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女养成记》——笑着笑着就哭了

《俗女养成记》——笑着笑着就哭了,第1张

继《我们与恶的距离》之后,又一部评分很高的台剧《俗女养成记》,一部差点被名字耽误了的人生哲理剧。整部剧只有10集,每集45分钟,故事的主人翁陈嘉玲是一位39岁的单身女性。

她在台北的一家公司做董事长助理,每天战战兢兢地处理工作上的事和董事长的私事,比如去给董事长的小三看房子,帮董事长太太监督董事长吃水果等等。

她有着一个已经恋爱4年的同居男友,在一次参加完前男友婚礼后回家的晚上,她拿着拼劲全力抢到的手捧花,去向现男友求婚,那晚她喝醉了,但是她很清醒,当她单膝跪在地上请求男友与她结婚的那一刻,她或许已经知道这不是她想要的生活。

但女人的反射弧往往都很长,那一次鬼畜似的求婚之后,她又继续投入到了每天上班下班的生活中去了。

陈嘉玲在台南长大,长大后却一直在台北生活,她想在台北有个家。男友的妈妈为他们买了房,并要求她辞去工作做全职太太,连结婚的婚纱也是未来婆婆选定的,她觉得自己像个提线木偶,在老板面前温顺,在未来婆婆面前也同样需要压制自己的个性,她能想到婚后的生活将是多么的不尽如人意。所以,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她在现男友正式求婚那天,选择了拒绝。

又因为反射弧很长的原因,后来她才知道,拒绝求婚,其实只是因为不爱了。

39岁,她拒绝了一个恋爱4年男友的求婚,拒绝做一个全职太太,即使那样做会令很多人失望,但那一刻,她觉得自由了。

辞掉工作,拒绝求婚后的她,回台南老家了,回到了古早味十足的故乡,那里的时间很慢,无论远方的世界如何变迁,如何日新月异,老家都永远在运转着一套缓慢、柔和的时间体系。

她的原生家庭里有开中药铺的爷爷,唱歌非常难听却要去参加歌唱比赛的奶奶、人到中年还在纠结爸妈离婚后到底要跟谁的爸爸,以及刀子嘴豆腐心的妈妈。

小时候过暑假,住在城里的表姐一家来家里玩,家长总拿她和表姐作比较,英语学的没有表姐好,下棋输给了表姐,打球输给了表姐,考试分数比表姐低,这些让陈嘉玲的妈妈觉得很丢脸,但是陈嘉玲却很开心,她也替表姐的优秀开心,小孩子不懂攀比,但是为什么后来长大了就会攀比了呢?家长可能是神助攻吧。

小时候,她羡慕班长的家庭条件,班长家大大的房子,精致的下午茶,优良的学习环境,但是当去班长家写作业时,听到班长的父母吵着要离婚时,陈嘉玲明白,一个家庭的幸福和房子的大小没有关系,和是否又精致的下午茶也没有关系。

小时候,她和另一个男同学帮邻居家的姐姐递情书,当她看到邻居姐姐恋爱时那一脸幸福的模样时,她说她长大了要嫁给杨过,后来杨过断了一个手,这件事才作罢。这些童年时代的经历或许已经在小嘉玲的心里埋下了择偶观的种子,她不愿意将就。

当她在老家收到曾同居四年男友寄来的结婚请帖时,她以为自己会很难过,会嚎啕大哭,但是她没有,甚至连丝毫的难过都没有。或许人类对于失恋带来的痛苦,在过了一定的年龄之后就免疫了。因为每个年龄段都有不一样的痛苦需要去承受。

当她再次回到台北,参加一份工作的面试时,面试官的最后一个问题是,陈嘉玲**,您觉得快乐是什么?或者说您觉得什么是快乐的事?

她的脑海里浮现的是一幕幕台南老家的场景,是爷爷奶奶,是爸爸妈妈,是一起长大的伙伴,是自己长大的地方,是小时候每次路过都会很害怕的“鬼屋”

那些她一度想要逃离的,才是最深的牵挂。

她或许恍然大悟,所谓一个俗人的快乐和幸福,不就是那些掰开了,揉碎了的渗进每一寸光阴里的烟火气么?是厨房里的柴米油盐,是方言里的每一声问候,是阿公和阿嬷的每一次拌嘴,是爸妈磕着瓜子一起坐在电视前的样子。

选择这样的生活容易么?容易啊,你只需要待在原地就好了。

但如果不出去兜一圈,就很难体会故乡带来的幸福感和归属感。这一圈,有些人兜了几十年,有些人兜了一辈子。

陈嘉玲兜了一圈后,最终还是回到了长大的地方,并走近了小时候一直很害怕的“鬼屋”,恐惧从来都是自己想象出来的,”鬼屋“从来也没有鬼。

她就是这样一个”俗“女。她应该庆幸她出生在一个宽容的家庭,才可以”俗“的这么有底气。

这个世界最残忍的不是剥夺梦想,不是扼杀希望,而是让一个个个性鲜明的的人,在现实的挤压下,慢慢失去光芒,像一个鲜艳的气球慢慢瘪掉,满是褶皱。

这个世界还有一种残忍,就是当你老了,才让你明白,什么叫做最初的美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51491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6
下一篇2023-07-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