死去活来,从那以后,我爸爸就离开了鼓乐班子,从此,我们这一支就再也没有人干吹喇叭这一行了。
奶奶是一个很要强的人,爷爷去世后,她带着年幼的我爸爸和姑姑,经人作保到沈阳一家商号当保姆,这家人家是西佛老户。给人家洗衣打扫卫生,直到我爸爸八岁的时候才回西佛,仍然租房住。
爸爸离开鼓乐班子后,托人到达牛录镇陈家,学做面食点心,爸爸大约11岁那年,他从小营养不良,个子又矮又瘦,蒸点心的大锅又高,笼屉又沉,一次他站在锅台上,和另一个学徒工抬笼屉,没拿住,一下子手被热气烫了。在家养了半年多,手上落下一个大疤。
爸爸12岁那年,由我奶奶在沈阳当保姆的那家主人担保,到黑山县新立屯一家商铺当学徒,就是站柜台。商铺主人是西佛镇大红旗人,叫朱老星,可能看在担保人的面子或许是同乡的缘故,对我爸爸这个小学徒还是有所照顾的。爸爸个矮,站在柜台里就露出个小脑袋。主人特意给他打个木凳,有时让他扫地打水,跑腿打杂。我爸爸是个很能吃苦的人,又很聪明,14岁出徒,就可以独当一面了,16岁成了这家商铺的管账先生,开始管理商铺的财务。一到年终岁尾,我爸爸就骑着毛驴,四处要账。由于他小,周围的人都知道朱老星家有个小掌柜的,有时就会故意考验他,拖延还钱。我爸爸聪明伶俐,巧妙对付大人的故意玩笑,很得同行的赏识,结果年年账满钱齐,很受商铺老板的嘉许。
这里生意越来越好,后来听我爸爸讲,新立屯离内蒙近,往西北过了阜新、八家子就是库伦旗,往西走过了哈尔套、四堡子就是科左后旗。新立屯是一个汉、满、蒙、回等多民族聚居区,又是一处货物交易集散地,是内地与内蒙的交通要道。
每当入冬,白雪皑皑,内蒙大草原盖上了厚厚的白被,牧民们一年的生活用品,用得差不多光了,又是年关时节,牧民们要用草原上一年的收获,换回下一年的衣食用度。
春节来临时,蒙古牧民就赶着成群骡马牛驴,一大车一大车的拉着羊皮、牛皮、狐狸皮、獾子皮……还有活羊,皮鞭子、笼头、马鞍、车套……还为商家老板拉来奶酪、酥油茶、狐狸皮围脖、羊羔皮袄……用这些东西,换回他们一年的生活用品。他们是成群结队来的,一个个黑红脸膛,五大三粗,愣头愣脑,几十号人摇车大辆,前呼后喊的走进一家家商铺。商家极为热情,把蒙古客人,安顿好住宿,然后大鱼大肉,烈酒浓茶,款待客人。这时主人是可以不必相陪的,他们尽情地吃,尽情地喝,尽情地唱,尽情地跳,直到他们自己把自己灌得得酩酊大醉,横七竖八地和衣而卧。。
商家主人把大车上的货物卸下来,再给他们装满一车车,商家的货物:布疋、白面、豆油、纸张、煤油、茶叶、烧酒、木炭、火柴……还有针头线脑、锅碗瓢盆、麻绳铁钉……还有孩子的小玩具、小鞋、小帽、小糖球、花生、瓜子……更少不了给蒙古头人,王爷的礼物:上好的红茶、浓烈的高粱酒、精致的上杂拌下杂拌的高级点心,还有给他们福晋的绫罗绸缎、扑粉雪花膏、花手帕绣荷包、烟袋嘴烟袋锅、针头线脑、小剪刀扣耳勺……来多少车就装满多少车,越满越好。一切准备停当,他们在这里呆上五天八天,在大街上逛逛,再给老婆孩子买点杂七杂八的物件,再喝一次酩酊大醉的酒,对主人的款待千恩万谢,看着一车车满满的货物,说不尽的心满意足。大鞭一甩,“啪”清脆一声,响彻长空,一片尖叫—“驾”,这几十号人马扬长而去,渐渐消失在茫茫的西天的原野里,这般热闹场景明年还会重现。
蒙古人是十分朴实憨厚的,他们拉来的货物、赶来的牲畜,从来不问值多少钱,能换回多少东西,只要把他们的所有的车装满就高兴,越满越好。
他们回到草原后,一年的游牧,一年的交往,如果这一年底,他们没有再来你的商铺,那就是你骗了他们,不但他们不来,就连他们王爷的下属的所有部落,都不会再来。我爸爸在朱老星家当管账先生,一干就是七年,生意红火的让同行眼红。
我小时候,爸爸对我说,不要以为别人都是傻子,越老实巴交的人,越要以诚相待。“生意人诚信是命,缺斤少两是孽,公平交易能挣到钱是能耐”。这句话是至理名言,不只是商人的哲理,也是人生的真谛,是我一生做人处事的座右铭。
我姑姑15岁那年,我爸爸在新立屯学徒,奶奶领着姑姑在西佛镇租一间房住,帮人缝补衣服,洗洗涮涮,迫于生活把姑姑嫁给了湾子里老何家,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户人家,我的姑父叫何广如。这是我家后来搬到湾子里的直接原因。
湾子里本来是何家的地盘,我们那里叫坐地户。前街东头几户何家,年长的叫何振达;西头住着四家何姓,是亲哥四个,大哥叫何连治。后街东边住着三户老何家,大哥叫何振方;西头住着五户何家,其中有一户就是我姑父家,掌门人叫何连喜。“连”字辈是“振”字辈的祖父辈,所以人们称西头何家为老院子。他们的坟茔地在一起,是一个祖坟。
我爸爸20岁的时候,手头有了点积蓄,又恰巧湾子里前街西头老何家搬家,要卖房子,我姑父做主,就把那石头底砖带的三间房买下了。从此湾子里就有了外姓人。后来有了周家,杀猪屠夫周玉武的儿媳妇是何振春家的姑娘;有了杜家,杜家老太太是何家的老姑奶奶;再后来搬了李家,又住进了智家、陈家、刘家,付家,都是沾亲带故来的。
我妈妈是1918年出生(民国七年),14岁到我们家的,是童养媳,比我爸爸小7岁,16岁和我爸爸成亲。我姥家姓付,姓不符实,家很穷,人口又多,我妈妈是老大,姊妹兄弟八个。无房无地,住在地主的场院房里,靠给地主扛活度日。我大舅8岁给地主家放猪,我姥爷一辈子给地主家在辽河两岸当船工,为过往行人车马摆渡过河,平时是不收费的。船是地主家的,每到冰封雪地的季节,地主就派人到各村收过河费,我们那里叫河粮,主要到有房有地的大户人家收,小门小户是不去收的,其实普通人家也很少过河出门。
我姥家住的这个小村叫通江子,紧靠十年九涝的辽河。当年辽河的水域十分宽广,主河道水深可达七八米,行船自如。辽河两岸的物资,集中在这里,用船运到营口。主要是大豆,辽河沿岸地势低洼,盛产一种抗涝的黑豆,运到营口去榨油,豆饼做牲畜的饲料。听说,豆饼日本人收购,运回日本再加工,还能榨出不少豆油。还河运高粱,营口那里有烧锅,用高粱来酿酒。把大豆、高粱还有一些小杂粮,装上大船,顺流而下到营口。船返回时,装满日用杂货及海产品:火柴、煤油、烧纸、布疋、鞋帽、油盐酱醋茶,毛虾、海带、镰刀鱼、黄花鱼、骚魤子、偏口、红娘……一年里最忙的时候,是夏秋两季,我姥爷每年下营口去十次八趟的,回来时会为我们带几个海螺、贝壳等小玩意,也顺便给我舅舅姨姨们,买双洋袜子什么的,从来没给姥姥买什么物件,也许我们没看见。
通江子归台安县管辖,前清时台安叫八角台,归新民府。村子就一条街,稀稀拉拉绵延5 华里,只有几户住在辽河大堤的外边,地势较高的地方,那是有钱人家,大多数人家住在辽河大堤里边,自然是穷人了。我姥家就住在大堤里,站在房顶上就能看到辽河,夜晚可以听到,辽河水哗哗流淌的声音,这里几乎年年被水淹。
一直到解放后,1952年辽河在通江子北地决口,通江子全村被洪水淹没。在政府帮助下,重修辽河大堤,我姥家才搬出堤外,重建家园。
辽河的对岸,就是辽中县的付家屯,离辽中县城15华里,那里是我姥家的祖居地。对岸这两个村子虽然隔河相望,来往要靠行船,但没有挡住交往的频繁,沾亲带故的很多。老人常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那个年代,辽河是放任自流的,河道滚来滚去,造成河东的人家去河西种地,河西的人家到河东去收获。两村相安无事,和睦相处世世代代。
因为家穷,姥姥就忍心把14岁的大女儿嫁出去了。当时我家经济稍好些,那年爸爸21 岁,在新立屯商界也小有名气了。姑姑已经出嫁,爸爸常年在外,奶奶和妈妈相依为命,奶奶待我妈妈胜似亲闺女。那时家里也算不愁吃穿了。姥家很穷,我奶奶不时接济些钱财,但也有限,我们家当时也不是很富裕。后来,爸爸以我的名义,在通江子,买了20亩地,让姥姥家种。解放后,地划在我姥爷名下,为此,我姥姥家,定为贫农,如果没有这20亩地,他家就是雇农。
提起奶奶,周围十里八村的无人不知。
奶奶1891年出生(光绪十七年)家里有八个兄弟姐妹,奶奶老大,下面有四个弟弟,三个妹妹。人口多,土地少,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
我记得大舅爷叫刘魁,高个大嗓门,会使唤牲口,一流的大车老把,苦奔苦曳一生,1947年解放时划成中农。
三舅爷叫刘驰,个不高但长得敦实,说话总是咬牙切齿,恨不得马上发家,对子女总是骂,没有好脸,一副恨铁不成钢的面孔,日子过得贼细,很少吃高粱面饼子,怕剩下家人吃,白白浪费粮食,偶尔有剩下的,他都藏起来。后来日子过好了,忙时也雇几个短工,他给短工吃干的,家里人却喝稀的,伙计吃水煮盐豆,孩子老婆却吃咸菜,他对雇工吝啬,对家人更抠。一天和儿子生气了,大呼小叫不过了,自己跑到西佛街里,吃碗豆腐脑,两张煎饼,回家里磨磨唧唧的,后悔个两三天。我奶奶看不惯她这个弟弟,常常数落我三舅爷,“刘驰啊,你不缺吃不少烧,干嘛那么抠”。解放时,他家有土地百亩左右,定的成分是富农。
二舅爷叫刘忍,这位老人受穷一辈子,西佛镇三、六、九是集市,他每到集日就到粮食市场给人过称、打斗(那时,称粮食用斗,一小斗大约15市斤,一大斗大约50 市斤),剩下点粮食回家度日。没有土地,解放了他家是雇农。可是他那一儿三女,个个聪明,儿子在长春当过日本翻译,英年早逝。解放后大女儿刘希琴参加抗美援朝,后来在兴城一所军队医院当护士长,另外两个妹妹也相继参军。后来二舅爷二舅奶到城里享福去了,无疾而终。
老舅爷叫刘会,个子不高,极为精明,能说会道,善于察言观色,见风使舵。在集市上当经纪人,专门交易牲畜,过着平平的生活。
几个姨奶都没有名字,记得二姨奶嫁给王姓就叫王刘氏,三姨奶嫁给谁家我记不得了,老姨奶嫁给老徐家。
人们都叫我奶奶老三太太,我爷爷大排行老三。人们对她赞誉有加,一提起湾子里赵三太太,个个竖起大拇指:“那真是不容易,寡妇失业能把三岁的儿子拉扯成人,可敬可敬”。我奶是个儿热心肠人,她会接生,我们那里叫拣小孩,当年西佛镇十里八村,谁家要生小孩了,都来请我奶奶。她还会看个小病小灾的,谁家大人孩子有个头痛脑热,就让我奶奶看看,拔拔罐子,刮刮痧,出点汗就好了。她还有点迷信,说这个病人撞上了死去的爷爷了,那个不舒服的病人被黄皮子迷上了,她就拿几张烧纸在病人身上转三圈,烧掉,有时病人居然好了。奶奶还会用鸡蛋立在镜子上,嘴里不知叨咕点啥,给人送鬼神,其实就是安慰人的,可是我奶奶是很虔诚的。
有一点是我奶奶最可贵的,无论谁家生孩子去接生,还是给人看病,从来不收钱,一分不要。她的口碑极好,为了感谢她,不少大人认她干妈,小孩认她干奶奶。我奶奶走在西佛街里,总会听到有人叫妈妈、叫奶奶。有时奶奶领我上街,她在街上一走,几乎个个打招呼,对我奶奶笑脸相待。卖菜的、卖鱼的、卖肉的---总是拿些往我奶奶手里塞,我奶奶头也不回的拉着我就走,一边走一边对我说:“孙子,别人的东西,咱不能要”。是的,这句话我记着一生,做人就应该:“别人的东西,咱不能要”。
我刚懂事的时候,奶奶也就40多岁,她极爱干净,头发梳理的光鲜,我记得她有一个洗脸铜盆,浸泡着榆树皮,黏黏的,奶奶用来抿头发。她衣服总是干干净净,板板整整,穿带大襟的长衫,裤脚扎得立立整整。我奶奶唯一缺陷是小脚,缠足。真是三寸金莲,小鞋尖尖的,走起路来,总是不大稳。但奶奶走路还是蛮快的。奶奶告诉我,她年轻时,去沈阳当保姆时,曾经从西佛徒步走到沈阳,那是夏天,从早晨蒙蒙亮,走到太阳压山,到了沈阳,算起来一天时间走了200多里啊。我长大后,往返于台安沈阳几百次,从来也没有徒步走过这么多路。
奶奶常常对我说,她最高兴的事,是大家对她好,一个孤儿寡母的家庭,有人帮衬着不容易。她最幸福的事,当然是有个有出息的儿子了,这就是她最大的成就,逢人便说,“我没有白守寡”。本来就和善慈祥的奶奶,就更加笑容可掬了。那心满意足的样子,常常写在奶奶的幸福的脸上。
我的童年是在奶奶的呵护下长大的,准确地说,是在奶奶的被窝里长大的。
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有关炎帝的 传说 你们听过哪些呢?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炎帝的传说 故事 ,欢迎大家阅读。
炎帝的传说故事一
炎帝在神农架采药时,登上了具有仙境之称的燕子垭、天门垭,继而攀登回生寨,以便将回生寨的七十二种还阳药记入他的紫竹简——《神农本草经》。据传说,这回生寨的还阳药起死回生,所以称之为“回生寨”。当神农氏在跨越回生寨中一座独木小桥时,他不慎将《神农本草》竹简失落桥下,此桥因而得名“失书桥”。神农氏正处在惋惜为难之际,忽然从碧空飞来一群白鹤,把他接上了天庭,成了“药仙”。回生寨从此一年四季香气弥漫,遂改名“留香寨”。据传炎帝身形是:身长八尺七寸,声音洪亮,额角很宽,眉棱圆而突出,胡须很多,鼻子很大,嘴唇很厚。
炎帝的传说故事二
炎帝为先民们造福,子民们衣食无忧,生活得越来越好。一年又一年的丰收,使人们 的粮食有了剩余,而打猎为生的人们却剩余了肉类和兽皮,缺少粮食。为使人们的生活得以 调剂,炎帝划出了一块空地,以供人们作为互相交换东西的市场。这样一来,大家就可用手 中剩余的东西去换自己需要的东西。
不过,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人们不知道什么时间用来交换东西最为合适,有时为了 换一样东西,等一整天也等不到可以交换的东西。
为此,炎帝想了一个办法。他规定每天太阳升到头顶时,人们可以一起来交换东西, 这样不仅有利于集中,还可以节省时间,免去人们跑许多冤枉路。后来人们将这种交换东西 的方式称为“日中为市”。
当时炎帝采用了一种“立杆测影”的 方法 来确定“日中”的时辰,这也是炎帝的发明 之一。炎帝在观测农业时辰时,在地上立一根木杆,看地上日影变化的情况,日影最短时则 为“日中”,便以此时辰定为人们交换东西的固定时间。
原来的“日中为市”本是以物易物,后来炎帝又发明了一种钱币,即贝壳,以其大小 多少来确定东西的价格。贝壳即成为最早的货币,人们将这种货币称为“神农币”。
“日中为市”的地方是最早在神农镇庄里村,因此,庄里村是最早开创集贸市场的发 源地。
炎帝的传说故事三
据老辈人传说,陈区镇浩庄村(羊头山以东)是炎帝舅舅居住的村庄。村里有位种蕉籽(高粱)的能手,人称“蕉籽王”。同样的年景,同样的耕作,他种的蕉籽总是比别人穗子丰满硕大且收成好。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这年恰逢村上大旱,浩庄人种的蕉籽眼看快要旱死。蕉籽王也不例外,每天坐在田间地头唉声叹气,祈求天降甘霖。
正在他分外焦急之时,老婆来给他送饭,见他茶饭不思,一脸苦闷。老婆说道,咱们村的老舅爷不是炎帝的舅舅吗你去找他试试,让他去求求炎帝不是就有办法了吗蕉籽王一听恍然大悟:是呀!我怎么把这事给忘了
于是蕉籽王来到老舅爷家,求他到羊头山去找找炎帝求雨。老舅爷眼看庄稼颗粒无收,便立即答应了下来。第二日一大早老舅爷就启程去了羊头山。羊头山上有120个泉眼,分管着120个地区的水旱灾情。如果哪个泉眼水少了或者断流,炎帝就知道哪个地区有旱情。此时,炎帝已知舅舅那个村——浩庄遭了大旱,正欲解救,见舅舅亲自来找,就说:“无妨!舅舅先坐下喝点水歇息会!”说着把一杯水递到老舅爷手中。老舅爷伸手接水,不小心把水杯碰倒,水泼洒了一地。此时,炎帝说,舅舅回去吧,你刚才洒到地上的水就能把浩庄的旱象解除了。
老舅爷半信半疑地往回返,走到半路上,雨就下了起来,直至走到浩庄村雨已经下透了。可是,由于天旱太久,蕉籽王种的地里只救活了五颗苗。就这五颗蕉籽的收成,却把蕉籽王家里的大缸小缸、大囤小囤都装满了,为此蕉籽王十分感谢老舅爷和炎帝。
炎帝的传说故事四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羊头山下洪水泛滥,羊头山与发鸠山两山之间峡谷形成了一片汪洋,由于这汪大水在羊头山之东,故称为“东海”。炎帝神农部族的先民大都居住在羊头山上,开垦荒地,搭造草屋,以求谋生。
炎帝有个女儿叫女娃,她常常到“东海”里 游泳 沐浴,采集草药,尽兴玩耍。
“东海”的浅水滩处生长着一种椭圆状的植物,上面开着漂亮的小白花。女娃知道父亲炎帝把这种草药取名为“泽泻”,可做清火泻肚之用,便经常到水边去采集。
这天,女娃又来采药,不小心滑到了深水处,不幸溺水而亡。
炎帝和子民们将女娃的遗体打捞上来,安葬在发鸠山上。
没多久,人们发现发鸠山上出现了一只鸟,白嘴,红腿,花纹头,很像乌鸦。
每天早上,鸟儿“精卫”、“精卫”地叫个不停。于是,人们就把这只鸟取名叫“精卫鸟”。
人们还发现,每天这只鸟要衔山上的小木棍或小石头飞过羊头山,投到不远处的“东海”里。
这个故事流传至今,历史上多少文人墨客专程来到发鸠山赋诗凭吊。“精卫填海”的故事最早载于《山海经北山经》。原文如下:
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 “精卫”,其鸣自言交 。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1 炎帝黄帝传说故事
2 神农传五谷的传说
3 炎帝黄帝大战的故事
4 炎帝和精卫的传说
5 民族民间传说故事
爸爸的朋友比你爸大叫伯伯,比你爸小叫叔叔,妈妈的朋友一律叫阿姨。
父亲的父亲:爷爷、公公;母亲:奶奶、婆婆
父亲的兄:大爷(轻读)、伯伯(bǒbo)、伯伯(bái bai)、伯父;嫂:大娘、大妈、姆、伯母
父亲的弟:叔;弟媳:婶、阿姨
父亲兄弟的子女:堂哥、堂弟、堂姐、堂妹
父亲的姐妹:姑姑、姑妈;姐夫妹夫:姑父、姑爹、姑丈
父亲的姐妹的子女:表哥、表弟、表姐、表妹
父亲的祖父:太爷、老太、太公、老爷爷;祖母:太奶、老太、太婆、老奶奶
父亲的伯父:大爷、大公;伯母:大奶、大婆
父亲的叔父:三爷、三公;叔母:三奶、三婆
父亲的伯父、叔父的子女:堂大爷、堂伯父、堂伯、堂叔、堂姑
父亲的姑母:姑奶、姑婆;姑父:姑爷(不轻读)、姑公
父亲的姑母的子女:表大爷、表伯父、表伯、表叔、表姑
父亲的外祖父:太姥爷、太外公、老外公;外祖母:太姥、太外婆、老外婆
父亲的舅父:舅爷、舅公;舅母:妗奶、舅奶、舅婆
父亲的姨母:姨奶、姨婆;姨父:姨爷、姨公
父亲的舅父、姨母的子女:表大爷、表伯父、表伯、表叔、表姑
母亲的父亲:姥爷、外公、外爷;母亲:姥姥、外婆、外奶
母亲的兄弟:舅;嫂、弟媳:妗子、舅妈、舅娘
母亲的兄弟的子女:表哥、表弟、表姐、表妹
母亲的姐妹:姨、姨妈、阿姨;姐夫妹夫:姨父、姨爹、姨丈
母亲的姐妹的子女:表哥、表弟、表姐、表妹
母亲的祖父:太姥爷、老太、太外公、老外公、老外爷;祖母:太姥、老太、太外婆、老外婆、老外奶
母亲的伯父:大姥爷、大外公、大外爷;伯母:大姥、大外婆、大外奶
母亲的叔父:三姥爷、三外公、三外爷;叔母:三姥、三外婆、三外奶
母亲的伯父、叔父的子女:堂舅、堂姨、堂姨妈、堂阿姨
母亲的姑母:姑姥、姑外婆、姑外奶;姑父:姑姥爷、姑外公、姑外爷
母亲的姑母的子女:表舅、表姨、表姨妈、表阿姨
母亲的外祖父:太姥爷、老太、太外公、老外公、老外爷;外祖母:太姥、老太、太外婆、老外婆、老外奶
母亲的舅父:舅姥爷、舅外公、舅外爷;舅母:妗姥、舅姥、舅外婆、舅外奶
母亲的姨母:姨姥、姨外婆、姨外奶;姨父:姨姥爷、姨外公、姨外爷
母亲的舅父、姨母的子女:表舅、表姨、表姨妈、表阿姨
其他
什么是舅表、姨表、姑表?
你管表姐的爸爸叫舅舅,她就是你的舅表。
你管表姐的妈妈叫姨姨,她就是你的姨表。
你管表姐的妈妈叫姑姑,她就是你的姑表。
怎么称呼舅表、姨表、姑表的家人?
去舅父家,碰到舅母的家人,一般是按舅表的叫法叫,他叫姥姥,你也叫姥姥。
去姨母(或姑母)家,碰到她丈夫的家人,也和表哥姐弟妹一样叫法,他们叫爷爷,你也叫爷爷。
怎么称呼伯母、叔母的家人?
随堂兄姐弟妹叫,他们叫妗子,你也叫妗子。
1 求一篇写介绍我的家的作文 (我家在农村)
我的家乡在农村(Kaiser3344原创)
我的家乡在农村,那儿美丽的风景星罗棋布,美不胜收。尤其到了秋天,大自然更是美轮美奂,目不暇接。
成熟的气息弥漫着在园子里,散发着诱人的清香。丰收在望,庄稼人一个个笑逐颜开,喜上眉梢。梨儿黄橙橙的,泛着金光,闪闪发亮,在青绿间露出一张张笑脸。绿油油的白菜,这儿一丛,那儿一丛,翠 滴,如同给园子铺上了一块绿色的地毯。更令人心旷神怡的是站在园外望园子:满园一片金黄,偶尔点缀着一点绿色,分外和谐。赏心悦目。树披金装,一阵阵微风吹过,片片黄叶飘飘扬扬,如同一只只彩蝶,随风翩翩起舞。
漫步在花园里,整个花园尽态极妍,美不胜收。看,**换得淡雅、白色花的高洁,紫红色花的热烈深沉,泼泼洒洒,在秋风中烂漫争艳。
当然,故乡的秋天,雾是最迷人的,也是最受孩子们欢迎的。每到早晨,云雾弥漫了世界,雾山雾海,连绵起伏的群山,时隐时现,如同蓬莱仙岛一般,令人心旌神驰。偶尔在云雾中露出一座农舍,炊烟周围缭绕着,早餐散发的阵阵香气,和着略带含义的晨雾构成了和谐迷人的画卷。
每当起雾的时候,故乡的秀丽山川和心中的海市蜃楼就融为一体了。不论何年何月,离得多远,身处何地何方,故乡的秋景永远朦胧在我的生命中。
故乡的秋天,也是风的世界,雨的天堂。秋日的早晨,微风丝丝的歌唱着。送来了珍珠般的露珠。送来了秋日的凉爽,吸取了夏日的炎热;带来了雪白的云雾,擦去了酷暑的残迹。雨是最寻常的,细如牛毛,密密的斜织着,有如花针,闪闪发亮。“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说得多好呀。家乡的秋雨来临之前,。总是先有秋风的征兆。秋雨落在地面上,毫无半点声响。秋雨是和谐的,它带走了夏日长久的干旱,送来了期待已久的湿润清凉,我喜欢秋天的雨。
故乡的秋天啊!每当您到来,我心中的欢愉总是无法言表的,只能用大诗人杜甫的一句诗“漫卷诗书喜欲狂”来概括了。
我爱我的故乡,我更爱故乡醉人的秋天。
2 家成长在农村400字作文家,是每个人值得依靠的地方,家是每个孩子成长的摇篮,是每个孩子栖息的港湾。
记得在我小时候,就常常听着妈妈唱着“爸爸是船,妈妈是帆,载着宝贝,组成幸福家庭”带我进入甜蜜的梦乡,每当听到这支歌时,我便想到我深爱的家。
我爱我的家,一个幸福温暖的家。每天一起床便会看到爸爸妈妈忙碌的身影;每当一放学,桌上便会摆上可口的饭菜;每当学习遇到困难,爸爸妈妈总是耐心地为我讲解;每当我生病时,爸爸妈妈总是不离我左右……这一切让我感到我的家充满阳光,无比温暖。
我爱我的家,一个和睦快乐的家。节假日,只要有时间,全家总会集体出游,让我感受到祖国的大好河山;我身边发生的一些事情,他们总会认真倾听,并与我一同分享快乐;每当我取得好成绩,他们总是为我送来祝贺、带来鼓励……这一切让我感到我的家总是充满欢声笑语,充满了其乐融融的气氛。
我爱我家,一个让我依靠依赖的家。每当我遇到困难时,是爸爸妈妈为我排解;每当我受到委屈时,是他们为我化解;每当我遇到不开心时,是他们愿意倾听;每当我成绩不理解时,是他们为我送来鼓励……这一切,让我懂得了如何面对生活,让我懂得人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懂得面对生活的挑战与考验。
这就是我那为能我遮风避雨,伴着我幸福成长的幸福小家,我爱这个温馨幸福的家,爱家里的每一个成员,更爱我家的每一个故事。
我爱我家。
3 描写乡村的写事作文该怎么写假日里,老师带着我们去城市郊区的农村,参观农村田园风光。
小荷作文网 ,你也可以投稿 很快就来到了农村,从远处看,可以看见在远处被云雾笼罩着的龙首山,像一条巨龙,在天空中自由自在的飞翔着,像一头雄狮睡在那有云有雾的仙境之中,还像一个个美丽的仙女从天而降,在看农村里的美丽风光。 小荷作文网 ,你也可以投稿 真是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让我不由得想起一句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走近了,脚下的小草,像绿色的地毯,然而又绿的不一样,有墨绿,有深绿,有翠绿,……像绿的海洋,微风吹来,绿波荡漾,农家的麦田是一望无际的,田边的野花,像一个朴素的花环,给本来就美丽无比的田野,镶一串美丽的花环,使田野更加美丽。 油菜花黄了,在密密的田野里加了一点新亮的鲜色。
还不停点头,不停的摇动着,好像是在欢迎我们到来,果树摇曳着它那又绿又肥大的叶子,柳树甩着那又长又绿的长发,花儿的清香引来了那翩翩起舞、五彩缤纷的蝴蝶,还能听见正在采蜜的小蜜蜂“嗡嗡”的叫声。 看那条条水渠,像彩带似的把无边无际的田野,划分成像棋盘似的小方块。
正在我们被那眼前的风景陶醉的时候,一阵风吹过,泛着花儿的清香扑鼻而来,吸一口,麦香泌脾,再吸一口,使人立刻神清气爽。 有谁不会被远离尘埃的农村空气而迷醉。
顺着田边走,我们来到了村庄,农家大院非常气派,院子里种着各种果树,有梨树、有苹果树、有枣树……你看,有的果树已经开始泛青了,有的果树已经打苞了,还有的果树都结上了那小小的、好看的小果子。 院子门口有忠厚老实的老牛在吃着嫩草,有淘气的小羊撒着欢儿,有小毛驴蹦蹦跳跳,有小狗在门口 “汪汪”的叫着,跑来跑去。
有小鸡们在咯咯叫着,还有肥胖的小猪,在草地里一边叫着,一边打着滚,翻着身子……好一派农家田园的美丽风光。 习惯了城市的喧闹,在这找到了一份甜美的宁静。
习惯了城市已经被污染的空气,在这里找到了一份自然清香的空气。 金昌是美丽的,但我认为,金昌郊区边上农家的风光更美丽。
我喜欢金昌,更喜欢,农家田园的美丽风光。
4 我的家乡在农村,写写赞美家乡的作文你可以从自然环境的角度去夸赞自己的家乡,给你篇范文参考一下:我爱农村 我爱农村,喜爱农村风景好!杜鹃花开的时节,微风轻拂著柳树枝梢清澈的小溪,泉水淙淙枝头的鸟儿,啁啾歌唱花间的蝴蝶,翩翩飞舞连田遍野,一望无际把人们的烦忧,一扫而空我喜欢徜徉在这碧绿的天地里,更喜欢伫立在那飘散著泥土之香的小丘山,眺望著那使人充满活力的田野,载著满怀的绿意回故乡 我爱农村,喜爱农村的雨天!远天是雾和雨织成的朦胧,白茫茫的一片;那三三两两的茅屋,静静地横陈著,接受雨水的洗礼;路上的行人,渐渐地稀少了,只剩下那和平而安详的村庄;只有那不堪寂寞的鸭群,不停嘎嘎叫著,白长袍的鹅先生,站在屋檐下,伸长著颈子,享受著雨水的淋漓;这是充满诗情画意的神仙境地 我爱农村,喜爱农人的勤奋!黎明的曙光一线,几声鸡啼,划破了黑夜,也划破了静寂这时农村已经炊烟袅袅,农夫们荷著锄,吆喝著牛,踏著金黄的曙色,走向征程!中午南风习习,烈日炎炎,他们仍然弯著腰,赤著脚,为了养活天下人,一棵一棵地播种,直到夕阳西下,才收拾重担,哼著山歌,载著希望,踏上归途 我爱农村,喜爱农村的淳朴!没有高楼大厦,没有车水马龙,砖砌的平房,低矮的竹篱,有一分画意,一分拙美;朴素的衣著,淡妆的村姑,下雨了,青箬笠,绿蓑衣;彼此见面,那麽亲切,那麽诚恳,话语依依,人人挂著善良的脸庞,一幅天然的纯真我就喜爱这样和平的世界 我爱农村,喜爱农村生活的闲适!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必争名夺利,不必钩心斗角;大白天,你翻土,我耕作,互相帮忙,守望相助;倦了时,大夥儿躺在绿荫下,你抽烟,我喝茶,有谈不完的家常趣事,有看不尽的田野风光;眼看田里稻秧青青翠翠,莫不为血汗的代价,莞尔一笑,夜来了可以东坐坐,西聊聊,可以看电视,数星星,多麽自在,多麽逍遥!谁不爱农村 城市与乡村 我曾经读过许多评论城市与乡村的文章其中,一位同志说,"城市的学校操场虽然很宽阔,但我不喜欢这儿;城市的房子虽然很舒适,但我不喜欢这儿;城市里没有一丝泥土的气息,不能涂抹,不能爬树,叫什么城市,连农村都不如!"我可不这么认为城市,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街两旁高楼犹如雨后春笋一般向上高长;街心花园变的越来越奇妙;电子技术飞快增长;明亮的教室中不时传来朗朗的读书声……城市的条件与环境都不怎么差城市里有十分尖端的高科技,良好的学习与工作环境在这儿,孩子与大人生活得十分安谧快乐我只要站在街头看着一辆辆奔驰宝马驶过我就无比快乐 然而,城市的环境并不太好空气污染,水土流失,这些都发生在我们的身边而乡村呢,水清水绿,鸟语花香,环境十分优雅人们也吃苦耐劳,有十分好的品质日子也过的挺好,似乎,他们从来都不缺些什么东西 城市与农村,缺一不可城市有科技,农村有环境我既喜欢城市,也爱农村! 我爱家乡 我的家乡是位在新竹县的湖口乡内,虽然它不像大都市一样繁华,可是它带著一种浓厚的纯仆味道,所以我很庆幸能够生长在这样的一个地方 我的家乡有许多特产,例如:贡丸,米粉,茶叶,以及各式各样的水果等等,是一个充满了客家风情的地方我的家乡虽不是像台北市那样的繁华,但是大家好像也非常安居乐业呢! 随著时代的进步,各个地方都变得越来越繁华了,就连我的家乡也不例外,随著时间飞逝,我的家乡是越来越多工厂了但是由於经济萧条,许多工厂已经逐渐向外移了但是我还是非常喜欢我的家乡 为什麽我喜爱我的家乡呢 因为既有民风纯朴的地方,也有经济繁荣的地区,高速公路就在附近,只需要一点点的时间就可以到达各个地方,非常便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好像被拉近了 我的家乡有个湖口老街,虽然我没有实际去过,可是从可以看出:它经过了多少年,多少月,它就好像是在诉说它的故事 我爱我的家乡,希望我可以一直住在家乡里 我爱家乡泥土 有的人爱家乡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也有的人爱家乡的山山水水,而我却最爱家乡的泥土 我们家乡的孩子经常在土地上打滚儿,有时捏"小汽车"和"飞机",有时捏泥人,有时捏"电话"和"水果"等到了傍晚,我们浑身沾满了泥土,这时候,大人们都亲切地叫我们"小花猫"呀,"土地爷"呀,我们听了很高兴 记得小时候的一天,天气睛朗,柔和的阳光撒满大地我高兴极了,心想:今天不冷不热,正是我们玩泥土的好时候于是,我约了几个好伙伴,来到村东,又开始玩起来了我认真地捏了一部"电话"起来了是长方形的,拿一条弯弯曲曲的大约有50厘米长的绳子来做电话"线"一些路人见了都有说:"哟,这小孩真聪明,看她得多像啊!"我却认真地说:"不,是泥土教我变聪明的"伙伴各捏各的爱物,说说笑笑,嘻嘻哈哈,充满了无限的乐趣 泥土不但给我许多乐趣,而且使我增长了不少知识有一次,我将一把蚕豆种种在石快很多的地方一个多月过去了,还不见它发芽,我急得跑回家部妈妈妈妈笑呵呵地说:"傻孩子,种豆当然需要泥土,跟种其他植物一样,知道吗 "我点点头 第二年春天,我就把蚕。
5 我去了舅老爷家农村想写作文怎么写我的老舅爷是个朴实的农民,。他的个子不高,黝黑的脸上满是皱纹。一双常年干农活的手上,布满了老茧。他对任何东西都很感兴趣,虽然不太明白,但总是问个不停。
记得那年春节,老舅爷从泰安来看望奶奶,暂时住在奶奶家里。看到许多新奇的东西总是向奶奶请教,比如电视机怎么使用,看到墙壁上有一个长方形的东西(那是空调,乡下人还没有空调),就问奶奶这是什么东西?是干什么的?还有电磁炉为什么没有火苗就能煮东西吃呢?开始,奶奶还很有耐心地解释,后来,奶奶被舅爷问烦了,就说他“笨死了”,老舅爷也不辩解,只是嘿嘿一笑。还有,无论见到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他都会说:“耶?”最搞笑的就是老舅爷的一次生日。那一天,我们高家人都来了,到了最重要的吹蜡烛的时候,奶奶点着了一个“音乐蜡烛”,老舅爷突然“耶”了一声,1秒之后,我们都大笑不止,老舅爷却毫不在乎,随着音乐,老舅爷一遍又一遍“耶”了起来,直到音乐放完,老舅爷又开始问他的问题了,比如这是什么东西?为什么它会唱歌?大家一遍又一遍地为老舅爷解释。老舅爷可真是“百问不厌”啊!
还有一次,老舅爷到我们家里做客。我先带老舅爷到大房间参观。他一进屋,就看见了摆在桌子上,像个正方形的东西(那是电脑,乡下人没电脑)。他说:“高天宇,这是什么东西啊?”我没有作声,只是把电脑开机了。接着,我对老舅爷说:“这个是电脑,可以在网上玩游戏、看书、看**、查找资料、还可以和朋友聊天,什么事情都可以在网上干。”“那这网又是什么呢?”“这网是国际互联网,全世界通用的。”老舅爷心中的疑云终于解开了,他便在网上捣鼓起来,一会玩游戏、一会看**,遇到奇怪的东西,他又“耶”了一声。
这就是我的老舅爷,一个朴实而又善良的老农民。
6 乡村 作文怎么写乡村田园农家风光
今年的“五一”长假,我们去了乡下的外婆家。
外婆家有一间宽敞的房屋。在屋旁,总有一片新绿衬着的瓜架。种着些丝瓜,或是些黄瓜,那些手掌型的叶子,绿得青翠,或浓或淡。长长的藤顺着竹架,蜿蜒地向上爬,一直到屋顶。现在的瓜架上虽然并没有那些青青的瓜,但也有着不同的风格。青绿的叶,弯曲的藤,给整个房子镶上了没有雕琢过的天然花边。这样的装饰可比城市中高楼门前的石狮子来得亲切、质朴多了。
在屋子后边的一片空地上,还有几种花,凤仙、月季、映山红、大丽菊、鸡冠花,各种各样,依着季节顺序,红如火,粉如霞,白如雪……朴素中拥有着非凡气质。在这些花的旁边,还有一丛竹。青嫩的叶,笔挺的竿,互相交错着,投下一片翠绿的浓荫。这时候,还有几株小小的笋,露出尖尖的脑袋,好像一使劲儿,就会齐刷刷地从地底下探出头来。
鸡,农村人家中总要养几只的,外婆在院子里,垒上一个鸡窝,养了几只鸡。从院子里走过,肯定会看见一只母鸡和小鸡们奔跑。雄鸡高傲的挺着身子,俨然一位将军在阅兵,斗志昂扬;又如同一个尽职的大丈夫在保护着自己的家人,守护着自己的家园。
离房子不远处,有一条小河,清澈的水面上有几只鸭子,在欢快地嬉戏。时不时地把头伸进水里觅食,或是与同伴们嬉闹“嘎嘎——嘎嘎——”的叫声在水上回荡,即使旁边有人在洗衣、洗菜,也阻挡不了它们的欢乐。有几只蜻蜓也爱凑热闹,在水面上飞行着。河旁的苇絮飘飘悠悠的,似乎把小河笼罩在了一起。阳光下的小河,显得格外清澈,一阵微风拂过,水面上泛起了层层涟漪,波光粼粼的。
小河后就是大片大片的田地了。一行行排列的非常整齐。种着些青菜、油菜、豌豆、罗汉豆等。远处还有一亩亩水田,可以看见一些农民们正在种秧苗,一排排秧苗随着微风慢慢飘拂。
到了黄昏,我们便把桌椅饭菜搬到院子里吃起饭来。这时,母鸡和小鸡们就都跑过来吃掉下的米粒。美丽的黄昏景象下,大家享用晚饭,闲话家常,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乡村,田园,农家风光,这一切都成了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7 乡村作文怎么写感受乡村
初以为,乡村便是童话的乐园。它褪去了城市的浮华,洗尽了尘世的繁杂。它也许是梵高画布上的阿尔,有明镜般纯粹的蓝天,有油彩般绚烂的花海,那金黄的向日葵在阳光的哺育下长出希望的种子;它也许是陶潜诗中的田园,在雾气迷蒙中演绎着仙侣的故事,斜斜的日光轻洒,便是悠然游然。
那只是诗中画中的乡村,当我们真实的走进乡村,用心去感知乡村,便会发现,我们的乡村在经历着苦痛。那里也有阳光,那阳光不是温暖而是毒辣地炙烤着这片土地。远望去,土地上那个佝偻的背影,在朝夕间,在春秋中,在这片土地上耗尽心力。他在这片土地上成长,他的汗水滋养了这片土地;他在这片土地上学会坚强,他的脚步坚实了这片土地;他生于黄土又归于黄土,世世代代,生生不息。风暴来了,他的心如那田间摇曳的庄稼般颤动,他的泪水在他满是沟壑的脸颊上纵横,如那淹没田间的水,层层漫过他的心田,浸没他的呼息。干旱来了,庄稼如他枯瘦的身体一般摇坠,他看不到希望,看不到丰收,他混沌的眼干涸空洞。 他们也有快乐的时候,只是这种幸福仿佛如此卑微。他们最大的幸福就是丰收,饱满的谷粒仿佛是一粒粒珠宝,他们的眼角笑成了月牙。他们最渴望的生活便是风调雨顺,他们只想也只要这样平凡的生活。
这样的乡村会不会让我们感到失望,当我们面对这样的图景?而其实,乡村正因这份残酷的美丽而更见真实。感受乡村,别总是做一个悠闲的观光者,在体味它的宁静与纯净的同时,给它的苦痛多一点目光,给它的辛苦多一点理解与悲悯。
感受乡村,感受农耕文明跳动的脉搏,感受中国最浑厚的呐喊,感受那片土地的厚重,感受那片土地浸润的血汗;感受中国农民最纯朴的执著与坚忍,感受中国农民所经历的苦痛与无奈。
当我们用鄙夷的目光看着他们,我们是否想过是他们用血汗带给了我们生的希望。
看中国的农民用最卑微的姿势在中国的历史上站成了永恒,也且让我们用心去感受乡村
8 作文农村怎么写我爱农村我爱农村,喜爱农村风景好!杜鹃花开的时节,微风轻拂著柳树枝梢清澈的小溪,泉水淙淙枝头的鸟儿,啁啾歌唱花间的蝴蝶,翩翩飞舞连田遍野,一望无际把人们的烦忧,一扫而空我喜欢徜徉在这碧绿的天地里,更喜欢伫立在那飘散著泥土之香的小丘山,眺望著那使人充满活力的田野,载著满怀的绿意回故乡我爱农村,喜爱农村的雨天!远天是雾和雨织成的朦胧,白茫茫的一片;那三三两两的茅屋,静静地横陈著,接受雨水的洗礼;路上的行人,渐渐地稀少了,只剩下那和平而安详的村庄;只有那不堪寂寞的鸭群,不停嘎嘎叫著,白长袍的鹅先生,站在屋檐下,伸长著颈子,享受著雨水的淋漓;这是充满诗情画意的神仙境地我爱农村,喜爱农人的勤奋!黎明的曙光一线,几声鸡啼,划破了黑夜,也划破了静寂这时农村已经炊烟袅袅,农夫们荷著锄,吆喝著牛,踏著金黄的曙色,走向征程!中午南风习习,烈日炎炎,他们仍然弯著腰,赤著脚,为了养活天下人,一棵一棵地播种,直到夕阳西下,才收拾重担,哼著山歌,载著希望,踏上归途我爱农村,喜爱农村的淳朴!没有高楼大厦,没有车水马龙,砖砌的平房,低矮的竹篱,有一分画意,一分拙美;朴素的衣著,淡妆的村姑,下雨了,青箬笠,绿蓑衣;彼此见面,那麽亲切,那麽诚恳,话语依依,人人挂著善良的脸庞,一幅天然的纯真我就喜爱这样和平的世界我爱农村,喜爱农村生活的闲适!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必争名夺利,不必钩心斗角;大白天,你翻土,我耕作,互相帮忙,守望相助;倦了时,大夥儿躺在绿荫下,你抽烟,我喝茶,有谈不完的家常趣事,有看不尽的田野风光;眼看田里稻秧青青翠翠,莫不为血汗的代价,莞尔一笑,夜来了可以东坐坐,西聊聊,可以看电视,数星星,多麽自在,多麽逍遥!谁不爱农村城市与乡村我曾经读过许多评论城市与乡村的文章其中,一位同志说,"城市的学校操场虽然很宽阔,但我不喜欢这儿;城市的房子虽然很舒适,但我不喜欢这儿;城市里没有一丝泥土的气息,不能涂抹,不能爬树,叫什么城市,连农村都不如!"我可不这么认为城市,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街两旁高楼犹如雨后春笋一般向上高长;街心花园变的越来越奇妙;电子技术飞快增长;明亮的教室中不时传来朗朗的读书声……城市的条件与环境都不怎么差城市里有十分尖端的高科技,良好的学习与工作环境在这儿,孩子与大人生活得十分安谧快乐我只要站在街头看着一辆辆奔驰宝马驶过我就无比快乐然而,城市的环境并不太好空气污染,水土流失,这些都发生在我们的身边而乡村呢,水清水绿,鸟语花香,环境十分优雅人们也吃苦耐劳,有十分好的品质日子也过的挺好,似乎,他们从来都不缺些什么东西城市与农村,缺一不可城市有科技,农村有环境我既喜欢城市,也爱农村!我爱家乡我的家乡是位在新竹县的湖口乡内,虽然它不像大都市一样繁华,可是它带著一种浓厚的纯仆味道,所以我很庆幸能够生长在这样的一个地方我的家乡有许多特产,例如:贡丸,米粉,茶叶,以及各式各样的水果等等,是一个充满了客家风情的地方我的家乡虽不是像台北市那样的繁华,但是大家好像也非常安居乐业呢!随著时代的进步,各个地方都变得越来越繁华了,就连我的家乡也不例外,随著时间飞逝,我的家乡是越来越多工厂了但是由於经济萧条,许多工厂已经逐渐向外移了但是我还是非常喜欢我的家乡为什麽我喜爱我的家乡呢 因为既有民风纯朴的地方,也有经济繁荣的地区,高速公路就在附近,只需要一点点的时间就可以到达各个地方,非常便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好像被拉近了我的家乡有个湖口老街,虽然我没有实际去过,可是从可以看出:它经过了多少年,多少月,它就好像是在诉说它的故事我爱我的家乡,希望我可以一直住在家乡里我爱家乡泥土有的人爱家乡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也有的人爱家乡的山山水水,而我却最爱家乡的泥土我们家乡的孩子经常在土地上打滚儿,有时捏"小汽车"和"飞机",有时捏泥人,有时捏"电话"和"水果"等到了傍晚,我们浑身沾满了泥土,这时候,大人们都亲切地叫我们"小花猫"呀,"土地爷"呀,我们听了很高兴记得小时候的一天,天气睛朗,柔和的阳光撒满大地我高兴极了,心想:今天不冷不热,正是我们玩泥土的好时候于是,我约了几个好伙伴,来到村东,又开始玩起来了我认真地捏了一部"电话"起来了是长方形的,拿一条弯弯曲曲的大约有50厘米长的绳子来做电话"线"一些路人见了都有说:"哟,这小孩真聪明,看她得多像啊!"我却认真地说:"不,是泥土教我变聪明的"伙伴各捏各的爱物,说说笑笑,嘻嘻哈哈,充满了无限的乐趣泥土不但给我许多乐趣,而且使我增长了不少知识有一次,我将一把蚕豆种种在石快很多的地方一个多月过去了,还不见它发芽,我急得跑回家部妈妈妈妈笑呵呵地说:"傻孩子,种豆当然需要泥土,跟种其他植物一样,知道吗 "我点点头第二年春天,我就把蚕豆种种到泥土里真的没过几天,蚕豆就长出了小苗后来,长成了藤,开了花;不。
9 家的作文怎么写离家的日子无论是阳光灿烂,还是繁星满天,无论是快意,还是失落,我都非常想念它。
家是温暖的,因为家里有母亲疼我,父亲爱我,我是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的。
在记忆中,每次周五回家,便能在路上看到村口迎我的母亲,每每这样,我总会说:“妈,回家吧!”母亲也总会从我手中接过书包,帮我推着车子。母女俩便一前一后向家走去。
走进家门,父亲便会迎上门来嘘寒问暖,向父亲喊一声久违的:“爸爸”,心中不免会有一种喜悦之感,每每这样,爸爸也会响亮的应答一声:“哎,好女儿!”
一家团聚的夜晚自然是美好的,摆上一桌并不丰盛的饭菜,围圈而坐慢慢地咀嚼着,每道菜可都是爸爸的拿手好菜,这时我会和弟弟开怀畅谈。我们谈理想,论学习,上至天文,下至地理,都会成为我们的话题,母亲和父亲则会微笑着听我们说,似乎脸上的皱纹少了许多。有时候,爸爸兴致大发还会说个笑话,惹得我和弟弟笑得前仰后合,母亲会对父亲说:“咋还像个小孩子似的……”
将离开家时,父亲会亲自为我煎四个荷包蛋,父亲说那时代表一家四口人。母亲会为我装上农村特有的窝窝头,弟弟会亲切的说一声:“姐姐,一路顺风。”尽管一个人孤独的在学校,但我的心不再孤独。
我们长大了。我们这个年龄开始有了希望。我们这个年龄,会为父母的忠言劝告而烦恼,我们这个年龄也开始注意父亲的背影,母亲的面颊,我们已脱离了他们的怀抱,又总也走不出他们的情怀……那是世上最伟大的亲情。
因为有爱,我深深懂得家的不易!因为有情,我想家,所以我爱它,在离家的日子里永远想念它。
因为有家,我幸福。它是世上最富有的王国,最温馨的地方。
家是父母用慈爱的伞为儿女撑起的一方晴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