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战友曲作者

怀念战友曲作者,第1张

《怀念战友》是由雷振邦作词、谱曲。

雷振邦作为我国大师级的音乐家,如果没有听过他的名字,但一定听过他的音乐作品。例如红遍大江南北的新疆民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老一辈人耳熟能详的《刘三姐》等等,这些作品旋律优美,风格各异,具有浓郁我国民族特色。即使放在今天,依然受到众多广大人民的喜欢,可谓是经久不衰,百唱不厌。

1916年,雷振邦先生出生于北京一个优越家庭,因为家庭地理位置的原因,雷振邦从小接触京剧,时间一长,雷振邦不仅能随口哼唱一些京剧小段,还能用胡琴拉一些戏曲小段。

到了上小学的时候,雷振邦受到音乐老师的熏陶,对口琴十分感兴趣,雷振邦踊跃加入了学校的口琴队,在口琴队中,雷振邦表现优异,迅速成为该小队的指挥,此外,雷振邦还能自学将一些歌曲改编成口琴合奏。

《怀念战友》的创作背景:

《怀念战友》是**《冰山上的来客》的插曲,词曲作者雷振邦在接到为**作曲的任务后,便立即来到新疆体验生活。为了能搜集到少数民族战士们传唱的民歌,他不顾个人安危来到多个位于喀喇昆仑山上的哨所,其中还有几个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高山哨所。

在其中一个哨所里,他听到了一个塔吉克族战士的口中,关于塔吉克族民歌《古力碧塔》中的爱情故事,雷振邦被这个故事所感动,立即创作出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词曲,之后他的脑际又闪现出这样一个画面:冰山上,三班长冻死在边界哨所的岗位上,手里仍然紧紧握着自己的钢枪。

于是,伴随着脑海中三班长巍峨高大的冰雪雕像,雷振邦创作的灵感再次闪现,一首《怀念战友》歌词和曲子又从他的笔下奔泻而出。谱下最后一个音符时,雷振邦再也抑制不住情感,泪水夺眶而出打湿了那一行行五线谱。

刀郎演唱《怀念战友》是由雷振邦作词、谱曲,李世荣原唱的国语歌曲,是**《冰山上的来客》的插曲,1963年发行。

《怀念战友》是**《冰山上的来客》的插曲,词曲作者雷振邦在接到为**作曲的任务后,便立即来到新疆体验生活,为了能搜集到少数民族传唱的民歌,他不顾个人安危来到多个位于喀喇昆仑山上的哨所,在其中一个哨所里,他听到了一个关于塔吉克族民歌《古力碧塔》中的爱情故事,雷振邦被这个故事所感动,立即创作出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词曲。

之后他的脑际又闪现出这样一个画面:冰山上,冻死在边界哨所的岗位上,手里仍然紧紧握着自己的钢枪。于是,伴随着脑海中三班长巍峨高大的冰雪雕像,雷振邦创作的灵感再次闪现,一首《怀念战友》歌词和曲子又从他的笔下奔泻而出。谱下最后一个音符时,雷振邦再也抑制不住情感,泪水夺眶而出打湿了那一行行五线谱。

刀郎《怀念战友》歌词如下:

天山脚下是我可爱的家乡

当我离开他的时候

好像那哈密瓜断了瓜秧

白杨树下住着我心上的姑娘

当我和她分别后

好像那都它尔闲挂在墙上

瓜秧断了哈密瓜依然香甜

琴师回来都它尔还会再响

民族乐器都它尔

当我永别了战友的时候

好像那雪崩飞滚万丈

亲爱的战友

我再不能看到你雄伟的身影

和蔼的脸庞

亲爱的战友

你也再不能听我弹琴

听我歌唱

吉他

白杨树下住着我心上的姑娘

当我和她分别后

好像那都它尔闲挂在墙上

瓜秧断了哈密瓜依然香甜

琴师回来都它尔还会再响

拥抱神仙湾——喀喇昆仑换防亲历记

--------------------------------------------------------------------------------

2002年07月23日  来源:解放军报  

险峻的喀喇昆仑山,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空气中的含氧量仅为平原地区的 48%,每年冰雪期长达10个月。新疆军区某边防团常年担负着这里数百公里边防线的守卫任务。为保证官兵的身体健康,该团每年都要组织官兵上山换防。6月下旬,记者跟随一支换防部队,走向喀喇昆仑。库地达坂:洪水阻路

上午9时30分,车队出发了。当车队进入7公里外的泽普县时,小小的县城沸腾了。数万各族群众夹道欢送换防官兵,一位维吾尔族小女孩把一盆开得正艳的太阳花送给了新战士李胜旭,贴在花盆上的红纸写着“献给最可爱的人”。一路上,李胜旭一直把花盆紧紧抱在怀里。

车队驶过昆仑山脚下的普沙,绿色消失了,柏油路也消失了。路边倒着一匹刚刚死去的骆驼,一群黑雕扑在上面啄食,昆仑山的残酷气息扑面而来。

车轮带起的黄沙让车厢里灰尘弥漫,战士们不得不戴上口罩、墨镜。一上山就是整整一年,各连队都作了充分的准备。神仙湾连队带了50只鸡、100只鸭子,还有10只鹅。指导员黄和忠对记者说,鸡鸭养不了几个月肯定会死,但它们还是可以给哨所增加一点生气。

沙尘滚滚的道路上,不时能看到一些穿着红背心的养路工人。他们看到军车,总是十分热情地招手。在空旷寂寞的昆仑山上,一句简单的问候也能让人们激动半天。

在大山里蜿蜒曲折地走了4个多小时,库地达坂到了。库地,昆仑山的门户,维语意为“猴子爬不上的山崖”,道路异常险峻,危岩兀立,时有碎石落下,稍一疏忽,就有可能车毁人亡。

翻过达坂继续前行,道路完全陷入河滩中。大大小小的鹅卵石让汽车在路上狂颠不止。“车在路上走,人在车里跳,心在胸中跳”,正在车厢里睡觉的战士陈东伟不小心,额头被撞了一个大包。

突然,车队停了下来。前方传来消息:洪水把一小段路冲毁了。无聊的等待中,团长王新成对记者说:“去年换防时,洪水特别大,半个小时的功夫水就淹到汽车驾驶室了。”不过,这次十分幸运,经过2个多小时的抢修,道路重新畅通。

晚上9时,我们到达了库地兵站。睡觉前,班长把预防感冒的药一一送到新兵的面前,看着他们吃下去之后,才上床休息。麻扎达坂:六月飞雪

麻扎达坂海拔4962米,与库地达坂相比,其凶险更胜一筹。

高原的天,就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车队沿着山路爬行到半山腰,天空突然飘起了雪花。雪越下越大,变成了冰雹,打在车厢盖上直响。气温急剧下降,到达山顶,气温变成了零下4摄氏度,寒风飕飕。山路更加难走,汽车就像蜗牛一样慢慢挪动。

海拔不断上升,记者感到呼吸越来越紧促,就像急剧拉动的风箱。战士王平的嘴唇和指甲变得发乌发紫:满族战士李显达头痛难忍,用拇指和食指使劲掐着太阳穴。缺氧,这是昆仑山给新兵们上的第一课。

车队到达三十里营房,夕阳的余辉抹红了四周雪山。吃过晚饭,神仙湾哨卡的指导员黄和忠告诉记者一件不幸的消息:他们带的鸡、鸭死了三分之一,可谓损失惨重。

在兵站房间昏暗的灯光下,来自辽宁锦州的战士曹义文爬在床上画着白天行进的草图。为了上神仙湾守防,曹义文连续写了3份申请书。看着周围的山越来越高,知道离家就越来越远了。在那张草图上,他写着:现在距神仙湾164公里,离家乡6570多公里。

晚上洗漱时,记者惊奇地发现,由于气压低,随身带的日用品也发生了“高山反应”:已经用了一半原本瘪瘪的牙膏此时涨得圆鼓鼓的……神仙湾:最接近蓝天的哨卡

从三十里营房兵站出发,换防车队分道扬镳,奔赴不同哨卡。记者选择了去海拔最高的哨卡———神仙湾(海拔5380米)。

沿着喀拉喀什河东行,一个半小时后,我们到达哈巴克达坂。哈巴克达坂共有36个回头湾,海拔从3800米猛升到5100多米。一路上有说有笑的司机小董此时一言不发,双手紧紧握着方向盘,全神贯注地看着前方。望着盘旋在云雾中的山路,记者本能地抓紧了车把手。

车至达坂顶。远处,湛蓝的天,洁白的云,晶莹的冰雪,奔跑在高寒草甸上的黄羊,构成了一副极美的风景。但强烈的高山反应让新战士根本没有心情来欣赏。车厢里,班长正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向新兵交代神仙湾哨卡的“注意事项 ”:下车不要往下跳,走路不要太快,吃饭不能太饱,睡觉不能太早,上厕所蹲下起来要慢一点……

到了,神仙湾终于到了。营盘镶嵌在雪山上,大门上写着“喀喇昆仑钢铁哨卡”,这是1982年中央军委授予神仙湾的荣誉称号。

打开车门,记者小心翼翼把自己的脚放在这片神圣的土地上,感觉仿佛踩在棉花堆上一样。山上守防的战士们用锣鼓、拥抱、欢笑把风尘仆仆的战友迎进了营区。

“连长同志,你连守防任务已圆满完成,现由我连接替。”记者在旁边用照相机凝固了庄严的换防仪式场面。班长陈东伟和撒拉族新战士王平接过了第一班岗哨。王平激动地对记者说:“我现在是世界上最接近蓝天的哨兵了!”

营院里,在神仙湾守防已一年的战士们,正在用各种方式与神仙湾告别,他们中大多数人到今年底就退伍了。当汽车驶出连队大门那一刻,所有老兵不约而同地向哨楼敬了一个军礼:“再见,神仙湾!”

新疆边防部队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培育官兵战斗精神

--------------------------------------------------------------------------------

http://jczsnewssinacomcn 2004年08月14日 07:09 解放军报

本报讯王庆厚、特约记者梁永利报道:新疆军区边防部队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与时俱进,用丰富多彩的军旅文化培育官兵的战斗精神,激发广大官兵艰苦奋斗、卫国戍边的热情。日前,总部推广了他们的经验。

新疆军区坚持把军营文化建设作为部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大力抓紧抓好。他们为每个边防连队、哨卡建起制式旗座、旗杆,在每周一或重大节日,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

组织官兵因地制宜在营区内外用石块拼筑成一些寓意深刻、内涵丰富的标语、图案,培育官兵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战斗精神。

用健康的军旅文化凝聚军心,让官兵在巡逻路上不畏艰难。北疆一些部队在巡逻路上修筑了一堵堵国旗墙、雷锋墙、题词墙,树起了一块块爱国碑、爱民碑。在喀喇昆仑的冰达坂上,每隔几公里,就能看到路边的磐石上写着诸如“没有那英雄志,你莫翻这昆仑山;受不了冷和寒,你莫来这天边边”的军旅歌词。边防官兵以生动活泼的文化形式,展示自己的战斗精神和乐观主义情怀。

用丰富的军旅文化激励斗志,官兵们身处生命禁区斗志旺盛。部队行进到哪里,军旅文化就伴随保障到哪里。部队演练途中,总要及时成立“车厢俱乐部”和“流动广播站”,举办文艺晚会,把官兵身边的人和事编成脍炙人口的相声、小品和快板等节目。他们还利用野战文化方舱,为官兵播放**、歌曲,开展沙漠篮球赛等群众性文体活动,使官兵在娱乐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鼓舞士气。

新疆边防部队把丰富多彩的军旅文化作为培育官兵过硬战斗精神的有效载体,培育广大官兵的战斗精神。广大官兵勇于挑战生理和心理极限,用青春和热血守卫着西北边陲的万里边防线,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肺腑的生命赞歌。(解放军报2004年08月14日第1版)

巍巍喀喇昆仑山脚下,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庄严的烈士陵园里,225位各族英雄长眠于此。

1970年,一位退伍老兵来到这里,信守对战友的承诺,默默地做了一名守墓人。

他就是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叶城县民政局退休工人艾买尔·依提。

“他们是我的战友,我们是同生共死的兄弟,如果没人为他们守墓,他们会感到孤单、寂寞。”这位老兵这样说。

这一守,就是47年,直到去年8月他因病离世。

一句承诺 重若昆仑

艾买尔·依提3岁时母亲去世,8岁时父亲去世。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艾买尔·依提考入喀什地区卫生学校。1960年4月,已经在卫校就读两年半的艾买尔·依提投笔从戎,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开赴保卫祖国神圣领土的第一线。

“当时有朋友对父亲说,别去参军,毕业后当个医生

多好。”艾买尔·依提的儿子艾尼瓦尔·艾买尔回忆,“但是,父亲说穷苦人能翻身做主人,穷孩子能读上书,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关怀。现在国家和军队有召唤,自己责无旁贷!”

1962年,在和田服役的艾买尔·依提随部队翻越莽莽昆仑,在雪域高原阻击来犯之敌。战斗中,艾买尔·依提与他当年新兵班长司马义·买买提相逢了。

当时,喀喇昆仑山边防前线朔风凛冽、雪花漫天,气温低至零下30多摄氏度,战士们相互靠在一起取暖。艾买尔·依提与司马义·买买提及其他几名战友约定:如果他们几个人中有谁牺牲了,活下来的人要帮助扫墓。

“当时爸爸也没往心里去。但没过几天,噩耗传来,买买提大叔英勇牺牲了。”艾尼瓦尔·艾买尔说,多年过去,每每提起这些,父亲都会眼眶泛红。

1968年4月,艾买尔·依提退伍返乡,先后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和中学校长,但他怎么也放不下对老班长和战友们的牵挂和承诺。他常常向儿子回忆壮烈、感人的一幕幕——

“每次战斗,班长司马义·买买提总是端枪冲在最前面掩护大家。”

“一次,与敌人肉搏,我被敌人压在身下,一名汉族战友冲上来,拼着命把我救了……”

1970年,叶城烈士陵园整修后面向社会招聘管理员。艾买尔·依提没有片刻犹豫,辞了校长的工作,带着妻子和仅6个月大的艾尼瓦尔·艾买尔,搬进了陵园里的小平房。

“有人无法理解父亲的决定,但只有父亲才懂得战友同生死的真正含义。”艾尼瓦尔·艾买尔说,“当年和父亲并肩作战的战友,有6人安葬在叶城烈士陵园,父亲觉得,能一辈子守着他们,值了。”

2021学习榜样6祁发宝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事迹吧,事迹不是单纯为其单位和个人评功摆好,而是为了鲜明地体现和积极宣扬一种特定时代所需要的精神。到底应如何拟定事迹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2021学习榜样6祁发宝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习榜样6祁发宝先进事迹心得体会1

 去年6月,外军公然违背与我方达成的共识,悍然越线挑衅。团长祁发宝本着谈判解决问题的诚意,仅带几名官兵前出交涉,却遭对方蓄谋暴力攻击。

 祁发宝张开双臂挡在外军面前,大声呵斥:“你们破坏共识,要承担一切后果!”同时组织官兵占据有利地形。

 官兵们组成战斗队形,与数倍于己的外军对峙。对方用钢管、棍棒、石块发起攻击。祁发宝成为重点攻击目标,头部遭到重创。

 军医韩子伟记得,祁发宝被救出后,左前额骨破裂,有一道十几厘米长的口子。包扎伤口时,“他一把扯掉头上的绷带,还想起身往前冲,那是他最后一丝力气,随后又晕倒了”。

 英雄的中国人民军队来自人民、根植人民,关心战士、保护战士是中国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也是各级军队干部必备的基本素质。红军长征时期,有“老班长”咽鱼骨、战士喝鱼汤的故事;

 抗美援朝战场上,有连长命令战士吃苹果的场景;

 新中国和平年代,有将军代替战士站岗放哨的佳话……在中国人民军队里,官亦兵,兵亦官,战场上是“跟我冲”,关键时是“我先上”,彰显了中国军人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可贵品质。

 在万家灯火、阖家团圆的幸福时刻,我们不能忘记,有一群铮铮傲骨的钢铁英雄,他们驻守在祖国边疆,忍受着恶劣的环境和无尽的孤独,保卫祖国的锦绣河山,守护我们的幸福家园。无论是海岛荒漠还是雪山冰川,他们御敌守边、枕戈待旦,艰苦奋斗能乐在其中,辛苦备战也毫无怨言。“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是他们唯一的`信仰。在危险面前,他们刚毅果敢、挺身而出、无私无畏,把一个个哨位、战位、岗位变成敌人无法逾越的钢铁堡垒,捍卫着国家主权,守护着祖国疆土,用“无我”精神谱写新时代强军伟业的壮丽篇章。

学习榜样6祁发宝先进事迹心得体会2

 戍边20多年,祁发宝曾遭遇几十次暴风雪和泥石流,13次与死神擦肩。面对生死,面对肩上的责任,他说:“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我的选择,但我无怨无悔!”

 2005年7月,祁发宝骑马巡逻途经一段不足50厘米宽的马道时,军马突失前蹄,摔下悬崖。祁发宝被重重地摔在悬崖边上,捡回一条命,后背却被划得鲜血直流。

 祁发宝挣扎着站起来说:“我们不能对不起肩头的责任,危险再大也要到达点位!”

 身处高原,祁发宝和战友们在巡逻时,还会遭遇暴风雪的袭击。一次,他们在翻越海拔5000多米的某达坂时,巡逻车的4个轮子陷进积雪中,路也被大雪覆盖。生病未愈、四肢无力的祁发宝二话没说,拿起铁锹开始挖雪,战士一个个跟上。

 6个小时后,5公里的“生命线”被打通,可祁发宝却突发肺水肿,因抢救及时才捡回了一条命。

 然而,这样的硬汉,也曾因战友受伤一度哽咽流泪……

 2015年,时任新疆军区阿里军分区札达边防营营长的祁发宝接受采访,提到一名新兵曾因体力透支,从300多米高的山上滚下后昏迷,醒来不停地喊“营长,我疼”时流泪了。

 20多年来,祁发宝与家人总是聚少离多,但他把军营当成了家,把战士们当成了家人。他说,“亲人的感情债可以慢慢还,戍边大事耽误不起。”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致敬每一位国土守护者!

学习榜样6祁发宝先进事迹心得体会3

 去年6月,面对印军的越线挑衅,我军团长祁发宝本着谈判解决的诚意,仅带几名官兵前出交涉,却遭了对方蓄谋已久的暴力攻击。

 祁发宝临危不乱,组织官兵与数倍于己的敌人展开殊死搏斗,最终增援队伍赶到,将来犯者彻底击溃,

 祁发宝所在团不这条成文的“规定”,是新时期中国军队“官兵一致、生死与共”的生动写照。“边防斗争中,各级指挥员与官兵同住地窝子、同爬执勤点、同吃大锅菜、同站深夜哨、同背给养物资,平时铆在一线、战时带头冲锋,凝聚起以命相托的生死情谊和团结战斗的强大力量。”

 一个英雄的集体,必然是团结的集体。在惊心动魄的边防战斗中,“团长顶在最前面阻挡外军,营长救团长、战士救营长、班长救战士。”一名指挥员动情地说。正是因为我军官兵上下同欲、生死相依,凝聚起强大的战斗力量,最终赢得以少胜多的重大胜利。

 英雄勇敢无畏,只因责任在肩。一线官兵常说,我们身后就是祖国,当国家受到侵犯时,唯一的选择就是冲锋向前。正是这些战斗英雄的光辉形象,弘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他们是年轻的一代人的代表和典范。他们正是新时代的正能量。

 英雄已走,精神永存!边防官兵用无限忠诚,用青春和热血,抒发火热的卫国戍边情怀,托举神圣的卫国戍边使命!或许这就是他们的初心。向英雄学习,在英雄守护的和平中,我们更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相应的贡献。

学习榜样6祁发宝先进事迹心得体会4

 祖国西部边陲,喀喇昆仑高原。去年6月,外军公然违背与我方达成的共识,悍然越线挑衅。在前出交涉和激烈斗争中,团长祁发宝身先士卒,身负重伤;营长陈红军、战士陈祥榕突入重围营救,奋力反击,英勇牺牲;战士肖思远,突围后义无反顾返回营救战友,战斗至生命最后一刻;战士王焯冉,在渡河前出支援途中,拼力救助被冲散的战友脱险,自己却淹没在冰河之中。中央军委授予祁发宝“卫国戍边英雄团长”荣誉称号,追授陈红军“卫国戍边英雄”荣誉称号,给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追记一等功。英雄虽已离去,精神永驻边关!

 军人是逆行冲锋、奋勇当先的勇士,他们愿吃苦、能战斗,他们敢冲锋、能陷阵,守卫着祖国的辽阔疆土和大好河山,他们的精神一路蜿蜒向前,从黄土高原到北国长城,从布达拉宫到东海之滨,从秦岭淮河到海南岛上,哪里都有他们战斗过的身影,哪里都有他们的精神火种,生长成葳蕤繁茂的守护大树。这种精神就是他们的“军魂”,是朗月,那精神的月光倾泻而下,照遍了祖国山河的每一寸山脉和每一条河流,照亮了整个华夏,催生出披荆斩棘、凿山开路之奋进力量,凝聚成上下同欲、同舟共济之团结力量,浩浩荡荡、一往无前,成为掷地有声的军人誓言:“哪里有人民,哪里就有人民子弟兵。”

 喀喇昆仑精神,是钢铁战士们不畏艰辛,顽强奋斗。这是和平的时代,我们享受着这份宁静,却不能忘记,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吃饭都要靠比赛,“一个馒头及格”,实在难以想象神仙湾这个地方的条件到底有多苛刻。但在这个“生命禁区”里,战士们头顶日月,冒风雪,数十载春夏秋冬,书写了一篇篇边防军人卫国戍边的故事。他们身上所迸发的昂扬斗志,正是我们需要学习的,他们是新时代的捍卫者,是最可爱的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白云苍狗、时序更迭,但军人的“军魂”是永远矗立的丰碑,他们用忠诚捍卫祖国,用热血书写青春,无字但有神,无声还胜有声。他们的可爱恰似“山花烂漫时”,他们的精神犹如“万树石榴红”,他们的猛志恰似“气吞万里如虎”……似火、似电、似光,在军人铮铮的铁骨里冶炼而成,在闪耀的军辉里焕发光彩,这便是他们的“军魂”!

;

毕淑敏(1952~),女,1952年出生于新疆伊宁,中学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学院附属学校。1969年入伍,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年。毕淑敏17岁便来到海拔5000米的西藏高原阿里当兵。在苍茫的高原上,她亲眼看到一些年轻人为了祖国的安全富强而永远长眠在冰层中的悲壮。那些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死亡”使她对生命有着特别的关注。1980年转业回北京。国家一级作家,北京铜厂主治医师、卫生所所长、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研究室专业作家,199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中文系,硕士。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1987年开始共发表作品200余万字。198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曾获庄重文文学、小说月报第四、五、六届百花奖、当代文学奖、陈伯吹文学大奖、北京文学奖、昆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台湾第16届中国时报文学奖、台湾第17届联报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

毕淑敏真正取得全国性声誉是在短篇小说《预约死亡》发表后,这篇作品被誉为是“新体验小说”的代表作,它以作者在临终关怀医院的亲历为素材,对面对死亡的当事者及其身边人的内心进行了探索,十分精彩。

她是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北师大文学硕士,祖籍山东文登。她曾在西藏高原阿里地区当兵,服役十年,历任卫生员、助理军医、军医。著有《毕淑敏文集》八卷,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拯救乳房》、《女心理师》(07年4月出版),中短篇小说集《女人之约》、《昆仑殇》、《预约死亡》,散文集《婚姻鞋》、《素面朝天》、《保持惊奇》、《提醒幸福》,短篇集《白杨木鼻子》等。

新书:《鲜花手术》(07年9月28日出版).<心灵眼睛>,<女儿拳>(2007年12月出版)

出版 曾获庄重文文学奖、小说月报第四、五、六届百花奖、当代文学奖、陈伯吹文学大奖、北京文学奖、昆仑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台湾第16届中国时报文学奖、台湾第17届联合报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其中《不会变形的金刚》获第四届百花文学奖,《女人之约》获第四届青年文学奖、第五届《小说月报》百花奖,《紫色人形》获台湾第十六届《联合报》文学首奖,《昆仑殇》获第四届昆仑文学奖,《生生不己》获当代文学奖、人民文学出版社炎黄奖,《补天石》获北京庆祝建国40周年文学作品奖,《预约死亡》获北京庆祝建国45周年文学作品奖,《素面朝天》获全国第五届报纸副刊一等奖。《预约死亡》获第6届小说月报奖,《原始股》获第7届小说月报奖。《红处长》获全国人口奖、北京市首届文艺大奖。《翻浆》获台湾第17届中国时报文学奖。

另:其人也是国家一级作家,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心理学博士方向课程结业。内科主治医师,注册心理咨询师。

附1:

《毕淑敏作品精选》序----王蒙

如果她的署名是阿咪、狂姐、原水爆或者荷兰豆,也许我早就读过她的作品了。

然而她的名字是毕淑敏,这名字普通得如——对不起——任何一个街道妇女。

而且她说她从小就是一个好学生,她的数学与语文是同样地好(总算找到了一个喜欢也学得好数学的同行了,王蒙大悦焉!),她的开始写作源于她父亲的建议,而她的戒骄戒躁是由于儿时的母亲的教导,为了写作她在完成了医学学业以后又去上广播电视大学的文学系并以“优”的成绩毕业,继而读研究生,获得了硕士学位(有几个作家老老实实地这样学过文学?),再说,她同时是或者更加是一个医术精良的内科医生,她对此充满自信与自豪……

我真的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样规规矩矩的作家与文学之路。我本来以为新涌现出来的作家都可能是怀才不遇、牢骚满腹、刺头反骨、不敬父母(而且还要审父)、不服师长、不屑学业、嘲笑文凭。突破颠覆、艰深费解、与世难谐、大话爆破、呻吟颤抖、充满了智慧的痛苦天才的孤独哲人的憔悴冲锋队员的血性暴烈或者定医院住院病人的忧郁兼躁狂的伟人枣怪物。

毕淑敏则不是这样。她太正常、太良善,甚至于是太听话了。即使做了小说,似乎也没有忘记她的医生的治病救人的宗旨,普度众生的宏愿,苦口婆心的耐性,有条不紊的规章和清澈如水的医心。她有一种把对于人的关怀和热情、悲悯化为冷静的处方,集道德、文学、科学于一体的思维方式、写作方式与行为方式……

所以就更显得毕淑敏的正常、善意、祥和、冷静乃至循规蹈矩的难能可贵。即使她写了像《昆仑殇》这样严峻的、撼人心魄的事件,她仍然保持着对于每一个当事人与责任者的善意与公平。善意与冷静,像孪生姐妹一样地时刻踉随着毕淑敏的笔端。惟其冷静才能公正,惟其公正才能好心,惟其好心世界才有希望,自己才有希望,而不至于使自己使读者使国家使社会陷于万劫不复的恶性循环里,也许她缺少了应有的批评与憎恨,但至少无愧于、其实是远远优于那些缺少应有的爱心与好意的志士。她正视死亡与血污,下笔常常令人战栗,如《紫色人形》《预约死亡》,但主旨仍然平实和悦, 她是要她的读者更好地活下去、爱下去、工作下去。她宁愿意忏悔“我”的多疑与戒备大过,歌颂普通人性(《翻浆》,而与泛恶论的诅咒与煽动迎迥异其趣。至于她的散文就更加明澈见底了。

她确实是一个真正的医生,好医生,她会成为文学界的白衣天使。昆仑山上当兵的经历,医生的身份与心术,加上自幼大大的良民的自觉,使她成为文学圈内的一个新起的、别有特色的、新谐与健康的因子。

而另外的多得多的天才作家的另一面,实在是文学界的病友。我尊敬与同情我的病友,我知道世界上许多伟大的作家都有病,他们太痛苦了,他们因痛苦而益发伟大了。但同时我也赞美与感谢大夫,为了全国人民的身心健康,我祝愿在大夫与病友的比例上不至于出现太大的失调。有病人也有医生,这才是世界,这才有各种写不完的故事。

不知道这是我的幸还是不幸,不知道这是不是我的被误解与被攻击的原因之一,我既觉得病人之可哀可叹,又觉得医生之可亲可信,特别是当我给一个比我年轻的作家作序写评的时候,我承认每一片树叶的价值。当然,我宁愿多称赞一点祥和与理性,我也许又发放了太多的苦口的良药,真对不起。

附2:

文学的白衣天使---柴福善

“文学的白衣天使”,是王蒙专门说给毕淑敏的。毕淑敏一方面文学,一方面大夫,几十年的人生经历,这几个字便太贴切不过地概括了。

1969年,北京的“文革”正轰轰烈烈,不满17岁的毕淑敏,却悄然穿上军装,告别北京,作为藏北第一批女兵,到达共和国这块最高的土地戍边了。这是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和喀喇昆仑山聚合的地方,平均高度在海拔五千米以上。前不久,我陪她考察京东丫髻山森林公园,毕竟是春天,天格外地蓝,阳光格外地暖,空气格外地清新,她深吸一口,仿佛要把这蓝天这阳光这空气,全吸进去,而后慨叹一声:藏北哪有啊,空气稀薄,缺氧使人简直难以生存。她不明白,那么高的山上,阳光照着,觉不出暖和。当时与她同去的共有5名女兵。那个部队从来没有女兵,破天荒了。及至今天,军区首长告诉她:现在也没有,她们是唯一的,后无来者了。三年后,她去新疆军区军医学校学习,原本要去军医大的,因受林彪事件影响,重灾区的军医大迟迟未招生,又不能再等,只有先走为上。在校成绩优异,院方要她留校,想把她培养成一名出色的外科医生。如果真的留校了,一心于救死扶伤的事业,或许真的能成为一名出色的外科医生,一名教授专家,那么是否还会有今天一位几乎家喻户晓的出色的女作家,一位国家一级作家?她真心地感谢母校对她的厚爱与挽留,她对我说:部队培养一个医生不容易,她不回去,以后所在的部队就没有名额了。她毅然回到阿里那个地方,谁料女兵们都调了,报道时干部科长翻出过去的名单,查出有个毕淑敏,性别中写的却是男性,因为这几年里部队已无女兵了。一干就是5年,直到1980年转业回北京进工厂,做医务所长、主治医师,1991年成为专业作家,前后行医22年,对医生职业,她是情有独钟,一往情深,尤其有几条生命就是在死亡边缘,她一把手拉回的。看到一个个生命的复活与重新焕发青春,那份情感非常人所能体味。

她父亲也是一位军人,官至师级,在文学艺术方面有很好的天赋,只是由于那一代人所处的环境,老人家一生戎马,始终未能从事文学。一天,父亲突然对她说:我看你是可以写一点东西的。她也确实想把藏北的军旅生活表现出来,在父亲的鼓励下,悄然动笔了,一周内就完成处女作《昆仑殇》。这是1986年,她34岁时。对于一个从未写过东西的人来说,起手就中篇,难免没有底数与把握。丈夫芦书坤骑着自行车送到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可往往也有例外,这部中篇第二年在《昆仑》杂志发表,引起轰动,并获第四届“昆仑文学奖”,她从此步入中国文坛。这期间,她边做医生边写作,后来,发觉写作与医生是不可以同时做的。她十分敬重医生的职业,尽管她做基层医生,危在旦夕的病不多,但也要全心全意地做好,不能分心,这是一个务实的世界,不能随意夸张修改延误,更不能有丝毫失误,毕竟人命关天,责任感事业心要她必须这样想这样做。所以,她所在厂的一名下岗职工,恰到她朋友家做保姆,谈起她来,连连称赞好大夫,眉飞色舞地谈了半天,结果连该干的活都没干。她深知写作是一个想象的世界,虚拟的世界,可以夸张,不满意还可以修改,甚至推倒重来,即使写完了,发表了好,不发表也无所谓,毕竟是自己的事,与人无碍。她成天在这两个世界跳来跳去,总觉处一种两难境地。这时,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慧眼识才,调她去做专业作家,悬壶济世22年,要她从此脱下白大褂,离开医生岗位,内心很痛苦,实在难下决心,况且她已近不惑之年,对以后的创作没有把握。她手里足足攥了两个月的调令,一番痛苦的徘徊思考,最后还是脱下白大褂,放下手术刀,有所取有所舍,有所为有所不为,人生很难样样兼顾,鱼与熊掌全得。她自此一心一意写作了,写作,又深感底气不足,便想方设法弥补,先是自学广播电大中文系课程,而后又拿下文学硕士,现在正攻读心理学博士。王蒙说她“我真的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样规规矩矩的作家与文学之路。”她就是以这样坚实的脚步,一步一步走到文坛的今天。

迄今为止,她已发表近四百万字作品,主要是小说和散文,其内容归拢来,一是反映藏北军旅生活,二是反映医生方面的生活,作品中始终关注关怀着人的生存状态,除去西藏生活与做医生的特殊经历,还有就是她做女人做母亲的天性使然。故此,几乎她每完成一部作品,总会造成文坛轰动,引起社会反响,虽没有大红大紫于一时,作品却可持久地一版再版,如散文集《素面朝天》,多次重印;厚厚地八卷本《毕淑敏文集》,2002年1月发行,2月即告脱销再版,在当今纯文学低迷的境况下,“毕淑敏现象”实在值得研究。她的小说,因是医生,笔下便从没忘记医生治病救人的宗旨,普渡众生的宏愿,苦口婆心的耐性,有条不紊的规章和清澈如水的医心,她将对人的关怀和热情悲悯,化作一种集道德、文学与科学于一体的思维方式写作方式及行为方式。她正视死亡与血污,下笔常常令人战栗,但主旨仍然平实和悦,根本是希望人们更好地活下去,让我们的社会更和谐,我们的世界更美好。可以说,她的小说携带着高原的严寒,青春的沉重,生命的厚实以及对死亡的冷静,足以震撼每一个人的灵魂,而冷静理智的叙述,使她的作品具有一种罕见的磅礴大气。确实,创作不仅需要作家对所写内容的熟悉,更需要作家真正刻骨铭心的体验,应当是她成功的基础。长篇《红处方》、《血玲珑》也好,中篇《昆仑殇》、《生生不已》、《预约死亡》也好,短篇《紫色人形》、《一 厘米》、《女人之约》也好,勿庸置疑,她的小说已风格独具,自成一家。至于她的散文,坦率地说,我更喜欢,倒不是因为我写散文就喜欢散文,她的散文实在是真性情的自然流露,对那些矫情造做虚假一类的文章,我向来是不屑一顾的,我读过她的《婚姻鞋》、《素面朝天》、《大雁落脚的地方》等多本散文集,她认为,散文是蕴涵切肤之痛的标本。心的运行是透明的,它的脚印被语言固定下来,就成了散文。小说常常依心情而写,并无章法可言。散文看起来很随意,其实有着戒律,它是已经发生过的事情的感情的追述。于是散文在某种意义上就有了史的品格。在小说里,她躲在人物背后窃窃私语。在散文里,她站在浮动的文学面前自言自语。正因为如此,读她的小说,读出的是她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与形象的演绎。读她的散文,才真正读出一个活脱脱的毕淑敏来,我知道了她17岁生日,是在藏北高原过的,战友们把水果罐头汁倾倒在茶褐色的刷牙缸里,彼此碰得山响,向她祝贺,对于每月只有一筒半罐头的她们来说,这是一场盛大的庆典。知道了她背负武器、红十字箱、干粮、行军帐篷,徒步跋涉在无人区,攀越六千多米高山时,心脏仿佛随着急遽的呼吸而迸出胸膛,仰望头上顶峰云雾缭绕,俯视脚下渊薮深不可测,年轻的她第一次想到了死。知道了她给20岁的班长换血染的尸衣,知道了她28岁转业回京,结婚、生子,操持家条,一个女人来到这个世界上该干能干的事情,她都很认真地做了,贤妻良母,好大夫,优秀作家,这是人们众口一致的评价。

就创作而言,她是当今文坛最具实力和个性的女作家之一,获海内外文学奖30余次。而她依然很谦虚,无论何时何地,从不张扬自己。这种品格,应该说是来源于母亲。她出生新疆巴岩岱,半岁时母亲抱着她一路颠簸一路风尘地来到北京。当年王蒙下放落户新疆,也是巴岩岱,一次她母亲与王蒙相见,大谈巴岩岱,谈得她好感动,以至后来竟陪着母亲,专程赴巴岩岱寻根。这次来京东丫髻山,她母亲虽已72岁高龄,也来了,每遇坡坎,她总上前搀扶,有些地方,母亲去不了,她宁可不去也要陪伴母亲。有时我们光顾说什么了,她以为母亲落在了后边,忙喊着回身去找,不想母亲趁说话之机,先慢慢地到前边石头那儿等着了。看得出,她不但相夫教子,而且极孝顺母亲。贤惠善良,以这种品格与心境立身于世,并进而去创作,作品能不感人能不深受读者喜爱能不经受住时间的检验么?人品与文品毕竟是统一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53130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6
下一篇2023-07-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